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初怀公主-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昭本拟于册封大典后,封赏墨雪卫,借机就可以提升严瑜的官衔,却不料在此时被人钻了空子。

    墨雪卫从初创便是由严瑜掌控,如今陡然换将,期间可能发生的变故难以逆料。

    所以程俊才会有些焦急,他看夏侯昭垂下了目光,道:“殿下,严校尉还不知道此事,是否要派人先告诉他?”

    夏侯昭深深吸了一口气,道:“你去和他说吧。”

    程俊躬身应是,立在原地看着夏侯昭在宫人的簇拥下向芷芳殿走去,一直等到她的身影转过宫墙,他才朝校场走去。

    无论夏侯昭是普通的公主还是东宫的储君,墨雪卫每日早晨的训练都不会有所间断。

    自从李罡带了两队的墨雪卫前往信州,又立下大功后,留在帝京墨雪卫皆对出京一事升起了极大的兴头,因此训练的时候,也都十分卖力气。

    程俊还没走到校场,就听到了声震云天的喊杀声。

    站在最前方的严瑜以一根玉色锦带竖起头发,手持□□,正在带着墨雪卫演练枪法。其余墨雪卫跟着他的动作,一招一式,练得颇为认真。

    能被选入墨雪卫的侍卫,都是家世良好,外表上佳的少年。这样一群朝气蓬蓬的少年人在校场上整齐划一地练枪,远远看去,十分养眼。

    但此刻的程俊无心赏此美景,他径直走向严瑜。

    严瑜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停下动作,转身朝校场入口看去。他见程俊脸色凝重,心知定是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情,于是挥挥手,让墨雪卫自行练习,放了枪迎上程俊。

    两人走回值房,程俊简单将事情讲了。

    严瑜没有出声。

    程俊道:“严校尉,此事我已经告诉了殿下。”

    “殿下怎么说?”严瑜问道。

    程俊犹豫了一下,方道:“殿下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让我立刻来告诉你。”说出这个答复的时候,程俊忽然心中一凉,难道殿下的意思,是让严校尉好自为之?

    他望向严瑜,想要劝几句,却开不了口。

    就在此时,值房的门被敲响了,外面传来一个墨雪卫的声音,道:“校尉,殿下来了。”

    程俊与严瑜对视一眼,程俊摇了摇头,示意严瑜自己之前也并不知道殿下会忽然来校场。

    门外的墨雪卫又道:“校尉,殿下已经在等您了。”

    程俊来不及再多说什么,严瑜已经转身打开门,朝外走去。

    还穿着公主骑服的夏侯昭站在校场中间,看到严瑜走来,脸上微微露出了一个笑容。

    严瑜走到墨雪卫和夏侯昭之间,撩起衣袍,单膝跪地,朗声道:“墨雪卫恭迎皇太女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他的身后,墨雪卫如被利锋劈开的潮水一般,齐刷刷地跪了下去,应和道:“墨雪卫恭迎皇太女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三年之前,他们被分配来保护这个少女,那时候,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都心有不满。他们甚至羡慕过那些能够跟随秦王殿下的同僚,而今,若是再问他们是选秦王还是初怀公主,无人会答“秦王”。

    这并非是储君的头衔带来的变化,真正让他们心服口服的是夏侯昭几年来在朝堂上所做的一切,也是严瑜和李罡两人立下的战功——墨雪卫中无人不知,若说没有初怀公主的支持,严李两人是不可能如此顺利获得军功的。

    也许在燕国的其他地方,还会有人质疑圣上立储的御命,但在这里,初怀公主就是他们唯一的答案。

    温婉而坚定的女声在他们的头顶响起:“平身。”

    严瑜和墨雪卫起身,他感到程俊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听到那样的消息,他的心情当然不可能平静,但面对夏侯昭的时候,他只是默默地站到了她的身后。

    夏侯昭道:“年来事务繁忙,许久不曾与诸位会武,今日孤来校场,便是想看一看诸位将士的武艺是否有长进。”

    她拍了拍手,风荷捧着一个托盘走上前来。

    托盘之上放着一张长弓,牛角所制的弓身,银丝一般的弓弦,一望便知是一张巧匠所制的上好宝弓。

    “这张宝弓,乃是昨日南朝送给孤的贺礼。孤虽然也略懂些武艺,但这宝弓放在孤这里确实有些暴殄天物了。故而今日便以此宝弓为注,胜者得之。”

    夏侯昭从托盘之上拿起宝弓,续道:“可有人愿意先试下身手?”

