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卿本贤妻-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的太夫人格外的高兴,招呼着随国公、松柏夫人、陶氏吃菜,还给宋表弟和三姑奶奶夹菜,随国公看到堂妹这样也是宽心,终于安生了,没在念叨她的宝贝兄弟了。
但吃到最后,她却又落泪了,说她这么高兴的,可寺里的兄弟却在受苦,随国公皱着眉,松柏夫人和陶氏交换了下眼神,三姑奶奶说道:“我说娘,我舅舅可是有菩萨在寺里照顾,你要是成天为他哭哭啼啼的,惹了菩萨不高兴,到时你可要抓瞎了,我都白给娘说了呀,给你讲的那些娘都忘记啦?”
太夫人赶紧擦了泪道:“没忘,娘这不是一时难过了吗,娘就是为了你舅舅也得高高兴兴的活着,不然菩萨看我哭丧着脸,就提前把你舅舅找去了”
苏氏心道怪不得最近太夫人都是和颜悦色的,没怎么提宋家舅舅,原来是三姑奶奶哄了她,这样才好,你说一个老人在府里成天哭哭啼啼的,让小辈看了也不舒服,苏氏真想给三姑奶奶伸拇指点赞,也就她说的话,太夫人还听些,估计三姑奶奶胡诌了些故事哄着了太夫人。
苏氏赞赏的看了看三姑奶奶,她得意的冲着三嫂笑下,就是松柏夫人也拍了拍三姑奶奶的手,随国公是扭头看看三姑奶奶没吱声,心里也知是这个外甥女哄住了自己的傻妹子。
随即松柏夫人也说了些和佛有关的话,也说菩萨也是喜见参拜人都是笑模样,自己能活那么大岁数,就是天天高高兴兴的,每天拜佛保佑家人健健康康的,所以菩萨才让自己还活着看儿孙们的开枝散叶,你要是成天不高兴,菩萨就让你赶紧另外投胎吧,菩萨看着也心烦。
这话和三姑奶奶说的差不多,太夫人爱听,就又和松柏夫人请教长寿的秘诀了,这人老成精,松柏夫人还能不把个糊涂的太夫人说的喜笑颜开的?
就是散了都拉着松柏夫人的手非得挽留住到庄子里,苏氏也一个劲的邀请,但松柏夫人估计住不惯别的地方,还是带着三姑奶奶告辞了。
随国公也带着美姨娘走了,走之前一再交代三老爷好好照顾母亲,三老爷抱着旻山是连连保证,随国公这才放心的返回京里了。
苏氏安顿好太夫人,又去了大嫂屋里,陪着大嫂说说话的,回去后就赶忙洗了躺下,说啥也不陪还有精神的三老爷去外面溜达。
躺下的苏氏心里哎呦哎呦的,这哪是来散心呀,要是隔几天来招待应酬下,还不如呆在府里哪。
第二天苏氏大姨妈来了,刚好有理由不陪人不出去了,就在陶氏的屋子里窝着和大嫂聊聊天的,太夫人还关心的过来看望了媳妇,交代下人好好伺候,让苏氏觉得这时的太夫人也挺可爱。太夫人是个简单心思的人,所以她生的三老爷也是个简单心思的,三姑奶奶不算,身子虽然是太夫人生的,芯子换了的。
太夫人除开她偏帮宋家舅舅外,其实也是个单纯可爱的老太太,想起关心她也会关心小辈,没什么复杂心思,虽然有时会想一出是一处,但没恶毒心思。当年三姑奶奶让她别老是让儿媳天天来请安,自己还得早起候着,太夫人也就改在初一十五请安的规矩,三姑奶奶忽悠她不要和宋舅舅家结亲,说了太夫人不听,三姑奶奶和她闹她也就没强硬着来,儿子的话太夫人还想压住,但三姑奶奶的话,她虽然压不住,压不住就会听了。苏氏想这母女俩肯定是前世的冤家。
苏氏就想前世的自己也是个心思简单的,却在对待家人总用自己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却让家人都离自己越来越远,最后明白了,可固执的自己又觉得改也来不及,就任由事态严重化。
