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妾室-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父子两人坐下后,成王叹了口气,“没想到蜀中平叛,一晃居然近两年了。”他看看眉目英挺的儿子,“你都二十岁了,你二弟三弟都已经成亲了。他们两人才能平平,家里也只有你。”
  周明听这话意,微微挺直脊背,有些紧张。怎么不是谈朝中政事,倒扯到自己年纪了?
  他心里也一直想着要和父母说向颜家求亲的事,可历代成王府的结亲,都选的世族大家,不知父母亲会不会刁难秀秀。
  “你的亲事,不少人跟为父提过。”周定康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前些时候文国公夫人跟你母亲说想要保媒,说的是靖王府刘氏娘家侄女,你母亲拒绝了。”
  “文国公?”周明有些皱眉,自从王丹阳之事后,他对文家本能有些不满。
  “去年选秀,圣上本来属意谢家的谢画楼入宫,偏偏谢画楼传出恶疾,至今未愈。圣上虽然没有发怒降罪,但对谢家有些不满。倒是文家,居然举荐了几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入宫。如今宫里,皇后娘娘在宫中,有些艰难。”
  “太后娘娘几次接见命妇时,夸奖靖王妃教子有方,二公子是难得一见的俊才。”
  成王慢慢说起朝中的局势,周家虽然不掺和夺嫡之事,可对朝中之事,哪会真的毫不关心。
  “父亲,那表哥的日子岂不是艰难?”周明担忧起李承允的处境来。
  周定康责备地看了他一眼,“你打仗有天资,但多次跟你说过,朝中政事,不能意气用事。你在蜀中这两年,性子比以前平稳了,可还是不够沉稳。你大表哥朝野上下名声甚好,日子倒也不艰难。他既然有意争一争,对这些事自然都心中有数。”
  成王生怕周明顾念兄弟情义,冲动之下公然站队,违背了成王府的立身根本。
  周明心里不以为然,嘴上还是恭敬地答应了。
  “你如今二十了,亲事也该定了。我和你母亲商议了,回头请几家闺秀来家,挑一挑,尽快将你的亲事定下来。”
  “父亲,您要挑哪几家啊?”
  “我和你母亲还未议定,等过两日,将我们中意的几家跟你说说。娶妻是大事,总也得你自己愿意。”

  ☆、382章 宫宴赴宴

  周明听成王说要跟自己商量,松了口气,若父母亲直接要来个父母之命,他就麻烦多了。
  他张嘴想说玉秀的事,想了想又先不提了。
  今晚宫宴后玉栋必定会有封赏,到时颜家门楣抬高,他再找谢惠灵和李承允商议商议,请这两人帮忙选个合适开口的人。
  若他自己开口提,父母亲以为他和玉秀私相授受,不是让玉秀得了个坏印象?
  成王见周明默然不语的样子,“你在京也待过几年,若有中意的女子,也可跟你母亲说。”
  周明点头称是,成王又说了些朝中事情,随后想起什么,“你派洛安什么差事?他时时跑到南山码头去,还有府中侍卫禀告说你下令让人去查王丹阳的事?”
  “父亲,王丹阳忽然冒出来,总觉得有些不对,我们也得有所准备。”周明避重就轻答了一句。
  “王丹阳无非是文家的人,目前掀不起多少风浪,不过是给圣上送些丹药,出些歪门邪道的主意而已。今年有关王丹阳的流言多了,文国公正派人查,你收敛些,莫要让人误会了。”
  成王以为周明是为李承允所托,有些担心。但儿子大了,做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一味反对也不好。再说周明自小大事上不糊涂,就算帮李承允,想来也不会做得太明。
  他对李承允印象自然是不错,但成王府开国至今屹立不倒,还能兵权在握,靠的就是中立和效忠坐在龙椅上的君王。他不愿违背祖训,更不会公然站在李承允一边。
  周明知道父亲误会了,也不解释,又答应了。
  这时成王妃派人来叫周明去沐浴更衣换衣裳,成王也就摆手放行。
