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朱阙-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的。”
很快也很简单,两人之间就这样建立起了信任。大格格的贴身宫女疏影带了两份冰碗入殿,离开时携着托盘向大格格行礼,笑道:“格格莫要贪多,不然会闹肚子的。”
冰碗里有菱角,鸡米头,莲蓬子,小枣,香瓜,杏仁,鲜核桃仁……
一口下去,凉意解暑,万般惬意,苏予教养极好,吃了几口真的就乖乖放下勺子,用两汪清泉似的瞳仁望着他吃,他不在意什么规矩,他长途跋涉又热又饿,决定要把碗里的所有都吞咽干净。
见他碗里的嘎嘎枣先被挑拣完了,苏予在罗汉床上跪坐起身,又执起勺子把自己碗里的挑出来递到他唇边,笑嘻嘻的龇着小白牙,“哥哥吃我的嘎嘎枣!”
他有些懵,就这样偷了她一颗枣子吃,然后又是一颗,小姑娘的笑塞了他满心的甜糯。
出宫回到借宿兵部驿站的下榻之处,山海关总督唐铭问他今日的行程如何,他没有把细节透露给父亲听,只道:“还好。”
为了唐家的那个爵位,父亲在背后下足了功夫,入京之前他已经获悉了宫中的一切,至于大格格,他知道她的名字,她的小字,甚至知道她的喜好,但是他不知道她的噩梦,原来小小年纪的她潜在的心思中也包含着家国之忧。
他为她许下了承诺,也决心要完成,既然要讨取皇室的关心,那就贯彻到底。所以在南苑的阅兵仪式结尾时,他向皇帝提出了出征的情愿,不是临时起意,一时兴起,而是出于少年时的深思熟虑。
他为自己的蓄谋已久付出了代价,御前不能失仪,唐铭就把所有的怒火留为事后发作,唐弈吃了父亲的一顿鞭子,“上战场是要人命的事!就凭你的能耐,就是坟坑里垫底的!”
唐弈扛着满背火辣辣的伤口,垂下头,“倘或如此,天子一言九鼎,皇上感念我唐氏一门忠烈,必会保我唐门享大名,阿玛,您等儿子上战场上把唐家的爵位重新挣回来!”
唐铭望着自己的儿子,悲愤咬牙,长叹了口气,摔下鞭子夺门而去。
威海卫大捷,朝中论功行赏,唐家得到了御赐的丹书铁券,终于获取了朝廷授封的世职。但是爵位跟唐家二公子无关,唐弈是妾室庶子出身,多年来他在唐府充当的角色更像是唐铭的一位随从,一名副将。
即使满门荣光是御口称赞中“有勇有谋”的他凭借一腔忠勇赚来的,世子之位他也没有任何资格继承。他不争不抢,默认世族中严明的秩序。
同时在见识过战场上的风浪后,他的眼界得到了拓宽,他已经不满足停留在山海关那道狭隘的天地中,于是他向朝中提出了留京的请求,威海卫的火攻法使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皇帝答应了他恳求,下旨亲封他为御前四品带刀侍卫。
一切都是他先斩后奏,自作主张,唐铭毫无劝说的余地,跟父亲告别于京城德胜门处,他道:“唐家门楣复起,儿子孝道已尽,今后想为自己赚个前程。”
唐铭拍拍他的肩头,一掌下去有歉疚,有鼓励,“京城的饭碗不是那么好扒拉的,你小子好自为之。”
他并非急功近利之人,争取功名需要等待时机,兴祐帝勤政爱民,国政清明,接下来的时日大邧天下太平,河清海晏。国无战事,疆场上暂无他效命的机会,况且他年龄尚轻,威海卫一役,撞上了几分天赐东风的鸿运,若非如此,可能连留京的机会也无。
官场上,臣子是被挑拣的命运,他不急,缓下来看京城的云绻云舒,暮色四合,还有那一双笑眼。
苏予年幼时,根本不懂唐弈为她许下的诺言意味着什么,直到懂事之后才知道,她的噩梦驱逐,是他在战火纷飞中的奋勇杀敌。
唐弈的左耳耳垂在威海卫战一役中被敌人的箭头贯穿,成了一个豁口,但是在她眼中,他的不完美不对称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容貌。
读书的痕迹很久就在他身上泯灭掉了,额下目光纵横,是刀裁出的锋芒,男儿有志配吴钩,他就是那样的人。
喜欢他的勇猛也好,有智也罢,一个人对一个人的着迷,很多时候完全不可自控,这是苏予幼年起就养成的习性。
她闲时就来养心殿找阿玛,阿玛没功夫陪她,她就乖乖呆在三希堂,趴在玻璃窗上静静望着槛墙外的御前侍卫,看唐弈,看他腰间佩戴的那把弯刀。
等到侍卫处换值的时候,她就迫不及待从炕床上跳下身,跑到殿外缠着下值的他陪她玩。一站一熬就是半宿,虽然很疲累,但是面临她的央求,他无法拒绝也不想拒绝。
那时她还是一个满头融毛的小姑娘,他轻轻一背就能把她驮在肩头,她抱着他的头盔,手指透过她的盔帘去摸他的耳朵,那里不圆满,苏予撇着嘴,感到有些难过,“哥哥的耳朵折了。”
他说没关系,“等臣将来做了将军,耳朵就长出来了。”
她的靴头在他胸前欢快的摇啊摇,“哥哥做了将军,就是大英雄!”
