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乱世有空间-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斤最少10文钱,少于10文宁可不卖。这卖东西就是这样,你的东西好要是卖的便宜,反而不着人待见。”司徒嫣是想借机锻炼一下四人,可这第一次出门,二郎和四郎都不适合,二郎冲动,四郎胆小,反而是大郎沉稳,三郎机智。
    “也好,那县城外头也不太平,明天还有阿牛婶儿他们,差不了。”李大郎本就不愿小妹跟着去,怕要是有人闹起来,再伤了小妹。三郎觉得这是小妹相信他和大哥,一心的要把这件事情给办好喽。
    第二天司徒嫣比李大郎几人早起了一会儿,先将豆芽从戒指里取出放进两个用布包好的大筐里,又找了两个被子盖了起来,免得冻伤。等吃了早饭,这才让李大郎将筐摆上车。等狗子来时,几个人这才一起出门。
    送走李大郎一行,司徒嫣这心就一直提着,一时怕这一路不安全,一时又怕东西不好卖,等的急了,也会自嘲一下,还不如当初自己也跟去,也省得在这儿闹心。
    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司徒嫣带着雪狼进了山。二郎和四郎并没有因为这次没一起跟去而有什么不喜的,反而他们更愿意留在家里和小妹在一起。
    午时刚过,司徒嫣带着吃饱喝足的雪狼转了回来,今天雪狼运气很好,抓到了两只免子,只是有一只是怀了孕的母兔司徒嫣不忍,将其治好又放了。雪狼也没在意,反正一只兔子也够它吃的。
    等回到家,看见院门开着,听到三郎的声音传了出来,才知人已经回来了,忙快走了几步。
    李大郎先看到了司徒嫣,帮着她把篓子取了下来,“小五,俺们今天卖的可好了,只去了一家酒楼,就全卖出去了。”
    “可不是的,那掌柜的一个点儿的追问这‘银丝菜’是咋种出来的,抓着俺都不撒手。”三郎学着掌柜的样子,逗得一屋子人都乐翻了。
    “那掌柜的可有叫掌勺的师傅试着做了?”
    “小五,你真神了,还真让你说着了,那掌柜的问俺这东西要咋吃,俺就按你说的告诉他,可以做汤,也可以炒肉丝,还可以焯了拌凉菜,掌柜的都试了一下。就把菜都留下了,就按咱要的价给的。”
    “大哥,当时那掌柜的可有报价?”
    “没有,是俺报的价。”
    “大哥,下次再有这事儿,你可以让掌柜的先报价,他没见过这个东西,也许他报的价要比俺们给的还要高些。就算低了也不怕,俺们还可讨价还价。”司徒嫣是将自己的经验通过这些事情一点点的教给四人。
    “还真是的,俺咋没想起来?那是不是俺卖少了?”
    “大哥觉得五斤的马料豆就能赚一两银钱,是多还是少?”
    “俺觉得挺多的。”
    “那就是了,俺说的只是也许会多些,其实这一两银钱已经不少了。那掌柜的可还有话?”
    “有呢,问俺啥时候再去送?俺说要等三天。”
    “这就好,这东西送的多送的勤了,反而不值钱了。”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这才吃了午饭各自去歇着。

  ☆、123章,过滤榨汁熬砂糖,稻杆桔棒成细料

家里的营生和婶子们的事都解决了,司徒嫣又带着李大郎几个开始忙着制糖。
    将秋天收上来的2亩甘蔗都取了出来,用压榨法将甘蔗里面的水分榨出。再用纱布将杂质滤掉,把滤好的甘蔗汁蒸煮消毒。再进行熬制脱水。每天除了给豆子浇水,隔个两天还要摘一次豆芽,其它的时间就是忙着制糖。
    李大郎几个负责前面的几道工序,司徒嫣负责最后的熬制脱水。一直忙到十一月初四,这才做出200斤白霜糖,150斤赤砂糖,和50斤黑糖。
    李大郎正带着弟弟们在灶房掐豆芽,明天是往县城的酒楼里送豆芽的日子,见司徒嫣进了灶房,二郎好奇的问,“小五,这糖又不拿去卖,做这么多的,要是放坏了可咋整?”
    “二哥别担心,这糖俺有法子能存好,坏不了,这个东西和盐一样虽然不能卖,但俺们做点心时可以用,有了自己做的糖,也不用再上官糖铺去买了,这省了成本,不就是赚了钱。”
    “俺咋把这事儿给忘了,你看俺这脑子!”
