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卿本贤妻-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老爷道:“你回去没问问的?”
  宋表弟一摆手道:“我问那干嘛,这不是刚好和你说到这就想起问了,我家子旦有点活泛,我就怕累着表嫂了,还有就是可别把十一郎气着,那就麻烦了。”
  三老爷笑道:“我儿子还就跟子旦玩到一处去了。”想起表弟俩儿子的名字,三老爷哈哈乐,说道:“你给你儿子起的名字,你表嫂每次都说那早晚兄弟哪,宋早晚兄弟,呵呵。”
  宋表弟听了也乐,说道:“那另起个?”
  三老爷道:“起了都起了,哪有胡乱换名字的?就这么的吧。”
  宋表弟挠挠头,说道:“也是,对了,胡铁怎么样哪?我这队少了他就输了好几回了,可把周六乐的。”
  三老爷摇头道:“我没问,在你表嫂庄子里,只听你表嫂说,先呆着,有啥年后再说。”
  宋表弟说道:“干脆让胡铁跑岭南算了,以后德哥还不是要派人去岭南买木材的?就让他去,他没家没业的,如今又不好在庄子里露头,去给德哥跑木材,我看挺好。”
  三老爷想了想,也点头道:“回去和你表嫂说下。”
  宋表弟又想起大郎所说的一路上的风光,就对三老爷说道:“德哥,干脆明年咱们去一趟岭南好了,我家大郎说的我都眼馋了,这辈子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哪,当年我姐嫁到辽东,我跟着去了回,可那时小呀,都不记得玩什么了,这次咱俩去岭南,好好玩玩。”
  三老爷笑道:“我可没你那闲工夫,就是要去,也得等你小侄子大了,带你表嫂一块去,我答应你表嫂了,将来带她四处走走,以后我一家三口的四处逛逛,那才美哪。”
  宋表弟吃味了,说道:“那我哪?我跟着你一家三口算咋回事?”
  三老爷瞪他一眼,道:“你带着你媳妇儿子去,跟我凑啥热闹?”
  宋表弟嘿嘿道:“带她们有啥意思,叽叽歪歪的,烦人,还是和德哥一道去才叫好。”
  三老爷不搭理他,直接往前走,宋表弟跟上,还啰里啰嗦的问年后啥时去呀。
  下午回去,三老爷就说了宋表弟说的可以让胡铁去跑岭南一道,苏氏拍头,说道:“对呀,我还发愁下回再找谁去哪,不能老麻烦别人家,宋表弟的大郎以后成亲哪能回回帮咱跑的,咱得自己有个人,胡铁不正好吗,他如今孤家寡人一个,要是再找个媳妇,也可以在岭南住下来,等初六过后,我叫他上来问问,他同意,以后岭南就交给他了,他先去在那买个宅子,熟悉熟悉也好,没必要在我庄子里猫着,虽说和方家官司完了,那方家肯定不会放过他,不如去岭南帮咱跑买卖算了。”
  三老爷又说道:“表弟还想跟着去岭南玩一趟,他叫我同他一道,我说我可不现在去,等儿子大了,带锦娘和儿子一道去。”
  苏氏蛮感激,当初哄他的话,他还当真记在心里,对于古代交通,苏氏是怕的,在马车里颠都要颠散架,但这份心意她得领,于是感动的说道:“多谢老爷还记得我们娘儿俩,等旻山大了,身子壮实点,咱三就去。”
  三老爷对太太的恭维啦感激啦都很受用,觉得豪情万丈,一摆手,学着太太有时的口头禅,说道:“小意思,那是我应该做的。”
  说完还冲着太太挑挑眉,苏氏暗道:你不够英俊这么挑眉很滑稽,没有玉树临风的范。
