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归-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扣没在跟前,她叫上了半夏跟随。
  陆家派的车子正在外面等着锦书,锦书上车之前突然见宋平和玉扣两人各骑了一匹马回来了,两人见了锦书忙下马来。玉扣快步上前,含笑问道:“奶奶这是要去陆家?”
  锦书点点头,那玉扣便说要跟去,锦书道:“你看好家就成。”说完她已经上了车,半夏帮忙放下了帘子。
  车子已经在前进了,锦书端坐在车内,有意的问了半夏一句:“咱们玉扣和宋护卫走得倒挺近的啊。”
  半夏笑着说:“奶奶您才知道啊。他们经常在一切切磋武艺,玉扣姐姐时常向我们夸赞说宋护卫的武艺好。”
  “这两人能谈到一起倒不算意外。”锦书仔细想想玉扣跟了她已经好几年了,是她身边的老人了。当初就因为看重了玉扣会些拳脚,身手不错才把她从开封接了来。刚来的时候有些贪吃粗笨,这些年过去了,好几次生死瞬间玉扣都一直在身边陪着她。玉扣也有二十了吧,别人家的丫头这般大早就放出府了。
  玉扣的年纪也早就到了,但她离不得玉扣,想着是不是该好好的安顿玉扣。
  锦书怀着这样的心情一直到了陆家。
  车子才停下,陆家的长媳布氏就在那里候着了。锦书刚下了车,布氏就热情的挽过了锦书的胳膊边走边与锦书道:“就等秦娘子了。”
  陆夫人闲时喜欢玩几圈,等到锦书身体养得差不多后也常叫了她来作陪,锦书自然是欣然前往,一来二去的,她就和江陵几位有头有脸的太太们成为了牌友。
  牌桌自然还是设在陆夫人住的这边厢房内,她到来时那知府太太、万同知家的太太都先一步到了,陆夫人正招呼两位太太喝茶。
  “对不起,我来迟了。”锦书满脸的歉意。
  万家太太笑道:“你们家的孩子那么小,难免不被绊住。”
  陆夫人见人已到齐便命摆桌子。
  外面虽然冷,但屋子里笼了火盆倒十分的温暖,锦书进屋后就将身上莲青色的斗篷解了下来,露出了里面的一袭柳黄色紵丝妆花褙子。
  知府太太瞧着锦书盈盈细腰忍不住赞道:“到底是秦娘子年轻恢复得好,这身段哪里像刚生过孩子的,分明就还是一个大姑娘。再看这皮肤也是白里透红,嫩得掐出水来。别说是男人,我一个女人见秦娘子这等出色容貌也心爱得紧。”
  知府太太的一番话把锦书给逗笑了,乐道:“太太真会抬举我,还大姑娘……二十来岁的人了,孩子都养了,也不敢再装嫩了。”
  “什么装,这是真嫩。”知府太太乐不可支的笑了起来。
  那陆夫人一边码牌一边道:“知秋,你可知道我们秦娘子为何保养得这么好吗?”
  知秋是知府太太的闺名,她忙问:“将军夫人知道?我正想问秦娘子可有什么秘方呢。”
  陆夫人捂嘴笑道:“那是因为人家夫君宠爱啊,你们不知道吧,他们小两口甜蜜着。有了情郎的滋润所以气色才这般的好。”
  锦书微赧,低了头说:“我年纪最小,你们就喜欢拿我醒脾。不闹了啊,正经打牌吧。”
  陆夫人低声和知府太太说道:“你看她还不好意思了。”
  大家住了这个话题,正儿八经的开始打牌。锦活了两世,牌技还算可以,她出牌的速度有些慢,好再左右都不催她。
  锦书犹豫再三终于将手里的牌打出去了,她的下家是万家太太,没想到打出的这张牌正好喂到了万家太太的嘴里。她满脸欢喜的说道:“多谢秦娘子成全。”
  这一局才打了四圈,万家太太就和牌了。
  锦书赌品不错,不悔牌,也从不赊欠。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万家太太满心欢喜的收了钱,一旁的丫鬟帮忙洗牌的功夫时,万家太太见锦书身上的褙子纹样好看,就问她:“这衣裳好,颜色娇嫩。纹样又新奇,只怕是今年出的新货,多少钱一匹?在哪家布庄买的?”
