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初怀公主-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防止被北狄人发现行踪,他们不敢埋锅造饭,只以冷水就着面饼果腹。整座营地都半点星火也无,只有头顶高悬的明月撒下澄澈皎洁的清光。

    在这一片月色之中,北军、上三军的兵士因为盔甲的颜色不同很容易就区分开了。不过最醒目的还是身着墨甲的墨雪卫,他们虽然只有五百人,但看起来颇有威势。

    其他的队列中偶尔还有窃窃私语的人,墨雪卫却始终毫无声息,而他们的统领,奔波了一日的严瑜还没有休息,仍然在拿着一份地图仔细查看。

    刚才在诸将集会时,严瑜便就着一副地图侃侃而谈,从夏侯邡以下,无人不颔首然可。

    后生可畏!夏侯邡的心中再一次浮起了这四个字。

    他看得出来的事情,旁人自然也能看出来。

    王晋笑道:“王爷这是在看什么呢?可是担心明天的战事?”

    夏侯邡看了一眼王晋,见到对方的脸上的笑意,道:“我在想什么,你会不知道?”

    旁人并不知道,他和王晋其实很早就熟识了,只是在王晋当上虎贲军中郎将后,夏侯邡为了避嫌,表面上的来往就少了。

    现在身边只有王晋一人,夏侯邡也不再隐瞒自己的心思,道:“沈明此人太过自负,纵使到了如今的境地,仍旧以为自己手握智珠,算无遗策。他太小瞧严瑜了,这平州到底是他和陈睿经营了数年的地方。”

    “他做了十几年的北军统帅,小半个大燕国都在他的手中握着,能不自负吗?”王晋自然也瞧不太起沈明。

    这一场仗虽然是硬仗,但是两个人都不担心。说着说着,话题便转到了其他事情上。

    夏侯邡道:“听闻圣上想要退位?我看啊,若是圣上退下来了,我们这帮人也要把位子让给那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了。”

    王晋笑道:“王爷肯吗?”

    夏侯邡语气戏谑,道:“若是公主下旨,怎能不依从。再说退下来有什么不好?在北卢呆了这半年,我可都没睡好觉。”

    王晋知他这话半真半假。若是高宗在位,夏侯邡当这个北军统帅,那可真是要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触怒了高宗。

    然而现在主政的初怀公主对夏侯邡实在客气极了。这次虽然派了自己亲信的墨雪卫下来,却严禁他们自作主张,进退皆需听从夏侯邡的命令。

    当然夏侯邡也不是那么傻的人,他对严瑜也十分器重,大小事宜都会征询严瑜的意见,也并不限制严瑜的行动。

    严瑜想要出战,夏侯邡就点齐人马,送其出城。严瑜想要侦查敌情,夏侯邡就派他出城。这次推测延渚大军的行踪,也是严瑜为主。

    夏侯邡在一旁瞧着,心里倒很佩服初怀公主有识人之能,除此之外,也不免升起一些寥落之感。

    王晋叹道:“可惜你姓了‘夏侯’。”

    他们少年相识,一起上过羽林演武堂的课。王晋知道夏侯邡的性格并非如表面上那样唯唯诺诺,若不是碍于自己的宗室身份,一定会凭着自己的才华争出一片天地的。

    夏侯邡自己倒释然了,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想这些了,我们还是先把北狄人打出去再说其他事情吧。”

    第二日黎明之前,严瑜便带着墨雪卫率先离开了营地。他们包上马蹄,口衔枚,悄悄绕过北狄人在平州前的营地,来到了平州城的另一侧。

    那里流淌着平州百姓赖以生存的一条大河,名曰沱河。

    此时天色微明,沱河那里已经有了人影,上百个身影正在河边劳作……

    “啊,我知道了!那一定是沈明和刘正坤他们。”夏侯昆大声地道。

    林夫子摸着胡须,道:“殿下猜得不错,那正是沈明等人。那么老夫就要考考殿下了,沈明这些人在沱河边上做什么呢?严瑜将军又该如何应对?”

    夏侯昆挠了挠头,他虽然聪慧,到底还只是一个幼童,哪里能够猜得到接下来的战事。他咧着嘴,露出小乳牙,站起身来朝林夫子行了一礼,道:“请夫子为我解惑。”

    小孩子糯声糯气的口吻把林夫子也逗笑了,再看夏侯昆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至今未有家世的林夫子只觉老怀大慰。

    他点点头,道:“殿下请坐,老夫这就慢慢讲给你听。”

    得了应允的夏侯昆高高兴兴坐了回去,眼巴巴地望着林夫子。林夫子又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开口却说了仿佛不相干的事情:“殿下,你可知平州因何得名?”

