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举跃农门-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念及如此,邵璟不由得有几分感慨父皇手段之老练、心计之深远,他这个在父皇面前只能算得上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可还有得学呢。
三殿下来景仁宫了!小太监将这个消息通报进去的时候,阖宫的宫人都不由得欣喜雀跃起来,要知道,皇宫可是最看人下菜碟的地方。
一个女子在宫里想要安身立命,一靠帝王的宠爱,二则是凭着母以子贵,三则就是娘家的助力了。当今皇后娘娘母家姓赵,乃是家中的嫡长女,入宫近三十载也就只得了邵璟这么一个儿子。
承恩公府最早的时候是靠着赵皇后的父亲撑下来的,如今她的同胞兄长承袭爵位,便只是靠着国舅的名头罢了,第二代之中并无什么惊才绝艳之辈,倒是还未长成的第三代未来可期,只是显然现在还给不了赵皇后太多助力。
至于帝王宠爱,宫中呆的时间久一些的嬷嬷也都知道,这是最靠不住也是最虚无缥缈的东西,据说娘娘刚入宫之时帝后恩爱,琴瑟和鸣。
随着后宫进了越来越多的新人,时间久了娘娘也未曾诞下个一儿半女的,便是性情温和的太后娘娘都对此颇有微词,帝后之间这才渐渐感情淡了,也越发生分了。
如今宫中谁不知道,皇上在景仁宫只是照着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初一十五过来宿一晚罢了,也不叫水,还不能算作是帝后不合吗?要说起来盛宠不衰,淑贵妃才是妃嫔中的第一人呢。
既然男人和娘家都靠不住,那景仁宫能靠住的也就只有三皇子了。也幸好,三皇子虽说不像二皇子那般动辄大出风头,可也不至于像是大皇子那般恍若隐形人的存在啊。
因而,三皇子来景仁宫,不仅是赵皇后这个做母亲的心中高兴,便是那些服侍的宫人们,哪怕是走路的脚步,似乎也显得轻快了几分。
邵璟刚进门,便看到母亲迎上来,赶忙接替旁边玉莺的位置,扶住母亲,向着殿内走去。
赵皇后平日里在宫中可谓是百无聊赖,跟那些个或是动辄哭哭啼啼,仿佛她欺人太甚,或是热衷于勾心斗角,一句话恨不得解读出八层意思的女人们,她着实没什么可说的。
她跟性情相近的太后娘娘倒是能聊得来,可太后礼佛,她也不便时常过去打扰,便是她也想在景仁宫设个小佛堂与太后一道礼佛,可念及一国之母如此做派有些不成体统,也就只好作罢。
因而,邵璟这一来,她算是最高兴的了,就连话也比平日里多上不少呢:“怎么今日这大冷天的进宫来了?小梨子和策哥儿呢?怎么不曾一同带进宫来?”
赵皇后虽然因着当初求娶之时儿子对姜家做出的承诺而不满,有些迁怒于姜氏,对她心生不喜,可对于生得玉雪可爱的孙儿孙女她可是无比喜欢的,此刻更是没几句话便问起了他们。
“前几日带他们去庄子上玩,小孩子不禁风,小梨子回来有些咳嗽,就是策哥儿也蔫蔫的,今日进宫便未曾带着他们。”
赵皇后一听便急了:“他们都还小,这身子怎么能经得住来回路上的折腾?你心粗也就罢了,策哥儿他娘也不知道仔细着点儿,待会儿我喊御医去你府上给两个孩子瞧瞧。”
邵璟在心底里苦笑,他就知道是这样,在母后眼里,他这个当爹的永远没错,错的永远都是当娘的,他就算能够多少理解母后对姜氏的不喜,可这几年都过去了,两个孩子都渐渐长大了,再这样下去便有几分说不过去了。
只是念及宫人们都还在旁边,邵璟动了动嘴唇,终是没说出什么下了母后面子的话来,只是存着几分转移话题的心思,应道:“是,儿子还正想说跟母后讨个医术高明的御医呢,果然还是母后想得周到。”
虽说赵皇后自认为还没有老到走不动路的地步,可她却很享受儿子这难得的亲昵,便由着他扶着,慢慢坐在上首的椅子上,听到这话,笑骂道:“少来!你呀,就知道哄我。”
扫视了一圈低着头做恭顺状的宫人们,赵皇后又换回了寻常对他们说话时的语气:“莫要杵在这儿了,都先下去吧。”
