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遂人意-程嘉喜-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知道当初华二老爷是个什么心情,有这么坑亲儿子的爹吗。真心的跪了。
  华老尚书看着一脸惨白的儿子,心里那个舒坦,为儿子糟心了这么几年,老头终于出了一口气。
  顺便挑眉看向辽东的方向,有眼无珠的倒霉孩子,谁叫外孙女,外孙女婿没有眼光,不请他老人家给孩子起名字呀。哼。
  华二老爷被人点醒,立刻就意识到不妥,信肯定是追不回来了,只能追补一封,这个‘放’字是肯定不能用的,回头外孙懂事了,还不得记恨他这个外祖父呀。
  池二郎就不知道岳父大人还能做出这么不靠谱的事情,没有定下来,寄过去干什么呀,知道多远的距离吗。
  芳姐抿嘴好笑,自家爹爹的反射弧可是够长的,这么多天才想到不妥之处。
  挥笔给自家爹爹写信,就用这个放字,取方文二字,胖哥自己喜欢,孩子他爹喜欢,她这个当闺女的更喜欢,
  顺便把五郎在这里的情况仔细的说了一边。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同五郎不在老爹身边,也不知道爹爹会不会太过难过。
  顺便随着这封进京的还有给他们家小妹的东西。
  池二郎看到自家夫人的信件,心说自己真的没有很满意,不过算了。夫人说了就算。
  等到芳姐把信写好,在想到自家儿子的名字的时候,真心的不觉得有什么,方文吗,多好呀,君子方正,文采斐然。是太好了。
  过年的时候,池府非常的热闹,有五郎,还有胖哥,更有来自京城的老太爷,太夫人,果然不一样了。
  芳姐:“好几年没有这么热闹了,也不知道爹爹在京城会不会不习惯,后悔了,让五郎同三郎一起回京的话,这时候至少爹爹身边有五郎在。”
  池二郎拢着夫人,看着在院子里面放鞭炮的小舅子还有儿子:“岳父身边有六妹在呢,何况尚书府里面还有祖父祖母在,爹爹身边热闹的很。”
  芳姐抬眼看看池二郎,这人怎么这么淡定呀,果然不是亲爹。
  在看看厅堂里面穿着厚实,身上还过着皮袄的公公婆婆,亲爹好像这厮也不怎么亲近。
  若不是天气太冷,池老太爷怕冷怕的厉害,说不得这位老头就跟着孙子一起在院子里面放鞭炮了。
  还有自己婆婆,来了辽东小一年,娘俩就没有红过脸,说起来自己命好,遇上了一个好婆婆。
  池府的琐事都是太夫人在管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五郎讨喜,反正太夫人对于五郎还有胖哥那是一样的,吃实用度,从来没有出现过两样,平日里对胖哥什么样,就对五郎什么样。
  这是芳姐对婆婆最感激的地方,能做到这点不容易呢。
  别看这地方冷点,可在这地方呆着顺心呀。比在侯府的时候不知道畅快多少倍。
  芳姐想着等开春的时候,就带着婆婆去庄子上住着,让自家婆婆也在这么狂放的地方,好好地放松一下心情。这叫解放精神,
  池二郎搂着夫人,不知道夫人在想什么直接转移话题,坚决不能让小舅子回京城的,顺走了夫人同儿子怎么办:“三郎回京城,那也是没法子,想来三郎的亲事也该定西来了,也不自导是哪家的娘子呢。”
  芳姐才不信这厮会感兴趣这种事情呢:‘这个我不知道,就知道祖父他老人家肯定要考三郎的学识的,希望三郎在咱们这里的时候,没有把功夫落下,不然定然不会太好过。’
  芳姐抿嘴,顺着池二郎的话题说好了,大过年的,干嘛不都高兴点呢。
  池二郎心情顺畅,在这么激动人心,合家团圆的时刻,能够避开岳父大人这个话题,那是再好不过了。夫人还是很好拐的吗。
  年初二的时候,华府,华二老爷一脸的阴郁,老大那里就不说了,老大不在府上,老大的闺女离得远,也不会归宁,
  可老三的院子里面回来两个,三娘同五娘都回来归宁了,自家呢,自家芳姐明明就嫁在京城,可就是不能回来归宁,还连着好几年了,怎么能不叫华二老爷伤神呢。
