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悠然田园生活-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老板没有开口说话,只坐在原位置上似在细细地思量着什么,还不时地掀起茶杯的盖子来轻轻地击打着杯沿,发出轻微而沉闷的声响,弄得赵信良心里更加七上八下的,隐隐不安起来。

  良久,莫老板忽然笑了起来,看向赵信良,又如初次见面那般,从头到脚地细细打量了他一番,随后点点头,很是赞许地说道:“亏得我夫人说对了话。”

  赵信良不妨莫老板一开口便提及了陈氏,有些云里雾里的,只得用迷惑的神情看着莫老板。

  莫老板又笑,随后提醒赵信良道:“可还记得两年前正月里的事,那时你们家第一次来我们府上拜年,我夫人见到你,就说照你这样的,他日必有大作为原话我已经忘记了,但大致的意思我却还记得,如今再看你的作为,细想起夫人的话来,倒真觉得被她一语言中了”

  “莫老板过奖了,其实我没你们说得这么传神,我只是在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罢了。说句简单的,就是被生活所迫呀。”赵信良依旧保持着一副谦逊的姿态。

  莫老板点点头,随后又埋下头去沉思了一会。

  其实,不用赵信良事先提点,莫老板自己就会很是细致地想到种种好坏。譬如赵弘林赵相宜前几日提到的盈利,亏本等等细节。

  莫老板之所以要一直一直地细细思量着,不开口答应赵信良,不过是在认真地回忆着这几年认识赵信良过后的点滴,他想弄清楚,想明白,赵信良究竟是从何开始,慢慢变得这样强大的。

  以“强大”来描述此时眼前的这个男人,一点也不夸张。

  莫老板很想知道,这个男人一步一步走来,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真如他所言那般,不过是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么?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了,赵信良的心里渐渐不安起来,生怕莫老板不答应自己的要求,更怕莫老板答应了,却左右为难,因此而生分了两家人的感情,对以后长远的利益没有帮助。

  约莫再过了半刻钟的样子,莫老板终于抬起了头来,似轻呼了一口气,随后很是郑重地提高了几分声音道:“好就照你说的这么做不过我也不是那仗势欺人或者趁火打劫的人,新酒楼那边的酱料费用可以免,但我不会收你们家这么大的利润,就由原先的两成减为一成好了,也不用持续收十年,五年就足够。”

  “莫老板……这,这怎么是好,原先说得好好的,就不用再改了吧?我们并不觉得亏损什么,相反还要谢谢莫老板您的成全,毕竟这万福楼是您的心血呀”赵信良坚持原先的条件。

  莫老板却摇摇头笑了:“有时候我真的不明白了,你怎么就这么傻,明摆着放在面前的好处,居然想也不想就会拒绝。但是我细想了一会,深觉你这样做很有道理,也很有必要。”莫老板慢慢地敛了笑,很是认真起来,语气里带着对赵信良的夸赞,“‘舍得’二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信良老弟啊,这些年我在你的身上学了不少东西,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字。我渐渐发现,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什么,跟人打交道,这两个字太重要了。做人也理应如此,你要永远让对方感觉好像可以在你身上占到一点便宜才好,这样别人下次才会继续跟你打交道,如果你一直让别人感觉好像你总在占他们便宜似的,那这样的人是不可能长久跟人打交道的,也不会有真心朋友,更不会有人愿意无偿地帮助你。”

  “哎呀,莫老板,你这话说得太好了我虽然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但也听得懂你的道理,做人就是该这样的”赵信良大呼一口气,也是笑着回答道。

  莫老板摆摆手,站起身子来:“这些门道虽然是我说出来的,可我却是从你身上学到的,说起来,遇见你也真是上苍安排的缘分。”

  赵信良也跟着站起身来,但见莫老板又说:“行了,我答应你的要求,不过条件要按我刚才说的那样,每样减一成,其实我现在并不缺钱,不需要占你这么大便宜。那些钱于我只是小钱,可给了你,却可以助你今后在清河镇发展得更好就冲着我交了你这个兄弟,我也愿意这么帮你”

