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娇悍-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李良察知的情况来看,冯淑嘉实在是想象不出,这样一个持身守正的人,最后竟然会为虎作伥,欺君窃国。

    自古忠孝两难全,前世为了老母亲,不得不接受汾阳王的威逼利诱时,曹彬内心大约十分煎熬吧。

    除了曹家的情况,汾阳王派去蹲守的人,在萧稷的人和李良的联手监视之下,无所遁形。

    正月底,曹彬脚踝养得差不多了,走路也不再一瘸一拐了,冯淑嘉吩咐李良推心置腹地和曹彬探一探门外那些盯梢人的事情。

    汾阳王派去的都是个中高手,曹彬一介文人,手无缚鸡之力,如何能察知他们的暗中窥伺。

    是以当李良告诉他最近半个月都有人在曹家周围鬼鬼祟祟地偷窥时,曹彬当即吓得脸都白了。

    “都是些什么人?偷窥我家是何意图?”曹彬极力镇定,颤声问李良。

    李良摇摇头,恭敬回道:“这个暂且还不清楚。不过,从他们的身手来看,功夫只怕都在小人之上。真要是动起手来,小人只怕连自保都不能。”

    那就更谈不上保护曹彬母子俩了。

    这是实话。

    正因为是实话,所以曹彬闻言,脸色又白了一分。

    连李良这样孔武有力的护院都对付不了的人,那等他伤好了,李良走了,他这细胳膊细腿的又如何能应付得了!

    “曹大人,您仔细地想一想,您最近有没有得罪过什么人?”李良诱导道,“自打元月十五夜小人送大人回来起,他们就一直在附近盯着了,显然是在那之前还没有找着动手的机会。后来小人长住府上,他们摸不清小人的底细,就更加不敢轻举妄动了。”

    所以,如果是惹上什么仇家的话,应该也是在元宵节之前。

    曹彬皱着眉头,努力地想了半天,最终摇头道:“我自幼家境贫寒,家母打小教导我要与人为善,这一路行来,虽然吃了不少的苦头,但是也从来不曾结下什么仇怨啊……”

    入朝当官之后,他自知家里没有背景靠山,出了事情没有人能替他扛着,更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生怕出一点差错,就更加不会得罪什么人了。

    李良见状进一步试探道:“能请得起那样的高手日夜蹲守,只怕对方非富即贵。曹大人您在好好想想,是不是前些日子和人生了不快,对方心底有怨气,所以才派了人来监视,伺机动手?”

    非富即贵?

    这四个字像是一声响雷,在曹彬的脑海里炸开来。

    可不就是富贵之人吗!

    试问这天下,除了当今天子,有谁还敢和汾阳王一争富贵?

    哪怕是宗室子弟也不成!

    他就曾经在宫中亲眼看见过,如今圣上的一母同胞的亲弟英王,在面对汾阳王这个异姓郡王时,满脸堆笑,客气有加的模样。

    那情形,仿佛英王是异姓郡王,而他汾阳王才是正经的皇室亲王一般!

    所以,门外的那些人,都是汾阳王派来了的吧……

    一定是这样的!

    因为他拒绝了汾阳王为其传递内阁消息的要求,所以汾阳王一见利诱不成,伤了颜面,恼怒之下,干脆直接派人日夜窥伺,以期到时候动手威逼!

作品相关 第二百九十章 各怀心思

    李良自是不知曹彬心里的这番翻涌,也不清楚曹家门外日夜蹲守的两人到底是谁派来的,他只是按照冯淑嘉的吩咐,安慰道:“曹大人家的情形,小人事先和姑娘提过一回了,毕竟姑娘分派小人来,就是看顾曹大人和曹老夫人的。

    “是以我家姑娘提前就吩咐过了,若是曹大人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开口。不管怎么说,世子上次撞伤了曹大人,耽误了曹大人的差事,姑娘都于心不安。”

    李良虽然这么说,曹彬却不敢贸然开口指证曹家外头逡巡的那些人背后的主子。

    不管他有没有答应,汾阳王敢窥伺朝政,就是谋逆的大罪,他这个关涉其中的人,肯定也讨不了好。

    冯淑嘉为人善良不假,武安侯府的门楣也高,但是涉及到这等掉头的重罪,冯淑嘉一个小丫头,哪里能够做得了武安侯府的主。

    再说了,他已经被迫牵涉其中,日夜煎熬了,哪里还忍心将无辜的人也牵涉进来。

    曹彬脸色变幻一阵,最终强忍着心里的惶恐,勉强笑道:“你替多谢冯姑娘的仗义相助了。只是,此事我一时也没有头绪,先看看再说吧。”

    李良想起冯淑嘉事先一再交代不许逼迫曹彬,要等曹彬自己主动坦白,便点头应道:“小人遵命。”

    顿了顿,李良又开口道:“对了,大人一会儿去销假,还是由小人护送着去吧。不管怎么说,在没有摸清对方是敌是友之前,小人总不能安心离去。就是我家姑娘知道了,也肯定是不同意小人此时离开的!”

