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金医家-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持他的舅舅,也是不错。
  齐老夫人眉头微拧,她觉得还能再好些。
  “你是说李夫人啊,我倒是见过机会,都是在庙里遇着。”一旁方氏笑着开口,“她吃斋念佛多年,是个心善的人。”
  齐老夫人这才看顾氏:“你中意哪个?”
  “我觉得两个都不错,挑不出了,想让母亲给个主意。”顾氏抿着笑意,左右也逃不开这两个,老夫人爱做主,那就让她来说。
  齐老夫人又看向方氏:“你看呢。”
  方氏接过后仔细瞧了瞧:“若按我说,还是这李家好,毕竟是独子。”
  齐老夫人沉吟片刻:“既然你觉得这两家好,那就李家吧,嫁过去也不会受委屈,年轻人上进些也是好的。”
  “那好,我与老爷提一下,这就好派人去王夫人那儿回个话。”顾氏笑着应下齐老夫人所说,齐老夫人点点头,“两边都不能误,四丫头和六丫头的都要紧。”
  顾氏点点头:“我省的。”
  “说起来画儿的身子也重了。”齐老夫人抬了抬手,“十皇府中如今已有嫡出,若是三丫头生下个男孩,这位置也就稳了。”
  方氏微动了动嘴没说什么,齐老夫人大概也能猜到她的心思,叹了声:“你别说生女儿好,凡事还得为将来考虑,有个儿子傍身,能有十皇子再护着些,今后三丫头也不会苦。”
  “三月里开春正好。”方氏越过了生男生女这个话题,笑着说起临盆的日子,三四月正好暖起来,做月子也不怕冷,孩子也好养。
  齐老夫人点点头:“改日你去看看她,又不能出府,怕是闷得慌。”
  “哎。”
  屋内又聊了一会儿,齐老夫人看着有些乏了,顾氏和方氏起身告辞。
  出了碧秋院,顾氏向方氏道谢:“刚刚的事多谢大嫂。”
  “这些有什么好谢的。”方氏服侍老夫人这么多年,对她的心思也能猜个七八,若是能好一点就肯定是往好了去说。
  可当娘的并不是这样的想法。
  “今天若是老二他们,那我也不会开这个口。”方氏拍了拍她的手,“我看你也是中意李家,其实那些都不要紧,左右你给陪了嫁妆,还能委屈了自己孩子不成,只要嫁过去和和美美的,夫家人好相处那才是最重要的。”
  “大嫂是明白人。”顾氏还能说什么呢,她哪里会图女儿一定要嫁的多荣华富贵,只求她嫁过去能顺心如意,别像了自己这辈子。
  “倒是敏莺那孩子。”方氏说着微叹了口气,两年前她上门认亲时她就心疼那孩子的遭遇,如今却又是如此。
  “那孩子是个有主意的。”顾氏与她作伴朝前走着,话语一顿,“老夫人说她像老爷,我看是一点都不像,也许是像她姨娘。”
  顾氏总有那样的感觉,齐家对那孩子来说就像只是个暂住的地方,除了彦戎之外,她与谁都不亲。
  方氏神色一闪:“毕竟是个姑娘家。”
  “大嫂,等会儿若是无事,你上我那儿坐会,我这也是头一回嫁女儿,许多事儿还得和你讨教。”
  ——————————————————————————
  戚相思在齐府又多留了两日,离开齐府回太医院的那天,岳阳王府正式派人上门提亲,取走了齐敏兰的生辰八字。
  隔天二十五,内教习考核的日子,戚相思起了大早,跟着陈太医去往东药房。
  外教习中加上她有三个人要参加考核,比外教习更复杂一些,内教习的考核中除了书面之外,还有诊病。
  第一天是卷考,第二天辨药,第三天才是诊病。
  戚相思走入屋内,里面坐着个太医,床板上躺着个病人。
  那太医戚相思并不认得,只抬头看了她一眼,示意她坐下给人诊病,戚相思坐下来,把脉枕放在男子的手腕处,抬手按上去。
  半响,她轻轻挪动了位置又按了下。
  之后她让他张嘴吐舌,看了面部之后戚相思犯难了,脉象阴虚,舌质偏红,苔黄腻,眼眸有些赤红,这是上火了。
  可真有这么简单?
  她听傅容提过,内教习的考核不会出些疑难杂症但也不是一目了然的,关键看诊断细节,可这位怎么看除了上火外就没有别的问题,非要加就是睡眠不足。
  忖思半响,戚相思开口问他:“你有哪里不舒服么?”
