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秀才家的俏长女-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诚志自然看出苏云朵脸上的疑惑,不由温和一笑:“爹爹此来庸城主持今年的乡试。”
主持乡试?
苏云朵的眉头顿时紧了紧,她对乡试自是知道一些的,每逢乡试都会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等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苏诚志人在国子监,怎么会派到他的呢?!
安排苏诚志和苏泽臣去沐浴更衣,抽出空来苏云朵自是要好生向陆瑾康问个明白。
陆瑾康笑着解释道:“虽说乡试的正副考官主要是翰林和内阁学士,却也会从其他部门挑选合适的官员,国子监自然也在挑选行列。岳父大人一向严谨公正,自是早早进了挑选队伍。
正好今年圣上特地在勃泥城加设了乡试考场,岳父大人就被派来勃泥城任副考官,主考官是翰林院侍读学士钱林,钱林虽比岳父大人年轻些,却比岳父大人早一年入仕。
你可别这样看着我,别说是我,就是勃泥城军政两方主官也是昨日方才得到两位考官的消息,因其中之一乃是岳父大人,特地遣了我赶来庸城迎接两位考官入勃泥城。”
苏云朵虽不敢完全肯定为何苏诚志等人快到庸城才露出行迹,心里却隐约已经有了些猜测,不由暗自摇头,颇觉得有些无语。
“钱大人如今何在?”苏云朵只见到苏诚志和苏泽臣并未见作为主考官的钱林心里总感到有些不安。
陆瑾康一看苏云朵的神色就知她心里到底在担忧些什么,不由笑着安抚道:“钱大人需要稍事歇息,已经着人送往庸城驿馆。放心,没你想得那么复杂。我已让管家安排宴席为他们接风,九儿也已经去了驿馆接钱大人,待宴毕岳父与钱大人自是一同前往驿站歇息。你自需安排好臣哥儿便可。”
既然陆瑾康说没事,那必定不会有事,苏云朵顿时放下心来。
“对了,这次岳父他们来的时候,顺便带来了仲秋节礼,府里的、东明坊的,华阳街的,还有安侯府的,这是礼单,你看看该如何处置分配。”陆瑾康将一叠礼单交给苏云朵。
虽说如今苏云朵不当家,这事却非苏云朵不可。
苏云朵自然也不会推辞,接过礼单匆匆过目,将镇国公府的礼单单独抽出来交给李妈妈,让她将这些节礼从中分出来,明日先行送去勃泥城交给杨傲群。
东明坊、华阳街和安侯府的节礼指明是给她的,自然不可能交到公中。
说起仲秋节礼,勃泥城这边往京城去的,在十日前也已经上路,交给回京成亲的陆瑾粼押送。
钱大人在接风宴中听说七月二十八是苏云朵在庸城新建酒坊“康云酒坊”的开坊酿酒剪彩典礼,就起了留在庸城参加酒坊开坊酿酒剪彩典礼的心思。
“这是不是不太好?”苏诚志为人谨慎,虽说他也是很想留下来参加酒坊的开坊典礼,可是他与钱林此来是受圣上之命到勃泥城主持乡试的,如今人还没到勃泥城却滞留在庸城参加酒坊的开坊典礼,这消息若是传回京城,必得御史们的口诛笔伐。
钱林却不以为意,苏云朵的酒坊可不是什么普通的酒坊,那是给千万生灵带来福音的酒坊,是圣上多次嘉奖的酒坊,他们作为朝中官员既然恰逢其时去酒坊露个面自是应当,再说过来虽说名为主持,却也不过只是监考罢了,勃泥城乡试的卷子是圣上亲自出的题,无需他们再费心,他们只需在乡试之前五日抵达勃泥城即可,如今离乡试还有差不多半月,而勃泥城离庸城不过一日路程,待见识过酒坊开坊酿酒再往勃泥城去,还有大把时间呢!