    曹彬到底心中惧怕,闻言点点头,口中诚恳称谢:“如此,就有劳你了。”

    “曹大人言重了。”李良连忙抱拳谦让,顿了顿,又迟疑道,“只是,曹大人离开了,留曹老夫人一个人在家,小人也担心外头的人别看家里没人,再生出别的事端来。”

    曹彬闻言立刻变了脸色。

    从小母亲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命似的保护栽培,他又何尝不是把母亲当成命一样来孝顺奉养。

    汾阳王对付他就算了,若是对他的老母亲不利……

    曹彬脸色发白,拳头紧握。

    李良见状便顺势建议道:“曹大人若是信得过小人,信得过武安侯府,不如小人先去府里寻个兄弟来,帮忙照看曹老夫人一二?”

    这倒不是冯淑嘉事先吩咐的,实在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李良已经和曹彬母子俩处出了感情,在外头有人虎视眈眈的情况之下,实在是不放心曹老夫人一个人在家里。

    曹彬此时哪里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来?

    闻言只能是连连称谢,诚恳拜托。

    李良回府将消息和冯淑嘉一说,冯淑嘉立刻爽快地答应下来:“既然需要人手,你看着谁合适,尽管带去就是了。记住,只要是曹大人所需,只要不算过分的话,你就都一一答应下来,不许怠慢,记住了吗?”

    李良虽然心中疑惑冯淑嘉缘何对曹彬如此看重,就算是要道歉,也不必如此周全备至吧。

    然而经过冯淑颖一事,他们这些因为冯淑嘉的建言才能够留下来的护院,早就对她信服且感激不尽了,因此但凡是冯淑嘉所吩咐的,只要不是太过,他们兄弟就没有不从命的。

    “小人明白,姑娘尽管放心!”李良抱拳应诺。

    曹家的事情暂时稳定下来,冯淑嘉的心事便了了一半,对于汾阳王派来身边刺探的探子,也只当是没有看见。

    反正她行的端坐得正,除了因歉意而派人照顾曹彬母子一二,其他的事情全都被萧稷做了,汾阳王就是要算账,也找不到她的头上。

    至于萧稷嘛,那么精明睿智的一个人,若是没有金刚钻,又如何敢揽这瓷器活儿?

    果不其然,又过了几天,经常在她和武安侯府四周刺探的汾阳王的探子就全部都撤了回去。

    汾阳王府的外书房里,汾阳王落子掐断对方最后的退路,一击制胜,面上云淡风轻:“看,对付敌人,就要看清楚他的命脉,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必然要取其性命,不给对方留下任何反扑的机会。”

    对坐的汾阳王世子李崇信闻言一脸受教,态度诚恳地垂首致谢道:“多谢父王教导,孩儿铭记在心。”

    汾阳王点点头,看他态度诚恳,一时慈父心怀起,便多指点两句:“往后做事情可不能再这么鲁莽。

    “那冯淑嘉不过是个小丫头,父亲又不在京中,仗着点小聪明和武安侯府的门头,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你就觉得她是个大人物了,一见她和曹彬有所接触就沉不住气了?竟然派人跟踪她这么多天,天真呐……”

    李崇信不敢反驳,态度愈发地谦恭了,垂首回道:“多谢父亲教诲,往后孩儿遇事定然会多向父亲请教,三思而后行的,绝不会堕了汾阳王府的威名。”

    “嗯。”汾阳王神色淡淡地点点头,并没有多么在意的样子。

    李崇信余光偷偷地瞥见汾阳王的神色,心里的疑惑日益加深,为何对于眼下作为汾阳王的一切得益,自己的父亲似乎都不甚在意的模样?

    是不贪恋权势,还是别有他图?

