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云胡不喜(修竹)-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会在得到她和令她幸福的同自己在一起之间挣扎。
    不过,无论如何也不想被雁卿厌恶,无论如何也不想镇日里为她会不会发现真相而提心吊胆。
    所以只要有能两全的方法,哪怕林夫人不断的为难他,他也还是想要得到林夫人的首肯,光明正大的娶到他喜欢的姑娘。
    几乎就在他为正途感到绝望时,雁卿来信了。
    就算明知不可能,元徵也还是有那么一瞬间害怕翻开之后看到“绝交”二字。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展信时,他手都有些抖。
    “展信佳”三字映入眼帘时,才缓缓的松了一口气。
    一年多不见,雁卿只给了他聊聊一二百字。这一二百字也依旧让他欣喜若狂,研墨回信时,手还在抖。满脑子的话一句叠着一句,落笔却不知该说些什么。接连团掉几张纸,终于唤人进来,吩咐备马、备礼品。
    ……既然雁卿能写信来,自然是林夫人放松了对她的管辖。既然默许雁卿写信来,那么对他想必也不会那么严防死守了。
    一刻都不愿意再等下去,元徵想立刻就见到雁卿。


☆、88第六十章 下
    将信送出去;仿佛完成了一件十分艰难的任务,雁卿终于能稍稍松一口气。
    这些日子;她的人际关系已糟糕到了极点。对三叔的 愧疚感自不必提;月娘也同她疏远起来。虽这阵子姊妹俩又如往常一般说话玩耍了;可因雁卿一直没有试着去化解矛盾,姊妹之间已然有了芥蒂。还不知什么时候会 爆发出来——爆发出来也许反而更好些;至少还是个解决的机会。若不爆发;怕就要一直横亘在二人之间了。
    又因雁卿无法下定决心去质问元徵;对林夫人也存了一份心虚;渐渐有些消极逃避。虽家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和睦;可雁卿心里却很不好过。
    而一切皆因元徵而起;雁卿也微微感到茫然。她依旧是想同元徵在一起的;可她喜欢的人其实很多;家人、亲戚、朋友,不论那一边起了隔阂她都很难过。便如谢景言所说,她想要的是“皆大欢喜”。
    可一旦涉及到了元徵,便总是难以两全。
    雁 卿也不知该找谁商议——她阿婆必然能给她很好的建议,可雁卿潜意识里又不愿意让她阿婆知道七哥可能干涉过三叔的婚姻,便不能同太夫人商议。最孤单、憋闷的 时候,她能想到的也只有谢景言——也不一定要向谢三哥倾诉烦心事,雁卿总是觉着哪怕只是同他一道出去跑跑马、射射箭,也能清理掉许多烦恼。
    谢景言身上就是有这么种特别的气质。
    不过,虽说上回见面,谢景言答应了会“常来看看”,却至今不曾来过。倒是替鹤哥儿轮值过数次,鹤哥儿拿从雁卿处诓来的防皲油和护指皮套之类做答谢,不知怎么的让他知道了,他便托鹤哥儿送来许多南朝流通的志异、笔记小说来给雁卿解闷。
    雁卿也隐约能察觉出来,谢景言似乎是在同她避嫌。
    这却怨不得别人——雁卿在谢景言跟前流露出过多对元徵的在意来。虽然对于嫁给元徵一事雁卿自己也很茫然,若不是被逼到这一步,甚至连想都不曾想过。可既然已经说到这一步了,连雁卿自己也觉得,她日后会嫁给元徵乃是顺理成章的事。
    是以谢景言避免与她亲近,也是守礼之举。
    可雁卿还是感到不大自在……她觉着先前谢三哥对她好,是因为他们情投意合,又不是因为她不会嫁人。如今却因她要嫁人便疏远她,都不像谢三哥的行事了。对她也很不公平。
    这一件,下回见面,她也要仔细的和谢三哥说清楚——就算日后她成了亲,她也还是她啊。究竟会有什么不同?
