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妾室-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玉秀略一想,不由哭笑不得,这世子爷也太多心了。
  她是因为周明提到自家的茶和胭脂花粉时,神情有些异样,尤其是提到胭脂花粉这四个字时。她想着周明一个男子,平素肯定不会关注这些东西,会知道自家的胭脂花粉,可能是听别人提过才上心的。而男子会对女子使用之物上心,十有八九是为打算送人的。
  前世,好像周明也快娶妻了吧?
  她善解人意,直接送了他几盒上等的,这些市面上还买不到呢。
  她好心送他礼物,这人竟然回礼来取笑自己,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玉秀打量两眼那菜刀,洛安做事倒是周到,有盒子上的飞鹰展翅图,再看菜刀,还挺有点寓意玉栋武试一举成功的意思。

  ☆、175章 名师是故人

  转眼到了元宵节,迎龙灯,看灯会,是必不可少的。
  今年有两个村子做了龙灯,一个村子是布龙,一个村子是板龙,到时两条龙都会从东屏村的桥头舞过,到云昌镇外的空地去分龙肉。
  因为颜家作坊的出名,今年这两个村子都给家里送来了龙帖。
  所谓龙帖,是用红纸写明本村龙头元宵节某时会到贵处拜年,由扎龙的村里派两个人分送,收到龙帖的都是附近有名的富裕兴旺之家。
  如果这家人接下了龙帖,当天这龙就会舞到你家门口来,然后主人家得准备放炮仗迎龙,给红包利市,当然利市多少不限,只看主人家自己的心意。
  有些小气的人家,会不接龙帖,那也不会伤和气,大家嘻嘻哈哈一乐,权当多了一桩谈资。
  玉秀早就猜着今年龙帖会下到自己家,几个人已经商量过了,所以来者不拒,两张龙帖都收到了。
  玉梁还看热闹不嫌事大,告诉他们自己家里晚了要到镇上看灯,让两条龙早点舞过来。
  玉秀知道他促狭,两龙相遇,可要龙争虎斗的。他是想要两条龙斗上一番呢。
  周明和李承允都没见过这民间舞龙,听说了下龙帖的热闹,都说元宵节要来看,顺便等玉栋他们送走两条龙后,他们可以坐马车,跟在龙尾后,直接到云昌镇看花灯。
  为了凑热闹,周明和李承允还特地让丁三爷送了拜帖过来。
  丁三爷与玉栋玉秀早就熟悉了,想着李承允对颜玉秀的关注,每次见到玉栋和玉秀,他都是格外殷勤有礼的,“我家公子和周世子,从来都没见过南方这边的舞龙舞狮,都说十五一早就要过来等着。您这不用特意准备什么地方,反正都是乐呵的事。”
  玉栋点头答应了,幸好周明和李承允没要求腾地方,上门舞龙,村里人肯定都会在附近看热闹的。
  玉秀拿了一个荷包出来,“三爷,新年上门,这个利市包您拿着,讨个口彩。”
  “谢谢颜娘子,祝大郎君和小郎君今年一举高中、独占鳌头!”丁三爷很会凑趣,一听玉秀说讨口彩,说着半文半白的吉利话。
  玉秀笑着道谢,几人往外送丁三爷。
  “三爷,到时候您也去镇上看灯吗?”玉梁在边上问。
  “我也去,我跟着伺候公子的先生呢,对了,你们还没见过我家公子的先生吧?”
  李承允的先生,是跟着周明来到田庄的。
  田庄离东屏村还有些路,玉栋几个都没见过,加上最近事情多,也没去问过。
  丁三爷这么提起,玉秀连忙接话,装着打听的样子,“大公子有先生啦?是哪里的名儒啊?”
  “说起大公子的先生,那可真是有名,就是名满天下的唐赫章唐先生。说来也巧,成王府和唐先生竟然相识,托人送书信过去后,唐先生答应来明州看看。”
  丁三爷说起唐赫章,倒是话多了,“这可真是缘分啊。到了明州,唐先生去府城的一家酒楼喝茶,那茶据说只有这一带有,反正也不知是如何好喝法,唐先生说要是天天能喝到这种好茶,留在江南也值得啊。当然啦,我们大公子资质又好,唐先生哪有不肯收的理儿。”
  唐赫章,做了李承允的先生?
  前世,唐赫章的关门弟子是谢惠灵,如今,李承允也做了他的学生?
  玉秀想到在明州街头,玉栋救下谢惠灵时,周明也在场,难道是周明找谢惠灵从中说和?
