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初怀公主-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面和南面的村镇几乎没有受到疫病的影响,西面则有零星的病例,而北面两个镇子的情况比帝京还要严重,不仅患者众多,而且已经有了不少死者。

    这恰与他们之前的估计相符,今年以来,容易滋生疫病的地方只有北部的九边。尤其是春天的时候,有不少逃难的百姓都到达了帝京,后来虽然有不少人陆陆续续返乡,但他们由北方带来的疫病却留了下来。经过一个夏季的潜伏,终于在夏末爆发了出来。

    但此外还有一个例外,处于西北方的洛水集则局势平稳,虽有病例,却都得到了控制,只有最初的一例病患死亡。

    夏侯昭与严瑜商议之后,一方面派程俊回报圣上,一方面带着人到了洛水集,想要一探究竟。没想到,他们一进洛水集,便遇到眼前的场景。一个衣冠楚楚的书生,站在洛水集最热闹的街市中间侃侃而谈。

    路过的行人似乎已经对此习以为常,有感兴趣的便驻足倾听一阵,也有赶时间的匆匆而过,毫不在意那书生。

    更引人注目的却是围着那书生摆着的几口大锅,每一口大锅之旁都守着一个大汉,手拿大勺。不时便有人走上前去,那持勺的大汉就从锅里舀出一勺水,倒在碗里。来人取碗饮水,饮毕放回案几之上,一旁又有人上前收了碗去清洗。

    虽然无人特意引导,倒也秩序井然。

    夏侯昭和严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奇。严瑜朝着身后轻轻一挥手,一名墨雪卫走到大锅之前,捧了一只碗回到严瑜面前。那掌勺的大汉也不阻拦,甚至还朝着夏侯昭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在阳光下甚是闪亮。

    “这是什么味道。”碗虽然还在严瑜面前,夏侯昭已经被那股刺鼻的味道熏得掩鼻了。虽然她素来不拘小节,但时而还会露出一点小儿女态。

    严瑜将那碗递了回去,笑道:“此乃卒成苦酒【注1】。”

    “苦酒?”夏侯昭放下掩鼻的手,思索片刻道,“这是米酢?【注2】”

    严瑜正要回答,一个爽朗的声音插了进来,道:“非也,酢与苦酒虽然味道相近,却大有不同。”

    夏侯昭回身看去,原来那书生已经走到了他们身边。离得近了,夏侯昭方才看出,此人的年纪并不大,似乎刚刚及冠。之前听他当着众人畅谈疫病之事,言辞虽然算不得文采精妙,却甚是得当,她还以为此人必定颇有年岁了,却不料竟是这样年轻。

    这书生也是远远看到了夏侯昭一行,见他们衣着华贵,跟随的侍者精明强干,显然是官宦人家。他在这通衢之地摆设大锅散水与行人,一是为了便宜行人饮用此水,二也是想将此法散布出去。

    可惜他苦等了多日,来往的行人虽多,却从没有出现过如夏侯昭一行装扮的人。此时等候许久的机会来了,他怎能不激动,匆匆忙忙便走到了夏侯昭面前,躬身行礼。只是他一开口,几个便装跟随的墨雪卫都变了脸色。

    “小姐有所不知,这苦酒……”这书生虽然有些呆气,但诸人脸色大变还是看得出来的,说到一半停了口。

    书生狐疑地看了看严瑜和夏侯昭,试探地道:“恕小生冒昧,难道……应该称‘夫人’?”他心中犯着嘀咕,虽说胡人素来早婚,但这少女看起来不过及笄之年,这“夫人”二字实在有些勉强。

    他这纯是会错了意,几名墨雪卫神色变幻,却是因为他突然朝着夏侯昭进言,却未用敬称。此时众人都反应了过来,现下公主乃是微服出行,路遇的书生哪里会知晓她的身份,称谓上有些疏忽也是难免。

    他们可没料到,这一折腾,竟让这书生将夏侯昭和严瑜当成了小夫妻。他自己还给自己解释,真笨,刚刚那男子如此维护女子,见她掩鼻便即刻将碗拿走了,可不是夫妻嘛。

    倒是夏侯昭和严瑜是时常微服出行的,见惯了普通人对自己的称呼,并不在意。此时听他说出“夫人”二字,真是哭笑不得。几个墨雪卫情知自己惹了麻烦,都羞愧地低下了头,因此无人瞧见严瑜发红的双耳。

    夏侯昭倒不会为了这些许小事为难人,道:“鄙姓傅,公子称一句‘傅姑娘’便是了,”又指了严瑜道,“表兄姓严,却不知公子贵姓?”

