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王府遗珠-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丽姝郡主被启隐的皇子绑走、康郡王的女儿主动和亲启隐、康郡王府跟启隐之间关系暧昧……这哪一桩事都给启隐有着莫大的关系。
  而皇上的处罚也非常的狠厉,直接撸了爵位。纵使有些人本来对康郡王有些不满,在看到这个处罚结果之后那些不满的情绪也都消失殆尽了。毕竟,皇上都已经连官职到爵位都给撸秃了,比他们设想中的还要严厉,他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而那些跟康郡王有旧的人倒是提出来了,但却被皇上强制压下去了。
  这样一来,就再也没人敢说了。
  而此时,宁王却提了出来。
  让人震惊的是,康郡王竟然跟二十年前的事情有关,而不是前年的事情。这两者之间,差别可是非常的大!
  前年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内应、跟启隐来往过密。至于什么实质性的接触并没有。所以,对于康郡王的处罚,大家没有什么意见。
  可二十年前的事情……那便是跟启隐的那一场败仗了。
  这场败仗在去年跟启隐打仗之前,很少有人提及,可自从开始打仗了,那件事情就再次被拿了出来。很多人都了解了当年的事情,也了解了宁王当时的情况。如果宁王没有受伤,如果那一仗不输,如今的宁国,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可宁王伤了,宁国也败了。
  这时,有人迫不及待的提了出来:“王爷,到底是怎么回事?康郡王不是跟前年皇上查出来的内应有关吗,怎么又涉及到了二十年前的事情?”
  “四弟!”
  在宁王开口之前,景新帝突然略显慌张的说了这两个字。
  宁王看了一眼景新帝,微微垂了眼。但并没有继续沉默下去,而是说道:“当年康郡王跟本王有旧怨。为了报复本王,他勾结了启隐的皇子,也就是如今的成王,导致我军的行动被泄露,最终惨败。”
  景新帝听后,脸色好看了不少。只要别扯出来他,让人怀疑他就好……
  “什么?康郡王竟然那么早就勾结了敌国?王爷,可有证据?”
  “自然有。”
  说着,宁王把证据呈了上去。
  景新帝早就已经调查过此事,所以看了看折子之后,就放在了一旁。
  兹事体大,下面的大臣们立马要求传阅。
  半个时辰后,太子站了出来:“父皇,儿臣认为之前对康郡王的处置太轻了。仅仅是撸了爵位难以抵消他当年做过的错事。虽然当年就算是没有康郡王这一遭事,咱们宁国或许也会败。但至少,不会多死那么多人,他应该会此事付出代价。”
  “臣附议。”
  掌管宗室的礼亲王站了出来:“此等叛国之人怎能在我萧家的族谱中?当逐出萧家族谱。”
  “不如杀了他以慰当年惨死的将士的亡灵。”
  自从宁王站出来开口说出来第一句话,景新帝就知道这件事情难以控制了。其实,杀不杀康郡王,对他来说也没什么差别。只要那件事情不要牵扯到他的身上,怎么都好。
  虽然宁王并未扯出来他,但他仍旧不理解,宁王为何今日突然站出来了。
  这时,又有人开口说话了:“皇上,听闻那康郡王的女儿如今在启隐的皇宫中如鱼得水,非常受启隐宏渊帝的喜爱,还怀上了孩子。您说,这会不会是康郡王的阴谋?这些年来,康郡王是否还跟启隐有过什么勾连,咱们是否要再次查一查?”
  “嗯?袁大人怎么会知晓这事儿?”
  “昨日康郡王夫人当街辱骂丽姝郡主,实在是大不敬。若非韩大人及时出现,丽姝郡主就要被人欺负了。这些事儿便是从韩大人口中听到的。”
  这时,密切关注宁王的景新帝突然发现宁王脸上的神情变了。
  再结合刚刚臣子说的话,景新帝还有什么不明白了。
  在心中微微叹了一口气。说到底,康郡王夫人就不该惹了丽姝郡主。
  他这个四弟,从前过得像个神仙似的,什么都不在意。可自从有了女儿,却什么都开始在意,都开始计较起来。这些人惹谁不好,偏偏就惹了丽姝郡主。
  想当年的左相、林侍郎……
  如果这些人自己立身正还好,问题是,自己立身不正,还要招惹丽姝郡主,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这个四弟从不会让人发现他是在为自己女儿报仇,只会从这些人身上找他们曾经犯过的错误,然后一击即中。
  而这一次,依旧跟以往一样。
  此时,朝堂上再没有一个为康郡王说话的人,全都在为当年的事情打抱不平,要求他严惩康郡王。
  “求皇上彻查!求皇上严惩!”
