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奸妃重生上位史-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赐死的刘氏最终去了哪里; 朱常溆并不关心。现在对自己最重要的两个女子,都卧病在床; 他一点儿都分不了心。
胡冬芸小产了; 刘带金受了郑梦境的托,衣不解带地伺候着。幸好那日去的及时,没叫人在冷风里头吹了太久。只先前的惊吓,还有那一日一夜的磋磨,对这个年纪并不大的女子而言,也算是不小的磋磨了。
得知此事的朱翊钧心中愧疚,越发懊丧起自己当时的盛怒来。这是他第一个皇孙,或是皇孙女。这年头; 子嗣想要生下来,就极不易了,想要长成,就更难了。每一个孩子,都是格外珍贵的赐福。
大家怕胡冬芸得知消息后越发难受,便一直瞒着她,只当作是提前来了癸水。她初为人母,自己也懵懂着,很多事并不知道很清楚。从景阳宫出来后,她格外听朱常溆的话,既然太子这么说了,那自己就这般信了。
朱常溆见她小心翼翼吹着补药的模样,心里就发酸。这是自己重生后头一个孩子,和太子妃一直盼望着的孩子。他无法去责怪父亲,就只能对着刘家发狠。将刘家重新夺了虚衔和银钱尚觉不够。
郑梦境却劝他,“别造孽。刘家难道就知道他们女儿在宫里头做什么?说到底,还是我们自己不小心,给了小人可趁之机。别为此而牵连了无辜之人。”她长长叹出一口气,“权当是给那个孩子积攒福气了吧。也是给太子妃再怀上积德。”
朱常溆心里再不情愿,还是听了母亲的话。心里却打定了主意,非得将杀害马堂之人给揪出来。
纸总归包不住火,犯下的事,绝没有不见天日的时候。
胡冬芸觉得身子稍微好些了,就喊着想要下床去主殿侍疾。被朱常溆拦了几次,便心里头惶惶然,觉得自己是不是仍旧被怀疑着。
自景阳宫这一进一出后,胡冬芸的性子越发变得敏感起来,也越发粘着朱常溆了。
“太医说了,还没大好呢。”朱常溆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发,“得在榻上歇一个月才成。你年纪还小,好好养着,别落了病根。”
落胎也是要坐月子的。没有一个月,朱常溆怎么都不放心自己的太子妃下榻。
胡冬芸咬着唇,细声细气地道:“太医总喜欢大题小做,奴家真的觉得已经好了。”
“听话,歇着。”朱常溆将人按在床上,“我在这里看会儿书,陪你,可好?”
胡冬芸温顺地点点头,还怕太子是骗自己的,一只手拉着朱常溆的袖子不放。过了好一会儿,确定人真的不会走,才乖乖地合眼。
朱常溆看了几页书,也看不进去了。见胡冬芸的眼珠子一直在眼皮底下转,就知道她并未睡着。弯下腰,凑近她的耳边,“往后,就只有你和我,再没有了旁人,好不好?”
胡冬芸一下就睁开眼,满是欣喜。又觉得自己是在做梦,掐了掐脸,是疼的。
“傻子。”朱常溆将她的手按下,“是真的,不是做梦。”
胡冬芸小心翼翼地问,“那……赵淑女,还有刘淑女呢?”
“她们……都出宫去了。”朱常溆道,“给母后下毒的是刘淑女,赵淑女惹得父皇不高兴,也逐出宫去了。”
胡冬芸这才高兴起来。以前一直在做梦才会有的事儿,现在竟然真的成真了。现在不见了那两个淑女,她才终于敢向朱常溆抱怨,“奴家、奴家不喜欢她们。”她噘嘴,把身子往朱常溆那边靠了靠,“可又不敢说,嬷嬷说这样不好,善妒,会叫殿下不喜欢。”
“不会的。”朱常溆想起那个孩子,暗自咬了咬牙,“不会不喜欢你的。”
胡冬芸笑得开心,“殿下去景阳宫给奴家送吃食的时候,奴家就知道了,殿下心里是有奴家的。”此时此刻,她兴奋得只想抱着被子在榻上打滚。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个月过去。
被强制在榻上呆了一个月的胡冬芸终于能下地了,别提有多高兴了。头一件事,就是去见郑梦境。
“这些日子,奴家没来母后身边服侍。”胡冬芸很是抱歉,“母后可别怪我,往后日日都在母后身边待着。”
郑梦境心里疼惜她还来不及。这个可怜的孩子,遭了无妄之灾,偏还是天家自己作的孽。“你身子才大好,先顾好了你自己就行。”
胡冬芸拗不过她,便只每日来看三回,权作是尽了孝心。太子身边除了她,真的再没旁的人了,对胡冬芸而言,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人开心的。
朱翊钧到底还是没能彻底改了自己的脾性,过了许久,各地宗亲一一上疏要求严惩楚藩,又有迟迟等不到天子下令的朝臣从旁催促,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
“楚藩,依朕看,要除。”朱翊钧扫过诸位大学士,“诸位卿家怎么看?”
