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贵-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珏王府中很谨慎,每每收放消息时都会支开那些皇帝的人。
  在心腹一开始的几次试探性进出和传递并未被发现后,朱常珏悬着的心渐渐放下,暗道父皇为保皇室颜面也不会真对他赶尽杀绝的。
  可他却不知,珏王府外的暗布的人手远比他所以为的要多得多。
  若不任由他的人,他的信和他的信鸽进进出出,又如何跟着他的人,他的信,他的信鸽寻到与他联络之人?
  朱常珏做事比太子隐蔽,他的网很大一部分是暗布的,程紫玉即便有前世记忆,李纯纵然情报不少,也并不能完全肯定朝上朝下有多少是为朱常珏所用的。
  所以,李纯并没有完全封锁朱常珏的门人进出,也阻止了皇帝原本的禁足令。就是为了悄悄给朱常珏留下一道门缝。
  眼下他形势危急,不管是为了稳住势力,还是寻求帮助,必定不可能束手就擒,一定会有所动作……
  之后的出手,李纯和程紫玉便只是看着了。
  而负责行动的,是太子。
  程紫玉一早打的便是这个主意,由于涉政了,所以她不能动手。李纯是重臣,必须站在一个外人看来绝对中立的立场,他也不便动手。
  太子这个伙伴刚刚好,他与珏王既有利益冲突,立场冲突,还一大堆仇怨。他出来落井下石是最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了。
  谁也不会怀疑,谁也不会多言。
  总之,他来出击最最合适。
  当然他身为太子却多年被珏王压制,这个翻身仗他一定会不遗余力。更何况珏王一除,朱常哲根基不稳,对他来说,那高位舍我其谁?
  所以一早程紫玉便有把握了。即便没有那个合作,眼下太子也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全力猛火出击。
  当然,在文官势力里,他的实力也最强。毕竟大周礼仪之邦,讲个正统,他这个身在其位二十多年的太子无疑得到的支持是最多的。就这一点来看,还是他出手最合适。
  而这一晚,已基本解了禁足令的太子门人过得相当忙碌且充实。
  太子尽全力开始收服珏王势力,不能收服的便开始了打压和瓦解。
  在第一日便甩出了珏王好几条罪名,扯上了好几个势力后,不少家族都怂了。加之再往前一日朱常珏对熊家的出手,有些与珏王府束缚不深的家族已经开始有意撇清。再有皇帝突然开始表明态度的原因,更使一些家族嗅到了危险。
  而其中,第一个表现出来的,便是永宁伯府。
  夫君在朝上被皇上痛骂后才一个时辰,永宁伯夫人接到了顺天府递来,要求她明日出席堂审的文书。
  她当即就晕了。
  不是因抛头露面,也不是怕颜面无存,单纯就是害怕!怕被追责被追究!怕被推出来背锅!怕被第一个开刀。
  而永宁伯除了有同样的顾忌,他还想到今日朝上皇帝的那番话和自己已经败露的虚心,他清楚这事兜不住,咬了咬牙,当即便跑了趟顺天府。
  “因君一席话,幡然醒悟”的他意识到了当日夫人的糊涂,当即便主动表示明日与夫人一定出席。且他们愿意作为受害方一边的证人出面……
  第二日的早朝,有许多家族也已想明白,觉得就算不投诚太子,也没必要蹚浑水。一时间,告病的不少。
  还有两个被盯上的朝臣顶不住压力,递上了辞官回乡的奏请,只想着暂时避开这风暴的中心。
  而永宁伯更是主动坦承,将当日夫人如何糊涂,眼下夫人如何懊悔,如何自责,愿意如何弥补,如何补偿全都抹着泪说了一遍。
  皇帝在对他教训了一番后,果然没有深一步追责,只是说什么“善莫大焉”的废话后,罚了几年俸……
  这无疑是一个信号:抗拒从严,坦白从宽的信号。
