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懂礼。”
周越康是伸脖往门口看,见廖语冰身着绯红色交领襦袄,袖口露出里面滚毛,头上简单石榴包金丝珠钗,走进福身给太妃行礼,微低下头,耳后发迹边的绒发让周越康看了赶紧收回眼神。
廖语冰行礼后退后,周越康蹭过去悄声问道:“廖妹妹,一会我带妹妹吃好吃的去。”
姜太妃和太夫人说话间,看到孙子说了句,廖娘子斜了他一眼,这傻孙子还呵呵乐。
姜太妃这时立马掌握说话权,紧张称赞了太夫人几句,提出这会去逛下还可以在外吃个午饭,说又开了个客来居,那里的汤水好,今儿去那尝尝。
太夫人招呼刘婆子给她拿斗篷,又嘱咐外孙女带件,就和姜太妃祖孙出府了。
而得信要来给姜太妃见礼的侯夫人和苏氏就见了几人的背影,侯夫人和苏氏笑笑,说道:“如今太夫人越来越快活了,这也好,今年这个年,我看又该热闹了。”
不知是不是苏氏多想,听这话怎么就觉得又要开始冒酸味的赶脚?难道八皇子妃生个郡主你才高兴?
侯夫人大概也觉得这样开口不好,赶紧转话:“热闹好呀,热闹了我也高兴,这几年咱侯府也越来越兴旺了,就是侯爷如今每天都是笑容,不像刚分家那两年,愁眉苦脸的,门都不敢出,就怕外人笑话他,现在可算是出去有面子了,今儿还给我说,今年过年可得好好给祖宗上香,多亏祖先保佑。”
苏氏笑着搀着大嫂往回走,“是呀,我家老爷也说了,今年可得好好拜拜祖先,还说要感谢大哥大嫂这么多年对三房的照顾,老爷还要写个感谢信在祠堂念给祖先听,说让几个儿子都要记得大伯父大伯娘之恩,我三房顺利到如今,大哥大嫂担待了多少?我家老爷是不会说话,可心里明白,这儿孙满堂了,更加感叹大哥大嫂的不容易。”
苏氏嘴里吧啦吧啦,心里想一会回去哄三老爷写个感谢信,先酝酿,到过年祭祖就拿出来朗诵一下,题目是:没有大哥大嫂就没有如今的三房。
大嫂呀,三房把帽子递上了,你可要戴稳了,咱们还是好妯娌的呀。
第815章 兼职
回屋后,苏氏就歌颂了侯爷侯夫人的祥和慈爱,对兄弟姐妹的照顾,说自己在祠堂不好出头,不然非得给谢家祖先好好念叨念叨,侯府有了大哥大嫂才如此的和睦,三房的蒸蒸日上也离不开大房的帮助。
三老爷听了先是笑话太太,还要去祠堂里念叨,后来随着太太的话,说什么给三房哥几个做了个好榜样,也频频点头,说他来给祖先说,也让儿子们将来有样学样,兄友弟恭,好把谢家好风气传承下去。
等到过年有三老爷这番表现,大房还有啥不满的?
其实苏氏说的也是事实,苏氏嫁进来这二十多年,是大嫂对她照应良多,侯爷对三老爷也是容忍过多,才能让这对夫妻悠闲了二十年,就是后面三房频频有事,侯夫人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后面事态发展,也不是苏氏能控制的,但她应该感恩,也不是计较大嫂时不时的冒出酸味。
人总要记得别人的好才能长久相处下去,想来大嫂也是如此。但如果是以前的二嫂,那就另当别论了。不是大事,让一让对彼此都好,就像苏氏给八皇子妃说的,关键事那可得立住,不然真成了包子,还是肉馅的。
夫妻俩正说着话,随国公夫人来了,她自觉是苏氏熟友加亲戚,所以不下帖子就来了,苏氏打发老爷出去,迎了大表嫂进屋。
国公夫人跟着的婆子给她解下斗篷退下,苏氏吩咐沏茶。国公夫人招手让苏氏坐下别忙乎。
“弟妹别忙乎了,坐下咱俩说说话,刚去堂姑那,说跟姜太妃出门了,堂姑如今是越过越年轻了,弟妹你说,姜太妃咋和堂姑拉呱成姐妹了?我堂姑谁不知道是个没心眼子的,可那姜太妃可不是一般人,这朝里哪个王妃不是世家出来的?宫里的林昭容也是市井人家,可那就是个妾,可姜太妃是当原配迎娶的,姜太妃当年娘家是市井开铺子的,还不像胡广姜家,好歹是个皇商,那姜太妃娘家虽说是姜家远支,其实八杆子打不着,隔的远着哪,不知怎么就让当年的豫和世子给看上了,死活当正妻给娶了回来,哎哟!弟妹不知,那时闹得动静大呀,都等着看娶回来个什么狐狸精哪,不过,那时姜太妃确实好看,水灵灵的,和咱们北方女子不同,说话也软和,待人接物也处处体贴,哪知道姜太妃老了老了,学会骂人了。”
说到这,国公夫人哈哈乐,神秘八卦低声说道:“哪是老了学会的,我听人说,姜太妃当年可是在屋里就那么骂老郡王爷的,还有人说,老郡王爷就是被当年的年轻时大街上骂人给吸引住的,当场说:哎呀,这么鲜活的小娘子纳回府就有热闹看了,谁知这句话被姜太妃听见,好嘛,当年还是世子的老郡王爷被骂的跳脚对骂,输了,然后就骂回来一个媳妇,哈哈,可乐不?”
