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自林迎亲还没回来,就来了个老者,带俩随从,风尘仆仆赶来,帮着招呼客人的宋八不认得,热情的迎进来。
  包明颜一看,激动的迎上去躬身见礼,给众人介绍说是怀山书院的吴山长。
  知道的都围上来了,宋八和周六不知,周六还问这是谁呀。
  包明颜迅速找了个下人回书院给山长捎信,他一直跟在吴山长身后。
  吴山长含笑客气的说来参加友人的婚礼,不必太客气。苏御史也上前自我介绍,苏自时更是激动的紧挨着吴山长。
  苏戴氏见几人就在厅里围着那老者,惊叹道:“这就是吴山长?听我家老爷说了多次,说就想去怀山府一趟和吴山长交流学问。”
  陶氏也看了几眼,说道:“以前自林只是说去怀山府看个老友,谁知就是吴山长,我还以为他的同窗哪。”
  宋八凑到跟前听了会,就回头说道:“这个可是怀山书院的吴山长,你有次不是还说,你家大郎就是想去怀山府读书的,说的就是怀山书院。”
  周六一听,也跑过去给吴山长行个大礼,结巴的说道:“吴……吴山长,我家小儿最崇敬你老人家了,你能来这我太高兴了,你老坐,我给你亲自上茶,一会可得见见我家小儿。”
  说着就躬身让座,别人也笑,才发现光顾打招呼,都没让吴山长坐下。
  周六是飞快跑出去让新沏壶热茶来,也抓了个下人去他府里把儿子带来,并告诉他老丈人。
  等苏自林迎亲回来,拜了堂,送新人入洞房后,他出来见了吴山长,多谢他能亲自来贺喜。
  出来时外面听了就热闹非凡了,长安书院的冯山长也急忙赶来了,周六岳父带着外孙来的,宋八派人告诉了女婿孟文泽也赶来了,每个人拿的贺礼都是古藉,大概都是匆忙从家中拿了本。
  吴山长打开贺礼,是一幅他亲手写的字,缔结良缘。展开后,大家看到的是,贺好友山野闲客新婚,署名是吴山长名字。
  在场只有苏御史夫妻知道山野是谁,其余人都瞪大眼张大嘴,就是包明颜都吃惊的看了好友几眼,只有周六见大伙如此神态,问宋八,宋八趴在他耳边说了,周六是直搓双手,但没敢大声,说厉害了厉害了。
  苏自林给吴山长拱手道谢,领各位酒席入座,吴山长、冯山长、苏御史和三弟苏自时作陪,周六岳父和包明颜也在这一桌,其他人没敢凑上去,坐下后都没回过味来,不是都说山野是个老者的吗?这个和气的平时都笑的跟弥勒佛似得苏自林那点有那世外高人的模样?
  女眷那里,陶氏身边坐着致远,按理他要到男宾那坐着,陶氏是想今天这个场合还是跟着他好了,这会又来了这几人,苏自林也没法照顾儿子,别人没人计较这,只是苏戴氏叽呱的追问山野是干嘛的,为何大家听了都这幅模样。


第912章 随便画都是银子呀
  第二天,京里就传开了谢二姑太太改嫁的人是山野闲客。
  之前就有人笑话乱套了,谢府三房,女方的族弟娶了男方的姐姐,岁数相差不说,又是姻亲又结亲,这会知道改嫁给山野,这谢府二姑太太也是牛人一个,儿子是状元,后夫是名仕。
  但多数人好奇的是,终于知道山野是谁了,就是宫里皇上看着一副山野的画,都玩笑的给皇后说,没想到呀,这山野竟然是苏御史的族弟,又和亲家谢府结了亲,这个亲家真够乱套的。
  皇后是玩笑说八皇子不在京,不然又该缠着山野不放了。
  八皇子送嫁没回来,来了封信说拐道去江南了,让皇帝恼怒说不要亲爹了,亲儿子也不要了?出门一趟就野的不会来了。
  皇后微笑的听着,安阳事过后,她也不爱随意的乱说话了。
  苏自林原本新婚一月后去怀山府,但京里好多人下帖子,就是那个苏府四堂哥,每日的来套近乎,让随意惯了的苏自林很不自在。
  带着二姑太太回门那日,他就说想这几天就收拾东西,带家人去怀山府,没人反对,反正离京也近,有啥回来就是。
  张氏在店里也听闻了此事,那更是去了庄子给儿子的师傅磕了头,听说苏自林要带阿满去怀山府,张氏就说她也关了店,跟去怀山府开店,守着儿子近点。苏自林让她自己考虑好。
  张氏应了,但回去后就打出要盘铺子的消息,有个书院先生的家眷,找上门开,要盘了铺子,但希望张氏能把方子留下,张氏欣然同意,这先生家也是帮她良多,如今在京里几年,她更知道人要结个善缘才是。
  书院周围的人这下都知道了张氏的呆儿子是山野大师的徒弟,虽然觉得可惜,但知道张氏盘店要走,也都上门来送了礼,铺子周围的店家也都殷勤上门随了礼。
  等苏自林一家走后,太夫人才知道女婿是山野,但她也不懂山野是干嘛的,为何大家都很高兴,等三老爷给她解释后,太夫人就急忙问道:“那画就值银子?”
