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堂归燕-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奈之下,就只能憋着一口气,回头看了一眼秦宜宁。
秦宜宁会意的道:“刘观主,我们此番前来是为了静臻还俗一事的,还请观主放了她的度牒,往后她跟在我身边也名正言顺一些。”
刘仙姑眼眸精光闪烁,圆脸笑的像朵花似的,“无量天尊!这位小姐瞧着倒是个有缘人,不过静臻这些日子在我们道观修行,我们可是费了不少的心呐!”
刘仙姑开始掰着手指头道:“静臻的身世你们也都知道,我们仙姑观虽然避开尘世间的纷扰,可少不得有那些尘世间的人来捣乱,你们可知道我们为了顾全静臻,遭了多少的磨难?简直是操碎了心。静臻,你说是不是。”
唐萌闻言认真的点头:“是啊,若不是师尊保护,我哪里有今日。”
“就是啊!”刘仙姑见唐萌这么说,更来了劲儿:“何况这半年多不论是吃穿用度,我们不曾有一样短缺亏待了静臻的,粗活从来舍不得叫她做,不说别的,反倒是贫道还安排了人照顾静臻,静臻,你说师尊说的对不对?”
“对啊,师尊还给我安排了两个小师侄陪着我。”
“所以,贫道这个小道观,为了静臻可真是费尽心力,既要顶着压力,又要操着心,这段时间又是担心又是受怕的,就是老道姑都折腾的瘦了四五斤。”
刘仙姑这一番市侩经济学问,秦宜宁听了哪里有不明白的?当即便笑着道:“观主慈悲为怀,我深感敬佩,且静臻俗世中的家人也的确遭受冤屈,今日前来一是想为静臻还俗,方便以后我带着她在身边,二则也是想在仙姑这里,为唐家全族人打七七四十九天的解冤祈福醮。”
说着话,秦宜宁从袖中拿出几张银票,缓步上前,双手奉上,笑容满面的道:“这里是四百两银票,余下的一千六百两,我随后会命人给您送来,这解冤祈福醮的事,还望请观主费心操持,你我都是一心为了静臻着想的人,这事儿也是为了静臻的未来。”
刘仙姑在秦宜宁拿着银票到跟前后,就立马变了一张脸,秦宜宁的话没说完,她就已经说了几个“是”“好”,最后更是点头:“小道一瞧,姑娘就是个蕙质兰心至善至仁的人,这样叫静臻跟在你身边我也放心,度牒的事贫道还要去道录司办,等办妥了必定会给姑娘一个准信儿。”
本朝出家道人并非是自己想出家就可以出家的,必须要有道录司发放的度牒在手,才算证明了自己道士的身份,若想还俗,自然也有一定的流程需要办。
秦宜宁便理解的道:“如此,就劳烦观主了。”
“不劳烦,不劳烦。”刘仙姑手里攥着银票,满眼精光直闪,眼角都挤出了鱼尾纹,拉着唐萌的手道:“这位姑娘心地好,对你是真心的,你往后就跟着她吧。”
唐萌笑容有些尴尬,但是也乖巧的点了头:“是,师尊。”
刘仙姑又看看银票,啧啧了两声,笑道:“瞧这事儿弄的,倒像是贫道与您化布施似的。”
“观主说的哪里话,”定国公夫人见秦宜宁如此大方的办好了这件事,便开口道:“布施也是我们的功德,这丫头既然有心,便是她的善缘到了,刘仙姑就是她积功德的缘法,以尘世间的俗物,能换得功德庇佑一生,若论‘舍、得’,怕是这丫头得到的更多呢。”
“老夫人果真是有慧根之人。”刘仙姑笑着点头,终于舍得将银票收起来了,手指掐了几个诀,随即似开玩笑一般的道:“我看着老夫人山根发暗,且有凹陷,怕是最近府里会有事不顺。贫道可否一观老夫人的手相。”
秦宜宁见刘仙姑说的煞有介事,顿时有些好笑,这是在她这里化了布施,又转而与外祖母化了?