  既然事情已经到了明面上,证据什么的也摆在了眼前,景新帝就不好再对二十年前的事情置之不理了。当场便下令严查此事。
  等下了朝之后,便把康郡王府被围起来了。原本在家中收拾东西的人全都被关起来了。
  半个月后,一切调查清楚。
  最终,康郡王府全部家产被查抄,整个康郡王一系逐出萧家皇室族谱,全家人流放边疆。
  此时,康郡王夫人手上戴着镣铐,未出嫁的女儿灰头土脸的站在她的身旁,最喜爱的小儿子沦为阶下囚。直到这时,她才知道明白自己当初的行为有多么的愚蠢。
  她恨不得时光重来,收回当日跟萧思姝说过的话,跪在地上求饶。
  有这样的心思,可见,她依旧不明白错在了哪里。
  错并不在她如何去招惹萧思姝,而在于,康郡王二十多年前就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了整个国家。
  若非这些人是皇家宗室,若非康郡王夫人跟太后娘娘有亲,他们这一家人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
  想想当初对威武将军的处罚,便知他们已经被饶了一命。
  只可惜,有些人永远不知足。
  相较于其他人的哭诉和悔恨,康郡王显得平静了许多。不管周围押解他们的人有多么的粗鲁和不客气,他都没有任何的反应,还劝自家夫人和儿女顺着这些人,不要反抗。
  康郡王一家人的下场没有人再关心。他们这一家人就像是从未来过京城一般,被抹去了痕迹。
  如今,萧思姝关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再过几日,她就要嫁入文国公府了。
  所有的事情都早已准备妥当了,宁王妃反反复复的检查过多次,确保出嫁那天肯定万无一失。
  具体有哪些嫁妆,萧思姝早就已经看过了。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她看到吟绿递过来的嫁妆单子时,还是愣住了。
  尤记得前世,她出嫁之时,嫁妆单子上不过是短短的一页纸,好像是三十二台。而这三十二台嫁妆,很多还是用一些旧物充当的,亦或者是一个物件拆成了两件。
  土地铺子虽然有,但也不过是二十亩旱地,一间京郊镇上的铺子罢了。
  算起来,当年她所有的嫁妆加起来超不过两千两。
  而她如今的嫁妆里面,光是一座邻国进献来的屏风就不止这个数,更遑论其他。
  说起来,前世嫁妆的数额,她还是听东昌侯夫人说起来的。
  从她嫁入东昌侯府的那一日起,东昌侯夫人就没给过她好脸色,也从来瞧不上她。一开始说她坏话时还遮遮掩掩的,没过几个月,便直接当着她的面说了。
  比如,嫁妆不过两千两,陪嫁奴仆不过十人……
  用东昌侯夫人的话来说,她这不像是管家的小姐,倒像是哪里来的破落户,连那商户女都不如。
  前世,为了这些话,她没少在背后无人时默默的垂泪。
  她也深知,嫁妆对一个女子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而如今,看着这长长的嫁妆单子,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前世,是梦吧,一场噩梦。
  “郡主,王爷可真疼您。”吟绿打断了萧思姝的思绪。
  看着吟绿越发圆润的脸,萧思姝笑了笑。
  辛嬷嬷走过来说道:“依老奴所见,这些还不得十几万两银子啊,王爷这是把整个王府都搬空了。”
  “嬷嬷,别乱说话。”吟绿赶紧提醒。
  辛嬷嬷看了萧思姝一眼,“啪”得一声打了自己一巴掌:“瞧我这张臭嘴,又没把门。”
  辛嬷嬷年纪大了。说起来,她虽然是萧思姝的奶嬷嬷,其实跟萧思姝并没有多么亲密。一开始刚来王府时,的确显得跟萧思姝比较亲近一些。
  但慢慢的,辛嬷嬷就不太得用了。而且,她也比较有自知之明。跟那些皇家积年的老嬷嬷比,她没什么可比性。而论起来忠心,她也比吟绿差远了。以前在侍郎府时,她并没有对萧思姝有多么的好。就算郡主表面上不介意,她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
  郡主能把她从侍郎府带出来,还重用了德栓,就已经让她感恩戴德了。
  所以,慢慢的,她开始在王府养老了。
  而此次萧思姝出嫁,她也没打算跟过去。她年纪大了,既不得用,又不忠心,跟过去做什么呢?倒不如在王府养老好了。
  萧思姝也同意了。
