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掌,怪不得那次问她那些过去的事,又问看中有妻儿的怎么办,可是母妃给你说了,绝不能看中有妻儿的呀,那可是作孽。
皇后更是懵糟,不知在皇上发怒时该说什么,没遇见这种例子呀,还是闭嘴的好。
所以宫里也静悄悄,林昭容被禁足,在宫里团团转,是恨不得跑去熙月殿看看女儿脑子里装的啥,打听了什么动静都没,女儿还被禁足。
林昭容开始拜菩萨,让女儿早日清醒,就是之后不嫁状元,脑子也不能这样犯傻的嫁给别人呀。她可没觉得女儿是公主就可以嫁意中人了。林昭容虽然市井长大,身为嫡女,受的是母亲没学问的嫡庶观念长大,绝不接受女儿为了嫁意中人而让人家嫡妻原配退一步的,这就不是好人干的事。
小时候看戏,有这样的戏,她娘就说戏里那缺了德的公主,造孽哟,好好的公主,偏偏害驸马妻离子散,将来要下地府过油锅。所以后来林昭容当了宠妃,虽然不是她上赶着进宫的,一样觉得她就是个妾,该守妾的本分,见女儿要当亲娘嘴里的下油锅的缺德公主,林昭容恼怒,但又担心。
而安阳公主更是焦躁不安,请求出去见父皇,没人敢放她出宫,她就写了几封信笺让宫人传达,后来宫人也不敢再传,说皇上交代,公主好好反省。
安阳更着急了,开始绝食,皇上知道后,说不吃就饿着,他不缺一个如此胡闹的公主,安阳只好收起威胁父皇的把戏。
京里人都静悄悄观望,街上闹事的人都没,怕这会惹个事就当皇上泄气的靶子吧,而皇上是该上朝上朝,根本不提那事,廖家兄弟回去伺疾,也没个期限,也没见皇上过问。
宋表弟来了几趟谢府,和三老爷嘀嘀咕咕一阵,也解决不了问题。
宋鹏飞是想了好久,偷着去找了大伯父,也就是如今的随国公,把他从江南查来的姜仪芳混淆皇室子孙的资料交给了随国公。
随国公大吃一惊,忙问侄子怎么想起去查这件事了?宋鹏飞就说是八皇子让查的,但还没给八皇子资料,随国公收下资料,说等公主之事过了后,再给八皇子说吧。
之后,随国公就拿着资料叫来儿子,俩人暗自商量。
八皇子几次带着方舟去皇后那卖萌,见皇后那也是安静无声,只好回去给媳妇卖萌,也不提安阳公主那事,把他看来的听来的好笑之事,白乎给皇子妃,就是分散她的注意力。
而廖家却来了个意外之人。
第882章 廖家往事
廖家人听到下人禀报,说江南廖家来人,廖安华哥俩不知是谁,疾步赶去大门。
几辆马车,看到几个廖家祖宅里的下人,前头马车旁站着应该叫堂伯父的族长嫡长子。车帘掀开,廖安华一看,是堂伯祖廖家族长,忙上前,哥俩一边一个,扶着老族长下了马车。
风尘仆仆的老族长,一脸疲倦,七十多岁的人了,赶了长路,下了马车走路都摇晃。
谢二姑太太得了信,去了前院大厅,等着迎见老族长,心里纳闷,不知老族长为何事而来京。自那天和常宁公主说了心事,她也没有妄动,因为两个儿子还在奉侍母亲,她不能在这时闹出和离事件,得等儿子之事解决后。
廖族长是廖太保堂哥,当年廖太保回江南,交代他一些事,这次廖景章来京,廖族长正好外出,回来后得知,那是大惊,催着儿子就赶来,可是年纪大,路上耽误不少时间,紧赶慢赶的这会才到,就想最好别出事,他好带着廖景章回去,万一有啥,就给他们看廖太保临终遗言了。
可是快到京城歇脚时,茶亭里听到公主要嫁廖状元的消息,慌得廖族长顾不得其他,让儿子赶紧赶来。
来到廖宅,进去只见谢二姑太太,没见道廖景章,族长就暗自说糟糕,又不死心的问道:“又是和姨娘呆一处哪?”
这个廖安华哥俩不好回答,谢二姑太太点点头,廖族长问道:“公主那事和他有关?”