定国公夫人却是笑着倾身,伸出了双手。
刘仙姑仔细的看过后,脸色有些凝重的道:“无上太乙渡厄天尊!老夫人,请听贫道一言,府上不出两月,便有血光之灾,情况怕是极为不妙。”
秦宜宁闻言眉头便是一皱。
就是一旁的年轻公子和他的随从也都神色肃然。
定国公夫人心里咯噔一跳,忙问道:“此灾应在何处?才刚仙姑说我山根发暗凹陷,可是我家老爷他……”
刘仙姑快速掐了几个诀,摇摇头,又叹了口气道:“时也,命也,老夫人若是平日肯积善缘,府上或可存一线生机。否则,怕有灭门之祸。”
这种话已是太重了。
秦宜宁不禁有些怀疑自己方才的想法,难道刘仙姑不是为了化布施?
哪里有与人化布施,却说的这么重的?顶多一句血光之灾就足以叫人心里发寒,又何必说什么灭门之祸?
难道她真的看得出什么来?
定国公夫人面色有些紧绷,其实这几年来她的心一直都悬着,大周与大燕的战争越演越烈,距离京都越来越近,她就总觉得自己一家子人都像放在火上烤一般,生怕哪一天终究会有事。
这般如履薄冰的日子里,刘仙姑再一句“血光之灾,灭门之祸”,定国公夫人就觉得心都凉了。
她深吸了一口气,道:“今日出来,身上不曾带太多的银子,我想请仙姑为我家人打上七七四十九日的平安醮,回头我就命人将两千两银子送了来,也算是在有能力之时,为孙家人结一份善缘。”
刘仙姑点了点头,也并未有方才那见钱眼开的模样了,而是笑着对秦宜宁道:“姑娘过来,贫道也为你瞧瞧。”
秦宜宁自然不会推辞,笑着走到刘仙姑身边。
刘仙姑先是仔细端详了秦宜宁的脸,又拉起她的手捏了捏,随后看了她的双手,便笑了起来:“姑娘是有大气运之人,虽命运坎坷,却总能逢凶化吉,姑娘双耳高过眉,鹅蛋脸颊,足见是个一生富足的,而且姑娘的姻缘很好,且红鸾星已动。”
刘仙姑说着话,竟笑吟吟的用眼角余光看了一眼那位一直沉默旁听的年轻公子。
那位公子则是仿佛没感觉到似的,依旧喝茶。
秦宜宁有些羞恼。
这位仙姑到底靠谱不靠谱啊!这种话怎么当着外男说?她决定认为方才刘仙姑就是在讹诈了!
刘仙姑却笑将秦宜宁往定国公夫人身边推了一把:“老夫人这位外孙女是个极为淳善的,且有气运傍身,说不定你的善缘和一线生机就在这位姑娘身上呢。”
定国公夫人搂过秦宜宁,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多谢仙姑,我这孙女的确是极好的。”
站起身来,又道:“今日来了观中,少不得要随处看看,去给斗姆元君上柱香、磕个头。”
刘仙姑笑道:“老夫人与姑娘随喜便是。”
定国公夫人便笑着拉着秦宜宁的手往外走。
正当这时,外头却有个小道姑快步进门,揖手道:“师尊!雨柔夫人来了!”
一听雨柔夫人来了,刘仙姑蹭的站起了身,对一直不曾撵的年轻公子道:“主东也带着这位小哥随处逛逛吧。”
第五十三章 前缘
俊俏青年闻言并未立即动作,仍旧慵懒的坐在原位,也不开口,只淡淡的望着刘仙姑。
他背后那虎头虎脑的小厮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抱着肩膀抬着下巴,仿佛在等刘仙姑表态。
刘仙姑叹了口气,道:“主东说的话,小道哪里有不听从的时候?会按着你安排的去做的。”
得到这一句肯定,青年才终于站起身来,理了理外头的披风道:“既如此,那我也四处看看去吧。”
秦宜宁此时已随定国公夫人到了院子中,隐约之间听见了一个低沉磁性的男声,觉得有些耳熟,可又想不起是在哪里听过,便也没多留心。
“外祖母,咱们先去看看宝塔如何?”秦宜宁搀扶着定国公夫人走出了月亮门拐了个弯到了正殿前的院子里,笑吟吟的问。
定国公夫人却是摇摇头,叹息道:“宜姐儿,你喜欢的话待会儿自个儿逛一逛,我有些乏累了,想去给斗姆元君上柱香。”
“那我陪您去。”秦宜宁见定国公夫人眉宇之间尽显疲惫,也打消了自己逛一逛的念头。
定国公夫人见她如此,笑容加深,道:“你们小姑娘家难得出来一次,就自己去逛吧,我这里有包妈妈和丫头们陪着呢,我去上了香,就回马车里歇息,你自个儿四处看看,也算不白来一趟仙姑观不是?”
