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知道师傅要闭关,皇上亲自去了盘云寺,问师傅要多久,师傅说该出来时就会出来,让自己记住八个字……外施仁义,实行德治,说百姓安居乐业了,才能万民归心。还交代自己不要乱信有什么长生不老的药物,好好养生,心平气和,就是能长寿了,信那些东西,则是祸国殃民。
  当时自己想估计也会像之前的几次闭关那样,最长不过一年就出关了。谁知这次是进去就八年,自己还以为他又偷跑了,但十二时辰盯着的人说自师傅进去就没在出来过。
  八痴是皇上年少时偷跑出宫时所认识的,那时的皇上开始迷上了长生不老,听说福建有个道馆,里面有个道长,有法子长生不老。于是皇上就偷跑出去,还甩掉随从,想自己一个人去寻师。
  你说一个白嫩的儿郎单独一个人,正是人贩子下手的好货,人贩子把皇上一顿换衣服,弄得像乞丐似的想运到外地脱手,正好被又装乞丐和尚的八痴给救了。那时的八痴还是叫悟能和尚,心高气傲,正要往福建见个老和尚去。
  皇上听他说要去福建,骗他说要去投奔一个族叔去,把自家身世编个苦大深仇,反正回京就是死路一条,死活要跟着八痴,八痴就想,自己一个人路上也无趣,既然救了他,干脆好人做到底,送他一路也无妨。
  这一路,俩人也不住客栈,哪里有庙就住哪里,没有庙就野外凑合。皇上也正是年轻气盛的年龄,虽然心里叫苦,面上不露声色。也让八痴心里称赞。
  八痴除了一肚子佛经外,其他方面更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皇上,作为一个皇子所受的教育,也还是说的过去的,又因迷上长生不老,有关佛经道经也看了不少,这一路,俩人还真是谈得相投,再加上皇上有意奉承,把个原本就心气高的八痴捧的更是仰着头走路都不看脚下,以往八痴都是独自四处游荡,哪有这次一个小儿郎一路陪说外带服伺的顺心。
  皇上慢慢说出长生不老的那个道观,聪明的没说他本来就是奔着那去的。可八痴对比嗤之以鼻,说都是些骗局。没见过的皇上哪能让八痴的几句话给打消向往的念头,就反驳了几句,这可激怒了八痴,在皇上有意的刺激下,八痴一激就说他要是揭穿了道观的把戏,就要皇上给他磕三个头拜他为师。皇上和他一拍巴掌,俩人直奔那个道观,也先不去看老和尚了。到不是他想收皇上当弟子,主要是看这一路上对自己崇敬的儿郎竟然崇拜道观的长生不老之法,高傲的八痴受不了了,还非的亲自戳穿去。
  皇上心里暗爽,他早就发现八痴就是白盘云寺的那个和尚。那时的八痴虽然不像如今那么有名,但他的神秘身世和收的大弟子是绝才之人,让他名声还算显赫。
  俩人跑去道观,暗中看了道士炼丹的材料,八痴还偷了一些出来,给一只狗吃了十粒,那狗就口吐白沫死了。八痴带他去看了几个吃了几年仙丹的人,都是人不人鬼不鬼的,都觉得自己马上得道成仙。
  等八痴得意的望着皇上,却见皇上跪下喊师傅,磕了三个头,八痴傻眼,收徒的话还是他自己说出去的,辩解不了,垂头丧气的带着新弟子去见老和尚去了。
  老和尚见了他俩,半天不言语,只是让八痴带着新弟子去辽东给他送封信。白痴只好又带着皇上跑去辽东,到了辽东,找到接信的人,是辽东大将军,大将军打开信一看,就俩字:救驾。大将军莫名其妙,八痴傻眼,皇上大哭。
  这时传来京里宫变的消息,太子逼宫,皇帝失踪。这时皇上说出他的身份,继后最小的儿子。八痴也顾不上生他骗自己的气,忙和大将军商量怎么救驾,大将军联络部下,打回京城,抓了太子,找回了被太妃藏起来了皇帝,此时的宫中嫡出的皇子只剩皇上一个,其他都被太子干掉了,皇帝见失而复得的小皇子,又见自己也是被小皇子救的,认为是天命所归,就立了小皇子当太子,自己受了这么大的打击,不到两年就长睡皇陵了。等小皇子登基后,一切尘埃落定。
  大将军就是关宋氏的夫家的太爷,太妃也就是随国公的小姑母。这两家都因为救驾有功而颇受皇上看中。
  八痴不承认是收了皇上当弟子,只说自己收的那个弟子叫慕容舟,就是皇上骗他乱起的名。然后又跑去找老和尚去了,去了只见到老和尚给他留得一封信,问庙里的和尚,老和尚哪里去了,一问三不知,问多了只会摇头,无奈之下只好回盘云寺。
  回去盘云寺,闭门不出,研究佛经几年,然后又周游庙寺去了。如此往返的,在五十岁那年闭关一个月,出关后,就改名为八痴。
  这以后不再是之前的傲世轻物的性子,开道场,讲经论,办法事,救济老弱病残。每到天灾人祸时,就和天慈庵一起施粥施米,给受灾大众安顿住舍,灾后又给些路费让人回家乡。因此,这些年来,盘云寺和天慈庵不仅在皇室中无人敢有闹事的,就是在平民大众心里,那也是令人崇敬的。
  这一次是闭关八年才出来。皇上想起好像随国公半夜派人来找太医,说是宣平候府有个妇人难产,皇上想起前儿个小八说起和晋王府浑六打架的就是谢家的,皇上忙吩咐叫那个去了谢府的太医来。
  太医来后,皇上问起宣平候府的妇人生了没,听完太医生动的汇报,皇帝又问了句:“你确定是辰时所生?”
