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钱掌柜叫回魂的杜芊芊,眼睛弧度不减,去看钱掌柜手心里铺摊开的细长、略带清脆碧绿色的米粒。
  “你是不知道,那起人刚将棒棒糖好容易耗进去快三个月时间、又是连送带赔地栽了几十两,好容易开始往里垫补了。”钱掌柜说到这些,忍不住眉飞色舞起来,“结果咱们店铺里将那牛轧糖往外一摆,他们急得呀,哈哈!脸都绿了!”
  钱掌柜得意地“哈哈”大笑时,略有些发福的身子振地掌心里的晶莹米粒左右前后滚动起来,看来棒棒糖被仿制也让钱掌柜很憋屈,牛轧糖的横空问世算是狠狠出了口气。
  在商言商,这可不仅仅是出口闷气那么简单,铺子里有独市吃食卖,可以带动其他吃食的销量跟着一路飙升。那些原本因为仿制版棒棒糖成功而流失的主顾,现如今又都回来了。若说杜芊芊是小赚,那钱掌柜可就是大赚。原本果脯蜜饯铺子一年里有小半年也就维持个收支平衡,现在的利润已经不低于和盛了。
  这不,大半口袋的绿畦香稻粳米、十来包龙脑冰片雪花白糖,钱掌柜一点儿都不肉疼地赶着送了杜芊芊。绿畦香稻粳米,尤其是玉田产地的,味甘淡、性平和,每日滋补最好。玉田就那么大个地界,每年产量有限,价格之高自不必说。
  第二件龙脑冰片雪花白糖,看看这名儿,听着就是个尊贵物儿!龙脑香又称为冰片脑,生性喜热,拢共就人烟稀少的几个南蛮地区有,因此不易得。半透明片状如雪花般的冰片搀在蔗糖里,不仅卖相极佳,且气清香、味清凉,噙上一些在口中慢慢溶化还能起到止痛及消炎的作用。
  钱掌柜的这份礼心意不可谓不诚了。
  五天就要送八十斤,杜芊芊现在每次都要从杨二叔那里买上四桶的羊乳才够,与羊乳相比,眼下更紧缺的是花生,八十斤的牛轧糖就要用三十来斤的花生,家里的早就用个精光了,于是杜芊芊就向街坊四邻家里收。
  一斤四文,童叟无欺。这价格实在是良心,要知道就算是起个大早赶到集市上也不过就这个价了,买菜的妇人婆子们二斤的瓜子恨不得嗑出八斤的皮,买起花生来连挑带捡,一个错眼不防还得再捏上几个尝尝,有时卖不完还得往回拎。坐家里就能按照集市上的价格卖,还真是难得的好事儿。
  于是在堂屋砌去湿炉子之后,杜家又在吉安村引领了一股风潮。放眼整个吉安村,除了个别杜大山家这样没什么地的手艺人,其他谁家没有一缸半缸的花生?点上香排干净缸里的空气,接着将缸口封紧能储存个三两年的。每日里不断有村里人拎着自己地里出的花生上门来卖,用季桂月的话来形容,每天几乎将杜家门槛踏破。
  “大娘,您瞧好了,十九斤八两,算您二十斤,这是一共是八十文,您数数!”原本收花生是季桂月负责的,杜芊芊每日里买果子、发晒麦芽、压麦芽糖、做奶油、加茉莉花茶煮羊乳……真真儿是忙得脚打后脑勺。
  今儿碰巧杜大山不在家,过几日社学就要办起来了,村长特意嘱咐杜大山去给教书先生屋里也砌上去湿炉子,这简直成了吉安村的标配。孙大娘带着孙女儿拎着一篮子花生站在自家院里时季桂月正在菜地里忙着用棉花采收后剩下的棉花秆作支架栽甜豆,既能增收又能养地。
  这也是积年的老经验了,每年甜豆都要赶在这几日里播种,早不得晚不得。若早上几日,熬不过寒潮,一准都得冻死;若晚上几日,来年春上抽蔓迟,产量也就低。
  于是杜芊芊放下了手里的活儿去招待。孙大娘家的花生个头饱满,且干净,花生表面凹凸不平很容易藏着不少泥点泥巴,所以庄稼人将刚连土拔出来的花生叫做“泥花生”。显然孙大娘家在送来之前用竹筐将花生上大部分泥巴颠簸干净了。
  杜芊芊算了孙大娘二十斤整,还拿了根小猴子棒棒糖给孙大娘的孙女儿。


第129章 收花生(下)
  孙大娘喜得见牙不见眼:“芊芊姑娘真是展样会做人!”又教着孙女给杜芊芊道谢。孙大娘前脚笑眯眯地拿着八十文心满意足地回家,后脚又来了两个相约同来的媳妇,胳膊上都挎着篮子,里面满满的花生。
  一篮子十五斤,另外一篮子二十斤,杜芊芊仍然是招待了棒棒糖,那两个媳妇只听过、见过,自己却从未吃过。拿着这月牙儿形的新鲜物儿,俩人却又不舍得吃了,想着回去给自家孩子。
  一天下来,杜家就收了快一百斤的花生。这时候的缸其实叫瓮更合适,大肚敞口,底部和口部都向内收缩,因此烧制的时候应力是向内的。若论坚固性,这种瓮是比不上后世的缸的。容量也不过能储存个七八十斤的带壳花生,这多出来的二十来斤都没地方搁,更别说以后还得接着收。
