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朱阙-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抛……”
  “……大丈夫可杀不可辱,俺要直截爽快一钢刀,我不斩你的头颅非英豪!”
  男人的江湖恣意恩仇,曲调激昂,让人听得是慷慨淋漓,怡亲王放下杯中的茶盏,看向皇帝,目光微闪,“臣弟觉得此人唱法腔调俱佳,不如请他到御前弹唱一曲?”
  皇帝与他对视一眼,抿了口茶道:“这样也好,咱们关门乐咱们的,也省的受人打扰。”
  郁兮看到了两人平静神态下的暗涌,今晚来听评弹,最主要的是与苏州织造处交接,查明礼亲王的罪证。很有可能唱《武松杀嫂》的这个人就是相关人员了。苏州各大茶局的客人都有私下里请艺人单独为自己献唱的惯例,所以请此人到御前议事,是一个极其隐蔽的方法。
  人被带往包厢内,仍是一副江南艺人的派头,照常打千儿见礼,道一句“各位爷,各位姑娘好,想听什么曲目?”
  怡亲王问:“可会《落金扇》?”
  “原来爷好这口,”来人笑道:“不单会《落金扇》,还会《游龙传》。”
  怡亲王笑道:“那出《武松杀嫂》唱得好。”
  那名男子俯身,“不如这位爷方才跟姑娘一起拼档唱的灵。”
  怡亲王又一笑,看向皇帝点了点头,方才两人的对话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接头的暗号,怡亲王这一首肯便是确定了来人的身份。
  皇帝接过话问,“你是苏州制造处的人?”
  来人赶忙把怀里的琵琶靠在桌角,跪下身叩头道:“奴才王周士见过万岁爷,万岁爷吉祥!奴才受苏州织造府派遣,特此前来面圣。”
  皇帝点首叫了起,传他到身边回话,“今天传你们苏州织造处,是为四爷的案子,这当中的内情你给说说。”
  王周士从怀中掏出朝廷特制的靴页,呈送给皇帝,待他一边翻看的时候,一边解释说:“绥安二十九年,根据苏州织造处暗中派驻在平西王府中的眼线反馈,本府大概评估出了平西王府的家资兵力,而后朝廷南下削藩,在平西王府被抄家后,礼亲王负责核算的底细中与之前平西王府的家底前后相差七十万两……”
  皇帝把手中的靴页翻动的哗哗作响,耳边是案情的陈述:“……绥安三十年,据本府派驻云南的眼线调差取证后发现,这七十万两的出入,其中有二十万两是平西王府的正常开销,剩下的五十万两是礼亲王带兵攻入平西王府时,受平西王府银库库兵马佳宏志所贿,私自掖藏,以银抵命放了此人一条活口。现下马佳宏志已被苏州织造府从云南缉拿归案,此人供认不讳,口供全部记录在案。请万岁明查。”
  皇帝全神贯注,逐字逐句察看手中的靴页,周围寥寥几人个个面色紧张,屏息以待,大气也不敢出,桌面上的茶盏被彻底放凉后,才见他的视线从纸页间脱离。
  “你怎么看,”皇帝看向怡亲王,把手中的靴页递了出去。
  怡亲王神色沉重,接过靴页大致看了一遍道:“回皇兄,之前也跟您提过,臣弟曾亲自到狱中提审过马佳宏志。此人所言确与这靴页上记录的案情口供一致。”
  靴页重新辗转到皇帝手上,却是被他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冷嗤道:“朕之前还一直替他心存侥幸,没想到铁证如山,这让朕还怎么帮他说话,他怎么能做出这等辱没列祖列宗脸面的下流之事!”
  “自削藩提上日程之后,南面三藩在朝廷眼中就没有秘密,平西王那个老贼每天吃的什么喝的什么,几时睁眼闭眼朕都一清二楚,何须说他银库中有多少银子!”,皇帝怒火不胜,拍案而起,天颜震怒把所有人都骇了一跳,“邧承礼怎么能够愚蠢到这般掩耳盗铃的地步!”