  冯氏打扮妥当,后面奶娘抱着六娘过来:“老爷,三娘五娘都回来了,咱们去前面看看吧。”
  华二老爷脸色跟阴沉了,一个眼神过去,冯氏自动的把奶娘坏里的六娘抱过来,然后直接放在自家老爷的手上,一项如此,自家老爷看到闺女要抱着的。
  面对如此场面,冯氏不知道要骄傲,还是要灰心,自家老爷对孩子每个都那么放松,当初五郎的时候就罢了,怎么六娘老爷还是那么不离手的抱着呀。
  就没见过这么喜欢孩子的爷们。好在孩子都是她生的。安慰吧。
  有六娘在,自家老爷的脸色缓和不少。不然冯氏不知道要怎么劝慰这位耍性子的夫君。(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章 萧墙

  华二老爷抱着几个月大的六娘,也不用别人安慰,一路上都在絮叨:“六娘乖,可不许学你姐姐,都不知道惦记我这个爹了。”
  冯氏在后面张嘴,在闭上,自家老爷身上有个软肋,不能提大闺女芳姐。
  还有个逆鳞,如今不能在华二老爷跟前提池二郎这个姑爷,冯氏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自家老爷,咬牙切齿的说四姑爷池二郎了,定义是骗子,把他闺女给骗走了。
  看到自家老爷每次对着姑爷的来信,都是那么的咬牙切齿,跟前的人都能听到自家老爷嘴里那可是‘这个骗子,这个骗子的’招呼,整个看信的过程就没有停下过。
  不过事后自家老爷都比较正常,也没听说过不许他们同四姑爷来往什么的,下人只当,当时耳背听错了。可惜瞒不住枕边人呀。冯氏对于自家老爷的心思不说一清二楚,那也是知悉一二的,池二郎这个姑爷,绝对是自家老爷的逆鳞。
  冯氏对这个把他亲儿子给留在辽东不放回来的姑爷,那也不是那么待见,不给火上浇油就不错了,办事确实不太妥帖,五郎才多大呀,怎么就舍得给留在辽东那等恶略的地方呀。
  再说了他们就没有想过他这个当娘的儿子不在身边,会是个什么心情吗,所以冯氏不会给池二郎还有芳姐在自家老爷面前开脱,随着老爷说吧。
  当然了冯氏更知道,自己这个当人继母的,就是说了在自家老爷面前,那也不太有分量。尤其是事关芳姐这个继女的。
  果然就听到池二老爷说道:‘等我家六娘挑夫君的时候,爹爹定然睁大眼睛给六娘看。肯定挑一个合心意的。’
  意思就是四姑爷不太合心意。边上的丫头婆子都低着头,装作没听见,主子们的世界,他们不懂,也不想懂。
  冯氏对于芳姐也没有什么可挑剔的,至少面上没有什么能挑剔的,就是有那么点意见。也释然了。总埋在心里。憋得慌,使劲往开了想吧。
  没法子呀,他儿子在辽东那是有个名师在的。这里面的好处冯氏都要能背出来了。
  别说自家老爷跟冯氏说了多少遍,就怕冯氏心眼小,记恨上自家闺女。
  就是做御史的祖父都特意把冯氏给叫回府去,郑重叮嘱了好几遍。不能记恨出嫁的芳姐,要心怀感激。能有这么一个名师,对于五郎来说那是天大的好处,别人求都求不来的。
  不但不能记恨,还要感激在心。就差让冯氏给这个继女弄个长生牌早晚三炷香的烧了。
  跟谁说理去呀。自从嫁到华府,冯氏不止一次的被他家祖父如此叮嘱了一遍又一遍了。
  对于芳姐冯氏那是有着深入骨髓的认识,要感激。不能记恨。还不能心里有一点的反弹。
  冯老御史那是把他家孙女,三不五时的叫回去敲打一遍。就怕这个孙女得意忘形之下,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
  怎么看自家孙女也不是华家女痞子的对手,老御史能放心吗。
  华二老爷对冯氏好了,老御史要敲打冯氏,孙女生了华二老爷的儿子,老御史还要敲打冯氏,总之只要看着自家孙女多了那么一点点的筹码,老御史就要敲打冯氏。
  唯恐冯氏仗着这些依仗,乱了心思,招惹了哪位敢跟他拍桌子的活祖宗。
  没看到都到了辽东了,人家还能过得风生水起吗,谁家闺女有这个本事呀。自家孙女老老实实的在后宅猫着,平安过一辈子就行了。