见几人都沉默,老族长是连跺几脚,说来晚了来晚了,又使劲的咳嗽,身旁的儿子紧着给父亲嘴里塞了个药丸,廖安华也扶着老族长坐下。
廖族长坐下,接过侄孙递的茶连喝几口,说道:“快进城听了那消息,赶着来了,歇会就好。”
看着廖族长如此疲惫,谢二姑太太虽然疑惑,也说先歇下休息,老族长说好,已经这样了,先去歇着,明天再说。
谢二姑太太安排好客房,让华儿兄弟扶着去照顾,看着苍老的族长,这么急的赶来,谢二姑太太心里涌出不好的感觉。
回屋后谢二姑太太坐立不安,感觉廖族长来京肯定和她当初怀疑的廖家事情有关,廖安华安顿好了老族长,也来到母亲正屋。
廖安华看着最近母亲的消瘦,两个眼睛无神而杂乱,而谢二姑太太看着儿子看着她的眼里是担忧,她拉起儿子的说道:“不用担心,母亲在,一切有母亲顶着。”眼神转而是坚定。
廖安华不自主的鼻子发酸,眼里晶莹,对妻子他安慰和贴心,来表达他对妻儿的不离不弃,可是面对母亲,他什么都说不出来,感觉到母亲的手冰凉,却紧紧的握着他的手,好像小时父亲要打他时,母亲握着他的手,站在他前面怒视父亲,过后母亲说会保护他和弟弟一辈子。
廖安华含泪微笑,重重的点头,就像儿时一样的点头,然后母亲拉着他的手送他回屋。
如今,该是他拉着母亲的手,不再让母亲担惊受怕的过日子。
第二天吃了早饭,在前院书房,谢二姑太太和长子忐忑不安,就是廖安志不明就里,也都有些紧张,不知要发生何事。
廖族长拿出三个信件,递给廖安华,他看了后,抬头看着老族长,不可置信!
谢二姑太太接过去看后,更加难以置信。
三封信件都是廖安华祖父廖太保所写,第一个是把廖安华廖安志过继给已逝的嫡长子廖景淮,第二封是廖景章和谢娇的和离文书,允许谢娇带着两个儿子归谢家,第三封是让廖景章给廖太保守墓一辈子。
廖太保去世那时还没有廖语冰,所以就没提到她。
看着母子三人的震惊,廖族长说了缘故。
廖太保是辅佐当年的太子,所以廖景淮和廖景章兄弟俩和太子都熟悉,廖景淮文采出众,是廖家的希望,廖景章也不算差,廖家都很欣慰。
就是因为和太子熟,而廖景章年轻爱玩,太子有时会和他一起游玩,也会叫他进宫陪着,但不是龙阳所好,只是在一起玩乐,偏偏有人钻了空子,一些不明不白的东西通过廖景章到了太子身边的暗桩手里,可那人又用这个把柄要挟了廖景淮,就是看中廖景淮的才能和背景,廖景淮为了廖家,只好做了些事,但暗自拖了那人后腿,为何能拖到现在的皇帝带着辽东关家打回京城救了先帝,总之,里面的弯弯道道老族长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说廖景淮聪明过人之处,等皇上登基,廖景淮给皇帝说了一切,并留书一封恳求以死谢罪后,保廖家一脉。
这就是廖家匆忙回江南之事。
但老族长说了,廖太保临死前让交代族长一定不让廖景章进京,如果华儿科举,最多考到举人后就不要再考,就是廖景章的每次科考也是廖太保暗中阻拦,包括开始默认他和吴姨娘的厮混,不干涉谢二姑太太的后宅处理方法。
最后廖族长说道:“去年你带华儿兄弟进京,不是我安排人,就凭那个姨娘就能拴住廖景章?也是我贪心,看皇上这些年也没对廖家如何,再就是华儿有个侯府外家,有个按察使的岳家,这么多年过去了,没准皇上都忘记,就算记得,那事和皇上也没关系,却忘了,谁都是自家人再不好,自己可以责骂,但不能让外人来指责,先太子再如何,那也是皇上的兄长,是我糊涂,看华儿如此优秀,就像他大伯,就像景淮,我廖家的景淮呀,就这么没了……”
廖族长失声痛哭,廖景淮当年是廖家的希望,那时廖家蒸蒸日上,族里人以廖景淮为傲,不像如今的廖安华,廖族长对他的前程是胆颤中又抱有希望。
“得知华儿中了状元,我是高兴,遇见好友邀请,去了外地,廖景章带着那妾室来京我不知道,我回来后就紧赶慢赶的,还是来晚一步,当年你祖父就说过,留着你父亲,都不知道将来会如何,但又狠不下心来亲自杀子,你祖父留下的第二封信就是怕,万一有什么大事,就让你母亲带着你们改姓归家,好歹侯府能护着外孙,还有,侄媳妇,你公爹说过,对不住你,虽然当时定下你时还没发生那事,可是不该后面瞒着谢府仍旧娶了你过门,你公爹说多谢你给廖家生了华儿和志儿,让这一房有了嫡子嫡孙,至于廖景章,就别管他了。这话是你公爹说如果看这信时,让我转达他的话。”
这个事情太过突然了,谢二姑太太整个人是懵的,牵连到前太子之事,这和娶不娶公主不是一回事,她害了华儿,不该让他来京考什么状元。
“为何不早说?如果早知道,我不会让华儿志儿来京!不会把冰儿嫁到京里!”谢二姑太太怨恨的说道。如果不来京,就在江南,何尝不能平安过一生?