既然作为主官的钱林已有打算,苏诚志自是不会再多言,于是七月二十八这日一大早,两方人马分别从大帅府和驿馆出发前往庸城西郊的酒坊。
经过一个月的建设,荒地已经开垦了大半,靠近西山的地方围建成一座青砖瓦房的大院子,院门上挂着的是陆瑾康亲笔提写请当地有名的工匠雕刻而成的“康云酒坊”牌匾,只是此刻用一块红绸盖得严严实实,只待开坊典礼揭开。
“姐,这个酒坊可比乐游酒坊都要大许多。只是这里太过荒凉,既没有果园又没有粮仓,这酿酒的果子的粮食何来?”打从下了马车,苏泽臣就开始四下里打量起来,待确定这里几乎没有他所认识的酿酒原料,小眉头皱得打结。
“这边的确比不得京城繁华,暂时也没有合适的果子,不过粮食嘛总会有的,只不过暂时尚需外购罢了。这次小舅送酒西北,替我找到了新的酿酒谷物,那可是酿酒的上好原料。来,姐带你去见识见识,喏,这就是小舅林西北运来的谷物。”苏云朵一边说着一边推开一间库房,指着库房里的谷物道。
苏泽臣蹲在满屋的谷物面前,抓了一把谷物在手中,有些像麦子却又不是麦子,在脑子里搜寻了许久也找不出这种谷物的名称,抬起头来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苏云朵。
苏云朵淡淡一笑:“这种谷物叫青稞,又叫稞大麦,米大麦,据说只有西北那边的高原才有生长,却是酿酒的上好原料。”
苏云朵以前并没有想起青稞这种谷物,还是这次过来勃泥城路过燕山府时,在燕山府稍做休整时在某个粮食铺子里看到了一袋子青稞,脑子里突然蹦出“青稞酒”三个字,宁忠平才会亲自押送医用白酒去西北。
宁忠平果然不负苏云朵所托,不但替她找到了青稞,还采购回来近千石的青稞,大大提前了“康云酒坊”开坊酿酒的时间。
钱林和苏诚志的这次勃泥城乡试监考之途因为有勃泥府衙和大帅府的全力支持,虽有些波折总归还算平安顺利,九月十八日桂榜出,钱林与苏诚志的勃泥城之行算是圆满结束。
此时的勃泥城已经下起了第二场雪,虽然雪量不算大,外面的温度几乎已经可以与京城最寒冷的时节相提并论了。
钱林是南方人,就算驿馆里盘有火炕,因为没有地暖,只要离了炕就觉得快被冻成冰,故而桂榜一出,自是恨不得立马返回京城。
苏诚志则不然,他本就是北地生北地长,比起京城更喜欢北地。
再说他难得有机会来北地,自是要重回葛山村一游。
如果苏诚志和苏泽臣没来勃泥城,苏云朵是打算待十一月宁华有回秀水县报名的时候再陪着宁华有去葛山村一行,如今既然苏诚志要带着苏泽臣回葛山村,少不得提前回葛山村。
正好宁华有也打算早些回秀水县,在大帅府住着虽说吃住用都被安排得很好,陆达给他找的先生的确也很有学问,只是宁华有总觉得这位先生并非真心愿意教导他,几个月下来收益并不大。
待苏诚志到勃泥城,少不得要考较一下宁华有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结果却让苏诚志摇头叹息,直言告诉苏云朵,宁华有若再这般下去,今年还是别下场的好。
苏云朵自是十分震惊,将宁华有带到啸风苑好一番询问,终于找到症结所在。
陆达找的先生的确是位有学问的好先生,也有心指导宁华有,只是如今勃泥城百废待举,就算先生只是幕僚每日里也有许多事要忙,先生精力有限,能给宁华有的时间并不多,也难怪宁华有会觉得先生并不乐意教导。
苏云朵考虑再三,又与宁忠平、陆瑾康商量了一番,总是答应了宁华有的请求,趁着苏诚志回葛山村的机会提前送他去秀水县。
“我是没办法送你回去,一切听你表姐的安排,在了那边好好读书,别让你祖父祖母爹娘失望!”宁忠平送宁华有上马车前认真地叮嘱宁华有。
钱林原本并不打算随苏诚志去葛山村,可当他在听了苏泽臣为他描述的葛山村之后却是心动了。
不过钱林此行收获还真不少,葛山村的景致远比苏泽臣的描述更让人意外。
虽说已经进冬季,却依旧给他感受到鸟语花香的美好。
当然他们此行感受到了也不全都是美好,至少离了官道前往葛山村那一段路就很让人诟病。
虽说葛山村发达之后,出资修了这段道路,可乡下人的眼界到底还是窄了些,这不,刚修了没两年的路,就已经无法满足葛山村发展的需要。
原本下了官道不过一个时辰的路程,却用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今日是什么日子,为何有这么多的车?”虽说马车里生了火盆,钱林还是觉得自己愉要冰僵了,看着像蜗牛一般的速度,不由撩开车帘往外张望,这一看自是让他看出了原委,也着实让他惊讶不已。
这里怎么看都是乡下,可是为何这乡间道路上有这么多的车辆!