  男子摇摇头:“头有些晕。”
  戚相思让他平躺着:“我现在开始按,若是哪里痛你就说。”
  戚相思起身从脖下开始按,男子皆是摇摇头直到按到了胃部,戚相思轻轻按下去时他的眉头就皱起来了,等她按到了肚子,他开始喊疼。
  “可有腹泻?”
  男子点了点头。
  “这几天吃过什么?”
  “刚刚打了一头山猪,卖剩下的都吃了。”
  “平时不爱吃菜吧。”
  男子点了点头。
  “山猪肉怎么烧的?”
  “红烧。”
  戚相思接连问了他数个问题,最后她递了杯水给他,转身看坐在一旁的太医,说了自己的诊断结果:“脉象阴虚,舌质偏红,苔黄腻,眼眸有些赤红,按胃痛,腹痛,便燥,喉咙热干,难入眠,容易干渴,饮水不解,肠胃干热上火。”
  太医也没说她是否正确,只问:“如何下药。”
  “牛黄解毒/药方,多喝些水就好了,平时注意不要只吃肉,最好是忌一阵子。”
  戚相思说完之后太医等了一会儿,见她没再往下说,淡淡问了句:“就这样?”
  戚相思点点头:“就这样。”
  倘若真的有疑难杂症她没看出来,那就是纯粹刁难她这个只在外教习学过两年的学生。
  又等了会儿,这位太医摆了摆手:“行了,你出去吧。”
  戚相思回头看了眼那病人,走出屋子后才发现自己是最晚出来的一个,其余两个已经从屋内出来,看神情也是一副不知结果的样子,三个人一起又被带到了前面的厅中,过了一会儿,陆太医他们进来了。
  几个人进来时还在讨论着什么,进来之后神色皆是严肃,戚相思没有见到齐鹤年,也许是为了避嫌,不多时,陆太医开始宣布结果。
  戚相思和另外一个学生通过了考核,还有一个学生在刚刚的诊断时出现了错误,不能进内教习。
  陆太医的脸色看起来并不显得高兴,也许是因为戚相思顺利通过的缘故,不能把她送去和宫女一起,还要让她留在内教习。
  宣布完结果后陆太医就让他们出去了,留下几个太医继续讨论事情,戚相思走出东药房,远远的看到傅容在外面等着她。
  “之前我和老师都去过越河三地,与你认识,未免别人说什么才没有进去。”傅容见她没有沮丧,料想她应该是过了,“我想你肯定是能过的。”
  “那病人没有什么大碍。”戚相思把诊病时的情况大概的说了下,傅容笑了,“你们不是三个人么,其中一个把腹泻说成了重疾。”
  戚相思微张了张嘴,傅容耐心道:“我当时去诊病的确有些难,不过这不仅是考你学的是否过关,还考你是否对自己的医术有信心。”
  要是做大夫的对自己的诊断结果都没信心,那还怎么给人治病。
  戚相思微撅了撅嘴,难道不是他们故意刁难她。
  看她露出这样的表情傅容脸上的笑意深了几分:“你不用急,过几日有人会带你来东药房,届时老师就会收你做学生。”
  戚相思调皮的眨了眨眼:“这么说我应该叫你一声师兄了?”
