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倾城-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三斤六两,这,这都够一大家子吃上十几天了!”

    “下一年不用这么省了,叔公敞开肚皮,慢慢吃。”晓儿笑道。

    “要的,要的……”

    这次村里大部分人都跟着种冬小麦,只有几户人家觉得不可能不被冻死,再加上人懒,便没有种,现在这几户人都围上沈承耀,让他记得给他们家留些麦种。

    大家见状都纷纷围上来订麦种了。

    “沈老三,我要两斤麦种。你可得记得给我留下啊!”

    “我要五斤,我得帮我娘家多买两斤!”

    “我咋忘了我岳父大人家呢,我也得多买三斤,承耀兄,你帮我记记。”

    “对,我娘家也要,也要,你也记记……”

    “去,去,去……村里的人都还没买完,你就帮娘家买!赶紧一边去!承耀兄,我要……”

    “我已经多佃了五亩田,我家的麦种给我多留点啊!”

    “对,我咋没想到呢,哪里还有田佃,我也得去佃,我也多要两斤麦种!”

    ……

    村民涌上来,场面有些混乱,黄卫,提督府两位公子将皇上和两位皇子护了起来。

    “上官老爷,要不咱们先回去?”

    日头渐猛,皇上每天要处理的奏折也多,总不能一直看下去,便点了点头。

    走回沈承耀家的路上,皇上的内心是激动的,久久不能平静。

    水稻的高产,他高兴,他也激动,但是也不及这次。

    这次,他亲临其境,亲眼看见百姓的欢呼,百姓的又蹦又跳,百姓的喜极而泣。

    这种与民同乐的感觉,真的太震撼了!

    回到屋里,皇上坐在沙发上,笑着招呼几人坐下。

    “哈哈……这次升平侯又立了大功,你们觉得应该给他什么赏赐?”

    几人一时没有说话,功高者,一般都是加官进爵。

    升平侯现在已经贵为侯爷了,按规矩爵位上的赏赐已经是极限了。

    “要不赏赐良田,府第,银子等”黄卫也是农民出身,觉得还是这些实用,要是赏些只能看不能用的,光摆在那里,有什么用,谁有时间天天去看它。

    “儿臣认为,既然稻种,麦种每年都要配种而升平侯在农事上又如此出色,儿臣觉得可专设农正卿一职,让他管国家仓廪,粮种发放,劝课农桑和研究农耕之事。”上官玄逸开口道。

    “农正卿?”皇上听了这话,开始考虑可行性。

    升平侯虽有读过书,但是连童生也不是,要封他这一官,朝中……

    “朝中大臣恐怕有异议啊!”皇帝也不是不想,只是得想个法子堵住朝中悠悠众口。

    “儿臣认为在其位,谋其职,成其事!这什么官职都应该是能者居之,无能者在其位亦坏其事!”上官玄逸直言道。

    “儿臣亦认为可行,农事乃国之根本,国仓无粮,国将不固,当然得能者居之。”上官玄昊也开口道。

    数日相处下来,也可从沈承耀的谈吐中知道他并非胸无并点墨之人。

    再说我朝为官者无数,靠关系上位者也是数不胜数。

    更何况现在大司农处的官毫无建树,国家仓廪就不说了,各地有灾,张口都是向国仓要粮的,往无灾地区的粮仓调粮,十有七八说没有或存粮不多的!

    “微臣也认为可行,就拿行兵打仗来说,这读得兵书多的人去打仗未必会赢,这还是得靠练得多,打得多,有经验!纸上谈兵可不行。”提督府二公子赵佑赫说道。

    “这种地,光靠纸上的知识,地都没种过的人,我也觉得做不好劝课农桑之事!”赵佑威附议。

    “国家仓廪何等重要,正值外忧内患之际,这掌管之人更须是忠厚老实之人,我觉得升平侯当之无愧!”

    “这事你们写一份奏折,待回朝再议……”皇上想起早上送来的一堆奏折,便站起来回书房处理起来了。

    这几人常伴君侧,皇上这样说,就是有戏了!