  “皇兄!”怡亲王随他起身,“四哥他是不该背叛朝庭,现在证据确凿,当务之急是彻查此案。”
  这还是郁兮见皇帝第一次发这样大的火,她拉起皇帝一侧的手紧紧握了起来,轻声安慰道:“万岁爷,您先消消气,您先冷静下来,慢慢想这件事。”


第78章 回京
  皇帝蜷起手指; 握到一层单薄的凉; 面上勃然而起的怒意有所缓解; 急促的鼻息也渐次沉稳下来,沉下身子坐在圈椅里; 天颜只是掩在掌心后沉默着。
  郁兮添了杯热茶递到他手旁; “万岁爷喝口茶缓缓神。”
  他接过来; 从清澈的茶面上看到了所有人面色上的仓惶; 一口清茶注心; 也难冲散心口阻塞的难以置信和愤怒,“去吧; ”皇帝良久方做出决定,含着江南的一口雨雾道,“八百里加急从兵部驿站上传消息回京; 开始查,查礼亲王。”
  以皇帝杀伐果敢的性情和手段; 下发这样的指令完全合乎情理,因为在预料之中,王周士这类常年奉旨行事的人; 只考虑差事办理的目的和进程,面上毫无表情; 跪地领旨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郁兮周身发噤,背上微微出汗,皇帝举刀,虽还未落下; 刀刃上已经有寒光浮现,暴露出了磨牙吮血的欲图。
  怡亲王也再次坐下身来,只听楼下传来一句唱词,“……竟是个人面兽心肠,今日里我责打这畜牲问你可应当?”
  他嗤笑一声摇了摇头,隔着一张茶桌,皇帝也讥诮的一笑,“朕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要办自己的亲兄弟。”
  “还能说什么呢?”怡亲王看过来,“世事难料。”
  皇帝咽了口茶,沉闷叹一口气,诸多感慨最终还是化成了一句,“世事难料。”
  礼亲王的罪行确认后,整个南巡的气氛变了味道,入眼的大好河山,光明磊落的表象也失去了耐人品味的姿色,所有人必须隐藏和压抑这样的感情。
  巡查完苏州之后,圣驾开始返程,途径山阳时像来时那样在山阳河道总督苏府上驻跸。听闻皇后懿旨宣烟琢入京为官的决定后。总督夫妇大感意外之余,深表感激。
  苏开元道:“烟琢的医术能入皇后娘娘青眼是她天大的造化,今后便让她代苏府上下为内廷效力,以表恩遇。”
  皇后笑道:“恩遇倒是夸大了,说到底还是缘分,在苏州发病那时候若不是因为有烟琢左右相陪,我这条命就算能保得住,只怕也要留下一些隐疾暗伤。她对我恩重如山。内廷自然有所回报,以她的才能,御药房的官衔还是屈就了,只等日后内廷遴选,烟琢还大有擢升的机会。”
  皇后心胸豁朗,大开尊口,一下子烟琢的命运就发生了变化,私下里郁兮却对烟琢道:“你也知道,其实这个大展宏图的机会,是七爷给你的,他不愿出面做这个善人,只好由我代劳,我希望你能明白他的一片心意。”
  烟琢应下,皇后留意到她耳根微微发红,默默含着笑也不戳穿,就像她跟皇帝之间的感情,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生根,经过春风雨露的滋润,迟早会破土而出。
  离开家的那天,苏府上飞来一群白鸽,没有规矩,没有章法,在后院横冲直撞,拉屎屙尿。浇得一众姐妹花容失色,她知道这是那位王爷的手笔,烟琢站在院落中望着头顶的苍穹开怀的笑。
  跟总督夫妇告别后,她坐在前往山阳码头的马车中,擦掉了不舍的眼泪,高高昂起头颅放下了车帘,隔绝了阿玛的泪眼,当然还有几从嫉妒甚至是憎恨的目光。
  她与皇后共承一舆,郁兮从她脸上看到了自己当初入京时的影子,面对那个荣华富贵的世界,那双眼中有藏不住的期待和向往。
  圣驾回京的途中无须长期停留在某地巡察,因此要比南下去时的路程近得多,水路缓行,抵达京城的时候已经过了端午的时节,京城遍地开始微露暑意。
  再次踏入宫闱,周围充斥着药香浓郁。宫里的太监,宫女身上还戴着端午时外缠五色线,形如粽子的香囊,打身边经过,是艾草,雄黄等药材酝酿出的一阵微风。
  入宫后前往养心殿后殿更换衣物,内府太监们呈进嵌螺钿大喜纹葫芦紫金锭佩供帝后佩戴,以用来防暑驱邪。郁兮再次扛起了叠翠大钿,额前划过一排凤羽钿口的影子。
  窗前的皇帝稳稳扎着身架,由太监们伺候着换上了缎补洒线绣四团金龙纹袍服,龙袍加身,他又回归于那个睥睨天下的帝王身份。郁兮走到他面前从太监手里接过活,默默帮他把腰间的玉带扎束停当,又把那枚紫金锭上的穗子一根一根捋顺。
  周驿从门外进来,敛起拂尘打躬,“回万岁爷,皇后娘娘,宁寿宫太皇太后传见。”
  皇帝嗯了声道,“知道了,派人去回话,朕跟皇后马上就过去。”
  周驿应嗻,领旨走了,殿中沉寂,郁兮抬起头,半张脸印满窗阁上的花纹,眼睫被刺眼的日光蜇得微眨,眸中湿润,“万岁爷,四爷的事该怎么告诉皇祖母,她老人家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打击?”
