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媵宠-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厢一结合,徐贤妃动的这个心思就有点意味深长了。
  甚至她突然过来请太后做主,说不定就是想试探太后的心思。如果太后着急侄子的婚配,自然会觉得亲上加亲更好。
  堂堂的一个公主嫁给傅家二房的孤子,也算是下嫁,傅家自然要感激徐贤妃这一脉。
  若是不懂内里的自然要问,徐贤妃费尽心思有什么好处?
  好处就在于她还有个儿子啊,而宗琮春秋鼎盛,谁知道能活多少年,皇位未必就能落在前头几个大的身上,历代传位给幼子的皇帝,或者儿子没活过老子的也不再少数。
  反正就是嫁一个女儿,却能把整个晋国公府拉过来,甚至还有傅太后,这个宗琮十分重视的母后。
  这笔账实在太划算了!
  再加上徐贤妃向来低调,婉娴和宗锏也很低调,这么早就开始着手布局着实不起眼。就算退一步来说,不为了儿子,婉娴嫁给傅家的长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一举几得!
  要不,傅太后怎会感叹盘儿越来越不谙世事,都是皇帝护多了。
  她这边还在帮人家说话,其实也是怕太后上火,那边人家不动声色就在对付她呢。以当下这种局势,中宫一系势弱,徐贤妃虚晃一枪不就是想对付她?
  这一切因着念秋和念慈一直跟在太后身边,也知道许多外面人不知道事,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除了感叹徐贤妃藏得深,倒没有其他想法。
  更不会有傅太后多想了的念头,以傅太后在宫里的经验,她既然这么说,就肯定是了。
  “皇贵妃倒是个心思少的,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平时待奴婢们也都是有一句说一句,从不做那些虚头,去年冬天给太后做护膝的时候,还挑了两块好皮子给奴婢跟念慈都做了,也不遮掩,说自己针线活儿不好,都是下面宫女们做的。”念秋道。
  这倒是实情,也是每年都会上演的,平时盘儿少不了给宁寿宫孝敬些东西,东西也不起眼,更不贵重,都是些当用的,自然也少不了念秋和念慈的。
  念慈也笑着道:“太后总说都是陛下护着……的,何尝不也是您护着的,太后又不喜欢心思多的,也就别嫌弃皇贵妃了。”
  这倒把太后弄得失笑了,笑骂道:“两个人被人小恩小惠收买了,倒跑到我面前替她说好话,还用得到你们说?!”
  倒确实不用说,婉婤、宗钤往宁寿宫跑得勤,平日里言语里免不了提几句母妃什么的。傅太后本因楚王那事,多多少少对盘儿心里有些隔阂,之后也淡了不少,就靠着水磨的几年如一日的不变,还有几个孩子,倒挑不出什么刺了。
  甚至这几回宗琮借口不选秀,傅太后何尝不清楚原因,却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这就应了她所言被小恩小惠收买了。
  “不说你们,哀家何尝不也是!心思少有心思少的好处,你们看那有些人不就是心思多折腾的?好好的日子,非要折腾得七零八碎,到最后还不知怎么后悔。”傅太后说得颇为感叹。
  念秋和念慈也知道在说谁,自然不好插言。
  盘儿回去后,说闲话时就把这事跟宗琮说了。
  徐贤妃给婉娴选驸马的时,宗琮多多少少听闻到了点,还以为是未雨绸缪,没想到都到太后那儿了。
  “太后好像想多留婉娴几年,但贤妃好像没太听进去,等贤妃走了,太后跟我说让我多留婉婤几年,不准嫁早了。”盘儿也没瞒着宗琮,一五一十都说了,包括傅太后的感叹之语。
  “女儿家最好的日子确实就是还在闺阁的十几年,太后这种想法没错,倒是贤妃,着急个什么,婉娴才十四。”宗琮道。
  盘儿瞅了他一眼:“怎么说得好像你很懂这些女儿家似的?”