于是他从她口中得到了一个称谓“折耳将军”,他不在意自己外貌上的损失,唯觉得她言语可爱。
从他的肩头降落,苏予抚他的腰刀,他从荷包里取出随扈时清新口气所用的宫制桂花糖喂给她吃,她仰着小脸,糖块鼓鼓的抵在脸颊一侧,咧着牙笑,眼睛被日光晒得眯起来,浑身上下毛绒绒的,像一只小猫。
他教她用七巧板拼出小鱼,大雁,不过却赋予了它们烂漫的名字,“沉鱼落雁”,她追问,“沉鱼是哪种鱼?落雁是什么雁?”
听他解释说沉鱼和落雁都是夸女孩子漂亮的词语,苏予拽着他的手指道:“等囡囡长大了,变得漂亮了,嫁给哥哥做新娘子好不好,就像婶婶嫁给七叔那样,婶婶的红裙子可漂亮啦!”
童言无忌,大概没有人会当真,他随口符合她说好,她很高兴,糖块融化在心底,满口桂花飘香。
他是看着宫檐下的她一天一天长大的,到了苏予六岁开蒙的年龄,她跟大阿哥被皇帝封了公主,亲王。那时他的内心有了警觉,这几年他陪伴的那个小姑娘是大邧的长公主,一国明珠。
称谓由“格格”变成了“公主”,她还是像以前那样从上书房读书后,有空了就来找他玩,偶尔宗人府主事五额驸谭鸿入宫面圣商议政务,会为长公主捎一匣信远斋的冰糖葫芦。
苏予就揣着匣子来找他,把那一口酸甜分享给他,这些年他也长高了,侍卫处的盔甲穿在身上很合身,不会因为过大而显得拖沓。
她垫着脚用竹签扎一颗山里红喂到他嘴里,天气暖和的时候有融化的糖丝流下沾到了他的下颌上,她用自己龙华领巾的端头把他的下巴擦干净,然后又是露着小白牙笑。
远远看到阶下有人来了,苏予赶忙上去请安,皇后走上丹墀,看到她雪白的围脖上印着糖渍,眉头蹙了起来,“囡囡都读书学习了,吃颗糖还漏嘴呢,以后额娘不准你带龙华了。”
她抱着皇后的胳膊撒娇,“额娘,我想带龙华。”
皇后牵着她的手往殿里走,“天气这样暖和,囡囡臭美什么呢,再捂要捂出痱子的。”
她被皇后拎着匆匆经过他,短暂的一瞬也不忘冲他眨眨眼睛,满头浓密的鸦发,怡亲王送给她的那只猴头簪也几乎被隐没在那片发鬓之中。
第104章 番外 酥糖(二)
苏予幼时跟皇后长得像; 后来出落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美; 那头曼丽乌黑的鬓发经过时会让人不自觉的追随她的背影; 正面视来,玉肌浓发; 粉香一双桃花眼; 一颦一笑含着一种遏人鼻息的压制力。
夏日炎炎; 一天他在养心殿门前值守; 见到阶下她来; 眼前苍茫的热被荡涤干净,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她长大了。
她走到他面前; 有所瞻顾,垂着眼睫欲言又止,唇口含樱; 呼吸都带着甜香,“哥哥下了值等我。”
她丢下这样一句话就去养心殿找皇帝了; 留下他在原地汗流浃背,周围几个御前侍卫的眼光时有时无的朝他瞥过来,有明显调侃的意味。
能跟长公主建立情谊; 是很多人不敢肖想的事,唐弈少年时会为此殊荣感到骄傲; 如今早已成年,她及笄时,他已经二十五了,年少时的狂妄压在心底化成了一声叹息。
苏予入殿后见皇帝伏于桌案前忙碌; 没有出声打扰而是坐在南窗下望着窗外发怔,皇帝停笔后看着窗边那抹剪影,想到了很多年前刚入宫时的皇后,岁月不饶人,一转眼他的掌上明珠也长成亭亭玉立的姑娘了。
皇帝问她前来所为何事,苏予笑问:“阿玛,今天我们要去哪里避暑,还行围么?”
