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掌贵-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寻找中,在城郊一处密林,他们找到了熊家几辆马车,但里边空无一人。且附近有过挣扎的痕迹。
  果然,都被绑架了。
  熊老太爷还有什么不明白。
  这是主使在要他们闭上嘴。
  若不然,便是断子绝孙了。
  熊家众家主认命,齐齐坐在了前堂。他们既不敢得罪幕后人,但也没法忤逆圣上,只能各有盘算坐等着宫中消息……
  然而,他们突然就脱了力。
  随后有奴才带着几个壮汉推门而入。
  熊家众家主眼睁睁看着那帮人在横梁上连挂了八条绳索,随后他们一个个被那些壮汉套进了绳索之中……
  熊家几人惶恐至极。
  一番呼救,可家里竟然没有人来营救?这些陌生人竟这么堂而皇之进了府中?所以要么是有内奸,要么是府中上下都被控制了。
  所以,他们是被被灭口了吧?
  那么想来,被绑架的女眷和孩孙们也是凶多吉少了。
  熊家几人面面相觑,眼中恨意弥漫,朱常珏,太狠了!
  “我们也是奉命行事,暗卫那里逼供严酷,主子都是为了诸位少受些苦才不得已下了狠手。诸位放心,女眷那里主子也一定给个痛快,不会叫她们受苦。一路走好了。黄泉路上你们等等,或许都能碰头!”
  开口的是壮汉之一。
  熊家人对他是眼熟的,这人曾帮着熊家解决过不少麻烦,是朱常珏的人。
  呼吸渐渐困难,意识渐渐消散,悔,真悔啊!早知如此,何必……
  可惜,似乎太晚了……
  不,不晚。
  熊家人突然感受到了劫后余生的美好。
  砰地一下,堂屋门应声而倒。
  从天而降了十几个黑衣人,拔刀就攻向了堂屋中的壮汉。
  相比死,壮汉们似乎更怕完成不了任务,也纷纷拔刀,却是转身攻向了已经吊在了半空的熊家几位家主……显然,是想在黑衣人营救前,先进行灭口。
  黑衣人们洞悉,也纷纷出手,推刀飞旋而过,冲向的是空中绳索。
  绳索纷纷断开,家主们往下坠,避开了壮汉们砍出的刀,只有一位躲避不及,被一刀恰好砍中。
  其余家主皆跌落在地,大口喘气。
  随后,死里逃生的他们便看着刚刚还不可一世的壮汉们在几个呼吸间便落了下风,被全部控制只是时间问题。
  壮汉们眼看不敌,便将手中刀反手一挥就要自尽,可黑衣人显然早有预防,已经早一步出击,攻击方向正是他们的刀和手臂。
  又是几息后,壮汉全都被打趴在地,口中也都堵上以防自尽。
  熊家人等往外瞧去,这才看见屋外,不知何时又来了许多黑衣人,正将一些来历不明的陌生人捆绑了扔进了堂屋。
  随后,大门开了,李纯带人进来。
  他拿着一只包袱扔到了熊家老太爷跟前。
  打开包袱,里边是一大包的饰物。
  老太爷认识其中的几件,有一件碧玉镯子是他送给夫人的,还有两枚玉坠子,是两个重孙惯常配佩的,其余几件也都眼熟,此刻一想,可不正是几个媳妇孙媳妇往日里佩的?
  “他们都无碍。我的人已将他们救下了。”李纯扔了张纸条到老太爷跟前。
  老太爷认出了上边字,是夫人所书,就俩字:平安。
  “眼下,是熊家最后机会。坦白从宽,即便被发落也不至于断子绝孙。你们若能充分发挥作用,或者我会尽力保全你熊家所有人的性命,你们若立功,甚至还能保全荣华富贵。但我想,其实你已经没有退路了。”
  “好,我几个愿意跟您走。李将军人杰,我等信得过,想必不会诓我。”
  “自然!”
  嗯,其实一切都在把控中……
  李纯跟了皇帝十几年,皇帝那点心思,天下还有谁能比他更懂?所以,在没有得到皇帝点头之前,他便已经开始了布网。
  昨晚太子夫妇离开将军府不久,李纯便出门了。
  他当然知道有人在盯着将军府。
  熊贵人昨日若不是第一时间被他的人带走,早就被人灭口了。而他半夜出门,显然是要去亲审熊氏。
  朱常珏势必会紧张,一定会跟着,即便不能灭口熊氏也能打探到些东西。
  可天下有几人能跟得住他?
