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金牌庶女-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了膳。

    之前倒还好,风平浪静的,田淑妃待他倒也还用心,令他隐隐好似感受到了当年他们二人两心相许时的和谐时光。

    但自从华玉萧的死讯传入宫之后,田淑妃便又再次冷落了皇帝。之前为了他们之间的情分好歹还能敷衍着,但这次却是彻底的避而不见了。

    毕竟淑妃是个明白透彻的人,皇帝所做的一切她久居深宫无法阻止,但她也过不去自己心中的那一道坎儿,不能再如常那般对待他。

    皇帝明知此事一旦做了,将会遭遇众叛亲离。但他依旧如此执拗,只是因为国师临走时曾留下的一句话。

    “七皇子殿下原是天纵英明世间少有的帝王之才,只是遇见了华七小姐之后,他的命格便开始有了转变。”

    虽说他到了后来,也有要除掉国师的心思,但对于这位通晓天地识破神鬼的长者,他那悲天悯人的情怀,皇帝还是很相信他的。

    于是他想将未央国交到李锦见的手中,不仅仅只因为他是挚爱之人的儿子。而决心要让那华玉萧从李锦见的身边消失,也只是因为她妨碍到了他。

    为君临天下者,势必不能情爱大于博爱,这一点教训,在皇帝自己的身上已然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重蹈覆辙这样的事情,他一定要尽全力去阻止。

    暗卫直到深夜方才回来,且满面的惊惧难平,就连见到皇帝时,都没有恢复常态。

    皇帝依旧坐在他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清凉殿中的烛火尤为耀眼,将整座宫殿全都照得亮亮堂堂的,仿佛丝毫都没有藏污纳秽之处。

    但他那副略带着倦然的面容,却是深深的藏在光明背后的阴影中,令人一眼望过去只觉得,天子威重之余,颇为喜怒无常。

    如此,暗卫更觉心惊胆战,竟连回话都有些磕磕绊绊。

    “……回禀皇上,七皇子殿下找到华七小姐的坟墓之后,便不顾众人的阻拦,一意孤行的掘开了那座新坟……”

    华玉萧才下葬不过数月,又是盛夏时节逝世,如今更是凉秋,这座新坟上添的泥土尚且没有被旁边的同化,坟头亦是一片荒芜,寸草不生。

    “当时国相大人便在一旁眼睁睁的看着,很想阻拦他。但殿下、殿下却唤出数名武功高强的暗卫拦住了他们,国相大人即便怒火攻心,亦是无法……”

    皇帝又怎会不知道,李锦见所培养的那支暗卫队。光是他所知晓的那实力便已然是深不可测,更何况是那些没有在人前显露过的。

    “……到底还是没拦住,殿下亲手掘开了那座坟墓。臣本想凑近些能看清殿下的面色,但只因着天色已晚,殿下的暗卫队又十分的警惕,是而臣只能在远处旁观,倒是没有看清……”

    他是没看清李锦见在掘开华玉萧的坟墓之后究竟做何神情,还是没能分辨出躺在棺材中的那具尸首是否就是华玉萧本人,这都十分无关紧要了。

    因为皇帝足够了解他的儿子,若是让李锦见觉得在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活生生的华玉萧,那么他定然会立马冲进宫来,质问皇帝,究竟将人藏到哪里去了。

 第四百六十二章 字字锥心

    毕竟在这座长乐城中,有心要对付华玉萧并且有这个能力的,想来也只有万人之上的皇帝了。

    但他既然没有来,那便证明,那个曾经笑里藏刀不可一世的华玉萧,是真的已然变成一具尸骨了。

    看来从此以后,都不必再考虑她了。

    皇帝挥退了暗卫,独自一人坐在那镶玉鎏金华贵却冰冷的龙椅之上,整整过了一夜。

    第二日上早朝时,之前一直称病在家的华章破天荒的出现在了朝堂之上,且他面容憔悴神情忿忿,想来是专门进宫来告状的。

    皇帝赶在他开口的前一刻将朝臣们全都遣退,只留他一人去了御书房。

    在御书房中,皇帝又将昨晚暗卫所说的那一切在华章的口中又听了一遍。情况十分类似,但暗卫所述波澜不惊,华章却是义愤填膺悲怒交加,若是李锦见就在现场的话,只差点儿没有怒而动手了。