秦宜宁其实有些心动,可又担心定国公夫人的身体。
见她如此,定国公夫人摸了她脸颊一下,“小丫头,年纪小小的,心思不要这么重,我能有什么事儿呢?你和唐姑娘一起,去看看宝塔吧,待会儿在来殿中上香,就这么定了。”说着摆摆手,一副轰人的模样,自己拉着包妈妈先往正殿去了。
唐萌陪在秦宜宁身边,笑着道:“姑娘也别太担心,我看着老夫人身体并无大碍,只是心病罢了,想是担忧家里的事。”
秦宜宁点头,心想定国公夫人这般,必定是被刘仙姑一番话给吓唬的。
她对于相术玄学之说知道的不多,也是半信半疑,想起方才还被说什么“红鸾星动”,秦宜宁就觉得脸上发热,不自禁想起了那天忽然从天而降的登徒子,抢走她的簪花不说,还摸了她的脸。
秦宜宁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皱了皱眉,轻咳了一声道:“那咱们就先去四处转转吧,你对这里熟悉,哪里景色好?”
唐萌就笑着拉着秦宜宁在仙姑观逛了起来。
秦宜宁今日披着的仍旧是那件猩猩红的锦缎白兔毛镶边斗篷,在冬日一片灰白的景色中,她的身影就像是行走在水墨画上,成为了一抹凸显出来的亮色。
逄枭与虎子到了大殿之前的空地,远远瞧见的正是她与唐萌渐渐走向宝塔方向的背影。
“爷,想不到今儿能在这里遇上秦小姐,您要不要上去说说话?”虎子挤眉弄眼的道:“才刚老道姑那话,可是意有所指啊,这么好的机会,要不要去……”
逄枭蹙眉望了一眼虎子。
虎子咳嗽了一声,终于闭嘴不再废话了。
逄枭却是站在原地一直看着秦宜宁的背影没有动作。
周围没有旁人,若是有人,就能发现他一身白衣外披灰鼠斗篷的儒雅装扮,与他不经意之间流露出的锐利气息并不相符。
正当这时,二人听见有脚步声接近,逄枭与虎子反应迅速的转到了一株粗壮的大树后。
只听见定国公夫人与包妈妈一行离开大殿,往山门走去,一面走一面说:“……宜姐儿是个懂事的,许是已看得出观主那也是一番考验,若是连布施都舍不得,又怎么会真心对唐姑娘好呢?”
“您会不会将那位想的太高尚了?老奴瞧着她却是个市侩嘴脸。”
“这些都是表象,我看她却是个外俗内仁的,若不然,她怎么会收留唐姑娘?想来市侩也只是个伪装罢了……”
定国公夫人和包妈妈一行人渐渐走远,话音渐弱。
逄枭和虎子这才从树后出来。
“爷,想不到这位老夫人还是个通透人。”虎子对定国公夫人很有好感。
逄枭点点头,静心之后收敛起过于锐利的锋芒,将带有狠劲儿和戾气的眼神虚化了一些,腰背也不再习惯性的挺直,而是略微有些驼背。
这样一来,锋芒毕露的人气势上顿时转变,成了一个儒雅的贵公子。
“走吧,咱们也去正殿。”逄枭率先举步。
虎子点头,道:“咱们也烧柱香吧,老太爷、太夫人和老夫人这会子还都在宫里,不知道怎么样呢,希望咱们这次把事办妥,能消了皇上的怒气。”
说起暂被拘在宫中“小住”的母亲、外祖父和外祖母,逄枭的面色便有些担忧。
殿中金身的斗姆元君神像巍峨庄严。
逄枭和虎子都上了香,然后端正的跪下行了道教的大礼,叩头默念:“乞求斗姆元君,保佑弟子母亲与家人平安,我这一身所造杀孽,只由我独自承担便可,但愿不祸及家人。”
额头贴地,虔诚祈祷中的逄枭看起来有些脆弱,让跪在他身旁的虎子见了觉得心疼。
他跟在逄枭身边形影不离,最是明白他的苦衷。人都知道逄小王爷位高权重,杀伐决断,可谁又能看得到他的高处不胜寒呢?
人最悲哀的,便是明明付出良多,却无人能够理解,甚至还被百般责难。因为小王爷的狠辣,有时候就连老太爷、太夫人和老夫人都会刺打他,希望他不要那般罔顾人命。
但是,谁能了解他们的无奈?
