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子都没话,廖景章自顾自的说了会,最后起身道:“我也累了,要早点歇着,既然你母亲身子不适,那就晚些日子再搬进来,你们也下去休息吧。”
  谢二姑太太是等廖景章走后,看着俩个儿子无言。
  廖安华说道:“母亲,不如等我休沐那天带着父亲再去拜见外祖母。”
  谢二姑太太摇头,“不用,拖不了那么久,再说不光是你舅舅家,还有别的府哪?你父亲在外头回见人还是会注意点的,你们歇息去吧,我会想办法的。”
  当晚,谢二姑太太坐了半夜才躺下。
  第二天一早,廖景章就又端坐在正房厅里,等着儿子请安。谢二姑太太等儿子行完礼又说道:“以后你们早上自己吃了饭去朝里吧,不要来此请安,闹得我头疼,就让我多歇会。”
  廖景章不满,但看到太太那眼神,就没说话。
  “都下去吧,一会我和你父亲去你外祖家,你们做好自己的事。”
  等儿子都出去了,廖景章对太太说道:“你也太不精心了,在江南也就罢了,小地方,没什么规矩也可,可是来到京里,哪有当儿子媳妇的不来给父母请安的?这要一开始就把规矩立好了,等儿媳带着孙子进京,都照此办,不能像在江南,媳妇从来不给当公婆来请安,像什么话,这哪是大家规矩?”
  谢二姑太太也不接他话,廖景章接着说道:“娇娘,你和我赌气也都几十年了,怎么样我也认错了,那年是我糊涂,不该不征得你同意就纳了表妹,但我也给你解释过,那事不怨我,那晚不知是谁带我去了表妹的房间,可是事情都过去几十年了,你也该消气了吧,以后看着儿子孙子,你我好好过日子,梅荷就是个妾,我不是怜惜她娘家人都没了,不收留她,让她如何?我知道你是嘴硬心软,梅荷也感激你,这几个庶出的你也教导的好,我心里知道你都是为了我,这心意我都明白,就算不看在儿子面上,你我结发夫妻,孩子都生了三个,你对我有情我都明白,放心,以后我不会辜负你。”
  谢二姑太太胸口起伏,她深呼吸,这些话他几十年来反复的说,你就是当面让他滚,说看了他恶心,他依然是认为你在吃醋,是心里爱极了他才会这样,他认为他的魅力哪个女人不为他着迷?
  “我给娘家说你骑马摔伤了,所以没能来,你去了别说漏嘴,还有,我那三弟,是个性子乖张的,当年你在京也知道孟焦二人,说话注意点,到时惹了他谁也没办法。”
  廖景章听了更加觉得太太是为他着想,心里得意极了,含情的看着太太点头。
  谢府就突然的见到了上门来的谢二姑太太夫妻。
  赶到缘草堂的苏氏看到了端坐着的廖景章,三老爷夫妻上前给姐夫行礼,廖姐夫微笑客气说话。坐下的苏氏就看到了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帅哥。
  廖安志和父亲长的像,廖安华是集中了父母的优点,谢二姑太太容貌也不差,所以廖安华就极为出色,气质更甚。
  太夫人热情的招待女婿,那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侯爷也是微笑点头,对这个妹夫满意,难怪两个外甥读书好,肯定是妹夫教导的,当年就听说妹夫学识不错。
  三老爷也是面带微笑,太夫人还问起廖女婿的身体,不是说骑马摔着了吗,廖女婿说不妨事,好了就赶来了,于是太夫人就学说了外孙的风光,说的是眉飞色舞,这都这么久了,太夫人都没从那喜悦中降温,没人说抓住刘婆子都说了无数遍。
  廖景章头一次听,更是配合太夫人,让太夫人的激动高涨,一激动就拿出个大封包,说给女婿的见面礼。
  温文尔雅,举止得体,是苏氏对这个二姐夫的第一感官,还会哄着老人说话。
  留了饭,廖景章坐在太夫人旁边,服侍周到,让侯爷三老爷觉得二妹有福,这么古怪的个性,反而得了这么个好夫婿。
  就是送了姐夫姐姐回来的三老爷都说姐夫不错,苏氏也就忘记了那回看到谢二姑太太和白姑太太脸上的奇怪神情了。
  谢二姑太太带着廖景章去了几个主要姻亲走了一圈后,吴姨娘病了,廖景章也就顾不得出门了。此时的谢府都不知道他们眼里的好女婿好姐夫是带着妾室来京的。
  而最近京里已经从殿试后的欢喜中恢复平静,就是多了定亲结亲的,探花郎的定亲别人也是议论几天后过去。
  吴梅芸收到妹妹派人送来的信,心里是气急又担心,她也偷着看了廖家兄弟,为妹妹的将来担忧,可如今妹妹就跟着廖景章来京,岂不是曝光于京中,要是婆家知道了,让她如何抬头?