新上任的次辅朱赓点了点头,向元辅王家屏看去。
王家屏自然没什么不同意的,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将楚藩抹了,都是件好事。
唯一不是特别赞成的,便是沈一贯。不过在这个情况下,他也说不出反对的话来。
重新当上掌印的陈矩得了朱翊钧的点头,自去一旁拟旨。
“还有,”朱翊钧沉吟了一会儿,“先前河南试点的除籍,可以推行至湖广。现在看来,好处还是有不少的。今岁河南的田赋都增了不少。湖广的效果,应该也不会太差。”
王家屏问道:“不过先前拨下去的除籍银两,怕是不足以支付湖广的。不知陛下可有打算?”
朱翊钧点头,“楚藩抄家后,让人留下一部分银钱来。旁的,全都尽收于私帑。”
只要不动国库的钱,大学士们还是好说话的。他们也做不到去和私帑抢银子,现在这个做法,算是挺公允的。
将大学士们摒退后,朱常溆找来儿子。“你说,这宗亲怎么会突然上疏的?”他有几分想不明白。
“这有什么。”朱常溆笑道,“一定是叔父在背后推了一把。”
朱翊钧狐疑地道:“他现在已非郑藩世子,还会有人愿意听他的话?”
朱常溆摇头,“父皇,这就小看叔父了。”他道,“现今叔父为义学馆的馆长,不仅在直隶,就是附近几个行省的名声也很好。叔父做事向来有分寸,应该不是广撒网。比方说,河南行省,他只会写信给周王。”
“只要说服了周王,就能由其牵头,进而说服其他人了。”朱翊钧了然地点头。他不觉又想起郑梦境对他说的话。
似乎想做成一件事,并不是那么难。只是很多事自己并未下手去做罢了。
朱翊钧这才算真正地将这些记在了心上。他有些复杂地望着儿子,不得不承认,当日说的那些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这个儿子看事情,远比自己要准确。往后将大明朝交到他手里,自己也算是放心了。
“对了,你宫里现在就只有太子妃一个,会不会不够?”朱翊钧有心想要弥补儿子失去头一个孩子的愧疚,“要不要朕……”
朱常溆摇头,“不必了父皇,我现在就只想和太子妃两个人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道,“经那一次后,太子妃受了不小的惊吓,现在还没缓过来。”
“是……朕的错。”朱翊钧叹道,“朕也没想到,最后会是这般模样。”他望着儿子,眼神很是认真,“往后,朕得改改自己的脾性了。”
朱常溆一笑,“父皇现在这样就很好。”
“拿这话来搪塞我做什么。”朱翊钧摇头,“错了,就是错了。”
朱常溆并不十分相信。都道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自己的脾性多年都还没完全改变,何况是父亲呢。
楚藩被除的消息,在武昌可谓是人人拍手叫好。楚宗人多,并不是个个都好的。有不少人,虽然并未参与本次的谋乱之事,平日里也是鱼肉百姓。现在总算是遭了报应。
朱华彬抱着从官府拿回来的银子,兴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宅子。“娘,你看!我去衙门除籍了,这是得来的赏银,真的有十两银子!”