    “原来如此,我观姑娘如此年轻,怎么可能已经成婚了呢,”那书生点点头,又道,“我乃句容柳智,并非什么世家公子。傅姑娘若是不嫌弃,称我一声‘柳大哥’便是了。”他倒是毫不客气,殊不知这一句话竟是给自己安了个“公主大哥”的身份。饶是刚刚被严瑜冷冷看了一眼,几个墨雪卫还是忍不住抬起头来,再次朝着这位大言不惭的柳智留出了敬佩的表情。

    不过此时的柳智再也没注意他们了,他专心向夏侯昭和严瑜讲解起了自己的布置。

    原来自从九边爆发春旱以来,他便担心会伴有疫病。

    “自大燕建国以来,波及一州府的旱涝大灾,计有四百余次。其中二百多次都伴有疫病。另有五十余次,在其随后的半年兴起了疫病。故而南康公主时曾有旧例,凡是遇到旱涝之灾,当地官员除了赈灾之外,还需时时查看是否有疫情。”

    夏侯昭心中略略有些吃惊,没想到民间竟也有这样的才俊。本朝并无出名的柳姓官吏,这柳智竟能历数大燕建国以来的灾祸,显然是下了大工夫的。她一边听,一边不由得点头。

    柳智这番话早在他心中翻来覆去过了无数遍,他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一个韶颜稚齿的少女凝神倾听,不由得愈加兴致勃勃,连声音都高了几分。

    几个墨雪卫却默默缩了缩头:校尉身上的杀气……

    作者有话要说:  【注1】【注2】都是古代醋的别称。

 第93章 剑光

    “原本此次九边春旱; 因有北狄人入侵,沿途各地的官员都将精力放在了守备御敌之上; 于疫病一事颇有疏忽。”名不见经传的柳智言辞精妙,所说的情形正与夏侯昭所闻所见相符。

    夏侯昭自参政以来,平时相处的都是丘敦律这样的朝廷重臣,每每谈到政务,莫不是引经据典; 侃侃而谈。若是商议为政举措; 则不仅要顾及著姓世家的利益,也周全皇室和重臣的面子。

    她从来没有见过像柳智这样事事皆为亲自查证的人。

    柳智又详细叙述了他在洛水集防治疫病之事。

    “人之病痛,或为外伤受创所致; 或为脏腑不调所致。这疫病每次都是来势汹汹; 又常常在百姓之间流散,越是贫苦人家; 越容易受到疫病的侵扰。或许便与百姓和贵族家的饮食不同有关。这几年大燕各地收成尚可,百姓多能果腹,但农家饮食; 不过将谷物烹熟,而富人餐饭不仅有羹汤相佐,还有米酢等调味。我便想着,若是能将这些食物散与百姓,说不定可以抑制疫病的流播。”听到这里,柳智面对着不住点头的夏侯昭,露出了一丝苦笑。

    原来这米酢等调味; 因用谷物所制,又颇费时间,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他听闻前朝有一位大儒曾在农书中记载了快速酿造之法,可在数日之内急制苦酒,这卒成苦酒与米酢相仿,皆是以谷物所制,有洁净脏腑之效。【注1】

    其时书籍全靠手抄,十分难得。只有世家大族才藏有书籍,平民百姓那是连字都不认识的。幸而兰陵公主时,徐迟曾在太学门前立下石经,将儒家最为重要的几部典籍勒石公之于天下,普通书生若是想要求学,自可以到太学之前手抄之。【注2】

    但如农书这样的诸子论著,却只有少量的抄本流传。兴宪公主攻下洛阳后,曾经将前朝藏书阁内的典籍都搜罗了起来,等到太/祖立都于洛阳,便在天枢宫之旁建立了大燕的藏书阁,号为“应华堂”。徐迟酷爱读书,曾经命人将应华堂的典籍造目,详细的目录虽然没有流传到民间,但其中有那些书类倒是广为人知。其中,便有属于杂家的农书。

    无官无爵如柳智者,怎么可能进得去应华堂呢?