  宗琮倒不是真懂很多,只是幼年跟在傅太后身边,免不了听到些长吁短叹。
  女儿家嫁了人,就万般不由己,从娘家去了夫家,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所有人哪怕是丈夫都是陌生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若是年纪小点的,恐怕在夫家受了委屈,回到娘家也不敢说。
  幸亏他的女儿都是公主,公主就算出嫁了还有公主府,所以宗琮也没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盘儿也没放在心上,毕竟都是闲话。
  不过转头再看婉婤时,不免多了几分复杂。
  一直觉得就是小点点的孩子,突然都能说亲,再过几年都可以嫁人了,盘儿凭生出一种自己老了,孩子们也大了的感叹。
  而婉婤平时宫里也就罢,在西苑就是个野性子,也不过来了两个月,好不容易冬天捂回来的肤色又晒黑了,成了蜜色。
  康健倒是康健,就是看着不像个女孩子。
  盘儿有点着急,也是闲得慌,就让白术帮着调些膏脂,让半夏每晚公主沐浴后,帮她涂一层在身上。
  聊胜于无吧,也免得她再黑下去。
  盘儿觉得把女儿养得糙了,想当年她在婉婤这个年纪,晴姑姑可是把她们教得很精致,日头不能多晒,沐浴后必要擦润肤的膏脂,这是当初自己还小的时候就懂了的事。
  且不提这边,盘儿带着孩子们在西苑里过得无忧无虑,苏家那边却已经急得老房子起火了。
  无他,陈才竟然找到了苏家。


第153章 
  要说这事其实还应在苏江身上。
  如今他身为永顺伯府的大公子; 有个得宠的贵妃妹妹; 身上还有个琐事不多几乎白领俸禄的闲差,这已经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象的日子。
  要说苏江这个人其实也简单; 心思不多; 没什么野心; 最重要的就是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自己的底细,也没把自己看得多高; 领了差事后每日照常点卯; 按点出衙。
  可能因为身处的环境; 他所在的衙门是一个叫僧录司的地方,说白了就是管理大周境内所有和尚的衙门。
  地方的府州县有低阶僧官; 大多是以僧代官,京中的僧录司就不一样了,都是正经的官员。可要说有什么事,还真没什么事,他又是个从八品的右义觉,就更没什么事了。
  毕竟身份在此; 同僚乃至上级也不会把衙门里的事推给他来做。
  公务少,空闲的时间就多,他毕竟也有个差事在身; 不可能不和人交际; 不过他所在僧录司是个清冷衙门; 本身官位也不高; 结交的也都是些低阶小官吏们。
  也不是没有高官结交他; 不过他一般都敬而远之,再加上做人着实低调,久而久之也没人来找他了。
  苏江平时过得日子也十分简单,衙门府里两点一线,顶多偶尔和友人出去喝个小酒什么的,去的地方还都是那些不起眼的小酒肆酒楼的。
  陈才就是他在这种地方认识的,不过彼时他并不知道陈才的身份,陈才也不会说实话,而是谎称是个小货商,两人也算聊得来,还在一起喝了几回酒。
  他并不知道陈才其实陈平武派来的,陈平武这个人也挺纠结,既然女儿都不打算认,何必再想更多,可他偏偏不是这样,总想关心关心捡到女儿这户人家是怎么样的,所以陈才才会冒充小货商来接近苏江。
  小货商好啊,说明没什么身家,会出现在这种小酒肆不惹人嫌疑,而且货商也能解释为何陈才很久才出现一次的原因。
  苏江这边把人家当成了熟人,甚至知己,殊不知人家身份都是假的。
  可陈才在出事后,却一再庆幸留了这么一条后路,因为当时他从陈家出来后,哪儿也没想,就想到了苏江。
  他向苏江求助,说自己这趟来京城半路碰见了劫匪,把货和银子都抢走了,他已经递信回老家了,不日老家那边就会派人来给他送银子,想在苏江家借住一段时间。
  苏江见他狼狈,也没多想,就把人带回来了。
  所以就在二夫人派人到处找陈才,不惜动用娘家的力量时,陈才就躲在苏家,以至于一无所获,成了她的心病。
  而苏家这边,苏江也一直没发现陈才的身份,陈才时不时的出门让他误以为是打听货的消息,甚至还想帮他报官,却被陈才拒了。
  发现有异常的,还是苗翠香。
  现在苗翠香最怕的只有两件事,被婆婆送回扬州,以及丈夫纳妾。
  以前没过上好日子,就想哪天富贵了买几个丫头侍候自己,吃燕窝人参吃一碗倒一碗,等真正过上这种富贵日子,她就发现好像也没想象中那么痛快。
  当贵妇人不光要学会做戏,还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这对那些出身世家名门的贵妇们来说,不过像吃饭喝茶一般容易,但对苗翠香这种出身和性格来说,就很不容易了。
  因为她说错话,挨了婆婆多少训斥。
  好不容易终于能出门见人交际了,她又发现家家户户都不止一个主母,还有很多姨娘通房。
  她偶尔在旁边听来的,那些主母跟姨娘斗的故事,足够她听几天都不腻。可听完了扭头一看,对于苏江来说,自己不就是糟糠妻,若是苏江动了心思纳妾怎么办?