    待沈承耀回来后,几人都恭喜他,弄得他一头雾水。

    还是罗太医好心提醒他,皇上将会有赏。

    这事沈承耀也没放心上,他以为又会是良田,金银之类的。

    如果他知道是个官的话,他肯定想办法拒绝的。

    本来皇上说好了待看过麦子收割后便离开。他还有事,得继续南下。

    但是他批完奏折,出来散步之际。

    小希儿拿着两张喜帖折成的纸飞机,一下子便飞到了皇帝的脚下。

    皇上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两张请帖。

    他打开看了看居然是明治杰和黎哲伟两人成亲的请帖。而且两人同时娶亲,时间就在后天。

    黎哲伟和明治杰一个榜眼,一个探花,还是他亲笔御点的,这两个均是准备培养出来,以后大用的。

    这是赶在上任前先将亲成了?

    话说回来他都很久没参加过别人的成亲宴了。

    “上官老爷,给我,新娘子!”小希儿走到皇帝身边拉了拉他的长袍指着他手中的帖子道。

    “新娘子?你知道什么是新娘子吗?”

    “知道,新娘子,最漂亮。”

    新娘子最漂亮?也对!一个女子最漂亮不就在做新娘那天吗。

    “希儿是吗?”皇帝蹲下身子将她抱在怀里。

    “嗯。”希儿也不怕生,顺势挽住了皇帝的脖子,点了点头。

    “我也想去喝喜酒,你带我去好吗?”

    “好,一起看新娘子。”希儿拍着小手高兴地道。

    皇帝笑了笑,“新娘子都是盖着头盖的,看不见,我们看新郎官!”

    “新郎官,男的?”

    “对。”

    “帅吗?”不帅她可不看。

    “帅?”什么形容?

    “帅就看!”小希儿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姐姐说,只有帅哥才好看。

 第二百零三章 按耐不住

    本来沈承耀想着明日皇上走了,自己能安心去参加两头亲事,不曾想皇上说好久没喝过喜酒了,他喝完喜酒再走。

    沈承耀觉得有点头大,这农村办酒席可是需要很多本村兄弟和嫂子帮忙的,杀鸡,宰鸭,杀猪,……借碗,借桌子,招呼客人,一场酒席下来,需要做的事多了去了。

    更何况他和村长是自小关系便特铁,村长可帮了自己不少忙,他嫁女,他都不好意思只去坐席啊!

    再说自家大舅兄也是今天嫁女,他都分身乏术了,还要顾着一个皇上,问题是又不能向大家说他是皇上。

    这又有皇上在身边,他这是啥也不用干了。

    “爹,这有什么好烦的!村里离镇上也不远,到时候让咱们家的茶楼将席面送过来便行了,就当这是我们家给的贺礼。正好明天才开始采买食材,你现在就去和村长说一下也来得及。”

    “孩子他爹,这法子好,也让乡亲们尝尝咱们酒楼的菜。你又不用内疚没法子帮到

    村长。”

    酒楼也是接受酒度预定和承办的,那天她家酒楼已经接了五单酒席了,三单是外送的。

    幸好酒楼有两个大厨房,一共三十个灶台,这还不算烤炉,烤箱,煤炉,小炉子。

    而厨师加上正在培训的便有五十人(其中十五人是府城酒楼招来培训的,二十人是从帝都招的,月底就回帝都总店上岗),这么多人在不用担心忙不过来。

    “我怎么没想到,行,这事就这样定了,我现在去村长家说说。”话落沈承耀便走出去了,也不管现在天已经齐黑。

    “记得带上灯笼!”刘氏追着提醒到。

    “不用,今晚的月光亮着呢,村路又平坦!”沈承耀摆了摆手。

    第二日一早刘氏先去村长家给沈妮芮一份添妆:一副纯金头面,一对龙凤镯子,还有一对翡翠玉镯子。

    这对翡翠玉镯子经过空间净化细腻通透,颜色鲜阳纯正,无一丝瑕疵,这都可用作传家之宝了。

    谁能想到这是当初晓儿只花了二两银子在一个摊子买下来残次品。

    村长夫人见了忙拒绝,“这可使不得!这对翡翠镯子太名贵了。

    “玉可挡灾,辟邪,翡翠手镯更是可以帮主人化解一切负面的影响,为主人守护住祥瑞的福气,这东西好着呢!妮芮这孩子,我也没当外人,我娘家侄女我也备了一对,快收下,别客气!明天我就不过来了,我得回娘家,这可不巧,你们两家一起嫁女,我只能提前过来你这一趟了,这是我私下给的添妆,明天我再让弟妹为我添一份,你可别怪我明日不来。”