  “妹子,这你不用烦心。我明儿就去寻个四五个回来。不用费什么钱,村里好几家都有不用的旧缸。”杜大山忙了一天,晚饭吃得分外香。
  季桂月心疼自家男人,不断给杜大山碗里添菜:“今儿的回锅肉小妹做得极好,多吃点。”又舀了几勺子杜大山爱吃的麻辣豆腐,直将杜大山饭碗里堆得冒尖。
  杜芊芊只管弯着眼笑看着,季桂月有些不好意思,佯怒道:“看什么?没见过我给你哥夹菜?”杜芊芊也不回答,仍然笑盈盈的。
  “地里的甜豆秧子我都栽好了,明儿你去忙你的,收花生的事儿你就别管了。”忙完了丈夫忙儿子,季桂月又吹着嫩嫩的鸡蛋羹喂安安了。
  收花生没几日就出了个小插曲。杜芊芊正在厨房里压麦芽糖,黄褐色的胶饴浓厚而粘稠,如同液态的黄金,空气里都充斥着馋人的甜味。
  “二婶子,你让大家伙儿来评评理!这种花生怪不怪我不收?”
  院子里,季桂月的声音在院子里炸了开来,听上去很是气愤。
  “凭什么不收?我大老远拎过来的!”那位婶子也不遑多让,声音气势完全没有被季桂月压下去。
  接着院子里一阵叽叽咕咕的小声议论声,杜芊芊手上沾了麦芽糖,黏糊糊的,想着应该也没多大的事儿,嫂子应该能处理了,就没有急着洗手出去瞧。
  可外面的声儿却没有低下来,反而有越吵越激烈的架势。
  “你三鼻子眼儿出气,你算老几啊你?”
  “你管我算老几,我说不收就是不收!”
  ……
  杜芊芊皱了皱眉,这谁啊?听声儿不熟悉,接着听到杜大山的声音,看来是在木匠房里听到动静,出来瞧瞧。
  杜大山的声儿没那么大,混在尖锐的女高音里,听不清他说了什么,想来以杜大山憨厚的性子,也就是去做和事佬去了。
  “你们两口子狗咬皮影子,没一丁点儿人味儿……”
  这婶子看来歇后语会得挺多,杜芊芊见绿豆芝麻大的事儿也吵了这许久,洗了手。刚到院子里,就被一阵风似的一个人影给揪到了院子中央。
  “大妹子,你可算出来了!你说说,敲锣打鼓地在村子里收花生,可我送了来,你那掐尖儿的嫂子硬是不收,这不是欺负人么?”
  杜芊芊站定了才看清揪自己过来的人,是家住在村西头的一个妇人,男人排行老二,都叫她二婶子,这“二婶子”不过是客套话,村里人都不乐意和她处。心眼儿小得赛针鼻儿,手脚也不太干净。据说偷过隔壁的鸡,结果吃完了埋在菜园子的鸡毛又被人家看见了,被人抓了个现行却还死不承认。
  没有急着回复那二婶子,而是走到她拎来的那篮子花生那儿,不过就看了一眼,就立马明白为什么嫂子不收了。花生倒没太大问题,偶尔见几颗霉烂虫蛀的。就是一点:潮。所有花生都湿漉漉的,显然这二婶子为了压分量,临来前用水泡了泡。
  杜芊芊伸手捏起来几个,好家伙,懂得还挺多。这花生是温的,热水穿透性强,可以软化花生壳儿增加含水量,比直接用凉水泡加重量多了。
  “大妹子,你看看……”
  那二婶子聒噪的声儿又响起,从杜芊芊出来到现在,季桂月被她一屁股撅到旁边,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都说季桂月泼辣,看来这辣的也怕赖的啊。
  没让她说完,杜芊芊直接打断了:“二婶子,我嫂子说得是,这花生我们不能收。”
  眼瞅着那二婶子胸脯的起伏又大了起来,看来又要撒泼了,杜芊芊不慌不忙地含笑继续说:“若是这花生收了,对那些个已经卖了我们花生的乡亲们来说也未免太不公了些。这些潮花生,一斤只能晒出半斤干的来。”
  “我的好姑娘,你可也没说要干的湿的呀,我从村西头一路拎到这里,可不能再让我原路拎回去。”
  难怪季桂月半天没解决得了,以季桂月的爆炭脾气,听到这些不讲理的歪话又被骂了几句,恐怕只能气得跳脚骂天,哪里还能耐住性子同她好好讲理。
  可杜芊芊最不缺的就是好性儿了,她笑眯眯地,声音四平八稳还透着丝甜:“二婶子,我这里收的这些花生,您可是亲眼见的,干的四文一斤,若您真心想卖,给您两文的价,我这里称了就付钱。”
  接着就对院子里也来卖花生的媳妇婆子们道:“姐姐、婶娘们,这潮花生也卖你们干花生的价,就算你们乐意,我也不能够呀。”
  季桂月气得通红的脸,此时也冷静下来,帮着杜芊芊:“大家伙儿都看着,生意哪里还有强买强卖的?我家妹子仁义,还愿意收你这潮乎乎的,不卖就赶紧走!”