  三老爷哪里能知太太的腹语,还自得的咧开嘴,手就摸上去了,哎呦,太太的胖手小了点,要我说胖就胖点,干嘛嚷嚷着什么减肥,胖着抱着多舒服,小手摸着都肉呼呼的。
  苏氏甩开三老爷的手,翻了一白眼,还没天黑哪,就又发骚了。看着太太拧搭拧搭的走了,三老爷嘿嘿的笑,想以后一家子出门就是美。


第453章 又是帽子
  到了初六,夜里下了场雪,苏氏对三老爷说道:“正是下雪的时候,庄子里肯定好看,在雪地里烤东西吃,那才得意哪,老天都照顾我们,旻山是有福气,昨儿个我还念叨咋不下雪的,夜里就下了一夜。”
  三老爷含笑望着得意的苏氏,抱着儿子美得不行,苏氏又道:“老爷在屋里等会,我先去母亲那一趟,把新做的斗篷给母亲送去,也让母亲高兴高兴。”
  太夫人一早就收拾好了,贾兰芝和六娘子一边一个,搀着满脸是笑的太夫人,今天有俩家老夫人应了她的约,一个是魏宁候常太夫人,另一个是太常寺卿家的卜太夫人。太夫人原本和她们不算太熟,反而是几次的看蹴鞠后熟悉起来,都是爱玩乐的老太太,之前在府里老憋着不出门,有了相同爱好的,就马上熟络起来。
  太夫人是抛开宋家,她是挺热乎的一个老年妇女,内心简单,没那些人老成精的心思,和这样的人打交道轻松,就是要忽略她时不时说错话,还是满开心的,但你要是计较她的顺口说的话,那是把自己气死,她还啥都不知。
  听人精说话,你得脑子了转三圈,听太夫人说话,你就别当回事,不然你纠结个半死,她老人家说过就忘,也不是针对谁。
  太夫人正要派人去催,苏氏就进来了,身后的秋藤抱着个大包袱。
  苏氏进来就说道:“母亲,媳妇让人给母亲做了个斗篷和帽子,今儿刚好派上用处了。”
  去年满街都是大帽子的时候太夫人正忙着和儿子扯皮哪,根本没注意,后来见三媳妇
  穿了这么一身,她倒是想问来着,但那时和儿子媳妇生气,也就没问。
  这会见三媳妇说给她也做了一身,那心里高兴,赶紧让打开看看。
  苏氏见太夫人着急就要看,心里也是一乐,去年看到了太夫人眼里的渴望,但她那时也赌气,就装着没看见,没提,今年大家都开心,给婆母做一身也不为过,不就是几张皮子的事吗,又不是没有。
  太夫人看到秋藤打开包袱,是个石榴红的斗篷,苏氏给太夫人披上斗篷,又拿了帽子,太夫人看这帽子不像去年那样的,是个圆形的,帽顶中间好有个同色毛球。
  苏氏给太夫人去了头上几个支楞的头饰,帮她带上帽子,刘婆子在旁边拍手笑道:“老祖宗,这一身穿起来真真的一个王母娘娘的妹子,看着不就是凡人。”
  六娘子掩嘴乐,贾娘子也拍手道:“老祖宗,帽子借我戴戴,干娘,咋没给我做个的?兰芝喜欢这帽子。”
  苏氏笑道:“这是老祖宗的,你们都有,就是馋你一会,一会就有人送来了,就是戴这帽子,头上可不能钗首饰,可以拿着,摘了帽子时再钗头饰,干娘是着急想让老祖宗试试,哪里不合身马上改。”
  太夫人合不拢嘴的笑,说道:“都合适都合适,这个帽子可比去年那些大高帽子合适,这以后出门就不怕冻着了,对了,娘这还有些皮子哪,是去年宋侄女给的,我都还没来得及做,给了媳妇吧,你也做身穿穿。”
  苏氏道:“母亲的留着自己做吧,给孙媳妇也成呀,媳妇那还有,要是看中母亲的哪块皮子,母亲可别小气,到时给了媳妇吧。”
  太夫人笑道:“不小气,媳妇中意哪个都拿了去,娘岁数大,用不着这些个,放久了也会坏,都拿去也成。”
  后面稻芽也进来,贾兰芝欢呼着冲上去,太夫人还叮嘱道:“这傻妮子,慢点跑,你干娘说有你的,还能跑了?”
