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要多赚点银子。”
苏氏乐道:“这是好事呀,我早咋没想起来,你倒是可以这么做,来也是来,带点东西卖了,将来也好留着给儿子娶媳妇不是?”
胡铁笑了,放松了身子,他就怕让三房人觉得给三房做事,还干私活,来前想写信告知下,时间又来不及,只好自作主张带了货,头一次不熟,也没多带。太太不干涉,这次他在京里多看看,下车也好多带些。
苏氏还问宋表弟不在京里,要怎么找卖家,胡铁说还有宋爷的几个兄弟肯帮忙,这次的货不多,不用担心。
苏氏就大大的表扬鼓励了他一番,让他在京里好好考察一下,下回好带什么来卖利润才大,这方面苏氏不懂,也不瞎出主意,让胡铁自己去忙乎去。
回去后苏氏又感慨了半天,把个三老爷笑的说太太前世指不定是个做生意的,提到生意就兴奋,苏氏语塞,我前世缺钱好不好?
没两天,突然董表妹来了三房要找苏氏,见她脸色不快,苏氏退了下人。
董表妹先关心的问了问十一郎,又婉转提到她女儿来找苏氏的事,苏氏以为总是客气有礼的董表妹,知道了这事来感谢她的。
还没等苏氏要说不必客气的话来,董表妹就忧愁道:“表嫂,秀莲来给你说这事,我事先不知道,给表嫂添麻烦了。”
“哪里哪里,看的出外甥女也是个能干的人。”
“可是,她一个妇人,做那抛头露面的事,朱家好歹是个官家,这不是丢脸吗?我朱家还丢不起这个人,表嫂不要怕拒绝她了我会怎么想,这事她要是还来找表嫂,直接拒了她,看她还能自己跑出去找事做?”
苏氏惊讶张大嘴,寄人篱下,不自强不自立,还考虑面子?难道寄人篱下靠发秋风过日子就很有面子?什么观念?
不可思议。
第724章 养家如养花
董表妹看了苏氏诧异,还以为她也是诧异自己女儿能想出门做事,脸红了,觉得在表嫂跟前丢人,这个贤惠的表嫂把内宅打理的明白,外面就是有买卖,也都是下人忙活,没见表嫂出过门,相夫教子,这才是正经妇人该做的。
董表妹羞愧道:“让表嫂看笑话了,我回去会教训秀莲,表嫂也别看我面子收留她做事,不会给表嫂添麻烦。”
苏氏语塞,这叫什么事,前头答应了女儿,这会再答应当母亲的?
不过董表妹这话听着有些别扭,要说她好像也没说错,可是怎么就是听着不舒服。
“表妹呀,你说这事,有点,我前头才答应了外甥女,后头又……,怎么的也不好吧。”
哦,想明白了,你当娘的劝阻不了,来让我当这恶人?不是你的家事吗?为何要把我装里头?你这次来要是说朱秀莲不出来做事了,那么我就顺着应了,那么她来找我再让我拒绝,为何你不在家里劝阻她?
苏氏有点心塞不舒服,面色没那么好看,董表妹有点尴尬了,一个劲的道歉,接着说道:“秀莲也是一时冲动,我也说她了,让她好好抚养外孙,将来外孙考个考举出来不也熬出头了?表嫂说是吧,九侄子不也考了秀才?接着考上举人,哪怕不考进士,也就可以做官给父母增光了。”
苏氏使劲憋回要是考不上你朱家准备干啥的话,心道:我儿子考不考的凭他本事,我可没指望他给我增什么光,我儿子考不中有爹娘给的家产过活,你朱家要是考不上,靠什么过活?真想把这话说出来呀,憋着真难受。
“表妹,你看,最近我也忙,外甥女都张了口,我当舅母的总不好说话出尔反尔的吧,这样,表妹让外甥女来和我说,她说不去了,我自然听表妹的,有啥你母女也好好合计下,行不?”
董表妹听了,尴尬极了,估计还没这么明着拒绝的,她起身来回的道歉,苏氏也没啥好寒暄的,董表妹也见状告辞了。
看来朱氏一家还是朱秀莲算是个明白人,如果也像她娘似得,全部指望都放在儿子身上,十几年过去,万一儿子不争气,或者是不是读书的料,这朱家一家就在侯府就混吃等死?子子孙孙的都窝在侯府做梦考举人?董氏要说有家业的,靠着侯府有点收入还行,据说几乎是身无分文的投奔来的侯府,为何不想想如果孙子没有高中,子孙的将来怎么办?
