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3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他花完了又跑来了。
就像宋家舅舅,知道他姐姐不会不管他,才会那么死皮赖脸的赖上了侯府,遇见个不搭理他的姐姐,他也不会那么耍赖了。
宋家舅舅回来这半年,在庄子里有好吃好喝的,但没好玩的,没有美人不说,还有个还俗的和尚时刻跟着他,把他气的哟,经常跳脚也甩不脱。
小和尚还俗后,宋四起名叫宋英才,他为了他的银子,很用心的做事,在寺里就把这老家伙给琢磨透了,所以,宋家舅舅和他斗智斗勇都没用,耍赖人家根本不吃那一套,收买他吧宋舅舅又没银子。
对在乎你的人,或者是亲人,耍赖才好使,但对于一个把看住糟老头当工作的宋英才来说,耍赖根本没用。宋四隔几天去看看,宋家舅舅对于这个儿子还是忌讳点的,也不敢闹太过,怕惹急了这黑心儿子,给他使坏就完了,只好继续和养孙每天继续斗智,指望能哪次偷跑出去快活一把。
第840章 设想
侯府大房的伍氏在正月十五生了嫡长女,侯夫人起名谢茯,小名悦儿,伍胡氏来看了外孙女,见亲家脸有喜色,也放了心,过后让侯夫人偷着给苏氏说看把亲家担心的,我能是那不待见孙女的祖母吗?
苏氏直笑不答,在这里,是个母亲都会担心,而原来的世界里,丈母娘和婆婆抢着带孙女的有的是。
会试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家中有学子的都紧张的准备着,廖家兄弟年前回来,年后就在宅里,没去柳树沟,罗先生守着已经怀孕的素娘每日乐呵。
太夫人从过年就开始唠叨,从没见她对科举这么操心过问,这次有两个外孙参加,她就开始了每日磕头求菩萨,好保佑外孙高中。
整个侯府因此也静悄悄,没人敢出声,就是刘婆子都放低了声调说话。
谢二姑太太年初二要招待女儿女婿,廖安华留在家中待客,廖安志来替母亲给外祖母和舅舅拜了年。这之后廖宅就没出来走动,就是白姑太太也只是去了几趟天慈庵和盘云寺上香,也没出去应酬。
而苏氏的辣椒之事,早在年前就和秦国夫人派来的人谈妥了,就是没等三老爷开口,那人递上了一张银票,比苏氏预想的要多,也就顺利的交接了,带了那人去了张家村,并答应给两个懂培育的下人去湖广一年。
周六是听了宋八说的,真的跑去找了姜同和,俩人合计了一下,打算合开酒楼,晋王爷也同意,还派了人帮他张罗,周六就兴奋的开始忙乎开了。
三老爷就从太太手里接过银票,年前所有生意算了算账,又有喜饼的利润,凑吧凑吧还了银子给堂舅,老国公也没多问,只是说将来需要再来拿,三老爷应声说没准还要麻烦堂舅,让老公爷听了无语,就是客气一句话,外甥就当真了,真当我是银庄了?
宋八过年那几天找了三老爷,郑重的说不去旻庄了,他要种辣椒,将来就卖去辽东,还说弟妹说的肯定行,那周六都照办了,我怎么也不比他差吧,把三老爷要笑蒙,就想回去学给太太听,估计太太又要拿笔戳头了。
苏氏是拿笔戳头算了半天,宋表弟要自己做事,当初答应每年给他的分红倒是都给了,可这他离开,就要再给他一笔银子呀,就算合约到期,以后没有那两股分红了。
给老爷说了后就开始戳头算再给表弟多少合适,不是心疼银子,是现在还完堂舅又紧吧了,不细算不行呀。
三老爷就去找了宋表弟,说了这事,宋表弟不在乎的说道:“不是还要给我辣椒种子的吗?就合算成种子好了,我可没秦国夫人的大手笔,差不多就顶账了。”
苏氏这么一想也行,大不了再包教包会,长期指导,技术也值钱吗,再有啥新鲜玩意第一个教给表弟好了。
宋八也没找他爹,就用了太太的庄子和地,准备实验个一年,把个宋江氏心喜的,整个宋八内宅一片祥和,几个姨娘不再担心太太是抽风了,原来是老爷改邪归正,让太太也变了画风。
从和过了十五就开始了上学,经过抄写画册里的字,他已经会写好多字了,每天放学都要和父亲显摆下。