第883章 提出和离
谢二姑太太恨急,压不住的怒火让他对着往日德高望重的老族长脱口而出。
听了堂侄媳的怨言,老族长也是悔恨交加,后悔自己太过贪心,总盼着廖家能翻身,又不愿错过优秀的廖安华,所以才违背了廖太保的遗言。
如果再等等,等廖安华亲手教出个出色的廖家子孙,往事也过去,等天宝年过去,廖家还有希望,可如今,都让他的贪念给毁了。
老族长是悔恨的哭得抑制不住,旁边的儿子廖大老爷也跟着落泪,这等秘闻他也是头回听说,难怪父亲非得亲自入京,路上病了都不肯多加歇着。
廖安华没有像母亲那样怨恨老族长,这事根源是他亲生父亲,不能全怨到无辜的人身上。
他对着老族长跪下,吓傻的廖安志也跟着跪下。
“堂伯祖,这事是我这一支连累族里,不管如何,我廖安华担着。”
老族长擦了眼泪,抽抽鼻子,起身亲手扶起跪着的侄孙。
廖安华扶着老族长坐下,谢二姑太太这会也冷静下来,已经这样了,不该怒急说些没用的怨恨话。
老族长就问了如今廖景章在哪,发狠的说道:“这次压他回去,给你爹守墓!”
谢二姑太太给老族长跪下,毅然说道:“老族长,我要和廖景章和离!”
老族长神情复杂,又好言劝道:“这事得等看皇上如何处置华儿和廖家,能平安过去,你带华儿他们回江南,廖景章族里处置,不会再给华儿惹事了。”
“不管将来如何,我谢娇都要和他和离!”
老族长说道:“为何我把华儿祖父的遗言都给你看了,就是看后面如何,如果皇上只是迁怒华儿,族里做主,把华儿兄弟过继给他大伯,以后廖景章和华儿再也没有父子责任,如果要处置廖家,你和离带走华儿他们,以后必须让一儿孙再改回廖姓,但这次能平安躲过的话,你还是我廖家贤妇,廖景章去给你公爹守墓,不会再拖累你们母子。”
见母亲还要抗争,廖安华挨着母亲跪下说道:“堂伯祖,今天堂伯祖见证,侄孙廖安华在此立誓:此生不负妻儿,爱护弟妹,护我母亲,会做到孝顺父亲,如违此誓,天雷轰之!”
谢二姑太太猛然扭头看向儿子,不知华儿为何在此时立了这誓言?
老族长把这事说清楚了,心里放下一大块石头,当年廖太保临终之前给他说了这些,吓得他心惊胆战,连儿子都不敢透露,多年来约束族人,小心翼翼,之后看华儿出色,岳家又是高门,就觉得可能皇上根本不在乎那事,慢慢的放松了警惕,廖景章只是吃喝玩乐的胡混,华儿母亲也能料理好他那一房,老族长也就更加的放心了,牢记的是不能让廖景章去京,所以一得知廖景章去京投奔状元儿子,老族长才回味过来,当年的廖景淮何尝不是状元之才?就那么的被兄弟给毁了,这要是华儿再被父亲给毁了,那就是老族长的疏忽了,这才吓得他急忙的去追,可惜还是让廖景章给坏了事。
老族长叹息,廖安华扶起身旁跪着的母亲,给母亲一个安慰的眼神,母子俩起身,廖安志惶惶不安,眼里露出茫然。
老族长又对带来的儿子廖大老爷说道:“这次带你来,就是让你也知道这事,我回去就退了这族长之位,以后咱廖家一族的事你要操持,这个事你就得必须了解,但自己知道就行,要是乱张扬,那就是灭族大罪了。”
廖大爷跪下应了。
廖安华母子三人无言,都在消化这事。
……
皇宫里,皇上也在思索廖家之事,当年的廖景章就是个被人利用,虽然他无心,但是还是犯下大错,廖景淮受要挟被迫做了一些事,他都坦言了,但也坏了那人不少事,虽说是他以死终结,但不能功过相抵,那时自己年轻,又是刚登基,就想着稳定朝廷,过往不究,就是晋王,是先帝临死让最后的两个儿子能友爱,才没能对晋王如何,但是否自己心底私下里有什么想法?不敢想!