  没等她想怎么见妹妹一次,就又得知了妹妹病了,她松了口气,又提起心,不知是妹子的花样还是谢二姑太太的手段。
  对这一母同胞的妹妹,又是吴家仅剩的的两个,她又狠不下不去管,但又管不着,这个死犟妹妹根本不听她的。
  吴梅芸急的团团转,却不敢去上门去看望。


第863章 走错包间
  三老爷接到周六的请帖,大碗粥定在五月初二开业。
  姜同和用苏氏给的一些方子,又琢磨发展了很多花样,就是粥都是几十种,让厨房反复的试做,感觉都备齐了,才定了开业日子。
  而农庄也收拾的差不多,只不过想和大碗粥分开时间开业,定在了六月。
  因为邀请了三老爷夫妻,所以周六就带了媳妇出来,同样邀请了宋八夫妻,和几个相熟侯府的夫妻。
  宣平候府也在邀请之列,侯夫人是很少夫妻一道出去,往往去哪都是女眷和女眷在一起,这样夫妻同坐一桌的现象几乎没有,所以侯夫人前一天就找了苏氏,俩人笑着试明天的穿戴。
  侯夫人如今发福了些,也做了些新衫,苏氏就帮着大嫂挑了件清亮色的襦裙,上下同色,这样显得人轻盈些,建议明天梳个元宝发髻,稍高些,再带着翠绿的簪子,整个人都年轻了。
  就是发髻不同,侯夫人穿了衣衫,也很满意,“这还是和弟妹一起去挑的面料,就是做了后,总觉得穿不出去,都这个岁数了,人家都是一身暗色,我穿这让人笑话,弟妹可得和我穿的差不多,不然我可不敢这么的出门。”
  “行,不然我和大嫂穿个姐妹装?咱穿一样的出门去。”
  侯夫人好奇的问道:“弟妹也做了同样的?”
  “我玩笑哪,我哪能和大嫂买同样的,我那有清凉色的,明天我也穿一身,咱妯娌俩亮瞎她们眼睛,呵呵!”
  侯夫人换回衣衫交给丫鬟,嘱咐挂好了,别出褶皱。
  回头说道:“我是羡慕弟妹,越来越会打扮了,现在看着也比之前瘦了。”
  苏氏道:“这不是天暖和后,从和上学了,白天没事,我就上午去磕头,下午踩踩石子,就是冬天,人就懒,不想出屋,在屋里又懒得动,所以呀,还得多活动,不然年纪大货活动少,可不就尽长肉。”
  “那我得让你大哥也在院子里铺上石子路,没事我也多走走,我这两年也是发福了,把事情都交出去后,闲的,光坐着躺着了。”
  “说到这,我是佩服太夫人,你看这几年,身体越来越好了,就和她每天多活动有关,那个刘婆子陪着她,没一天落下的,早上磕头,下午走石子路,我都时不时偷懒不做,可太夫人硬是坚持了几年,可不这腿脚越来越利索,听说有时还去佛堂带着姨娘们一起磕头,哪个没做好,就不给吃饭,都要笑死我了。”说完苏氏抿嘴乐。
  侯夫人也跟着可乐,如今太夫人可是侯府活宝了,宋舅舅被宋四安顿好了,宋八也哄着她说去看了,堂叔好着哪,和那养孙在庄子里过的舒服的很,太夫人拉着宋八一顿嘱咐,说她不能亲见兄弟,让宋八替她时常去看望。
  其实宋八一次都没去,人家五个儿子,宋八才没空去看吃喝不愁的堂叔去哪。
  只能记挂不能见面的太夫人只好把她都精力四处散发,她认为影响侯府名声的事,她都管,有一点好,哄好了她,她也不责难人。
  刘婆子更是越来越人精,只会往好里给太夫人出主意,不会撺掇她为难人,所以侯夫人和苏氏也任由她陪着太夫人胡扯。
  说起石子路,苏氏又笑了,“从和非得让三老爷去给法师那铺了石子路,还要每天拉着法师走走,还说什么越走越年轻。”
  “你有时说从和的,我都反应不过来,就是侯爷也是,他还问哪,听了是法师给起的,就没吭声了。”
  “这名法师起的,老爷说什么乐从和,我也不懂,老爷还说要多叫叫,对从和有好处。”
  侯夫人听了就说道:“那以后就叫从和,不叫十一郎了,我是听说有这么个说法,不是乡下人给孩子起贱名也是这个道理吧,反正多叫叫的没坏处。”