  皇帝张臂把她搂入了怀中,阖眼嗅她发隙中的气息,“别担心,有朕在,这件事瞒是瞒不住的,早晚都要如实召告天下。皇祖母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想必也会公正客观看待这件事。”
  郁兮把脸贴靠在他胸前的龙头绣上轻轻点了点头,皇帝抚到她脖颈后的一抹汗湿,皱了皱眉,握住她的肩头一看,她的额头上也全都是汗珠,他有些急,“怎得出这么多汗?可是身子不舒服?朕传太医过来,你留在殿里休息,皇祖母那面由朕对付。”
  自从病过一次之后,但凡她这面有些风吹草动,皇帝就如临大敌似的,“哪里就那么娇气了,”郁兮笑道,“我晕船万岁爷又不是不知道,刚下船天气又热,脚底下还软着呢,出去走走就踏实了,离宫大半年,怎么能不去见皇祖母。”
  皇帝仍是担忧,“真的没事?真的难受了不要勉强自己,有什么朕帮你禀明,皇祖母会理解的。”
  “真的没事,”郁兮笑着拉他往外走,“我知道万岁爷心疼我,不过眼下不是时候,走吧走吧,别让皇祖母等急了。”
  皇帝争辩不过她,只好暂时屈服于她的坚持,帝后的到来早已让太皇太后望眼欲穿,两人翩然入殿的时候,老人家脸上的笑意收敛不住。一人香色着身,一人鹅黄描眉,如诗如画的一对身影,浑然天成的一双龙凤。
  半年未见,彼此之间都很想念,先到一步的怡亲王也起身邀帝后同坐。太皇太后靠在罗汉床的扶手上,身子微微探着与他们说笑。
  相互交换了双方的近况,寒暄过后,太皇太后望着下首的三个人,心疼的道:“一个个都瘦了!早先哀家就说南巡的事宜在朝中点个可靠的钦差去办,让他们享那番风光去,你们不听,非要自己上路折腾,哀家看你们没少吃苦头!”
  怡亲王笑道:“老祖宗也曾随阿玛南巡过,不也感叹江南是块风水宝地么,我们出门游山玩水,怎么算的上是吃苦呢。”
  太后太后嗔他一眼,“先帝南巡时,御驾走在明路上,走到哪里都有当地的官员接待,各方面都安排的妥协周到,哪里像你们,一副蓬头垢面的落魄样子。”
  皇帝笑道:“老祖宗这话讲得好没道理,孙儿们都是换了身干净衣裳,梳洗打扮一番才敢来见您的,哪里像皇祖母说的那样埋汰。”
  太皇太后点点自己的下巴,“你们仨人当中也就郁兮体面漂亮些,二位爷的门楼前该拔拔草了。”
  两个大男人对视,相互一审视,确实胡子拉碴的,没之前那样讲究了,一方面是因为一路风尘仆仆,另一方面是因为心事过重,也就无瑕顾忌自己的外表是否光鲜。目光交接,又纷纷措开眼,郁兮紧张的舔唇,浑身上下湿闷,快要入夏的天气,她的心底却是一片寒凉。
  怡亲王这面接了话头笑说是,“船上颠簸,底下人手上的刮胡刀端不稳,碰上河道岔口,驾着浪一调头,一刀子下去脸可不就花了,我跟六哥胆子小,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听老祖宗的,回头就刮。”
  又谈笑几句,太皇太后问起了南巡政务方面的见闻,皇帝回话道:“巡查的几个州县,当地的官员县令勤政,河道上的道台也廉洁,盐政,船政,学政都有没太大的纰漏。依孙儿看,南面各省这些年的政务并未懈怠。”
  政务上一片坦途,看来皇帝南巡过程相对还是十分顺利的,太皇太后耳边一团花团锦簇,笑容愈加的欣慰起来。面对这样的场景,关于礼亲王一案,便更加的难以启齿。
  太皇太后浑然不觉即将来临的狂风暴雨,另外三人却是如坐针毡,怡亲王试探着问:“老祖宗近日有没有见过四爷?”