  婆婆能管得住?她肯……定也不会管,毕竟婆婆总嫌弃她生了两个臭小子,连个丫头都生不出来,纳妾正好生女孩儿了。
  于是有一阵子苗翠香特别注意穿衣打扮,还没少去胭脂水粉铺买些香膏胭脂什么的,回来打扮自己。
  她自我感觉不错,落在姚金枝眼里就成唱大戏的了,让她赶紧把脸洗洗干净了,别出去丢人。
  说归说,姚金枝扭头却跟盘儿说了,又把霍嬷嬷给请到府里来,专门教了她几日怎么穿衣打扮。
  毕竟苗翠香年纪也不太大,女子爱好乃是正常,总管着也不是事。
  所以苗翠香特别注意苏江动向,平时也管他管得严,突然见丈夫没事就往偏院里跑,她估摸着苏江莫是在家里养了个暖床丫头,专门不给她知道,谁知道苏江是养了个大男人在府里。
  于是陈才这才进入苏家人的眼里。
  苏江是男人,粗心大意,白天又有大半时间不在府里,可姚金枝和苗翠香不一样,没几天姚金枝就觉得这人有些不对。
  一个外地来京城做生意的小货商,在京中也没几个熟人,怎么就弄得总往府外跑,还看着鬼鬼祟祟的?
  把大儿子叫来一问,才知道这个叫陈江的是儿子在酒馆里认识的。
  相交也没多少次,甚至连对方的籍贯家在何处都不知道,就敢往家里领?姚金枝二话不说,就要把人往外赶,苏江不愿意,觉得损了自己的颜面,母子之前闹了顿脾气。
  可姚金枝这个人向来就是吃软不吃硬,本来就是猜疑,这下看这个寄居人就更不顺眼了,瞅着苏江去衙门的时候,她亲自出面赶人了。
  要说换做之前,陈才自然就走了,可二夫人寻陈才不得,就求助了娘家。
  定平伯府刘家在京中勋贵圈儿里只能算得上中等偏下的家世,这几年刘家也没出几个特别有出息的男丁,都是指着祖上荫恩过日子,但架不住刘家在京城这片也算是地头蛇。
  二夫人的兄弟有一个在五城兵马司当差,交好的三教九流的也挺多,抓一个小小的逃仆自然事半功倍。不光如此,二夫人还借着陈平武有遗物丢失,与陈才失踪也挂上了钩,把事情报到了顺天府衙门。
  所以现在明里暗里都有人抓陈才,这也是他前阵子敢出门,这几天闭门不出的原因。
  这种时候姚金枝赶他,不是将他往死路上逼?
  陈才当初动了心思寻上苏江,就是给自己留了后路,他当时其实对陈平武的死因并不清楚,只意识到这其中有些不对,故意藏起来,就是想查清楚真相。
  如今虽然真相还没查清楚,但差不多已经明白是和二夫人有关了,要不刘家人为何急着抓他?
  至于二夫人为何会对老爷下手?
  这件事当初陈才就觉得不妥,曾说服过老爷不宜隐瞒,可陈平武听不进去他的劝,却没想到最后命丧毒妇之手。
  陈才这阵子总出门,就是去查那个护院和白姨娘的娘家去了,白姨娘娘家并无异常,只是痛心女儿的想不开,可那护院一家老小却莫名其妙消失了。
  陈才倒也犹豫过要不要回陈家,把这件事告诉大老爷和老夫人,让他们替老爷做主,可这个念头刚升起就被压下了。
  他做了多年陈家的家仆,对陈家的行为处事还算有些了解,陈平武的死已经被作为心疾暴毙而告终,就算有他的告密,陈家一时半会也不会拿二夫人如何,毕竟二夫人还有两个儿子,还有皇后这个女儿。
  一旦事情暴露,陈皇后首当其冲,陈家自然不会愿意面对这种损失,所以他回陈家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姚金枝心里正暗骂着这人看着面相挺老实,怎么脸皮如此之厚,她的话已经说得够明白了,苏家不欢迎这种来路不明的人。
  而这边陈才在经历过……一番挣扎,最终想给老爷报仇以及想自保的心占了上风,扑通一声在姚金枝的面前跪了下来。
  他也没隐瞒,从当年陈平武发现端倪,却隐忍不发,只让人在宫里查探盘儿的身份,以及之后发生的事都说了。
  陈才其实想得很简单,也很实用,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苏家和陈家就是对立的,中间还有这么一层复杂的关系。
  就算别的不提,苏贵妃现在肯定想扳倒陈皇后,而他就是扳倒陈皇后的那个利器。
  其实如果能够重来一次,若是知道他当时只是觉得不对下意识藏了起来,就能引发后面的这么多事,也许陈才会迟疑。
  可世上没有那么多如果,现在的如果就是他被赶出苏家,就是死路一条,蝼蚁尚且偷生,他也不例外。
  可他没料到姚金枝的反应却是——
  “你这人可真够居心叵测的,你家老爷死了就死了,你想替他报仇找别处,跑到我们家来做甚?!”