  贾兰芝嘻嘻笑道:“兰芝不是着急吗,兰芝就想和老祖宗穿一样的,别人一看,哟,这是你亲孙女呀,长得就像您,那个水灵,就像你年轻时候。”
  这奉承话说的太夫人哈哈乐,指着贾兰芝说道:“兰妮子,这几天尽逗我乐了”
  苏氏走过去,拿了件白色斗篷给贾兰芝披上,给她带上帽子,是圆形,帽顶是尖的的,耳朵旁两个白色毛球,贾兰芝喜得摸着那俩毛球,突然亲了苏氏脸暇一口,吓得苏氏直拍胸脯道:“死妮子,吓死干娘啦。”
  贾兰芝抱着苏氏笑道:“太喜欢干娘了,干娘给我做的我是真喜欢。”
  苏氏推开她,说道:“热死了,赶紧松开我,还有你六姐姐的哪。”
  六娘子在一旁看的直羡慕,见桌上还有一套,心里盼望三嫂是给自己做的,但又害怕不是,直盯这那姜黄色的皮裘看,这会听了三嫂的话,马上心里乐开了花,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过一件皮草的哪。
  苏氏把桌子上的皮裘给六娘子,六娘子福了福身接过,摸着毛茸茸的斗篷,还有那帽子,眼底就有了水珠。
  苏氏道:“快穿上给老祖宗看看,老祖宗的眼光可是好的。”
  贾娘子过去打开斗篷给六娘子披上,又看了看她手中的帽子,和自己的帽子同样款式,贾娘子笑道:“六姐姐快带上,咱俩这么穿出去,肯定像一家子姐妹。”
  六娘子就把帽子戴上,被贾兰芝拉着站到屋子中间,太夫人看了也点头,还说道:“媳妇,我那里的皮子再给小六做两身,也给兰妮子做两件,小娘子穿起来就是好看。”
  贾兰芝肤色黑,颜色穿不好会显得皮肤更黑,所以苏氏就直接给她用白色做了,六娘子肤色白点,姜黄色衬得她娇嫩。
  苏氏看着两个妙龄少女手拉着手站一处,真后悔自己那个年纪时死不怏怏的,浪费大好时光呀。
  苏氏说道:“兰芝小六,你们扶了老祖宗去大门外,马车都已经安排好了。”
  又转头对太夫人说道:“母亲,媳妇先回三房,老爷还等我一起走哪。”
  太夫人摆手道:“那媳妇快去,别让那犟头着急了发火。”
  贾兰芝听了咯咯的笑,苏氏回了一声是,笑着离开。
  燕旻堂三老爷早就收拾好了抱着儿子等着哪,宋早晚兄弟今儿没送来,小小娘子们就没带着去,二奶奶大着肚子,二爷就在府里陪着,五爷是没空去,五奶奶也就留在府里了。六爷三老爷就没让他出过门,刚好六奶奶又没出月子,整个三房又是三老爷苏氏旻山和九郎一家四口去了。
  宋鹏举今儿也没来,苏氏就让罗先生带着素娘一道去,罗先生对那庄子印象满好,满口答应,又是说不用府里安排马车,他自己带着素娘雇车过去。,刚好府里马车也不够用,苏氏就随他了。
  二房三老爷根本没通知,大房侯爷那里前几天就说过,让今儿早上都在府门口等着一起去,侯夫人这次没叫儿孙,只是和侯爷两个人去。


第454章 聚会
  苏氏见大房只是侯爷和侯夫人俩人去,还私底下问了大嫂,大嫂说,几个儿子的,叫谁不叫谁的,干脆哪个也不带了。苏氏听这话,就知大房最近是有什么事了,不过三房都忙着旻山,大嫂也知趣,没开找苏氏发牢骚。
  在府门外,侯爷和大嫂已经到了,苏氏他们刚到,太夫人一行人也到了跟前,各自上了马车往庄子上驶去。
  九郎和父母一辆马车,他抱着旻山,旻山伸手要抓他头上的发冠,够不着还使劲蹦,苏氏忙拿出个木头小车塞给旻山,他才不抓九郎的头发了。
  苏氏问三老爷:“安排的是炒菜还是烧烤?”
  这次交给三老爷,苏氏就没多问,免得在一旁指手画脚的犯老毛病,干脆就啥也不问,这是要到跟前了才问下。
  三老爷说道:“都有,看他们中意哪个了。”
  苏氏道:“少年人是去烧烤了,有宋十五郎在,肯定带着儿郎和小娘子去自己动手,他们可不愿规规矩矩的跟着老家伙一起吃饭。”
  说完还看了九郎一眼,九郎笑眯眯的说道:“儿子服伺母亲。”
  苏氏道:“哪用得着你服伺?你去和他们一道玩去吧,最近跟着罗先生念书也辛苦了,今儿好好玩玩。”
  九郎说道:“一点不辛苦,罗先生教学有意思,很容易就懂了,不像以前书院里的夫子,摇头晃脑的讲半天,听的儿子稀里糊涂。”
  这个苏氏理解,有的先生肚里有货,但不会教,越讲越深奥,弄的学生听的稀里糊涂。
  三老爷得意的说道:“我就说罗先生有大才,过两年教小儿子正好。”
  苏氏跟着附和:“那是自然,老爷眼光好,一带就带回个好先生,咱不求旻山将来考状元,但明白事理正常长大绝对没问题。”
  三老爷也点头,自旻山病后,他也没了那雄心壮志,只求儿子平安长大。
  旻山掰断了两个车轮,举着让父亲看,还嘻嘻的笑,等着夸奖,三老爷从九郎那抱起旻山,举了举,说道:“好儿子哎,长大了爹带你去岭南玩去。”
  苏氏抿嘴乐,如今不是说那:好儿子唉,将来考个状元给爹看看了。
  到了旻庄门口,侯爷下了马车,就去扶太夫人下马车,苏氏这才注意到,侯爷也是皮裘斗篷,转眼就看见侯夫人也穿了个斗篷带着帽子跟着扶太夫人,还是个火红的,那个张扬的色彩呀。
  苏氏今年就没做新的,还是去年那套,她不怎么出门,就想做了也是放着,没必要多做几身,看着大嫂的火红也心动,过年也做身新的?自己也臭美臭美。
  太夫人喜气洋洋的下了马车,身后跟着俩小娘子,一个淡雅如菊,一个活泼可爱,周围都是白雪皑皑,几人站在大门口,更是衬得人格外精神。
  侯夫人也夸赞道:“母亲带着这俩小娘子,谁都要说都是母亲的孙女了,这模样一看就是母亲家里的,个个都水灵,媳妇看了都恨不得带在身后。”
  太夫人呵呵的笑,嘴里那是那是的。三老爷抱着旻山,俞管家前头领路。贾娘子是第一次来,边走边看,嘴里夸张的哇哇的,说道:“老祖宗,这庄子真好,夏天来了更好是不是?到了夏天,老祖宗带兰芝住这里好不好?”
