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于俞家那姑母俩,吕姨娘也打听了,小的没脸没皮的赖在武陵侯府,大的不知怎么和宋府联系上了,吕姨奶奶还嗤笑,问了小吕姨娘,说曹府失势,宋府也都是没什么能耐,以后跟着三皇子府就好了。所以吕姨奶奶对俞家姑侄也没什么畏惧。
到了远望亭,县主得意的一路解说,吕姨奶奶看着方圆几里都没人敢在天慈庵周围晃荡,对天慈庵更加崇敬。
上了阶梯敲开庵门,县主报了姓名,庵人才打开大门让众人进去,县主昂着头走在前面,吕姨奶奶跟着也是四处打量。
天慈庵不像她见过的尼庵,打开门让人随便进去烧香,还得报了名号才可以进去,怪不得说这里是京里最旺的只接待女眷们的佛门之地。她幸好跟着来了,不然以她的身份,可能门都敲不开。吕姨奶奶心里暗暗发誓,早晚有一天,让庵里主持大开门在门口迎接她。
第584章 被骗入庵
进去里面,吕姨娘跟着人后也添了香油钱,也跪下给菩萨磕头,诚心求菩萨保佑儿子这次高中三甲。
最后郝俞氏引着县主去拜见主持。看着里面的肃静,各个大殿的庄严,吕姨奶奶更是心里由衷的敬意,心里还道:京城就是比晋阳那小地方气派,来此是对了,以后也要靠着儿子当那老封君,再凭着儿子封个诰命,也不枉自己牺牲陪了那糟人一辈子。
正好今日主持在给几位女眷讲经论道,郝俞氏就拽着县主在后面坐下听讲,县主再跋扈,也懂点世情,这天慈庵可不是她一个小小县主能张扬的,所以不爱听,也没出声坐下来,心里烦闷这婆婆原来说好婚后就走,可见晋阳来了人后,又改了主意,说过了乡试会试再走。
虽然不像别人家那样每天要给婆婆请安服侍,但县主原先想的只两人的生活总是觉得被外人打搅,心里很是不喜。
郝俞氏是坐在那心里一遍又一遍的背着女儿教她要说的话,郝英卉跪坐在母亲后面是暗自思量诸事,县主是不耐烦,跪坐让她十分难受,想叫了婆母离开,但看婆母一副听的津津有味的样子,她琢磨怎么偷偷想溜出去。
吕姨娘也听不懂,就打量来的女眷们,看穿着,看服饰,看头面,猜会是哪个品级家里的妇人们。
还好她们进来的晚,不一会就结束了论道,女眷们都感谢主持的讲经,郝俞氏也起身,回头对县主和吕姨娘说道:“咱们也去主持那问问,能否给学子另奉香油钱,还是做个放生比较好。”
县主听是有关相公的,欣然同意,吕姨娘也巴不得跟着。
郝俞氏带着几人来到主持跟前,双手合一,简单说了心中担心,主持见多了为家里子孙科考来庵里求保佑的,就说了些心诚就好,不拘于某种形式。
郝俞氏要的并不是主持的回复,只不过想找个理由开口而已,听了主持的话,忙表白道:“自然是心诚的,今天来,就是知道庵里有为家人祈福的地方,我为我儿子祈福,我家姨奶奶为小叔祈福,必是诚心诚意为此次科考祈福,今天起就来庵里祈福两年,恳求主持答应。”
说完就拽着吕姨奶奶跪下,吕姨奶奶一下懵了,但又不能开口说她没打算给她儿子祈福的心,县主是心里太高兴,住庵里两年,她可不就清静了?婆婆太好了。
县主见吕姨奶奶不爽利的样子,一把拉她跪下,县主也对主持福身行礼,说恨不得亲自来庵里,是婆婆硬是让她在府里照顾相公,反正就一口咬定郝俞氏和吕姨奶奶在府里祈福两年。
本来祈福也好带发修行也好都是自愿,主持也就同意,安排人带她们去,县主是怕回去后相公阻拦,就一叠声的说需要什么会让府里送来,马上说给庵里的银子她来付。
吕姨奶奶反应过来也晚了,但当着满口称赞的女眷跟前,她万不敢说她不同意,还有个什么国子监夫人也拉着郝俞氏称赞她的一片为母之心,吕姨奶奶相信,她要是敢说出她不能留下,郝俞氏绝对当中喊出她儿子的名字,让这些女眷们记住,那就是损了儿子的名声。