  丁三爷又说起这唐赫章是如何名动天下,锦绣文章。
  玉栋和玉梁年前跟着李秀才读书,也听过唐赫章的名字,听丁三爷提起唐赫章,听得很用心。
  玉秀面上赞叹地听着,手脚却感觉有点发凉。
  又是一桩和前世不一样的事情!
  前世,自己托赖唐赫章过了几年清心如意的日子,却也因为他那一句“美姿容,艳色殊”,被登徒子们追捧。
  丁三爷说完之后告辞,玉秀就有些呆呆的。
  “秀秀,怎么了?是不是病还没全好啊?”玉栋看玉秀脸色有点不好,担心地问。
  “没事,我只是想着这样有名的大儒,竟然就在王府田庄里,这世上的事,可真是说不准。”
  “是啊,不过到底是大公子才能请到这样的先生,要是小四也能跟着求学就好了。”玉栋感慨了一句。
  她刚才乍一听到唐赫章要来,就想到前世自己的身份是他的姨娘,生了尴尬和惧意。却忘了如今可不是前世,现在,她还是颜玉秀,不是什么云湘君,更不是唐府姨娘妾室。
  现在听到玉栋的话,玉秀心中一动,让玉梁跟着唐赫章求学?
  玉秀一直觉得玉梁年纪小,如今还有几分欢脱,希望找个饱学又端方的人让他言传身教一下,跟着唐赫章好吗?
  唐赫章前世得了风流才子的名声,还从金尚书手中讨要了自己。
  但玉秀住在唐府内院,并不觉得唐赫章是风流之人。他对妻子很长情,唐府正院中,所有布置都留着唐夫人去世前的样子。
  可要说他不风流,他一把年纪出入秦楼楚馆,写过淫词艳曲。遇到文会等还喜欢带着自己出门招摇。或者,这算是真名士自风流?
  当年玉秀一直没想明白,她在唐府后院过得怡然自得,从不多问多打听。
  不过,唐赫章是名闻天下的大儒,被几大书院争相邀请。
  他治学严谨,文采的确很好,是个饱学之士。
  人品上,唐赫章不古板迂腐,但是忠君爱国,讲究圣人之道,称得上深明大义,是个端方之人。
  再说,要是玉梁能跟着他求学,不说学问如何,这名头可是一等一的。何况谢惠灵将来可是帝师,玉梁要是拜在唐赫章门下,不就是帝师的师弟了?
  她越想越心动,刚才那点尴尬和惧意丢开,盘算如何才能说动唐赫章,收下玉梁。对于唐赫章的喜好,她还是知道几分的。等过了元宵节,就想法子求见唐赫章,想来李承允应该愿意帮着引荐说话的。

  ☆、176章 元宵灯会

  丁三爷刚才说唐赫章今晚也想去看花灯。
  玉秀打着让玉梁拜入唐赫章名下的主意后,给玉梁就要重新收拾了,按着唐赫章的喜好,给玉梁换了衣裳。幸好她年前趁着空闲多做了几套,不至于没合适衣衫。
  这么一忙碌,就到了傍晚。
  今年元宵节天气好,傍晚时分,红彤彤的太阳挂在西山,还不肯下去。
  玉秀忙着将家中几只鸡喂好关进了鸡笼里,又把蓝妞给赶到灶间那边去,小黄的牛栏也得把门关严实。
  舞龙的上门后,万一声响太大,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就太失体统了。
  吃完晚饭,太阳完全落下,天地一片黝黑中,东边一轮明月探出头。
  月辉清冷,可今夜无人管它冷不冷,正月十五历来是年的最后一天,过完这一天,才算是新年真正开始,所以,这一天,也是分外热闹,一个“闹”字,让元宵变得暖意融融。
  玉秀刷碗洗锅,玉淑帮大家将衣裳给拿出来整理好,等玉秀出来,颜庆江几个已经穿戴一新了。
  玉秀看看都没什么纰漏,就是玉淑的头发太过素净了,“淑儿,来,我帮你重新梳个头,买的新头花戴上。”
  玉淑满脸笑意地答应,坐到椅子上,玉秀拿了梳子,不过片刻功夫,就给玉淑挽了双螺髻,两边各戴上粉红色头花。
  玉淑穿着粉色袄裙,衣裙上绣了花开富贵图,脚上绣花鞋也是跟袄裙一样的花开富贵花样,鞋上的两只蝴蝶小,可绣得很精致。这一身绣活,费了玉秀不少工夫。
  “淑儿长大一岁,更好看了。”玉秀端详着,颇有“我家有女初长成”的感觉。
  玉淑扑哧笑了,“姐,不知道的以为你比我大一二十岁呢。”
  玉秀失笑,还真是。