    夏侯昆摇摇头。他过了四岁生日后,姐姐初怀公主就为延请了老师开蒙。如今才过了不到三个月,大字也没识得几个,哪里知道这些典故。

    “夫子,这和‘沱河大捷’有什么关系啊?”

    林夫子担心听众失了兴趣,连忙道:“有关系,自然大有关系。这九边诸镇的名字,大多都级有来头,比如信州,相传便是前朝的武帝与皇后交换印信的地方,故此得名。”

    夏侯昆想起李罟之前提醒自己的事情,一旦林夫子想要说什么,赶快顺着他讲,不然夫子非要多扯半个时辰才回回到正题。

    他打了一个激灵,给林夫子捧场:“原来信州竟是这样得名的!那么不知‘平州’又有什么典故?”

    弟子如此上道,林夫子更加兴致勃勃,几乎要把胡子都摸秃了,摇头晃脑地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什么北卢、秀水个个都有来头,只有这平州,乃是因其地势平缓而得名。”

    夏侯昆:……

    好在之后林夫子再也没卖关子了。这“沱河大捷”乃是晏和年间最后一场大仗,亦是一百年来大燕与北狄作战取得的最大的胜利。

    林夫子讲起来真是语调激昂,感情澎湃!

    也难怪他如此激动,当年沈明借平州地势,想要挖塌沱河引水灌城。若是真让他一举得手,那么平州恐怕会比折川还要悲惨许多。

    夏侯昆听得也是义愤填膺,握紧了小拳头,道:“沈明竟然是这样一个大坏蛋,怪不得姐姐最后将他处斩了。”

    林夫子道:“正是如此。这灌水入场之计可谓丧失人伦,千刀万剐亦不为过!幸好严将军早年在平州磨砺过数年,对其间的地势很是了解,一早就料到沈明的奸计。他为了防止延渚发现计策已被看破,只带了五百墨雪卫趁夜潜到了沱河边,堪堪遇到正在带兵掘堤的沈明。那沈明等人还不是束手就擒!”

    其后夏侯邡带兵掩杀过来,还在等着沱河溃堤的延渚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在平州城前损失了几万兵马,方才逃出了燕国。

    黑狼一跑,其余几路北狄兵马更不敢多留,匆匆忙忙逃走。他们遇到燕军都是一击即走,被严瑜和王晋找到机会,又获得了几场胜利。

    回到北狄王帐的延渚很快就派了使者来求和,又送来许多金银与马匹。

    至此,燕国大胜。

    夏侯昆的眼中露出无限的敬仰,口中赞道:“我姐夫真是太厉害了。”

    林夫子还沉浸在自己描绘的恢弘战场中,没有听到弟子口中的不当言论。

    可窗外有人听得一清二楚,一个女子的声音响了起来,道:“东刻吕,你不好好上课,又走神了。”

    夏侯昆小脸煞白,转头朝翰墨斋的门口看去。

    随着声音落下,身着朝服的夏侯昭走了进来。她登基已有两年多,身上的威势日重。夏侯昆素来对姐姐敬畏有加,一看她脸上的神色,便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被听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蘼芜的营养液!

    我果然这周还是没完结……

    不过下章应该就是大婚了(或者大婚前奏),这一章里面我做了一个小小的新文铺垫,不知道会不会有小天使发现hhhhhh。

 第162章 姐夫

    夏侯昭本是下了朝来探望弟弟的。

    自从两年前父亲将皇位传给了她之后,皇长子的教养也一并交到了她的手上。。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 皇长子的日常生活都由月姑姑打理。

