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强宠为后-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很多人都遇事不敢出头,尤其逼宫武斗。
也许谁先动手谁先死,可大多数人又有从众心理。
要不是那些领头的人喊杀起来,也许就不会发生无法挽回的所谓弑父杀君大错了。”
说完话若棠一身青灰色尼姑袍潇洒转身。
看了眼旁边呆呆木鸡的两人,瑛姑冷着脸吩咐。
“你们两过几天给我带些指肚大小羊肉,还有铁签子,香料什么的我要烤肉,别忘了。
还有上回送来的那个红果包,你们在带些来。”
吩咐完扭身追上前面的郡主回转寺庙。收拾了鸡骨头的紫霜回头看看依然呆立原地的两傻子摇摇头。
不解的想,主子怎么派了这么蠢的两人来,真替他们着急。”
这几会的帮忙,倒不是若棠要管闲事,帮萧策争位。
不过是苏家,舅舅已经跟萧策站在一条船上。她不得不跟着为自己家谋划利益。
更何况叶衡的死,全怪辽王见死不救。
最近一段,她听京都舅舅传来的消息,在听封彪给讲给自己听关于萧策身边军队调动,不肯迅速回京的布置。
若棠猜想这家伙十有八|九是要大军兵临城下,以武力逼迫皇上传位。
玄武门事变的加强版很有可能在本朝重演,而且会更血腥。
没办法,倒不是萧策和幕僚们没有脑子,实在是有嫡子,有长子,有爱子的当今皇上,从没想传位给他。
萧策要想皇上心甘情愿传位给他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儿子,什么阴谋诡计都没用。
除非2个碍事的兄弟,辽王那些备受皇上宠爱的孙子们,全都死绝了才行。
而萧策又兵力强横,性情冷峻傲然。
夺位也一定不肯遮遮掩掩,必然有场大乱。
若棠可不想他变成残忍暴戾,不计名声的暴君。那对苏家的未来可没好处。
千里之外,笑容满面的萧策坐在大营中。把若棠的话看了一遍又一遍。
又望着桌上的灯发了好一会呆,才叫了暗卫进来。清俊的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
语气异常和蔼的吩咐。
“皇上的病也该重一重了,要群臣们都见了也忧心不已才好。”敲了敲桌子又提醒一句。“病重就好,人可要好好活着。”
“是。”虽然不清楚主子的意思,暗卫还是丁卯不错的答应去办。
萧策又拿出信看了好一会,自言自语一句。“我可不要守孝在耽误下去了。”
旧陈历51年冬,天下平定。
皇帝却不知原因缠绵病榻数月。庆功大宴时竟直直厥过去。
醒来分别召见庶长子辽王,嫡长子安王到身边。
半月后,一向受皇帝爱重的辽王带人杀入皇城逼宫篡位。
本来听皇命要活捉的禁军中人,不知道是谁失手,乱箭中将辽王射杀横尸当场。
听到消息的皇帝惊痛气怒下又昏了几天,等醒过来,在去辽王府想要接孙子们进宫养育,才知道孩子们竟然集体畏罪服毒死光了。
大怒的皇上气急攻心,竟然当众嚷出‘什么服毒,不过是皇后这个毒妇,安王这个没仁心的逼迫小侄儿们没法活了。’
可惜,没有实证谁也轻易动摇不了国母。
伤心的皇帝想到这,赶紧把贵妃、2个小公主带到宣室同起同居。
又招了重臣商议急召宁王萧策回京。不再搭理皇后和二儿子安王。
安王日日跪在宣室殿外哭诉陈情,终于让皇帝稍微软了点心,让他进殿。
谁成想一个小太监是辽王死忠,进茶水时,一竹簪子下去,安王虽然没被刺死,却损了喉咙,成了哑巴再不能开口。
儿子、孙子血脉至亲接连死去,残疾。
刺激的本就病了几个月的皇帝半身瘫痪在床,再也爬不起来了。
定南王苏元正等重臣奉旨迎重兵在外的宁王萧策入皇城。再三跪请新皇登基,宁王坚辞不能。
旧陈历52年正月初九。萧策荣登大宝。改元永平。
从此天下统一废除陈历,永平元年开始。
新皇登基不过1月,百官不管军政朝务如何,反而各个眼睛如狼似的盯住了新皇的后宫。
纷纷上折请立国母。
新皇却以钦天监观星的建议决定为重病的太上皇祈福尽孝为名,表示要茹素礼佛一年,选后充填后宫之事延后再议。
孝乃天下之本,皇帝想要做明君行仁孝,谁敢拦着。
