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3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族长这时不敢硬说族里决定了,娘家兄弟都说了,不行就上衙门,这可是廖家死穴呀。
  廖安华站起来,转身问傻站着的弟弟:“二弟?”
  廖安志一脑袋犟糊,哪有什么意见,只好说道:“我听大哥的。”
  谢二姑太太直视老族长:“在华儿走之前侄媳就最后叫族长为堂伯了。”
  老族长唉声叹气,在人家娘家地盘上,又有那混蛋做出的事,不答应,万一那事……,答应吧,可这叫什么事?
  气得老族长叫上儿子甩袖出去了。
  廖安华给了母亲一个安定眼神,让谢二姑太太又禁不住落泪,她这一生,对不起的都是至亲骨肉,但她撑不下去了。
  搀扶着浑身僵硬的母亲回了内宅,交代母亲的下人要多照看着,廖安华带着弟弟出去。
  出了院子,廖安华严肃说道:“事已至此,当儿子的不能再让母亲为了我们苦苦强撑,我是老大,以后由我来担起这个家。”
  廖安志不明白母亲为何非要和父亲和离,但也不敢多问,既然大哥同意,他就听大哥的就好,于是也郑重点头。
  ……
  侯爷和三老爷回去的路上,在马车里,三老爷说道:“大哥,这事听二姐的,二姐是二十岁吗?没儿子吗?那肯定是实在是不想呆在廖家了,我们当兄弟的不帮着姐妹,难道还让二姐憋屈的过日子?”
  侯爷迟疑的说道:“都这么大年纪了,再说华儿他们怎么办?”
  三老爷瞪着牛眼说道:“华儿还要人喂饭?多大年纪?我闺女将来不管多大年纪,她要和离我就答应,再说,二姐是无理取闹?没听二姐说她宁愿死都不要再是廖家人!大哥别想那些虚的,谁爱说说去,大不了我让我家老大养二姐老,大哥也别给娘说,等二姐最后定了再说。”
  三弟这话说的侯爷实在没法再说,说多了好像他多不在乎妹子,他也心疼妹子,要是和廖家理论,他当大哥的绝不会缩头,可就是这事,外人咋看?
  回去后,三老爷就激愤的把这事给太太说了,苏氏是惊呆了!
  她不是吃惊大外甥的发配,也不是二姐要和离,能提出和离,那肯定是忍无可忍,所以她吃惊这么多年,二姐那样的性子是如何忍下来的,到这个年纪里能说出这样决然的话来。
  看二姐的两个出色儿子,女儿也嫁的好,要说二姐夫有妾是人渣,都忍了这么多年了,二姐也不是看中这情情爱爱的一个人,难道子女全成亲了,二姐才想到解脱?
  不可能!这里面估计还有事,不然二姐不会不为她子女打算的。
  对于老爷说的话,苏氏大力表扬,说道:“老爷做的对,当兄弟的就该护着姐妹,二姐做事一向稳妥,能提出和离,肯定有她的苦衷,要是廖家外甥嫌弃,就让老大养二姐老。”
  得到太太的认同,三老爷心里安慰,虽说觉得太太就不会像有些人,首先怕丢了谢家的人,怕给谢家的小娘子带来影响,但能亲耳听到太太的支持,心里还是一股热流在流淌。
  安阳公主另嫁他人就把大外甥发配西昌府,苏氏觉得这皇上太护短了,虽然没同意安阳抢夫,可这是怎么能怪到大外甥身上?
  真是你是老大你说了算的憋屈感觉,但这个又不敢当人面发牢骚,别说别人,就是老爷要是听了也得瞪眼,皇上是随便议论的?
  苏氏说明天就去娘家找大哥,把那里的亲戚关系图要来,让三老爷天天去廖宅,别让廖家人欺负了二姐,三老爷刚想说以后就每天去二姐那,太太就说出来,感动的热泪盈眶。
  看着老爷那模样,苏氏还纳闷,怎么哭了?是心疼自家姐妹受委屈了?
  “老爷也别难过,去了听二姐的,也别在廖宅发脾气,毕竟大外甥还是姓廖,怎么都是二姐的亲骨肉,老爷要是气不过,找宋表弟,把那廖混蛋套麻袋打一顿出出气就行了。”
  三老爷只是才想来那个廖景章成哑巴了,苏氏听了是拍巴掌道:“该!咋不给他净身入宫哪,再让那老姨娘当个老宫女,俩人到宫里长相厮守当对食,那才叫情深意长哪。”
  这会轮到三老爷吃惊了,太太哪里听到的宫里的对食?都谁给太太说的乱七八糟的话?
