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媵宠-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碗面吃下去; 人舒服多了,宗琮喝了盏茶,才有心情跟盘儿说话。
  “今天上皇后宫里头去了?”
  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皇后娘娘把白术叫走了,我这人心眼小,怕她刁难白术,自然要过去把人要回来。”
  “又粉饰太平。”宗琮笑了下道。
  “我哪有粉饰太平,事实确实如此嘛,”她眨了眨眼,调皮道,“皇后娘娘说内务府孝敬了我两张上等紫貂皮,不在我的份例之内,却被白术明知故犯领了回去,所以就找白术问话。白术也是个死脑袋,就不知道推脱,挨了好些个巴掌,我气不过就找由头把富春给教训了。”
  她捂着脸道:“其实我也知道错了,不该冒犯皇后娘娘,可人家到底也是个宠妃,宫里人人都知道,皇后娘娘一点面子都不给我留,我也要脸啊,今天这事若是就这么过了,以后都要欺负我头上了,所以她打了我宫女,我就打了她的宫女。”
  宗琮被她这副唱念做打的样子给逗笑了,拍着她的手,“还说你不是粉饰太平。”
  “真不是粉饰太平。对了,我还跟皇后娘娘说了几句话,我说我姓苏姓了二十多年,没打算改姓,让她别担心,别找我麻烦,我胆子小……”
  “你啊,真是个磨人精,亏朕还担心你在皇后宫里吃了亏。”
  盘儿拿眼睛去瞅他:“你担心我在皇后宫里吃亏,也没见你来救我,害我想了半天法子才脱身。”
  “你连皇后的大宫女都打了,还担心走不出来?”他伸手去拧她脸颊。
  她捂着脸,就是不给他拧。
  两人闹了一通,心情不好的心情也好了,事情也说清楚了,遂上榻歇息,毕竟宗琮今天也累了一天,一整天都没怎么消停。
  事情似乎就这么无疾而终了。
  自然是不可能的,就算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宫里头这么多双眼睛,就算不知道内情如何,也知道这次贵妃和皇后是真闹僵了。
  傅太后也不知是不知道,还是佯装不知,总之次日去请安没听她提起。倒是皇后这头,事发的第二天她还撑着去宁寿宫请了安,回头就病倒了。
  宣了太医,太医开了药,这下阖宫上下都知道皇后病了。接下来几日皇后免了众妃的请安,又向宁寿宫告了病,就闭门在坤宁宫养病。
  坤宁宫里,陈皇后面色苍白地躺在凤床上。
  宗铎和婉姝刚走。
  事情闹成这样,宗钺都能知道,他们自然也知晓。可与宗钺的心情不同的是,母后俨然是在苏贵妃手里吃了亏……。
  表面上说的是景仁宫领了不属贵妃份例的上等紫貂皮,皇后才发作了贵妃身边不懂事的奴才,为此内务府还专门使了个太监出来领罪。
  谁知转天陛下就吩咐赏了景仁宫,不光有紫貂,还有黑狐、银狐,连向来少见今年贡品里就只有两张的海龙皮,都赏了一张过去。
  还有一张在傅太后那儿,这一张是宗琮自己的。
  这次打脸可打得有些太狠了,这也是陈皇后转头回去就病了的原因。
  富春眼睛都下陷了,都是这两天熬的和哭的。
  她劝陈皇后:“娘娘,就算您不想想自己,也该想想大皇子和二公主。”
  陈皇后反倒很平静,除了脸色苍白些,倒与平常无二,伸手拍了拍她:“我没事,我就是想安静几天。”
  “可是——”富春犹豫了一下,将下滑的被子往上掖了掖:“再过几日就是八月十五了,若是您一直病着,陛下说不定……”
  剩下的话,富春没说完,但是陈皇后会想。
  说不定就会把宫务移交给苏贵妃,毕竟八月十五乃中秋佳节,每年这个时候宫里都要举办宫宴,总得有个管事的人。这宫权一旦交出去,就凭着现在这势头,恐怕再要回来就有些困难了。
  宫权这东西看似轻飘飘,甚至因为内务府的存在,极大的削减了宫权的重量。可对于后宫妃嫔来说,却无意是掐中了她们的命脉。
  就算那个人有宠,她奈何不了她,但还有别人呢。陈皇后可没忘记身后还有个胡淑妃,此人自打入东宫一直与她做对,趁人病要人命这事在宫里历来不少见,她可不想落草凤凰不如鸡,被人趁机打了落水狗。
  所以陈皇后一下子就精神了。
  “你说的对。其实本宫这两天也想明白了,既然那苏氏不屑认回陈家,陈家那边如何想如何打算反倒在其次,陈家只能跟本宫绑在一条船上,鹿死谁手还说不定。”
  陈皇后坐了起来,却因为头晕又倒了回去,富春忙扶住她道:“娘娘,就算您想逞强,也要顾念凤体,还是先吃些东西再说。只要有这个心气儿,就不怕会输,到底您是中宫皇后。”
  之后富春下去给陈皇后准备吃食就不细述。
  盘儿本来还怕傅太后发作自己,谁曾想居然没有。
  扭头见坤宁宫抱病,她倒有点窘了。
  怎么感觉好像欺负了人?
