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谋心-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表兄眼见吴氏的到来,双眼倏地一亮,膝行到吴氏跟前,已染上几许皱纹的眼角含泪,恳求道:“姑姑,您帮帮侄儿,求您和堂叔求求情,求他别将我的二郎逐出宗族!”
赵敏禾听清了他的意思——她的堂叔,吴家在京中这一支的当家人吴煜安,竟要将吴二侄子逐出宗族?他究竟做了什么,才惹得吴煜安狠心将他除族?
刹那间,其他所有人都站着,却只有吴二侄子同他父亲一起跪在棺前的事实蹿进她的脑海。难道外祖父的死,竟与自己的亲曾孙子有关吗?!
赵敏禾冒出一身冷汗!
此时吴煜安也是气急败坏,甩甩手叫布置丧堂的下人都出去了,留下几个心腹看门。
吴氏也是吓了一跳。她接到消息时,只觉得晴天霹雳,根本就不及思考发生了什么让老父亲突然离世,就急急忙忙过来了。一路上若不是还有女儿搀着她,怕是连站都站不稳。
不等吴氏说什么,吴煜安便冷哼一声,随后对吴氏道:“二妹妹,你不知这不孝子孙做了什么?!若不是他推了二叔一把,二叔怎会摔倒在地,立时便去了?”
吴氏心神俱乱,饶是她平日里再沉着能干,此刻听了这话,也方寸大乱。
蒋氏“呜咽”一声,又是大哭起来。
吴二侄子攥了攥双拳,倏地站起身来,冲吴煜安道:“堂叔祖何必在这里正义凛然?您既是东府当家人,又是朝中清流派大臣们的渠魁,您和您的儿孙们自然是锦绣前程不在话下。而咱们西府,父亲和我的才干和手段分明就不在大伯父和大堂哥之下,就因为我们不是嫡长出身,却要时时矮大房一头,凭什么!”
被他点名的吴大表兄和其子顿生怒意,涨红了脸就要辩驳,却被吴二侄子又抢过了话头。
“府中既给不了我要的前程,我靠自己的能力去争!何错之有?四殿下文韬武略,秉承世家之风,若将来有一日……”
“住口!”吴煜安怒气横生打断他,“给我堵了这逆子的嘴,捆起来关到柴房里,着人严加看管,谁都不许靠近!”
当下几个彪形护院快步进来,按吩咐将企图挣脱的吴二侄子捆了,堵上嘴。在他的呜呜抗议声中将人抬了下去。
赵敏禾看了这出乎意料的一出,心中惴惴,竟还与朝中的四殿下有关,吴二侄子说得那么露骨,她再傻也明白他做了什么。
夺嫡之事,吴家不会允许家中子弟参与进去的,至少在当家人立定决心要中立时,一定不会允许……
外祖父是不是撞到了这事,在与吴二侄子争执之中才发生了意外?
厅中只余吴煜安怒气的喘息声,其他人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吴二表兄惨白着脸,仍旧跪在地上不知该如何反应……
蒋氏经过这一番动乱,又大哭过一场,已是稍稍冷静过了。虽深恨曾孙子的不孝之举,但她不得不为其他小辈们考虑,吴家西府出了一个除族之人,今后在外人面前,其他小辈们该如何立足?
她一手招向吴煜安,红肿着一双眼睛疲声唤道:“大郎,我有话与你说。”
吴煜安怔愣了一下,吴家算上蒋氏这一辈,已是五代同堂,“大郎”这个称呼,早在二十年前自己孙子出生后,因怕混淆了便没人再这么称呼过他。
他回神之后,立刻便到蒋氏身边,小吴氏抹了抹眼泪,让出自己的位置。吴煜安才扶了老人家空出来的一手,恭敬道:“叔母请说。”
蒋氏咳了几声,才哑声道:“外人皆知二郎是我们吴家人,即使除了族,也无法改变事实——他身上流的是吴家人的血,从小到大吃的是吴家的米,喝的是吴家的茶。”
吴煜安紧皱了眉头,这也是他担心的。况且看他方才的样子,分明就是铁了心要靠着四殿下往上爬了,想让他回头,只怕比登天还难。
除族之后,二郎该如何吴煜安不在乎,但他在乎吴家的声誉,蒋氏的话未尝没有说中他的担忧。
吴煜安叹了一口气,问道:“叔母可有其他的法子?”
蒋氏红着眼睛望了望老伴儿的棺木,在又一次落泪前才移了视线,在吴二表兄的殷殷期盼中深吸一口气道:“把他绑上车,今日就送回端州祖宅去。对外便宣称二郎得了重病,要回祖宅修养。再命人看好了他,不许他离开祖宅半步!”