  太夫人不爱让侯爷扶着,甩开儿子,让贾娘子搀扶,还一路介绍,她来过多次,早就带着她的好友转悠遍了,那是熟门熟路的介绍。
  侯爷郁闷的跟在后面,这冬日里,他是头一次来,看母亲高兴劲,也松了心,跟在母亲的介绍左看右看的。
  宋表弟没到门口迎,是随国公带着美姨娘,老世子和世子夫人都来了,春华厅里,宋表弟忙着给随国公介绍哪。老世子是头一回来,也好奇的四处转着看。
  关宋氏和世子夫人坐一处说话,关五娘子和俞小娘子窃窃私语。
  看见太夫人进来,除了随国公,个个都站起来,太夫人招呼完各位,来到随国公跟前,随国公也笑着招手道:“妹子,过来坐。”
  太夫人挨着随国公坐下,说道:“堂哥,妹子看堂哥面色还好,最近有没有喝妹子送过去的茶?那可是府里的女大夫开的方子,说坚持喝对身子好。”
  随国公说道:“一直在喝着,多谢妹子还想着老哥,妹子看着气色可比往年要好,可见外甥们照顾的好。”
  太夫人道:“妹子现在天天磕长头,媳妇还给了石子垫子,说每天踩踩,能活九十九,回头妹子也给堂哥一块,堂哥也每天的踩踩,开始是脚疼,习惯了就好了,还有哇,妹子给堂哥说,那磕长头堂哥可得学了。”
  吧啦吧啦的,太夫人就安立起来,随国公也听说了京里流行这磕长头,有的府上还建了大佛堂,他好奇的叫来宋八问了下,说是从外甥谢三那流传出来的,高僧的妙法。
  有个现身说法的太夫人,随国公就蛮有兴趣的听起来。
  苏氏带着贾兰芝和六娘子去了关五娘子那边,给她们互相介绍了下,宋十五郎一个儿郎不好凑过去,就拉着九郎一旁说笑。
  关宋氏看见苏氏走过来就笑这拉着她的手坐下,说道:“好久没见弟妹了,那阵子知道你忙,也没敢去打搅。”
  苏氏道:“该我看望表姐去的,是我不好意思,表姐别见怪,最近就忙着照顾十一郎,哪都没去。”
  关宋氏就关切的问了问旻山的身子,知道如今好些,也舒口气,紧张安慰苏氏,说需要什么药材就说,别客气,辽东那还是有些好药材的。
  侯夫人和世子夫人坐一起说话,苏氏和关宋氏说了会话,就说要去厨房看看,又去了厨房。
  回头找那三老爷那,他抱着旻山和宋表弟站在靠门口的位置,两人兴高采烈的的不知在白乎啥。
  说是都放手给三老爷,苏氏还是不放心,要自己去厨房看下,对于这点,苏氏是羡慕太夫人的,自己啥也不操心,府里都放手,她想操那个的心就一心想着,其他的儿子怎么安排她就怎么来,要不说简单的人快乐的多。
  厨房如今是一个胡铁带过的厨师掌勺,当初是侯府大厨房过来的,是大嫂给举荐的一位,也和厨房吴妈妈连着亲,叫吴高粱,说是生他那年灾荒,别人救济了碗高粱粥才生下来,所以就起了这个名。
  吴高粱手艺不错,跟了胡铁大半年也学的差不多,另外夏墨小叔子王门墩跟着学打个下手,他媳妇王刘氏是厨房唯一的一个女性了,自打紫菀出了事,苏氏就让另外两个小媳妇回了府里,这王刘氏长得跟屠夫似得,又是和他家男人在一块,两个屠夫样别人也不敢惹。


第455章 姨婆
  吴高粱带着厨房里的人都在忙乎,看见太太进来,忙放下手中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