苏氏看着大表嫂好没形象的大笑,原来的端庄也是装的呀,一是熟了,二是年纪大了,也当上了国公夫人,就都随意了?
估计也得看性格,看松柏夫人就不会,估计王傅氏就算七老八十了,还是斯文做派。
国公夫人笑完接着说道:“可姜太妃在外可没那样,说不上八面玲珑吧,那也是个人精,只不过老了,才无所顾忌了,我看也是,到了她那个地位,是想怎么舒坦怎么过,我呀,将来也要舒坦一回,不管那么多,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就当个老封君。”
苏氏笑着奉承:“瞧表嫂说的,国公府哪里能离得开表嫂?这一府主母,侄媳还年轻,不得都要表嫂好好带几年?国公府不像我们侯府,里里外外事不都得要表嫂操心?我看表嫂起码要到松柏夫人那般年纪还得照应国公府哪。”
国公夫人紧拉着苏氏手,眉开眼笑,深发感念:“还是弟妹了解我,说舒坦,可我咋能撂开手不管?都说家大业大事就多,我婆婆早没了,我个世子夫人得顶上去打理整个府,如今虽说是国公夫人了,事更多,又没分家,哪个兄弟不都要照应?一房几十口人,不说别的,婚嫁生子的,一年好几个,我呀,是睁眼就开始忙,到夜里睡下,还得想明儿要办的事,这个苦,除了弟妹,没人理解个,难怪我堂姑对弟妹都说不上来个不字,就是我见了弟妹也觉得亲,以往是来往少,但我总和我堂姑说,娶了你,可是堂姑的福气。”
晕!苏氏那么说就是觉得大表嫂刚升级,肯定还没得瑟够,就算是苦,那也是苦并快乐着,那想到倒招来大表嫂对她的一顿夸。
“这不,今儿来找弟妹,一是想来和弟妹说说话,再就是,我那孙子小二,十月成亲,全福夫人,除了弟妹,谁还能成?我就来麻烦弟妹了,就想让弟妹的福气旺旺孙媳妇,图个好意头。”
又晕!神婆的名声没人提了,难不成再来个全福夫人的副业兼职?这里能被别人请去当全福夫人的,那不仅上有老下有小,还得名声好,国公夫人和武陵侯府的韩夫人都是各府相请的全福夫人,没身份的还请不来的。
“表嫂放心,定下日子告诉我,我肯定去。”
“定了定了,十月初十,说是个吉日,我还提前去旻福订了嫁妆,就是那福娃我订了十套,到时全摆上,将来不论男女,给我添上六个曾孙,我就知足。”
这期望太大了吧,不过要是妾生的也算,就能凑数。
都不用苏氏接话,国公夫人自个接着往下说:“小二说他不纳妾,这我不管,但要是没两三个嫡子,我可不答应,小二是个不成器的,将来分家,他再没几个儿子,指望兄弟那是没谱的事,怎么也得有几个儿子才成,弟妹说,是不是这个理?”
冷不丁这么问,苏氏没反应过来,只好笑着点头,“那是,就是这个理。”
国公夫人满意的看着苏氏,:“要不为何弟妹这一房越过越好?要说三表弟浑一辈子,可儿子多呀,四个嫡子一个庶子,走出去谁敢小瞧?就是庶女也是皇子正妃,三表弟浑就浑呗,老了享儿孙福,我也就盼着我家小二也能有这福气,啥也不干怕什么,到头来还不是别人巴着他。”
哟!夸了半天三老爷原来是让你孙子照着这个目标走呀。
苏氏应了国公夫人当冷娘子出嫁的全福夫人,送走了诉说满意的大表嫂,她就想要恶补一下全福夫人的说词了,这个要去问问侯夫人,也让秋叶去打听清楚,好对照下。
第816章 抱错儿子了?