    底下早有人跃跃欲试,一听夏侯昭这样说,立时便有三五个侍卫出列。

    校场边上立起箭靶,想要射箭的侍卫依次上前。

    头一个侍卫是仆兰家的小儿子仆兰捷,身材高大,样貌英武。他一直在墨雪卫中担任一个小队的副队长,此次夏侯昭被立为储君,家中都盼着他能够趁此机会再升一升。因此今日夏侯昭一说起比武,他第一个就跳了出来。

    仆兰捷先向夏侯昭行了一礼,方走向风荷,伸手拿起托盘上的宝弓,直面箭靶。为了稳妥,他蹲了一个马步,方才伸手拉弓。

    众人都望着他,只见仆兰捷的脸越涨越红,却半晌没有动作。

    “啪嗒”一声,仆兰捷额头冒汗,竟有一滴豆粒大小汗水落在了地上。

    程俊看了一眼夏侯昭,见她微微颔首,走到仆兰捷身旁,道:“仆兰侍卫?”

    仆兰捷羞愧地低下了头,用和他身材颇不匹配的细弱声音,道:“这弓……这弓我拉不开。”

    原来这张宝弓竟是一张五石的硬功。自古以来,能开五石弓的武将,都可以算得上是不世出的豪杰了。

    见到仆兰捷这样的窘状,跟在他其后的侍卫们有些便退缩了。倒也有两人能拉开,却无力将箭射到靶上。

    这般情形让在场的墨雪卫都面露愧色,夏侯昭站起身来,拿起那张弓,笑着对严瑜道:“严校尉,不如你来试一试。”

 第127章 内斗

    位于九边最西沿的信州,历来是北方部落与中原王朝争夺的机枢要地。

    等到大燕定鼎中原; 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城池已经残破不堪。

    每当此城落入北狄人之手; 他们便讥笑大燕九边只余八边。等到兰陵公主继位; 徐迟苦心经营边事; 征调万余民夫,重新修筑了信州城; 又在城外设置了工事。此后几十年,北狄人再也没有踏进信州城一步。

    自年初一场大战之后,信州城的城墙上布满了对战时留下的痕迹。城外的许多防御工事也被北狄人毁坏了,为了修复这些建筑,安秀每日都亲自带着民夫劳作; 守卫及训练士兵的事情就交到了李罡手上。

    这一日信州难得下起了大雨。在这座朔北的边城,除了短暂的初夏之外; 每一滴水都十分珍贵。

    安秀将士兵及民夫都派出去挖水窖; 通河渠了,自己坐在城主府中核对秋税的数额——九边许多城池的将领都兼任城主,指挥军队的同时,也负责处理税收等政务。

    在房间的另一头; 李罡拿着邸报; 兴致勃勃地看着。

    窗外雨声淅沥; 本是一室静好; 忽而李罡大笑了三声,对安秀道:“殿下真是机智!”

    他将墨雪卫在校场上比拼箭法的事情讲述了一遍,说到严瑜上场时; 语气愈发激动。

    “殿下将那五石弓交给严瑜,他二话不说,连发十箭,箭箭正中红心!这样一来,众人皆伏。等到那奏折之事在宫内传开,墨雪卫也无人敢多言一句。”

    李罡的脸上满是向往之情,续道:“古者名将方能开五石弓。若是有机会,我也想尝试下这五石强弓!”

    李罡虽然无心学问,对历史上的名将和大战还是颇有了解了。别的不说,他的本家,汉代名将李广就是以能开五石弓而留名青史的。

    其实此处是李罡自己贴金,他与李广一为鲜卑人,一为汉人,哪里攀得上亲。但这并不妨碍李罡对五石弓的向往。

    安秀恰好算道一笔有些繁琐的税款,被他这样一打断,立刻乱了思绪,又要从头算起。她不由得心头火起,将手中的算筹拍在案几之上,怒道:“你就那么想回帝京?”