    “不是二哥忘了,是二哥太忙了。这接下来的日子哥哥们还有得忙,怕是要等进了腊月才能好好歇歇。”
    “这有啥,只要能赚钱,再多的活俺也能干得了。”
    “对,二哥说的对。只要能给家里多赚些钱,让俺干啥都行。”至从三郎的磕巴好了以后,反而四郎的话少了很多。难得这次他反应这么快,及时接了话。
    “那可不行,四哥就不怕哪天小五把你卖喽。”
    “俺才不怕呢,要是哪天吃不上饭了,不用小五把俺卖了,俺自个儿就把自己给卖喽。俺一辈子也不让小五吃苦。”司徒嫣被四郎这话吓了一跳,可等冷静下来,心里一阵发暖,“四哥净胡说。以后再也不要说这话。”
    司徒嫣说了四郎一句,转身去烧水做饭,并没有看到李大郎几个竟然很赞同四郎的话,都用关爱的眼神看着那个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这个小身影,是他们的全部,更是他们活下去的信心,如果让他们用命去换,这几个人也不会眨一下眼睛。
    吃晚饭的时候,司徒嫣把接下来的打算和几个人说了,“大哥,柴房和杂物房里堆着的苞谷桔杆和麦杆、稻杆,俺想趁着这些日子把这些都碾碎了,和麦麸、糠皮和在一起制成细料砖,留着给‘胡萝卜’当饲料,也不知明年是个啥光景,要是再这么旱下去,俺怕到时候人能吃饱,可牲口却断了粮。”
    “行啊,这是好事儿,田地都用豆秧子肥地,这些个东西也用不上,而且那苞谷杆子、苞谷棒子的也没有柴火禁烧。要是能做成细料给骡子吃,那可剩了不少的事儿。”
    “这个小五不用管了,俺和二郎就能干。”
    “哥哥们还要忙着掐豆芽,卖货的,俺们还是一起干,人多力量大。”
    这事儿定下,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又开始忙着做细料,司徒嫣还把掐下来的豆瓣晒干和了进去进行发酵,这样做出来的细料口感更好,牲口更喜欢吃。又以五文钱一大捆跟村里人买了些当初旱死的苞谷杆,一起做成6000斤细料,每十斤压制成块,一共做了600块,每五个装一袋,一共装了120包,因为是发酵好的细料不适合长期放在外面保存,所以将100包收进了戒指里存了起来。
    白天一家五口人从早忙到晚,这些日子司徒嫣连陪雪狼进山的时间都没有,每次都是放它自己进山觅食,这雪狼也精的很,每次捉到猎物都叼回来先给司徒嫣扒皮。因此司徒嫣戒指里的皮毛一点点的越攒越多。
    阿牛婶儿和四婶子,数着每天赚来的银钱,心里乐呵,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这次卖饼子司徒嫣并没有叫上福婶儿,是因为村正家的日子比起这两家要好过的多,这事儿要是再多加一个人就要多分出去一份儿。
    可也不能啥也不找福婶儿做,进了十一月,司徒嫣还是找亮子娘和亮子媳妇一起剪窗花,又给福婶儿准备了一些布头做福娃。只是这次要的少,所以只找了这两家,就算卖不出去,司徒嫣也照给两家发工钱,和去年一样做一个福娃10文钱,司徒嫣一共只要了30对。而窗花2文钱剪一张,也只要了100张。
    今年年景不好,所以福娃一对只卖50文,而窗花加对联,一套才卖20文,除去成本,两样司徒嫣一共才赚了2400文。福婶儿得了600文的工钱,亮子家得了200文的工钱,司徒嫣又给亮子家送了1两的粳米和5个鸡蛋,虽然不多,至少让这两家能有银钱过年。
    进了腊月,李阿牛就领着山娃子回了家,他们家借了司徒嫣2两银钱交齐了赋税,所以只用服三个月的“更卒”役就可以了。这事儿在李家村还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只是这李阿牛一家可不是李大郎几个娃子,能任人嚼舌,所以村妇们最多只在背地里议论没啥人赶去盯梢。
    李阿牛回家后特意去了趟司徒嫣家,将役上的事儿和司徒嫣说了,有了工棚,官差们对李家村的人都还不错,虽然吃的和以前一样,可活儿却轻松了不少。
    他回家时,就知道司徒嫣又是出粮又是借骡车的帮着他媳妇进城赚钱,家里这才只一个多月不但把借的2两银钱还了,还赚了800文。这无债一身轻,他怎能不欢喜。
    司徒嫣这边干的热火朝天,远在南吴国的平南侯府这会儿也闹得不可开交。端木玄的母亲平南侯夫人,正忙着给儿子挑选侍妾,今年儿子已行过冠礼,可她给儿子安排的通房,儿子连碰都不碰一下。而她只给侯爷生了这么一个儿子,也是府中唯一的嫡子,倒是府上的庶子却有二个。如今庶子的侍妾通房的都有二三个了,她又怎能不急。
    忙了三个月选了三户人家给儿子挑,可这会儿连儿子的影儿都见不着,急得侯夫人想要进官请旨,强压着儿子开荤。
    平南候世子自然就是吴谨的朋友子恒,也是司徒嫣所认识的那个神秘富二代。而这位二世祖,这会儿正坐在七皇子的别院里,惬意的喝着茶听着曲儿。全不管自己府里闹的鸡飞狗跳。
    “你小子打算在我这儿混到什么时候,再不回去,大伯母可就要杀过来了,别怪我到时出卖兄弟。”
    子恒哪里管这表兄说些什么,翘着二郎腿,闭着眼只管听曲。
    “你说你,这有个通房,纳个侍妾就跟要你的命一样,那美人儿一个个娇滴滴的,就算不解风情,内里无秀,可至少也不会惹人讨厌不是?你总是躲个什么劲儿?”