吴氏的眼睛已是不大看得清了,她摸索着站起来,“是吗?那往后,我们的日子就能好过些了。”
“可不是。”朱华彬笑道,“我今日就去买些肉来,给娘打打牙祭。”
吴氏将他拦下,“先不忙这个。”她让儿子搀扶着自己坐下,“你去,收拾收拾东西。”
“收拾东西?”朱华彬有些糊涂,“我们上哪儿去?”他记得母亲已经没什么娘家人了。
吴氏探手摸着了儿子的手,“北上,去京师。我听人说,京里头哇,娘娘办了个义学馆,还是以前的那个郑藩世子做的馆长。我们娘儿俩一道,你去考学。”她摸了摸被儿子揣得温热的银子,“这些钱,应该够一段时候的吃用了。我虽然眼睛不好了,但给人洗衣服,还是做的来的。”
朱华彬不同意,“好不容易有了些钱,哪里就能这么糟蹋了。爹没了之后,我们娘儿俩就一直这么相依为命,眼瞧着能过上好一些的日子了……”
“你个蠢物!”吴氏气得大拍桌子,“你就甘心一辈子给人种地过活?靠给人写信,你是有四只手还是怎么样?能写的了多少?”她按捺下心情,劝道,“娘还能不为着你好?既然咱们除了籍,能科考了,你就去试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啊。”
说着说着,吴氏的眼泪就掉下来了,“难道你就不想给娘挣个诰命?让娘一辈子过得,过得这么窝窝囊囊的?”
朱华彬咬了咬牙,“好,我们上京师去,我去给娘挣诰命。”他给吴氏擦了眼泪,“娘,可别哭了,我什么都应你,仔细哭坏了眼睛。”
吴氏这才笑开了,“哎,哎,往后啊,娘都听你的。只这一件,必须依着我。”
朱华彬点点头,“听娘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凑个9000发的,怕等更的小天使等太久_(:з」∠)_就当是加更好啦
晚安~
第162章
说是要收拾; 其实也没什么东西。
朱华彬整理了两个小包袱; 听吴氏的话,将绝大多数不能带走的全都给买了。他搀着母亲,最后看一眼这个自己自小长大的家。
这个小小的宅子; 还是朱华彬的父亲在他小时候花费了所有银钱买下的。那张永远也擦不干净的; 油腻腻的桌子上; 每晚在外辛苦做工的父亲回来后; 都会挑灯教他认字读书。
家里头就那一盏油灯,到了晚上的时候; 一家人围坐在灯旁; 母亲做着要卖的绣花儿手绢,时不时抬头笑着看他们父子一眼。自己每写一个大字; 就要讨得父亲的夸奖; 才肯接着写下一个。
后来,买下这宅子没多久; 父亲就因劳成疾过世了。剩下孤苦无依的母亲; 想尽了法子,将他给拉扯大了。
朱华彬虽为宗亲,却并没有任何头衔。他的父亲是奉国中尉,每岁还能到官府去领一些岁禄。不过后来也渐渐被克扣,到了最后,直接就不给了。父亲亡故后,吴氏年年都托人上疏,希望礼部可以给他批下一个奉国中尉的头衔来。偏赶上礼部卡着头衔; 愣是不给。
不给,就意味着没有了口粮和生活所需的银钱。
朱华彬和吴氏都是玉牒上挂着名号的宗亲,即便没有头衔,也无法外出正大光明地做工。幸而官府也知道他们的难处,管得也不甚严,只睁一眼闭一眼罢了。这才叫母子二人还留着一口气,盼到了今日。
吴氏泪眼婆娑地望着这所夫婿买下的宅子,最后再一次伸手摸了摸斑驳了漆的大门。她原为安徽的一户书香门第,后来家道中落,又逢年关不好,一家人遭了天灾,不得不外出逃命。
一路奔波到鱼米之乡的湖广,家中已是只余吴氏一人。朱华彬的父亲见她卖身葬父颇为可怜,用了所有积蓄替她将父亲安葬后,两人顺理成章地就成了亲。
婚后虽贫困,却也算美满,夫妻二人感情甚笃,不久家里又添了朱华彬。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下去,谁料……
吴氏不知在多少个夜晚中流了泪,在心中哭喊着老天爷对自己的不公。可现在,临了头,却觉得自己还是等到了拨云见日的一天。往后,她只盼着儿子用功,旁的就是再苦,再累,也能咬牙坚持下去。
有了良民的身份,还怕的什么。
“彬儿,该走了。”吴氏用力吸了下鼻子,收了脸上的泪。
朱华彬牵着母亲,出了城,正要往北边儿的方向走,却被母亲拉了一下袖子。
吴氏朝他笑了笑,“走错了,是这边儿。”
朱华彬有些糊涂,“娘,那边不是去京师的路。”
“的确不是。”吴氏气定神闲地道,“我们先去一趟江陵。”
朱华彬拗不过了老母亲,虽觉得糊涂,但也依着她,往江陵的方向走。为了省钱,他们也不敢租马车,只买了些最便宜的炊饼,路上还得省着吃。
半道上,朱华彬按捺不住心思,问道:“娘,我们上江陵去做什么?”