  此时,萧思姝正低头看向了嫁妆单子,其实,辛嬷嬷一句话都没说对,这些东西的价值,不止十几万两。
  光是父王私底下给她的压箱底的银子,就足足有六万两。只不过,这银子并未摆在明面上。
  而手中的嫁妆单子上,大头自然是父王给的。除此之外,太后娘娘作为她的祖母,也给了不少。还有宫中的皇上、皇后娘娘、太子、二皇子……六皇子、成洛长公主等等,都添了不少。
  看完嫁妆单子之后,萧思姝便让吟绿收好了。
  成亲前三日,这些嫁妆被送到了文国公府上去。


第143章 嫁妆
  送嫁那一日,全城都热闹得不得了。
  景新帝虽然重文轻武,在对外战争上没什么胜算,但国家治理的却不错。
  在去年跟启隐打仗之前,整个国家都是歌舞升平,一派祥和的景象。反观启隐,虽然这些年来连年征战,国家版图一再扩大,但国内看起来并不富裕。
  由于没有好好的休养生息,整个启隐甚至看起来有些穷。启隐的军队能震慑别国,但启隐的国库却是早已空虚了。
  这也是为什么,启隐想要快速的拿下宁国。他们垂涎宁国已经很多年了,宁国的富庶,宁国的粮食,两国的布匹金银珠宝……全都是他们想要得到的。只要打败了宁国,压制了宁国,就一定能补上之前的亏空。
  前世,启隐的如意算盘的确打响了几年。在打到延关城之后,再不久以后,宁国的确递了投降书。同时,割地赔款,这些钱财让启隐缓和了许久。直到几年后,韩瑾陆打败了启隐,这些被割出去的地和赔偿才慢慢的收了回来。
  在今生,启隐处理了周遭的小国之后,下一个终于轮到了宁国。本以为可以一举拿下,却不曾想冒出来韩瑾陆这个最大的变数。
  这让他们自认为完美的计划提前被打乱了。
  如今,宁国只经历了一年的战争,并未伤筋动骨。之前围困路城之时,缺少粮草并非是因为宁国没有粮草,而是因为送过去的粮草被劫走了,而后面的粮草又没能及时送到。
  所以,他们不穷,只是兵力太弱。
  此时,宁国依旧是一副富庶的模样。
  百姓们安居乐业,吃穿不愁,平日里就喜欢找点什么事情消遣,看个热闹。而贵族嫁女这件事情,正是他们极其喜欢的项目之一。
  嫁妆这种东西,一来可以让平头百姓们长长见识。
  二来么,还可以窥探一下那些王府官宦之家的生活。
  嫁妆最能体现出来一个府邸的富裕程度,同时,还能反映出来备嫁之人是否受宠。
  比如,前些日子前后脚出嫁的齐侍郎之女,虽然老大是嫡出,嫁妆的台数也比庶出的老二多十六台,可那东西一看成色就知道有些年头了。庶出的女儿虽然台数少,但样样精细,而且每一台都满满当当的。算起来,比那嫡出的要好上许多。
  这就看出来了,庶出的定是比嫡出的更受宠一些。
  不过,也有人指出来了,并非是庶出的更受宠。实则是,那庶出的姑娘姨娘是商户之女,家中有些钱财。而嫡出的外祖是翰林院最清贫的夫子。
  这些人聚在一起一说,整个侍郎府的事情基本上就明了了。
  正室娘家是做官的,清贫,姨娘家是商户,有钱。这侍郎打得好算盘,朝中有人,商家也有人。怪不得能迅速的升上去,补了林侍郎的缺。
  不过,齐侍郎比不久前的李尚书,可谓是好上不少。那李尚书虽然官职比侍郎府高,可女儿出嫁之时,嫁妆却少得可怜,显然没有那齐侍郎会做官。
  而如今嫁女的宁王府,虽然非常的低调,但在京城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究其原因,自然是因为他是皇上唯一存活的亲弟。
  不过呢,这宁王府虽然偶尔也能做出来一些惊人的举动,但委实没什么人。所以,对于这一家的财力,大家都非常的好奇。
  有人觉得宁王府一定非常的有钱,毕竟当年宁王非常的受宠,先皇非常的喜欢他。而在皇上登基之后,也只活下来这么一个弟弟。再加上,宁王在跟启隐的对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些人很看好他。他平时不出来表现,一定是因为低调而不是因为穷。
  另一些人却觉得宁王府非常穷。哪有人这么多年丝毫不露富的?你看那宁王妃,整日低调得很,穿着也很素净。而那找回来的丽姝郡主,走在路上身边也没跟着几个下人,也是一副低调的样子。所以,一定是真穷,而不是假装的。
  京城中这些人吃饱了撑的,无聊得很,有些人甚至私下设了赌局,来赌一赌这宁王府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
  标准嘛,就以去年出嫁的三公主来判断。只要能超过三公主的一半,就算有钱!