  当然这就是一时的念头,事实上日子该怎么过,还在怎么过。又因为陛下赏了景仁宫,这下景仁宫上上下下都有脸面了,下面奴才个个劲头儿十足,连那日被香蒲叫过去凑场几个宫女和太监,说起那日的事都是绘声绘色。
  虽然她们没进去,也没目睹整个过程,可之前娘娘闯坤宁宫的架势她们看见了。
  她们可不怕坤宁宫呢,且娘娘仁义,没瞧见就因为白术姐姐被坤宁宫刁难,娘娘就亲自去把人要回来了,跟着这样的主子才安心。
  盘儿倒没想到因为这事,让景仁宫上下成了一心,一些刚分来的本来还没有归属感的宫女太监顿时变了态度,以能当景仁宫的人为荣。不过这事也是能预料得到的。
  “行了行了,小话儿在宫里自己人面前说说也就罢,出去可记得把嘴给咱家闭紧些,也免得给娘娘招祸。”冯海笑着说,几个小宫女和小太监笑嘻嘻地一哄而散,他抬步走进殿中。
  “娘娘,坤宁宫那边好了,刚宣了太医。”
  盘儿正坐在炕上喝茶,听闻此言,放下茶盏,又让香蒲给冯海挪了个座,才道:“这事能预料的到,皇后娘娘的韧性可非一般人能比的。”她前世早就有经验了。
  之前宗琮也提过让盘儿把中秋节这摊子事接下,却被她给拒了。她只推脱说,皇后娘娘说不定就……好了,宗琮心知她不想再冒头,也就没多说。不过彼此都心知肚明,如果陈皇后凤体一直不好,这事她总要接下来。
  冯海之前还跟盘儿提了提这事,让她做做准备,盘儿只让他等等再看,果然不出她的所料。
  “既然皇后娘娘都好了,以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别因为那日的事就轻了骨头,到时候惹了事我肯定不饶他。”盘儿道。
  “娘娘放心,奴才一定交代好下面。”
  陈皇后的康愈速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过转念想想马上就要来临的中秋佳节,倒也能明白她为何能好的这么快。
  等陈皇后病愈后带着妃嫔去跟傅太后请安时,傅太后看着她,态度倒没有什么变化,道:“皇后好了就行,也别太辛苦,有些事该放给下面人做,就让下面人去做,宫里这么多事,事事都要亲力亲为,也难怪会累坏身子。”
  “谢母后的关心。”
  这边婆媳两个说着客套话,那边李嫔差点没把嘴里的茶喷出来。
  她赶忙拿着帕子按了按嘴角,用眼睛去瞅太后和皇后,她怎么觉得太后这话有些意有所指呢?胡思乱想着,她又看了看坐在前头的苏贵妃。
  盘儿自然没发现李嫔的眼神,她下首处坐着胡淑妃,见胡淑妃神色难掩憔悴,她借着放茶盏的空档低声道:“淑妃不用担忧,令尊肯定没事的。”
  胡淑妃看了她一眼,扯了扯嘴角,算是笑着应承了。
  其实想想也是,就凭胡淑妃那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这回陈皇后丢了这么大的脸面,她却没上蹿下跳看热闹,实属反常。
  傅太后自然也注意到这点,等和皇后说完了话,又对胡淑妃道:“淑妃定是十分担忧胡总兵,你放心皇帝这次派钦差前往大同时,随同还带了两名太医,胡总兵定会转危为安。”
  “谢太后,谢陛下隆恩。”
  面上带着感恩的笑,嘴里也是这么说着,可胡淑妃心里却十分苦涩。
  她爹若是抗击金人受的伤也就罢,偏偏是金人突袭了大同,她爹急怒之下追出了城,不幸中了敌人埋伏,才坠马摔伤了。虽侥幸保住了性命,但人至今未醒。
  现在说丢不丢脸都是次要了,重要的是人如何,且就算人醒了,一时半会儿肯定不能带兵。
  大同乃九边重镇之一,金人今年既选择大同作为突破口,肯定不是无的放矢,所以朝廷也不可能等着她爹伤愈,必然会另派主将。这次陛下与其说是派了钦差前去探望她爹,不如说是已经做好了换将的打算,只是顾忌着她爹颜面才这么对外宣称。
  可显然这些话是不适宜在这种场合说的,宫里历来少不了捧高踩低之人,一见别人失势,恨不得立马就踩上来,幸亏皇后只顾跟苏贵妃斗着,也没顾上她,不然还不知道她现在怎样。