吴煜安想了想,应下了。却见蒋氏又闭了闭眼,沉声道:“命人告诉他,若他擅自离开祖宅,吴家就立刻对外宣布他死了,还会告知世人,他是害死了自己的曾祖父心中惧怕才抑郁缠病,时日一久才病故了!”
吴煜安一凛,不得不说蒋氏这一招直击要害。士人都要讲究忠孝仁义之美德,若二郎得了不孝的名声,那他只怕这一辈子都别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吴二表兄翕了翕嘴,想到妻子听到消息时便晕了过去,现在都未醒来,颤声道:“祖母,让二郎再见见他母亲走吧,这一去还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吴煜安狠刮了他一眼道:“不必了。二堂侄媳若想念儿子,自可一起回祖宅去!”
吴二表兄颤了一下,再不敢出声。
陆氏提醒道:“那二郎去年订下的亲事……?”
蒋氏疲惫地道:“就用二郎重病的理由去退婚吧,小定礼也不用陈家返还了,另再择一些致歉礼,你看着办吧。”
陆氏应下了。
蒋氏年纪本就与丈夫差不多,连番打击之下精神很快萎靡下来。陆氏见状,便让吴氏和小吴氏扶着她先回后院缓一缓。
一番忙乱后,吴氏姐妹俩在内室伺候蒋氏重新洗漱,并与她说些宽慰的体己话。
赵敏禾等在外头小花厅里,她如今的脑子还有些懵懵的,又带了些闷痛。这是她这辈子第一次经历亲人的死亡,她与外祖父的感情虽比不上与祖父的,可血浓于水,外祖父也是个慈祥亲切的老头,前些日子她从襄山回来还来看望过的活蹦乱跳的人,才这么些日子就没了。
赵敏禾心里一酸,眼眶一热,眼泪就掉了下来。
外面传来踢踢踏踏的快跑声,由远及近,很快就见郑苒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哽咽着喊了一声“表姐……”
赵敏禾接住朝她扑过来哇哇大哭的少女,自己也忍不住哭出声来。下一刻便反应过来,蒋氏在里头刚刚止了泪,赶紧对她轻声道:“小声一些,别吵到外祖母,她才刚刚哭过一场,她老人家哭多了伤身,别再被我们带起来了。”
郑苒压低了声,一边打着嗝,一边点头。赵敏禾拿手绢给她拭泪。
表姐妹俩哭过一阵才停下来。赵敏禾柔声问:“你方才去哪儿了,怎么没与姨母一起来?”
郑苒轻轻道:“今日我出门去了,表姐生日快到了。回了府才知道外祖家出了这么大的事。”
赵敏禾扯了扯笑,摸摸她的头,不再言语。
吴府二老太爷的丧仪办的隆重,连宫中的承元帝都令殿中省送了程仪来。
而赵敏禾那位导致了二老太爷猝死的吴二侄子,更是在吴家连个水花儿都没翻起便被送回祖宅。他有生之年若无意外,怕是再不得踏入京中一步了。
赵敏禾的生辰时,二老太爷的丧仪还未完,当然不会再办。京中消息灵通,吴家有吴煜安在,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个大家族。因而赵敏禾的闺中密友没两天也知道了她和郑苒的外祖父过世的事,纷纷来了帖子安慰她们,原本相约与赵敏禾庆生的事也作罢了。
韶亓箫的礼,自然也没送出去。
☆、第70章 过渡
吴家二老太爷的过世,在赵家受打击最大的无疑是吴氏。待丧仪办完,心力交瘁的吴氏立刻就病倒了。
吴氏身体向来很好,这一病却是来势汹汹,整整一个月都不见好。吴氏原本保养得宜的身体看上去也仿佛老了十岁,脸色病黄憔悴,两鬓泛起了几根银丝。她原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少十岁都可以说,如今一看却是与实际差不多了。
因吴二老太爷过世而在家守孝的大房人等都急得团团转,却毫无办法。
一直到九月底,吴家传来消息,原本同样病倒了的蒋氏竟日益病重起来,已然连床榻都下不了了。
小吴氏上门来看望长姐时,一边流泪一边规劝道:“姐姐,母亲自父亲丧礼后就没好过,白日里郁郁寡欢,晚上也时常梦魇惊醒,这些日子她自己都生着病还时常挂念着你。姐姐,父亲我们已不能尽孝了,不能让年迈的母亲再操心了。”