  所以,这便是今日热闹的原因。这一次出动的人,甚至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
  谁让宁王府之前太低调了,百姓们太好奇了呢。
  王府的侍卫出来探路之时,就发现了不对劲儿之处,赶紧回府去禀告了。王府长史、管事、侍卫长都觉得此事不同寻常,连忙去跟宁王禀告了。
  虽然不知道外面为何这么多人,这些人到底是想干什么,可今日是算好的日子,必须要把嫁妆送过去。所以,只能尽可能的防守。
  接着,舟行便带着宁王的印章去了京城府尹处,京城府尹连忙出动手中所有能动用的人手,守在了道路两旁。
  可宁王府和文国公府一个在北城,一个在南城,这些人手显然不够。所以,舟行又去了内城指挥使那里。
  指挥使一听这事儿,也怕出了岔子,连忙派人,跟京城府尹手中的人穿插在一起,守在了两旁。
  来看热闹的人一看守卫这么多,更加的兴奋了。而那些没来看热闹的,出于对这些侍卫的好奇,也跑了出来。
  吉时一到,等在门口的仪仗队开始行动了。
  先是听到了一声敲锣的声音,接着便是骑着高头大马的王府侍卫。
  再然后,嫁妆就从王府出来了。在抬嫁妆的人身边,左右都跟着一列王府的侍卫。
  前面的人用托盘拖着一些东西,比如,几块土,再比如,银票,房契。
  当第一台嫁妆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大家都赶紧数了起来,数了半天,也没数清楚这些土地到底代表多少亩地。数过之后,大家都停了下来。有那么一瞬间,空气有些安静。
  这时,终于有人回过神来。
  只见那人咽了咽口水,紧张的道:“应……应该有上……上万亩吧?”
  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他。
  “难不成,我……我算错了?”
  “没有,我刚刚也以为自己数错了,我数了四万多亩,后面没数万。”又有人开口了。
  “五万多亩吧。”再次有人反驳。
  吵了一会儿之后,有人疑惑的问道:“宁王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土地?前些日子,那三公主的嫁妆也没这么多吧?”
  “我觉得……我们似乎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似乎非常睿智的人开口了。
  “什么?”
  “听说,先帝当年最宠爱的孩子是四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宁王。而先帝死前,只剩下了皇上和宁王这两个儿子。皇上继承了皇位。所以,你们说,先皇会给宁王留多少东西呢?”
  众人一愣,接着,咽了咽口水。
  是啊,他们之前真的是想错了。
  所以,如果先皇真的给宁王赏赐了不少东西,那么这些地似乎也不多。可这些地如果都给一个嫁出去的女儿的话……
  “你们再想啊,宁王可就这么一个女儿,确切的说就只有这么一个孩子。这家业,还不得都给这位郡主。”又有人睿智的开口了。
  好吧,没人再质疑了。即便是这土地再翻一番,想必大家也不会觉得太多。
  “铺子似乎也有十几间吧?”
  众人立马点头:“有的。好像不止。”
  行吧,十几间,和二十几间也没什么区别。
  “银子似乎也不少吧?”
  众人继续点头:“不少。”
  “有一万两?”
  “不对,不对,我觉得应该是十万两。”
  “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