  姚金枝丢下这话,就急急走了。
  临走时还没忘让人看着陈才,别让他给跑了,转头她则把一家子都叫了来,共商大事。
  “要不就把这事禀给娘娘吧?”当了两年伯爷如今已经当得十分富态的苏大田道。
  苏江虽心情复杂,但也跟着点了点头。
  “不能说!”姚金枝一拍桌子,道:“且不说娘娘这会儿在西苑,咱们也不好往里头递信,这事若是让娘娘知道了,她是告诉陛下,还是不告诉?告诉了陛下,陛下必然要惩治皇后,惩治了皇后就祸害了大皇子,也许一时没事,时间久了,若是陛下怨起娘娘了怎么办?”
  “这事谁往上捅都行,唯独不能是娘娘,更不能是苏家!”姚金枝一锤定音,苏家其他人都不敢说话。
  说着说着,姚金枝又恨起大儿子来,骂道:“我瞧你日里老实,原来肚子里也藏了东西,一声不吭就敢把人往家里领,这要是领回个强盗土匪,杀了你一家子,你都不知道!”
  她说的这事肯定不会发生,毕竟是伯府,大小现在也有几个护院护卫了,什么强盗单一人就能闯伯府?苏江也是这种心思才会大意没多想,当然也与他太容易相信人有关。
  “如今把这么个祸根领回来,咱们是装不知道还是知道?若是不知道,以后被陛下知道了,还当是娘娘和咱们背后故意想干什么!看了这两年你都还没看懂,娘娘现在不需要我们帮着干什么,别给她找事就行了!”
  苏江被骂得垂头丧气,苏大田和苗翠香都不敢出声。
  “不行,这个人不能久留,得立马把他撵走。”姚金枝站了起来。
  “可是娘,你把他撵走了,他肯定会没了性命。”苏江犹豫道。
  “没了性命就没了性命吧,这是他的命,反正他不能留在这儿,留在哪儿都不能留在苏家。”


第154章 
  姚金枝亲自去了偏院; 让陈才赶紧离开。
  陈才想过无数种可能; 唯独没想到苏家人竟然撵他走,难道苏家就不想扳倒皇后了?
  其实姚金枝之前说他害人时; 就已经预兆了这种结果; 可惜陈才还是不太了解苏家人的行为处事。
  他甚至主动点出要不要问问苏贵妃; 而不是苏家人自己就做主了,姚金枝置若罔闻。
  “这位陈大兄弟; 你也别说我们无情无义什么的; 你跟我们苏家也扯不上有什么情义; 你要真想替你家老爷报仇,你去衙门里告状; 你去击天鼓你去干什么都行,这件事都和我们苏家无关,我们苏家不想掺和你们陈家的事,也不想惹祸上身,所以还是请你快走吧。”
  话都说成这样,陈才再不走也不行了。
  他双目赤红; 大抵也清楚自己的下场,面色死寂地离开了。
  是苗翠香陪着婆婆一同来的。
  见了他这样离开,忍不住道:“娘; 不会出什么事吧?我怎么瞅着他神色有些不对?”
  “管他能有什么事; 只要跟咱家无关就行了!”说完; 姚金枝就急急离开这里; 又吩咐下人紧闭门户; 最近几天府里上上下下少出门。
  就是因为如此,苏家的消息慢人一步,一直到等外面闹大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那日陈才从苏家离开,也清楚就算自己再躲下去,也逃不过一个死字,可能是姚金枝随口一说给了他新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