  苏氏秃噜嘴了也没觉得,还在那发狠哪,三老爷就想是否我要是也像廖姐夫似得带着妾室到处跑,太太也心里琢磨这让我净身入宫?
  不敢想!也不敢问!问了就得扯出之前黑历史。
  第二天,送了儿子上学,夫妻俩就分头走了,苏氏去了苏府。
  陶氏也得知了消息,见苏氏来,就知她的意思,说道:“今儿你大哥正好休沐,在书房哪,我让人叫他过来。”
  苏氏感激的对大嫂一笑,陶氏道:“都是姻亲,锦娘也别见外,再说,廖状元可是无辜被连累,我都可惜半天的,你大哥得了信就去书房了,我都没来得及多问。”
  苏氏不好给大嫂说二姑姐要和离的事,也就顺着大嫂的话。
  不一会苏御史进来,苏氏起身,苏御史坐下道:“小妹坐,我刚也在整理一份图准备交给你的。”
  苏氏真是感激大哥大嫂,这廖家是她夫家亲戚,可听了廖状元发配西昌府,大哥大嫂都为她先想好了。
  苏御史摆手道:“小妹也别说那些话,以后好好和妹夫过,把小外甥照顾好,大哥大嫂也就放心了。”
  鼻子一酸,这是大哥头一次说这话,可见自己当初和三老爷让大哥也跟着操心,虽然从没对她说过什么。
  苏氏抽下鼻子,就像平时那样对着大哥笑笑,苏御史也难得笑了,还摇摇头。


第888章 男人哪里知道女子的苦
  苏氏就把廖家事说了,也说了廖家族长赶来,和廖景章被毒哑之事。
  苏御史沉思下,说道:“廖家嫡长子意外身亡之事,有些问题,这个我只给你们说下,小妹回去也别和妹夫说,廖状元就像当年的廖景淮,那会都以为他将来定是先太子的臣下,谁知宫变之后,廖状元大伯意外身亡,廖太保匆忙带着全家离京,但并没见对廖家如何,琢磨的人也都暗藏心里,这次,皇上不可能只是因为廖景章的胡闹毒哑了他,所以小妹也灵醒点。”
  苏氏吓一跳,想到跑回来问大哥要关系图,会不会连累娘家,苏御史摇摇头说道:“我们之间的姻亲关系,满朝都知,这会不伸手外面怎么看?明显的内里知道些什么,就当是正经姻亲来往就是,就算廖家有事,也牵连不到苏府。”
  原本苏氏不想说二姑姐和离的事,昨天她还琢磨里面有什么事才会让她决然毅然的在这么大年纪提出和离,没准是因为这事,就赶紧把和离之事说了。
  大哥大嫂也都是吃惊,但大哥摇头道:“谢家二姑太太如果只是为了廖家出事就要和离,绝不可能,就是她和离,她儿子依然是廖家的,不会是因为这。”
  大嫂是女子,想到另外一层,“那肯定是廖状元的父亲不像话,实在是逼急了,不然这个年纪了,儿女都成亲,该享福了,何苦?又是在儿子遭难的时候,肯定是状元父亲不是玩意。”
  苏氏就说了廖景章带着老妾来京,谢府都不知道,陶氏同情道:“那得受了多大委屈,这会才忍不住了。”
  又横了一眼苏御史,说道:“男人哪里知道女子的苦,不是绝望了,哪能这个年纪提出和离?大多妇人都是想守着儿孙过吧,夫婿爱咋样不管他。”
  苏御史讪讪的笑下,端起茶杯掩饰,苏氏对着大哥眨眼睛,搂着大嫂说道:“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大哥不是那种人,我就羡慕大嫂,夫妻和睦,儿孙满堂,就当那老封君逍遥快活。”
  又对大哥说道:“大哥啥时告老了,就带大嫂外面走走,去范阳呀,怀山府呀,我家老爷还说等从和大了就带我们娘俩去怀山府哪。”
  说到这,想起儿子的新名字,就给大哥大嫂说了,苏御史听了也是点头,说好名字。
  “大哥,晋王府周六爷送了老爷一个庄子,就在旻庄后山挨着,有个温泉,等收拾好了,大哥大嫂去那住几天,好好泡下。”
  苏御史愣了下,苏氏就解释了因为三皇子张嘴要,周六不想给他,就给了老爷,苏御史说道:“最近皇上开始要针对德妃的人了,小妹回去约束好几个外甥,别和不熟的人多联系,特别是你府上如今又是八皇子岳家,免得着了别人道。”
  苏氏得意道:“放心吧大哥,你几个外甥只想做事赚银子,其他的他们才不会多问。”