  锦书笑答:“就在东街口的那一家,裁缝也是他们家的。不过只怕没有柳黄色的,还有银红和浅绛色的。”
  万家太太笑道:“我长得黑穿不了这样娇嫩的颜色,再说年纪也不小了,该穿些沉稳庄重的颜色。回头我做条裙子穿。”
  大家说笑了一番,知府太太突然又说起了正事:“这些天不大太平吧,是不是又出什么乱子呢?”知府太太说这话的时候是看着陆夫人的。
  陆夫人道:“那些蛮子又在闹事,我们将军昨晚半夜才回来。”
  “这些哪里是什么蛮子,简直就是土匪。”万家太太心直口快。
  知府太太忙给万家太太递眼色,心道当着秦娘子的脸说什么土匪,那秦勉不就是土匪出身的么,让人家秦娘子脸上不光彩。哪知锦书根本就不曾在意,依旧言笑晏晏的与人说笑。
  几局牌下来,知府太太见锦书今天手气不好,她原本赢着的,也主动收了手说:“今天先这样吧,明天我们再约。”
  陆夫人见知府太太都发话了,她也只好道:“好吧,明天再约。”
  其余三人便要起身告辞,陆夫人正要留锦书单独说几句,哪知那知府太太本来在前面走着的,突然人就顺势倒了下去,屋里人皆惊了一跳。
  那陆夫人还算沉稳忙道:“快来人把太太抬到床上去。”
  锦书却走了过来道:“嫂子先别急。”她蹲下身来,仔仔细细的与知府太太检查起来。


第一百九十二章 过问
  脉象濡滑,这是痰湿内阻的迹象。
  锦书这才放心的让人将知府太太抱到床上去放好,那陆夫人和万同知太太,早就看傻了眼,秦家这位小娘子竟然会给人看病?但见锦书不慌不乱的样子,又不想是唬弄人的。
  “知秋她怎样呢?”
  锦书忙答道:“清阳上升,所以才眩晕昏蒙。”
  “妹妹你别背医书,只说要不要紧?”
  锦书道:“暂时没有性命之忧,我给开个方子,慢慢调养起来。”锦书又让人找来了一副银针,她与知府太太灸了,那知府太太才悠悠转醒。
  陆夫人见知府太太总算是醒了,这才六神归位,满脸担忧道:“知秋,你感觉怎样啊,好再秦家妹妹在此。”
  锦书便道:“太太是不是觉得最近头晕目眩看不大清东西?”
  “好像有过这样的情况。”知府太太醒来过后还是觉得这屋子都在跟着旋转一般,锦书接着又道:“那太太肯定喜欢吃肥腻甘厚的东西。”
  知府太太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牙齿不好,别的东西嚼不烂,肥肉还能吃几两。”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锦书有些无奈,便又与知府太太道:“太太要是相信我的话,我可以给太太开副方子好生调养。”
  知府太太疑惑道:“秦娘子当真会看病?”
  锦书笑着点头:“正儿八经的拜过师的,就看太太要不要相信我。”
  知府太太犹豫了下,但见锦书说的和那些看病的大夫说的无二,只好点头道:“好吧,我相信秦娘子。”
  锦书见知府太太接受了她,这才问了陆夫人要了纸笔来,她低头开了一副汤药。陆夫人顺势瞟去,却见上面写着半夏、白术、天麻、苡仁等常用药。
  锦书很快就写好了方子,交给了跟着知府太太出来的仆妇,接着锦书又和陆夫人道:“夫人的这个牌局只怕凑不齐了,知府太太需要好生调养,像最近这样的一坐一下午不挪身是不行了。”
  陆夫人点头道:“养病要紧,等到知秋好了我们几个再聚吧。”
  歇息了一会子知府太太身上略好些了,锦书又交给了她一些调养的法子,告诉了她一些养生的秘诀,别说知府太太就是陆夫人和万家太太也都听入神了。
  万家太太很是赞同道:“原来秦娘子保养的秘方在这里,今天我们算是学到了。”
  锦书陪着他们说了半晌的话,心中着实挂念幼子,又见那知府太太没什么大碍了便要告辞。
  知府太太和万家太太也都相继要回去,陆夫人答应着,那知府太太由庞家的仆妇搀扶着,走出了陆夫人的内宅,车轿在外面等候着,锦书已经坐上了车,知府太太却遣了仆妇来找锦书。
  “秦娘子,我们太太请您过去说几句话。”
  锦书答应一声赶紧下了车来到知府太太的轿前,知府太太端坐在轿内,仆妇揭了帘子和锦书道:“秦娘子,以后我还能找你看病吧?”