如今的自己还是个简单的人,也会想一出是一处,这建庄子也好,开旻雕和旻福也好,都是心血来潮的冲动,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好在三老爷也是个不懂经商的,任由自己瞎指挥,苏氏想到这就希望菩萨保佑自己,可千万别赔钱,三房的全部身家都搭进去了,要是赔了钱,可真没法翻身了,等于自己把儿孙的钱都祸祸没了,这以后,就啥都别琢磨了,之前还说三姑奶奶不会经营,自己不比她强到哪去,还是乖乖的在府里抚养旻山长大吧。
就这么的窝到自己亲戚走了,才又精神抖擞的陪着太夫人和大嫂每日庄子里走走,一早磕磕长头,还带着俩老太太看了看后山养的鸡,陶氏对这到是感兴趣,还自己动手喂了小鸡子。
太夫人是看哪个顺眼就让人抓了说炖鸡汤喝,还笑眯眯的说道:“她大嫂,明年咱还来庄子,你可得一定要来,我觉得咱还能说到一块,我也爱听她大嫂说话”
这俩个只差个十岁吧,却是两辈人,所以,陶氏就不看着小姑子的面子,是个晚辈也都是哄着太夫人说话的,陶氏心里嘀咕,我又不是来你谢府打秋风的亲戚,明年还来奉承你呀。
苏氏在旁笑着不说话,看着大嫂笑眯眯的婉转拒绝太夫人。大嫂每日的和太夫人说话,也忘记苏府的烦心事了,在这陶氏要维护小姑子的面子,又要奉承太夫人,可不就忘记自己府里的糟心事了。
这也是苏氏叫大嫂来的原因,头疼应付太夫人总比记挂自己府里糟心事要好,没那么闹心。
苏氏还让厨房变着花样给俩老太太做吃食,尽量是清淡又新颖的菜,还逗着太夫人和陶氏吃芥末木耳,这木耳和芥末都是可以清血管的,每日吃点对身体有好处。
太夫人还能吃点芥末,陶氏是说啥也吃不下,苏氏也就罢了,以后交代伺候的人,每天做些木耳菜让大嫂吃吧。
第395章 出事
罗先生很是中意庄子的凉爽,天天揪着九郎上课,还给他住的那栋房舍起名叫青松居,自己书写了狂草交给了九郎,九郎拿给三老爷看,三老爷是看了满心欢喜,直道比自己写的强太多,马上让人送到旻雕照着刻了门匾给挂上了。
这山水涧旁边就是青松居,得,两栋都是世外高人隐居的房舍名了,苏氏心道。
庄子里还有别的来蹴鞠的,谁也没想到,太夫人对这蹴鞠分外中意,还让下人留意,要是有蹴鞠的,她就去观看,一帮汉子满场跑,散座有些来观看的,都是蹴鞠的亲朋好友的,那头包厢里一个几个人围着一个白发老夫人在那观看,弄的本想光膀子蹴鞠的汉子儿郎都穿好了上衣。
太夫人还让下人给参赛的煮了绿豆汤喝,踢完上半场还给每人一块点心,有次还让厨房烤了十几只鸡给蹴鞠的人。搞得来蹴鞠的人都心里嘀咕,这老夫人不是京里传闻的那么糊涂人,多和善呀。
陶氏对着不感兴趣,苏氏就让大嫂在屋子里歇着,自己和三老爷陪着太夫人观看,可苏氏也对这没多大兴趣呀,每次都是陪太子读书,很无聊。
看了几次,太夫人就看出了点名堂,分得清哪个是哪方的,她看衣服颜色。最早来蹴鞠的一看宋八是红色队服,周六是蓝色的,其他来比赛的都各自挑了颜色来区分。
苏氏不好强装有兴趣的陪着太夫人一起观看,还要随时的讨论,苏氏就让刘婆子迅速的了解个蹴鞠的皮毛,以后就是刘婆子和太夫人说的热乎朝天的,太夫人还拿出五两银子和刘婆子赌哪场银,刘婆子虽然心疼,咬咬牙的赌了,好在不是总输,为了不输银子,刘婆子找了个会蹴鞠的下人,埋头苦学了蹴鞠的规则和踢法,这就赢的多,输的少了,把个刘婆子乐的比太夫人更愿意看那蹴鞠。
这让苏氏还对三老爷说,宋家肯定祖上有好赌的,宋家舅舅赌,没想到太夫人也好这一口,她要是个兄长,也没准是个赌徒。三老爷不爱听这话,说自己兄弟姐妹就没一个好赌的,苏氏见三老爷不高兴,忙又找借口给圆回来。
胡铁身子好了后,苏氏就大吃了一顿烤肉,吃的只在庄子里遛弯揉肚子,嘟囔不再馋嘴,三老爷就笑道说太太吃完就嘟囔,可下回还是要吃个肚儿圆。