半下午太夫人回府,派人来叫了苏氏,苏氏去看到侯夫人已经到了,不知太夫人又有何事。
廖语冰在一旁含笑不语,太夫人见三媳妇进来,笑眯眯的问道:“媳妇知道娘今天出去干嘛了?”
这谁知道?苏氏回道:“娘跟着太夫人肯定去吃好吃的了,不知给媳妇带回了什么?”
“吃的也有,再猜猜?”
侯夫人凑趣,“我猜母亲肯定是带了面料,好让弟妹给母亲再过年的新衫。”
太夫人笑得直摇头,欢喜的说道:“猜不着吧?外孙女,给你舅母拿来看看。”
廖语冰把桌上的两个首饰盒分别给了大舅母三舅母,别说侯夫人,就是苏氏都好奇的打开看看,哇!一套头面,苏氏吃惊的抬头看看太夫人。
太夫人看两个儿媳都是一副惊喜的模样,更加开怀大笑,“中意不?娘可是和姜太妃挑了好久,外孙女也忙乎半天的给舅母挑选,这就留着年三十去宫里时戴,娘也有一套,咱娘三个一同戴上,让别人羡慕去。”
难得!嫁进来,除了新婚第二天的认亲,头一回收到婆婆给的首饰,侯夫人和苏氏同时盖上盒子,给太夫人福身,说多谢母亲,出去一趟还惦记给媳妇买礼物。
见媳妇如此恭敬态度,太夫人没觉得她头一次给媳妇礼物有什么不对之处,还乐得说,她原本没想起来,是姜太妃说起,廖语冰听外祖母这么不会说话,尴尬了脸色,侯夫人和苏氏就当没听到,依然表达了内心的感激。
说到姜太妃,太夫人想起什么说道:“今儿听太妃说,那个同姓姜的姜王妃,给他儿子娶二房了,就是和媳妇吵架的那个郡王妃。”
侯夫人问道:“不是说要在府里休养三年的吗?这就出府了?”
“那她敢出门?是她打着找个伺候她的,才给她儿子纳妾,她那个儿媳不是回娘家了吗?听说走前就有了,到家才发现,只好在娘家待产,等生了就回京,那个二房是端和郡王世子夫人帮着找的,是晋阳一小官之女,姜太妃说听别人说,看着比姜王妃侄女强,要我说,是个大户人家的闺女就比她侄女强,这姑侄俩就可劲造吧,早晚把郡王府给造没了。”
侯夫人看太夫人嘴又不把门了,忙插话说道:“母亲,光惦记给儿媳买头面,可给外甥女买什么了,我们都要满头白发了,戴不戴都没啥,外甥女花一样的年纪,才要好好打扮哪,等哪天,舅母抽空带外甥女一起去,好好挑几套,到时约上弟妹,我们娘三也出去逛逛。”
苏氏附和大嫂的话,太夫人听给外孙女买,就忘记刚白乎的,忙让廖语冰多谢舅母,还玩笑说可别替舅母省银子,看中什么就买。
廖语冰自然听出大舅母拿这话来岔开外祖母的胡咧咧,但舅母能说出,肯定也会做到,就又对着舅母深福礼。
苏氏这次看廖语冰变化很大,或许是因为离开亲娘,留在并不熟悉的外祖家,总得是顾忌很多,所以才显得比之前要沉稳许多,眼睛明亮,但里面有种以前没有的沉着,要不说没娘的孩子会一夜就长大,这离开娘的跟前也是会成长的快。苏氏可不知都是廖语冰身边的老嬷嬷的功劳。
出了缘草堂,侯夫人就和苏氏商议,哪天带廖娘子去买点什么,添妆的她们都各有准备,侯夫人还和苏氏商议了送什么,这会既然说了,就带着去买些目前所需的好了。
苏氏是时间随意,让大嫂定日子,好提前告知外甥女,她也想去买些小饰物,留着过年送人。
回到燕旻堂,三老爷已经接了旻山回来,天冷了,旻山穿的像小狗熊,进屋脱了衣服,脸颊还是红扑扑,冻得,因为他肤色太白,所以是一点红都很明显。
三老爷把他俩手夹在腋下,这是每天回来都要有的,说给儿子暖手,旻山每次都笑的咯咯的,手放在父亲腋下,就唧唧咕咕的说在寺里的事,说师傅今天教了什么,一会要教给父亲。
这是三老爷为了哄着旻山,说让旻山当小先生,跟师傅学了什么就回来教父亲,旻山欣然同意,之后父子俩就晚饭后一同做会功课。
今天旻山再给父亲说那宋子旦太笨,学几遍都不会,气的宋子昼都要踢他。
苏氏问道:“那子昼哥哥学的快不快呀。”
旻山抽回手,爬上母亲腿上,歪着头说道:“子昼哥哥没我学的快,可是他能记住,我记不住,学了就忘了,后来子昼哥哥说他也记不住,反正子旦哥哥最记不住,还哭鼻子,羞羞。”
说完用手刮脸,嘻嘻的笑。
苏氏叹气,儿子也是个不聪明的,聪明的是宋子昼,天生的脑子好使,这么小就懂得藏拙。
……
而国公府里,宋子旦的生母越姨娘,是气的在那喘气,这个呆儿子怎么是她生的?看那赵姨娘生的宋子昼,整个人精子,可自个也不傻,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呆头鹅?