皇帝问:“囡囡想去哪里?”
苏予起身走到御案前,亲手为阿玛斟了杯茶,撒娇似的道:“一般不都是去热河么?今年还有例外么?”
皇帝从她手里接过茶盅,“没例外,那就依囡囡的心意,今年朕遵循旧例巡查热河,秋狄还设在木兰围场吧。”
苏予很高兴,却撅起了嘴,“儿臣已经长大了,阿玛不要再叫我囡囡了。”
皇帝失笑,在心里她永远是卧在他怀里的那个奶娃娃,便道:“长大了怎么还缠着你七叔给你买簪花呢?管你姑丈要糖葫芦吃呢?”
苏予愤愤的哼了声,“爱好是戒不掉的,反正儿臣就是长大了,你这个万岁爷今后不准再叫我小字了。”
“难啊,”皇帝又提笔去钻研折子了,“叫了十几年,猛的一下让阿玛改口,一时半会哪里能改的过来?”
苏予轻轻点他的脑门,“额娘说的没错,阿玛就是个老倔头!”
皇帝不满的哼了声,“皇后才是个吃里扒外的,朕处处依着她,末了也落不着好名声。”
苏予咬着一口皙白贝齿,嘻嘻的笑,“我这就告诉额娘去,阿玛敢骂皇后吃里扒外。”
“你说去,”皇帝指尖朱笔连连勾画着,“朕觉得在南苑行围也不错。”
苏予一听慌忙服软,“阿玛不能反悔,儿臣哪敢在皇后娘娘面前告您的黑状?都是玩笑话。”
父女说笑一阵,苏予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养心殿,皇帝没有深究她钟情于木兰围场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那里是唐弈教她骑马射箭的地方,那里天地广阔可以避开一些无法追究的宫规,她可以像幼年时那样与他亲密无间的在一起玩耍。
出了殿刚好赶上他下值,苏予从疏影手中接过自己一早就准备好的食盒陪他往侍卫处值庐,在内右门的阴影后,她从食盒中取出一份冰碗让他吃,仰着眉眼笑,“这是我亲手做的,里面的菱角和鸡米头是阿玛的旧邸恭亲王府什刹海那面结出的菱角和鸡米头,还有北海的莲蓬子,嘎嘎枣是乐陵的特产,汤水是我刚跟婶婶新学的解暑方子。”
皇室中的女人,苏予最敬佩的人是怡亲王福晋太医院医士苏烟琢苏大人,读书后她闲时就缠着婶婶教她医术,起初她学医的目的很简单,是想让折耳将军的耳垂重新长出来,后来识得年幼想法天真后,也没有放弃医学,虽然医术不如太医院医士高深,足以应对伤寒跌打的普通病症。
唐弈吃了冰碗,心底却并没有降温,隔着碗沿,可以看到她满眼的期待,他垂下眼隔绝她的目光,把碗里吃得一干二净,诚心诚意的赞扬道:“味道甚好,比上次的还要美味,谢谢公主垂念,今后别在为了臣这般辛苦自己。”
她开心的摇着头,然后轻轻的咬唇,“这有什么辛苦的,只要哥哥喜欢吃就好。”
唐弈胸腹中疯狂灼烧着,面对她伸过来帮他擦汗的手,他鬼使神差般的摘到了自己掌心里,她握着手绢,他含着她的手背却始终不能握紧,他想但是不能。
那五根玉雕似的手指微微泛着凉意,在他掌心静静躺着,他忍不住用拇指轻轻触她腕间青翠的脉络,苏予鬓角也生了汗,两人在一起时,她是主动的那一方,“哥哥,”她面红耳赤的望着他,把樱唇咬得嫣红,“我长大了。”
唐弈耳中充斥着聒噪的蝉鸣,他听懂了她的暗示,面前的长公主在向他告白,她正处及笄年华,十几年的相伴,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纯粹,渐渐超出了或亲或友的边界,难以抑制所以就顺其自然的纵容,最终过渡成了风情月意。
然而他却要面对一个现实,他同她判若霄壤,苏予一眼望穿的感情,唐弈却未能完全感同身受,明明与她近在咫尺,却不啻于隔着蓬山万重。
没有身份地位,他凭借何种资本去回应她的感情?