    雁卿胡思乱想着,只觉得越发茫然了——她其实还是没有准备好的,只因林夫人忽然蛮横的要她断绝同元徵的来往,纪雪又透露了同元徵说亲的消息,逼得她不得不过早面对自己对元徵的感情。虽一往无前的坚持到底,可如今终于也到了她来直面这结果的时候。
    慈寿堂送信来让雁卿过去时,雁卿正在松涛阁内读书。
    除了心事繁杂,这阵子她手头的琐碎事务反而并不多——也是忙过了春分演武那阵子的缘故,如今府上无太多事。
    雁卿便阖了书本起身,随明菊一道往慈寿堂去。
    “是庆乐王府上元世子来了。”府里大都知道雁卿同元徵要好,向她解释的时候,明菊也笑盈盈的替她高兴,“太夫人说你们兄妹有些日子没见了,特地来唤您过去呢。”
    雁卿脚步就猛的一顿。
    是七哥来了。
    最先感到的是欢喜,有那么一瞬雁卿几乎忘了这些日子诸多烦恼。终于,终于又能见着七哥了。
    可是,怎么会这么快……
    随即她心里便起了退缩之意。并非动摇或是反悔,只因三叔同楼姑姑的事,她还没想好该怎么问七哥——万一七哥承认了,他们就只有绝交一条路可走。万一是林夫人误解了七哥,以七哥之敏感骄傲,怕也会很受伤害。
    “大姑娘?”
    听闻明菊唤她,雁卿才又回过神来,忙解释,“想到些旁的事……不当紧。”
    纵然烦恼,可七哥既然来了,她就不能再退缩下去了。不论林夫人还是七哥那里,总要有一个交代。
    已是初夏时候,慈寿堂里花木蓊蓊郁郁,繁茂的花树树冠层叠高下的遮挡着,屋内的声音便传递不大出来。
    雁卿只见庭院清幽寂静,不闻里间交谈声,心里越发不安。而明菊又将她引向西厢书房——竟不是太夫人平素起居、待客的正堂,可见太夫人这边待元徵也确实已疏远了。
    雁卿就在书房外头游廊前停住了脚步——游廊前种了半爿竹林,翠竹参天蔽日,湿气所聚,青苔暗生。那南北向的游廊尽头掩着一扇门,推门进去,便是书厅。书厅内却并不昏暗,因南面向阳处开了一扇极开阔的窗子,窗外延伸出一处平台,可容天光洞入。
    雁卿抬手推门,门开时有风穿户袭来,那洞明的窗前有人闻声回过头。目光相遇,便有片刻寂静。
    是元徵。
    经年不见,再相逢时何以相对?唯有泪眼与浅笑罢了。
    也就是看到他的时候,雁卿心中的烦闷不安便尽数沉淀下来了。七哥模样变了许多,褪去青涩,他的眸光更沉静雅重。明明就是同鹤哥儿、谢景言一个年纪的少年,却又有截然不同的气质……反而越发衬得她像个不经世事、不解烦忧的顽童了。
    可七哥就是七哥。
    雁卿揽裙行礼,原本该碰面时互相问候的时候,元徵却已迎上前来,道,“雁卿……”
    他几乎就要握住雁卿的手,书厅里侍奉茶水的丫鬟反应敏捷,立刻便托了茶盏奉上来。元徵才回过神来,停住了脚步。
    雁卿便也道,“七哥。”
    四目相对,都有无数的话要说,却又都不知该怎么开口。
    元徵望着她的目光过于热切了,雁卿竟从羞赧中生出些畏缩来。便不能抬眼。倒是立刻就想到——她还没见着太夫人,忙四面寻找。便又有丫鬟上前解释,“太夫人午后乏倦,已回房歇晌去了。世孙要借书,太夫人说尽可自便,若有寻不到的,询问大姑娘便可。”
    雁卿便点了点头。道,“七哥想看什么书?我带你去取。”
    元徵又凝望了她片刻,才缓缓的说,“《水经注》。”
    ——当年他们在兰雪堂中一道读《水经注》,定下了三峡之约。元徵手头就有原本。
    可雁卿也不曾质疑,只道,“七哥稍待,等我去找来。”
    这本书雁卿时常诵读,便叠放在书厅案头。雁卿上前翻取时,元徵就跟随过去。书案当窗摆设,那窗子落得矮却开得阔,窗外便是风景。翠竹山溪交相辉映,编竹为矮台错石成野桥,满眼都是青翠的柔光。他们就在那窗前抬手按住了同一卷书。
    雁卿垂眸不语,元徵便说,“不必了,我不是来找书的。只是很久不见了,我来看你。”
    雁卿忽然间无言以对。
    她问不出口。在慈寿堂里原本也不适合质问——只要她还不想将林夫人的怀疑宣扬到太夫人的耳中。
    她设想过很多次同七哥久别重逢的场景,可林夫人告诉她,七哥也许妨碍过三叔的姻缘。她又设想过很多次自己质问七哥的话语……可七哥说,“很久不见了,我来看你”。
    为什么不能就这么简简单单的问候?