    夏侯昭也有些好奇,若是柳智那时候就遇到了自己,莫说进应华堂一观,便是想要将其中的书册取出阅读也不是难事。

    “说来也是凑巧,那一日我想进京撞撞运气,入城的时候,有一位老婆婆的毛驴发癫,将她摔到了地上。我为她正骨,闲谈间提到农书一事。没想到她竟然让我回家等候,没几日真的有个彪形大汉送了几册书来,恰恰正是我要寻的那几册。至今我都不知那老婆婆是怎样将那几本农书抄出来的。”有了前朝的典籍,柳智百般摸索,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他鼓捣出了卒成苦酒。

    毛驴?夏侯昭的脑海中浮现起一个熟悉的身影,难道……

    当日柳智碰到的人正是国巫大人。此刻她正在天枢宫内,向帝后两人讲述那时发生的事情。原来那日她不仅送了农书给柳智,后来还派人去查看了几次柳智在洛水集的所为。

    “赶路的行人本就极容易干渴,如今有人提供免费的热水,虽然味道有些奇怪,但他一遍一遍地诉说其中的效果,慢慢就有人饮用了。也不知那苦酒是否真有他说的那么灵,反正好多喝了的行人都说十分解渴,似乎体内也通畅了许多。他又不知从哪里寻来许多白色的粉末,洒满了洛水集的进出口,据说是能驱除疫病邪灵。有些已经患了疫病的人,也被他灌下汤药,其中有几人身子本来强健,过了些日子便康复了。只有几个年老体弱的病患,终究是没救过来。”

    圣上听完国巫的话,问道:“这么说来,这个叫柳智的人对疫病颇为了解?”这几日帝京内疫病肆意,根据洛阳府报上来的简报,已经有数十名百姓丧命,而且还有蔓延的趋势。故此,圣上才暂令女儿呆在京郊的行宫,他可没想到,夏侯昭根本没有留在行宫之中。

    度支尚书陈可始等人今日便在朝堂之上提出,要将帝京内所有的患病百姓逐出城,圈禁到一处,以减少疫病的影响。秦王夏侯明却上书,恳请朝堂以百姓为念,圈禁一举,无异于将那些百姓投入火坑。

    圣上虽比不上太/祖明睿多智,也知当此情景,已是进退两难。若从陈可始等人之议,难免在后世的史书上留下“无情”两字,若是依夏侯明所言,一旦疫病失去控制,在帝京百姓中进一步蔓延开来,他也会被斥为无能的君主。后人评说的功过是非也就罢了,更当紧的是,信州又有北狄人出没,其狼子野心始终未息,若是得知大燕国内疫病之事,难保不会趁火打劫。

    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高承礼道国巫大人请见,圣上大吃一惊。

    因皇后产期临近,国巫大人每隔一日便回入宫为她祈福。但圣上前几日也下了旨意,让国巫大人暂停入宫,以防在进京的路程上沾染疫病。

    皇后却道:“国巫大人博知万物,如今疫病之事,正可以向她询问一二。”即便不问疫病,圣上也不可能将国巫大人拒之门外,他亲自去请了国巫大人进来。

    没有想到,国巫大人竟然带来了这样一个好消息。

    圣上大喜,朝高承礼道:“快去传召此人入宫。”

    国巫大人道:“让王晋去吧,之前就是他去给柳智送的书。”自从几年前国巫大人指派了王晋去酿酒之后,她用起王晋也是越来越顺手了。

    王晋得了令,忙点了心腹将校,准备出城。临出门时,他随口问了一句幕僚,道:“今日沈泰容可曾应卯?”

    幕僚摇头,道:“未曾,想是又出城去了。昨日听他的亲兵说,裴家的小姐想去西郊附近游玩。”自打莫纳律氏一案了结,乐阳长公主对沈泰容十分失望,日常也不再管束他。沈泰容渐渐连虎贲军的当值也松懈了下来,最近都是隔一日方才来一次。

    王晋不愿管乐阳长公主家的闲事,可是不知为什么,听到“西郊”两字,他心中竟是跳了一跳。这柳智所处的洛水集便在帝京西北方向,与祭台颇近。虽然两事之间未必有关联,但沈泰容在王晋的心中实是一个祸害,总是不经意间便惹出些麻烦事来。