  三老爷点头乐道:“那是,一幅画都可以在京里买套房子了。”
  太夫人羡慕的转脸看向儿媳,说道:“老三家的,你那里不是有好几幅的?”
  苏氏见婆婆那脸上神情,就知道她想什么,忍下笑,说道:“母亲,回头媳妇拿一副来挂母亲屋里。”
  太夫人赶紧的点头,还说道:“幸好这时给我,要早给我了,我也不稀罕,没准就送谁了,这会挂上,谁来见了,还不羡慕我呀,喝喝。”
  笑完,接着说道:“这个女婿好,还以为是穷鬼,没想到呀,那他要是一天画一副,随便画画都是银子呀,那银子可不是要堆满库房了?那可要交代二妮子,把外孙照顾好,让女婿腾出空来,多画两幅,也好攒下来给外孙娶媳妇呀。”
  侯爷和三老爷互看一眼,三老爷是扑哧笑了,说道:“娘,你以为是菘菜哪,要是满大街都是姐夫的画,那就不值钱了。”
  太夫人也不懂,听说多了就不值钱,就急忙道:“那可得和女婿说好,可别画多了,啧啧,这个好,不出力,没本钱,就随便画两下就是银子,德儿,干脆让孙子跟着去学画画好了,将来就不发愁赚银子了。”
  苏氏是听着太夫人很自然的就把致远叫外孙了,这之前还是致远的称呼,也觉得太夫人识时务的挺快。
  姜太妃专门来了谢府,她心里是羡慕太夫人,又暗恨,太气人了,真是命好不在忙,原本儿媳亲娘和离,算是个丢丑之事,又算是悲苦妇人,将来老去了,都没地方安置,可人家一转头嫁了个名士,就是儿子在屋里都感概半天。
  外面就是议论也就一阵,总会被别的新闻覆盖了。
  苏氏是觉得这一年事情就没断过,没平静过一样,二姑太太去了怀山府,侯府慢慢归为平静,她也歇了几天,就独自回了娘家。
  如今从和上学,三老爷每天的接送儿子,虽说都是在府门外,但他也当成一件正经事,每天从马车上抱儿子下来,儿子搂着他脖子咯咯笑,这一天的满足就可以了。
  这过了年从和就不让父亲抱了,非得自己下来,三老爷旁边护着,他下了马车,也不让父亲抱,要自己走,还说自己要六岁了,是大儿郎了,不能再让父亲抱,会让别人笑话。
  让三老爷脱口就想说表弟的那句口头禅:臭小子,硬是给憋回去了。
  苏氏回到苏府,见了陶氏,大嫂先是关切的问了问从和,然后说起了自林的婚事上的事,因为苏氏当时不在场,所以陶氏就等她来好学学舌的。
  “锦娘,你不知你大哥可是得意,自林不让他说,虽然他也装的沉静,可是那吴山长来透露出来后,你大哥是见天的都有笑容,回来还说,之前不怎么来往的那些文人,也都向他打听,就是你三哥都恨不得让自林住他府上去,把你三嫂笑的跑来找我说了几遍了,说你三哥是糊涂人,人家新婚,如今他有了媳妇如何拖家带口的住他那?”
  苏氏来也是想听听八卦,喜事的八卦听了会让自己也跟着心情舒畅。
  “你四哥又要撞墙了,你四嫂也来学了他那后悔样,他之后拿着礼上门,舔着脸说是族亲得多来往,哼,当初嫌弃人家落魄,鼻子朝上看人,如今又巴着,你说苏家怎么出了这么个人,有时你大哥都恨的呀,分家了,也不能上赶着去教训他,可又实在看不上老四那样。”
  苏氏哧哧的笑,早就能想到四哥得知后的模样了,对家人都如此势利的人,如何在外能结交挚友?都当别人是傻子哪,有的看在大哥面上和他和气几句,他就当是他的面子了,趾高气昂的,不过当初自己脑子也是抽了,光看四嫂是个和善人,就想把小七定给他家,可是之前四哥还没那么市侩的呀,谁知道越老越不像话了。
  既然已经成亲,陶氏看谢二姑太太就是改变了看法,说道:“自林媳妇看着就是沉稳,说话也得体,难怪教育了状元郎出来,将来致远由她抚养,这点就好过娶个年轻的,她这个岁数也不可能再生了,要是娶个年轻的,备不住再生,那致远不就要跟他爹似得了?”