    李罡一怔,抬起头来茫然地看着安秀。

    安秀看到他那副样子,愈加生气,推案而起,走了出去。

    “外面还下雨呢!”李罡着急地道。

    安秀不知是真没听到,还是故意不理会,连脚步都没有停歇一下,就冲进了雨中。

    李罡慌忙丢了邸报,环顾屋内,却没有看到伞。在看安秀,已经在雨中走了老远。他大大地叹了一口气,闷着头也冲到了雨中。

    安秀被雨一淋,立刻就清醒了。但清醒了的她,更觉无法面对李罡,干脆一径向城墙走去。

    她虽是女将,武艺却并不逊色于普通将领。此时走起路来,也是脚带风声,走得极快。一直走到了城墙的脚下,李罡才追了上来。

    安秀不愿理会他,自向守门的卫士询问巡守的情况,又登上城墙向城外修了一半的工事望去。虽然雨并不大,但城外的工事也刚刚开工不久,安秀十分担心工事会受到雨水的影响。

    只是此时水雾迷茫,她看不清工事,正在焦急间,头顶上忽然一暗,却是李罡终于从城墙守卫那里寻来了伞,撑在了她的头顶。

    “你前几天还病了,莫要淋雨。”李罡说着,又将雨伞朝着安秀的方向移过去一些,似乎全然不知自己大半个身子已经到了雨中。

    安秀心中的那股火气,忽然就落了下去。整个世界都在下雨,只有她头顶留着一方小小的晴空。

    她抹了一把脸,认认真真将工事看了一遍,又叮嘱了闻讯而来的当值将领几句话,方慢慢走下了城墙。

    自始至终,李罡一直默默不语地跟在一旁,那头顶的一小方晴空也随着她的走动而变换着方位。

    等到他们离开了城墙一段距离,安秀忽然开口道:“秀水最近没有来信吗?”

    李罡老实地道:“昨日刚来了一封。”

    安秀停住了脚步,微微抬头看向李罡。安秀在女子中算是身量高挑的,但与李罡比较起来,仍然查了约摸一头的高度。

    李罡自然也停了下来,道:“怎么了?”

    安秀蹙了蹙眉,道:“信中没有催你回京吗?”

    “大概有吧。”李罡不在意地道。自从他到了信州,他爹李岳就忽然钟情于通过书信与儿子交流武学和治兵的心得——这是李罡自己的认识,因为他一点也不在意李岳信中其他的内容。

    安秀回转了视线,道:“如今公主殿下已经被封为储君,按制将单设东宫卫队,如今的形势,自然是直接将墨雪卫扩充。”邸报是先送到她这个城主手中,待她读完,方才轮到李罡阅看的。

    李罡点点头,道:“这是自然。要论对殿下的忠心,谁能比得过墨雪卫。”他说的这样理直气壮,安秀终于明了,他是一点儿都没有听懂自己话中的含义。

    又或者,那些事情根本从来没有在他的脑海中停留过。

    一时之间,安秀不知自己该是喜是忧。

    自从李罡受命带着二百墨雪卫道信州协助安秀,两人之间便配合默契。但对长子寄予厚望的李岳却并不满意这个现状,尤其是在李罡获得了一次对北狄人的胜利之后,李岳就接连派人送信给李罡,催他回京。

    在李岳看来,李罡既然已经成为了初怀公主的肱骨之臣,就应该利用现在的大好时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那封意有所指的奏折在旁人看来,或许会觉得是秦王或乐阳长公主给初怀公主所下的绊子,但在安秀看来,还有另外一个可能。

    如今储君之位已定,那皇太女身边的位子自然也要随之定了下来。在很多人看来,无论是东宫卫队统领的职位,还是身边第一武臣的名号,都值得去搏一搏。

    何况,严瑜的出身本来就不如李罡。李岳等人生出别样的心思来,也并不奇怪。

    安秀知道,看出了其中症结的人恐怕不止自己——初怀公主在校场上的一番作为,明显就是对此心中有数。

    严瑜如何看待此事,安秀无从猜测,但站在她眼前的另一个当事人还是一头雾水的样子,丝毫搞不明白眼下的状况。

    李罡见安秀不再应声,自己停住了口。他认真回想老爹的信,里面似乎提到了“宜回帝京”等语。

    李罡不是真的傻,他好歹也在帝京的上三军中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怎能不明白,此刻留在帝京,留在初怀公主身边的意义。

    但那些对于他来说,并非最重要的事情。在帝京的时候,他还会为了博得公主的一个赞赏而忐忑不安,可是等到了天大地大的信州,他忽然发觉,在自己的胸怀中住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大风起兮云飞扬!”【注1】

    他渴望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功勋。帝京中的波云诡谲,让他觉得无谓也可笑。

    李罡正想将这些话告诉安秀,却听她道:“南朝有高人曾言‘树欲静而风不止’【注2】,身为凡人,你我又怎么可能真的超脱?”