  朱常珏的人跟丢了人,只能无功而返,最后守去了宫门和宫中。
  李纯行踪神秘,朱常珏紧张了,决定扣下了熊家女眷和几个儿孙来控制住熊家人的嘴。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熊家早就被暗卫布控。只不过暗卫们不显山不露水,始终藏在暗处。就连熊家几十口人被绑走,暗卫也没有出动,而是继续跟了下去。
  因为他们知道,朱常珏为了最大程度控制熊家主子,这群女眷孩子的性命暂时是无碍的……
  熊家人被绑在了一处农庄。
  于是,靠着这一行动,暗卫们顺利摸到了这个落脚点。
  李纯的人用了最高效率,一番排查下,农庄的主子被揪出来了,此地属珏王府管事杨某二表弟的丈家所有。
  关系虽远了些,但到底也是实打实的亲眷,算是一证据了。
  盯梢中,在绑架进行了两个时辰后,农庄来了一辆低调马车,李纯的人预料到有鱼入网,当即便出手了。
  对方在农庄布置了足有几十人,双方一番恶斗……
  来人是珏王府一上了名册的幕僚。对方见形势不好,几番逃跑都未能成功。
  李纯为了免除皇帝疑心,这次动手用的不完全是他自己的人,还有一半是皇帝的亲卫,所以,这人赃并获是板上钉钉的。
  由于暗布的人手多,行动又迅速,所以农庄处理的很干净,以至于朱常珏并未第一时间收到行动失败的消息。
  当然,这主要也是得益于李纯的行踪极大程度吸引了朱常珏的注意。
  为了引蛇出洞,李纯故意透露了一点点关于熊贵人已经招认的消息出去,他点兵前往熊家拿人也是在不少人的眼中,于是,朱常珏果然坐不住了。
  这天底下,没有几人能在真正的逼供下挺过来。
  最好的办法,还是封口。
  最好的选择,是死无对证。
  最好的手段,是让熊家众家主畏罪自尽。
  于是朱常珏动手了。
  他自以为在熊家有暗桩,十拿九稳,却不知李纯故意放出消息等的就是他的自投罗网。
  若他没有这一行动,李纯想要撬开熊家人的口还要费一番苦功。可眼下,哪怕为了熊家上下的安全和熊家家业前程,熊家也巴不得主动投靠了李纯得一保全……
  如此,不但得了熊家最彻底完整的口供和最强烈的报复决心,还能抓到前来熊家作祟的一帮爪牙,同样又多了一个突破口……
  熊贵人那事不好追究,但珏王府家奴的“绑架”案刚好给了一个可以深入彻查的契机。
  李纯一口气拿下了那农庄所有人,更带人前往珏王府扣下了那个疑似的“肇事”管事。
  而熊家,则摇身一变,成了苦主。
  熊家老太爷带着一众熊家人到顺天府击鼓,上上下下连众奴才在内近百口人齐刷刷跪到了官府门前,要求严惩珏王府恶奴,以此拉开了众势力携手对珏王府上下的围追堵截……


第619章 死而复生(三合一)
  万事开头难。
  再难的问题,一旦有了好的突破口,后续的思路和行动只要能跟上,最终的解题效果总不会差。
  尤其,在众志成城的齐心协力下。尤其,是在证据越来越多,越来越确实的情势下。
  比如,熊家人。他们知道,不是你死便是我亡。
  所以,只要能撂倒祸首,哪怕是用最惨烈的方式也在所不惜。
  所以,他们告的,不仅仅是珏王府恶奴,还有珏王府家主——即珏王本人。
  美其名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而他们用的也是惨烈震撼且能收获同情的方式来打头阵:滚钉板。
  大周朝的律例,越级相告便要经过这一酷刑。似乎挺过严酷,便能彰显了巨大的勇气和决心。因为危险,也使得若非背负了巨大冤屈,一般人都不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诉冤。
  在有心人刻意推动的舆论下,在成千上万人的围观里,熊家人开始状告珏王。
  罪名是:纵容和相助恶奴绑架勒索,被拒后残忍在熊府行凶。
  目的是:为了敲诈熊家财产。
  受害者:熊府上上下下百多口人。
  证据不少。
  农庄的人赃并获压根抵赖不得。
  除了卫兵的证言,当时既留下了熊家人的痕迹也留下了打斗痕迹,熊家人被从农庄解救出来时,更因着卫兵刻意的声张还引来了不少百姓做目击证人!