    夏侯昭若有空闲; 便到弟弟所居的承明宫探望一下; 若是这一日的政务太忙; 风荷也会将小皇子的情形一一报给她。

    时光悠悠,夏侯昆很快到了启蒙的年纪; 夏侯昭给已经巡游到长江之畔的圣上——如今应该称太上皇了,写了一封信,为夏侯昆择选了几名老师。

    看在夏侯昆年纪尚幼的缘故上,授业的老师只教些简单的知识。不过三个月时间,夏侯昆就展现出了对兵事的极大兴趣。

    一上儒家夫子的课; 他立刻精神萎靡,听到林夫子的拐杖声; 就像吃了灵丹妙药一般; 恢复了活力。

    他甚至还无师自通了“装病”这一技能。

    第一次听说弟弟肚子痛,正在太极宫里议事的夏侯昭丢下满朝文武,急匆匆地回到了后宫。一进承明宫,就看到躺在床上气息奄奄的夏侯昆。

    夏侯昭急得眼泪都要落下来了; 连忙让御医为夏侯昆请脉。

    她紧紧盯着御医的脸色; 生怕弟弟真的得了什么大病。御医皱了皱眉头; 夏侯昭的心立刻跳了两跳; 全然未曾看到夏侯昆偷偷睁开的眼睛。

    御医摸完左手的脉,又去摸右手,还看了看夏侯昆的舌苔; 就是不说话。直等到夏侯昭心焦不已,御医才拱手请她到外面一叙。

    “陛下,皇长子殿下这个病……”

    夏侯昭肃然道:“你说吧,需要什么药?”她心中十分焦虑,如果这病很严重,自己该如何告诉父亲。

    御医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道:“皇长子此病需要‘心药’。”

    夏侯昭一怔,只听御医继续道:“陛下,老臣家中也有几个幼孙,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每到要上课的时候,也会得这种病。”

    夏侯昭:……

    年轻的君主脸上显出怒气,为了皇长子的“安危”,御医连忙道:“陛下可莫要小看此事。这病若是不彻底治好,大有所害!”

    显然御医在家的确常为“此病”所困扰,以他的经验,这堵不如疏,还是应该让皇长子自己明白其中道理为好。

    夏侯昭被他这样七绕八绕地劝了一通,心中的火气慢慢下去了。等她回到承明宫内,看到弟弟那双酷似母亲的眼睛,心中更是酸楚。

    夏侯昆知道自己的把戏定然被拆穿了,看了一眼姐姐就垂下头。谁知姐姐在自己的身边坐下,半晌也没说话。夏侯昆壮着胆子朝姐姐脸上看去,却见她眼中微湿。

    这可比什么训话都吓人。

    夏侯昆立刻忘记自己刚刚还独自痛地无力说话,忙不迭地站起来,朝着姐姐立下誓言:“姐姐,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我一定好好听夫子讲课。”

    然而,夏侯昭什么都没说,摸了摸弟弟的头,只让他好好歇着。

    夏侯昆忐忑不安地等了一天。第二日他当然不能再“病”了,乖乖去翰墨斋上课。

    林夫子先是讲了一通太/祖的创业伟绩,看他听得入神,便问:“不知皇长子殿下长大后想要做什么?”

    夏侯昆想也没想,立刻道:“我要做大将军!”

    林夫子摸着胡子,眼睛笑得眯了起来。

    从那日开始,几个教授儒学的夫子只留了一个,也不讲经书了,只拣些史书上的典故来说。林夫子还照旧上课,另外又添了两位老师。

    夏侯昆一看到严瑜,整个人都蹦了起来。

    若说夏侯昆最怕谁,那当然是姐姐无疑了。但若是问他最钦佩谁,那首推在“沱河大捷”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严瑜。

    听到严瑜是被姐姐派来指点自己习武的,夏侯昆兴奋地小脸都红了。

    严瑜道:“殿下莫要觉得习武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若想学会一样兵刃,总要下数年功夫。”

    早就想要习武的夏侯昆可不会被他吓到,立刻道:“我知道,当年姐姐习剑还用了三年时间呢。”

    “不过,”夏侯昆转了转眼睛,狡黠地问,“严将军,你和我姐姐都是陈将军的弟子,谁的武艺更好?”

    和严瑜同来的李罟笑道:“殿下你这就不知道,若是单说剑术,那自然是严将军因为习武时日更久,略胜一筹。但若是比武,自然还是陛下赢。”

    他负责教授夏侯昆马术,倒并非是严瑜马术不如他,只是如今严瑜身兼神策军中郎将,事务繁忙,能够抽出时间来教授夏侯昆剑法已是不易,因此马术和箭术就请李罟来教授了。

    夏侯昆才几岁,当然不懂李罟话里的弯弯绕,挠着头发怔。

    严瑜看了一眼李罟,这位新上任的墨雪卫统领立刻怂了,借口领着皇长子殿下去选马匹,溜了。

    不过后来夏侯昆还是偷偷问了李罟为什么比武一定是自家姐姐赢,李罟嘻嘻笑着把其中的情由说了。

    到底因为夏侯昆年幼,李罟没说什么不得体的话,只说了昔年皇后娘娘的旨意,并且拍着胸脯道:“殿下要知道,我们男子汉大丈夫,在外面万万不能没骨气,但是回到家里,那是万万不能太有骨气。所以你说陛下和严将军比武,严将军怎么可能会赢。”