  锦书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太太需要了让人带句话就过来。”
  知府太太笑道:“那就费心了,得闲了带了你们家的哥儿去家里玩啊。”
  知府太太接纳了她,锦书自然也高兴,欣然应承了。
  锦书回到家已是掌灯时分了,到家连衣裳也来不及换就先去看望了元哥儿。元哥儿见了她就要扭着身子让她抱,锦书心中柔软一把将孩子抱了过来。元哥儿心满意足的躺在母亲怀里,叽里咕噜的不知说些什么。
  一旁的奶娘见了笑道:“哥儿想和奶奶说话了。”
  锦书摸着元哥儿的脸说:“可惜我一个字也听不懂。”
  屋里已经亮了灯烛,却不见秦勉回来,锦书担忧问了丫鬟才知秦勉下午回来过,但据说回来只看了一眼儿子就又走了。锦书知道最近那些蛮子闹事,陆范和秦勉都不得安宁,他也难得在家。自从做了母亲后,锦书有了新的寄托,秦勉在不在对她而言仿佛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
  锦书陪着孩子玩耍了许久,直到元哥儿自己睡了,她才有功夫打理自己的事。
  入冬这么久以来,江陵连一场雪都没有下。
  虽然没有下雪,但江陵的冬天还是格外的寒冷,这种湿冷比在洛阳、开封的时候还难捱。锦书泡着热水脚,腿上的酸疼才略好一些。
  玉扣进来了,手上捧着刚熨好的衣裳。
  锦书见了她,便想起了白天的事,目光就自然而然的追随着玉扣的身影。
  玉扣帮忙放好了衣裳就要出去的时候,锦书叫住了她:“你坐下来和我说说话。”
  玉扣却并未在袖墩上坐她让跟前的小丫鬟出去了,自己则蹲了下来伺候锦书洗脚。
  这些活玉扣早就不做了,但她这一刻却做得很认真。
  “玉扣,你今年多少岁呢?”
  玉扣有些诧异,怎么奶奶突然问她这个,连忙道:“二十三了啊。”
  “都这般年纪了,过得真快。当初我让人把你从开封带到洛阳的时候你还是个小丫头呢。那时候你比现在还胖,又爱吃。”
  说到这里玉扣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笑道:“那时候小,心思简单。一切有流苏她们,也轮不到我所以只要吃好就行了。”
  “那时候你只是姥姥房里的一个三等丫鬟。你跟了我这些年想家吗?”
  玉扣心里疑惑,奶奶是要赶她走?她愣愣的说:“家也想啊。不过家里兄弟姐妹们多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我也早就习惯了。奶奶是想婢子回开封吗?”
  锦书却看着玉扣笑:“好玉扣,这些年多亏了你,辛苦你了。你要是遇着合适的人,一定要告诉我啊。”
  玉扣惊诧的看着锦书,锦书眉眼含笑灿若春花,一点也不掺假。
  奶奶她是嫌弃自己呢?玉扣便对锦书跪下来了,苦苦请求道:“奶奶,您别赶婢子走,奶奶在哪,哪里就是婢子的家。”
  “谁说我要赶你,你快起来。”锦书将玉扣给拉起来了,又温和的笑说:“是觉得你年纪大了,这些年一团乱耽误了你,所以想让你成个家。我帮你置办嫁妆。你心里若有中意的人要告诉我,我给你做主。”
  闻言,玉扣的脸犹如红布一般,带着几分小女儿的娇羞,低着头道:“要是遇上了顺眼的,我一定会和奶奶说。”


第一百九十三章 出诊
  秦勉跟着陆范出去平乱去了,接来好几天都没回来。
  因为知府太太病了,陆家的牌局也一连好几天都没有开,锦书只在家带着孩子,哪里也没去。
  这天天下小雨,更显得阴冷无比。元哥儿躺在摇篮里正咿咿呀呀的不知说些什么,屋里笼着火盆,虽然留了一扇窗户没有关,但还算温暖。
  锦书守着儿子,手里却没闲着,正低头给元哥儿做一双虎头鞋。
  雨声滴落在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时光在这一刻变得静谧起来。
  锦书脖子有些发酸了,便放下了手中的活,正欲逗弄儿子的时候,元哥儿却突然向她伸了手,要她抱抱。锦书心里一软,弯下身子将孩子抱了起来,用脸贴了贴孩子娇嫩的小脸蛋。这是听见外面有木屐踩在湿地的脚步声传来,锦书心道莫非秦勉回来呢?