  “怎么?想你四哥了?”太皇太后笑问,“端午你四哥入宫那时刚见过面,晌午你们留在哀家这里用膳,哀家派人传你四哥也入宫来,大伙聚一聚。”
  人心忍耐到了极限,亟待捅破真相,不像排戏那样,哪句唱戏该由哪个角来唱是预先排演好的,因为事先并未经过商量,如何把礼亲王一案告诉太皇太后是个棘手的难题,其实案情重大,不论采取哪种说法,方式都不可能达到温和委婉。
  怡亲王面色为难,正欲开口回话,皇帝把手里的杯盅叩响在了桌面上,截断了他的话头,“不必了,”皇帝道:“老祖宗不必费心请四爷前来了。”
  皇帝口吻生硬,甚至可以说是冷淡。太皇太后微怔,她听得出来这样的态度针对的正是礼亲王,但却不知何故,刚想开口询问,却被下首一张张低眉顺眼的面孔绊住了口舌。
  太皇太后的觉悟跟周围的沉默和迟疑抗衡着,她察觉到有事情发生了,而且非同小可,以至于这些小辈人惧于同她坦白。她抬手下了令屏蔽了殿里的宫女太监,这才开口道:“承周,有什么事?跟哀家直说吧。”
  随着皇帝,三人纷纷起身到她跟前一齐磕头,皇帝嗓音波折起伏,带头说:“回老祖宗,孙儿不孝。”
  让皇帝都难以维持镇定的事,这次轮到太皇太后惊疑了,她额角的青筋微微跃动,犹豫了片刻问:“皇帝,你何来不孝之说?是四爷犯了什么事?。”
  以太皇太后多年积累的经验阅历,很多事情在摆在她面前,往往举一隅,所有的边角便也一览无遗。等不来否认,那就是肯定的答案了。
  因为顾念太皇太后的年龄和体况,皇帝不敢操之过急,尽量给太皇太后反应和思索的余地,他闭口不言也是在斟酌更加缓和的措辞。
  太皇太后抬手让他们起身,叹了口气,“下了趟江南,话都说不条畅了。都别绕弯子,说吧,承礼到底犯了什么事?”
  磕过头起身,皇抬眼见太皇太后扶了扶茶碗,杯盖刚被揭开又被叩了回去,再拖延下去,不过是人心的煎熬,唯有坚定言辞。于是皇帝下定决心,垂首躬下身细细道明了原委。
  已知的事情在心中徘徊许久逐渐会失去新鲜,变得腐烂麻木。但是对首次闻听来说的太皇太后来说,是强烈的刺激,即使提前做出准备,事实仍然难以让人接受。
  “承周,”太皇太后音调颤抖,“你四哥,哀家知道,若说他是个酒食征逐之人,成天不是听戏逛胡同,就是跟酒肉朋友下馆子鬼混,哀家信,可若说他中饱私囊,贪污平西王府银饷,哀家不信。”
  面对质疑,皇帝只是默然不应,恭恭敬敬保持着躬立的姿态泰然不动。太皇太后最害怕他这个样子,天子威仪万千,一句话举重若轻,如果案情已经发展到皇帝亲口跟她汇报的地步,足见程度的严重。
  太皇太后不信,是因为不肯相信,皇帝身上有他父亲绥安帝的影子,往那一站,巍然屹立的定力就足以说服他人相信。“承周,”太皇太后再次开口,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听你的口风,你四哥的罪行已经有论断了?你有几成的把握。”
  “回老祖宗,”皇帝郑重回道:“云南那面的人证物证无可辩驳,礼亲王府这面的底细已经有人手在暗中调查,不日便有进一步的定论,论依孙儿断定,此事有九成账。”
  九成的可能?太皇太后怀疑这九成是皇帝刻意粉饰出的委婉说法,听他的语气,俨然是实打实的成算了。
  整件事情平地起风波,太皇太后从不明事实的惊吓中脱离出来,缓了半晌才彻底接受了这个事实,痛心疾首的道:“你四哥确实不是擅读圣经贤传的人,可是……可是哀家万万没想到他居然捅了这样天大的窟窿。这可如何是好?!”
  “回老祖宗,”皇帝道:“这件事孙儿会集合朝廷各部,仔细议定章程。给各方一个完全的交待。”
  作者有话要说:  快上线了呀


第79章 久眠
  太皇太后瞠目而视; “皇帝要把这案子交由朝中处理?”
  皇帝应是; “四哥身为宗人府主事; 衙门中都是他的亲信,保不齐其中也有涉案的人员; 自家人审自家人有失公允; 案子交给刑部; 都察院; 大理寺三法司会审较为稳妥。”
  皇帝的态度让太皇太后真正陷入了惶遽之中; 她质问道:“你四哥犯下的是死罪,皇帝是要把你亲哥哥送上断头台么?!”
  皇帝仍旧是谦恭的神态; 垂首示下,“四哥背叛朝廷,背叛皇阿玛的教诲; 他应当对他所犯下的罪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