  周围其他人当然不乐意那潮花生同自己的卖一个价了,更别说杜芊芊平日里出手大方,若是带着孩子来,多数都有小零嘴儿拿。若是拿来的花生多了,又处理地干净没虫蛀,杜芊芊甚至还会给上块面包给自家孩子。
  再看看那二婶子篮子里的花生和平日的人品,众人立马七嘴八舌讨伐起来:“芊芊妹子说的是!二婶子不是欺负人家小姑娘么?”
  “不错!这花生去集市上只怕要被主顾连篮子带花生掀个底朝天!”
  ……


第130章 歇后语达人
  此时不仅是院子里来卖花生的人帮腔,院子外瞧热闹的也都参与进来。他们之中有的已经卖了自家的花生,他们是最不乐意的,凭啥这种潮乎乎的花生同自家好花生卖一个价?也有那打算要拎了来卖的,帮着杜芊芊说几句好话,说不得还能多拿几根棒棒糖甜甜嘴儿。
  因此一时之间大家伙儿的嘴一致对准了那二婶子,任凭什么二皮脸只怕也都呆不住啊。那二婶子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本想着多掺些水撒泼打赖地多卖一倍的价,可谁知道这村里人人都夸好性儿的杜家丫头一张嘴,就将周围这些相干不相干的全都鼓噪起来,矛头全都对准自己,一人只一句也有几十句。
  再看那杜家丫头,仍旧弯着眼笑得甜:“二婶子,你这花生还卖吗?若是同意半价卖,我让嫂子即刻给你过了称拿银子去。”
  若是季桂月那暴脾气,二婶子可不怵,对骂她可没怕过谁,可这杜芊芊,俗话说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这个丫头简直让她一拳捣在棉花堆里,憋屈却又发作不得。
  那二婶子快速转了转眼珠算了算账,假若这花生是冷水泡的,还真压不了多少分量,半价卖出去定是亏的。可自己临来前特意用热水泡了,比从缸子里刚取出的干花生重上一倍还是不成问题的,说不得还能多赚俩铜子儿。
  “卖!怎么不卖?我大老远死沉死沉地拎过来的。”二婶子口气不善地赌气道。
  快二十斤的花生,愣是被她泡出了四五十斤的分量,能不沉吗?那装花生的篮子看上去有些年岁了,做工也较粗放,原本的棋盘格花纹早已被磨得辨认不清。
  箬竹制成的篾片本就偏薄,篾片间缝隙更是被撑得很大。蓝底被潮乎乎的花生浸湿,圆鼓鼓地往下凸出来,而上面细细的竹手把与下面满满的花生更是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下一秒钟就要承受不住重量而断了一般。
  季桂月刚刚被二婶子气得不轻,这会子见那篮子要断不断的样儿,赶紧将那些花生从篮子里倒出来,别一个不妨再掉到地上,潮乎乎的再粘上许多泥,自家吃亏更多了。
  杜大山家用的一根木杆秤,季桂月称这么大的重量有些费力,于是杜大山负责称,她在一旁看星花。这秤杆子的刻度很有意思,一共有十六颗星,包括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另外加上福、寿、禄三星,寓意是告诫商人们做买卖要实诚,缺斤短两的话会缺福减寿。
  杜大山一手提号系,一手前后移动称砣系绳,等左右差不多平衡了,季桂月读了星花。
  “喏,拢共四十三斤,也就是八十六文……”
  二婶子一听,立刻凑上前去:“你这秤准不准秤啊?这秤杆子打得这么高,可不是坑人么?”