  苏氏吃惊,大嫂能说二姑姐说话得体,也是,二姑太太当初那么说话估计也是被各种事憋屈的,心情不舒畅,难免会那样,如今嫁人是她自己愿意的,心里平和了,又不是没有见识的人,自然场面话还是会说的。


第913章 通融
  关于谢二姑太太性子之事苏氏也没给大嫂多说过,所以也就听了大嫂夸了二姑姐半天,还说和致远看着就是很亲热,时刻牵着致远的手,看到这样陶氏就放心。
  陶氏又给苏氏说了阿满母亲也去了怀山府,去之前来府里给陶氏告别,说在那开一个卤肉店,好守着儿子近点,母子也能经常见面,这个陶氏是赞成的。
  苏氏就说那张氏不容易,靠着自己双手坚强的抚养大了儿子,照应阿满这样的儿子不是一般的要有耐心,想到这,苏氏就想起董表妹,如果按照朱秀莲所说的,董表妹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了,正常的儿子她能抚养成废物。
  回到侯府,先去了太夫人那,她知道苏氏回娘家,也等着,好知道女儿的事。
  苏氏就把大嫂的话挑着说了,太夫人听陶氏夸女儿,那是咧着嘴笑道:“我家女就没有不好的,特别是二妮子,当初你公爹也夸她,说她将来定会有出息,可不是?养出个状元儿来,你族弟娶了二妮子,可是占大便宜了,将来他儿子不得靠二妮子来照顾?没准又是一个状元哪。”
  心真大?状元不要钱?苏氏跟着奉承几句,不过心里对二姑姐是服气的,摊了廖家那个混人,还能教养出两个出色的儿子,那就不简单。
  俩人正说的乐呵,外面人来说,宋家舅舅在门房那闹着要见太夫人,太夫人大急,又看了看儿媳,忙说道:“老三家的,娘可没让你舅舅来,我不见他,这就让他走。”
  转头站起吩咐刘婆子:“快!问问咋回事。”
  刘婆子出去问了门房回来说道:“老祖宗,宋舅爷欠了青楼银子,带人来要账的。”
  太夫人是恨的跺脚,“银子不给,派人护送宋舅爷回去,不走就派人赶紧的去找宋四。”
  又回头对儿媳说道:“老三家的,你可别计较你舅舅,他肯定喝糊涂了,娘不见他,娘去佛堂念经去。”
  急匆匆一阵风就出了门,苏氏要笑翻,这是怕她给神仙学舌?
  还是侯爷出去给结了欠银,宋舅舅还想赖在侯府,这时宋四急忙赶来说了原委。
  宋家舅舅在庄子里和宋英才斗智斗勇中,没占上风,就在背后打晕了他,偷着跑出去潇洒,反正没银子到时找侯府就是。
  宋英才醒来后,去找了养父,宋四是气的忙撒人手去青楼赌坊找爹,听说带人去了侯府,紧忙赶来,给表哥一阵赔礼,让人抬了父亲就走。
  回去后父亲大吵大闹,宋四一个狠眼看过去,吓得宋淄濂不敢胡闹,但也骂骂咧咧。
  宋四让人送了父亲回他房,让跪着的宋英才起来,可他说失职,提出扣除一年的薪水,宋四摇头,这事不能怪个不到十岁的孩子。
  他不仅没扣银子,还给了养子养伤的钱,宋英才磕了头告退,宋四想了半天,就又去求了大表哥,找了个孤身的一个老年退下来的护卫,每天和养子轮班看着父亲,宋英才毕竟年纪小,那个老护卫有功夫,俩人看个废物老爹还是能看住的吧。
  宋英才觉得被个老废物给打晕逃走,是奇耻大辱,以后就跟着老护卫开始学拳脚功夫,在宋淄博没了后,和老护卫成了感情上的祖孙,以后也奉养了那老护卫。
  之后刘婆子来给三太太学舌,说太夫人每天的拜菩萨,说饶了宋家舅爷不敬佛祖之事,还给刘婆子叨叨,该给三媳妇点啥,好让她给神仙通融通融,苏氏是给老爷学了这事才哈哈的大乐。
  三老爷最近是跑了好几趟载物园,说去年就想搬进住两月的,因事耽误了,今年就去那,刚好马上旻山六周岁了,去那过生。
  苏氏欣然同意,通知几个儿子,都开始收拾,二奶奶孙氏和五奶奶徐氏很是高兴,都来表示了感谢,六奶奶刘氏也是如此,九奶奶陶氏还是有些拘谨,苏氏就一直放松语气和她说话。