还看不上商贾,觉得自己是官家之后,宋四还是随国公旁支哪,不照样做了商贾之事来给子孙谋一条路出来?
自己嘟囔半天的苏氏心烦,又笑自己为这破事费脑筋干啥,就拿出笔墨写写算算的。
百合轩,九爷坐在书房沉思。
窗台上的百合花苗还是陶氏陪嫁带来的,新婚期俩人共同打理过,可如今还没一年,俩人怎么就这样了哪?从何时自己开始不耐烦了?回屋看陶氏挺着肚子还要吃力的服侍自己,他也没了再说的心情,随了她,不然她脸上的为难自己看了也不舒服。
不管如何,还有一个月就生了,总不能为了小事闹得更不快,但到底要如何?
九爷头疼,想起成亲前,母亲专门来找他说的话,母亲说,这成亲后,俩人为一家,就和你种百合一样,也得尽心打理,有虫除虫,有草拔草,总不能任由虫子吃了你要养的花吧,家也是你要养的花,同样要浇水,要护理,才能开出娇艳香气袭人的百合花来,母亲还说,你要是不管不问,这花能长成如何你最明白的了,就好比你的家,你不付出心思,也不管不问,任由小问题变大问题,小矛盾变大矛盾,日积月累的,那么,你的家将来会如何?孩子们又会如何?
母亲最后还说,媳妇和孩子是除了父母外,和你最亲的人,比你的花可亲多了,花你都如此尽心,那么对家更应该尽心才是。
其实苏氏是怕这个挑剔的儿子将来和媳妇不好相处,就在他成亲前专门挑他爱种的百合花来比喻,想让儿子有感触,为自己的小家多改变多经营点,男人能体贴媳妇,这里的媳妇能不感动?
苏氏当初想的是媳妇肯定没多大问题,是怕儿子挑剔,谁知这小两口偏偏是陶氏先出了问题。
九郎也反省自从通房事件后,他是冷淡了些,有点烦躁,母亲还不知道,不然肯定要骂了,在媳妇有身怀六甲之时,如此做事,陶氏怀孕后,母亲还给自己说了句话,说不体谅不体贴为你生子的媳妇,那就是没良心了,妇人怀孕会有各种反应,母亲还笑说,想想母亲怀你十一弟,可把你父亲折腾坏了,就你父亲那脾气,你看看他如何做的?
苏氏当时是心里要骂娘,为了这个面上和气内里挑剔别扭的儿子,把老爷都拿出来溜了,儿子,你可要多体谅媳妇呀,可别犯毛病。
九郎笑了,想起母亲说完这话一脸的尴尬,苏氏是给儿子说自己怀孕那时的囧样也好丢脸呀,说完就觉得比喻错了。
前几天母亲把自己叫去,说帮着带下十一弟,有意无意的说儿子是娘前世的债,只有闭眼前才能放下。
九郎拿起之前买的一个玉钗,因为生气就没有给陶氏,那么今天就送给她,也缓和下两人之间的尴尬气氛。
陶氏心里也悲苦,自那次事后,明显的感觉到九爷的冷淡,虽然每天都会来正院吃饭,也会和自己说说话,但是眼里的笑意不在是欢喜,有丝勉强,夜晚就没再回正院来就寝过,她也不知怎么会变成这样?为何她做的都是一个正室该做的大度,反而夫婿不喜?