  所以,这事人证物证加受害者,已是板上钉钉。
  而在熊家出没的陌生壮汉,则被熊家人定义成了上门索要钱财的绑匪。这群人同样是被抓了个现行却百口莫辩。
  熊家堂屋的各种证物,熊家上下的众口一词,加上早先在熊家的暗桩早已受不住刑罚,将如何在井水里下蒙汗药,如何在堂屋放迷烟,如何开门放了众壮汉入府交代了一清二楚……这些都是“铁证”。
  此外,熊老太爷收到的那封密信被当成了恐吓信交了出来。那信因为谨慎,本就写得模糊,只是强调了他想要女眷和儿孙平安便要识相听话,可眼下刚好对上了绑匪的口吻,成了绑架恐吓勒索的有力证据。
  如此,那群“绑匪”更是辩驳无能,憋屈无比——难道去反驳表示他们提刀上门是为了杀人灭口?
  而熊家为行商起家,家产颇丰,若说珏王看中了熊家的家产而做出此举,似乎也不难理解……
  朱常珏自然不会承认,既然管事身上已证据确凿,那自然也只能让这管事出来背锅。
  熊家人自不会罢休。
  他们咬定,若不是得了珏王暗中应允,小小一个管事如何有此胆量?若不是没有他的相助,小小一个管事如何能调动这么多人进行绑架?若不是他的布局,小小一个管事如何轻而易举弄来迷药,如何安插棋子,如何完成里应外合的行动?
  鼓也击了,钉板也滚了,事情自然被传得沸沸扬扬。
  尤其那之后,浑身是血的熊家大老爷从钉板上下来,二老爷便将拿血书写的诉状给递上去了。
  熊家所有人一道叩在地上,求青天老爷明断,还他们一个公道。
  顺天府怕闹出事来,要将那熊大老爷抬下去就医。
  结果被拒了。
  熊大老爷宁可躺在担架里,干躺在顺天府门前也不肯跟着大夫走,咬定要等开堂,其坚定意志叫人心惊。
  尤其熊家的男主子们无一例外地脖子上一大圈青紫,更令所有人触目惊心,似是看到了几个时辰前他们差点命丧黄泉的惨剧。
  还有熊三爷因被不幸一刀对穿的尸体,就那么插着刀被摆在了府衙门前。
  那场面,让任何人都镇定不了。
  围观众人一开始只是震惊,震惊于熊家的胆量和癫狂。渐渐地,当证据越来越多,群众开始愤慨,开始不平,开始从看热闹转为默默支持,最后转为了明面上的声援。
  谁叫熊家所站的立场是“庶民”,是弱势群众,是百姓,而珏王代表的则是权贵,是强权!
  恃强凌弱,这样的抗争往往最容易挑起,最容易煽动,最容易引发同情和弱势者的代入。
  暗中有人在领头,于是愤愤不平的人越来越多,“声张正义”之辈也越来越多,还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开始掺和,只半天功夫下来,这事便闹得群情激愤,顺天府外声势浩大。
  压力骤然压身,顺天府尹头大无比。
  一边是珏王,一边是愤怒的百姓。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自然不敢随意开审。
  至少在他和他的人查探个大概之前,他是不敢轻易开堂的,他的人去找李纯,却怎么也寻不到人。去找营救下熊家人的卫长,也是寻人不得。
  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还是先压下,明日早朝再说。
  于是,顺天府尹出来表示,案情重大,需要进一步搜集证据,择日开审。
  然而如此表态在很多人眼里分明就是站了强权立场,分明证据充分还要搜证,显然这去搜集的,是帮真凶逃脱的证据吧?
  如此,百姓们更不满意了。
  这次他们不满的,不是朱常珏,也不是强权,而是衙门,是他们的青天老爷,换句话说,是朝廷!