吴氏睁着眼睛,手上一动,吃力地抬手给妹妹擦眼泪。
小吴氏哽着嗓子又说了许久,吴氏才用沙哑的声音保证自己会好好养着的。
这一日后,她的病情总算一点点好起来,全家人才松了一口气。
身怀有孕却仍天天过来在婆母床前尽孝的宋氏也同样缓了缓,却大约是前些日子太过绷神,这一缓宋氏也有些头晕发热起来。她又有身孕不宜用药,只好卧床静养。
一时间,杨氏要替吴氏暂管府中的中馈,小金氏要照顾孩子们,闵氏同样有孕,服孝三月的赵毅每日笨手笨脚地伺候吴氏,在家服孝五月的赵攸瀚和赵敏禾则两头跑,既要照顾宋氏又要来劝慰吴氏。
吴氏眼见因她家里人忙里忙外还要顾着她,儿媳被她带累地病了,女儿也一天比一天瘦,愈加愧疚。这才打起精神来,到十月中终是痊愈了。
宋氏的发热倒是不怎么严重,婆母有精神了,她也就不忧愁了,又有丈夫每日在一旁精心呵护,好得比吴氏还快些,肚子里的孩子也没出什么问题,这总算令吴氏心里好过一些。
吴氏虽还在为父亲守孝,按理不宜外出,但母亲蒋氏病了,她是一定要去侍疾的。守孝是孝,侍疾也是孝,只是一个是对亡者,一个是对活人。算起来还是后者重要一些,因而待吴氏病愈,她几乎天天都与小吴氏一起去吴家为母亲侍疾。
守孝在家的赵毅和赵攸瀚便成了车夫,每日护送。郑家小吴氏的丈夫郑昊和儿子郑榆也是如此。
赵敏禾和郑苒也每次都跟上自己的母亲,一来为外祖母尽孝,二来也是蒋氏病榻前男丁不好久待,她们还是得留下来为吴氏和小吴氏搭把手。
吴氏刚历经过一场大病不说,小吴氏虽还挺着没倒下,身体却比以往虚弱了很多。因而有赵敏禾和郑苒在一旁时时跟着,赵家和郑家其他人也安心一些。
秋去冬来,到赵毅和郑昊身为女婿的三月孝期过去官复原职之后,蒋氏的病情依旧没有好转,吴氏十一月里的五十整寿也再没心情过了。
而蒋氏,到进了寒冬腊月时,反而连话都不好说了。
吴氏从一开始的悲痛,经历过绝望、麻木,最终才渐渐接受事实——自她猝然失去老父之后,老母也撑不了多少时日了。
承元二十八年的春节,就在这样清冷悲伤的氛围下到来了。
正月底,赵攸瀚和赵敏禾刚为外祖父守完孝,蒋氏就去了。
这回大约是早有意料,一家子不像吴二老太爷过世时那般激动悲恸中还带着不可置信,取而代之的是缓长的绵绵的钝痛。
吴氏这一回撑住了,反倒是小吴氏病了一场。姐妹两个半年内连续丧了父亲和母亲,抱头痛哭了好几次,才缓了过来。
赵家大房和郑家二房又开始为蒋氏守孝,这一回,两房如没必要就不出门了,只在家中粗茶淡饭为蒋氏尽最后的孝心。
二月里闵氏生下了赵攸灏的长子,也是赵家小一辈里的九郎。孩子的洗三满月等喜事,大房这里也只在添盆等必要的时候才出来露一面,身上有孝招待客人却是不合适的。
杨氏和闵氏等人也是理解。金氏还叹气着安慰大儿媳妇道:“我还在呢,就是天塌了也有阿毅他父亲撑着。逝者已矣,你也要保重自个儿,你还有儿女孙子们要顾,以后的日子还长着……”
赵祈虽未像金氏这般啰嗦,却也慢吞吞跟赵毅说了句“告诉你媳妇儿,人要向前看。”
吴氏慰贴。她看得开了,家里人也舒了心。
又过了一个多月,足了月的宋氏也发动了,生下的果真是她心心念念的小女娃。
强撑着一口气就为看看是儿子还是女儿的宋氏,待确定了这回终于不再是个小子后,忍不住长笑了三声,险些把产房外焦急等着的赵攸瀚骇了个趔趄。
————————
赵家这头先是疲于长辈的重病和丧仪,后是安安静静地守孝和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接连的守孝也让赵毅这一房在京中消失在人前足有大半年时间。
韶亓箫这里也是无奈,不过他也不自怨自艾。
每月间,他还会去忠勇伯府上找与他年纪最近、最亲近的表兄赵攸涵两三回,寻机在赵敏禾面前多出现几回,以期她别因长时间未与自己相见而疏远了。