月霞担心的看着不言不语的九奶奶,不知该怎么劝解,虽然她想对奶奶说你当初就不该提什么通房,但对这个骨子里执拗的奶奶,她不敢说,没准越说她就越倔强,事情只会越来越糟。
门外又丫鬟招呼九爷的声音,月霞急忙出去迎,陶氏也起身到门口,看见九爷微笑着进来,手里拿着个木盒。
月霞见状舒了口气,轻轻把门带上出去了。
晚上,九爷没回书房,守夜的月霞直念佛。
第二天得知消息的苏氏也送了口气,虽然知道儿子院里的不睦,但小两口有矛盾,外人最好不要插手,插手只会加深矛盾,更何况自己儿子那别扭的性子,因为苏氏自己就是这种性子,分外了解,谁越说就越犟,还非得一条路走到黑,没人管,自己想明白了,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办,老四不是个糊涂的,苏氏不信他会比自己傻,对,前世的苏氏就是傻,就是明白了也不改的傻蛋。
女傻蛋知道儿子媳妇和好后,高高兴兴的派人给儿子送了些银两,让他体贴媳妇用。
九爷接到银子和口信,哭笑不得,也叹口气,之前以为母亲不知,可还是给让母亲操心了。
第725章 云娘的八卦
当天晚上云娘来八卦,说董表妹和她女儿又是大吵,说那董表妹说的话很难听,让云娘这个八婆都叹息可怜那朱秀莲。
云娘说董表妹骂朱秀莲丢了朱家的脸,去干那商家之事,当初不睁眼嫁了个混账人家,落到这一步还不悔改,跟着那混账家学了什么抛头露面,说朱秀莲怎么不去死,说那朱秀莲后来一句话不说,任由董表妹说那过分的话,句句伤人,说像她那么活着干嘛。
云娘最后说道:“可怜呀,太太,你说这朱太太奴婢就看不明白了,在外对谁都和气有礼的,就是对奴婢这个下人,见到了都关心问几句,怎么就对子女说话那么刻薄?那可是她亲儿女呀,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后娘哪,可是,看她对儿女又是劳心劳力的,就是她外孙她也是心疼,一手帮着带着,要说她对儿女不好,也不是,就是事都做了,可就是那个话,一不高兴就说的难听,哪家儿女没挨过打挨过骂?奴婢这脾气也不好,对家里几个调皮的也时不时打骂,但也没说那刻薄话,顶多气急了骂几句粗话,可这朱太太是怎么回事,奴婢就看不懂了。”
苏氏笑道:“你就是看不懂了,才时时盯着那院子?”
云娘不好意思的笑了,她就是这毛病,非得要弄个明白,所以就养成了听墙角的毛病。
“太太,你也别笑话我,奴婢当初是想,万一这朱太太是个藏奸的,总得知道了好预防吧,如今她住的离六奶奶又近,时不时的还和六奶奶说话,奴婢总的要盯紧了,可不能让人坏了六奶奶好不容易才有点样的日子,如今六爷对奶奶也和气多了,还指望奶奶这胎生个嫡子,好把黄姨娘接回府里哪。”
哦,六爷到是个孝子,云娘不提,苏氏都忘了庄子里还有个思过的黄姨娘哪。
“奴婢不是想那朱太太的女儿吗,长得也比六奶奶好看,要是万一和六爷勾搭上了,进门当个妾,那朱家可一窝子赖上咱三房了。”
一听这话,苏氏也紧张了,是呀,有的是什么打秋风的远亲守寡表妹和家里男人勾搭上的,上次王家村何家那事,不就是这样的?
“那你可得盯着点,要是有苗头,我可要闹到缘草堂去,当我三房好欺负?”
云娘得意的笑了,太太这话就是赞同她继续听墙角了,呵呵,在太太这正大光明了。
“太太放心,奴婢盯着哪,不过,这方面,朱家倒是正,那朱秀莲从没乱走,只呆在她们小院,朱太太和六奶奶也说说养孩子的家常,吃喝拉撒什么的,有时和六奶奶一起做做针线活,六奶奶也可怜,府里没个说话的,别的奶奶还有个陪嫁心腹,六奶奶就等于自个一人嫁进侯府,六爷要读书,六奶奶除了和奴婢说说话,也就盼着朱太太来了,俩人说些家常,这朱太太毕竟是官家出来的,懂的也多,讲起事来也明理,还经常的教导六奶奶怎么好好做事怎么好好和六爷相处,说出的话连奴婢都点头,都是为了六奶奶好。”
苏氏放了心,董表妹看着也不是那刁钻的人,那方面也算家风正,如今看起来,将来就不知道了,会不会被富贵迷了眼,特别是朱秀莲,二十都没有,年轻不丑,万一歪了心思,可就是祸害三房了。
朱秀莲能想着出来靠自己双手吃饭,可比惦记别人男人强,苏氏这么一想,觉得朱秀莲不错。听多了外来的表亲沾染府里男主子的事,她更加欣赏朱秀莲了,如果她是真的为了做事,而不是图谋什么的话。
云娘八卦完了,心满意足的走了,临走捧着太太给的吃食,苏氏看着她肥胖的背影乐。
三老爷见云娘走了才进屋,说宋表弟又托人捎来了两箱南方的物件,给七娘子添妆,苏氏笑死,一个大男人添什么妆,不是应该把物件给宋江氏,由宋江氏来添妆吗?
不过孟焦二人的事,她可不掺和,得利的又是三房,何苦开口得罪人?