  让不少迟疑观望的家族更坚定了要脱离珏王势力的决心……
  第二局,还是珏王败。
  太子还按着手中证据有目的地针对两个家族暗中动了手,很快,就将两桩大案摆了个证据确凿。这一次,可不像前一天朝堂上那些毛毛雨,还有一桩涉及到了珏王本人。
  相对前一日,朝上几个珏王的坚定支持者还试着反驳和论证,这一天,却个个选择了闭嘴,叫那形势更明显地一边倒了。
  第三日朝上,又有几个新的指控出现。与珏王相关,被牵连或被牵扯的家族和朝臣也越来越多。
  一时间,往日飞扬跋扈的珏王派只剩了四字形容——人心惶惶。他们中即便有不少依旧坚定支持朱常珏,却也不敢随意出头甚至冒头,只怕一不小心引火烧身。
  其实,不是珏王那里没有应对,而是双拳难敌四手,罪名太多,来不及压,来不及辩,来不及遮掩和撇清。
  更糟糕的是,由于涉及到翊坤宫的案件不少,先贵妃身边的不少宫人都被提审了。皇后已经暗中吸收了不少前贵妃宫人,此刻正好派上了用处。
  而如意也没闲着,在吉祥被带来顺天府的那天,她找了吉祥聊了次天。
  吉祥与她二人同为翊坤宫大宫女,证词的力度足非同一般。她一人若不够叫人信服,那加上吉祥便稳了。
  “大势已去,你想保命便不要再犯傻了。你若再一条道走到黑,作为谨妃爪牙和心腹,不但你必死,只怕连你家人都会受牵连。”
  吉祥最近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又被安排在顺天府大牢前逛了一圈,在如意表示会帮她后,终于绷不住了。不得不说,眼下的如意,比她过得好多了。
  吉祥认了,她按着如意的指控,承认了当日谨妃派她去浣衣局,就是欲行暗杀如意。她也证实了不少谨妃恶行,提供了一些人证物证。
  由于她和如意一样,在“大彻大悟”下揭穿谨妃母子恶行,所以便以证人的身份被留在了顺天府,并得到了周全的保护。
  顺天府也发了话,只要她们供词确实,他日会对她们计功补过,从轻发落。
  太后大怒。
  在皇后掌权时,谨妃不给面子,眼下自己掌权,谨妃还是没少蹦跶,甚至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杀人,真真可恶。
  太后一生气,便将翊坤宫剩下为数不多的宫人全都提了出来,直接送去了顺天府……
  这群人便没有吉祥好命了,吃的是牢饭,挨的是板子,叫苦连天后一个个能交代的都交代了。
  朱常珏为人本就不端,的确造孽不少。先前许多人因着他滔天权势对他连个不都不敢说,可眼下见他虎落平阳,正被清算,再不讨债就是傻子了。
  各种控诉纷至沓来。
  由于是圣上要求的彻查,所以越级指控时连钉板也可以免了,这便更无了后顾之忧。
  再有太子等人的暗中煽动,更在一些诉状里加了点戏,甚至多造了不少罪名送了出去……
  才短短几日的功夫,顺天府案台已是堆了好几寸高的诉状和证据。
  而叫珏王府焦头烂额的是,他们最坚实的几个姻亲也都惹上了官司。张家,廖家,苗家,还有一些勋贵家族各自都是难以收拾的烂摊子,难免自顾不暇。
  但,这并不是朱常珏最惶恐的。
  这晚,一朵烟花在珏王府上空炸开,他知道,这是他的八百两加急的文书送到了。
  好不容易调开了府中的宫中侍卫后,他终于拿到了密报。
  竟然有两封。
  火漆完整,标识也没错,绝对没可能被人仿造或是开封过。
  他莫名开始紧张了起来。
  ……


第624章 七上八下
  朱常珏的这些密报都是江南过来的,可落款却不是同一拨人。但既然同时送来,应该事出的时间很相近了。
  他有些不安。
  用的是八百里加急,说明火急。是江南也出麻烦了?
  京中这几天的所有事明显是被人策划过,早就有预谋有准备的。江南那里会不会也同样是对方的一步棋?