  玉淑又催着玉秀换上衣裳。玉秀自己绣花没有玉淑这身精致,一套青色袄裙,佩了红色香囊,让她更老成几分。
  今晚要迎龙,玉秀梳了稍显老成些的垂挂髻,也戴了了新头发。
  五个人在家门口摆上香案,案头放上龙帖,村里像红婶、荣嫂这些人,已经早早就在河堤路上占了看舞龙的好地方。
  很快,石桥头那边传来动静,玉秀还以为是龙来了,原来是丁三爷带了几个家丁开路,护送着李承允和周明过来了。河堤路人多,他们将马车停在了村口。
  一般接龙时只有自家人在家里,所以也不能请红婶他们进屋坐。
  周明和李承允两个身份特殊,也没人跟他们说这规矩。
  要是往日村里人还会关注一下两人的尊贵身份,今夜却是没人管他是王爷还是世子了,大家都嘻嘻哈哈地等着看龙。
  玉栋连忙上前将几人接到家里,到了门口,周明和李承允都站住脚步,往两边让开,执礼恭敬,他们身后一个穿着皂衫的清瘦老者越众上前,笑着当先走进门。
  玉秀站在院门内迎接,一看那老人,虽然比自己前世见到时年轻些,可那面貌,果然是唐赫章。
  李承允给大家介绍了,玉秀再见到唐赫章,心情有些激荡,叫了一声“先生”,声音都带了点颤抖。
  她连忙假装忙碌地让到一边,掩饰失态。她掩饰很快,加上屋外人声不断,别人都没注意,只有周明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快点,快点,龙来啦,龙要来啦!”石桥头那边,忽然传来大喊。
  唐赫章也是因为从没见过南方这接龙舞龙的事,布龙北方也有,可板龙却是头一次听见。所以听说龙来了,也顾不上其他的,都朝村口张望。
  玉秀站在院门口,看到村口东边官道上,一片火光舞动,看那样子,还得走会儿才能到。
  玉栋趁着这时间,在门口挂好了一串挂鞭,又准备了三个大炮仗,就等龙灯到了后,放炮仗迎接。
  官道上那条火龙绵延近一里,在路上翻滚闪动,喊声震天,原来是板龙先到了。
  板龙是拿长板凳连接的,像这次这条板龙,据说接了一百条长板凳,这长度,可以绕大半个东屏村了。板龙舞动起来很危险,因为太长,舞龙的人力气要是不够,就会被弹飞出去。
  村口的人纷纷叫嚷着,拉住孩子让开路。
  很快,先有四个敲锣打鼓弯进河堤路,这是为龙头开路,他们走到河堤路半当中时,一只巨大的龙头弯进东屏村。
  锣鼓来到玉栋家门前,玉栋连忙点起三个大炮仗,每个炮仗都是二踢脚响炮,“砰啪”两声,连站着的地都觉得在震动一样。
  玉栋又点起那一千响的挂鞭,噼里啪啦的声音,震耳欲聋。颜庆江拉住玉梁捂住耳朵,玉淑捂住耳朵靠在边上,玉秀也捂住耳朵往边上躲了躲,周明看她那躲避的样子,想不到她也有害怕躲的时候啊。
  很快,鞭炮放完,龙头也到了院门前,那龙头很高,像玉栋这个子,得有两人高。里面是竹篾先扎出形状,外面糊上白纸,然后纸上画了龙须龙眼,那一对龙眼内点了灯笼,看着就像是真的龙眼精光外湛地俯视众生。
  这么一个大龙头,得六个成年男子才能抬着舞动。
  在龙头前有个举着彩球引路的,龙头对着院门一点,就有人高喊道“金龙一点头,财运时时有!”玉栋听到这话,就将一个利市红包放到金龙龙嘴前的空挡处。
  这帮舞龙的估计是打算在玉栋家好好收几个红包,龙头紧接着又冲着院门点了一下,舞龙队里齐声高喊“金龙二点头,添丁又进口!”
  这吉祥话一出,屋内屋外笑声一片,有人喊道,“这红包不能给,人家还是孩子呢!”
  也有人喊,“这快点给个大红包,玉栋,你今年就可以娶媳妇啦!”
  嬉闹声里,玉栋又拿了一个红包放到龙嘴前。
  那群舞龙的又凑趣喊道,“金龙三点头,状元到门头!”显然他们打听过,玉栋和玉梁今年要下场应试了。
  幸好玉秀多准备了几个利市包,冲着这句好口彩,她直接挑了一个大的递给玉栋,玉栋又放到龙嘴前。
  舞龙的看到玉栋这几个利市给的厚实,那龙头越过香案,往院门内伸进去,“金龙进门口,世代出公侯!”