吕姨奶奶想装晕,郝英卉在她旁边一把扶住她,并对县主说道:“嫂子,老姨奶奶身子不舒服。”
县主马上说肯定是人多吵着了,快扶去住处,县主身边两个婆子飞快的扶拉着老姨奶奶一溜烟的跟着领人的去了修行人的住处。
等到了住处,来了个女尼把法袍法帽送进来,郝英卉和县主低估了几句,县主身边的婆子就进来帮着吕姨奶奶利落的把衣服给换上了,郝俞氏也换好了,进来说以后在这必要虔诚祈福,愿儿子和小叔能高中,吕姨奶奶是又气又恼,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恨恨的要把牙根咬断,但也不敢在面上表露什么。
郝俞氏就留了两个她随身的丫鬟,县主把吕姨奶奶带来的一个丫鬟给带回去了,县主面色欣喜,嘴里是感谢婆母,又对吕姨娘说了句定会照顾小叔,让她放心,这么一说,吕姨娘更是抓心的难受,放心?她怎么能放心?希望儿子知道她被骗来庵里后,能自己警惕,自己照顾好自己。
等县主兴高采烈的回到府里,却接到了郝举人派人来送的口信,说跟着苏府去乡下见个先生,过几天再回来,县主虽然不喜,但也没什么太大反应,这个年头,到处找好先生,她还以为苏府给相公找了个先生,高手在民间吗。
郝英卉松了口气,就怕把老姨奶奶送到庵里,别回来县主再闹起来,要哥哥回来,那就一切都白忙乎了。
郝英卉就开始了当奉承者,拿好听话哄着县主嫂子的日子。
乡下张家村村民个个都兴奋着,虽然知道这个庄子是个侯府的,但从没见过主家来过,这次不仅来了,还是大队人马。
虽然有的村民也京城卖点东西,买点东西,但也没敢在富人区里转悠,别说侯府人,就是个路上巡街的在他们眼里都是贵人。
张里正天天穿的板正的在庄门口转悠,就想遇见侯府老爷好上前去拉呱,小孩子早被里正各家严厉嘱咐离庄子远远的,免得惊扰了庄子里的人。
因为大都是女眷,王庄头天天都在庄门外当守门的,庄头媳妇带着三个儿媳妇是非得在庄子里伺候,可厨房不敢让她们动手,带孩子也用不着她们,看着庄头媳妇一脸的巴结,三个儿媳又是胆怯又期盼的眼光,苏氏又不忍心让她们都别来了,刚好听见太夫人的笑声,苏氏就把庄头媳妇拉一边,悄悄嘱咐几句,又让春草给了十两银子,庄头媳妇喜得跪下磕头。
春草知道太太不喜人总给她磕头,忙上前拉起,说道:“王婆婆,你就把太夫人哄好了就行,但记得别说不好的事,说些喜事和磕头拜佛让家人平安的事就好,我们老夫人爱听这些,哄好了回头我们夫人还重重有赏。”
王婆子哎哎的猛点头应着,她三个儿媳羡慕的看着婆婆,苏氏想干脆给她们都找点事,不然总这么一脸巴结期盼的眼神看着你,也看了怪不好受的。
第585章 尽心
苏氏想起宋表弟曾经抱怨蹴鞠有时把脚大拇指都踢裂了,前世儿子踢足球也曾经把脚趾甲踢成甲沟炎,还去医院拔脚趾甲,那还是穿旅游鞋,这里都是布鞋,怎么也比不得旅游鞋抗踢。
苏氏就想干脆琢磨个专门踢球的鞋子,分夏天和冬天的,分几个码数,让庄子里的妇人做好了。虽然有喜事铺子,也卖些儿童用品,可乡下妇人干活干的手都粗糙,好面料她们上手就会把面料勾出丝,如果不是专门的绣娘,乡下妇人不可能又干农活又绣花打络子赚钱,精细针线活是没法学,只能做些费力气不那么精细的伙计。
苏氏让王家三个儿媳回家等通知,等做好样板就让她们做些事,那三个媳妇喜得满脸放光,也是跪下磕了头才离去。
王婆子局促不安又壮起胆跟着苏氏进了东院,苏氏见太夫人和董表妹说笑,她还招手让苏氏进来坐,学今儿见了庄子里的菜地,苏氏等太夫人学完,就笑着把王婆子介绍给婆母,说以后就让王婆子陪着太夫人,王婆子对这里熟,也说些趣事,太夫人那是更愿意,还赏给了王婆子银子。