    他们之间的情分究竟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难以启齿和维护?她这么努力的想要取得她阿娘的认可时,七哥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啊——难道真的就只是她阿娘的误会和偏见吗?
    雁卿难过的同时,也终于感到倦怠和疲惫了。
    她答道,“我也很想念七哥。”窗外景明,她的心情却晦暗沉重。她便将书推给元徵,仰头望着他,“书已找着了。七哥还有旁的事对我说吗?”
    元徵到此刻才察觉出她心境的变化,一时就只定定的望着她不说话。
    雁卿便不闪不避的回望过去,她明白自己应该直言相问,否则也许七哥会不明白她所指为何。可就如元徵能读懂她说不出口的话一样,她也总能读懂元徵细微的心境波动——元徵目光里一闪而过的动摇,并没能瞒得过雁卿。
    那是心虚。
    雁卿脑中霎时就是一片空白,原本想要追问的话也再说不出口了。
    ——七哥做了需要瞒着她的事。
    一旦她追问他十之八九会向她坦白,可雁卿已经不敢问了,因为一旦问了便再也收不回。
    她垂下目光,避开了元徵的注视。向后退了一步。
    元徵紧跟着便追了一步,道,“你想问哪一件?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若一件件说起来……”
    雁卿便道,“七哥是否知道,皇后当初化名作贺祁。”
    元 徵略顿了片刻,才道,“在你说之前,不知道……早些年我在守孝和养病,府上的交际都轮不到我来处置。你也明白我的性子,不相干的人我从不上心。待到后头我 开始管事了,皇后又已贵为六宫之主。便从未打过交道,自然更无由得知。”原本前倾的身体站直了,他无意中表露出来的迫切和紧张一时消散了,声音里果然便流 露出些脆弱的自嘲来,“不过现在我明白了,采蘩祁祁,薇亦柔止……她的妹妹化名是贺柔?”
    雁卿不语,元徵便轻声道,“是我失察了……你生气也是应该的。”
    雁卿心里只是难受……她终究还是避重就轻,没将该问的话问出来。如今元徵如她所愿否认了,她却半点都没感到庆幸。
    “我不是故意的。”元徵又说。
    雁卿草草的点了点头,生硬的微笑起来,“嗯……这我就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家里来客人了,今晚就没有单章了。


☆、89第六十一章 上
    明明终于见过面了;雁卿却觉着比见不着时更低落。
    直到元徵告辞离开,她都没能将心底的疑问说出口。
    怀疑总是在暗处悄无声息的成长;一旦埋下了种子,就再难以根除。雁卿知道自己不该逃避,可她只是无法下定决心将真相弄明白。
    元徵似乎也意识到些什么,不久便通过世子妃邀请雁卿去府上做客。
    因入夏后太夫人身上便有些不大爽利,雁卿同月娘一心侍奉在侧,便以此为借口拒绝了。
    倒是太夫人看出她的心结来,这一日用过了汤药,忽然便对雁卿道;“遇上自己喜欢的人,有些事该装糊涂就装糊涂吧。”
    雁卿脸上缓缓的涨红了,也不知该如何答话。太夫人看她这反应,脸上也不由就带了笑意,又道,“真是个孩子。”
    太 夫人似乎已什么都知道了,思及此,雁卿也是又羞愧又难过,越发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太夫人便接着说,“你这个性子的小姑娘,越对自己喜欢的人就越是求全责 备。可男人哪有没毛病的,总有那么一两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是你太公那样的完人……”追忆起往事,太夫人也不由失神了片刻,方道,“也有不够豁达的毛 病。奸佞逼死你曾祖父,他跟着就悲愤吐血身亡,将自己生生给搭进去……”说着便已伤神。略缓了一会儿,才又笑起来,“这么烈的脾气,可想见平日里有多要强 了——若不留神同他争吵起来,他必穷根究底,都不知有多讨人嫌。”
    雁卿出生时祖父早已去世,自然毫无印象。然而太夫人极少对雁卿提起往事来,这一日却似乎起了谈性,雁卿便也顺着她的话,道,“那阿婆为什么嫁给太公啊?”