  这是答谢的意思了。龙头伸进院门内舞动几下,然后退出开始绕着院墙舞动。龙身上彩绘了八仙过海、寿星捧桃等各种故事图案,每段龙身都点了两盏灯,整条龙照得周围红彤彤的。
  玉秀让玉淑和玉梁两人端了糖果碟出去,给外面的大人孩子分吃糖果点心,也算是大家同乐的意思。

  ☆、177章 玉梁惊先生

  这一百节的长板龙,将玉栋家全部盘起来,还有大半截龙尾巴在河堤路上呢。
  舞龙的人齐声吆喝着,让龙身左右翻滚,然后龙头从东屏村后绕过,直接绕村舞上了官道,往云昌镇方向舞去。
  村里有人打算看花灯的,很多就追在这板龙后面走了。
  玉栋几个因为还有要迎布龙,连忙又重新备好鞭炮等,没等多久,另一个村的九节布龙也飞舞而来。
  估计他们听说前面板龙队拿了三个大封红,所以在玉栋家门口舞得格外卖力,自然也收到了三个大红包。
  等布龙离开,玉栋和玉秀收拾好香案等物,又锁上门。
  周明看了洛平一眼,走到玉栋身边道,“放心吧,我会留两个人帮你们看家的。”
  玉秀就站在玉栋边上,也听到了这话,心里放心些。她下午也从作坊那边调了四个护院,让他们按时巡查。可护院的身手,肯定没周明的人身手好。有护院再加他的人在,滕王再派人来也不怕了。
  田庄里一共停了三驾马车。
  李承允陪着唐赫章坐一辆,周明让玉栋和玉梁跟自己一辆马车,颜庆江就和玉秀玉淑一辆马车。丁三爷等几人或骑马或走路跟随左右。
  火树银花不夜天,快到云昌镇时,已经看到那边灯火辉煌了,感觉十里八村的人都涌过来似的。一路上摩肩接踵,路上还碰上了秧歌舞、踩高跷等百戏。
  到了云昌镇城门口,马车就不方便了,留了车夫在车外等候,一行人下车前行。
  前两日武大勇派人送信,说正月十三到十五日,他们家在南街戏台摆了三天酬神戏,让他们到镇上后来找自己,给他们安排个好座位看戏。
  可一进城门,几人没顾上看戏,街边的花灯就够引人了。
  这一晚的花灯,有乡绅富户出钱挂起的花灯,也有街道店铺挂在自家门口的花灯,整个云昌镇里照得亮如白昼。
  四条主街的花灯,也跟各自店铺相对照,比如卖活物多的会有很多动物灯,而南街这边的花灯最是风雅,几乎每盏花灯还都有灯谜。
  街上人太多,丁三爷带了一个随从在前开路,洛安等几人左右两边卫护,唐赫章觉得这灯市有趣,带头走在最前面,李承允自然得跟在先生身旁,周明原本也走在唐赫章边上,越走越慢后,变成和玉栋兄妹几个同行了。
  颜庆江也是第一次来看花灯,紧紧拉着玉梁,指东道西,两人倒是聊得起劲。
  说起猜灯谜,他们这一群人里,唐赫章自然是最厉害的,他走走停停,只猜了两个据说无人能解的,就再也不猜了,只看着各盏灯上所绘的图案,显然是觉得胜之不武。
  李承允坐在轮椅上,偶尔会让小北将谜面读来听听,十有八九却是猜不到的,有些沮丧。
  “灯谜都是巧思之物,你回头多读些杂书,自然就能猜到了。”唐赫章看他耷拉着肩头,安慰了一句,“再说灯谜只是小事,猜不出就猜不出,有何好丧气的?”
  “是,先生教训的是,学生记住了。”李承允连忙拱手挺腰受教。
  周明也不擅长猜谜,就比李承允好点,至少有几个与兵书名将有关的灯谜,他都是手到擒来。
  周明是第一次逛灯会,北地元宵节也热闹,可没这些文人会玩的东西,倒是当街斗酒的不少。所以和李承允一比,他觉得自己还是挺厉害的。
  走到一半,玉梁看中了一盏鲤鱼灯,红彤彤的鱼肚子,还有个胖娃娃在边上,做得很是精巧。
  他让颜庆江将他抱起来看了谜面,却猜不出来,可又舍不得走,“哥,这个灯好看!”他下地悄悄拉了拉玉栋的衣裳。
  玉栋看他一脸喜欢,走上前看谜面。那谜面却是一副画,寥寥几笔,画了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