  朱常珏急急忙忙进了府中密室便开始拆密信。
  第一封信,来自魏知县。
  他说,最近王家有些不对劲。说是王家老太爷突然间就一件小事对魏家大发雷霆,他母亲王氏被落了颜面不说,还和他一起被王老太爷教训了。
  老太爷还说魏家人跑王家太勤,与王家牵扯太深,以至于世人皆以为王家和魏家合并成了一家。但既然是两个姓氏,以后还是分清楚的好。
  王氏是嫁出去的女儿,便是泼出去的水,万没有来魏家指手画脚的道理。从今往后,魏家上上下下所有人,若不是清明祭扫,都不许上王家门。
  魏知县和王氏一头雾水,细想最近完全没有得罪过王家,这又是闹哪一出?他们几乎以为是老太爷犯病了。
  哪知半天之后,王家竟然直接告了祠堂,请了族长和族中长辈,把女儿王氏的名字直接从族谱给划去了,并对外宣称将王氏逐出了王家,从今以后王魏两家再无关系……
  他们还不顾魏知县的颜面,将这事去官府户籍册上添了一笔,叫魏知县颜面尽失,平白闹出了魏家许多谣言……
  魏知县觉得王家这般明显的撇清必有蹊跷,但他偏又肯定绝对与荆溪的人和事无关。
  他思来想去,这便应该是京城局势导致了。于是他找到了在王家的几个心腹问话,果然对方提到,京城来了密信,老太爷看了之后便心神不宁,也没与谁商量,直接招了几个男主子将他的决定吩咐了下去……
  魏知县来信,一是道出疑问,二是询问对策,三是提醒珏王,四是想问这事与他们原本的计划可有关联……
  朱常珏看完信后便面色阴沉。
  的确不对劲。
  王家此举显然是要全力撇清与自己的关联。连族谱都搬出来了,连魏王氏都除名了,连族长族人都劳动了,还去了衙门,连魏某的面子都不给,怎么,是怕被自己牵连?
  这很可笑啊!
  第一,王家虽成了小皇孙的外祖皇亲,可那孩子出世都九死一生,养了一个月都还孱弱不堪,能有机会长大成人?王玥与老四又势成水火,王家怎么看,能依附的也该是魏家。毕竟,魏知县是荆溪当地父母官,魏虹刚又得了个名分,双保险怎么也比他们孤注一掷要强吧?退一步讲,即便不投靠,也用不着得罪吧?
  第二,自己是皇长子,即便真要出事,最不济的,捞个闲散王爷没有问题。最坏最坏也就是被囚被控制。既不可能丢了性命,也不可能会像一般罪人那般祸及几族。那他们在怕什么?
  他处境再糟,与他们能有什么牵扯?就凭魏虹?没毛病吧?魏虹只是个侍妾!犯下什么滔天大祸也不可能牵连到侍妾的祖母的娘家吧?更何况他们王家是皇亲,多少有几分颜面。
  可王家这么十万火急又不计代价的,是什么道理?究竟什么事能把他们吓成这样?
  不对,不对,还有第三点,更让朱常珏细思极恐。
  即便是八百两加急,从江南到他手上也要好几天。换而言之,信中所言已经是好几天之前的事了。可前几日,对他的攻击才刚刚开始,但荆溪那里当时便已经提前知晓,并有所应对了?
  所以,他们不是没想到第二点,可他们还是这么做了。就按着他们这个撇清的着急忙慌劲儿,显然他们知道在自己身上将发生更可怕,更危险,后果更可怖的一种走向……
  瞬间,朱常珏后背汗毛倒立。
  说实话,最近这几日已叫他心力交瘁。他有好几颗明路和暗布的棋子都废了。眼下他顶着一大堆的嫌疑和罪名,却还未想到特别好的对策。
  昨日幕僚来建议,说若实在不行便入宫先抱着皇上大腿哭求一场,到底是亲父子,皇上怎么也不会真想赶尽杀绝。
  皇是要的无非就是一个皇权的稳定,是一个恭谨虔诚的态度,他主动表示愿意放弃,先将眼前难关度过。晚些时候,等这事过去,等风声不那么紧,多年暗布的局一样可以重启,反而在他转去暗处后,说不定更有利于他的大计?
  他觉得可行,所以这几日他已经开始想着如何让父皇心满意足见好既收了……
  但,眼下这密报却叫他再次慌张了起来。
  他有些不寒而栗。
  从京城送去王家的信,只能是王玥发的。王玥与程紫玉交好,王玥一定是从程紫玉那儿知道了什么。又或者是程紫玉为保王玥,才透漏了什么,让她赶紧撇清。
  是这样,一定是这样。
  朱常珏怀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拆开了第二个密信。
  他的脸更黑了。
  江南,怕要出事了。准确来说,是他真要出大事了……
  他去找了魏虹。
  看着床上睡得香甜,没心没肺的女人,他微微一叹。
  府里这种状况,她倒是睡得着。
  魏虹惊醒,慌张起身,暗道这半夜上门,是要睡这儿了,赶紧上前伺候。
  朱常珏蹙眉推开了人,将那第一封信扔去了她跟前。
  “不可能!”