    “你喜欢明天我就把人给你送来,你好好享用。”
    “我可不敢要,那是大伯母为你千挑万选的。我听说有一个还是吏部侍郎嫡出的女儿,好像是什么京城三朵花之一。配给你当个侍妾你还挑三拣四的。”
    “你府里倒是也有一朵花,我怎么没看你去陪着,却跑来陪我在这儿听曲儿喝茶。”
    “你饶了我吧,那可是朵刺球儿花,是皇后的亲戚,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啊!可你不一样,这三位美人可都是大伯母亲自为你选的,又不是什么眼线,你还怕什么?”
    “怕烦,话不投机半句多,和这些人没什么话讲,更谈不上喜欢。只觉得无聊。”
    “大伯母又不是让你找人闲聊的,你只要往床上一躺,灯一熄,不就全结了。”
    “不会是你府上的全是这样儿的吧,难怪你修了这么个别院。”
    “行,我说不过你,可我这儿你也不能呆了,大伯父今天发了话,你要是再不回府,以后也就不用回去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嗨,要是母亲当初再多生一个,我宁愿不当这个世子,不回侯府。”
    “你倒是洒脱,难道连父母都不用尽孝了。”
    “孝是要尽,可我也不会搭进去自己一生的幸福。宁愿不娶,也决不要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
    “这又不是娶亲,只是纳个妾,看把你认真的,妾就是个玩意儿,喜欢就叫来,不喜欢你也可以放在一边不理会。至于吗?”
    “……”子恒完全无视了子楚的话,给了他一个后脑勺,继续听曲儿。
    如果司徒嫣听到这些一定会为子恒拍手叫好,更会狠狠的揍子楚一顿。可惜这些话在很多年后她才有机会听到,而且第一次听到时,她不但没拍手,还瞪了人家一眼。
    当然子恒最后还是不得以回了平南侯府,侯夫人也如愿的将吏部侍郎的嫡女接进了府,只是被世子爷圈了个院子当宠物养了起来。气得侯夫人进官找端木皇贵妃告了儿子一状。
    只是这当姑姑特别疼爱这个侄儿,知道侄儿不喜这女子却也不强求。而侯爷一向不理这些事儿,侯夫人只得偃旗息鼓,转为怀柔政策,天天挨着儿子的耳边念道。当然子恒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最终的目的就是不上美人床。
    南吴京城的一段小插曲,对任何人都没什么影响,大家的日子都平静如常。就更不用说远在北魏东北的司徒嫣了。而唯一能牵动司徒嫣的怕也只有远在六安县的亲大哥吴谨,但也只是在她不忙的时候偶而才会想起。
    和司徒嫣的没心没肺不同,吴谨倒是时常想起她这个妹妹。甚至还会为她茶饭不思。也幸而李有柱常在身边劝慰,不然以吴谨的性子,早就骑马去东北接人了。
    不管是南吴还是北魏,最终大家的日子都要过,不论是住大宅门还是在穷农村,几个人都在努力生活,努力活着。

  ☆、124章,八样粗粮熬成粥,一家一斤腊八粥

司徒嫣和李家四兄弟,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渡过,终于在进入腊月时除了每三天要卖一次豆芽,下雪是要存积雪水。其它的时间都用来练拳、射箭、读书。而司徒嫣得了空儿就带着雪狼进山去玩。
    腊月初八,又是一年腊八节,比起去年用糯米、粳米、粟米、红豆、绿豆、桂圆、松子、红枣做的八宝粥,今年就简单的多,只用了点糯米、粳米、粟米、红豆、绿豆、苞谷渣子、蜀黍和黍(黄米)祭了八谷星神之后煮了一小锅的八宝粥出锅时放了点自制的白霜糖,虽然用料没有去年好,可在这灾荒年也能吃到这样的粥已经是一般人家比不了的。
    吃了早饭,司徒嫣和之前一样做了一点儿腊八蒜留着除夕夜时沾饺子吃。忙过了家里的事,司徒嫣和李家四兄弟商量,“今天是腊八,又赶上了个灾荒年,村里人家这日子都不好过,虽说有几家今年跟着俺们赚了些银钱,可这一交税,全折了进去还不够的,俺想着送些粮食给村正叔,让他熬些八宝粥给村里人分分,哪怕是一家只能分一碗,也算是过个节。哥哥们觉得这样可好?”