有时候,他们是骑虎难下啊。
“吱嘎——”
推门声打破了殿内的沉默。
逄枭和虎子同时转过头,正看到披着猩猩红披风的秦宜宁与小道姑打扮的唐萌相携而来。
许是心情不错,秦宜宁进门时脸上还带着灿烂的笑容,两颊的梨涡和笑弯的眼睛显得格外可爱。
逄枭愣了一下,迅速的转过身去,耳根染上了一片红,僵硬的跪在原地,仰头望着斗姆元君的宝像,似是在诚心祈祷。
地上的蒲团有三个。
虎子起初跪在左侧,此时已经站在一边,就只有逄枭占了中间的位置,恰好空出了左右两侧的。
秦宜宁有些犹豫,但道观毕竟是公众场所,她又没有资格去赶人走,只好无视一旁的青年,与唐萌去上了香,随即跪在了最右侧的蒲团上,闭上双眼诚心祷告。
唐萌则是跪在左侧的蒲团,也行了道教的大礼。
逄枭虽是跪着,可眼角余光自秦宜宁跪在他身旁起,就一直没有离开她。
她生的如此娇柔可爱,可命运却那般坎坷……
她现在应该已经十四岁了吧?
他们初见时,他也就是差不多她现在这个年纪。
七岁的小女孩,身上破烂的衣衫却洗的发白干净,与常相处的药材铺掌柜赊账为了她养母治病,却被赶了出来,被伙计推的跌倒在地上。
他当时跟着郑先生和赵侍卫在不远处看着,听见赵侍卫的一声幸灾乐祸的喷笑,心里就是一阵不舒服。
他本以为她会哭,事实上,她也真的有理由有资格哭。可是她只是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倔强的背起了破烂的箩筐,用身上仅剩的铜钱去买了两个肉包子回家给养母吃。
他到现在还没有忘记,她小小的脸上那双大而明亮的眼睛,还有她拍着干瘪的小肚皮,告诉养母自己已经吃过了时那强撑的笑脸。
他当时于心不忍,佯作路过她家,想讨口水喝。
小姑娘见到他,愣愣的看了半天,才笑眯眯的叫了一声“美人哥哥”,去给他烧水喝。
他喝过水,将身上揣着的钱袋给了她,那里头约莫有十两银子还有一些铜钱。
她被那么多银子吓呆了,不肯要。
他做施恩的嘴脸,说是打赏的,然后在郑先生和赵侍卫愤怒的目光下离开了她家。
郑先生和赵侍卫都是父亲的旧部,离开后就立即高声质问他。
“你为何要帮助仇人的女儿!”
“秦槐远那个狗贼该死!要不是他的奸计,当年逄将军又怎么会含冤而死,被凌迟成一片片的喂了狗!就是逄家人都一个活口都不剩下……”
他当年十五岁,才刚被李启天找到从军一年,李启天扯着逄将军的大旗揭竿而起,将他树立成了要为父报仇推翻暴政的一面旗帜。
没有人问过他,他是否愿意,只是军队突然就停在了他外祖父家开的小饭馆跟前,抢了他就走……
甚至没有人知道,他只是逄将军一夜风流的产物,逄将军自己可能都不记得还有他的存在。
而逄家的主母若是好的,又怎么会悄无声息的赶走了他母亲?
他生来就被别人决定了命运。
而这个女孩,何尝不是生来就被别人决定了命运?
他当时问郑先生:“这个小姑娘又知道什么?你们当年将她弄出来,让她受尽磨难,这么多年就已经足够了吧?!真有本事,为什么你们不去找她爹报仇,要难为一个无辜的孩子?!”
郑先生只说了一句——父债子偿。
他们在某方面的观念是不同的。争吵也不能解决问题。
后来又过了一年,他已在军中有了一定的威信,也变成了一个杀人时再也不会手软的冷血之人。
只是他每每想起那个小女孩时,冷硬的心都像是会变的柔软。
他带人来找她,想多少接济一把。
可梁城已经经过一番洗劫,她家只剩下一座残破的空屋。
他抓了人来问,才知道她的养母上个月死了,她也不知所踪了。
他以为她一定是死了。
一个懂事的小女孩,一个会软糯糯叫他“美人哥哥”的小女孩,一个让他心存愧疚和怜惜的懂事的孩子,就那么无声无息委委屈屈的死了。
只是想不到,七年之后,他会再次见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