  苏氏听到这,就突然想,哪天要哄着老爷把从和的名字改成谢从和得了,不是马上要给孙子辈记族谱了吗,正好一起给改了,谢家锭怎么听怎么别扭。
  第二天,苏氏也选了件藕紫色雨花锦襦裙,印花的同色花纹,领边没有任何绣花,因为那面料中的印花随着走动,会衬出光华,无需再别处突出。
  秋藤给太太梳了个后高的朝天发髻,多年给太太梳头,知道太太喜欢什么样的,在家哪种,出门哪种,秋藤早已经熟知,都不用太太交代了。
  等出了二门,看家侯爷夫妻在前面走,听到声音,二人回头,苏氏见大嫂穿着昨天挑好的石青色雪缎,发髻略高,看着都清爽,不像之前那些沉闷的暗色显得脸都暗沉。
  侯夫人看见弟妹的穿着,笑了,等苏氏走进,还眨了下眼,看来新衫让她心情不错。
  那哥俩只是点头招呼下,四人走向大门。
  到了地,下车就能听到周六的小声,还有宋八的大嗓门。
  “哎呦,大表哥大表嫂,德哥,表嫂,我正想怎么还没到的哪。”
  宋八率先上来,周六跟着过来,呵呵的拱手说多谢捧场,姜同和还在门口招呼着客人。
  周六带着去了二楼的包间,里面两个妇人在。
  苏氏看到宋江氏和个陌生的妇人起身,因为有陌生的妇人,几个爷们都立步。
  宋江氏还上前热乎的招呼表嫂表哥的,苏氏先于几位爷上前,站在前面笑道:“刚看到表弟,我就想弟妹肯定在,今儿咱们几个妇人在一起好好吃周六一次。”
  侯夫人也反应过来,“对对,今儿咱姐几个就吃周六的。”
  身后的男人已经退出去了,那妇人脸色尴尬了一下,宋江氏是莫名其妙的问道:“怎么都出去了?”
  “是走错包间了,他们的在隔壁。”
  苏氏看着诧异问话的宋江氏心想,怎么有比她还笨的人,来的几个都是亲戚不说也都熟悉了,这才夫妻坐一起,可是突然的一个陌生妇人,让几位爷如何进来?特别是三老爷,别看他其他方面随意,这男女大防什么的,他就在意的很,有不熟的女眷,就是亲戚,他都沉默居多,不像宋八,在哪里都张巴。


第864章 步步高升萝卜糕
  “周六媳妇今天没来?”苏氏岔话随意问道。
  “没来,周六说今儿她不来了,瞧,忘记介绍了,这位是姜二爷的太太。”
  那妇人给侯夫人苏氏行礼,“妾身姜王氏见过侯夫人贤淑夫人。”
  而隔壁包间,周六在赔礼,说道:“侯爷,三哥,是我想的不周,今儿也是突然,那姜哥都不知他媳妇来这了,我见她说是姜哥媳妇,就让她进去找八哥媳妇了。”
  没人接他那话,宋八是赶紧的拉着侯爷和三老爷坐下,大声的招呼小儿倒茶,殷勤的问候着侯爷。
  门外的姜同和知道媳妇来了后,是气的一脸涨红。
  前不久姜王氏也来了京,痛哭着给姜同和赔礼,说在湖广怎么也放心不下,怎么艰难的来了京,这以后一定夫妻同进同出。
  姜同和无奈,只得安排下来,姜王氏比以前更贤惠了,对表妹姨娘对庶子,对夫婿更是体贴,儿孙都有了,姜同和也不可能做什么,再说,多年的感情也不是一下子就狠心扔下的,俩人也和颜悦色,渐渐的,姜同和也愿意回到熟悉的多年夫妻温情当中去。
  今天开业,姜同和随意说过,会请几位夫人前来,都是周六爷熟悉的,估计是夫妻一道来,当时姜王氏也没说什么,可今天她就不声不响的来了。
  要是以往,姜同和会觉得媳妇总是为他着想,可是经过了家里的巨变,来京又接触了些贵人,姜同和觉得这不是为他着想,而是来给他丢脸,一个商贾妇人,不认识就这么的来了,让那些有身份的夫人如何看?
  和周六爷合股,就当自己也是贵人了?
  在湖广,因为贾家,因为姜淑妃,就是官员都会高看姜家一眼,可是在京里,勋贵人眼里,姜家算个什么?
