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氏还奇怪这会她咋来了,贾娘子就吧啦吧啦的把刚发生的事说了,说完还学了廖娘子的分析。
  苏氏听了那被马惊了的是郝俞氏,郝姓不多,又是郝俞氏,不像张王氏一个宴会上都会有几个,介绍时还得说某某府上的张王氏。
  苏氏猜就是郝举人的母亲郝俞氏了,又听贾兰芝说是和辽东俞家是同宗,之前大嫂陶氏是说过郝俞氏娘家是武将家,苏氏脱口说道:“这可不是什么小妾干的,那郝俞氏京里的屋里就没妾。”
  贾兰芝好奇的眨巴眨巴眼睛,“干娘认得那妇人?”
  苏氏就说了郝俞氏和她娘家有是姻亲。
  贾兰芝就更好奇了,追问道:“干娘,那么没有小妾,会是谁干的?”
  苏氏不想给个小娘子说郝家的是非,道:“哎呀,别人府里的事,不知道也罢,这不是你们小娘子该知道的。”
  贾娘子道:“我不是小孩子啦,姑祖母有啥都会给我说,姑祖母说,咱不去害人,但那些害人的道道还是要知道的,免得将来把恶人当好人。”
  苏氏想想也是,一味的把孩子养成天真不知事将来嫁人岂不是很傻很天真?自己二媳妇不就是这样,幸亏嫁来谢府三房,如果换个人家,就是没龌龊事,正常的家事人际往来都够她为难的了。
  苏氏就把郝家姨娘的事简单说了,贾兰芝听了到没有苏氏想象中的大吃一惊,她还说道:“这样的事哪里都有,干娘心善,没遇见过,我姑祖父祖上就有一个这样的,所以那个姨娘做的事,还被列进家谱,只要发现有暗害子嗣的,姨娘和她所生的庶出,不论男女都沉塘。”
  苏氏也好奇问道:“那要是遇见被冤枉的,岂不是几条人命都没了?”
  贾兰芝道:“有宗族呀,如果是正室冤枉妾室,是可以休妻,一个家族的延续,子嗣多才能壮大,姜家是做生意的,哪个地方需要人手,就算是庶出努力做事,在姜家也能谋个地位,没有庶出子弟,光嫡出也做不完那些事,我姑祖母说什么相辅相成,有那个害人的心眼子用在做事上,没准给子孙谋来一个前程,兄弟们相帮才能越做越大,总不能就嫡出带着下人做事,却养着庶出的在家玩乐吧。”
  苏氏看着这个嘴里啥都明白,可还是一脸孩子样的贾兰芝,真不知道要说什么,这秦国夫人的教育方式还真是奇特,可见是把她当孙媳妇养了。


第542章 缺啥补啥
  苏氏嘴快的问了句“那兰芝以后嫁人,夫婿要是有小妾庶出的…”没问完赶紧捂嘴,嘴快嘴快,该打该打!哪能在小娘子面前问这个?
  贾兰芝歪头看着苏氏捂嘴懊恼样,眨巴眨巴眼睛,嘻嘻笑道:“没事,干娘,我姑祖母早就给我说了,就我这样的,应付不来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干脆就不让夫婿纳妾,他要是不听,就让易妈妈把他太监了,还要送碗大补汤让他喝,说什么缺啥补啥,补自己的最好了。”
  苏氏目瞪口呆,太彪悍了,有木有?
  贾兰芝见苏氏愣样,更乐的前仰后合,笑道:“哎呀,干娘,你是咋打理后宅的?干娘这不也是有姨娘庶出的吗?”
  苏氏不好意思的笑了下,说道:“以前的事我从没管过。”
  怕她追着问自己三房的事,忙接着问道:“那你姑祖母怎么没有庶出子女?”
  贾兰芝一脸好笑神情,“那是我姑祖父不愿,他说姑祖母壮的像黑牛,生十个八个嫡子没问题,就不用庶出的来凑数啦。”说完还咯咯的笑。
  苏氏也忍不住捂嘴乐,姜活宝总会怪话多多,但能那么想并做到了,对一个吃喝玩乐的古人来说,真是难得。
  贾兰芝八卦完也没留下就告辞了,现在她在京里有相熟的玩伴,玩的不亦乐乎,但也会时不时来看望下苏氏。
  贾兰芝上了马车就又去了宋府,俞娘子去了宋府,她得把这事告诉俞娘子,再咋说郝俞氏是她本家姑母,不能让个黑心庶出给欺负了。
  关五娘子屋里,廖娘子和俞娘子在一处说笑玩耍,见了下人通报贾娘子来了,关五娘子还笑道:“刚让她一起进府她说她有事,这又来了,肯定是忘说啥了,这个贾妹妹讨喜的性子,我喜欢,见了她就听她说不完的话。”
  关、俞、廖三位都不是那种读书人家出来的一板一眼的小娘子,一认识就合得来,后面又加上个更是活泼的贾娘子,四人在一起也相投,贾娘子最小,其他人都当她是小妹般。
  贾兰芝进来不见冷娘子还问道:“咦?冷姐姐怎么不在?”