    皇帝十分耐心的听完了他的控诉,又着意宽慰了他许久,好话都讲尽了,才堪堪将他安抚住了。

    毕竟是多年在朝为官的老臣了,且又坐在国相这样举足轻重的位置上,若是因七皇子所做的荒唐事儿而让他心生怨怼,那于朝政定然会有所损害。

    而且此事若是宣扬了出去,那么于李锦见的名声而言定然非常不好。皇帝还打着算盘要将他顺理成章的推上东宫之位呢,自然是不肯在这种紧要关头出什么谣传。

    华章这边自然也只能点到为止,虽说此事是李锦见荒唐所致,但他到底是天潢贵胄,而且以目前的情势来看,他差不多便是将来的新帝了。

    就算是他再如何过份,只要皇帝一心一意的想要维护于他,那么他即便是做出再荒诞的事情来,也不会闹得有多大。

    况且于此事而言,李锦见除了十分缺德之外,倒是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害。若是华章紧抓着这件事情不放过闹起来,想来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所以七皇子李锦见深夜挖掘人家坟墓这件事,便这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遮掩了过去。

    但就在这一日,李锦见依旧没有在皇帝的面前出现过。

    皇帝遣人去他府上打探了一番,得知他自从在昨夜掘了人家的坟墓又给完整的盖了回去之后,回到自己的府上便再也没有出过门。

    再想往里边打探,却是再也探听不到什么消息了。

    皇帝只好耐心的等着,横竖是人死不能复生,他即便是如何再伤心难过也总有过去的那一天,想要淡忘一个人,很快的。

    而且南昭国那边所订下的婚期也在两个月后,尚且还等得起。

    于是这么一等,便足足等了七日。

    在第三日时,南昭国的那位迎亲官便有些着急了,进宫来面见了皇帝,旁敲侧击的提醒着,该是要护送镇国公主前去南昭国完婚了。

    但皇帝就是不肯接他这话茬儿,扭脸便遣了礼部的几名闲散官员,整日里陪着他们那几位使官四处游玩作乐,消磨时间。

    眼看着这时光是一天天的流逝着,终于到了第七日的清晨,那位被派遣去了江南已然许久都不曾在众人眼前露面的七皇子殿下,可算是来上早朝了。

    上罢了早朝,皇帝特意将他留了下来,仔细的打量着他的神情,虽然觉得这人好似消沉憔悴了许多,但精神尚且还好,想来是恢复过来了。

    此时便是不能再任由他一个人继续胡思乱想下去了,人只要忙碌起来,便没空去做那无谓的悲痛欲绝。

    于是他停住了手中的笔,将亲笔所书的国书仔细的浏览了一遍,这才让身边的内侍捧着奉至李锦见的面前。

    他抬了抬双眉,示意让李锦见打开来看看。

    粗略的看过了一遍,李锦见不由目光微敛,沉声道:“父皇这是何意?”

    见他并没有预想之中的颓唐萎靡,皇帝多少有些欣慰,微微笑道:“朕之前说过,要立你为东宫太子。本来是想等你回来便立马为你正位,但眼下有个十分合适的契机,便让你先办成这件事。”

    李锦见抬手扬了扬国书,“便是这件事?”

    他这举止实在轻佻,皇帝不由瞪了他一眼,才道:“隽宁本就是郡主之尊,虽然她年纪小,但依旧是你的长辈。朕亲封了她为镇国公主,这等殊荣不仅是为了让英年早逝的风陵王瞑目,更是为了你而铺路。”

    镇国公主可是正一品之尊位,历朝历代除了皇后所出的嫡公主之外,这隽宁郡主可是第一个例外。

    而她年纪轻轻却是李锦见的长辈,如此亲自护送她去南昭国成婚一事,便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七皇子殿下来办,可见他在皇帝眼中的份量有多重。

    如此既能让朝臣们明白皇帝的心思,不至于到头来站错了队为此事带来阻力,更是为了彰显出李锦见的办事能力,也算是挖空心思来抬举他了。

    但皇帝此时到底不想说的太过明白,否则若是被有心人听了去,倒也是桩小麻烦。

    因着他对李锦见所寄予的重望已然苦心经营了许久,所以到了将要成功之时,他是绝对不允许会有意外发生。

    而至于那位倒霉无辜的太子殿下,以及皇帝曾经对先照仁皇后和其母家的那些承诺,便随着这么多年的时光,一同消散在风中吧。

    虽说君无戏言,但如今除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太子李锦渊之外,当年的那些人几乎全都死绝了,这让他向谁守承诺去?