    太 夫人笑道,“喜欢他呗。他这个人就是轴,也就那么几件事不肯让人,其余的却不大计较——头一回去我家,我顽皮给他上了一盘澡豆,他就把澡豆吃光了。洗澡的 时候故意拿破衣裳给他换,他也大大方方的穿出来……平日里玩闹逗弄他,他也一次都没恼火过。”明明是她自己说人不好的,雁卿顺着问了,她却又与有荣焉的替 亡夫分辨起来,笑道,“单看这些事,就和个田舍翁似的。然而论说才性,他却是真的睥睨一世。别看我是公主之女,可当初嫁给你太公,也不知羡煞了多少姑娘 ——你看你三叔够聪明的吧?还远不及你太公一半呢!”
    雁卿便睁大了眼睛——三叔已是她所见最博学多才的人了,天下的技艺就少有他不会的,原来竟还不及她祖父一半聪明吗?
    太 夫人见她流露出崇敬的神色,才满足了。就又将话带回去,“真正不做错事、挑不出毛病来的男人,反而往往天性凉薄。岂不闻‘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人一 旦喜欢上一个人,就容易做错事、说错话。性情中人遇上了性情中人,自然时不时就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你生气归生气,可也不要动不动就要断绝往来,该听 他解释时,还是要听的。”
    雁卿这才明白……太夫人是以为她同元徵闹别扭了,在规劝她呢。
    她越发愧疚起来,终于开口道,“可若他做了令人寒心的事……”
    太 夫人便笑叹着捏了捏她的脸颊,片刻后才道,“也看你喜不喜欢他……元七这孩子,看准了是不会做什么对不住你的事。不过他毕竟是元家人,又在那种环境里长 大,你也不必指望他同獾郎似的是个仁厚君子。家里人心里也都有数,不说话也就是默认了——要紧的还是你喜欢不喜欢。”
    雁卿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喜欢是喜欢……可心里有些坎儿过不去。”
    太夫人便往后靠了靠,想了想,问道,“那就是还没那么喜欢吧?”雁卿就一愣,太夫人看了她一会儿。又笑道,“……这样也好。”
    也许是年老体弱的缘故,一场小小的风寒,太夫人足足养了一个月才好。她是德高望重的长辈,病得久了,连皇帝也惊动,特地指派太医前来会诊。四下里闻风而动,纷纷前来探视,倒让太夫人不胜其扰。
    赵 世番当了五六年中书监,虽品秩不高,却是帝王近臣、掌管机密要政,是握有实权的凤池宰相。赵文华镇守荆州,也是雍州以外天下重镇之首。赵文渊年轻有为,才 华、见识还在两个哥哥之上,只可惜晚生了几年。如今鹏哥儿也已长成,比父辈更沉敏雅重,显然也不是池中之物。太夫人可谓子孙琳琅,满庭锦绣。
    唯一令她犯愁的,就只有幺子的婚事了。同林夫人抱怨时也说,“若这些人都是上门给三郎说媒的多好。”
    ……林夫人没敢回嘴。
    早些时候给三叔说媒的也是车水马龙,如今无人开口,还真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说。而是因为三叔要的是精神伴侣,量化不出来。
    然而到底还是让太夫人给等到了。
    这一日来的并不是稀客——谢怀逸的夫人杜氏确实不大爱出门,然而同太夫人和雁卿却格外投缘,是常往来的。太夫人病中不爱见外人,唯独她是例外。上个月偶然同她说起来赵文渊的婚事来,言谈中颇多忧虑。杜夫人便记在了心上,如今仔细打探好了,便来探问赵家的口风了。
    亲朋间一应长辈,雁卿喜欢杜夫人还胜过世子妃。世子妃同她确实亲厚,然而性喜排场、擅争胜,同雁卿还不大相合。杜夫人却率真简约,毫无攀比、傲慢的心性。人又温柔,同她相处总是格外的舒服。
    后头杜夫人又将做糖果点心的技艺传授给雁卿,有师承之谊,雁卿待她越发亲密。
    早些年太夫人还曾调笑雁卿,“别是抱错了吧,怎么看你都是兰娘家的。”杜夫人名兰娘。
    雁卿觉着林夫人显然太愿意拿她来换谢景言了!不顾委屈赶紧反驳,“我比三哥哥小三岁呢,抱不错的!要抱错也是二哥哥抱错了!”结果就被鹤哥儿弹了满头包。
    这一回她也是听说杜夫人来,特地从松涛阁赶回到慈寿堂来问候。
    到了才知道杜夫人是来给她三叔说亲的。行礼问候过,雁卿便悄悄拉了明菊出来询问,倒是很快就将前因后果弄明白了。
    原 来十年前,三叔随晋国公东去剿匪,曾北上辽东。彼时梁国破灭,突厥人伙同契丹南下攻略,在辽东以十万大军将龙城重重包围。龙城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