委屈的呆胖子宋子旦还在那抽抽哭,越姨娘是气得抬手,宋子旦就缩头躲。
恨得越姨娘拿手指着他额头,“你怎么就这么笨,教多少遍都记不住,就知道吃!吃!吃成个猪样,在法师那丢人?”
看着儿子那胖样,还留着鼻涕,越姨娘深呼吸,这个傻儿子是不是她生的?难道和子昼抱错了?不能呀,相差几个月哪。哎哟!这是随了谁了?
难得宋八回府,就听说越姨娘在教训胖儿子,他立马过去,见越姨娘还在教训,立时想抬脚,又放下,对儿子说:“你找你哥玩去。”这个哥指的是宋子昼。
宋子旦顾不得擦鼻涕,立马拔腿跑出去。
越姨娘见老爷突然进来,吓了跳,转而一脸娇笑的说道:“老爷来了,赶紧坐下歇会,妾给老爷按按肩膀,才学的手法,以后老爷回府,妾就给老爷松松筋骨,老爷在外辛苦,妾想想都担心的吃不下睡不下的。”
第817章 有家不想归
宋八也不坐,一把推开想上前的越姨娘,厉声说道:“刚你干嘛哪?我儿子轮得着你来教训?你嫌不好,就抱太太那去,你再生个好的!”
说完转身就要走,越姨娘是扑上去跪下抱着宋八的腿,一脸的梨花带雨,使劲认错,求老爷原谅这一回,梨花带雨完了还鼻涕眼泪糊宋八一裤腿。
宋八想了想那呆儿子,没心眼的,还得靠亲娘才能护着长大,就抽开腿,那越姨娘一见老爷松了气,立马爬起来,拿个帕子把脸擦净了,拉着宋八坐下,又跪在跟前,说以后听老爷的。
宋八就语重心长的教育越姨娘,说这傻儿子有福,别强逼了他,学不会慢慢来,要是以后再敢强逼打骂儿子,那就把越姨娘送到家庙念经去,唬得越姨娘连声应了。
看老爷要走,越姨娘也不敢发嗲挽留,心里发愁,老爷说让她再生个聪明的,她一个人如何生?
宋八走出姨娘院,摇摇头,叹气,娶个媳妇是脑子拎不清的,这妾室见识又短,把庶子交给嫡妻,怕那傻儿子再给吓得更傻了,跟着亲娘才更好。
另一屋子里,赵姨娘从窗户看到老爷走了,撇撇嘴,扭头对着两个同样趴着偷看的小儿说道:“放心,你爹走了,不会来这,快下来玩吧。”
宋子昼扶着胖乎乎的弟弟下来,坐到炕沿边,打开书本,准备教他念。
可宋子旦皱着眉哭丧着脸,捂住屁股说道:“我要去便便。”
气的宋子昼捂着鼻子喊下人,进来个婆子把宋子旦抱下来,他一溜烟的跑出去了。
看着儿子皱眉,赵姨娘抚摸着儿子头,说道:“子昼,你做的好,子旦是弟弟,你当哥哥的就要照应他,还有你谢伯父家的表弟,更要让着他,什么也别和谢家表弟争,人家命好,可惜身子不好,所以子昼,你得让着谢表弟,这样你爹才会让你长久跟着谢表弟长大。”
宋子昼点点头,半天才说道:“谢表弟爱发脾气,可是对我和弟弟都好,有好吃的也给我和弟弟,和弟弟更好,因为弟弟陪他一起玩。”
赵姨娘笑了,说:“你也和他们一起玩,不要老坐着。”
宋子昼继续皱眉:“我不喜欢玩,我喜欢看书,谢表弟带来的书和画册可好看了。”
“那你就看了给弟弟们讲呀,你不是说谢表弟喜欢听别人讲画册吗?”
“我怕谢表弟生气,姨娘不是说不要超过谢表弟吗?”
宋子昼不解的抬头看向赵姨娘,赵姨娘是一愣,没想到儿子还记得她说过的那话。
那是刚知道要陪谢家儿郎去寺里读书,赵姨娘欢喜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