  周明换上世子服饰,带上亲兵和洛安洛平两人,骑马来到军营。
  军营里,众位将领早已经整装完毕。因为是到宫中赴宴,各人都脱了战甲。
  玉栋穿着一身宝蓝锦服,年纪尚小,在一群五大三粗的大老粗里,长身玉立,格外突出。
  众人看到周明,哄笑着将玉栋推到世子爷边上,直说他们两人看着就和自己这些粗人不一样。
  周明指指这些人,“战事歇了,你们都多读点书去。”
  “世子爷,我们再读书,也考不上状元,能骑马打仗就得了。”有人嬉笑着回道,“大郎,你可是举人,回头京城那帮侍卫营的说话,你出去震死他们。”
  京城侍卫营里,大多是京中各家权贵子弟,或各府举人秀才入选的,长相也多是面目清秀的。
  这些打仗的很看不起侍卫营的,觉得里面都是娘娘腔。侍卫营的也看不起他们这些打仗的,觉得都是些粗鲁无礼之辈。
  这人的提议得到大家赞同,“这主意好,回头让那些娘娘腔们也看看,什么叫文武双全。”
  众人说笑几句,骑马跟在周明身后入宫。
  玉栋还是第一次入宫,看宫墙高耸、宫楼巍峨,走进宫中,守门的就是侍卫营的,这些人一看是周明带着有功之臣入宫赴宴,倒是不敢怠慢,略一搜查就抬手放行。
  武帝在前朝的太极殿中设宴,招了福王爷和几个文官相陪。
  周明看到武帝,暗暗吃惊,圣上比他离京时又苍老好多,眼皮浮肿,眼神浑浊,脸颊松弛耷拉着,看着就像是个年迈老人。
  他当然不知道,去年选秀后,后宫中又添环肥燕瘦的新人,武帝相信王丹阳说的,一定能生出儿子来,着实宠爱了一番。到现在儿子没怀上,纵欲倒是有些过度了。
  幸好太医院有的是好药,王丹阳又时时给补着,武帝不觉疲累,只觉自己返老还童一般,比年轻时还放纵几分。
  如今滕王已死,武帝心情舒畅,这次设宴,不仅是表彰成王世子周明的,也是为了让军中将领们同欢的。
  所以,开席之后,武帝举杯邀饮,随后传了歌舞。
  宫中的歌舞,自然是上佳的。
  人美,舞美,乐声美。
  众位将领看得目不转睛。
  武帝看众人那沉迷之色,哈哈一笑,“这些美人,是朕为犒劳诸位爱卿而选的。若有爱卿看中的,只管领回家去,算朕赐的美人。”
  诸位将领听到武帝这话,连忙都高声谢恩。
  武帝刚想再说,眼神流转间,居然在一群五大三粗的将领中,看到一个面目清秀看着年纪不满弱冠的少年,不由指着那人,转头跟周明说道,“这位小将看着年纪尚小。”
  周明连忙起身回禀,“圣上,这人是明州武举颜玉栋,在润州守城时他阵前参军,奋力守城。在蜀中之战中,更是屡立战功。”
  武帝听到颜玉栋,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康顺看武帝想不起来的样子,忙上前附耳低声禀告,“圣上,这颜玉栋就是进贡露华香的颜家大郎。他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颜玉梁就是他弟弟,大妹妹叫颜玉秀。”
  武帝听到颜玉梁,想起来了,不由仔细打量了几眼。
  宫中有新进美人,他对颜玉秀已经淡忘不少。如今看到颜玉栋,忽然又想起微服私访时所见的芊芊素手拉起轩窗的一幕。
  玉栋越众而出,走到中间跪地请安。
  武帝仔细看了几眼,夸了一句少年英雄,又褒奖了几句,随口说道,“你弟弟玉梁年小才干,朕原本赐他国子监读书。”
  玉栋连忙又跪地谢恩,“末将接到家书,幼弟得圣上青眼,是末将阖家之幸。幼弟说国子监中都是各地俊才,圣上给了恩典,他不能辜负。所以打算在家刻苦攻读,若能过了乡试,再到国子监,才算不辱没皇恩。”
  武帝听后,觉得颜玉梁知道感恩还很有自知之明,问了几句后,让玉栋平身归座。
  再饮了两杯,康顺低声提醒武帝进丹药的时辰快到了。
  “朕在这里,你们也不能尽欢。子贤,你带着众人多喝几杯,宫中美酒可着你们喝。”
  “谢圣上隆恩。”周明带着众人谢恩。
  武帝扶着康顺的手站起,退席了。
  周明看武帝走下台阶时,甚至还踉跄了一下。