  熊家人已经准备抗争到底了。
  纵然顺天府已经接了诉状,纵然天色已晚,纵然府衙大门已经紧闭,但他们没有离开,而是从摇摇欲坠,年逾古稀的老太爷,到一脸无知,垂髫之年的小儿孙,一字排开,齐刷刷跪在了顺天府门口。
  顺天府官兵去请离,被拒绝。
  之后官兵出于颜面和安全考虑,不得不上前驱赶熊家人,哪知却激起了百姓更大的怨愤,铺天盖地的怒骂伴着“官官相护”之类的流言开始生出。
  不满声一浪高过一浪,府尹知这次事端已经忍了众怒,绝不能简单盖压,弄不好便要坏了顺天府的官声,只能让官兵悉数撤回。
  熊三老爷的尸体横陈街头实在不好看,官府要求收入停尸房,又一次被拒。熊家义正辞严认定这尸体就是证据,事关重大,只有在他们身边才能安心。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又怕有人闹事会引发骚乱,官兵们也都不敢离开,只能硬着头皮陪着在衙门外维持秩序。
  本以为下衙后这事便能平息,哪知夜幕降临,熊家人还是不肯离开。
  有百姓上去劝,劝他们回家明早再来,可熊老太爷只是摇头。
  “回不去喽。那霸王爷青天白日就敢绑架杀人,何况乎三更半夜?今日我上下百来口人命大,全靠经过绑架地的圣上亲卫看出端倪前来搭救,可下一次,如何还有此等运气和好事?熊家关起门来后,霸王爷若再在半夜杀人放火,还有谁能相救?
  到那时我熊家上下岂不是伸冤之人和伸冤之地都没了?难不成真要下了地狱找阎王爷说苦评理去吗?咱们不敢赌啊!
  罢了,我百来口人既然跪在了这儿,便是不惧于他了。索性就跪这儿等着,但求青天老爷早日给个说法!早些将那些目无王法的凶手定罪!”
  熊老太爷低下头,用他被咬破的手指继续写着血书。
  众人难免不震慑人心。
  放眼看去,百来号人,断文识字的都在写血书,孩子们则跟着女眷们将血书内容一遍遍齐声诵读……
  血书的内容开始流传,血书写得多,有几张被风一吹,便到了人群深处。
  熊老太爷那番话也开始被传播。
  文人们看着血书拍案而起,有人写书文章诗词来相助,有人帮着复写血书以传播,附近茶馆酒楼全都爆满。再有有心人刻意帮忙的推波助澜,愤慨的范围开始渐渐扩大。从百姓到文人,逐渐连部分富户纨绔也都开始愤愤不平。
  事情闹那么大,京官们也都无一不晓。
  从怀揣同情的女眷们开始,渐渐连官员们本人也都看不下去了。这坏的,也同样是他们的官声,丢的,也是他们的脸面。许多人开始愤于珏王府的下作,耻于珏王府的波及,羞于珏王府的关系。
  大概是鉴于朱常珏往日的阴狠形象和气质,这次事端出来,竟然没有人相信他是无辜的,所有人都认定,这事就是他做的。他正是那个主谋。眼下推出的那个所谓管事,明显就是替死鬼!
  谁家管事能有那般权利和胆量?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若百来口人差点成为刀下冤魂的如此大冤都不给声张,那昭昭天理何在?官府又如何让人信服?
  而最难熬的,其实是投靠了珏王府的那些家族。
  许多家族都已经打听到了来龙去脉,并人手一封熊家血书。
  他们中很多人是与熊家熟悉的,他们当然知道这不是简单的绑架勒索,他们中有昨日去参宴的,所以一下便明白这是为了灭口而绑架继而杀人。他们也知主谋正是朱常珏。
  他们知道朱常珏手段狠辣,但真正见识到那种狠毒后,很多家族还是恐惧了。若下一个熊家是他们呢?
  在朱常珏尚未找到有效反驳反抗手段时,作为他大业基石的许多家族已经开始了松动和犹豫。不少家族除了盯着顺天府和珏王府,还召开了家族会议,分析眼下形势,并开始商定要不要给家族留后路,该如何留后路……
  他们是想谋从龙之功以求家族飞黄腾达,但在那之前,首先要确保的是有命留下……
  夜色沉沉,可顺天府前,围观的群众并不见少。
  有人拿来了被褥,也有人去弄来了饭菜,再次被熊家人等婉拒。
  熊家上下的决心可见一斑。
  夜色渐深,却是出事了。
  有伙计哭着来报,说是熊家一间古董店走水了。
  那间古董店在京中有些名气,应该算是熊家最大的产业之一了。
  伙计大哭,表示来报信的路上已经报官了,兵马司的大人们正赶去灭火。
  说火势起来极快,几乎是几个眨眼的功夫,便一发不可收拾……又说,因为火势来的猛,他没能及时抢救下字画,只勉强护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