    李崇信迷惑不解,见汾阳王抬眉看过来,慌忙收回目光,眼观鼻鼻观心,再也不敢到处胡乱瞟。

    对父亲比对上司还畏惧的人,他大概也是这大梁的仅一份儿吧,就像是宠爱女儿宠到帮助她和当朝最得宠的公主作对的份儿上的父亲一样……

    李崇信心里酸涩,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

    汾阳王见状暗自摇头,目光短浅,畏畏缩缩,到底是难当大任啊。

    好在除了承继汾阳王的爵位,自己也没有对他抱有别的期望。

    父子二人各怀心思,重整棋盘,再战。

    萧稷那边如何应对汾阳王的探查戒备,冯淑嘉不得而知,只能是一人承担下芙蓉裳日常运作的所有琐事,尽力替萧稷减轻一点负担。

    由冬入春,芙蓉裳凭借衣饰一体的服务,继续在京城的绣坊占有一席之地,春衫的花色款样虽然比裁云坊略略显得保守了一些,但是已经远胜其他的绣坊。

    时间就这样平顺地滑到了暮春三月。

作品相关 第二百九十一章 误闯

    三月三,上巳节,杨柳吐新绿,百芳绽新姿,是一年中难得的风流潇洒的日子。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京城郊外游人如织,年轻男女妆扮一新,相携相伴,欢声笑语,赋诗赏花,暗自传情达意。    冯淑嘉在这一日也特地空出时间来,先陪同白氏和冯援去见了提前相约好的李夫人等人,团团打过招呼之后,就纵马疾奔去了荔山。    沉寂了大半年的寿阳公主,今春终于打起精神来,在贞慧郡主连着举办重九花会和赏梅冬会,一时风光无两之后,终于发出帖子,邀请荔山诗社的社员们一起到荔山踏春,结社赋诗。    冯淑嘉怎么也是寿阳公主这一派的得力大将,这种时候当然要去捧场。    先不武安侯府和汾阳王已经是不死不休的敌对关系,单就贞慧郡主嚣张跋扈,甚至为了输赢不惜拿刀子往别人的伤疤上捅了再捅,还一副洋洋得意的所谓的胜利者的嘴脸,她就看不上。    而且,她之所以下定决心去荔山,更重要的是想要借机去看望前世曾经无私帮助过她的荔山居士,哪怕是今生陌生的两人不能再如前世一样相处随意自在,就是远远地看上一眼,她也满足了。    不知道荔山居士此生见了她,会如何相待……    春风迎面吹过,软软清凉,搅乱了冯淑嘉原本平静的心湖。    她特地骑马狂奔赶时间,就是想在荔山诗社的集会开始之前,去荔山居士的山居找借口和前世的恩人见上一面。    按常理推测,这次时隔了大半年的“公主派”和“郡主派”之争,只怕是难以善了,聚会的地点又在荔山,只怕到时候一来二去之下,少不了像前世一样,去请荔山居士出来公正评判。    而荔山居士一向深居简出,最不喜和权贵打交道,若是得了这消息,只怕又像前世一样早早地避开躲清静去了,那她还去哪里寻人。    冯淑嘉一路心里乱糟糟的,就连马儿疾奔时迎面吹来的风,都没能将那些激动、担忧和惶恐吹散分毫。    一年的坚持训练,如今已经初见成效,这一路纵马疾奔下来,冯淑嘉除了被马儿颠簸得腰间微酸,并没有其他任何的不适。    然而等她到得那里,远远地瞧见萧稷竟然也在篱笆围就的院子里,和荔山居士坐在那架熟悉的藤萝下的石凳上饮茶闲聊时,顿时惊得忙一把勒紧缰绳:“吁——”    这两人竟然也认识!    她暗自查探那么久,竟然从未发现过两人之间有任何的关联!    看来,这位君公子的身份还真是迷雾重重啊。    嘚嘚的马蹄早就引得潜伏外围的柳元注意,并及时将消息传递给院子里的萧稷。    萧稷原本是要躲的,可是脚下才一动,人还为站起身来,稍一迟疑,便又重新放松下来,和荔山居士继续先前的话题。    然后,冯淑嘉就转过山曲,半途中猛地喝停马儿,远远地望了过来。    荔山居士朝冯淑嘉处遥遥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萧稷,没有继续和萧稷谈论先前的事情,反而出声问道:“王爷和那位姑娘认识?”    否则得了柳元传来的消息,萧稷何至于出现先前的那般犹豫迟疑,更没有让柳元想法子将人给引走,就这样放任人家姑娘闯进了安全区域以内。    面对的事荔山居士,萧稷倒也不隐瞒,笑回道:“居士真是好眼力,观察入微。没错,那位姑娘正是武安侯的长女,如今掌管着侯府名下的成衣铺子芙蓉裳,和裁云坊斗得如火如荼,不相上下。而我,是芙蓉裳如今的第二大股东。”    荔山居士了然,捻须笑道:“王爷此举是为了报答武安侯当日的救命之恩?有恩必报,还真是肖似晋王爷啊……”    到后来,声音渐渐低沉迷惘,似无限怀念。    萧稷顿了顿,没有回答“是”还是“不是”。    事到如今,他也不敢自己接近冯淑嘉,帮助冯淑嘉,仅仅是为了报答武安侯冯异当日的救命之恩了。既如此,那就干脆避而不答好了。    好在荔山居士一时沉浸在自己思绪里,也没有发现萧稷片刻间的失神。    “那冯姑娘是来寻王爷谈论生意上的事情的?”荔山居士从往事中回过神来,抬手给萧稷续了茶水,笑问道。    远处的冯淑嘉见了,不由地惊讶,竟能得懒散无骨的荔山居士亲自斟茶递水,看来这两人不是关系匪浅,就是颇为投缘。    想当初她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接触之后,荔山居士才偶尔这般照顾她一回的。    近处,听得荔山居士如此询问,萧稷摇摇头,同样疑惑不解:“我来居士这里,行踪是完全保密的。”    为了避免被外人注意到,给荔山居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他此行除了搭桥牵线的柳爷和随行保护的柳元,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    “大约是无意间闯入的。”荔山居士不甚在意,端起茶盏轻啜一口。    荔山虽然是因为他在此隐居而得名,但到底不是他的私产,而他也不想有什么私产牵绊,既如此,眼下春色正好,谁想来入山探春便来就是了。    只要别扰了他山居的安宁清净。    其实扰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他避出去就是了。    反正事到如今,山居于他来也不过是个在寄身在这地间的一个暂时栖身之所罢了。    而不是家。    萧稷却脑子里灵光一闪,蓦地出声道:“或许冯姑娘此行是来探访居士的,也未可知。”    一语中的。    荔山居士一愣,转头看向远处的冯淑嘉,只见亭亭玉立的姑娘已经下了马,人却没有走来,在原地踟蹰,不时地朝这边望上一眼,似在犹豫徘徊要不要过来。    “王爷此话怎解?”荔山居士不解。    萧稷便将自己前年深秋之夜,无意间路过武安侯府,看见冯淑嘉正在对月欣赏自作的《荔枝图》的事情了出来。    萧稷神情怀念,口中赞赏:“居士当时没有亲见,要不是那幅画一看就是新裱出来的,引得我多看了两眼,只怕都要误以为是居士的真迹了!”