    这虽是皇帝的托词,却也不得不说,如今的这一切当真都是顺理成章,让人挑不出分毫的毛病来。

    李锦见掂了掂手中国书的分量,似可有可无的道:“父皇所交代的这件差事颇为重大,且容儿臣考虑考虑,再做打算。”

    没成想他竟这般不知好歹,皇帝顿时便被气得脸红脖子粗,骂道:“这岂能容你挑三拣四!朕的旨意已然拟好,你明日便老老实实的上路去,朕将一切都安排好了……”

    “那华玉萧呢?可也是父皇安排好了?”李锦见恶狠狠的打断了他的话,声量虽不高,却字字锥心,“父皇当真是好谋算,儿臣甘拜下风!”

 第四百六十三章 剃度修行

    皇帝只觉哑口无言,他果然将这份罪责安置到了他的头上来。

    他只好分辩道:“那华玉萧是自己病逝,并不关朕的事……”

    李锦见却是不想听他多言,只站起身来,“父皇之托,儿臣领旨便是。”

    皇帝徒然的张了张口,却是一个字都没说出来。他静默了半晌,忽得抬手疲惫的撑住了额头,沉声道:“既然如此,你便三日之后就出发吧。朕会为你打点好一切公关环节,你只需走这一遭就成了。”

    他是否谋害齐念,这个李锦见当然是心知肚明的。但他曾经可是数次对齐念起过杀意,此次这项罪名扣在他的头上,在李锦见的心中倒也不算是冤了他。

    既然三日后便要离开长乐城了,那么他便要在这三日之内,查出谋害齐念的真凶。

    他起码要将这件事情做好,才有颜面去见她不是。

    这些日子以来,李锦见虽然一直都把自己关在皇子府中,但他的耳目在外可是无比的灵通,一刻都不曾懈怠过。

    再加上那晚他亲手掘开了那座空坟,蹲在坟前静默的思索了半晌之后,才又亲手将那坟墓原样给盖好了。

    他不知道,齐念为何要死遁远离长乐城,更有甚之,她此时说不定已然都不在未央国境内了。

    他此刻必须要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追寻着她留下的那些微的线索,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她找到。

    他再也不能忍受,没有她的日子了。

    之前那数日都悠悠然过去,眼下的这三天自然也过得无比之快。

    南昭国来的那支迎亲队伍在长乐城修整数日之后,终于是该要启程了。而那位负责此行的使官在得知这个消息时,几乎激动得热泪盈眶,立马便进宫去面见皇帝商议一应启程事宜去了。

    而就在一切事宜全都商定妥当,就待第二日清晨出发之时,李锦见在头天晚上,独自一人去了一趟华国相府。

    而至于他在华府中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儿,这都使众人非常疑惑不解。且不说他们了,就连一向都特别关注他的皇帝,都无法探知他在那晚,与华章到底商谈了些什么。

    反正直到第二日清晨,满朝文武在城外送别了镇国公主之后,回到了宫里,华章便独自请见了皇帝。

    他在皇帝的御书房中,面色木然的请旨,只道府上的八小姐华玉菀德行有亏,实在难容于长乐城中享受荣华富贵。

    还特意声名了,请皇帝准许其在城外的佛寺之中剃度修行,从此再也不必回到这凡尘俗世之中,便让她常伴青灯古佛吧。

    皇帝当真是大吃一惊,从前华夫人与华玉蓉这二人犯了那样难恕的大罪,方才被遣往城外古寺,但那也只是带发修行而已。

    且在前些日子,古寺之中传来消息,说那位曾经的华六小姐在寺中仗着自己年轻貌美,不仅秽乱佛门清净地,且还挑唆得众位僧人为她争风吃醋,直至大打出手。

    如此乌烟瘴气之事竟在佛寺之中盛行,皇帝一怒之下,这才命人将她强行剃度,且送到更加偏远地的尼姑庵中去了。

    此事也是告知了华章的,但他那时早已对华玉蓉的父女之情了断了干干净净,没成想她竟那样不知廉耻,行出那般污秽之事。

    是而华章倒是巴不得皇帝那样判处,只让她远离了众人的视线范围内,赶紧消失算了,还省得给华府丢人。

    如此,在这繁华如许的长乐城中便再也没了曾经的华六小姐的消息。她曾在长乐城中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美人,有多少世家公子对她魂牵梦萦垂涎不已,如今却是彻底的沦为一个**贱妇,想来在尼姑庵中是再也不能翻起什么风浪来了。