就这样,萧策清净的在大明宫独寝过了一年。
这一年里他励精图治,鼓励民生,奉行节俭。
更大力整顿吏治,贬斥了不少老臣功臣,更选拔、提拔不少新鲜血液进入朝堂。
这些他一手带出来的人自然成了朝堂上皇帝的死忠。
第二年,还没进正月,沉寂了一年的话题重新提起,甚喧尘上。
新皇正是血气旺盛最好的年纪,身边连个低等答应也没有,更没有一子半女。
不管是谁家女儿入宫,被封什么位份,只要能承宠生下公主、皇子那都是场滔天的富贵。
谁家不想争一争。为此不管文臣武将,家里有适龄女儿的都想尽办法要入宫。
可按历朝规矩,皇后还是要先迎进未央宫中,才能用凤印定下妃嫔。
一时间,国母的事成了前朝、后宫、民间、朝堂所有人关注的焦点。皇后的人选更是五花八门。
太上皇身体还不能处事,没有发表意见。
太后的意思到是非常明确,要立侄女王云岚为后。
说她本是太上皇要赐给皇帝的。只因皇帝那时出征在外才耽搁了大婚。
辽东老臣们想立辽东贵女。
反驳说王云岚没有明旨,不该得到承认。
何况当时太上皇把她和苏家的苏美琪一起口头指给新皇做侧妃。怎么好以侧代正,名不正言不顺,不可不可。
至于被提到的苏美琪因定南王请了圣旨回益州祭祖,接亲眷回京都。留在这边的益州臣子们并没有人给她张目。
吵吵嚷嚷几个月,臣子们把提名的贵女们鸡蛋里挑骨头,各个批评了个体无完肤,反正是我不上位你也别想争先。
新皇又一反雷霆手段的行事,没有插手。所以直到年中,皇后人选还是没有个结果。
转眼,阳光耀眼的六月到来,勇诚伯刘一几个一直跟随萧策的近臣,在早朝时,郑重非常的提出立郡主颜若棠为后。
这一下,不啻于油锅里倒上瓢冷水,朝堂后宫顺间齐齐炸了。
所有人口诛笔伐的合力攻击他们几个。
没办法,谁都知道皇帝做侯爷时就被郡主迷的神魂颠倒,为了她九死一生杀出京都,千里疾驰援救益州。
真迎娶进宫,不得新鲜上很久啊!那几年内,后宫还能有别家女孩出头吗?
她已经出家为尼,怎能再做皇后?
她曾被太后指婚,怎么能嫁给皇上?
她可是丧妇长女,德行怎堪匹配国母?
她多年不见亲父,不孝之女还想为国表率?
。。。。。。
所有不堪恶言潮水般涌上。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萧策终于登上皇位了!
ps:文文里关于萧策夺位的计策,是来自野史,关于咸丰和汉武帝太子谋反的野史。
☆、第119章
对于大臣们对于若棠的攻击,萧策的态度同其他贵女挨骂时是一样的。
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看着皇帝并不为曾经的心上人辩解,大臣们胆子壮了。
朝堂上越发把若棠数落了个狗血淋头,而此刻在湖上赏花吊鱼的她还带着瑛姑玩的正惬意悠闲。
萧策登基大典前,已派人把她和那几个丫头接到了大明宫不远,号称华美瑰丽象仙宫的兴庆宫里居住。
在那里,若棠见到了很久不见的舅舅。
摸了摸她只长出几寸头发,毛茸茸的脑袋,苏元正真是百感交集。
可心疼、心酸、心难后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若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不管如何伤心难过的事,时间久了都会淡了散了。
叶衡多心疼你,他要是在天有灵,又怎么忍心你这样自苦。
皇上这些年对你如何,舅舅看的很明白。
要是皇上能正大光明将你迎娶为正宫皇后,你就嫁了吧!
舅舅知道委屈你了。你就算为了舅舅,算舅舅求你,就答应吧!”
不用任何人说若棠也知道自己是必要还俗的。
不管别人如何,也不管自己如何打算,就是舅舅在,也不能让她年纪轻轻就青灯古佛一辈子。
可她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开口叫自己嫁萧策的会是舅舅。也不知道萧策做了什么让大舅果断站在了他那边。
不用思考犹豫她也清楚,大舅完全为自己的好意。
也好,嫁给谁不是一样的过日子呢?