随着两箱的还有一箱,信里说是姜太爷凑热闹给的添妆,苏氏打开看了,琳琅满目,啥都有,都不知这两大爷们和老爷们从哪搜刮来的。
这下好了,自己置办的就少些,以后的人情再慢慢还,想想这欠债不好过,债多发愁呀,没法愉快过日子了。
苏氏把东西放好,才打开贾兰芝给她的信,信里就像在跟前似得,叽叽呱呱的说了一堆,好玩的好笑的好吃的,在江南的趣事。
又提到她姑祖父结识了个戏曲大家,长得好唱的好,差点要跟着她姑祖父回来,还好她姑祖父断然拒绝了,后面还神秘的说等回来告诉干娘一个好消息。
边看边乐的苏氏好奇是啥好消息,还能让这个存不住话的贾兰芝憋着不说了,夫妻俩漱洗完毕,三老爷还在听太太讲贾兰芝写的趣事哪。
忙忙碌碌就要到八月十五,节礼二奶奶提前安排送了,就忙乎三房的事,老早太夫人就说了十五在缘草堂赏月吃饭,所以三房省事了,大房就忙乱了,几个媳妇上阵,侯夫人马不停蹄的一一过问安排。
往年没这么乱,今年是七娘子即将嫁入皇家,又是这三年来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个团员节。七娘子成为皇子妃,整个侯府也得利,侯爷侯夫人都重视,舍的掏银子花费。
侯夫人是幸亏分家了没分府,以往多少有点怨言,三房人家住在一起总不如自己一房舒坦,可这次就幸亏了,没分府,七娘子就是宣平候府的小娘子,管她是哪房的,分府了,那侯府就是谢三家的七娘子的大伯父府邸,关系就远一层了。
欢天喜地的侯夫人亲自张罗,叮嘱几个儿媳,又请了花岗楼的厨子上门做菜,菜肴都是精品,要让皇子妃在娘家享用最后一个团圆饭。
太夫人还让外孙女见天的去找孙女玩,但廖语冰懂事,找了借口没去打搅。
第726章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
十五的晚宴,表现最欢喜的就是太夫人了,苏氏是为七娘子能得个中意她的夫婿而高兴,三老爷同样被太太带的如此想,而其他人的高兴,就建立在七娘子是皇子妃这个荣耀上了。
当然,苏氏也会觉得这是锦上添花,谁都想子女嫁个条件好的,但不能为了条件这个目标去找,遇见了那是缘分,遇到个普通人,只要俩人真心婚嫁,也可以接受。
七娘子没有隆重出场,反而简单打扮,皮肤还没恢复白皙,健康的小麦色发着光彩,那眼神的更加清亮。
太夫人左边廖语冰,右边七娘子,侯爷这辈和太夫人一桌,其他的就是各房一桌了,二房尴尬点,二老爷没来,八郎和李氏在李氏的暗示下,和三房凑一桌去了。
大房的几个媳妇也都笑盈盈,七娘子的婚事让她们倍有面子,说出去是皇子妃的堂嫂。
整个晚宴在太夫人的各种心疼孙女、舍不得孙女的诉说中结束,还算皆大欢喜。
回屋后,苏氏看了每个人都因七娘子的婚事而神采奕奕,苏氏欢喜完,才想起当事人是否欢喜?明天要问问她了。
没几天七娘子就要成亲了,嫁妆都已备齐,旻饼也都收拾好了,抽空苏氏和三老爷去看了下,整洁干净,秋桃在厨房收整各种厨具,她带了几个府里的下人,有熟手有生手。
朱秀莲也在店里忙乎,看见表舅母进来,赶紧迎上来,那次董表妹来过后,第二天朱秀莲又来了,坚定的表示她愿意做事,苏氏欣赏这样的女子,就安排她去春雪那培训去了,这几天就在旻饼筹备哪。
门匾依旧是三老爷书写,他很得意的在门口仰脖看。苏氏鼓励夸赞了秋桃众人,对饮食店她是个外行,没什么要说的,溜达一圈夫妻俩回府。
苏氏抽空叫来了七娘子,直接问话,不像原来还考虑怎么说。
七娘子听了嫡母那么直接的问法,红了脸,也没掖着藏着,坦白说道:“母亲,能有这个婚事是我的福气,女儿会好好过日子的,虽然女儿没见过八皇子,但是能有他这么对我,我定会珍惜,女儿知道自己的身份,不会因此就忘乎所以,女儿永远记得母亲说过的话,冷静处事,诚以待人。”
苏氏放了心,能这样想才是明白人,傲娇也得有底气。
苏氏还来段前世听课听来的一段话,什么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