苏氏也不让二奶奶和五奶奶俩人俩人来请安,有时吃饭也让她俩带着孩子单独去吃,婆婆太婆婆的,她俩来了还得服伺,还不如自己自在的在自己屋里吃哪,九郎大多和罗先生在一起,一天出现了,太夫人还纳闷,怎么孙子也来了都不知道的,老人忘性大,又快活的惦记看蹴鞠,早忘了还有个孙子在庄子里读书哪。
栏姐儿可玩疯了,还在有个腿快的麦苗跟着,随时追上她抱回来,苏氏就对二奶奶说就当给孩子放假,别干涉太多,让栏姐儿痛快的玩几天,但要告诉她回府后就要节制了。
其中三姑奶奶又来了趟,没说她要说的事,只是陪了太夫人看了场蹴鞠,和苏氏闲聊了半天。三姑奶奶说端和郡王府的老二成亲了,娶得舅家的表妹,场面很热闹,还邀请了松柏夫人,但松柏夫人没去,只让世子夫人去了,三姑奶奶满脸羡慕的说着听来的热闹场面,满脸春色。
苏氏没给她说过那郡王府老二看中七娘子的事,现在就更没必要说了。只是听着也没插言,但看着三姑奶奶如今的神色里露出的甜蜜,心里暗道不好,但也不主动问她。
就这么,还有一周就要八月十五了,陶氏也要回府准备过节事宜,苏氏也要准备的,可惜还说多住一个月的,可太夫人还来了个老了老了成老顽童了,说什么你们回府,她十五前一天再回去,苏氏哪敢把她独自留在庄子里,就哄她说,以后有蹴鞠就送她过来看,不用在这守着,太夫人这才意犹未尽的回府了。
事先通知了苏府,这次来接的是苏氏大侄子苏哲志,来后给太夫人请安后,连连多谢太夫人的邀请母亲来庄子散心,太夫人如今看谁都是高兴,还掏出给封包给了苏哲志,苏氏心道不知太夫人准备了多少封包,随时都可以掏出来一个。
两府人马相互告别,苏氏陪着太夫人坐一辆马车,听着太夫人还惦记哪个勋贵家的还要来蹴鞠,说到时要给那家太夫人下帖子一起来观看,苏氏笑眯眯的附和,说到时有哪家比赛的,都让太夫人去邀请那家的老妇人一起去看。
苏氏心道惦记看蹴鞠比天天惦记宋家舅舅强,看蹴鞠那是高兴,惦记舅舅说多了就要掉泪,以后就让刘婆子陪着来看蹴鞠好了,就是赌个几两银子也不算什么,这么大岁数了,也不可能烂赌成赌鬼的,图个乐子罢了。
回到府中,送太夫人回去了缘草堂,二奶奶和五奶奶也给婆婆辞了回自己院落,苏氏就对三老爷说了声,去了侯夫人那,多日不在府,问问大嫂府里有什么事没。
侯夫人见苏氏来了,很着急的就说道:“弟妹你可回来了,我都想去庄子里找你的,你可不知道,最近你们都不在府,那二房可是出了个事,二太太是和二老爷大吵,具体的怎么还不知,就是知道二老爷和四爷的妾,俩人同时都失踪了,说是俩个妾都是二太太给的,还都是她身边的人,一个还是二太太自己奶娘的闺女,弟妹,你说这叫什么事,父子俩人的妾同时就这么没了,侯爷前前后后的检查了府里,没有外人闯进的,就算有强盗进来,抢父子俩的妾干嘛?”
苏氏心里一动,那是降香和绿娥,秋叶总嘀咕奇怪的事,苏氏心里豁然开朗,怪不得自己老觉得怪怪的,却又说不上来哪里怪,这降香有股子那么种的感觉,这么一想这两人就不奇怪了,怪不得降香总是相帮绿娥的。
苏氏开口问道:“那报官了吗?”
侯夫人道:“二太太要报官,二老爷不让,嫌丢人,说给人掳了也好,自己偷跑了也好,说出去总是让人笑话,还怪就是二太太总是欺凌绿娥没准受不住才跑的,二太太就因这和二弟吵闹的”
苏氏道:“也是俩个可怜人”
侯夫人道:“是呀,你们不在府里这段时间,听下人们说,那二太太把绿娥折磨的不像样,那俩手都给废了,你说她咋就那么狠的,一个不会生孩子的妾,能碍着她啥事,就因为二弟去小妾房里次数多了,就这么折磨人,咱府里还没有过这样的,就是太夫人当初也最对罚姨娘跪俩时辰罢了。我看二太太是失心疯了”
第396章 偷跑的妾
苏氏听了大嫂说的事好吃惊,问道:“那二哥也不管的?就算是个妾,又是你宠爱的,就任由自个媳妇折磨?”