  苏御史立刻沉脸,苏氏一看,坏了,秃噜嘴了,陶氏见状,赶紧插言:“你廖家外甥女要生没有,这会摊上娘家这事,那可得多难受,可怜。”
  苏氏见大嫂帮忙,忙说了瞒着她哪,不仅是她,就是侯府太夫人都瞒着的,就说起了太夫人在府里玩那皮影戏,不亦乐乎,时不时的叫她和侯夫人去观看。
  见姑嫂俩说的热乎,苏御史也不好教训小妹,但对小妹教的外甥钻钱眼里心里还是不舒服,得抽空把妹夫叫来教育下了。
  ……
  豫和郡王府,廖语冰是廖安华被外放了,周越康才告诉她廖家的事情。
  廖语冰先是惊愣,然后就哭开了,吓得周越康抱着直安慰,廖语冰想到她心里的高大的兄长就这么的被发配遥远的西边受苦,恨极那安阳公主,脱口就说都是安阳害的,唬得周越康捂她嘴。
  廖语冰哭着就咬了周越康的手,疼的他使劲呲牙也不敢抽手。
  又想到是自己父亲胡闹惹的事,廖语冰就更恨了,自小父亲对她就不关心,为了个姨娘就要罚她,在她心里,大哥反而更护着她,想到这,廖语冰心里绞痛,肚里也绞痛。
  她松开口,捂着肚子,周越康还嘴里冰儿别哭别哭的,看媳妇在自己怀里往下出溜,一看,吓得大叫太医。
  外面下人听到叫声,慌忙的也大叫着跑出去。
  姜太妃得信也急忙的赶过去,见廖语冰躺着,大夫已经诊完脉,姜太妃顾不得坐下,急问:“怎么样?我孙媳身子怎么样?”
  大夫忙起身给姜太妃行礼,姜太妃一挥手道:“先说话。”
  “回禀太妃,七奶奶情绪波动太大,胎相有些不稳,最好躺在床上休养一段时间,在下开了方子,先喝上三天再看。”
  “赶紧开了方子让人熬了端过来,你每天来给七奶奶诊脉。”
  “是!”太医退下。
  姜太妃这才坐在床边,见孙媳还在流泪,劝解道:“祖母就是怕你身子受不住才让人瞒着你,如今你大哥就要离京,孙媳还得好好养胎,争取你大哥临走前去娘家看看,你要是这么难过下去,害了你自己身子不说,你大哥走前也会不放心。”
  廖语冰这才不哭了,姜太妃拿帕子给她擦了擦泪,“听话,好好养身子,你娘家就让康儿去,有啥需要的,他也能帮上忙。”
  姜太妃是得知安阳公主要嫁廖状元时就在府里跳脚大骂,唬得郡王让下人退下,离得远远的,让姜太妃好一顿骂,骂完让孙子去了廖家,被岳母打发回来,说先不要过去。
  姜太妃让人瞒着孙媳,也让儿子盯着皇上那动向,有啥她好早点知道,要是让公主抢夫,她就去找松柏夫人,上朝廷为原配讨说法去。
  安阳公主下嫁旨意的消息传出,廖状元也受了牵连,但也没法,才敢给孙媳说,又担心如今几个月身孕的孙媳经受不住。果然是。
  廖家兄妹感情好,姜太妃一早知道,她也更愿意看到这样情景,廖状元就这么一个同母妹子,感情好,以后会更偏向,还不是她孙子得力?


第889章 惹不起
  周越康安顿好媳妇,就跑去了廖家,廖安华接待了他,没说家中事,直说让他回去照看妹子,也别往这跑了,婉转说家中事多,没什么时间招呼妹夫。
  周越康想想也是,大舅兄突然去西昌府,肯定忙乱,问问了女眷孩子是否跟着去,廖安华说还没定下,走前再决定。就让妹夫回去了。
  柴氏是听说夫婿要去西昌府任职,落下心,但死活都要带着孩子和夫婿一道上路,谢二姑太太也支持,说再难也得夫妻孩子在一处。
  廖家就开始收拾要去西昌府的行李,柴氏把带来京的物件,用不上的都留在京里,三老爷送来了一些必备物品和注意事项,把苏府在西昌府的姻亲关系图给了外甥,并每天的来廖宅帮忙。
  苏氏也在府里准备了一些药材,让素娘指点着,包好,也问素娘要了些常用的方子,到时都一起给外甥。
  廖宅紧张的忙碌着,侯爷和三老爷商量,要不要给母亲说,不然外甥走了母亲都不知道。
  “大哥,先别说,二姐不是说等是都定了,她来给娘说的吗,再说,咱娘这会知道了,除了哭哭啼啼还能做什么?万一再给急病了,不是让二姐和外甥更为难?”