  太医躬身回答:“下官确定,当时一屋子人痛哭,下官在外面看了看天,还问了跟着去的徒儿,说是辰时,里面的稳婆也是高喊太太辰时生了个小儿郎”
  皇上又问:“当时说那妇人咽气时,你有没有去把脉?”
  太医说道:“下官和府里的一个女大夫都把了脉,确实是没了呼吸,不过人有时会有这种现象,一时闭气,过会又会有气息,所以世人都是说死而复活。”
  皇上摆摆手,太医躬身退出去。
  皇上沉思,想不透师傅出关和谢府小儿出生同一时刻有何关联。


第136章 不办洗三
  宣平候府里的三房却是劫后重生般的喜气洋洋。
  苏氏像重生一般,精神上格外神气,虽然体力上不支。孩子生下来她第一次见到时,一看红彤彤的,没睁眼,也看的出来眼睛细长,眼角还一堆眼屎,苏氏一撇嘴,张口就道:“怎么这么丑”
  旁边咧嘴笑的三老爷道:“谁说丑,我看几个儿子,他最好看”
  苏氏想那几个都是牛眼,就这一个像自己,小眼,真是物以稀为贵呀。
  别看苏氏生时一顿折腾,但奶却下的快,就是不多,反正有事先预备好的奶妈,这到也不愁。
  生产时守了两天没合眼的丫鬟们苏氏都打发回去休息去了,换了几个在旁边伺候,三老爷是没睡几个时辰就跑来看儿子了。
  这时,外面有人来报说晋王府送礼侯爷收了,三老爷脸色一变,对太太说,他过去看看。
  到了祥盛院的三老爷,就只见侯爷坐着,地上几个箱笼。三老爷怒道:“人哪?”
  侯爷一看三老爷又犯倔了,皱眉说道:“我打发走了”
  三老爷接着说道:“这是他送来的?我给扔出去”说完自己还要弯腰去抱那箱笼。
  侯爷呵道:“够了,你有完没完,事不过三,你已经把人轰出去两回了,还真要把晋王爷得罪了才算完?”
  三老爷立起身,横着脖子吼道:“我怕他做甚?不是他儿子做的那事,我太太怎会如此?”
  侯爷气笑了“不是你父子和人打架,把弟妹给吓着的?”
  三老爷一听这,更气了,上去几脚去跺那箱笼,道:“不是他儿子开赌,我怎会去打那个浑六,我就给扔出去,怎么着?来赔礼就算完?那还要衙役干什么?”
  侯爷懒得听他说什么乱七八糟的,转话题问他:“刚好我还要问你,洗三办不办,要办都请谁?我好让你大嫂提前安排了”
  鉴于三房的几个儿子都没办过洗三,所以侯爷才有此一问。
  三老爷一听这,忙道:“我回去问问太太,再答复大哥”转身急走了。
  侯爷直拍脑门,走了个闹腾的三妹,还有个头疼的三弟,还是个打发不了的家伙,还真是让人头疼呀。
  苏氏躺着看睡熟的儿子,软软的一团,红扑扑的小脸,头是尖的,刚苏氏还拿了个绳子量了下身长,一会让老爷再用尺子量下绳子,看看多少尺寸。再让三老爷拿墨图了脚丫印两个脚丫印,长到九郎那么大时,给他看看,多好的留念呀,前世还留着胎发做毛笔哪,到时这个怎么也得用胎发做一个。
  月子里屋里不开门窗,苏氏老闻着有股味道,还不是奶香喂,反正不好闻。
  苏氏就让丫鬟挂上厚门帘,这是里面放了棉胎做的门帘,之前坐月子,苏氏就提前准备这么个帘子,好挡风。门帘挂里间屋子门上,然后把外间的门窗都打开,换换气,不然才两天,屋里就有味,再过几天,估计都没法闻了,熏都熏死了。
  三老爷掀开厚重的帘子进来,奇怪的问到:“这个又是什么?这么厚?”还用手摸摸。
  苏氏白了他一眼,不想打击他,免得他难堪。自己生之前三个儿子都用过棉胎门帘,可见那时自己做月子他进过几次正院?