还是天下女人都称羡的那个位置。位高权重,锦衣玉食一辈子也算痛快,不白活了。
还能还了苏家,大舅一点养育的恩德!
反正那个答应跟自己纵马江湖,游遍四海的人已经不在了。
就像大舅说的,太阳每天都会正常升起,生活总是要继续。
初恋在刻骨铭心,可无情的时间总会淡化一切。
当初既然没有生死相随,那么自己总要好好活下去的。
哪怕是为这些至亲至爱的人。
想到此,心口一点难言的纠结不自在就被狠狠的抛到脑后,抬眼笑盈盈的对苏元正道。
“大舅,我不委屈。若棠知道您都是为了我好。
如果萧策真能排除万难,堂堂正正娶我为后,我就嫁,然后做一个贤良淑德最模范的皇后!”
那之后萧策就借口修缮封了兴庆宫,她带着瑛姑和几个丫头住在了别宫中。
过上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日子。
那时候王妃舅母,几个嫂子都没有进京。
为了不引人注意,舅舅也很少过来看她。
到是萧策几乎十天里能过来七八天。只随身跟着几个高手,晚饭后更是时常留宿。若棠对此很疑惑。
大明,兴庆两宫虽然相距不远,可本身都阔大非常。
从萧策居住的宫殿那到自己现在住的玉泉宫,骑马往返也要小半个时辰。
他初登帝位熟悉政务不也要忙乱一阵子吗?怎么一点不见烦恼劳神的样子。
偶尔到是听舅舅说他在朝堂举重若轻的。把各项政务处理的好极了。
那些文臣称颂他英明神武的话都能肉麻死自个。自以为有资历的老臣见他如此也再不敢多话
难道这人真是天生做皇帝的材料?不管是民治武功都天赋异禀。
还真是好命啊!
若棠羡慕妒忌恨升级中。
从萧策登基以来,她就在园子里过上了被圈养在米缸中米虫的日子,任外面狂风暴雨她也是悠悠哉的不知春秋。
所有听来的消息都是经过萧策过滤准许她知道的。
自然不知道朝堂上文武百官如今已经为她吵翻了天。
天幕一片阴沉,成团的黑云漫天翻滚。
京郊大营外已升为侍卫首领的延平看了看马上一身黑衣软甲的主子,张了张嘴到底不敢去劝。
一行人飞马进了兴庆宫,到了玉泉宫前,早有內侍迎上前来。
“主子万安,郡主在湖边暖阁正要晚饭。”
“哦,怎么这么晚还没吃饭,知道朕今天能回来晚饭所以等着朕?”
今天去京郊校场阅兵的萧策一边大步流星往前走,一边难得打趣的笑着问话。
偏偏今天当值的小太监是个实诚人,没有一点听话逢迎的本事。
直言道:“郡主并不知道陛下今晚会来。是瑛姑下午教给厨房做了鱼丸,虾泥什么的新鲜菜,说是郡主突然想吃锅子才晚了。”
这个直不楞登的傻子,做奴才的听音接话都不会,真是扫兴。
就不能随口应一句是,让皇上高兴高兴。跟在萧策身后的几个人出了一脑门子冷汗,同时为他点蜡。
心里很不愉,脸色一沉的萧策居高临下的瞄了他一眼。
“你到知道的清楚,那你说说郡主今天都做了什么?”
听这口气憨厚小太监也知道自己没讨了主子高兴,身子躬的更低道。
“小的负责在外头守门,不进内院,不知道具体的。
不过今天下午给内院送鱼竿时听正捞鱼的瑛姑说‘这个时候正该吃槐花的,清蒸,做汤,烙饼滋味好着呢。
可惜别宫里白花槐树不多,花也不够清甜。’
郡主听了笑着说,‘瑛姑你人生的目标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吗,怎么如今堕落到吃货了。现在一天除了吃,你还能想起来别的不?’