作品相关 第二百九十二章 少年情事

    听萧稷这么一说,荔山居士也难掩惊讶:“冯姑娘看起来不过是尚未及笄的模样,前年的话,更不过才有十二三岁的样子,竟然就有如此天赋和笔力,都差点瞒过了小王爷的眼睛?”

    要知道,萧稷可是从小得他的亲自教导,熟知他的技法风格,而且如今手里还存有他早期画的几幅荔枝图,冯淑嘉仿作的《荔枝图》要是连萧稷也差点骗过去了,那水平可见一斑。

    哪知萧稷却笑道:“何止这样!冯姑娘今年也才十二岁呢。”

    语气间满满的自豪,仿佛那幅几乎足以以假乱真的《荔枝图》是他画出来的一般。

    “十二岁!”荔山居士不信,“那前年她也就才十岁而已,会临摹得出连你都差点骗过去的《荔枝图》?”

    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倒是对这位冯姑娘充满了好奇。

    “居士可别以年龄论英雄。”萧稷笑道,“想那甘罗十二岁就做了宰相呢!居士若是不信,不如让她来当面试一试?”

    “可!”荔山居士抚掌笑道。

    倘若这位冯姑娘果真是如此才情绝艳的话,那他当然不能错过一见的机会。

    萧稷便起身,笑着拱拱手,朝冯淑嘉处行去。

    背后,荔山居士目光幽深。

    竟然不吩咐柳元将人带过来,而是亲自前去笑迎,即便是为了掩饰身份,但是对于萧稷来说,这也未免太过了一些。

    荔山居士轻笑着摇摇头,端杯饮茶。

    少年情怀啊,谁还没有过呢……

    那厢原本在原地徘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