而苏氏发现从和记性不好,通常别的孩子几遍能记住,他就要多花好几遍,记住后,也容易忘记,这个就没法了,好在不指望他将来学业上有什么成就,平安长大就好。
苏氏看着已经大了的八娘子,打算请个女先生来府里,八娘子和从和同岁,雪莲小一岁,两个一起教,当年的小七是请了个女先生教了几年。
所以她抽空回了娘家想让大嫂帮着找一个,陶氏认识的文人清流府上的女眷较多,可以打听下有没有坐馆的女先生,苏氏不喜那种古板正统的先生,别把好好的小娘子教的跟女戒书里出来的,就像老四媳妇陶氏,虽说规矩好,可就是不像个真人,应该贴墙上挂起来当模板。
虽然老大媳妇那有女先生,但是苏氏不太想和儿媳那掺和,几个孩子在一起,辈分不同,儿媳肯定交代栏姐儿和虎妞多让着八娘子和雪莲,这样对两个孙女也不公平。
干脆就不在一处,免得事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不了就是费点银子。
孙氏也提出让她院里的女先生一起教八娘子,但苏氏婉拒了,说已经托了人再找,她给儿媳的理由是老爷的意思,因为谁也不知三老爷脑里会想啥主意,所以孙氏也就没多说什么。
回娘家,大嫂陶氏听了苏氏说的理由,也赞同,小娘子和儿郎不同,要是有好先生,三房的学龄儿郎可以一起读书,可小娘子不同,能各房教导更好。
“我给锦娘打听下,就是老三媳妇要去西昌府,我都给媳妇说把之前教导子盈姐俩的女先生带着,加点月薪都行,这个女先生当初我是答应府里给养老的,如今还能教几年,到时子盈也大了,她再回京,在府里当个供奉,锦娘要不要找个这样的?这样先生也能踏实留下来教导外甥女。”
苏氏应道:“大嫂看着办,只要人不错,别太死板就行,愿意留下来当个供奉也无妨,教几年也行,当初小七的教导先生也是大嫂帮忙找的,我看就挺好,可惜她有侄子奉养,没留下来。”
提到丁氏,苏氏就问何时动身,她好把准备的东西送过来,对于小姑子的举动,陶氏也不客气推让,亲人之间就是互相的,当姑的能帮着侄子,将来两家的小辈才能更加亲密,就像老大老三就和六姑最亲,老二不提也罢,那是个没脑子的人。
“二月底吧,等天暖和点,良炎和良丰还小,刚过三岁,这路途远,再冻着了,大夫你大哥也给找了一个,也会留在那,还有个去年回京办事的,老三认得,正好一起回去,能路上照应点,你大哥虽说生气,但也忙前忙后的,都给安排好了。”
这就是当父母的,永远操不完的心,嘴里再硬气,终究会帮着儿女设想。
第841章 郝家
“那个西昌府来的人,我家老爷见过,是个宋表弟认识的朋友,那个叫关老四的,和胡铁长的像的那个,听说他也想去西昌府,老爷一起见过,回来说,关老四身手好,到时让关老四护送侄媳一路,老爷给那人费用。”
对妹夫能想着岳家的事,陶氏心里欢喜,“胡铁现在如何?媳妇怀了没?”
大嫂也知胡铁娶了那个被休弃的紫菀,所有有此一问。
“没怀哪,可两人过的不错,胡铁除了给我跑些木材,也做点南北货生意,宋表弟帮着在京里给他找销路,听说还不错,这样也好,娶了媳妇,定了心,多赚点,将来有了孩子就没啥遗憾的了。”
陶氏连连点头,妇人只是关心成家生子,再抱孙子,这才是凡人过的日子。
想起好久没族弟的消息,苏氏问:“对了,大嫂,堂弟如今干嘛哪?”
“自林呀,前阵子带着致远和阿满来了趟,说在庄子里看看书,再教教阿满,没什么事也就不出来了,我看致远看着心情很好,肯定是慢慢适应了京里,这个自林呀,我每次看他带着两个小儿郎,心里就发酸,让他留在府里,他又不肯,你大哥也劝过,但是没说服他,也就作罢,唉!”
苏氏却不以为然,高人总是孤独的,也是不喜群居的,不利于思维散发,要都是和大多数人一样生活,哪有灵感?所以不是有人说艺术家大多是神经质的吗?不能以常人来论。
陶氏又问了问新做的喜饼生意,得知很是红火也放了心,就怕小姑子跟着妹夫学的时不时抽风,再把家业给败没了,到时拿啥留给儿孙?