侯夫人轻蔑的一哼,说道:“男人吗,还不是图个新鲜,听说二弟在外又有个相好了,哪会记得府里的妾?这二弟就是这毛病,就爱个外面的,还不知又是个什么个东西,要是遇见个难缠的,我看够他喝一壶的,反正分家了,侯爷也管不着,就是没分家,侯爷也管不住他的”
苏氏从大嫂那回来,就叫了秋叶进来,问问二房咋回事,秋叶也是等着太太回来好汇报的,早就在耳房候着哪。
秋叶进来福身后也着急的说道:“太太,这二房出了事”
苏氏打断她说道:“我知道那绿娥和降香跑了,说说有什么不寻常的吧”
秋叶顿了下说道:“太太,盯着降香的二房的一个小丫头说降香走前曾给小二郎喂了糕点,但没见小二郎有什么不适,四奶奶也没觉察”
苏氏就又阴谋论了,这二房没一个孩子出生,之前也见降香烧了什么药粉,那回还惊的自己把三房都检查了一遍,这二房没孩子出生不会这都是她干的吧,秋叶就说过她是个狠的。
苏氏又问三房看的可牢?降香有没有接近三房的人,秋叶道:“太太不在府这段时间,奴婢盯着哪,三房还有秋枝姐,奴婢们守的紧,不过,那降香从来没和三房的下人来往过,也只呆在二房不怎么乱窜的,看着倒是老实的紧,除了时不时偷着去看看绿娥”
苏氏心道咬人的狗是不叫的,对着秋叶笑道:“辛苦你们了,一会让春草赏你们,这以后都要盯紧点,谁知哪个还有什么坏心思的,咱不去害人,但总要提放些”
秋叶眉开眼笑的福身道谢太太赏,又接着说道:”奴婢跟了太太算是享福了,下人们都说太太是个慈善人,不像二太太那么恶毒,太太不知,二太太让绿娥在滚水盆里给她洗帕子,绿娥的双手都给烫烂了,要奴婢也说是那降香看不过去帮着绿娥跑了的,奴婢听了都浑身打颤,二太太怎么如今变成这样了?以前最多是伸手掐几下的,这次跟中了邪似得,咋就那狠的?”
苏氏听了也是浑身打颤,心里气的不行,不喜小妾,打发了就是,用的着这么折磨人吗?苏氏最恨这种欺负弱小之人,如果这小妾暗害你了,你打杀了也好,用不着对个你自己安排给相公的妾,还绝了人家生育的一个妾这么温水煮青蛙的折磨吧?苏氏原本还说过二太太也就是让人烦的,还不是恶人和狠人,咋就一年多变成这样了?更年期也不会把人性子都给变了的吧,还是以前自己并没了解她?
苏氏不想听这让人糟心的事,就打发秋叶下去了,回头恨恨的对春草说道:“我就见不得折磨无辜的人为乐的恶人,二太太不要撞在我手里,到时看我收拾她吧,等着瞧,我还非要折腾折腾她才是”
春草道:“太太是心善,咱侯府也没有过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别的府上还有比这更糟心的事哪,有的贵妇外面看着慈眉善目的,回到自己府里可是吃人的老虎,有家的府里年年有抬出去葬了的妾室,还真不是爷们干的,都是正室干的,要不有些骨气的,宁可嫁个穷人当原配,也不给人当妾的?就是命丢了不过一副破草席”
苏氏恶寒,越发觉得老天是照顾自己了,没穿到绿娥的境界,如果是那样,估计自己不是砍对方一刀就是砍自己脖子一刀,可不愿留在这里受折磨。
苏氏不想再谈论这让人不开心的事,让春草去给各房去送庄子里带回来的鸡,让多给六奶奶几只,养着慢慢炖汤喝。
苏氏呆着想了想,就叫了秋藤,拎着两只鸡去了太夫人那。
太夫人正歪在床榻上和刘婆子讨论那蹴鞠的,见了苏氏进来,正了身子,笑眯眯的道:“媳妇怎么来了?”
苏氏挨着太夫人坐着,也笑着说道:“我给母亲拿来俩活鸡,都是从庄子里带回来的,让刘嬷嬷先养着,母亲啥时想喝鸡汤了,就让厨房炖了”
太夫人道:“好媳妇,就三媳妇还时刻想着我这老太婆的,你看我进屋这么久,就你大嫂还来看看我的,那二房的人都没见着,这不是自己亲生的就是不行,幸好娘还有你这个好媳妇,不然是老了都没人管的呀”
苏氏道:“那也是娘心善,才惯的媳妇们能这么自在的,我大嫂都说咱府里太夫人可真是个和蔼慈善之人,给那来蹴鞠的人都吃鸡喝汤的,所以呀,菩萨才保佑咱府里儿孙满堂的,媳妇也是拖了母亲的慈善的福,才一口气生了四个儿郎,大嫂不也生了三个的?就是母亲也都是两个嫡子三个嫡女,还个个都健康的活到这么大岁数,就是我家老爷都说这都是托了母亲的福”
太夫人点头道:“可不是,要是这么说,我可是谢家大功臣的,谢家祖宗才会保佑我这病了还能恢复道能走能说话的,有的老人中风了就话都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