  “嗳莫老板您这话说得真好我,我虽然只是农户,但也真心愿意交莫老板您这个朋友的”赵信良听后,内心渐渐激动起来。

  乃至于出了万福楼,驾上了牛车往村里赶回的时候,赵信良的一颗心依旧无法平静下来。

  关于他们家想盘下万福楼的事情至此,算是真真正正地谈稳妥了。

  而且莫老板开的价钱也算是十分公道的了,像万福楼那样面积较大,一栋两层的店铺,整个卖给赵信良经营,统共只需赵信良花五十两银子。

  五十两于赵家从前而言,可算是个天文数字了从前的他们,餐餐吃糠饭,桌上根本不沾荤腥的,一大家子生活在一块,一年下来的花销最多最多是四吊钱,即四两银子。故而,要存到五十两银子的话,都不知道得等到何时。

  但现在,他们的情况却跟从前大不相同了。

  如今,靠着各方各面的销路,他们家这几年是真的赚到了钱的,除却这几年的所有花销之外,存下来的积蓄统共有好几百两银子那么多

  故而,小小五十两,盘下整间万福楼,最后顶多花个二十余两去重新装修整间店铺,足够把酒楼里弄得豪华非常的,再花点请厨子请伙计的钱,统共加加在一起还不到一百两银子,这对早已预算好了要花上一二百两银子的赵信良而言,可谓是节省许多了

  家里剩下的一些积蓄,赵新良都打算好了,一部分要存起来,做为备用的经费,一部分拿来日常开销,这个花销并不大。再有一部分,要拿来在镇上租用房子,赵信良都想好了,他们家如今要在镇上接管万福楼,家里人就势必要搬到镇上去居住的。

  其实若不是赵弘林刚好在镇上念书,赵信良是想只身一人去镇上的,这样他可以省下租住房子的钱,平日就住在万福楼的账房里,日子苦些他都没关系,只消奋斗个几年,等日子好些了,再把家里人一起接来镇上团聚,好吃好喝地供着,何乐而不为?

  只是现在赵弘林转来镇上念书了,镇上村里的来回多少有些不便,有时碰上天黑凌晨的,也不安全。考虑到这些,赵信良便咬咬牙决定了,要把弘林一起带在身边,让他也住在镇上,这样来回学堂也方便,更不必寄宿在学堂里吃苦了,总归还是家里舒坦些,平日里他又能时时在家跟亲人团聚的,让他心里也好过点。

  这赵弘林一旦来了镇上,那么赵相宜势必也想跟来的,如此一来,赵信良细细思量了一会,自己原先那个一个人来镇上独闯几年的想法就必须放弃掉了,因为他可以委屈自己,却不能委屈了两个孩子。

  孩子们要是来镇上居住的话,那么他势必要去另外租个干净舒适点的房子供他们吃住,所以,这部分开销是免不掉了。

  赵信良一面驾着牛车,一面在心里细细地算计着未来即将要用到钱的地方,不多时,赵家村就到了。

  他已远远地看见自己的闺女站在村头踮着脚尖在等待着自己。

  临近了,赵相宜立马往父亲这边奔了过来,跑近了不禁微喘了喘,赵信良让她上牛车,随后父女俩优哉游哉地往家里去了。

  牛车上,赵相宜安定了过后,问了父亲一句:“怎么样,那事谈成了么?”

  赵信良并不喜欢卖关子,直接点点头笑道:“成了,而且莫老板的人很实在,把原先的条件减了一半,利润变成了一成,时间也由十年减半成为了五年。”

  “谈成了?太好了”赵相宜不禁笑着欢呼道

  父女俩回到家里,把最近的打算还有眼下的结果统统跟家里人说了一遍,赵月琴倒没什么意见,反而十分赞同赵信良的做法。

  可老赵头却担忧了起来,直皱着眉劝赵信良踏实过日子,说是做买卖风险太大,眼看着家里现在好了,也不愁钱花,为何还要去冒这个风险?届时好则好,不好则会亏损大发,这样的险怎可涉足?