宫人们听命退了下去,也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稀奇,母子间许久不见,总是要说些悄悄话的,她们杵在那里也没什么作用,左不过是再当隐形人罢了。
赵皇后自看见儿子起便一眼看出来他有心事了,从怀胎到生子,正是她对天启帝渐渐心冷的时候,便把一腔精力都注入到了孩子身上。
可以说,这个孩子从出生一直到出宫开府,都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一天天长大的,万万没有像旁人那样丢给奶娘便撒手不管了,丝毫未曾假过他人之手。
赵皇后是了解自己这个儿子的,若不是真的有什么要事,他是定然会将满怀的心事埋得紧紧的,半分不会流露出来带到景仁宫中让她担忧的。
“说吧,今日你突然进宫究竟有何要事?莫要瞒我,也莫要拿孩子们生病的事情来搪塞我,甚至不须你多说,我待会儿问一问便知道你进宫以后去何处了。”
果然,邵璟心下暗叹一声,终究是瞒不过母后,也罢,只能全盘托出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更新啦~
第六十四章
赵皇后听他说了事情的原委; 包括沈文晖指点的那一节,向来秀气明媚的脸上端着的再也不是作为正室端庄雍容的笑容了,嗤笑一声:“你父皇,这么多年,还真是没怎么变呐!”
正如宫人私底下还有外头的人揣测的一般,帝后之间早就离了心; 只不过,却不是天启帝懒得再应付娘家靠山势力逐渐没落的皇后,而是赵皇后自后宫不断地进新人,就开始渐渐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是啊!她嫁的人可是皇帝; 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才是常态; 哪有皇帝后宫空置只有皇后一人的?既然她已经得到了这全天下女子怕都是梦寐以求的尊贵位子,那便不该奢求太多。
丈夫的心嘛,多少可怜人都得不到,她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并不值当什么。
事关父母辈们的恩怨情仇,邵璟也不便多去追问; 况且; 在他看来; 母后如今这般过活也挺好的,并不比旁人差到哪里去; 何况,母后自己也乐在其中呢。
邵璟一听这话,便知母后可比他有思绪得多; 赶忙求教道:“儿臣愚笨,还请母后解惑!”
赵皇后的目光定定地望过来,看着这个可以说是她半生心血教养长大的孩子,娓娓道来:“你父皇,面上全是为了你打算,全心全意为你着想,实际上,怎么可能呢?”
“他呀,向来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性子,或者说,心里头装着的,除了他自己,怕就只有大齐的江山了,何曾有过我们母子俩的位置?或许后宫里头任何一位女子都不曾在他心里留下痕迹,像这样说才更妥当些。”
“他能松口禅位于你,并不是你这个儿子有多么合他心意,而是为了保住自己手中的权势罢了。他是帝王,也是个普通人,普通人哪有不面临生老病死的?他年纪也大了,听说年前叫了好几回御医,这些日子倒是叫得少了。”
邵璟明白她这话中的意思,叫御医的次数少了,并不是一定说明父皇的身体安稳康健,只怕是一来过年期间喊御医不吉利,二来嘛,也是想尽量压下这个消息,以免走漏风声,被旁人知道他龙体有恙吧。
怕也正是如此,父皇这才心里有了紧迫感,想要现在禅位吧。
听了母后的话,不知怎的,邵璟心中隐隐弥漫出一种失望事情,可又觉得自己的这种情绪来得可笑,天家无父子,这个道理在他十岁的时候就明白过来了,不是吗?
赵皇后见他似乎有了一丝明悟,再接再厉地道:“听说今日他从齐嫔和淑贵妃那里走了一遭之后,脸色漆黑如锅底,御书房平日奉茶的一个二等宫女还挨了板子,这消息从早上至今,想必都已经传到该知道的人耳朵里头了。”
哪怕赵皇后不愿再去奉承捧着她的夫君,可终究还是中宫皇后,何况,面上该有的尊荣天启帝从未少了她的,既执掌后宫中馈之权,哪怕无宠爱傍身,也多的是宫人想在她跟前卖个好!