“公主,”他松下肩,缓缓放开了她的手,“天热,请您回去吧。”
她的手空荡荡的垂落下去,他不忍视她的表情,痛下心转身离开,六月间裹着盔甲的心像一头栽进了冰窖里。
苏予傻傻站在原地望着他走远,出了巷门一拐不见了踪影,这跟她期望中的结果大相径庭,手心还残留着他的余温,她紧紧攥起来,却什么都抓不住。
她知道他听懂了她的暗示,在她面前他从来都是坦然的,这一次神色却有了躲闪,她鼓足勇气,希望得到同等奋不顾身的回应,却只等来了一句拒绝。
她年少无知那时对他多次苛求,他往往牺牲自己休憩的时间陪她玩乐,如今在她看来答案如此明晰的请求,他却选择了搪塞,甚至未留给她任何追问的机会。
苏予困惑不解,还觉得有些丢脸,回到寝宫后坐在窗前委屈的哭了起来,疏影如何劝都劝不好,那双眼睛不及半刻就哭的红肿。
唐弈往值庐的方向走,廊子下一帮侍卫看到他呼啦一下作鸟兽散,养心殿值庐和内右门就隔着一道墙,这群人好奇心作祟,蹲在墙角定然已经把方才的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
他颌角紧绷,看着那一张张佯装望天的脸哂笑道:“大热天的,各位在这晒暖呢!”
被他戳穿训话,一帮人脸色讪然,有人上来拍他的肩:“这样闹就没意思了,驸马爷的前程要闹没了。”
见他面上窜出莫名的火气,又有人出声道:“自己不识好歹冲弟兄们发什么脾气?这些年跟长公主眉来眼去的是你唐弈,跟人长公主有驮脖儿情分的人也是你,敢做不敢当,当初何必招惹?是你能随便招惹的人么?”
他跟苏予没有刻意伪装过他们之间蔓生出的感情,事到如今在一些外人眼中也开始出现破绽,成了公认的事实。唐弈觉得那句呛他的话没有错,甚至一针见血,如果不能对她负责,他又何必付出,又何必默认她的付出,把她置身于在两情相悦的氛围里,回头又告诉她这是一场错觉,她的心里该有多难受。
唐弈懊悔不已,其实他早就应该断绝两人之间的相互靠近,但是他没有,他犹豫过,但是那样一双笑眼如何让人回避?
夜色降临,他站在廊间里望着天际错落有致的宫檐发愣,宫里的点灯嬷嬷进殿为他们侍卫处发放夏用的被褥靴袜,经常跟侍卫处打交道的姜嬷嬷随口跟他问好,“唐大人晚上还看星星么?”
这是打听他夜间是否值守的逗趣问法,唐弈回过神来笑,“今天晚上不用了。”
寒暄过后,姜嬷嬷就要下阶走了却被身后一人开口叫住了,唐弈追进一步,“我有件事想要拜托嬷嬷,请您务必答应。”
于是由姜嬷嬷做传话人,夜色更深一些的时候,苏予收到了一个象牙雕夔龙纹的香匣,那是她端午那时送给他的挂坠,里面驱蚊驱邪的药物是她从太医院怡亲王福晋那里讨到的上等药材,弥月后香味仍旧不减。
苏予灰心的呜咽,“他……他怎么能这样狠心……这是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香匣……子……子彦管我要……我……我都没给他……”
长公主哭的太痛最后甚至于干哕起来,疏影真是又恨又恼,抚着她的背安慰道:“依奴才说,那唐弈也太过自命不凡了些!就凭万岁爷早年夸他是少年英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把公主的感情玩弄于股掌之中,公主冒着暑热给他做的冰碗,奴才瞧他吃得挺香,抹抹嘴就什么都不认了!有这么做人的么?没担当!不负责任!”
苏予痛彻心扉,自小她备受宠爱,无人敢跟她说半个不字,但是她没有恃宠而骄,皇后教导她要懂得进退,她谨记额娘的教诲,待人接物都合理掌握分寸。唯独对他,她不知如何收敛,付出的都是真心。
原来她以为的真,不过是他营造出来的镜花水月,她壮着胆子一捅,就碎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