陶氏絮叨的说起外面人对廖家兄弟的议论,又说郝举人也要参加会试,正月初八郝母和那个吕姨奶奶出了庵,正说着话,苏王氏进来。
过了年,大侄子返回怀山府,苏王氏留下没去,时不时的来婆母这陪着说话,这会听到姑母回来,忙完手头上事,赶了过来。
“姑母,来也也不让人叫我一声,初二想和姑母说说话,人多没来得及。”
“知道你忙,就不打搅了,我也是和大嫂说说话,没什么重要事。”
苏王氏在炕跟前坐下,笑眯眯的脸,看来年前去怀山府和侄子团聚让她好心情。
“我正要和姑母说个事哪,前儿个我去看我堂姑,听说个事,吓一跳。”
“怎么?”苏氏以为郝家吕姨奶奶刚出来就闹事了?
“是我那侄女,我堂姑说要和武陵侯府结亲,就是做填房,你说这好好的小娘子去给人做填房,虽说是侯府,只有个嫡女没嫡子,那也没必要呀。”
吓!苏氏不知,可是郝家怎么和武陵侯府联系上的?
“你没问你堂姑,谁说的这门亲?”陶氏问道。
“问了,我堂姑悄声告诉我说,是松柏夫人提出的,我堂姑开始不同意,可是我那侄女自小主意定,她说愿意,我堂姑没法,只得依了她。要我说也是,等侄子会试完了,再挑个人加了,好歹是原配嫡妻,好过给人当填房。”
虽说对松柏夫人有好感,苏氏也是不赞同,如果能当原配,比当填房好,后娘难做呀。
陶氏却沉思了下,说道:“我看这门亲不算结的差,郝家根底太差,估计你侄女也是想给娘家添个助力,你那侄女我见过,沉稳,不是那急躁虚荣的小娘子,郝家,唉,就看你侄子这次能中进士吗?就是中了,以后为官路也少不了各处的照应,就他那县主媳妇?靠不住,别给你侄子惹事就不错了,还有那老姨奶奶母子,所以这才是你侄女同意嫁侯府当填房的原因吧。”
苏王氏吃惊,“这么说,我侄女是为了娘家?可惜了,多好的小娘子。”
陶氏轻叹,老大媳妇忠厚,可眼力不行,可作为嫡长媳,这个可是最关键的,可惜这个媳妇不是她选的,想到这陶氏自嘲的笑了,老二媳妇是她亲自选的,又如何?这两个媳妇都不如老三自己选的丁氏,可惜那丁氏外貌,在京里就是个缺陷。
听了大嫂的解释,苏氏也明白了,对那郝英卉更有好感,是个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小娘子,将来日子也能过的好。贾兰芝当初在京里,总说起她,所以苏氏没见过,但也知道她,知道郝家那些破事。
“那个吕姨奶奶母子现在如何?”苏氏好奇的问道。
“那个庶子也要参加会试,老姨娘到是乖的很,回来后没出过门,庶子每天都出去,回来也是母子俩说话,很少去我堂姑那,我堂姑盯的紧,姑母那柳树沟不是不去了吗,我侄女早就偷着租了个小宅子,过了年就让她哥在那宅子里看书,和县主说和同窗去了乡下。”
苏氏觉得一家人能防备成这样,也是奇景,“县主没闹?”
苏王氏鄙视的一笑,“自她娘被皇后训斥后,县主到时收敛了些,经常回娘家,不是她那个嫂子回京了吗?她回娘家就更勤了,反正夫婿又不在府里,她自由的很,没把郝家当婆家似得,动不动就留宿娘家。”
姜王妃的侄女抱子回京,苏氏就更好奇了,“那个侄女媳妇回京就没动静,怎么郡王府都消停了?”