  ☆、383章 福王有意

  武帝离开后,宫宴气氛渐入佳境。
  那些文官们看不惯武将粗俗,但今日之盛宴,是人家拿命拼来的。他们再腹诽,也得含笑陪着。
  何况,这次宫宴里,还有成王世子周明和颜玉栋这样,显得文雅的武人。
  几位大人和那些莽夫们话不投机,转而找周明和玉栋说话。待他们知道,玉栋居然和那自创花鸟字的颜玉梁是兄弟,不由大赞颜家兄弟都是俊杰。
  福王没和玉栋说话,他只一心一意与周明搭话。
  周明知道福王爷在京中日子不好过。
  他与武帝血缘已远,子孙不太可能和皇位沾边,偏他又是有封地的。
  武帝多疑的性子,生怕这些王爷学滕王,在封地里作怪。可为了表示圣德,又不能无缘无故收回封地,只能找借口将他们留在京城。
  福王待在京城,众人就想到他子孙会不会有心皇位,他就算没这念想也撇不清,吃不到鱼惹得一身骚。
  他就算想立个从龙之功,不论李承允这边还是李承恩这边,都靠不上。
  想学成王府置身事外吧,成王府有兵权,他却没这倚仗。
  武帝今日居然点了他来做陪客之一,这有些出人意料。
  周明一边猜测着武帝的用意,一边与福王说着话。
  福王的年纪和靖王不相上下,可保养得更好,也或许南方的水土更养人,他看着就像三十出头。
  不过,这些皇族中人,好像都眼皮耷拉一副没睡醒、纵欲过度的样子。
  周明有些腹诽,靖王是这样,福王是这样,死掉的滕王他见过尸首,也是这样。
  福王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管,只管坐在周明身边,细说他对成王父子的景仰。
  “世子年少有为,听说还未定亲啊。”福王说到周明,感慨了一句。
  边上一位大人听到了,接口说,“今日世子爷进城,满城的小娘子们都争相一睹世子爷的风采,只怕世子爷是挑花眼了吧?”
  “世子爷今日好风采。小女今日也上街去了,今日回府,提起世子爷少年英雄……”福王顺势接了一句。
  福王府的安平郡主,年方十五,这次跟着福王一起进京,据说长得国色天香,还多才多艺。
  福王夫妻爱若掌上明珠,准备了二十万两白银做嫁妆。安平郡主眼高于顶,十二岁上头开始挑婿,至今未曾定下。
  周明听这话意,咳了一声,“婚姻之事,父母之命。”他说着端起酒杯,朝福王一举,“王爷,来,我敬您一杯。”
  福王看周明对这话题不愿再谈,识趣地喝了一口,换了别的话题。
  这种宫宴上,也是不适合谈儿女亲事,何况成王夫妻又不在。
  福王起了个话头,试探一二也就罢了。
  这场宫宴,武帝虽然留话说大家可尽欢,可没人不识趣地真会醉倒。那些将军们喝着酒,眼睛却是看着周明,看世子爷放下酒杯说声晚了,众人纷纷放下酒杯跟着离宫。
  满殿美人们殷殷相望,美目秋波频送,盼着哪位将军将自己带走。
  可惜上马打仗的将军们,心肠本就较寻常人要硬些,怜香惜玉之事不太做。他们拱手告辞,大步离去,将一众美人丢在脑后。
  第二日,周明去赴李承允的宴会。
  他前脚刚走,后脚福王上门拜访成王父子,成王爷有些意外。
  福王在京城与自己从无交情,这忽然上门,所为何事?
  他虽说摸不着头脑,却不敢怠慢,连忙走到大门口去迎接。
  福王穿着一身暗红锦袍,一见到成王爷,拱手为礼,“贸然拜访,勿怪勿怪。”
  成王爷笑着往里让,“福王爷登门,可是请都请不到的贵客,快请进。”
  两人说着客气话,互相让着进了客厅,分宾主坐下。
  成王吩咐送上香茗,福王端着喝了一口,赞了声好茶,“我府里倒还有南方带来的普洱,回头让人送些过来。”
  成王笑着道谢,两人又说了几句,话题渐渐说道昨夜的宫宴。
  福王叹了口气,羡慕地说道,“世子年少有为,少年英才,有子如此,真是好福气啊。”
  “哪里哪里,王爷真是过誉了。”
  “昨日王师凯旋,满城轰动,满京城的小娘子们,都在传说世子风姿呢。听说世子爷的亲事要定下了?”
  成王有些奇怪地看了福王一眼,大清早跑到自己家,就为了八卦子贤的亲事?