  唉,为了儿孙,她如此说几句话,不算放低婆婆身份,只不过想陶氏慢慢能放开,别把婆家和别的府上对比。
  三老爷接连的带着老大去载物园,苏氏等搬进去的头几天也去了,是去安排收拾,把正院给太夫人住,她和老爷就在小跨院里住,反正也是暂时,将来能固定搬进来时,肯定是太夫人仙逝离府那时了。
  太夫人的物品,苏氏是带着夏青和卢兰去看的,让她俩来收拾,如今刘婆子就每天跟随太夫人,其他杂事都有夏青和卢兰负责。
  五月下旬,浩浩荡荡的去了载物园,侯爷亲自送母亲过去,这次就没叫侯爷夫妻,东西物品都已经先送过去布置好了,儿子们的,苏氏都是让她们自己收拾。
  太夫人下了马车,站在大门口,仰头看门匾,还问身边的大儿子那是啥意思,跟着的三老爷就解释了,太夫人也听不懂,只是点头道:“这名起的好。”
  然后大手一挥,说了声进去,那姿势苏氏咋看咋和三老爷如出一辙,不愧是母子俩。
  一路的进去,太夫人很欢喜,四处的打量,频频点头,夸儿子收整的好。
  往里面走,一路上的风景怡然,花红柳绿的,到了正院,看到如此规模,太夫人进去就坐在主位上,都没让侯爷搀扶,动作利落。
  坐下后,摆了个老封君的造型,好等着儿孙见礼似得。
  三老爷是让大哥坐下后,就吩咐几个成年儿子各自回自己院子,午饭来一起聚餐。
  苏氏带着从和去了小跨院,从和早就牵着雪莲和八娘子往她们屋子跑去,要给姐妹显摆下。而从和就和父母一个小跨院住着了。
  儿子们那三老爷交代下去就撒手不管,苏氏也不上心去看,媳妇自会把属于她们的小院收拾好,不必她要插一杠子。
  小家就是他们自己过,在没有出现大事的时候,当媳妇的最怕也最烦外人,特别是婆婆来插手自己家里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都要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也是二奶奶孙氏对婆母从心里恭敬的缘故吧,因为苏氏从来不干涉她的生活。


第914章 活的久一点
  侯爷是吃了午饭才回去的,太夫人是老习惯,吃了饭午睡。
  苏氏这才有空回小跨院歇息,她想这以后没人陪太夫人,估计她得忙乎了,不过,如今太夫人也好陪,没有负面,每天乐呵,她自己也不愿老呆在屋里,和刘婆子两人到处的闲逛。几个孙子院子里都去转悠了。
  回来感慨,说德儿越过越好了,所以看儿媳的眼神越发和蔼,让苏氏有点受宠若惊。
  都安顿好了,月底,苏氏就和老爷带着太夫人去了温泉庄子。
  那里没有收整,原本打算和旻庄打通连为一体,但没空,主要是没银子,就先搁着没动,但住人啥的是没问题。
  太夫人和苏氏泡在温泉池里,都舒服的坐趟着。
  “如今这日子过才算是可人意,娘算是托了儿子媳妇的福了,所以呀,娘可得好好保重身子,别的不说,就是不能到时让人抬着来这吧?”
  这话苏氏愿意听,人得往好事上想,太夫人身体好了,她自己得益,对儿女来说也是减轻儿女的负担呀,苏氏娘家二姐的婆婆瘫了近十年,二姐一年没出过几次门,博得了好媳妇称号,不是为了称号去做事,而是你必须要那么做呀。
  最后太夫人总结了一句:“那可得活的久一点,还得像松柏夫人那样,九十了也是好胳膊好腿的才能享福。”
  松柏夫人刚过九十,但她没办宴席,老人过了八十就不再办宴席,好像是因为觉得那么张扬告知岁数,生怕阎王不知,所以只有自己府上给老人送个礼,也都不大办。
  三老爷也和儿子一起泡,那哪是泡,整个玩乐,小儿哪有不玩水的?
  开始从和是怕呀怕的,死死抱着父亲脖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