  宋八在楼上招呼,周六赶紧的下来给姜同和说了声,偏偏刚才姜同和去后厨了,所以没看见自己媳妇进来,而周六脑子哪会转圈,所以就派人带姜王氏上楼了。
  这会周六也知道了,尴尬的看着姜同和,不知道该说啥。
  “六爷,是我疏忽,本来我是提起给六爷说声,今儿让我太太来的,可刚忙,忘了,我想趁着今天,也让我太太认识几位夫人,是我想的不周,六爷见谅。”姜同和只能揽在自己身上。
  周六也顺着说道:“没事,都是熟悉的,认识下也好,今天可得盯好了,别出啥错,以后的如何,就看今天这一响了。”
  “六爷,差不多了,我去后厨盯着,前头就交给六爷了。”
  “六哥,不错呀,挺热闹。”
  “哟!王老二,快进,今儿就看我的了,绝对让你吃一惊。”
  姜同和听到有人来,周六上去打招呼,他也无心看是谁,匆匆去了后厨。进去后,气的他是握紧拳头,急吐几口气,才脸色松了,微笑着走上前。
  包房里,苏氏就看着姜王氏奉承的说话,挨个夸人,只有宋江氏被夸的是浑身喜洋洋,苏氏因为听了贾兰芝的诉说,先入为主,就格外觉得她太假。
  白姑太太也是应酬场上的老手,但说话笑容都很让你舒服,就是夸你,你只会觉得不好意思,但心里回想她说的太对了,可姜王氏却让苏氏起鸡皮疙瘩。
  苏氏想,可能就是受了贾兰芝信里所说影响,看看侯夫人不自然的神情,苏氏偷着笑了。
  外面看不到,这里,菜品一上来,就是很有特色,就是盘子都是清一色的各种花的图案,荷花,芙蓉,牡丹,苏氏还看见了个百合花。
  盛粥的大碗是碧青的大碗,反而是洁白,映的那粥看着都有胃口。
  这些可不是苏氏说的,对于这么细节的餐饮方面,她又没做过,哪里能想出来,给古人的智慧点赞。
  等推着小车进来,侯夫人几个更惊奇了,苏氏介绍道:“这个是想吃哪个就拿哪个,这样就不用看菜牌了,品种多,菜牌上看了也不知道是哪个。”
  小儿见苏氏拿了一个,就报菜名:花开争艳叉烧包一碟。
  刚放下笼屉的苏氏差点笑场,什么名吗?
  侯夫人也新奇的拿了一笼,小儿继续报菜名:层层叠叠黄金塔。
  荷叶清香糯米鸡……
  步步高升萝卜糕……
  好运年年鲜鱼饺……
  那几个听了觉得很是好菜名,苏氏是肚里要抽筋,太乐了,都谁想的菜名呀,客人看了菜名,能不图个好意头吗?
  这会来的人,就注意在吃上面了,太新奇了,味道又好,花样都是没见过的,都是吃的津津有味。
  爷们都没进来,屋里几个都吃痛快了,就是苏氏都感觉到了遥远的记忆里的那些念想。
  因为男人聚堆,肯定是话多又喝酒的,苏氏她们就吃好了回府,只是让伙计给里面也说一下。
  姜王氏殷勤的把每个人都送上马车,还极度热情的说改日登门拜访。
  苏氏是和侯夫人同上了马车,进去后,侯夫人先是说那个姜王氏有点,然后就没说下去,继而说起刚才的饭食来。
  回府后,苏氏都要午睡了,三老爷回来了,也是满脸的喜色,进屋就说道:“锦娘,没想到,周六做的不错,锦娘给的方子好,来的人没有不夸的。”
  “我可就是给了些简单的方子,谁知他们能琢磨出这么多花样,怪不得推了这么久才开业,肯定是研究花样去了。”
  三老爷自己换衣服,说道:“要不说人要是想干事,用心就能干成,这下,周六可就要让京里人吓一跳了。”
  “就是那菜名,都是谁想的,可我笑死了,又不敢笑出声,硬憋着,肚子都抽筋了。”
  “我也问了,周六说是请了个举人,嘿嘿,没想到呀。”
  三老爷坐在床边,突然拍了下脑门,“我说忘了啥,本来进门就想给锦娘说的,是那周六,说老晋王分给他一个庄子,不大,但有个温泉,当初是因为他小时总生病,经常在那泡着,周六说把那庄子送给我,是送我上马车偷着给我说的,因为那个庄子就挨着旻庄后山边上,周六说忙过这几天就找我过手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