  “说来惭愧,子贤自小跟着我在军营,亲事耽搁至今。他母亲正为他打算呢,我一直在北地,这些事,也就交给他母亲操心了。”
  “儿女婚事,母亲多操心也是应当的。可惜安平的母亲还在南边,未曾跟我一起进京。眼看着安平今年十五了,唉……”福王叹了口气,苦恼地叹了一句,“不瞒您说,安平自小就说非英雄不嫁,到了十五,亲事都未定下。我进京时,她母亲只说挑个女儿喜欢的就行。”
  福王李和的意思,周定康明白了,可与福王府结亲?
  周家前代尚公主的都有过,但都是旁支,嫡枝长子继承兵权,为了免得皇家忌讳,都是低头娶妇。
  他眉头微微皱了皱,正想着要如何打断这话,福王却又说道,“昨日太后娘娘还提到世子爷呢,夸世子爷少年英雄,难得还品行端正。”
  文太后有意为安平郡主和周明保媒?
  周定康心中有些不悦,但文太后若叫了何氏进宫,当面保媒,成王府如何拒绝?
  可自来成亲,都是男方提亲,福王亲自来开口,也真难为他爱女之心,将姿态放得如此低。
  福王看周定康皱眉,又笑着说,“不瞒您说,前年世子打仗缺少钱粮,小王听着是真急,南方倒是不缺米粮,只是贸然捐粮,怕圣上不满。幸好承允还筹措到粮草了。”
  这意思,两家若是结亲,福王愿为周家军提供银钱资助啊。
  成王淡淡一笑,“王爷有心了。说起来那次也是户部一时未及时发出钱粮,才有民间捐助之事。圣上英明,必定会妥善处置的。”

  ☆、384章 赚钱门道

  成王这话,谁都不能说不对。
  福王自然也是连声赞同,两人又闲话几句,他才告辞离去。
  他今日来,只是表明自家结亲之意,再告知周定康两家结亲的好处。
  朝廷国库日益空虚,周家想抓着兵权,就少不了银钱,福王府在南方,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大家要是结成亲家,是双方得利之事。
  成王看着福王离开,心中也在盘算。
  福王所提的好处,的确是个诱惑。看朝廷这样,只怕以后钱粮不济的时候还有,带兵打仗,不怕兵少,就怕缺粮。而如今这局势,周家势必要握紧兵权。
  文太后有意为福王保媒,考虑的应是借着福王之手,将成王府和李承允拉远些。
  周定康细细想了想,刚开始的那点不悦淡了些,那安平郡主若真是个好的,这门亲事,倒还真是可行。
  他想着,来到后院,找何氏商议。
  周明不知道家里福王来的事,他一早出门来到京城一处宅子。
  因为李承允还是住在靖王府中,在府中见客多有不便。
  他在京城这套宅子,名义上是原靖王妃留下的。李承允在这别院里,邀了谢惠灵一起,专门为周明庆功。
  周明久不见两人,看李承允一身月白长衫,束发金冠,比当年明州时那文弱之态已大有不同,多了几分傲然之态。
  谢惠灵倒没什么变化,还是一身白色长袍,青色发带,看着就是一文弱书生的样子。
  两人看到周明,觉得两年未见,周明更见沉稳,眼神转动让人感受到几分威压,笑起来却还是以前那爽朗样子。
  三人互相打量了几眼,李承允和谢惠灵起身相迎,周明笑着拱手道谢。
  “子贤,刚才那样子,大将军气魄逼人,让我都不敢轻忽啊。”李承允笑着拍了拍周明的肩。
  周明看了李承允一眼,“这话,我还想对你说呢。”
  两人哈哈一笑,两年未见的生疏感消退不少。
  “听说今日赴我的宴,明日赴我二弟的宴?”
  “大公子和二公子诚心相邀,我哪个都不敢得罪,反正都是美酒佳肴,自然都要吃的。”周明毫不含糊地回了一句。
  李承允一笑,成王府不偏不倚的态度,不会因为他是成王妃的外甥而改变。
  “怎么不带颜大郎一起过来?”
  “太打眼了,对他不好。”
  李承允愕然看了周明一眼,这人还真是爱屋及乌,为玉栋都考虑得如此周到啊。
  周明却是看着这套宅子的布置,“这宅子,真是姨母留下的?”这套宅子,入门以来,看着雕梁画栋,假山花木,景致怡人。
  原靖王妃过世已久,这宅子不可能一直保持的这么好,显然是李承允新修过的。
  “宅子真的是母亲留下的,不过多年没住人,早就破败了。前年我让人翻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