  不消她吩咐,半夏忙去开了门。锦书忙抱了孩子往屋里躲了躲,怕带进来的冷风吹着元哥儿。
  那半夏举目一看,不是老爷啊,两个仆妇戴了斗笠,披了蓑衣正匆匆的往这边赶。走在前面的那位是家里的白婆子,后面那位好像是知府家的仆妇。
  两位仆妇步履匆匆,一直到了檐下,白婆子这才帮庞家的仆妇解了蓑衣摘掉了斗笠。半夏忙向内禀报了一声:“奶奶,庞家来人了。”
  锦书这才在内里说:“请进来吧。”
  半夏便引了庞家仆妇进屋,那仆妇是知府太太的身边的人经常跟着知府太太出入的,所以锦书身边的丫鬟大都认得。
  那婆子进到屋内忙给锦书行礼,锦书抱着孩子正坐在罗汉床上,见了那婆子笑着点头说:“多礼了,起来说话吧。”
  婆子垂首站在下面,一副恭敬的样子与锦书道:“秦娘子,我们家太太病了,也不知娘子是否方便,请娘子过去帮忙看看。”
  锦书之前是答应过知府太太的,人家冒雨上门来请哪里有不去的道理,她点头答应:“好吧,我这就跟你去。”
  她将孩子交给了在一旁静候着的奶娘,随即多嘱咐了几句奶娘,同时让玉扣帮她拿了药箱来。
  锦书披了一身大红色的羽缎,连翘替她撑了伞,玉扣帮她抱着药箱,便上了庞家派来的车子。
  冬雨霏霏却并未停息过,沁人的寒意让人不由得的抱紧了怀中的手炉,然而脚上却依旧半天也无法暖和起来。
  锦书坐在车内显得有些心烦意乱。好再江陵并不大,从住处到知府家也不过半个多时辰的路,这还是雨天,平时的话顶多半个时辰就到了。
  到地之后,锦书在庞家仆妇的引领下就直接往知府太太的内宅而去了。
  锦书并不是第一次来庞家,但却是独自第一次来,上次来还是一个月前,随了陆夫人来给知府太太贺寿来的。
  知府太太躺在床上,听丫鬟说锦书来了,这才挣扎着坐了起来。锦书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忧心忡忡的关切道:“太太,我来给你看病了,您哪里不舒服。”
  知府太太见着了锦书脸上这才有了那么依稀的笑容,懒懒的说:“没胃口,吃什么都感觉味同嚼蜡一般,胸口闷闷的。”
  锦书听说后先给知府太太把了脉,症状比之之前有些细微的减轻,但却无明显的好转。好再这次是有备而来的,锦书道:“天气冷,脾胃虚弱,太太这病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日积月累,要去根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容易。我给太太调整下方子,然后再给你灸几天,太太意下如何?”
  知府太太诧异道:“秦娘子还会针灸吗?”
  锦书微笑着点头道:“师父教过的。”说着,她已经去开了随身带来的药箱,玉扣在一旁帮忙打下手,帮她烤针,帮她插艾条。
  都是女眷,知府太太治疗起来的时候也少了那些顾虑。锦书找准了穴位,温了针艾条已经灸上了。冒着热气的艾条让肌肤显得有些灼热。
  知府太太微微的有些紧张,锦书在一旁温和的和知府太太说话:“这饮食习惯也要慢慢的纠正过来才行,光靠药的话过一段时间又回到老样子了。”
  知府太太笑道:“我这个人就贪这一口好的吃的,别的倒不怎么爱,以前没个节制,现在倒遭报应了。”
  锦书便道:“好吃的东西谁不喜欢,我也是如此,不过凡事不可过量,太太不仅喜欢吃肥腻的,而且还喜欢吃甜食吧?”
  知府太太道:“是,妹子没有说错。我最爱吃红糖炖猪蹄了,甜糯又不费牙。”
  锦书光听就觉得油腻,忙道:“这道菜太太不适宜吃,以后还是尽量吃些清淡的吧。”
  将近一个时辰后,艾条已经燃烧得差不多了。锦书取了针,重新调整了药方,就要告辞,知府太太却挽留了她:“秦娘子要是不介意的话请留下来吃顿便饭吧,你看也正好到饭点了,外面的雨又还没停歇。”
  果然雨势比来的时候又大了些,天要留客,也只好顺其自然,锦书便答应了。
  因为接手了知府太太的治疗,这些天前往庞家的机会就多了一些,知府太太身边有人说话,配合着治疗气色倒好了一些。
  第三天锦书去给知府太太治疗的时候,她遇见了在家休沐的庞知府。正好庞知府来探病,便就遇上了。
  “这些天辛苦秦家娘子了,内人对秦家娘子的医术很推崇。”
  锦书恭谦的答道:“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