    若是带发修行的话,等到将来华章气消了,那华玉菀好歹还会有回来之日。但若是将她那一头青丝全然剃下,再烧上佛门独有的戒疤,那即便是再想将她接回来还做世家小姐,也是回不来了。

    所以这华玉菀究竟是犯了怎么的大错,才会让华章这个做父亲的这般恼火,竟然连昔日那般深厚的父女之情皆可抛却?

    对于华章这样完全不可理的要求,皇帝并没有一口答应。他面色犹疑的细想了想,再思及昨晚李锦见曾亲自登门一事,他忽得便有些明白了。

    为何华玉萧那样高超的医术,却还是死于疾病之上?恐怕不只是因为她医术超凡而大意了吧。

    毕竟华府中的小姐,除了被送去佛门的华玉蓉和在大婚之日被毒杀的华玉菁之外,这华玉萧与华玉菀二人,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

    试想一下,若是对你有敌意之人做出什么反常之事,你定然会全神戒备,不会有一丝松懈。但那人若是平日里便很亲近信任的亲妹妹呢?这结果自然是截然不同的了。

    想通了这一点,再看华章那副已然心如死灰的神情,皇帝便缓和下了面色,劝道:“华卿此言,朕可以当作没有听过。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八小姐可是你与璐瑶郡主的嫡女,也是朕的外甥女,到底是不同于其他孩子的。”

    他的言外之意便是,嫡庶尊卑有别,若是为了一个庶出的女儿而怪罪嫡女的话,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

    虽然这是罪无可恕的杀人之罪,但有了这道明令尊卑的坎儿,便也就不算什么事儿了。

    华章十分坚定的摇了摇头,回道:“错了便是错了,没甚可以宽恕之处。她既然敢做这样的事情,便该承受这样的结果。而且如今只是让她剃度修行静心而已,还请皇上允准,莫要让微臣府上从此都不得安宁了。”

    皇帝之所以会觉得可惜,到底还是在为李锦见打算。毕竟田淑妃是异国公主,虽说身份贵重,但到底还是要被忌讳着的。

    于是在外祖家支撑这一块,李锦见便是大大的逊于其他诸皇子了。

    放眼望去,这满朝文武家中若是能有配得上李锦见的,便也就只有这位华八小姐了。

    但在华章如此坚持之下,皇帝亦不好再劝了。毕竟这是人家私事,回禀皇帝也不过只是告知众人,华府已然放弃了八小姐而已。

 第四百六十四章 死遁他国

    皇帝只好点头应允了此事。

    横竖也不过只是一名世家贵女而已,皇帝想抬举谁,谁便是长乐城中炙手可热的第一世家。如今这做威名赫赫的华府,不也正是如此捧起来的么。

    华章倒是不知道,在他舍弃了华玉菀的同时,皇帝也已然起了舍弃他,而另捧他人的想法。

    但此时提及这些显然言之过早,毕竟李锦见才护送镇国公主去南昭国完婚,这在路上一个来回便要近两月的时光,更别提还要留在南昭国见证完婚,或许还会盘桓几日了。

    这样算来,他即便是再快,满打满算也还要两个月才能回来。

    到那时秋日便已然过去,又是一年初冬时节了。

    等过了今年这个年节,到了明年开春之时,便是东宫易主的大好时机了。

    皇帝这算盘当真是打得极好,但这前提却是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且还要李锦见与他一般将这皇位看的如此之重。

    最要紧的是,那曾经名为华玉萧,身为华七小姐的那个女子,她当真是已然死去了么?

    这个倒是无人得知。

    在南昭国境内,近日来倒是喜事连连,令举国上下皆同受恩德,就连平民百姓都跟着后边沾光走运,当真是四处皆沸腾一片。

    而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最受皇帝宠爱的四皇子殿下在日前往未央国递交国书这一趟之后,竟然得到了未央国外嫁镇国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