  傅容一怔,微垂了垂眸,脸上的笑意暖人:“累了三天,如今可以放心了,快回去休息吧。”
  戚相思点点头,朝着他挥了挥手走远,傅容就站在那儿看着。
  那一抹背影,似乎和初识时没有分别。
  只是两年多的时间过去,她长大了。
  半响,傅容自顾地笑出了声,也不知他在想什么,斜阳脉脉下,他脸上的笑意和傍晚的余晖一样,醉了晚霞。
  。。。。。。
  戚相思进内教习的消息在齐家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对于齐府而言,十二月初岳阳王府送来的婚书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
  婚期定在了隔年的五月。
  对于齐府而言不到半年的时候其实有些紧,原本齐敏兰年纪也不算大,什么都还没替她准备,但对于妻子过世后一直没有续弦的岳阳王来说,这并不算早。
  婚书送到后没过几天岳阳王府就挑了日子把聘礼送过来了,那是腊八过后的第三天,天空还飘着小雪,地上积着薄薄一层,从岳阳王府抬到齐家的聘礼在雪天里格外显眼,红艳了一路。
  帮忙送聘的是明老夫人的小外甥霍城,跟着岳阳王从军,年纪轻轻就取得了不少军功,生的是器宇轩昂,坐在马上换一身衣服就像是新郎官,还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齐老夫人亲自到了前头迎接,看着抬聘的人陆陆续续进来,脸上乐呵呵的笑着,岳阳王府越是快的把聘礼抬过来,这就证明他越想娶六丫头,虽说嫁过去就要当两个孩子的娘,但只要夫妻和睦,这些都是能克服的。
  起初也没明着数到底抬进来多少,直到箱子全部放下,霍城把礼单交给齐鹤瑞。
  齐鹤瑞看了眼后并没有显露什么,笑着把礼单递给齐老夫人看,齐老夫人接到手中,视线扫过时愣了愣,随即很快恢复神色,招呼孙子带霍城进前厅先喝杯酒暖暖身子,让人把那些抬聘的人也都带下去休息。
  随后齐老夫人再看礼单,难掩心中的落差。
  聘礼竟只有二十四抬。

☆、第083章

  大历朝有晒嫁妆的传统,女子出嫁前娘家会把嫁妆抬到夫家,越是多越是有面子,将来女子在夫家也就更加有地位。
  大户人家给全抬,六十四抬嫁妆,小户人家给不起的则是减半,而这嫁妆中价值高低,还得看娘家给什么。
  很多年前圣上胞妹出嫁,皇家足足备了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其中的东西又是贵重无比。
  齐家大姑娘齐敏慧出嫁时齐家备的就是六十四抬,齐敏画虽说没有正经出嫁,大老爷和方氏也是这么给女儿准备的,甚至还比长女好一些。
  而这聘礼,历来都是比嫁妆少的,不过这少归少也不会差的太多,大户人家女儿出嫁给六十四抬,男方娶妻下聘,论数量,怎么也不会少于一半。
  岳阳王府托人前来说亲时可是诚意十足,生辰八字取走后日子选定的也很快,算上今天下聘,前前后后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算是把这一月的好日子都给用上了。
  可齐老夫人手里的礼单确确实实也是二十四抬,一抬不多,一抬不少。
  也有人家数量虽少东西却精贵,但这岳阳王府不是。
  若是齐家给齐敏兰准备三十二台嫁妆,那这聘礼也说不上少。
  难道在岳阳王府眼里,齐府只能算小门小户?
  前厅那儿霍城已经喝了几杯酒,齐彦博得了齐老夫人的授意,旁敲起这聘礼来,霍城爽气的和他撞了酒杯:“你说这些啊,自打嫂子过世,府里大小事务都是姨母在操心,大哥他就是个粗人,哪里清楚这些,这回置办的大小事也都是姨母操办的。”
  齐彦博笑着给他倒满酒:“明老夫人也不容易。”
  “那可不,不过老夫人为人心善,好相处的很。”霍城大意也知道他的意思,拍了拍他肩膀安慰,“你就放心吧,姨母她不会难为人的。”
  屋外顾氏吩咐过下人后走到齐老夫人身旁询问:“这些是不是先抬下去?”
  有晒嫁妆的,又不把聘礼晒给谁看,都摆了半个时辰了,齐老夫人点点头,把礼单交给她:“让人抄两份。”
  林妈妈扶着齐老夫人回了碧秋院,屋内齐鹤瑞走了出来,夫妻俩对视了眼,顾氏先开了口:“我去库房看看。”
  齐鹤瑞话没来得及说出口,顾氏人已经走到了回廊的拐角处。
  。。。。。。
  怡蓉轩那儿齐敏兰很快得知了岳阳王府前来下聘的事,她派遣明翠去前院,不多时明翠回来了。
  “怎么样?”