  魏虹没看完就差点跳起。又连看了三遍,那点瞌睡瞬间消失。“我祖母是老太爷最疼爱的女儿,他怎么可能这么对祖母。我不信。”
  魏虹也是不明。
  魏王两家关系非常,相互依托帮衬,几十年如一日,怎么可能拆得开?
  就前几天,她才刚刚收到荆溪王家送来的一小箱子首饰,老夫人还亲手给她写了一封信,恭喜她得偿所愿在珏王身边得了一席地。那箱子首饰贵重,上边还注明了是王家各房送的礼,那封信也真挚,怎会这么突然?
  可手中密信分明就是亲爹手书,这一点她还是能辨的。“肯定是老太爷的问题。他老糊涂了。”
  朱常珏斜了魏虹一眼。魏知县会将这信发出来,肯定是经过了验证。问题肯定不是出在王家老太爷身上。
  朱常珏也从皇帝那儿继承到了疑心病。
  越是想不明白的事,越是抓不住的事,才越会让他恐慌。眼下便是。
  魏虹的坚定否认更让他心中忐忑加重。
  “眼下府中危机你也大概听说了,你可有何想法?”
  一听危机,魏虹才如梦初醒。
  她想起来的第一件事,是一旦魏王两家脱离关系,她与王玥就不再是表亲。那么就眼下这个状况,程紫玉和王玥还会帮她吗?
  她们若撇清自己,那自己岂不是又回到原点?谁给自己掩护?谁想法子为自己调理身子?最近因为一直在王玥那儿用药,她的身子恢复不错,这个月的信期已经过了两天,她还有些微微期待呢……
  朱常珏见她傻呆呆陷在自己思绪里,烦躁更甚。他暗骂自己真急糊涂了,这蠢货的性子他又不是不知,居然问她?
  “我要你明日一早就上门去找王玥,就说前几天荆溪王家送来的东西里有两件是给她的。此外还有赠予小皇孙的几件满月礼和王家老太爷捎给王玥的一封信。
  你是昨晚整理东西才发现,所以要将东西还给她。记住了,你一定要想法子进她的门,然后私下里找到她,向她求救……”
  朱常珏说到这儿,话便停了。他知道,九成九的概率,王玥不会见她。“到时候,你随意发挥吧。就说珏王府最近危险,就说你怕,让她若是可以,就帮帮你,看她怎么说……”
  皇上只禁了他和他的门人下人进出,至于魏虹这样的,只要理由充分,短时间出个门问题不大。
  第二日,正如朱常珏的猜测,只带了一个丫鬟,连马车都没用,表示只去安王府送东西的魏虹被放行了。但皇室侍卫还是跟着她出了门,一直紧随她身后五六步的位置,跟到了安王府。
  之后的事更与朱常珏的预判一样。
  王玥没有见她。
  非但如此,原本尚算客气的门房在禀了主子出来后,反而粗鲁且无礼了不少。
  “我们侧妃娘娘说了,王家的东西决不会交托魏家送来!而且王家给小皇孙的满月礼几日前已经送到安王府了。所以魏家娘子还请回吧。主子说了,最近很忙。不得空见您。以后还是少往来,少联络,或者就恢复先前那种相见不相识的关系也挺好的。”
  这话从一个奴才口里说出来,叫魏虹心里直发毛。
  什么?相见不相识?
  这次王玥连面子都不给她了。
  一个奴才敢对她这么无礼,那王玥说这话时该有多无礼?
  原来是真的!
  爹说的是真的!王家魏家真的脱离关系了?
  这什么鬼?连礼物都不肯收?这么强烈的撇清之心?
  魏虹也慌了!但她的念头却比朱常珏要简单许多,她暗骂王玥和王家过河拆桥,眼下见珏王府遭难便翻脸不认人,当真龌龊无比。
  但骂归骂,她还是想要弄明白的。
  她一咬牙,索性便在安王府门外喊了起来,可刚一开口,安王府门前侍卫竟在门房的示意下举起了手中武器,狠厉模样毫不遮掩。
  魏虹心头惶恐,不敢在安王府门前闹,便讨好地找身后侍卫,表示王侧妃在避嫌,所以她打算跑一趟京城的王家铺子,至少要将那两份礼给送过去。
  俩侍卫对视一眼,算是默认了,也没阻止她,只回程时顺道跟着她到了王家陶铺。
  可王家那铺子竟与安王府一样态度,不收礼也不给带话。
  魏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