  冯氏对于芳姐,那就是从姐妹情分,升级到母女情深,到现在被他家祖父给思想教育的升级到恩人,祖宗的境界了。要敬着,要供着,要好好地哄着。
  当然了这个闺女做事让人挑不出来毛病,送来京城的礼物,每次都没有落下过他这个继母,能够压过他这个继母的,就是她的亲生闺女六娘,你说他能跟闺女争吗。肯定不能够呀。
  还有一个是他夫君,争什么呀,夫君的东西还不都在他们二房的内裤里面呢,将来都是儿子的。别说冯氏是个精的,就是个傻的,也知道闺女不错不是。
  儿子不在身边真的想念的紧,可好在有闺女陪着,日子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冯氏在后面低头想儿子,想闺女,想这个家,华二老爷抱着闺女走在华府的长廊里面,一脸的阴郁,一身的萧索,苦大仇深呀,除了二房的下人,其他院子里面的下人看到这位主子老远的就绕着走,惹不起的。
  就不知道大过年的这位华二老爷走在府上如此神情,让别人看了会不会不舒服。不知道的以为华府出了什么事呢,这都小一年来的了,自家老爷就没有怎么开怀过呢。
  六娘才多大呀,能让华二老爷抱着,那都是华二老爷抱孩子的姿势不错,不然就六娘这个月份,怕是屋子都不让出呢。
  华二老爷说什么,这个贴心的小闺女都听不懂,没法给予相应呀,虽然六娘一点面子没给亲爹,挡不住华二老爷愿意如此絮叨呀,闺女儿子都不在,也只能跟小闺女说道说道了,谁能理解他这个被留守的爹爹呀。
  一路上气氛诡异,不过到底华二老爷儒雅,冯氏大气端庄,在加上新年里面六娘的襁褓都是喜气的,三口人走在一起,倒也让人感到一股子温馨。
  前提是没人能听到华二老爷絮絮叨叨的唠叨。若是芳姐听到定然给他爹定义在更年期上面。
  华府,老夫人的荣喜堂里面,喜庆,热闹,处处都透着一股子喜气。
  三娘如今有了自己的儿子,五娘也有了粉刁玉琢的小闺女,不过年岁还小,比胖哥稍微大点而已。两人携夫带子的过来华府归宁,老夫人身边人气那个旺呀。
  两对夫妻。给进来的华二老爷行礼。两位姑爷如今都在朝上当值,也算是人中龙凤,拜见这位简在帝心的二伯的时候,那是恭敬的。
  这位二伯虽然在朝堂上说话不多,可听说只要这位二伯说出来的东西,那都是能让圣人认真思量的。也就是二伯说话够分量。
  当然了,这些都是传说。因为二人也就是年前在朝廷谋了差事的。没看过他家二伯的风采。
  不过不知道他们两个连襟哪里做的不好。看着二伯的脸色可是不太妙,尤其是打量他们二人的时候,眉峰都攒动起来了。
  三老爷看着两位不知道如何是好的女婿。翻白眼,在再看看跟死了爹一样的二哥,真想踹过去两脚。你家姑爷不来归宁,你跟我家姑爷撒什么气呀。简直岂有此理。
  冯氏上前亲手扶起两个侄女。掏出准备好的大红包,塞在两个孩子的手里。顺便歉意的看看两位姑爷。
  自家老爷怎么就非得黑着一张脸呀,大过年的呢:“六娘夜里睡得不好,老爷担心六娘,所以休息的不太好。”
  这个时候也只有让闺女背黑锅了。可怜他才几个月大的闺女呀。什么时候是个头呀。
  华二老爷那是真的高兴不起来,她闺女不在不是。尤其是看着老三的两姑爷,气更不顺。没事闲的,诚心过来显呗。恶心他的是吧。
  可怜的两个姑爷,真的不知道他们二伯有这么独特的思想方式呀。
  这一屋子的人,也就是华老尚书不给他儿子面子,华老尚书一声冷哼:‘哼,大过年的给谁脸色看呢。看看你那个样子,怎么嫌弃我们两个活的太好是不死。’
  华三老爷的觉得他爹不愧是当尚书的,就是有眼色,他二哥的脸色可不就跟死了爹一样吗。看来他们爷两境界差不多。亲爷两。
  冯氏低头,就知道会这样。求助的看看自家婆婆。
  华老夫人如今对这个二儿子,那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说这孩子的脾气怎么就变得他这个当娘的都弄不懂了呢。怎么就这么儿女情长呀。虽然说芳姐那孩子确实可人疼,可也不至于让儿子到这个份上不是。