更何况,皇后可还有已然长成的一子呢,嫡长孙看着也慢慢大了,宫里头活下来的人,早就养成了一副趋利避害的本能,除了还看不清局势的,剩下的早就有意无意之间跟景仁宫的宫人们熟络起来了。
“说起来,这还得感谢你口中那位姓沈的朋友,若不是你这些日子摆出了孝顺的姿态,他今日怕是还会再思虑一二,有对比这不就显出来你的好了吗?否则,他那样多疑的人,错过了今日这样难得不冷静的机会,怕是就没这回好事情了。”
邵璟点点头,这话他倒是相信,大皇兄才能平庸,自他入了朝堂渐渐显露出这一点之后,便已经隐隐约约被排除在夺嫡的圈子之外了。
现在他那一派系的人,不过是最开始想着长子袭位,顺理成章,着急忙慌地站了队,被绑在齐家的船上下不来罢了,这些人不过是秋后的蚂蚱,不足为惧。
而二皇兄才能或许出众,可凭着他的脾性,不单单是大臣们担心他即位以后对以往跟他作对过的人动手,怕就是父皇自己也会担忧,这个儿子在他禅位以后怕是会脱离掌控,成为一只不听使唤的箭,偏离了他原本的打算。
因而,哪怕是从矮个子里面拔高个儿的角度来说,哪怕邵璟的确是承袭大位最好也最合适的人选,可凭着天启帝的脾气,怕是不将权势抓在自己手里头便会心生不安吧。
之所以能够愿意禅位给邵璟,不过是想着这个儿子孝顺好拿捏罢了,哪怕他退位做了太上皇,也依旧是他的老子,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即使是皇帝也怕民间舆论说嘴的。
这么一来,邵璟便更是感谢为他指明方向的沈文晖了,即便事情的全貌耀之并不知情,可让自己落了好处这却是实打实的。
这份恩情对于耀之来说或许不过是动动脑子、随口一说的事情,对他而言,却是他能够即位的最后一块砝码,就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
赵皇后微笑地看着他,自儿子出宫开府以后,入了朝堂又每天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她已经许久未曾像今天这般仔细地打量过他了:
“不管你父皇心中打的是什么样的如意算盘,总归是我儿胜出,至于其他的,母后相信你心中自有主意,外圆内方,这是你外祖父教我的,也是我在你启蒙的伊始教你的。”
“母后放心,儿臣自有分寸。”邵璟最是明白不过自己这位父皇了,是父皇教会了他什么叫君臣,自然,他即位了该如何做也就不需要父皇来指手画脚了。
哪怕是从母后口中确认,父皇要禅位于他是动真格的事情,邵璟面上也没有丝毫的自得之色。
父皇要的是好拿捏的儿子,而不是真正意义上地中意他,这有什么好得意的?得意自己成为了一颗棋子吗?还是棋子中最容易被掌控的那一个。
赵皇后知他心里有主意,便道:“既如此,这段时间可莫要出什么差错,小心平稳为上,这封朝期间若无什么事情便莫要进宫了,好生留在家里关注着两个孩子的情况。”
说到这个,邵璟反而面色有些犹豫,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若是他不进宫来,岂不是要母后这过年期间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偌大的景仁宫过?顺便再看看父皇同淑贵妃有多么“恩爱”?
可邵璟也同样明白,母后都是为了他好,这消息父皇还未告知于天下,一切都还未尘埃落定,在此时机,他又是参与夺嫡的皇子,身份着实敏感了些,也的确不适合频频进宫。
邵璟还想说些什么,可看见母后那坚定的神色,便又识趣地将还未出口的话吞了回去,是了,母后若是如此能听人劝的一个人,怕也就不会守着这没有人气儿的景仁宫和他一过就是这许多年了。
“是,那待年后,两个孩子也病愈了,儿臣便让阿韵带孩子们来给您请安。”
父母皆不喜妻子,因而邵璟在二老面前的态度表现出来得便更加坚定,毫不掩饰地表现出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与亲昵。
听到姜氏的闺名,赵皇后不自觉地眉头皱了皱,可她作为孩子们的母亲,总是绕不过的,便道:“好!今日既已进宫,便留下来陪母后用顿饭吧。”
一眼瞥见母后眼中的期盼之色,邵璟愣了愣,是了,他有妻有子,在宫外一家和乐过得逍遥自在,可母后呢?被困在这宫墙里出不去也就罢了,还缺失了她唯一的儿子的陪伴。