  赵信良略略跟老赵头解释了一下,但并未提及上回他们三人说及的吕氏的问题,老赵头依旧有点游移,但见赵信良主意已定,且十分坚决,也不好再劝阻什么。毕竟钱都是赵信良自己靠双手挣来的,他又对自己跟方氏两个十分孝顺,他自是没什么好再说的了。

  只愿他们接下来能过得好就行。

  第117章清河镇新家

  第117章清河镇新家

  大事敲定过后,一些细琐的小事办起来就十分简单迅速了。

  莫老板很快就与赵信良办完了交接工作,收下了赵信良的五十两银子,将万福楼的房契交给了赵信良,两人又细说了一下接下来要准备的工作,莫老板还指点了赵信良许多,譬如装修时应注意的问题,再就是新酒楼那边届时所需要的一些帮助等等。

  之后,赵信良手头上便有很多事要忙了。

  头一件大事就是重整万福楼,并且在此期间就要聘用好伙计,厨子等等长工来,至于掌柜的,赵信良决定自己先把关一阵,等酒楼生意什么的稳定了过后,他再慢慢放开手来做其他事。

  再又还要在清河镇上找房子。

  赵信良原想直接买一套,横竖钱是够的,可看完很多套房子之后,他才发觉,在镇上买房和租房的价钱简直相差太大了,但那些住房的水平与质量却又差别不大的,赵信良便想着,干脆先别花一大笔钱买房好了,先租一套房子住,横竖也干净便利的,而且价格比买房花的便宜了很多倍,也很划算。

  等他们以后在清河镇稳定下来了,再买房不迟。

  看房子很花时间,磨精力,如果只是为赵信良一人考虑的,那么他大可不租这个房子,直接住在酒楼的账房里即可,对他而言,那样的条件已算很优越。但现在毕竟还有两个孩子,故而在挑选房子的时候,赵信良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他看的那些房子,全都是在赵弘林学堂附近的。远了的地方,即便价格便宜些,他也不作考虑,为的就是能给赵弘林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环境,上学下学的也很便捷,无需他吃苦费神,这样便能积攒下更多的精力来念书了。

  上次赵弘林参加院试之前大病一场的原因就是因着连夜从镇上赶回家受了凉,最后感染了风寒,卧病不起,耽误了院试。

  赵信良光是想想就一阵后怕,故而下定了决心,不会再让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

  接下来,店铺装修,找房子,找工人等等事情加在一处,统共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大地已全然回春,天气骤暖,赵家在清河镇上暂时的新家也落定了位置。

  位置真真是不错,离万福楼近,离赵弘林的学堂也不远。

  而且考虑到两个孩子的成长,赵信良还专门找了独门独院的,并非是那种与人合租的大院子,里头分别住着许许多多来历不明的住户。

  赵信良找的这处房子是一个一层的小平房。

  占地面积还没有他们在赵家村的新房大,不过胜在比较干净,四周也很是安静,适合孩子的成长,更适合赵弘林日夜苦读。

  房间统共有三个,再配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花厅,一个厨房,一处干净无比也不同于乡下地方的茅房,外头还有一处小院子,里头早已植满了各色好看的花树,如今正值春日,百花竞放,颜色柔美了整间小平房,赵相宜第一次来到这里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觉得这里有家的味道。

  在住进来之前,赵信良找工匠好好地翻修了一下,将陈旧破落的地方都好好地修整了一番,又买了几件新家具重新布置了一下,等全部打点妥当过后,这里看上去已真正地一派簇新,很是温馨和谐。

  三月底的时候,他们正式地从赵家村搬来了镇上,同行的还有方氏,赵信良想着,他日自己必定很忙,还是得劳烦方氏给他照应一下家里,带一带孩子的,赵家村那边的家则交由老赵头和赵月琴打点了。

  方氏听后非但不觉得辛苦,反而乐得高兴,还说家里人现在就等着他挣大钱,在镇上立得稳稳的,然后把家里人全部接来镇上享福了

  赵有根知道这个消息过后,也很是激动与欣慰,来租住的房子这里看了好几次,原还劝赵信良一家搬他们家去住,横竖他们家虽不大却还有几间空出来的厢房,可赵信良却一再推辞,赵有根原先还不依,可后来再到重整好的房子里看时,发现这里条件也不差,干净利落的,也就赞同了赵信良的想法,不再逼迫他什么。