  按下这件事不提,胡淑妃如何胡家如何,对整个皇宫来说,到底只是小事。
  很快中秋节就来临了,宫里再度恢复到一片热闹之中。


第127章 
  盘儿总结了一下; 每次宫里办宫宴都是老三样。
  站班、看命妇朝贺以及赴宴。
  至于男人们那里是如何,盘儿不知道; 但她每次都期望上午快点结束,结束站班她就能轻松了。
  下午趁着空档回宫歇息; 问了一下才知道建平帝那儿还没结束; 盘儿就睡下了。睡了不到一个时辰醒了; 匆匆梳妆打扮去了宁寿宫; 就听人说边关传来捷报; 陛下龙心大悦。
  宁寿宫临着畅音阁,畅音阁是紫禁城里最大的戏楼之一。
  不过能在宫宴上; 被默许来畅音阁听戏的,无一不是京中达官显贵家的女眷。盘儿到时,傅太后已经在了; 身边除了陈皇后; 还围着一圈命妇。
  戏台上正在演着戏; 多数人都聚精会神看着; 盘儿就悄悄找了个角落; 落座下来。
  因为晚上没什么正经的场合; 盘儿就没穿吉服,而是穿得常服,再加上戏台上锣鼓喧天; 她的落座倒没惹来侧目。
  有宫女上来奉了茶; 问了可是要挪座; 盘儿摇了摇头。
  一盏茶刚喝了几口; 边上就有几个命妇说起闲话了。
  如今这事在宫里已经传开了,俱因捷报是报到宫宴上的,大抵也知道陛下这些日字正因为边关的战况心情不美,特意报上来讨喜的。
  之前盘儿所谓的抽空去歇息,就是在宴上比她位高的人物都离席了,她便也离开。或是回去休息,或是换身衣裳,这是宫里的约定俗成,也就宫里的太后和娘娘们有这个特权,像其他命妇还是要一直等着宫宴用完的。
  就好比傅太后看着是比盘儿来的早,其实在宫宴刚开始没多久就离席了,陈皇后在傅太后离席后没多久离开的,盘儿比她又要晚一点。
  因此这些命妇们都听说了,盘儿的消息反倒晚了些。
  据说,边关那处那些金人之前并不止突袭了大同一处,同时还突袭了宣府,只因宣府的伤亡可以忽略不计,京中才不知晓。
  两处重镇都以为金人只是突袭了自己,便设重兵严防死守,怕金人卷土重来。谁知对方虚晃了一枪,大抵也是在关内安排了探子,获知大同总兵胡炳成重伤昏迷,就暗中集中了兵力再度突袭大同。
  大同本就缺了主将,又因奸细暗中散播谣言闹得人心惶惶,即使设了重兵严防死守,也被金人打得够呛。毕竟是以寡敌众,本以为对方兵分两路,谁知都冲大同来了,当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在这危机时刻,榆林关来了援兵。
  其实也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援兵,而是榆林一个游击带着手下的骑兵巡防边线时,发现金人的动向有异。这人也是个胆子大的,就带着手下为数不多的人缀在后面来了。
  到了后,发现情况不对,此时正好是大同驻军被打得节节败退之际。要不怎么说这个人胆子大呢,他也没算算自己手里有多少人,是不是人家的对手,就虚张声势假装是援兵到了,从后方突袭了金人。
  这一突袭,彻底把金人打蒙了,还以为是真有援兵来了。
  他们本就兵力不足,才会使计攻打宣府和大同两处,看似两实,实际上是一虚一实。可能是自己用诡诈,也怕是大周的人使用阴谋诡计,故意想诱敌深入,实则是想包他们饺子。
  又想大同之后还有太原,若是太原再来了援兵,这领头的金人将军心生退意。退意一生,士气就不足,队伍顿时被打散了,虽然跑掉的金人多,却也被斩首了几百级,这金人将军也被人活捉了。
  事后一查,也是巧了,这金人将军竟是个小王。
  也就是大王的儿子,类似皇子的意思。
  这个功劳可就不小了,足够抹平大同之前失利的那一次。这不,大抵也……清楚朝廷对大同局势十分不满,就专门派人进京来献俘了。
  这事就发生在总兵胡炳成重伤之后没几天,估计这会儿朝廷派去大同的钦差还没到,捷报就报进京了。
  那献俘的队伍大概半个月后就能抵达京城,捷报是八百里加急先到的。而那献俘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游击,据说这个金人的皇子也是那个游击抓到的。