    “俺觉得挺好的,大哥咋看?”二郎觉得挺好,这几天有空儿,他本想去找村里有往来的几家小子一起出来玩,却发觉这几个人都猫在家里,不肯出门,说是一出门走多了就饿,还是躺在家里不动的好。
    “小五,以前你说做事要低调,不能让别人眼红惦记上,俺们这样做,不是明着告诉村里人,俺家有粮?”李大郎这些日子也学会了遇事多想想,他也不是觉得不好,只是怕家里出啥事儿,到时再吓了弟妹。
    司徒嫣心里很高兴,她不是要四位哥哥盲目听从,而是要他们学会思考,至少要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大哥,俺将东西给村正叔送去,事儿让村正叔去做,俺们是做善事儿不留名。只要村正叔不说,没人知道是俺们做的。”
    “小五,这东西是俺们家出的,却要让村正拿去送人,俺这心里不是个味儿。”二郎也不是不喜欢村正,只是觉得自己家的东西送人,虽然不指着人家道谢,可至少也要让别人知道。
    “二哥,做这事儿,只是让俺们自己心里踏实,人活着只求无愧于心,不求追名逐利。”
    “虽然俺心里明白,可心里还是不得劲儿。”
    “小五,你这么做是不是想着帮村里人一把,虽然给的东西不多,但就像当初你刚来时跟俺们讲的,人活着就要有希望,你是想给他们一个希望,让他们像当初俺们一样能有勇气活下去?”三郎看的更深,想的更多。
    “对,三哥说的很对,这就是俺想的。俺们住在李家村,要是这村里只有俺们一家人,那还叫村子吗?这日子过的就是人气儿,是要有人相互帮扶,所以至少要让村子里的人都能活着。”
    “俺明白了,俺也觉得这样最好,即不让人看着俺们家眼红,人常说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俺们这做了善事,更是吃得下睡得香,也是为在天上的父母积德积福。”
    “小五,俺也愿意。能给爹娘积福,也好让爹娘早登极乐。”每次一提到爹娘,四郎的感促就特别深。
    “既然哥哥们都同意,那俺先去把要带的东西备上,一会儿和大哥一起送去给村正叔。”司徒嫣见四兄弟都不反对,这才进了灶房,从粮架子上取出1斤苞谷渣子、5两粟米、5两黄米、5两蜀黍、1斤地瓜,又从戒指里取出1两赤小豆、1两青小豆(绿豆)和1两赤砂糖,还给村正准备了1两盐单独找了张纸包了起来。
    东西准备齐,司徒嫣叫上李大郎和他一起去了村正家。
    “旺福叔在家吗?”
    “是丫头吧,快进来,你叔他在屋歇着呢。”福婶儿听到叫门声,赶紧从灶间出来开门,“哟,大郎也来了,快进来外头冷。”
    进了正房的灶间,转进老村正在的里间,这才见到老村正和村正正坐在炕上抽着旱烟,屋子里有些呛,司徒嫣暗暗咳了一声,这才将来意说了,“旺福叔,今天是腊八节,哥哥们想着今年是灾荒年,看着村里的婶娘嫂子弟弟妹妹们日子过的不容易,就准备了些东西,凑了八样想在您这儿熬些粥给村里每户都分点儿,也让大家都能跟着好好过个节。俺们几个年纪小,啥也不懂,这事儿还得您帮着做,就是累了您和福婶子了。”
    “大郎,按理说,这是好事儿,叔不该拦着,可这每家都得分点儿,那可要不少的粮食呢,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