    “怎么会,哪有娘家嫁女,你不回去的道理,这都让人截背梁骨了!”村长夫人很是感动,倒不仅仅是因为刘氏的这份心意。往日她们两家关系好,她家男人总是帮着沈承耀,她也帮刘氏不少,就是景睿他们每次见着了也给他们不少吃食,倒没曾想会得到今天的福报。

    儿子可是说了,去帝都途中,他和明治杰都病了,若不是晓儿给了他一瓶药,说是有病治病,让他身体不适便放心食用,他们两个绝对参加不了此次科举。

    而许多学子也是因为水土不服,风寒发热等病都没能正常发挥,半途而废的也有不少人。

    沈承耀这一家子当真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诠释得很完美。

    今夜月光如水,明亮照地。

    两只黑夜信使,同时落在晓儿家的两处窗台。

    晓儿拆了信,看了一眼,便将信收进空间了。

    试探了这么久,终于按耐不住了。

    这时机选得怎么这样好!晓儿笑了笑。

    她就不相信,她家的狗鼻子不能将他嗅出来!

    上官玄逸也拆下信件看了一眼,便放到炉子上烧了,只留一点灰烬。

    “怎么回事?”狄绍维指了指那堆灰烬。

    “鱼儿上钩了!”

    “上钩了?!哈哈!这就按耐不住了!那几艘船总算没有白翻了!”狄绍维一下子坐直了身子。

    是啊,怎么可以白翻了!

    就算那人能够上天入地,他挖地三尺,抽丝剥茧都要将他剥出来!

    最近很多地区都闹盐荒,盐价一天一个价,一天比一天高,弄得很多有银子的人开始屯盐,没银子的则开始吃不起盐。

    升平县倒是没受什么影响,但也开始有风声传来了,也有些人买了不少盐回家放着。

    这都是因为几艘运送官盐的大船都被一股邪风吹翻了。

    几万吨官盐沉落水底,渣都不剩!

    次日,晓儿找上上官玄逸商量这事,然后决定分头行动。

    上官玄逸和狄绍维带着一只狗去参加明治杰的喜宴。

    一路招来各种奇怪的目光,很多人也吓得不敢靠近。

    甚至有人以为他们是来捣乱的呢。

    “我这是生平第一次被人当傻子看的!”狄绍维都想学新娘子,找块布来将头盖着了。

    上官玄逸听了也不为所动,他完全将大家目光当空气,将别人的话语当耳边风。

    他悠哉游哉的溜着狗,在明府外院四处走。

    上官玄逸也没用力牵着它,晓儿说过,这狗通人性,不会随便咬人,而遇着接触过那物的人,它就会跑到他面前吠叫。

    突然狗飞快地跑了出去,上官玄逸手上的绳子自然掉了。

    那狗跑进内院,对着一位夫人不停地吠,吓得那夫人到处跑,尖叫连连。

    “旺财!”上官玄逸大喊一声,那狗便跑回来,在上官玄逸面前不停地摇尾巴。

    明县令和县令夫人都跑出来了。

    “抱歉,这狗平时很听话的。没想到还是吓着人了,我这就让人关进笼子里。”

    县令夫人不知道上官玄逸是谁,但是明县令从自己儿子口中知道啊!

    他能说什么,他只能笑着说:“没关系,这狗的确听话,你一唤它,它就回来了。”

    上官玄逸点了点头,但还是将它关进笼子里,给了它几片肉干吃,然后放到大门口处,让人守着。

    “刚才吓着夫人和小姐们了,还望明夫人给我向她们赔个罪。”

    明夫人本来想发牢骚的,但是明县令给了她一个警告的眼神,她只能皮笑肉不笑的说了声好便回内院了。

 第二百零四章 静姝出嫁

    明夫人回到内院,那些夫妻小姐都问为什么会有人带狗来吃席。

    “不学无术,只会玩物丧志!”明夫人抿了抿嘴,满脸不屑。

    “这狗岂是可以随便牵出来的?这里这么多夫人,小姐,达官贵人,这咬伤了谁,他赔得起吗!”被狗追着吠的夫人听了很是生气,她在内院,并不知道是谁的狗。

    若是看见便不会这样说了,真的以为只是一个纨绔子弟。

    她本是一个很多疑和小心的人,这次的大意却终将失荆州。

    “可不是,这狗咬了人,可是会得疯狗病的,这可没得治!”有位夫人附和道。

    “谭夫人别生气,我已经命他将狗关起来了,他还不乐意呢,不过为了大家的安全,我说什么也得让他将狗关起来,大家放心不会再出现刚才的情况了。”对于黑明治杰和明治杰交好的人,明夫人表示她不遗余力。

    “还是明夫人明理,这下就放心了!也不知谁家会带狗来,怎么这么没教养!这狗吓着人了也没一声表示?”