  这不过是茶饭之余的闲谈,盘儿虽听得津津有味的,但并未多想。很快就有人发现她坐在角落里,叫了声贵妃娘娘,然后傅太后那边就听见了,叫她过去。
  过去后也没说什么闲话,就是傅太后嗔怪她怎么一个人坐在角落里了,盘儿则是害羞地笑了笑,说不想打扰太上皇后和各位夫人们看戏。
  这说话期间,一旁坐着的夫人们都有意无意观察着傅太后和盘儿,当然也还有陈皇后,多数目光都是在盘儿身上。
  这苏贵妃也不是第一次见了,倒称得上天香国色,但要说极美也不是,偏偏让陛下一宠就是这么多年,从还是东宫那会儿就极为受宠,如今倒好成了贵妃,连皇后都要被她压一头去。
  当然这些话是没有人在明面上说的,甚至连打量的目光都极为隐晦,让人察觉不出。之后的闲话中,这些心思更从没有表露在言语和行举中,待陈皇后和盘儿都是毕恭毕敬的。
  有傅太后在,坐在附近的夫人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自然没有什么话和陈皇后盘儿这种小一辈的说,这些夫人们都是十分稳重的。直到景仁宫突然来了个太监,给盘儿报喜。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舅老爷在大同立了功,据说马上就要进京献俘了。消息刚递到景仁宫,香蒲姐姐她们都不在,奴才就斗胆来给娘娘报信了。”
  来人正是小田子。
  就是那个被小德子压得一直没冒头的小田子。
  这事盘儿也知晓,所以她下意识以为是不是有人又给她挖了个什么坑,想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要不哪儿冒出了个什么舅老爷。
  她脸上含笑,眼睛却瞪着小田子,心里斟酌说什么样的话,才能把眼前这场面应付过去。若是有人故意坑她,对方肯定还有后手,她又该怎么应付。
  “娘娘是高兴坏了吧?朝廷的捷报都报到陛下那里了,不会有错的。”
  听到陛下,盘儿醒了神。
  小田子既然提到陛下,肯定意有所指,他也不敢明知道帮人害了他就是个死的下场,而明知故犯。
  这时,旁边有人低声议论着大同、献俘、游击的字样,还有人主动跟傅太后解释。
  于是低声议论的越来越多,盘儿听到有人说:“那个立功的游击好像是姓苏,跟贵妃娘娘是同一个姓呢。”
  “这个我倒是没注意……”
  盘儿忙嗔道:“这种事拿到这种地方来说什么,没得扰了太上皇后和各位夫人们看戏,还不快下去。”
  小田子也意识到自己惹祸了,忙磕了个头就下去了。
  虽是如此,之后却没少有人问盘儿其中的事,还有人打听‘舅老爷’有多大,可是有婚配之类的,盘儿都是含含糊糊的,状似好像不愿多提怕抢了风头,实际上连她自己都是一头雾水。
  好不容易把这边应付了,盘儿借着去净房暂时离开了畅音阁的主楼。
  刚走出去,就看见小田子站在外面冒充侍候的太监。
  她领着香蒲一路往净房走去,小田子跟了上来,进了净房,小田子就把来龙去脉说了。
  原来盘儿走后,福禄就来了,这事都是福禄吩咐给他的。也是凑巧,那会儿小德子不在,差事就被小田子给抢了。
  要不小田子怎么被小德子一直压着呢,终究还是差点,具体他也说不清楚,也没敢多问,只说是福公公说的,说苏家……的苏海从大同立功回来了。
  不过盘儿差不多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看来就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宗琮把苏海弄去边关了。
  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她。
  可能在扬州那时候他就做了布置,却一直跟她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