  看着抱着孙女的儿子,老夫人又心疼了,这孩子亲人缘薄了点,看看好不容儿女双全了,偏偏儿女还不在身边,心情不痛快那也是难免的,当娘的对儿子都那么纵容:“大过年的,你说的那是什么话,你这是咒我呢,还是咒谁呢。老二抱着六娘呢,孩子睡得踏实,能随便开口吗,怎么招惹你了。”
  一屋子的人看看华二老爷怀里,瞪着乌黑眼珠的六娘,好吧老夫人愿意这么认为,他们没什么好说的,总比大过年的把气氛给弄拧了好。
  华老尚书因为有老妻的抄手,只是冷眼扫过儿子,都懒得说他。抱着孩子是理由吗,谁家的男人,当朝的三品官没事在家里抱孩子呀。传出去那都是笑话,倒霉催的怎么就是他华府的子孙呢。糟心呀。
  华三老爷:“父亲,二哥肯定是想五郎他们姐弟了,没事三娘跟五娘都是理解他二伯的,不介意这些。”
  三老爷不高兴,自家姑爷被老二这么怠慢,自然要找老二的不痛快,你哪里不痛快,我就戳你哪里。
  说完还挑眉看看老二,我就是挑衅你,我就是找你不痛快,怎么样,老子闺女儿子姑娘姑爷都在身边呢,老子秀幸福,老子气死你。
  跟着说道:“三姑爷,五姑爷,回头陪着你二伯多喝两杯,谁让四姑爷不在身边呢。”
  华老夫人无奈的看向儿子,这老三呀,越大越回去了,找他二哥不痛快呢。这是找虐呢,记吃不记打。老二那性子,这些年你看他吃过亏吗。忘了当初三郎怎么被老二收拾了吧。
  老尚书随着三儿子的话频频点头,就该这么整。叫他们是找蛋疼,非得让他老人家不痛快。
  两位姑爷在边上尴尬的看着诸位长辈,他们不好插口呀。
  边上的华三郎同华四郎苦着一张脸,老爹把他们哥两豁出去了,每次招惹了二伯,不是他们兄弟顶缸呀。这是亲爹吗。
  尤其是才从辽东回来,被二伯收拾过一顿的三郎,吧嗒吧嗒嘴巴都是苦的。这日子没法过了。早知道就不该回京城才对呢。辽东天高地宽的多自在呀。好羡慕小五郎。
  冯氏抬头看向三弟,这不是在给自家老爷找不痛快吗。
  说起来这华府的画风,冯氏都有点琢磨不透了,你说老爷同三弟相处和谐吧,三弟三不五时的就要如此刺激自家老爷一番。
  自家老爷对于老三的回礼就是,整三侄子还有四侄子。那手段,那个狠呀,偏偏二老爷还站在长辈悉心教导的大意层面上,让三老爷都没出替儿子叫屈去。
  你说两人心有芥蒂吧,自家老爷缺金少银的,这位兄弟都不带询问的砸银子,若是算经济帐的话,他们二房就是把家底都搬空了,怕是也不够还三房的。
  这么多的银子,三房那边,一个字都没提过。这么多年的银子砸下来,从来没手软过。
  这样的兄弟关系,冯氏想想都觉得心塞,正常人理解不了呀。
  她这个夫人见识不够,实在不愿意多做揣摩。
  五娘笑盈盈的上前,还是那么娇俏可人:“二伯,五娘也想四姐姐了,今年四姐姐该回来了吧。”这位可是实心实意的想四姐了。
  华二老爷还是给这个侄女面子的,因为闺女喜欢这个五妹妹:“这个你四姐姐说了不算的,要看圣人的意思。要看你池家姐夫的本事。二伯说不好呀。二伯还没看过胖哥呢。”
  意思就是她也闺女了,屋里的人都听的出来。
  华老尚书黑脸,这就不是他儿子,什么样子呀。你当你是五娘那样的小女娃呢,还一脸的委屈,委屈给谁看呢。
  华二老爷想到这里又给池二郎加上一本,不光是个骗子,还是个没本事的骗子,不然早就从辽东回来才对。
  五娘看向自家祖父:‘祖父,姐夫在外好几年了,祖母早就说想四姐姐了呢。’
  华二老爷点头,难怪自家闺女喜欢这个妹子,通透知道曲线救国了。自家老爹若是愿意出手,自家闺女根本不用再辽东呆这么多年吗。殷切的望过去,就盼着自家老爹能够通融一番。闺女明天就在他眼前才好呢。
  老尚书摸摸胡子,把那丫头弄回来给自己找憋屈吗,他老人家多想不开呀。在看儿子的眼神,现在想起他这个爹了,早干么去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一章 有客自远方来

  老尚书根本就不看华二老爷,一双闪着精光的老眼,看向自家娇俏可人的孙女:“呵呵,五娘呀,你可别乱替别人说话,你想你四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