“原来郡王府也就是姜王妃爱出个头,经过那次,就消停了呗,再说她侄女,京里谁和她交往呀,她当初可是和夫婿吵架回的娘家,京里谁不知道?她也没啥脸出来,听说郡王府的老二又纳了个二房,有见过的,说可比姜王妃侄女强多了。”
对这一家人,苏氏也是无语了,真是幸亏呀,小七当年没陷进去,不然可就是进了火坑了。
有婆子在外找苏王氏,她抱歉起身说要去忙下,苏氏也跟着和大嫂说告辞,来一趟就坐着不想走了,忘了时辰。
陶氏非得让她拿了些过年别人送的年礼,说拿回去自己用也好,给其他几房送也好,苏氏不客气的收下,临出门又给了赵婆子封包,大侄媳忙中馈,二侄媳能把孩子照顾好就不错,三侄媳又要离京,大嫂的起居还得靠身边贴身服侍的下人。
第842章 要术
回了府,二姑太太在缘草堂,苏氏就过去坐了会,说去娘家托大嫂找个女先生,二姑太太听了,就问了问苏氏想找个什么样的。
苏氏道:“就想找个不要那么古板的,因材施教,每个小娘子都不同性格,别教出来跟书本里出来的一样。”
看谢二姑太太那性子,也不是死教条的,所以苏氏就说话实说了。
谢二姑太太想了下说道:“我认识一人,是江南闵家旁支,大概三十了吧,是个回娘家守寡妇人,无子,学问为人都不错,接触过一两次,我老二媳妇说她是想离开江南的,弟妹要是愿意,可以让她来京,”
苏氏对二姑姐的眼光还是认可的,马上同意,说就等闵氏来京,留在三房好了。回屋赶紧让秋藤去苏府给大嫂说下,女先生的事有了着落,不用大嫂去打听了。
回去燕旻堂,苏氏给三老爷说了侄媳妇月底去西昌府,三老爷说道:“表弟和我说了,我让表弟给关老四些银子,到时让他一路照应下,等走时,再写封信给三侄子,多关照下关老四,找个事做,好安定下来,也老大不小了。”
这个苏氏认同,不是高人,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才是踏实。
年后九爷开始忙乎他的庄子,苏氏问了他准备那庄子叫什么,九爷说道:“就叫百合园,反正都说我是百合秀才,不如就叫这个。”
三老爷还笑道:“我还以为你要叫旻百合的?”
九爷笑嘻嘻不语,苏氏说道:“百合园就好,到时儿子种的百合让你爹去帮你推销下,老四再看看哪个花卖的贵就种哪个,反正都是种,当然要种收益高的。”
没等九爷说话,三老爷说道:“你看你娘,以为种花和种菘菜一样?那收益多肯定投资也多,又难养活,所以才卖的贵,要是谁都能种,干嘛卖价高呀,随便种种就好了。”
苏氏白他一眼,看了齐民要术就当自己是专家了?
“我就是说说,我又不懂那些,种什么还得老四拿主意。”
“呵呵,我也是说说,呵呵。”
九爷就看着父母俩人斗嘴,瞅个机会撤了,怎么都觉得爹娘像别人冒充的,还是不碍眼了吧。想想自己和媳妇,陶氏虽说现在没那么客气了,但总是规规矩矩,笑都是抿嘴,真是笑不露口,看着都累呀。
陶氏生的嫡女,九爷起名叫谢桐,已经快一岁半了,九爷想到女儿,就不由自主的好心情,好几天没见了,得回去好好抱抱。
谢桐的出生,让九爷夫妻缓和了关系,九爷用心在百合园,也不在意陶氏如何,但在府里,也会和女儿呆在一起。而陶氏可能因为当了母亲,也变得柔和了些。
他的花房也盖好了,现在都陆续培育了些名种,百合也都准备种上,他就想等下半年正事开院子卖花了。
苏氏在儿子走后给三老爷说了找个女先生的事,这个三老爷知道就行,他也不会过问,都是内宅妇人安排之事。
“我看老四家的有些死板,就怕她再把孙女教的和她一样,我可不想自己的孙女活的那么累,老大家的是亲家母给介绍的女先生,看着教导栏姐还好,我们燕旻堂也不好和媳妇那凑一块,两个小娘子,将来不行把桐姐儿一起教了,二姐的眼光我还是信的,她就不会推荐个死板的人,所以我就应了二姐。”
三老爷嗯嗯的听着,等太太说完就拐到宋表弟不去旻庄里,俞管家又要各个铺子的跑,让谁去旻庄合适。
这个苏氏也想过,宋表弟是连玩带管的帮了这两年,中间老大去管了一年多,虽说旻庄都顺了,可还得一个人在那盯着才行,俞管家是合适,但不能老呆在那。管旻山的人,不能太老实,得学会狐假虎威的才行,不然有喝酒闹事的,唬不住人。
“这个我问问春草,老爷也去问问俞管家,看看三房哪个能管下那一摊子事,咱总的有个自己人去打理。对了,这一阵子谁看着哪?”
“我让俞管家盯着哪,有啥一两天的他也能走开,反正里面都是按照之前的,都有人负责。”
“那就行,这过年忙乎一阵子,都忘了旻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