    “明公,圣上下的是急诏,您若有什么不放心的事情,可以交给属下处理。您还是先去接人吧。”幕僚见王晋有些怔忪,轻声提点了下。

    王晋摇了摇头,道:“罢了,等他成婚,圣上必定会加恩授官。到时候虎贲军的庙小,容不下这尊大佛。咱们就解脱了。”言罢,他翻身上马,带着虎贲军的侍卫出城去寻柳智了。

    天枢宫之外,帝京以内,皆是虎贲军的辖地。王晋一行快马疾奔,顷刻便到了洛水集。他替国巫大人来此巡访过多次,知道柳智此时必定就守在他那几口大缸旁,便直冲着那里而去。

    然而,等他到了柳智平时放置大缸的地方,却见往日井然有序的市集一片混乱。几个蒙面的黑衣人正在围攻柳智和他的同伴,王晋再凝神一看,背后顿时生出一片冷汗。

    柳智身边那个穿着素色骑服,手持宝剑与人拼杀的女子,不正是初怀公主吗!王晋来不及思考,提起悬在马鞍旁的长矛,带人冲了上前。

    作者有话要说:  【注1】《齐民要术》中的许多内容都引用了北魏崔浩所著的《食经》,酿醋也是一例,此处姑且化用之。

    【注2】古代有名的石经有汉灵帝时的熹平石经和曹魏时的三体石经,所刻皆为儒家经典,立于太学,以为天下范本。

 第94章 血花

    夏侯昭跟随陈睿学剑三年; 从未想过有一日会真的需要靠此搏杀,来保护自己。

    她之所以学剑; 一是为了强健体魄,她一直无法忘记前世自己病弱无力的样子,因此痛下决心,决不能让自己的身体如前世一样早早衰败。二则是出于政治考量,大燕以武立国; 君主若无法掌控军队; 莫说八姓七部这些勋贵了,便是普通的庶族将士也难免不受管束。

    她要仿效的便是兴宪公主,文能安邦治国; 武能带兵打仗。因此于剑术之上; 颇下了一番功夫。但饶是如此,在她的想象中; 也从未出现过自己持剑对敌的场景。

    那群不明来历的黑衣人穿过洛水集的街巷,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夏侯昭的心中是有些慌乱的。但当一名黑衣人趁着同伴纠缠住严瑜的机会; 绕到夏侯昭面前挺剑相击的时候,夏侯昭忽然镇定了下来。

    自从她时常出宫巡游,陈睿便命她随身携带宝剑。最初她总觉得有些碍事,日子久了,便也习以为常。如今看来,真要感谢陈睿的坚持。

    夏侯昭深吸一口气,抽出宝剑; 由下至上,挑起一朵剑花,与那黑衣人的宝剑在空中撞到了一起,发出一声刺耳的声音。夏侯昭身随剑走,闪到一旁,那黑衣人紧跟其后,两人片刻间便又过了几招。

    这一日本是微服出巡,她只带了严瑜和五名墨雪卫。这突然冒出来的黑衣人有十余人,除却三人进攻严瑜之外,其余都是每两人和一名墨雪卫缠斗。倒是无人理睬柳智,他本是一介书生,说起本朝典故和疫病等事来头头是道,但若让他对敌,那是全不靠谱。除此之外,又有两名黑衣人抱剑立在一旁,似乎是在督战,又或许是在等待时机加入战团。

    夏侯昭看清了场上的局势,心中已有思量。这群黑衣人明显是朝着自己来的,恐怕早在行宫四周守了多日,好不容易盼到今日这样的好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能做出这件事情来的人,全大燕也只有一人。

    只是他难道不知,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即便是杀了自己,也于事无补。皇后腹内的孩子一旦出生,也拥有了皇位的继承权。除非……

    夏侯昭心中一寒,目光忍不住朝天枢宫的方向望了一眼,深思动摇间,剑招便露了破绽。

    那与她交手的黑衣人睨得这一空隙,大喜过望,剑尖上挑,如灵蛇般刺向夏侯昭。夏侯昭的剑法虽然不及陈睿和严瑜,也能看得出来,眼前这个黑衣人的剑法比自己高出许多。此时对方的剑尖已到眼前,夏侯昭无法抽剑回击,连退两步,不防背后一热,竟是撞到了一口大缸之上。

    她退无可退,抬头已经看到那黑衣人露在面罩之外的双眼闪出激动的光芒。

    “铛”得一声,一把宝剑破空飞来,将黑衣人的宝剑撞得一歪。夏侯昭匆匆回望一眼,却是严瑜见她危急,竟将自己手中的宝剑向了那个黑衣人,为她挡了一击。

    失去了宝剑的严瑜当下便被围攻的黑衣人刺了一剑,夏侯昭看到一簇血花在他臂上绽开,情急之下,大喊道:“我乃丘敦族人,今日出游遇刺。若有壮士为我擒得匪徒,皆授百金之赏!”她将自己头上的突击帽摘下,露出发顶的金制华胜,也来不及辨认方向,拔了便朝四周围观的人群丢去,道,“以此为证!”

    她没有亮出自己的身份,而是假借了丘敦氏的名号。围观的路人多是百姓,若听得是皇族中的纷争,恐怕无胆参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