  搬进新家来的第一天,赵相宜可是高兴坏了。

  虽说这里并没有乡下那个新房子宽敞明亮舒服的,但这里却是他们家在清河镇迈出的第一步,这里是他们家以后在经济上再上一个台阶的见证

  赵相宜和方氏挑了那个较大些的房间,一则不能委屈了方氏,二则两人住一间是需要大些的位置的。赵弘林则被安排在了全家最向阳最温馨的房间里,那间房虽没有方氏和赵相宜居住的大,却带了一个小别间,可以作为赵弘林的书房用,且很是向阳,最适宜学生苦读了。

  赵信良则主动要了那个采光不大好,但是也比较干净的房间,不过面积是最小的。大家见状黯黯了一阵,可赵信良却笑着说没关系的,兴许他以后一忙起来就是住账房的命,要了家里那么好的房间也是浪费了的。

  被他这么一安慰,大家的情绪才是稍稍好转了些。

  总归不管怎么样,他们的生活轨道正在慢慢地偏移,从赵家村来到了清河镇,慢慢地,缓缓地,移向了人生的另一个开端

  等到了四月初的时候,赵信良已把万福楼给重新修整了一遍,弄得亮丽堂皇,干净利落的。

  与此同时,莫老板在江宁县的新酒楼也开张了,酒楼的名字还是定为了万福楼,赵信良见此,便坚持把清河镇万福楼的名字给换了,大家聚在一块细细地商量了一阵,最终达成协议,将原先的万福楼改名为千禧楼。

  千禧楼还未开张的时候,就引来了清河镇很多百姓的关注。

  因为曾经的万福楼是他们常来的酒楼,如今忽然关闭重整了,又放出消息来说,即将开一家新的,大家的心情可谓是紧张而期待的。

  四月初七的时候,千禧楼终于正式开张

  开张那日,千禧楼的面子很大,赵家村来了很多亲戚不说,连里正他们也来了,再则清河镇这边,赵有根带着衙门的一帮人等前来祝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将气场捧得很高。除此之外,莫老板一家,还有裴家也纷纷派了代表过来祝贺,听说赵弘林这小的年龄就过了童生试,表示颇为惊讶与赞赏,经开张那日一闹,清河镇上又多了一桩新闻——

  那就是新来的赵氏一家,不可小觑,儿子很有才华与前途,女儿聪慧可人,家底颇丰,家中人都十分有远见,结交甚广,不管是生意场上的名人,亦或是衙门那边的官宦,皆有交情。

  故而千禧楼开张那日,生意爆满,赵相宜在开张前给赵信良出的酒水全免的点子很是受用,大家因此对千禧楼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加之千禧楼的菜色不错,有些带了原先万福楼的老味道,能够拉拢住客人,同时又研制出几道新菜来吸引客人的眼球,使得开张那日赢了个满彩

  赵相宜就这样眯着双眼笑着趴在千禧楼二楼账房的窗户边上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客人,一颗心被此时此刻满足而欢欣的情绪给胀得满满的。

  “你上回穿的那条百枝裙挺好看的,怎么又穿回裤子去了?”身后忽然传来一个男声,赵相宜的身子先是一僵,随后又迅速恢复了正常,扭头往后看去——

  但见一个穿暖蓝色长袍春衫的少年正立在账房门口,手里正拿着一个粉嫩诱人的苹果在把玩,他现在说起话来习惯嘴边带笑,眼睛微眯,犹是站在阳光下,不得不承认,这种样子挺好看的,至少能让别人觉得他是个阳光向上的好男孩。

  赵相宜从凳子上小心翼翼地下来,随后走到裴子君的面前,如今几家人的交情都不错,故而孩子们也都是玩到了一起:“今天闵柔来了没?”

  裴子君的妹妹裴闵柔,比赵相宜小一岁,如今跟赵相宜可谈得来了,有时裴闵柔跟着裴子君去了赵家村赵相宜家的新房子那边玩,还会偶尔在那里留宿,跟赵相宜谈天至凌晨的,可把赵相宜给汗的,这么点大的孩子,竟有这么多的“秘密”与一些稀奇古怪的悄悄话要告诉她。

  “她今天没能来呢,前两天刚好去了姑姑家玩,刚刚得闻要来清河镇的消息,却已经赶不及回来了,听姑姑那边的人说,可把她给急死了。”裴子君笑着回答。

  裴子君今年已有十岁,可看起来却跟赵弘林一样大了,跟赵弘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