  “怕进风,外间在透气,以后进来,要小心掀这帘子,不然进了风,到时头疼了,那我可就天天骂人了”
  三老爷听了赶忙把帘子放平整了,还笑呵呵的说道:“生个儿子还学会骂人了不成?”
  走到在床边弯腰看着小儿子,见了儿子就傻笑的三老爷,美的还笑出声,说道:“刚大哥问明儿还办洗三吗?要办的话他就要给亲戚发帖子了”
  苏氏道:“不办,我这九死一生的生了个娃,可不能再折腾了”
  三老爷搬了个圆凳坐在床旁,苏氏一看那架势还要长聊?
  “我就奇了怪了,人家个个生孩子都办洗三的,太太怎么就非的犟这里了?咱三个儿一个都没办,生老大你说做的梦不吉利,不让办,生老二你说属相怎么了的,不让办,三儿你又说自己心口疼,疼了三天,不疼了吧,洗三过去了,后来我就想了,你哪是心口疼呀,你就是躲那洗三哪”三老爷边说还边用手动动那睡熟的小儿。
  苏氏拿开三老爷的手不让他乱动,嗤嗤笑,难得棒槌还回去想了这事,苏氏说道:“我小时候,我奶娘给我说,在西昌府,有个妇人办洗三,水进了小儿的肚脐眼,当天就发热,浑身滚烫,没几天就没了,你说这小儿三天,肚脐眼还没长好,这要进去水了,还不得生病呀,再说,洗三的响盆里,什么都放,金银铜钱什么的,谁知道那些有多少人摸过?没准刚摸过的人才病好,银子上还带着病菌哪,跟着水一道进去身体里,会有个好?我不怕一万,就怕那万一,万一因为办个洗三遇到这事,我给谁哭去?我生个孩子我容易吗?”
  苏氏还轻轻解开孩子穿的衣衫,露出肚脐眼让三老爷看,“呶,老爷看,这脐带还没掉痂哪,你看那一小块,就那,还是红的,没完全长好哪,你说就这样的小儿,明天脱光了,放入那不知脏不脏的水里,还让稳婆一顿洗,你舍得,我可不舍得”
  三老爷新奇的看着小儿鼓鼓的肚子,肚子中间歪曲扭巴着的脐带根,看苏氏说完,赶紧道:“快给儿子包好,别凉着了”
  苏氏边给小儿裹衣衫,边笑道:“这一会功夫你就担心凉着了,要是洗三,那可得光着身子半个多时辰哪,在水里还要洗一会哪”
  三老爷讪讪的笑道:“这妇人的事,我哪里知道去,太太说了我不就明白了,别说太太不同意,明白了是这样,我也不同意办,我这就给大哥说去,他还等我回话哪”
  见他起身要走,苏氏道:“小心掀帘子,以后进这屋,不要风风火火的”
  三老爷说了声知道了就出门了,这回就是小心翼翼的掀个缝出去,跟做贼似的,看的苏氏扑哧乐。
  苏氏想起前世有一阵子,医生鼓励当父亲的亲自去看妻子生育过程,说体会当母亲的伟大,也增强父子之间的感情,亲眼看到妻子这么艰辛的生下了自己的血脉后代,以后会更加的珍惜和爱护妻儿。


第137章 谁说养儿容易
  苏氏觉得那话有些道理,哪怕不让丈夫进产房参观,也一定要丈夫参与整个扶养孩子的过程,不然有些男人会觉得生孩子又如何?哪个女人不会生?多简单的事,简单的就像母鸡下蛋,肚子疼了,送进产房,不一会护士抱个婴儿出来,给你看看说就是你孩子。你看,这就是生孩子的过程,多简单,老婆吵架时还念叨什么多么辛苦生下孩子的,听了都烦。
  坐月子的女人更是躺着吃喝,还说什么月子没做好头疼关节疼的,我看就是娇气,我妈生了那么几个孩子咋没你那么娇气的?