  廖娘子回道:“怎么?找冷姐姐有事?是要给冷姐姐说悄悄话?告诉我也行,我再转告冷姐姐。”
  说完还吃吃笑,贾娘子坐到俞娘子跟前,“不找冷姐姐说话呀,是看她不在,就问下了,我找俞姐姐说话。”
  关五娘子乐道:“我说她定是忘记要给俞妹妹说什么才转回来,上回也是如此,出了门又转回来告诉我一个好笑之事,你们说说,下回见了再说也不迟,还费神拐回来。”
  其他几人都乐,贾娘子还解释道:“想起了不说,下回哪还记得?”
  俞娘子道:“那今儿又想起给我说什么事?”
  贾娘子凑近,就把有关郝俞氏家里的情况给说了一遍。
  俞娘子奇怪的问道:“你是从哪听说这些事儿的?”
  贾娘子回道:“甭管我哪里听来的,反正这事是真的,你姑母家的老姨娘是个黑心的,马车估计也是那个庶出姑奶奶动的手脚。”
  廖娘子气了,“可恨,俞家姑母好可怜,要是我一顿鞭子抽下去,看谁能拿我如何?”
  关五娘子不赞同道:“你要动手在明面你就错在先,没听过杀人不见血这句话?内宅里不见刀光却杀人无数,像你这样鲁莽,别人设个套你就栽进去,鞭子能救你不?如果还有孩儿哪?”
  廖娘子不服气道:“那怎么办?我就见不得那污七八糟破烂事。”
  贾娘子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眼睛咕噜咕噜转,关五娘子看她模样,就问“淘气贾妹妹有什么好主意?”
  贾娘子嘻嘻笑,又摇头,廖娘子急道:“有啥就说,笑什么?说出来咱们合计合计。”
  贾娘子还是笑个不停,俞娘子推了下她,“贾妹妹肯定有好主意,快告诉我,我先谢过。”
  贾娘子才说道:“没证据你姑母也拿她没办法,就是有证据还能打杀了她?这也是内宅那些恶人敢下手的原因,有当家人偏袒,她就更无所顾忌了,但她总有个怕处和期盼之处,怕处拿捏不到,那就毁了她期盼之处,但我也不知道她期盼之处是哪个了。”
  关五娘子惊奇的说道:“看不出来呀,贾妹妹还能想到这?”
  贾娘子洋洋得意的,“那是我跟我姑祖父去看戏,戏里这么说的。”
  在场的小娘子哪看过几场戏,就是内宅事也是快出嫁了,娘亲才会多说一点,哪像贾兰芝跟着姜卫矛看了无数戏曲,姜卫矛有时还就着戏里情节,给贾兰芝上歪课,什么该出手时就要当机立断,该装傻时就躲到夫君身后,反正戏里有什么情节,姜卫矛就给贾兰芝灌输一系列的方案,还好贾兰芝心思简单,心里不爱装事,活的快乐无比,不然就要被姜卫矛影响的不是个腹黑就是个悲观主义者。
  关五娘子听贾兰芝这么说就想起外祖父那里有个姜家戏痴,恨不得要住在宋府,秦国夫人三天两头的晚上来接他回去,这都是宋府笑料了,不过这贾妹妹姑祖父出手阔气,不仅戏园子里的老师傅喜欢和他一处唱戏,就是下人都爱往跟前凑着伺候他,喜他打赏多呀。
  关五娘子啪啪拍了几下巴掌,说道:“好主意!我让宋小二去打听下那个庶出姑奶奶,打听完了咱再一起合计合计。”
  廖娘子也眼睛发亮,道:“好呀好呀,到时需要我做什么,肯定我能帮手。”
  俞娘子起身感激的福身道谢:“多谢几位姐姐妹妹了,为了我远房姑母的事操心。”
  廖娘子道:“俞妹妹别客气,就不是你姑母,遇见这事我都恨不得能伸手帮下的,我…最看不得这些恶事。”她本来想说自己家就是有姨娘,她爹还偏宠,但又想到家丑不可外扬,就收住没说。
  贾娘子也跃跃,说别忘记告诉她,她有好多主意可以提供。
  四人就这问题商谈一阵,各自散了。


第543章 世情冷暖
  冷娘子原本从庵里回来,和几位新结识的小娘子坐了一会,丫鬟来叫她说冷母找,冷娘子就给各位抱歉,赶忙回去。
  世子夫人给冷家母女安排了个幽静的小跨院,适合冷母养病,请了太医,开了方子,说这病以后要静养,不能大喜大悲受刺激,平平和和才能延续生命。
  冷娘子进屋看见躺着的母亲脸色还好,松了口气,坐在床边,给母亲掖好被褥。
  冷母没睡着,感觉到动静,睁开眼,见是女儿,微微一笑,道:“从庵里回来了?”