  “是霍少爷带人抬来的,老夫人都去前头了。”明翠把前院看到的说了一遍,“二少爷正带着霍少爷在厅中吃酒呢。”
  齐敏兰摆了摆手:“聘礼呢。”
  明翠犹豫了一下:“看着估摸有二三十抬吧,到时夫人会给姑娘送一份过来才是。”
  “二三十?”齐敏兰脸上的笑意顿了顿,怎么可能才二三十。
  “岳阳王府那样的人家,下的聘一定隆重。”明翠也没数清楚数量,又不知道里面是些什么,光这么看着也不能武断。
  “也是。”齐敏兰恢复了神色,他向她许诺过的不会委屈了她。
  齐敏兰心中一面想着,半个时辰之后,顾氏命人把手抄的一份礼单送到了怡蓉轩这儿。
  看过之后,齐敏兰神色闪烁着,并不能接受这礼单上所写的东西。
  大姐姐出嫁前,姐夫家下聘四十八抬,三姐被封侧皇妃,皇家那儿给的更不用说了,她将是第二个正儿八经出嫁的姑娘,嫁的还是岳阳王府,竟然只有这么多。
  身旁两个丫鬟大气不敢出,齐敏兰坐在那儿许久都没有动,屋子里一片安静。
  过了会儿外头传来动静,明翠走进来禀报:“姑娘,老爷来看您了。”
  齐敏兰敛了敛神色起身出去,齐鹤瑞站在外屋,见她出来,脸上的神情满是欣慰,女儿长大了,这就快要嫁人。
  “爹。”
  “岳阳王府来送聘的事想必你也是知道。”接下来就是替她准备嫁妆,“日子已经定下,这阵子你就安安心心留在家里,王府是大家,岳阳王还有两个孩子,你嫁过去就得为人母,有些事儿得先想想。”
  “女儿已经考虑过了,虽说刚相识不熟,但日子久了一定是能相处好的。”齐敏兰笑着,神情温婉,像足了卢姨娘刚进府时的样子。
  齐鹤瑞微微失神:“你想过就好。”
  “爹,女儿还有一事相求。”
  ——————————————————————
  快傍晚,下了一天的雪铺满了锦绣园的院子,天色有些暗,屋檐下早早点了灯。
  顾氏忙了一下午这时才歇下来,陈妈给她端了杯茶:“您先歇歇,这就让人布桌去。”
  “不急。”顾氏喝了口茶,“老爷呢。”
  顾氏刚问完齐鹤瑞就出现在了屋外,身上还夹带着雪粒子,进门时拍了拍,门口的丫鬟赶忙迎上去给他脱了披风。
  “还没用饭吧。”顾氏问过他之后让陈妈去布桌,夫妻俩也没多少话,齐鹤瑞倒是想开口,对上顾氏那淡淡的神情后又说不来了,直到两个人坐下来。
  齐鹤瑞喝了一口汤:“李家的事怎么样了。”
  “王夫人去说了,挑过日子他们就会上门来提亲。”
  明年一下是要嫁两个女儿,齐鹤瑞不免有些感概:“日子不要撞的太近才好。”
  “选定日子后不会这么快。”顾氏夹了一筷子菜放到碗里,手一顿,“敏莺有一阵子没回来了,她考进内教习的事老爷可知道。”
  “我听二哥说了。”
  “都在前门内,老爷有空就过去看看她吧,前几日腊八她都没回来,如今天冷了,这孩子什么都不说,也不知道她缺什么。”
  过去对这个女儿没什么感觉,认回家后见面的次数又寥寥可数,说实话齐鹤瑞并不太在意这孩子。
  但听顾氏这么说起来,心里又有些挂念了,毕竟是个姑娘家,遂他点点头:“过两日我就去看看。”
  说完后顾氏不出声了,屋内安静了下来,齐鹤瑞面前的汤见底,一旁丫鬟给他添的时候齐鹤瑞又开口:“敏兰的嫁妆如何置办。”
  顾氏料到他会提这个,忍了半天了,之前在前院他就想提,于是她放下筷子:“这得看老爷的意思。”
  “这些宅内事我又不懂,你和娘商量着来就行了,问问大嫂,看敏慧她们是如何置办的。”
  听他这么说,顾氏把话说了个明白:“明家那边只下了这么多聘,咱们准备三十二抬也不为过,只是前头出嫁的都是全抬,如今嫁的还是岳阳王府,这也不委屈了她,我看还是一样,全抬嫁过去。”
  聘礼下的少,陪嫁要多,简单来说就是亏大了。
  齐鹤瑞当然不会只想这些,亏的只是一时,今后成了岳阳王的岳丈大人,那好处才多:“肯定得全抬。”
  “我也是这个意思。”顾氏点了点头,话锋一转,“不过,咱们这房能出的就这些,老夫人添一些,公中那儿怕是要多出了。”
  女儿出嫁,做母亲的为她准备嫁妆那是无可厚非,可齐敏兰并非顾氏亲出,她当年从顾家带过来的这些嫁妆,今后是要留给自己的子女,就是三房这儿的一些铺面庄子,大部分都是留给嫡出的儿子,余下还有这么多庶子女在呢。
  聘礼少,嫁妆要多出,三房这儿可亏不起,齐家要是想把这脸面充足,公中就得多出一些,这事儿可不是她做主了,如今执掌中馈的是二房,还得看二房是什么意思。
  齐鹤瑞听明白了她的意思,想反驳又说不出道理,更没那脸面开口说要顾氏拿出自己的嫁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