不过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先是蒋氏重病,赵敏禾经常去吴家西府,后来蒋氏也过世后,赵敏禾因守孝便多待在自己的存芳苑里。
韶亓箫只得抓住这些极少的机会多与她接触。
除了这自己的终身大事,他另外的心神,却是放在了掌管的铺子和表妹杨兰锦的终身大事上。
前者,不单有生母当初留给他的铺子——这些他前世就经手过,再度接手也上手很快。他要操心的是另一部分铺子,乃是从前韶亓箫与承元帝推却礼部的官职时承元帝交于他代管的铺子。明面上,这一部分铺子是承元帝对他恩宠不断的证明,但实际上,这些铺子同时涉及到了承元帝与他私底下的打赌。
——当初承元帝答应他辞去官职时并非是无条件的,而是以这些虽然不至于濒临关门大吉但也收益一般的铺子打赌,以一年为期,若他能叫所有铺子起死回生,并且每个铺子的收益比前一年翻上三番,承元帝从此便放手,不再压着他入朝。
翻上三番,若是韶亓箫没有前世积累下来的经验,自然是个困难重重的挑战。但他前世经商就涉及过各行各业,再加上外人看来他仍是与承元帝父子之情密切的贵胄皇子之身,这些铺子甚至还是承元帝的私库产业,这么一来也没人胆敢糊弄他——虽然即使糊弄了也糊弄不了他,反而还要时时与他行个方便。如此,韶亓箫在距离一年还有两个月时,便已赢了与承元帝的赌约。
后者呢,才是韶亓箫真正头痛的事。
杨兰锦只比他小一岁,刚翻过二十八年便在二月里办了及笄礼。杨府如今的当家女主人罗氏自去年起便开始为她物色夫婿了。
罗氏是杨澍的继室,杨兰锦的继母。她本就为人势利吝啬,自己又育有两女一子,更是生怕杨兰锦这个原配嫡妻留下的嫡长女将来出嫁会分薄了家中的产业,对着她视若眼中钉肉中刺,若不是杨澍不是个糊涂的,难保杨兰锦在杨府的日子会如何窘迫。
但杨澍终究是男子,对内宅之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杨兰锦虽然衣食住行看上去光鲜亮丽,但实际与继母所出的两个妹妹相比却差距甚大,私库中更是一年到头攒不到什么东西。若非当年她生母自小便为请了一位信得过的教养嬷嬷随侍左右,哪怕临终前也不忘嘱托杨澍切勿撤换了女儿的教养嬷嬷,否则杨兰锦在这样的继母手底下长大,难保不被养歪了。
现下杨兰锦已界待嫁之龄,她的婚事罗氏便能做一半的主。据韶亓箫所知,罗氏为她相看的人选,均是出自看着还鲜活内里底子却已坏了的门第,夫婿人选本人也是不堪大就之人,实在配不上蕙质兰心、温柔大气的表妹。
前世里,韶亓箫经历过与表妹那一段失败的婚姻,又对阿禾求而不得,很是浑浑噩噩了几年。那时候是表妹为他出头顶住了外头的风风雨雨,主持府中中馈,照料外头的生意,叫他有机会缩在自己的壳子里,再安安静静地自己走出来。
就是念着这一份情,韶亓箫也不能坐视罗氏这样糟蹋杨兰锦的后半辈子。
最好的结果,莫过于表妹这一世得偿所愿,嫁于陆铭。这也是他最初救起陆铭的意图。
☆、第71章 英雄救美
然而想撮合陆铭与杨兰锦,却是难上加难。两人一男一女,家中也没有共同的姻亲,平日要见面便只有一些聚会上。可陆铭是武官,杨家是文臣之家,文武之别本就素无来往,极少有一家的聚会是陆铭和杨兰锦会同时去的;即使都去了,也有男女之分,众目睽睽下想要私下碰面,也得有心才是。
从去年九月陆铭的伤势彻底好了之后,韶亓箫竭力设计了几出,也不过叫杨兰锦与陆铭碰上了七次面。且两回之后,杨兰锦就察觉了异样;反倒是陆铭那里无知无觉。
杨兰锦外表温柔,内里却是坚韧果敢之人。她得知韶亓箫的意图后,到底不想就此错失心中所爱之人,也不甘心婚事被继母操纵,仅考虑了两天便递信给了韶亓箫。后面的五回,便有杨兰锦的配合。
最后一回,杨兰锦在去玄壇寺上香时与陆铭“不期而遇”。二人论经说典,说得相知相交。
韶亓箫躲在一旁暗自点头,原以为这事儿就差最后一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