与他同车的是苏诚志、苏泽臣和宁华有,这三人虽说几年前还生活在这里,到底离开已有几年,面对钱林的询问还真回答不出来。
既然自己回答不出来,那就不耻下问吧。
苏泽臣早就不耐这蜗牛速度,撩开车帘就跳下了马车,快步几步就赶上了前面的车子,笑眯眯地与车夫拉起话来。
虽说离开葛山村的时候苏泽臣还不足八岁,到底也已是个记事的人,过了这几年当地话说起来已经不算顺溜却多少还会些,加之他长得唇红齿白很是讨喜嘴又甜,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从前车的车夫那里打听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如此说来,这些车基本都是来往与葛山村运货的?此前听臣哥儿不是说葛山村只是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吗?”钱林听了有些懵。
事实上苏诚志听了也有些懵,虽说他知道苏云朵与孔老大夫在葛山村建了作坊,可是他们离开葛山村之时,葛山村的确只是个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
待他们好不容易进入葛山村地界,若非那棵标志性的老槐树还在,真以为自己走错地了呢!
如今的葛山村早已不是几年前的葛山村了,记忆中的村子离林溪河虽近却也就差不多一里左右,林溪河边只有他们家一个为了人工湖而建的小院,如今林溪河边已然是青砖瓦房林立,整个葛山村足足扩大了数倍。
苏云朵一行人刚进葛山村,他们回葛山村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葛山村,葛山村顿时沸腾起来,将几辆马车团团围住,苏诚志带着苏泽臣赶紧下马车与乡亲们问好寒暄。
后面马车上的苏云朵在紫茑紫莲这对姐妹花的护卫下过来与苏诚志苏泽臣会合。
一番寒暄之后,一行人被乡亲们簇拥着往神泉山庄而去。
苏家在葛山村的老房子在两年前就已经被苏诚志捐给村里成了新的村学。
孔老大夫自是先一步得到了苏云朵派人送来的书信,这几日每日里都派了人在村头迎接,苏云朵他们刚进村就得到了消息,只是乡亲们太热情,老夫妻俩在神泉山庄门前守了大半日终于看到山脚下缓缓而来的一行人。
刚走上山坡,苏泽臣一眼见到几年没见的师父和师娘,自是激动不已,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孔老大夫夫妻面前,“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实实在在地嗑了三个响头。
看着当年那个瘦弱的幼童如今长成了翩翩少年郎,孔老大夫抚着花白的胡须连连称好,孔老夫人则赶紧让人将苏泽臣扶了起来。
这大冷的天,如何舍得让苏泽臣多跪那么片刻!
苏诚志和苏云朵上前请安问好,一行人就在神泉山庄安置了下来,自然少不得要说说这几年各自的情况。
知道欢哥儿被留在京城,孔老夫人自是十分遗憾。
他们老夫妇打算在这里终老,在京城的儿孙倒是轮流着来葛山村探望他们,可是像欢哥儿这样的晚辈,也不知有生之年能否有机会见到。
第838章 苏泽臣如愿
因为这次主考的勃泥城是第一次并规东凌国的科举,又因离京城路途遥远,朝中对两人乡试之后归京的时间只做了一个大概的要求,行程相当宽裕。
不过苏诚志与钱林都是那种中规中距的严谨之人,能趁此机会拐来葛山村看看已属不易,自是不会在葛山村久留。
柳东安是与苏诚志一同长大的同龄人,最是清楚苏诚志的为人,自是明白这一点,却也不愿意错过这个大好时机,虽在得知苏诚志可能会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打量着要趁此机会请苏诚志给村学的读书郎们讲几堂课。
待他得知与苏诚志同来的钱林钱大人是比苏诚志更早考是进士,不但是当时的榜眼如今还是翰林院的侍读,自然更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于是第二日一早就带着村老和村学的先生们来神泉山庄华拜会苏诚志,希望苏诚志和钱林能抽出时间来为村学的读书人讲几堂课。