廖景淮是皇上觉得王大家之后的第二人才,不然那人为何能看中他,想起以前也曾见过他,记性最深的是他曾说将来过了会试,定要去西边,为朝廷出力,一展抱负。当初头次见廖安华,恍惚觉得是年轻的廖景淮微笑着进了殿试。
那天思索半天,因才还是点了廖安华为状元,不然如何给那些叽歪的文臣交代成年往事?也是掀过,但是廖家留着那祸害,也怨不得朕了。
可惜了廖景淮,可惜了廖太保。
如今廖家又冒头,那廖安华肯定不知内情,不然不会来京科考,看他的岳家和谢府所为,也定是不知情,能看出点不妥的也就京里那几个人精吧。
可如今这事,抛开安阳,该如何?
罢了罢了,既然廖家爱蹦跶,就让那廖安华去边疆代替他伯父蹦跶去吧。
至于安阳,早先物色的闽南陈家,世家之族,读人为礼,家风严谨,安阳就嫁那好了。
想想这最小的一儿一女,皇帝就想难怪人常儿女随母多,就是妾室,也很重要呀,安阳的母妃林昭容,和小八的母妃容妃,不能相提并论,幸好生的是公主,这要是生的是皇子,那就要完蛋。
想起小八,多少皇上也知他装疯卖傻为了啥,但是留着他在宫里,一是确实疼爱这个小儿子,再就是看看各方反应,目前看来,太子是合格的,就是那老三是个傻的,可他同母弟,老四,该敲打敲打了。
安阳在熙月殿心急如焚,每天谁也见不着,问啥宫人都摇头,她不知外面什么情况,担心父皇一怒会对廖状元如何,那次八哥走后就没再来,安阳想见父皇,想说不关状元的事,是自己的心愿,和状元无关,她相信廖状元会感动她的付出,会对她珍爱一生,她也不会和柴家女相争,只要能守在心爱人身边就好。
这个苏氏不知,如果知道了,肯定惊讶,得张大嘴哈一声,这个是周四小姐?
自古至今都有四小姐。
第884章 铁头功
谢府里,侯爷和三老爷终究是不放心,一起去了廖宅,听说老家的廖族长来京,等见了看是一这么大年纪的老者了,俩人对视一眼。
老族长要给侯爷见礼,被侯爷托起,连说不敢当,虽然年龄辈分在那,可老族长是白身,但侯爷可不能这么受他的礼。
都坐下后,侯爷开口问妹夫哪,老族长说病了,养着哪,又看俩个外甥都在府里,侯爷发愁,但也不知道要问什么。
三老爷直接开口问道:“华儿没接到朝廷信?”
廖安华回道:“三舅,皇上让外甥回府伺疾,别的并没多说。”
谁也不好开口猜说皇上准备如何,京里也没安阳公主的任何消息,所以侯爷才坐立不安的和三弟来了妹妹家。
谢二姑太太坐着一直沉默,屋里无人言语,老族长咳咳几声,廖安华起身给堂伯族到了茶,也给两位舅舅添了茶。
还是二姑太太开口道:“大哥和三弟先回府吧,有什么我会让志儿回去告诉声,也别过来了。”
老族长对侄媳的娘家人是愧对,多的话也不好说,侯爷只好和三弟回了府。
苏氏见三老爷一脸的烦闷,问道:“见了二姐?”
“见了,就是廖家的老族长来京了。”
“这个时候?那是廖家出啥事了?”苏氏也觉得奇怪,也太赶巧了吧。
虽然三老爷刚也和大哥分析里里面到底出啥事,也觉得古怪,但不好给太太说,怕吓着胆小的太太。
“是听说外甥中了状元,太高兴了了,代表族里来祝贺的。”
“哦,也是,那能中状元可是大喜事,可惜就……”苏氏赶紧收住话,本来老爷就因为这事烦躁,她可别火上浇油了。
那天三老爷从廖宅回来,是气的给太太说了廖景章带着个妾来京的,苏氏以为是个小娇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