    李罡的目光与她的碰到了一起,那里面有担忧,有迷茫,还有浓浓的不舍,他忽然就说不出话来。

    在他还是一个帝京出了名的纨绔子弟时,他曾经倾倒在微服出巡的初怀公主一笑之下。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渐渐将那种悸动转为了忠诚。

    而此刻,在安秀的目光中,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出自刘邦同名诗。

    【注2】出自《韩诗外传》,时代提前了。

 第128章 忠心

    李罡急切地想要对安秀说,自己不会离开; 自己要守护着这座城; 也守护着她。

    然而; 还没等他开口; 一骑快马从城门处飞驰而来,马蹄踏在路面上; 溅起无数水滴。李罡连忙上前一步,挡在安秀的前面。

    快马停在了李罡面前,马上的骑士一抹脸上的雨水,翻身下马,朝李罡行了一礼; 道:“都尉大人,公主殿下传召你回京!”

    雨势忽大; 落在伞上的雨滴发出“嘭嘭嘭”的声音; 震得人心悸。

    送信的人乃是帝京墨雪卫,许久未曾听到李罡的回应,他不禁微微抬起了头。

    水汽迷茫中,李罡脸上坚毅的线条也变得模糊不清。骑士重新低下了头; 问道:“都尉大人?”

    “遵旨。”李罡的声音穿过水汽响起来; 但等那骑士再抬起头来; 却只能看到李罡的背影。

    燕国邸报的制度从太宗时建立; 一封邸报从帝京发至信州需要三个日夜。

    因此当安秀和李罡还在为校场上发生的一切而忧心的时候,帝京早已翻天覆地。

    圣上于朝堂之上提出要举办“飞霜大会”,乐阳长公主趁机提出可以借此机会为东宫卫队择选新的统领。

    她倒是聪明; 不再非议严瑜的身份,反而大赞他武艺出众,智计过人,又言及可以将严瑜派为驻边大将。

    圣上虽然没有理会乐阳长公主,然而朝中有关东宫卫队的奏折一直没有断绝。更有人提到墨雪卫的副统领李罡一直在信州城,此举有违常理。

    夏侯昭本不待理会,但丘敦律却道,应将李罡暂时召回帝京,待墨雪卫整编完成后,再派往信州便是。

    因此才有了之前那道旨意。

    旨意是四百里急诏,李罡第二日便启程回京。他也没什么需要带回帝京的行李,一人一马即可。

    只不过涉及墨雪卫的整编,李罡不得不把二百墨雪卫全部带回帝京。幸好经过几个月来的努力,如今的信州又恢复了昔日十之七八的辉煌,即便是北狄人来犯,也能坚守数日。否则,李罡连离开都不放心。

    但饶是如此,在迈出信州城的时候,他的内心还是有些不安。这或许是因为安秀没有来,她只派了自己副将在城门前送行。

    李罡想要问她去了哪里,最终也没有开口,倒是副将自己提了一句,道城主去查看被昨日大雨冲坏了的民居了。

    副将这样说完,李罡再也无言,默默翻身上了马。

    他回头望了一眼信州的城墙,昨日一场大雨将这灰色的高墙冲刷地十分干净。他目力极佳,甚至能看到城墙砖头缝隙之间生出的野草,随着朔风摇动。

    他又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两百名墨雪卫,终于提缰催马,向南疾驰而去。

    一行二百墨雪卫都骑着百里挑一的良驹,一呼一吸之间便奔出去好远。

    信州的城墙之上忽然露出一个俏丽的身影,安秀望着原来越远的马队,直至连马蹄踏起的烟尘都看不见,方才回转了身子。

    她的手中,还握着一把伞。

    李罡一路昼夜兼程,连路过秀水都没有停留,每日不过随意找个地方休息两个时辰,便重新上路。如此两日就回到了帝京。

    夏侯昭派了程俊在城门处迎候李罡。

    程俊一见到李罡,就松了一口气,脸上的表情也松快了许多,道:“幸好你回来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