对于这个邀请,苏诚志本人自然义无反顾,而且讲课这种事对他来说本就是信手拈来的事,只是请钱林讲课,苏诚志心里有些没底,只用询问的目光略些为难的看着钱林,钱林倒是十分淡然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葛山村的村学如今在秀水县都是排得上的好学堂,主要招收葛山村以及在作坊做工的子弟,同时也兼收附近村庄的孩子以及慕名而来的读书郎。
当年苏家离开葛山村前往京城之时,不过只有三位先生,其中还有个是临时的先生孙宏飞,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村学足足有十位先生。
这些先生中既有苏诚志当年的同窗兼林溪镇学的同事,也有苏诚志的学生,比如柳玉立,连原本去了林溪镇学的袁腾飞也回在三年前就回了村学,还有两位是当年与苏诚志一起参加乡试的同年,其中一位就是左家兄弟之一的左尔。
当年左家兄弟与苏诚志同届参加乡试皆中了举,又同去京城参加会试,苏诚志和左赢如愿高中,左尔却落了榜。
高中的左赢在陆瑾康帮助下得了个外放的机会去南方某县当了个县令,左赢十分珍惜这个机会,考评连年得优,如今已升为六品知州。
左赢虽得了陆瑾康的暗中帮助得了这个外放的机会,赴任时也带上了陆瑾康为他寻摸来的师爷,却因为没有家族的支持,只有个同样没有官场经验的左尔陪着他,初入官场之时自是十分艰难。
好在左赢很有韧性,硬是靠着有限的资源,闯出了一条生路。
待左赢稳住了脚跟,左尔这才带着左佑和左玲回到了秀水县。
左佑和左玲是可怜也是幸运的,虽说很小的小时父亲就去了,等到左赢左尔中了举人,家中经济有所好转,偏他们的娘亲早已沉疴难起,在左赢会试高中并谋得县令一职的消息传回秀水县不久就撒手人寰。
左赢和左尔几经商议,决定带上左佑和左铃去任上,偏左佑和左玲这对小兄妹对南方的生活很不适应,在南方的两年里,左佑还好些,左铃则半日一大病十日一小病,让人心疼不已。
左尔心疼侄儿侄女,早就打算带着一对侄儿侄女回秀水县,只是他同样也心疼左赢,加之左家当时全靠左赢在支撑,若是左赢不能更进一步,左家的日子将更艰难,再三考虑之后左尔决定先留下来协助左赢。
待左赢渐渐做出了一些成绩,不但在官场立稳了脚跟,还得了上官的赏识,知府大人甚至还将家中嫡次女许给左赢为正妻,左尔这才以左佑需要回乡科举为由,带着左佑和左铃重新回到秀水县。
左赢在南方做官,左尔带着左佑和左铃回秀水县,京城是必经之路,左赢感念苏诚志和陆瑾康对他的帮助,特地让左尔替他往东明坊和镇国公府送了些当地的土仪。
那日左尔与苏诚志并在苏诚志的书房里说了许久的话,两人到底谈了些什么无人知晓,只知道左尔离开东明坊之时眼圈微微有些发红。
待他回到秀水县并没有在秀水县城安家,而是带着左佑和左铃到葛山村落了脚,一边在葛山村的村学当先生,一边督促左佑进学。
两年前由孔老夫人做媒,在葛山村的药坊里找了位勤劳踏实的姑娘成了家。
如今两人已育有一儿,日子过得既富足又自在。
左佑在回乡的第二年就考取了秀才功名,参加了今年的乡试,虽说上了桂榜,名次却不那么尽如人意。
以他现在的成绩参加会试,就算超常发挥最多也只能挂尾,故而左尔打算让左佑再多读几年书,待打实了基础再参加会试一拼前程,只是接下来该让左佑去哪里进学,让左尔十分为难。
自出了桂榜,左尔为难的快抓破了头。
他倒是记得几年前从南方回来经过京城与苏诚志见面时苏诚志曾经提过的建议,若真能让左佑进国子监读书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可是京城离燕山府那么远,让左佑独自一人去京城左尔如何放心,偏他自己又有俗务缠身暂时离不了秀水县。
正左右为难之时,却忽然听说苏诚志回来了。
左尔自是不敢相信的,毕竟苏诚志如今已是国子监的司业,轻易哪里能离得了京城,直到此刻见到苏诚志才知道这是真的,心里顿时心里松快了许多。
虽说年幼失怙,左佑到底算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连带着左尔也在心里暗道自己也当是个有福之人。
苏诚志与钱林在葛山村只待了三日,应柳东安和村学的邀请下分别为村学的读书郎上了几堂课,反响十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