    在这方面“勤学好问”的夏侯昆深以为然。

    虽然李罟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在夏侯昭面前切不可露了馅。但夏侯昆毕竟是个小孩子,今日一听林夫子说起“沱河大捷”的盛况,想到那计定千军的英武将领竟然就是自己的未来姐夫,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不知不觉就赞叹出来了。

    他也没料到,这话正好被夏侯昭听到了。

    夏侯昭想要训几句弟弟,可是看看一脸茫然的林夫子,她又有些羞怯——虽然她如今已是九五之尊,但提到婚事总觉得不太自在。

    幸好其他人都没有发觉异样,夏侯昭又叮嘱了几句夏侯昆,便离开了。

    如今已是景平二年。

    晏和十七年与北狄人大战一场取得了胜利之后,圣上就将皇位传给了夏侯昭。因之前夏侯昭力主北狄人用兵,这一次圣上传位,朝中无人敢有异议。

    夏侯昭尊圣上为“太上皇”。她本意想要将东宫修葺一番作为自己的办公场所,仍旧请太上皇居住在太极宫。

    但太上皇言明“国无二君”,自己搬出了太极宫。等到第二年夏侯昭改元“景平”,太上皇干脆带着高承礼出宫去了。

    从此天南地北,畅游寰宇。

    夏侯昭独自理政已非一日,而且外有严瑜、李罡,内有柳智、丘敦律,朝中大臣知她虽然言语和善,但处理事务时却手腕强硬,自然也不敢欺瞒于她。

    景平一朝,可称得上政通人和。

    在这样的情形下,臣民对于主君的婚事自然也颇有兴致。

    尤其是今年夏侯昭已经出了孝期,按礼也可以筹备婚事了。

    外朝的臣子虽然也有上谏主君婚事的职责,但更着急的还是夏侯昭身边这些人。风荷就几次想要在夏侯昭面前提起此事,只是一直没有找到由头。

    说来也巧,这一日正是丘敦小姐和安秀两人进宫谒见的日子。她们并非宗室,出了国丧便可以婚嫁了。

    如今两人都已经成婚一年多了,上个月更是在同一日诞下孩子。

    丘敦小姐生了一个女儿,安秀生了一个儿子。夏侯昭十分高兴,分别颁下赏赐,今日她们正是来谢恩的。

    柳智和李罡两人也来了。这两人一个笑得牙都找不到,另一个神情严肃,只有绯红的耳朵暴露了心情。

    夏侯昭在太极宫的书房接见了他们。

    两个孩子都刚刚出了满月,正是最可亲的时候。

    柳家娃娃闺名双荷,肤色洗白,又生了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得出来,等她长大之后,当可与其母的殊色相较。

    李家娃娃单名一个拙字,却是他祖父李岳亲自选的。

    可怜李岳兢兢业业一辈子,想要和皇室套近乎都没成功。那幼时瞧着很不成器的儿子虽然没有尚了公主,但娶了一名和公主十分要好的媳妇,总算让李岳老怀大慰。

    待得有了自己的长孙,李岳更是心满意足,只盼着小孙子能守拙勤勉,一世长安,故而取了此名。

    不过说来也奇怪,这柳双荷进宫没多久就睡着了,而李拙却一直醒着,夏侯昭先前还担心他会哭闹。安秀笑着道:“陛下勿要担心,这孩子乖得很。晚上总是一觉到天明,连奶妈都说他是个体贴大人的孩子。”

    夏侯昭见惯了调皮捣蛋的夏侯昆,看到这样两个乖宝宝怎能不喜,挨个在手上抱了又抱。

    丘敦小姐是个直性子,看夏侯昭喜欢孩子,她便想到元心皇后的婚约,道:“陛下,你这么喜欢小孩子,不如早点和严将军成婚啊。”

    她这话说得倒很痛快,但说完之后,整个书房都静了下来。丘敦小姐收到了夫君的眼神提示,也噤了声。

    夏侯昭不愿让他们以为自己生气了,只笑着道:“养儿不易,教子更不易。你们可要好好将他们抚养长大,将来也能成为国之栋梁。”

    柳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