苏氏就找来春草,让她找针线好的下人画几个男人穿的鞋子,按照通常的几个尺码画好图,想想怎么能做结实点,不图美观,只要结实,她还想了方法,就是把前段加厚实,不行就拿薄底的鞋底做个弧形,护着踢球的部位就好。
交代完让下人们琢磨去,做针线苏氏可不如那些古人在行,这里是个女子几乎都会针线,精细活不见得各各拿手,但,做鞋子那是人人都会,因为古时的鞋子全靠手工呀,当然,大户人家的女主子除外。
带的下人多,苏氏让她们赶着把孩子们的外衣都先做两身粗布的出来,栏姐儿和苏子盈两个大的带着能走的虎妞和八娘子在庄子里四处玩,旻山和宋早晚兄弟凑一处,还有吴奶娘的儿子何永昌,三个玩的不亦乐乎。三个里,反而宋子旦,那就是旻山的跟屁虫,苏氏看这俩小人,就想长大了就是宋表弟和老爷,一对好基友。
旻山是高兴了啥都给他们玩,吃的都恨不得塞进他们嘴里,可是要是不高兴,没看住就手呼的上去了,看护的人手慢点,就会被他打着,开始宋早晚兄弟是被打的眼泪汪汪,苏氏是生气发狠,就把他们分开,可是不仅旻山跳脚哭闹,就是宋子旦也不干,急着挣脱奶娘,跑过去俩人抱着哭。
没法,苏氏就让旻山的跟随连生和石奎紧跟着,动作要快,看见旻山抬手,就赶紧分别把俩个给抱开,这以后石奎和连生就练了一副火眼金睛,旻山发脾气之前他们就能感觉到,分别抱开旻山和他要发脾气的对象就跑,反而旻山不发脾气了,被抱着跑以为逗他玩,乐得直拍手。
其中三老爷有天抽空去了旻庄,现在他也学会操心了,要是按照原来,那肯定是才不会多管那么多,走前苏氏问他,他说道:“以前没分家,不归我管呀。以后自然要操心点,那都是锦娘的银子,可不能赔了,不然锦娘不心疼死?”后面还开了句玩笑,苏氏笑得哧哧的,还搂着他脖子奖励了他一下,老爷满脸冒花,喜气洋洋的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二爷天天一早就坐马车去旻庄,每天挨个检查,厨房的人是一看他来就紧张,太啰嗦了,什么卫生要注意,菜品要注意,等等把吴高粱是晚上带领厨房人收拾一遍,一大早的赶在二爷来前再收拾一遍,就是菜刀都磨得锃亮。可是有天二爷看到这菜刀,又交代吴高粱要每天不用时把厨房刀具都收拾起来,免得出事。
宋鹏飞是跟着二爷后头看了两天,只挠头,太仔细了,干脆也不管,这琐碎事他刚好不愿管,就带着侄子和周越康守着鞠场。周六还带了他唯一嫡子来,说在这里锻炼下,不然成呆子了,宋鹏飞看着书生气的周六儿子周玉泉发愁,他结交的都是爱蹦跶的,带个书生玩啥呀。脑子一动,就把周玉泉交给大表哥带着去,然后周玉泉开始了每日的懵逼日子。
周越康为了接近廖娘子,每天必来报道,但他也是个爱玩的,就出主意干脆他们几个组个队,宋鹏飞叔侄加上他和曹八郎,再约上魏宁候上的袁正祥,再叫上几个勋贵子弟,宋昆驰对蹴鞠不怎么擅长,但也被周越康死拉硬拽的加入了。
周越康是想廖娘子是个爱玩的,定会来看他们比赛,这就能常见面了,不然他一个儿郎也不敢去漫沙阁去找个小娘子,规矩不说,他一看到谢府姑太太那眼神,就有点惧怕。
三老爷到了庄子,见二爷指挥庄子里的下人在收拾草坪,身后跟个少年,对这个啰哩八嗦的儿子,三老爷也不管他了,不然你说他一句,他就会有八十句来解释,反正他有那个精力愿意干活随他。
苏氏就觉得三老爷这点好,不像有的家长,非要子女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人做事,认为男子必要学业有成,谈吐文雅,就逼得孩子要往这方面靠拢,人有百态,就是一个父母生的孩子,还各有不同,怎么能要是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标准?