  一句话又成功地激起季桂月的怒气:“放屁!我家大山做人向来厚道,你看看这秤杆子是高还是平?!”
  周围的人对着二婶子又是一片“嘘”声。
  “这二婶子也忒不醒事,人家那秤杆子压得那么平,还硬赖人家少给秤!”
  “您老可快着些吧!我们带着孩子等了半日了,不想卖也别耽误了别人。”
  “也是杜家人好脾气,要是我,打出去完事儿!”
  ……
  那二婶子扭了屁股对着周围一干人等叫嚷:“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卖不卖花生与你们这些黑了心的王八羔子什么相干?”
  话虽如此,可听这声儿就已经外强中干了。杜芊芊当面数了八十六个铜板给她。
  知道杜芊芊虽年纪小脾气好,但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儿,二婶子放低了姿态,拿着一小串铜板,微微佝着腰:“姑娘,人人卖了花生都有那零嘴儿拿。家里那几个猴崽子还在家里巴巴儿等着呢。”
  听那口气,光给一根两根那是不济事的。人家干干净净的干花生弄了来不过也就一人一根,若是二婶子这样的倒能拿回去好几根,岂不是笑话。
  这次不用杜芊芊费口舌,季桂月已经连赶带撵地将她往外送:“二婶儿,若不是我家妹子,你这花生我断不能收。既吃了亏收了,咱们也就不多说什么了,若是还要零嘴儿回去,断断没有这样的道理。”
  下几个挎着花生的妇人挤上前去,将自家花生放到院子当中的桌上,嘴里也排揎:“您老快点回去吧,芊芊姑娘仁义,不想让你白跑一趟,这花生又潮又虫蛀的,还想着要零嘴儿?”
  二婶子被连推带挤地出了称重给钱的那一小片地,而杜家几个人开始招呼其他卖花生的乡邻,压根也不再正眼瞧一下自己这边。气得几乎倒仰,手里的篮子已经被花生挤压得变形,空空的拿在手里说不出的滑稽。
  “你们这些个头顶长疮脚底化脓的东西,只知道拜高踩低。真是狗咬叫花子――畜生也欺人!”
  临走还不忘再来一句歇后语骂了众人,可大家哪有闲工夫理她?都围着杜家几个人称花生的称花生,收铜板的收铜板,几个随家里大人来的孩子欢天喜地地拿了棒棒糖。有些平日里没多少来往的,还是第一次吃到,拿着都舍不得舔。
  那二婶子专挑了难听的话骂,恨不得有人听不过同她呛几句,自己可以趁机多骂上几句泄愤,可偏生没人睬。
  见那几个小孩儿拿着各种形状的棒棒糖,二婶子又眼馋又愤懑。
  “芝麻地里撒黄豆的小杂种。”嘴里嘟嘟囔囔回头骂着那几个孩子,脚下一个不妨,摔了个仰八叉。惹得众人都笑起来,自己面皮儿掌不住,翻身爬了起来拎了空篮子,拨开院门口的众人灰头土脸地回了家。
  院门外瞧热闹的人也渐渐散了,原本裴华也站在这些人里。蜂腰猿背拎着一篮子花生,别说那张俊脸和通身的气度,就是那个头也足够打眼了。满满一篮子的花生,他只左掌心里提着,轻若无物。


第131章 一方丝帕
  当然他并不是来瞧热闹的,而是裴大娘和李菊花也想要卖花生,家里今年花生收成很是不错,算上去年没吃完的,备了一大缸。眼下也不是什么荒年,卖了四五十斤可是沉甸甸小半吊铜子儿呢。
  可上次闹得那么不愉快,婆媳俩怕舔着脸上门杜家也不收,于是就让裴华去。裴华这阵子衙门里忙,难得回来一趟,家里那些个浇冻水之类的地里活计都让大哥一人包了去,自己觉得有些对他不住。既然杜芊芊那边也用得着,也可以给家里帮点忙,再说也好几日没见着大山哥了,裴华就依言拎了花生去了隔壁。
  谁知杜家院门口已经聚了不少人,院门内村西头的二婶子正和桂月嫂子为买卖花生的事儿吵呢,而大山哥本就老实,被呛得压根口都开不了。菊花嫂子性子烈,大山哥又不会和人相争,正想着要进去帮忙解围,就看见杜芊芊满脸笑意地走了出来,一件半新不旧的绫棉裙,青白色,如同滚滚的清澈山泉水冲泡之后的雀舌绿茶,虽不显眼但却恬淡雅致,见之忘俗。
  许是每次沾了水后必用面脂和唇脂的缘故,杜芊芊肤色白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