  冷娘子回道:“是,母亲。”见母亲要坐起,忙拿了靠枕放床头,帮着母亲靠好,又往上拉了拉被褥。
  冷母靠在床头,看着自己唯一的骨肉,想起夫君,不仅眼睛湿润,冷娘子拿出帕子,冷母接过按了按眼角。
  “月儿,娘一直没给你说过,娘老早就后悔,生了你后,因为娘的身子不好,不曾给你父亲纳个妾生个子嗣,让你爹断了后不说,如今咱娘儿俩还落到如今地步。如果当初能像乡下人典个妾也好,生个儿子一手扶养长大的,将来你姐弟也是个照应,可娘那时满心眼里都是你父亲,无法接受那样的事,总以为娘会给你生个弟弟,你祖母本来就你爹一个亲骨肉,可我就是因为苛求夫妻白头到老,容不得参假,才无视你祖母期盼的眼神,最后眼睁睁的看着宗族把你庶叔家的白眼狼过继到你父亲名下,霸占我们的家业,我们母女反而像寄人篱下的可怜人。”
  冷母说完捂着胸口,泪水涟涟,冷娘子给母亲擦了眼泪,低声安慰。
  冷母缓了一阵,拉着女儿的手说道:“娘想想就后悔,觉得对不住你父亲,可娘更后悔的是,自小教你饱读诗书,想你将来会遇见个像你父亲一样品格的夫君,夫妻谈诗论道,中秋月下一个画画一个弹琴,可现在想想,是不是母亲害了你?让你养成这副不食烟火的模样,一味的沉迷在书本里。”
  说着冷母更是轻捶自己胸口,冷娘子拉过母亲的手,说道:“这怎么是母亲的错?是女儿自幼爱读书,再说女儿的性子也不是读书读的,母亲不是说女儿像父亲吗?”
  冷母爱怜的望着总是一副清冷模样的女儿,心里发愁,不知这个清高的女儿是否能看上宋府那个看着纨绔似得儿郎。
  冷母道:“娘现在明白了这过日子光是读书多了,没多大用处,娘没让人教你女红针线,打理家务,还总为你饱读诗书而自豪,是你亲姨母,那个你小时就格外喜欢你,总是要说把你娶回去当媳妇的姨母给我了当头一棒,去年我上门去试探,可你姨母说,娶媳妇要开枝散叶,打理内宅,光会看几本书又有何用?又不是找女先生。母亲回去后,对着你父亲的灵位,更无言面对,耳边就想起你姨母的嘲笑声,说娘觉得自己拿诗情画意的霸着你父亲,让你父亲断了后,还一模一样的毁了你父亲唯一的骨肉,你说,娘是不是该死?不是还有个你,娘就追了你父亲而去,免得在这世间受苦!”
  冷娘子静静的听着母亲的诉说,自从父亲去世,母亲就很少提起过父亲,但她知,母亲深深怀念着父亲,常常跪在父亲灵位前默默流泪,就是她自己也十分想念那个在她小时,抱着她坐在腿上教她念诗的温文尔雅的父亲。
  但逝者已逝,像母亲这样总沉沁在回忆里,才慢慢熬坏了身子,可惜自己不是男子,不能继承祖业,让母亲越来越自责,而她却只是茫然的望着远处,母女俩都是没有处理庶务能力的人,冷娘子用冷淡清高来掩饰,母亲却沉沦在回忆里躲避,不是姨祖母让她们母女上京,还不知会被冷家家族怎么打发了她们母女。今年就有人提出把她许给哪个当填房,不是母亲以死相逼,她们也等不到国公府派人来接。
  冷家知道京城的随国公府打发人来接,才个个露出笑脸,殷勤上门,就是那过继来的哥嫂都变得热情,还要跟着来京,美名不放心母女二人,不是国公府的人强硬阻拦,冷家就会跟来一帮要和随国公府攀亲的族人。
  冷娘子听着母亲的絮叨,想起一句诗词:多为势利朋,少有岁寒操。自古都是,世态炎凉,能像姨祖母还记挂着自己妹妹子孙的人不多,就是自己亲姨母,不是看父亲去世后,也远离了自家,到头来还给了母亲一个羞辱。
  冷母说完了前缀,才慢慢说出,世子夫人想把冷娘子聘给孙子,那个长房为二的宋昆驰,说完还忐忑的望着女儿。
  冷娘子听后一愣,想起那宋昆驰几次在自己面前殷勤的笑,不是关五娘子训斥,他还想跟前跟后的,冷娘子苦笑一声,难怪会接了她们母女进京,不过,姨祖母没有乘人之危,就凭宋府,一个国公府的长房子弟,娶个家世强的不是问题,冷家算什么?不是因为冷娘子的祖母和世子夫人是亲姐妹,姨祖母怜悯她们母女才能如此打算。