人又有各自所长,不挖掘所长,非得让孩子学什么自己期望的?苏氏前世有个好友,父母是开会计事务所的,但他就是学了美术,打扮的就像个艺术家,父母虽然头疼但也接受了,另外一个,是个数字盲,但按照父母意愿学了会计,后来也是干了一年就没干了,实在是受罪,那些数字能把她逼疯了。
在这里,苏氏是万分感谢三老爷没有过多干涉,是根本没干涉几个儿子的选择,老大不读书宅在家里,他顶多皱下眉,老二开始学木雕,他觉得有失斯文,但也接受了,九郎园子里种百合,他无所谓,还说总比出去跟着别人吃花酒强,但要苦读念书的六爷,他也支持。
虽然前二十年他就没对子女上心,但他的性子就是上心,也不会强迫,除非是违背世情家规的,其他都随意。
这就是苏氏以前说过的,既然没本事指导,不如给孩子一个空间发展。
第586章 磨性子
二爷见父亲过来,给跟着的下人交代几句,走到三老爷跟前,问了祖母、母亲和十一弟,又问了栏姐儿和虎妞,三老爷说都好你就别记挂把旻庄看好就行了。
二爷哎哎的答应,又把跟着的周玉泉介绍给父亲,周玉泉腼腆的上前见礼,三老爷笑着说来了就好好玩。
周玉泉两眼要晕花,心里我不是来玩的,我不想来这,我想回府读书,不想在你这玩呀。
二爷又说了这几日他都忙乎了什么,都是琐碎杂事,三老爷边听边点头,还让周玉泉别跟着了,带着二爷一路走向后山的养鸡场,这是太太一再交代的,天热,就怕鸡生病,鸡瘟不但鸡死一大片,就怕给人再感染上啥,苏氏还让素娘开了些药粉,定期给鸡笼里撒上。
虽然这个也交代给老大,但三老爷不放心,来了还是要看看,因为太太是对这个问题一向郑重又郑重,都舍得拿药粉来给鸡笼打扫卫生,看来是个严肃的问题。
黄庄头正钻鸡笼找鸡蛋,看见主家来了,忙出来,使劲拍打身上的鸡毛,但也不敢走进,怕身上的鸡粪味熏着老爷。
三老爷一向是在外人和下人跟前严肃的脸,他说就随便看下,黄庄头忐忑不安的老远跟着,家人更是都躲的远远的,三老爷看了看还算好,二爷还指着这指着那,说他让改进的。
然后葛松就赏了黄庄头银子,喜得庄头磕头感谢,三老爷也学了太太一招,就是随时赏下人,当然是满意了才赏。
周围都看了,三老爷才带着二爷去了漫沙阁,准备见下二姐,谢二姑奶奶正歪躺着看书,听了下人禀报,出了卧房。
三老爷父子就给谢二姑太太见了礼,二姑太太点点头,坐下,指了指椅座,说道:“做吧。”
三老爷坐下,也没出声,二姑太太问道:“咱娘在庄子里还好吧?”
三老爷回道:“好,还挺乐呵。”
二姑太太笑了下,道:“有吃有玩娘可不乐呵?”
三老爷面无表情。
廖语冰进来给三舅福身,三老爷也是点下头,谢二姑太太甚觉无趣,也没什么和兄弟说的,就让他们父子出去了。
廖语冰等舅父走后,好奇的问道:“娘,三舅怎么不爱说话?”
谢二姑太太笑道:“那是他和娘没话说,你三舅这个人没坏心思,人简单,就是性子混,你三舅母能让他乖乖过日子,难得。语冰,看人别看外表,人都有不一样的,重要的是和人怎么相处,不能按照你的喜好来,得让彼此都能平和,但要是遇到歪人,不必客气。”
谢二姑太太拉着女儿的手,说道:“你也大了,转眼就要嫁人,或许嫁的人比你父族要门第高,门第越高,家里人越多,规矩越大,你要是不学会控制脾气,任由自己高兴,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你会很快就灰头灰脸不说,日子也会越过越难,不要觉得有气我就要当时就撒出来,你得想,怎么做对你才有好处,该撒气时,绝不心软,但,该收敛时,就要忍下,回头再算账,还有就是像你三舅这种,没坏心,但就是有时气人,那你得学会怎么和这样人相处才能不气着自己。”
廖语冰频频点头,她也知自己的缺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也知道这个缺陷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麻烦,小时候,她替母亲气不过,遇到父亲的表妹姨娘,她给了姨娘难看,父亲跑到母亲跟前大发脾气,让母亲沉了几天脸,母亲让她反反复复的跪下起来跪下起来,又让她一遍编的把墨磨好了倒掉,再磨,说是磨磨她性子,以致以后她要是又控制不住自己做错事,母亲就让她磨墨,如今她宁肯是罚抄几百遍佛经也不愿磨墨,抄经还能看到不同的字,可是磨墨对着黑乎乎的墨汁,几天后,眼前还是一片黑,看啥都是黑,吃饭都觉得吃的是墨汁。
不过那次父亲的表妹姨娘也没得好,一个月后被母亲找了借口送到庙里念经去了,说念上半年经静静心,将来也好伺候好父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