瑛姑说‘我除了武功,就爱新鲜吃食,在没其他追求。’
郡主叹口气后笑着道:‘还是你看得明白,这世间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世间唯有美食不可辜负,这话倒是有意思。
萧策听了微微点头。看了眼学话惟妙惟肖的小太监夸了句道:“你做的很好。延平,过些天大明宫挑人安排他进去。”
“谢主子隆恩。”还不算傻透的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地叩首。
烛光明亮的临湖暖阁里,丫头们正陪着若棠说话。
紫霜正说到两年前,她刚到郡主身边都不敢吃饱,怕自己饭量吓着她。
又用手比量了下她在训营中用的饭盆大的多夸张。
听得若棠在内几个人,捂着肚子止不住的笑。
欢声笑语中看着突然出现的皇帝,大伙纷纷起身行礼。
不等若棠大礼拜下去龙行虎步进来的萧策已把她托起。
看她粉盈盈的脸色,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不是说过免了你的礼。以后见我不许这样跪来跪去了?”
“陛下说笑了。礼不可废。”
并不跟她争执一句话,看了眼高几上还没摆好的碗碟,萧策声音轻快的笑道。
“赶巧了,我也没用晚膳。正好在你这尝尝鲜,把东西都挪到方几上。”
丫头们搬东西时,若棠不着痕迹的打量了下他。
一身黑衣长袍,只系了条同色腰带,是最不显眼简单的打扮。
发丝有些微乱,是骑马风吹得吧。
这些天他一直在京郊大营亲阅,还每天骑马到这边来很辛苦吧!
可,既然辛苦,为什么还要来呢!
看了眼瞧自己微微有些失神的人,萧策轻轻挑着眉梢,满眼笑意的换下软甲,简单洗漱。
自然随意的脱了靴子,坐到宽大矮榻中的大方几前。
丫头们有条不紊的忙着温酒,摆小菜,瑛姑指挥着两个大力內侍抬了铜火锅在几上小心放好。
奶白浓汤里翻滚着薄嫩的肉片,雪白的鱼丸,粉嫩的虾球,翠绿的蔬菜,萧策吃的满头大汗。
若棠也跟着吃了很多。
没办法,萧策特别爱给她夹菜,人家是皇帝,她不好拒绝,只能努力吞下去。
好在萧策还挺会下筷子的,夹的菜都是对她口味的。
不过这样吃下来也有好处。一年多来她胃口终于正常。
脸颊渐渐丰润,唇上血色充足,曲线也恢复了玲珑。
再加上萧策三不五时硬带着她到兴庆宫山林中踏青,射猎,骑马,太液池里划船,钓鱼。。。。。
如今的若棠与寺里刚回来时面颊瘦凹,颧骨凸起,风一吹就要跑的单薄干枯稻草人是大不一样。
喝了口汤,额头见汗的萧策松开了领口的几颗扣子。
他来这吃饭,从来不让丫头们在里间伺候,若棠见此从旁边箩筐里拿了条帕子递过去。
“陛下,擦擦汗。”
萧策看着她漆黑柔软的眸光带着点热气熏染的水光,心中一动,眼中闪过狡黠的光,翘起一边唇略带了点孩子气道。
“我肩膀疼,若若给我擦。”
自从她住进别宫后,萧策一改往日流氓作风。对自己守礼尊重的很。
别说拥抱,动手动脚也断绝了。
但体贴温柔的种种,更令人发指了。
如今听了这话,若棠微微一愣。
想到他肩膀还是当年为救自己,舍身扑过来被刺客穿透的旧伤,有些愧疚的心立时便软了一分下来。
顺从的倾身过去,把帕子轻柔按在了他的额头上。
临窗一排琉璃灯盏,亮黄柔和的灯光把方几左右照的清楚又和暖。
映得翡翠杯里梨花白色清如水晶,倒映着萧策此时比璀璨星光还亮的眸子。
作者有话要说: 嘟嘟嘟,明天封天下人嘴的封后旨意就下来了,有我们的小车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第120章
大热天的火锅,还有美人软语温香。这顿饭吃的实在痛快。
萧策有些撑着的靠在迎枕上。笑眯眯看着窗外乌云密布的夜色,心情依然好极了。
目光璀璨的看着正插花的若棠笑道。
“若若,你今晚让丫头们收拾行李。后天我让人悄悄送你回去莲恩寺。”
“好。”
虽然有些意外萧策突然给她转移阵地,作为金丝雀的若棠还是从善如流应了。
不惊讶也不问为什么,柔顺乖巧的过分。
知道她还有心结,还不能体味自己的真心,萧策心头微沉,眼光有些幽深。
为什么没了那个人,她还是不能敞开心扉接受自己,为什么没人在能来跟他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