  侯爷听三弟这么说也就没去和太夫人说,下人依然是哄着太夫人玩乐。
  都收拾好了,廖安华柴氏和两个儿子来给太夫人请安,说最近皇上派了个要差要去办,估计暂时不能来给外祖母请安了。
  太夫人觉得能得到皇上重用,那是外孙有本事,就表扬了外孙,还让外孙媳妇以后多带着曾外孙回来,还给了外孙一笔银子,说在外别不舍得,要照顾好自己。
  絮叨一大堆,才问自己女儿女婿怎么没来,廖安华解释说父亲病了,母亲在照顾,太夫人还交代刘婆子去那些补品让外孙捎回去。
  廖安华陪着外祖母说了会话,说还要回去收整东西,太夫人也赶紧松开搂在怀里的曾外孙,赶紧让外孙回去,别耽误了皇上的差事。
  等人走了,才想起为外孙要去哪里,侯爷也不该如何编,还是三老爷说去范阳,太夫人放心,说范阳近,估计去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然后就念叨让儿子去女儿家看生病的女婿去,侯爷哥俩都应了,走出去侯爷是直叹气,发愁二妹的事。
  三老爷是送外甥一家回去的,他是想问下二姐,和廖景章的事情如何解决。
  老族长几次都想来劝侄媳,可他一个男长辈,侄媳不去给他请安他也见不着呀,他越来越觉得在京里憋屈,如果是在江南,侄媳哪次不是恭恭敬敬的对他,有事他还能让儿媳去劝解,这下可好,侄媳死咬着要和离,他和儿子两个大老爷们咋劝?
  看见那天侄媳的二愣子兄弟,老族长也怕,趁这阵子就打听了,侄媳娘家又多了个助力,八皇子的岳家呀,多好的姻亲,那以后都是廖家的助力,廖家娶了谢府女就是高攀,将来没准还能拉扯几个廖家小娘子嫁到京里,可惜,都让那个畜生给毁了,也愿自己后面松懈,疏忽了。
  还打听了这个侄孙的二愣子三舅,那在京里也是一人物呀,惹不起!
  当初老族长给廖安华看的廖太保的三封临终书信,都被谢二姑太太收起了,如果不同意,万一侄媳拿着那封带侄孙归家的去衙门,就更完蛋,算了,要走就走,拦不住。
  几人在书房,没等三老爷开口,老族长就拿出了一封族里出具的放妻书,只写了谢家女无任何过错,廖景章愧对贤妻,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老族长是想既然同意了,干脆就写明过错是廖景章,也示好侯府,姻亲再做不得,廖家子还是你侯府外甥,这个总是抹不掉的,总能相帮,闹得太难看也是廖家受损失。
  三老爷接过来看了看,才递给二姐,谢二姑太太看了看,给三弟点下头,收起。
  老族长说道:“老朽回去后,会做主把廖景章这一房分家,该给安华和安志的都会不少的送来京里。”
  三老爷点下头,说道:“我堂舅老公爷在那有个庄子,大件的可以放那里。”
  他是无心说这话,可老族长就是听着别扭了,把随国公府都抬出来压人!
  三老爷跟着二姐去了她院子,廖安华想跟着一起,让母亲打发去陪下老族长,就知道母亲要和舅舅单独说话。
  三老爷进屋坐下就问道:“二姐,那等华儿走后,二姐去我庄子里住着,去我太太庄子里也行。”
  谢二姑太太摇摇头,说道:“我暂时还没想好,先送了华儿走后再说,将来志儿在京,就得让大哥和三弟多多照顾了,我暂时不想呆在京里,去哪想好了再给你说,娘那,等华儿走了,我在去和娘说,以后娘也靠你们孝顺了。”
  三老爷有点担心,二姐也这么大年纪了,这和离了,要说跟着大外甥,太远,留京陪着二外甥,目前二姐怕是不想,两个外甥都大了,回娘家,就母亲那个念叨劲,二姐也烦心,三老爷是想建议二姐能自己轻省些,最起码过了这一两年再说。
  “行,等二姐想好了,告诉弟弟一声,去哪弟弟送你,最好就去我那乡下的庄子,离京也近,我还能让媳妇去陪陪你。”
  谢二姑太太是心里种种酸楚,能走出这一步,不仅对不住儿女,也对不住娘家,娘家以后还有要嫁的侄孙女们,有个和离的姑祖母,谁家听了也都会忌讳,但让她顾虑这些就继续忍,她又不愿。
  三老爷见二姐泪眼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