  冷娘子虽然读书多,但还没成书呆子,人情冷暖,世间酸甜苦辣她还是知道的,她不屑,并不等于她不懂。
  对着母亲不安又难过的眼神,冷娘子微微笑了下,说道:“婚姻大事,女儿听母亲的。”
  冷母松了口气,但又拉着女儿的手说道:“娘知是委屈了月儿,娘当初也期盼月儿能嫁个读书人家出来的,夫妻两人恩爱一生,可这不是没办法了吗?宋府也不错,国公府,富贵不用愁,有你姨祖母在,你也不会有委屈受,女婿要是给你委屈,自有你姨祖母护着你,娘也能放心。”
  冷娘子真的是为母亲难过,就这样,母亲还认为自己女儿嫁宋家委屈了,该嫁个更好的,可哪家不看家世不看小娘子方方面面?嫁到宋家,母亲还可以留在宋家休养,嫁到别家,难道还能带着个多病的岳母当陪嫁?


第544章 明白
  来之前,冷娘子多少有点感觉,还以为会被姨祖母嫁给别家或者是宋家旁支,那时就想只要宋府能留下母亲,给母亲看病养身子,提出嫁哪个她都嫁,没想到提的是宋府长房,还是姨祖母的亲孙子,不呆不傻,真的是姨祖母的善心,对她们母女来说,已经是最好的打算了。
  冷娘子安慰母亲,说嫁到宋府挺好,她诚心愿意,她很羡慕国公府,能嫁进来是她有福,冷母看着女儿微笑的脸,眼神有丝亮光,还当女儿真的对着姻缘满心欢喜,还以为女儿在冷家受了多年委屈,见了国公府的富贵移了性子,心里也不知该是高兴还是难过。
  安慰完母亲,服侍母亲躺下睡着,冷娘子没再去关五娘子院里,回到自己屋子,坐在桌旁,铺开纸墨,草草写下:
  一辞魏阙就商宾,散地闲居八九春。
  初时被目为迂叟,近日蒙呼做隐人。
  冷暖俗情谙世路,是非闲论任交亲。
  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写完,冷娘子默看了几遍,撕碎了放入水盆中,看墨化开,黑色从纸张渗出,慢慢染透了整盆水,冷娘子心道:洁白的宣纸,离了这笔墨毫无用处,只有笔墨才能成就它是美名还是破落。
  世间皆如此,难不成她还能弃了母亲去庵里孤芳自赏?就算是能,她也不愿受那苦处。冷娘子静坐了会,叫了小丫鬟把这弄脏的水端了出去。
  宣平候府,苏氏却和三老爷叨叨,原本六月初一要给老大长子办百日的事情,当初为了哄老二两口,说了孙辈不办满月酒,都改成办百日,再说,保武出生满月都是在国丧期间和三姑太太的丧期,自然是没法办,那就推到办抓阄宴吧。
  苏氏叨叨请谁,怎么安排等等,突然不说话了,三老爷洗漱好了,正要进被窝,见太太不说话,好奇的转过身,看太太发呆,问道:“锦娘这是想什么?”
  苏氏把笔放下,烦恼的对老爷说道:“我怎么觉得我就活在这不停的办宴席,又不停的参加宴席当中,老爷看,一年到头要去赴宴多少次?还要请回请多少次?老爷,我咋就觉得成天为了别人忙乎,我还算出门少的,要是像别的当家妇人,不成天的出门应酬?真想甩开这些,就带着儿子,去哪静静的过过日子去。”
  三老爷笑道:“为了这就发呆?要不那会我说搬去旻庄住段时间。”
  苏氏叹气,“这不是二姐去住了吗?再说,要真的到了旻庄,离京里近,不一样要应酬这些,还得赶来赶去的。”
  三老爷进了被窝,把枕头放在床头,斜靠在床上,说道:“儿子现在太小,等大个几岁,我就带锦娘和儿子去周边转转,那回不是还说了去怀山府的吗?到时就去那。”
  苏氏回头望着老爷乐了,“正好看望你亲家刘知府去,还说年前来拜访老爷的,也没见人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