算起来,他有多久没有好生坐下来陪母后吃顿饭了?怎么说也有小半年了吧,每次来都匆匆忙忙的,想到这里,邵璟心中便添了一抹愧疚之情。
看着儿子点了头,赵皇后虽面上不显,眼中的喜意却是亲近的人都能看得出来的,赶紧吩咐道:
“玉莺,快,中午三殿下要留下来用膳,让小厨房多做几道他爱吃的菜,还有厨子新研究出来的菜式和汤羹,都做一份让他尝尝味。”
邵璟坐在椅子上,看着母后因为他要留下来用膳给身边宫人一一分派任务的架势,那抹愧疚之情便是愈发浓厚了。
就在邵璟留在景仁宫中用膳的时候,他今日进了宫的消息也不负众望地传到了该传的人耳中,原本听说他在御书房中小留了片刻还有些提起心来呢,结果听到他在景仁宫陪皇后用膳的消息便又放下心来了。
看来老三此番只是像往年一样,以陪皇后为主,在御书房中呆的那片刻功夫想来也是什么事情都办不成的,怕是只是为了显摆自己孝顺,专程先去给父皇请安去了。
听到这消息的人毫不例外地都嗤笑一声,也不知道是谁给老三出的馊主意,开始争着当几个儿子里头最孝顺的那个了,只是,父皇选的是继承大统的人,才能为先,可不是只要给父皇按摩放松一番便能胜出的。
而对此,还在太傅府的沈文晖丝毫不知,凭着前世的记忆,他只知道最后胜出的人是三皇子邵璟,知道翰墨书坊背后真正的主人而已。
天启帝在位的最后时间他还只是个泡在翰林院中坐冷板凳的新科进士,就算多了个状元的名头,也依旧无缘面见天颜,更逞论窥探帝王心事了。
说起来,沈文晖能够在一开始选中三皇子邵璟,除了前世记忆给他的信心之外,还真的有几分歪打正着、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运道。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回馈大家,也为了补上国庆期间的更新,自即日起,至本书完结,每个周日三更~感谢谅解!感谢支持!
第六十五章
而身在太傅府的沈文晖却是无暇顾及到外头的那些风云; 不得不说他的运气也是极好的; 恰是风雨欲来的时候; 却同他没什么关系; 只因着那还不是一个现在的他能够知晓的层面。
沈文晖落下最后一笔,又仔细检查了一番方才书写好的文章,确认了没有丝毫错漏; 也无别字,这才恭恭敬敬地双手呈上给了老师。
一旁同这个越长大越不贴心的弟子下了半天棋的程勉则是越下越是生起了闷气,对的; 即便冯翊早已成家,为官多年; 甚至儿女都那般大了; 在程勉的眼里还是个没长大的人呢。
许是因着方才刻意相让被老师看出来了痕迹; 冯翊这下可就毫不留手了; 就在沈文晖作答的这会儿功夫; 便输了好几盘棋,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程勉自然是挂起了休战牌。
幸好暗自生着闷气的时候眼角瞥到还有一个刚入门的小徒弟,看上去可比这个臭小子靠谱多了; 程勉这才没幼稚地做出来一气之下将冯翊赶出家门的举动来。
看着沈文晖呈上来的试卷; 程勉便先是眯了眯眼睛,冯翊是最了解不过这位老师的; 察觉到他这般的小动作,便知至少小师弟今天蹭的这顿饭是保住了。
与此同时,冯翊也不免心中有几分好奇; 小师弟究竟写了些什么,才能让一向眼高于顶的老师感到满意呢,于是便凑过去同老师一道看。
不说内容,一看那字体,冯翊便下意识地在心里叫了一个“好”字,俗话说字如其人,虽则有失偏颇,但在某些时刻这话说得倒还真是不假。
小师弟这一手馆阁体足以见得是下了苦功夫的,而能够花这么长的时间来坚持练字,练得还是科考中最常用的字体,甚至还真的练出来了几分风骨,可见其人之心性毅力。
沈文晖可不知道老师和师兄在心里给他的高评价,只是看着两个年纪凑在一起已经够一百岁了的人在那里对自己的答卷仔细琢磨,便是刚刚交卷时落下的那丝放松的心情,不免又像琴弦一般绷紧了。
正在师徒二人对沈文晖的文章细细琢磨时,只见一中年女子走进厅堂,身后还跟着个年纪不大、约摸十五六岁的女孩子。
是的,在沈文晖眼里,这可不就还是孩子吗?前前后后三世的年纪加起来,他也的确可以做她的叔父辈了。
只是,对着这个“孩子”这般作想的沈文晖却是从未思考过,为何对着同样年纪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