  到了孩子这,以为孩子睡几个月就会向你笑了,看,养孩子多简单。哪知道孩子一夜换几次尿片?哪知道每次孩子大便当妈的都要看看颜色稠稀的,甚至有的还闻闻,有没有奇怪的不是大便味,好判断孩子的身体状况。
  不参与哪知当妈的辛苦?不参与哪知孩子是一次次喂一次次把尿拉扯大的,不是风吹吹就大了的。
  这次苏氏无论如何都会让三老爷参与进来,不要像之前三个儿子一样,哪天游荡回来一看,哟,都长这么大了,我还以为是大房的哪个儿郎哪。
  几个儿子加庶子,为何小的时候,三老爷只对庶子六爷最亲近,还不是那时候黄姨娘成天的不是小儿吐了、发热了、不想吃饭了,一个个的借口去找三老爷过去,那时就三个儿郎,见的哪个多,给谁操心的多,自然和哪个儿子亲近。前世不就有个现象,家里几个子女,哪个越捣蛋越折腾父母,反而父母就越偏心那个,因为那个让父母付出心血最多,占据父母内心位置也最大。老实听话的、不让父母操心的,拿前世流行的话来说,太没存在感了,父母也就没那么放在心上。要不有句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
  那时的苏氏笑三老爷真的是纯真,看不透黄姨娘的把戏,还心疼庶子的身子不好,跑来找太太这个闺密诉说自己内心的担忧,还说太太身子好生的儿郎就是健康,黄姨娘娇娇弱弱的,生的儿郎身子就弱。
  苏氏心里鄙视三老爷,他没看见大儿病时自己两天不吃不睡的守着,没看到二儿两岁还不张口说话时,自己找了多少大夫,寺庙的台阶自己都跪着上去的。
  苏氏懒得搭理他,可是却气坏了那时还不大的云娘。
  云娘就打探好了后,一天夜里,硬拽着三老爷偷偷溜到黄姨娘窗下,开个缝,就听黄姨娘双手合十,喃喃的道:明天娘就给六郎吃药,对不起六郎了,等娘把太太斗下去,把老爷整个拉过来,娘去庙里给菩萨塑金身,三老爷一看,床上的六郎光着身子在睡觉。
  三老爷一看此情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棒槌又不是傻缺。气的三老爷都不从门进,直接爬窗子进去,跳下窗,给了黄姨娘心口一脚,当晚黄姨娘就小产了。
  暴怒的三老爷要把黄姨娘轰去庄子,苏氏想,轰了她,那庶子不就是要自己来扶养了,就借着黄姨娘小产身子不便,说出去把个小产的姨娘轰走,外面不说你老爷如何,只会说太太恶毒。
  听了太太这么说,三老爷这才留下了黄姨娘。但自那以后,三老爷就没进过她的屋子,对黄姨娘和六爷也就淡了。
  想到这,苏氏就想这次非要把三老爷给拽进扶养小儿的日子里,不然你再辛苦他还是会觉得儿子风一吹就长成了哪。
  躺着看熟睡儿子的苏氏脑补的欢乐,就看见歇了会春草就又回来了,把外间门窗关好。又把这厚门帘取下挂外间去。
  苏氏一会就听见小儿哼哼唧唧的,笑着对春草说道:“估计是尿了,让奶娘来”
  燕旻堂右侧有个小院落,称不上院落,是和正房一体,都是孩子小时住的地方,大了就搬去前院,二爷五爷九郎都在里面住过,有三间正房,正房是又分三小间,卧房厅房书房,每个正房左右各两偏房,给下人住的。
  奶娘如今是住这里。这个奶娘是大嫂给找的,家事清白,人也利落,在这都已经呆了一个月了,苏氏见自己老不生的,就让她把自己的孩子带来喂,昨儿太太生了,奶娘也赶紧把自己孩子送回去了。
  奶娘过来后,熟练的给小儿换了尿布,一股臭味散开,苏氏想怪不得屋里有股味道,你说这小儿要是日夜和月婆子呆在一个屋子,那屋子岂不是臭上天了。
  难怪这里的贵妇都是月子里不照看婴儿的,都是放在奶娘屋里。之前自己也是如此,只想好好做个月子,把自己护理好,就月子里没照看过婴儿。自己前世胳膊疼肩膀疼,那都是月子里抱孩子抱的。这世苏氏就格外注意了,反正有那个条件,不像前世舍不得花钱请保姆。
  灵机一动的苏氏,就想怎么让三老爷晚上也住在这,要臭大家一起臭,也让你尝尝抱着不睡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