“文忠公的家乡,是不是就在江陵?”吴氏笑了笑,“文忠公是圣上的先生,我们呐,先去拜访他们家。”
朱华彬越发奇怪,“可……我们和张家素来没有来往,他们会见我们吗?”
“我也不知道,不过试一试,也不费什么劲。”吴氏捶着自己发酸的两条腿,耐心地对儿子道,“我们娘俩在武昌府认识的人并不多,也无甚达官贵人。我以前还在娘家的时候,听我祖父提过,科场里头的关窍可多了去了。张家出过那么多做官的,对这个必定是熟悉的。”
歇够了,吴氏就让儿子搀着自己,继续上路。“再有,义学馆是不是真就那么好进?若是可以,能拿到张家人给你的举荐信,应该会更容易进去些。”吴氏有些担心,“你想想,义学馆的名气这般大,从京师都传到湖广来了。河南除籍的宗亲又在我们前头,名额一定早就给占了。我们呐,得另辟蹊径,多想想法子。”
朱华彬却有些别扭起来,“这样,这样会不会太过于好弄小巧了些?”
“蠢物!”吴氏敲了敲儿子的头,“只要最后能达到目的,就是弄小巧了又如何?少走些弯路难道就不对了?退一步讲,即便张家不愿意见我们,或是不愿意帮忙,也无妨。我们耽搁的无非是几天功夫罢了。”
朱华彬嘟囔道:“还有银钱,这一路的吃食,还得钱呢。”
“这个,你暂时不必担心。”吴氏顿了顿,“我已将宅子给卖了。”
朱华彬愣住了,“卖……了?!”他一下跳了起来,“那是爹唯一留给我们娘俩遮风避雨的地方!是爹,是爹熬死了才能买下的。”眼泪潸然而下,“娘你怎么能什么都不说,就给卖了呢。”
怪道让自己把屋子收拾得干净些,还当母亲怕家里无人时会遭了贼。原来竟是卖了。
把宅子给卖了,吴氏自己也心疼,可为了这个儿子,不得不这么做。“我若是不卖,你心里必定会想着,若是考不了科举,或是进不了义学馆。我们还能再回武昌来。我就是要把你这退路给绝了,告诉你,若是考不上,我们一辈子都要寄人篱下,受人白眼。”
自己的心思被母亲说中,朱华彬耳根子一下就红了。可心里到底还是埋怨着母亲,不该卖之前不同自己通个气。后头路上,就一直没和母亲说过话。
吴氏也知道自己这么先斩后奏,的确让儿子伤心,也就不计较了。这个儿子的脾性叫自己养的有些怯弱,不过还是明理的人,等想通了,也就好了。
母子二人前往江陵张家的事,且按下不提。
京中,朱常溆正听陈矩关于马堂之死的汇报。
虽然寻不到确实的证据,可一切蛛丝马迹,都指向了沈一贯。
陈矩将卷宗交给朱常溆过目后,就退与一旁,并不再说话,让主子自己做决定。
朱常溆面无表情地将卷宗看完,冷笑一声,“沈一贯的性子,若非与马堂私下做过什么交易,怕马堂被抓后审出来,对己身不利,他必不会铤而走险地杀人。”
将卷宗合上,递回给陈矩,“拿去给父皇过目。”
陈矩弓腰点了点头,又道:“这几日陛下正在挑新任的秉笔。”换言之,等新秉笔上任后,陈矩手里的东厂就要交给别人了。
按惯例,东厂都是由秉笔掌管的。
“我知道了。”朱常溆转了转有些酸疼的手腕,现在他担心的还不是新任秉笔的事。太监,总归还是太监,生杀大权,一身荣辱都是在天家手里控着。
随着万历三十一年越来越接近,王家屏的过世才是最让人提心吊胆的事。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不是这个,毕竟还有几年功夫。
努|尔哈赤终于定下了日子,要来京城纳贡了。
抄了楚藩后,私帑一下子就丰厚了许多。被烧毁的乾清、坤宁两宫也正在加紧时间重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