    “听说是治杰的同窗,我也不好说什么。”

    “物以类聚!庶子再厉害也只是庶子,一点教养都没有,浑身小家子气!”

    ……

    然后这些夫人便各自开始了对家中庶出的孩子各种批判,践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刘静姝是在村里的房子出嫁的,村子里的姑娘出嫁,有多少人是连两人抬的轿子都没得坐,只能坐牛车,更有甚者是走着去夫家的。

    当黎家的迎亲队伍出现时,整个桂树村都震惊了!

    黎家的迎亲队伍,新郎官骑着白马走在最前,身后八抬大桥,再加上一路敲锣打鼓,舞狮,吹喇叭,撒喜钱,撒喜糖,撒花瓣,放鞭炮的人,长长的迎亲队伍,由刘静姝家门口一直排到了村口。

    “这静姝丫头嫁的是怎样的富贵人家?这喜钱,喜糖,像不要命一样的撒!”一个村里的老妇人足足捡到了二十文钱,一小袋子花生和喜糖,语气满满的高兴和羡慕。

    她年轻时怎么就没这么好命!连一件正经的新娘子服都没有。

    “黎府你不知道吗,听说人家家里在帝都都有人当大官的!”另一个妇人正在数自己捡的喜钱,十八文,哎,不够人家手快!

    “静姝嫁的这个男子还是今年的榜眼!榜眼知道是什么吗?状元下面那个就是榜眼!”另一年轻妇人好不羡慕,真是同人不同命!

    “难怪这娶亲的场面这么浩大,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老妇人说道。

    “那不是很厉害!这么年轻,这以后不是得当大官!看来静姝这丫头以后的福气还大着呢!”又一人感叹。

    “我看那丫头片子就是个克夫的命,还大福气个屁,守寡就有他的份!”刘冯氏恨恨地道!

    大家听了这话都皱了皱眉头,这别人好好的大喜日子,她怎么能诅咒人家的。

    这说话都得积点口徳,举头三尺有神明。

    大家都没答她的话头,再说今时今日,谁会为了她得罪刘家,几人都离她几步远,然后又继续说。

    “这刘家是怎样攀上这门好亲的,按理说门不当,户不对啊!”有人觉得奇怪。

    “人家有个升平侯做姑父,有个睿安县主做表妹,还有个大酒庄老板做曾姥爷!怎么就不能结上一门好亲了。”

    “也对,这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

    刘冯氏呸了一声便回家了。

    这个朝代成亲,没有伴娘堵门拿开门红包的习俗,却是有嫁妆先行的习俗的。

    大家见一抬抬的嫁妆抬出门,均猜有多少抬。

    “三十二抬!”许多人说。

    “我说得有全抬,六十四抬。”

    “不会吧!”这整个县里,全抬嫁妆这么多年来也只听说过一回。

    然后,三十二抬过去了……依然有嫁妆抬出,三十三,三十四……六十四抬,果然是全抬六十四抬。

    这可是大户人家才有的做派。

    村民真的是看得又羡慕又妒忌,这是一辈子都不愁吃喝!

    静姝是长姐,和黎哲伟一起拜别长辈后,只能由刘敏鸿将她从屋子里背了出来,亲自交到黎哲伟手中,然后由黎哲伟抱进花桥。

    刘静姝的样子没人看得见,但她身上的大红嫁衣却独特美丽得让人移不开双眼!

    手上的龙凤镯子,玉镯子,手链,脖子上的项链,阳光下,金光闪闪,灿烂夺目。

    花桥抬上官道后,黎哲伟便将刘静姝抱上马车,然后送亲的队伍也跟着上了黎府准备的二十辆马车,直奔县城而去。

    皇上见晓儿拉着只狗去人家府里,这怎么样也不合适吧!

    “丫头,你这狗,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