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丽娘等的就是这句话,忙喜道,“我算是有了靠,从此后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既作了夫妻,我终身靠你。”
  泪盈于睫、感天动地,彭大壮听得心潮澎湃,当下恨不能将心剜出来表白表白,就去抓丽娘的手,却被闪开,“放尊重些,咱们到底还没成了夫妻!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
  先夯一棒槌又仍俩甜枣,让彭大壮见到吃不到,心痒难耐,跑得更勤了。却不知那丽娘是个厉害角色,渐次二人倒过来一个个儿,将彭大壮拿捏得服服帖帖。
  过了几日彭大壮被牛二他们怂恿了着实蒙灌了好几杯烧刀子,想要酒壮怂人胆,不仅没得逞,还被丽娘弄了个下马威。
  “你别和我花马吊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着,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别油蒙了心,打量我不知道你和牛二他们的算盘,不过嘴上功夫白白许了些誓,这会子想来拿我当粉头儿来取乐!”
  彭大壮酒也唬醒了,连连摆手,“没有!我怎么敢!”
  “别打量着我不知道,你那婆娘赶着要同你和离,你却一日推一日地混赖,是什么缘故?每日家来我这里却勤,偷来的锣儿敲不得,你是想着占了便宜拍拍屁股就走?!”
  严声厉色,怒眉倒吊,葱指戳着彭大壮的脑袋,唬地彭大壮连声告饶,“姑奶奶,没有的事儿啊,属实要和离!”
  “何时?”
  “就这阵子!”脑壳儿被丽娘又戳了一下,生疼,连忙改口,“十日之内必定给办妥了!”免不了又发了几个毒誓。
  丽娘这才作罢,一番争执之下,本就松挽的头发更是青丝垂下,身上的葱绿背心领口也散了开来些,隐约露出一痕雪脯,再吃了酒越显得柳眉笼翠雾,彭大壮心里既怕又爱,哪里会有生气的功夫,加倍小心赔不是都来不及,被治得背服。
  这才促成了彭大壮主动去杜家催着和离的那一遭儿。


第504章 女儿箱
  别看平日里丽娘不是很检点,但是这次她却十分坚持,毕竟她心中自有一杆秤,难得出现个家私过得去、还真心愿意娶自己的,何况一年大二年小的,再过几年岁数上来了还是得找个老时依靠不是?
  因此上不管彭大壮如何赔小意、献殷勤,丽娘只打定主意不松口,下晌时辰一到就赶人,和彭大壮摆明了态度:先和离,否则其他免谈。彭大壮看到吃不到,每日家只能坐近了瞧上一瞧,想要摸一摸手也是不能。杜小芹那里虽也舍不得,但恩怨太多,事儿已经被自己给办老了,想要挽回只怕是难。喝了一回闷酒,彭大壮一拍大腿,他娘的,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同杜家了断罢了,省得两边够不着。
  而最近的李曼也是烦恼不已,只因李康又是好几日无影无形了,但与上次不同,这次的缘由李曼心里明镜似的,心里不是不暗怪姨夫的。
  可栾县丞这里也还没消气呢,起先栾夫人来劝两句,将书往案上一拍,“哼,他小子倒来脾气了?先学做人再学做事,与其削尖了脑袋往生意经里钻,不如先学学如何做人!先时看他勤勉还觉得不错,如今只怕你我都看走了眼。”
  这话说得可就有些重了,栾夫人哪里敢再劝,只得夫人们互相聚会宴请时私下透了气给李夫人,要她让李康过来好生认个错,李夫人连连点头,可其实心里着实是苦啊!本不是富贵出身,年轻时陪着相公一路摸爬滚打上来,不知同多少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论起洞察别人颜色,李夫人自认并不会逊色于如今圈子里这些处于上位已久、早适应了别人迎奉的贵妇们,她如何不知自家的小儿子该同栾县丞好好儿认个错?为了这件事她都不知同康儿说了几次了,可这次自家这小子似乎也犟起来,被自己和哥嫂说得絮烦了,索性白天只管出去逛去,别看他平日里笑脸迎人,自己肚子里生出来的却如何不知?最是个有主意的,实不敢往深了劝。
  两厢却恰好僵持了,旁的人却还都罢了,只急坏了李曼。
  再加上裴华和杜芊芊刚定了成亲的日子,筹备工作那叫个热火朝天。这不,今儿满村里的人又在殷勤相传,杜大山为了妹子出嫁,特特寻了一株快八年树龄的香樟,预备着采其木为杜芊芊作橡木箱作为嫁妆陪嫁。
  樟木箱由樟木制成,樟木与楠木、梓木、桐树一齐被称为“江南四君子”。樟木树直径较大、材幅宽,木性稳定不易开裂,十分适宜做箱子。香樟木整树有香气,木质细密、纹理细腻、花纹精美,能够散发特殊的浓郁香气,经久不衰。正因为这种香气,使得香樟木制成的箱子有着独一无二的实用功能——防虫防住、驱霉隔潮。羊毛、羊绒或者丝绸等高档衣物放入其中,不仅不虫不蠹不发霉,同时气味芳香沁人心脾。
  而樟木箱也叫女儿箱,大户人家喜添千金之时就会在婴儿所居厢房外头种上一颗香樟树,待女儿成年出嫁就会锯伐下来制成樟木箱作为嫁妆。虽然杜大山准备的树龄没有杜芊芊的年龄大,但是七八年也是村里嫁姑娘的人家里数得上的舍得下本儿了。
  吉安村里媳妇婆子们都留神瞧着呐,围观那香樟拖回杜家大院,无不啧啧称羡,都赞叹杜芊芊有福气,能用上这么好的东西。
  听得杜芊芊已经心生不爽了,更要命的是裴家的消息。
  裴华托了人从南边儿带了八式各两包的干海味——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和鱼翅,身处内陆的吉安村村民甭说吃全乎过上头这几种,有些个听着都觉得耳生。聘礼清单上的各项款式和数量本就视男方的经济状况而定,海味从来就不是本地男家聘礼的必备单项,向来少见,足可见裴华置备聘礼时的用心。
  一个村住着,李曼就算不想听也无法避免,几乎手指拧断帕子,她娘瞧着岂不心疼,便让她收拾了去姨妈家住几日,可人就是这样,明明自己听说了会生气,却还偏偏忍不住想要打听,听完又在家里摔摔打打地生气。杜芊芊那里越热闹矜贵,李曼这里就愈发愤懑,偏偏李康那里又因放排之事堵了气,没了动静。村里人两相比较,岂不要笑话自己?一贯自视甚高的李曼如何能忍,便再也坐不住了。


第505章 提笼架鸟
  可李府同裴家不同,好歹是高宅大院的大户人家,她怎么也不敢或者说不好意思自己一个人找上门去,左右不过去磨栾夫人,栾夫人自然已知裴华的亲事将近,自己这个侄女儿心里头不痛快那是不必说的,再加上李康这边也出岔子,瞧着她惴惴不安的样儿终也是心疼。
  二人乘了轿撵去了李府,府里的管家殷勤接待了赶紧去通报李夫人,李夫人彼时正在屋子里看画眉,城里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里头时兴“提笼架鸟”,之所以有这个词,是因为除了笼养听叫的鸟,还有一种养在“架”上的鸟。所谓的架,其实就是一截树杈。养这类鸟的乐趣是训练它“打弹”,养鸟人把一个弹丸扔在空中,鸟会即刻飞上去接住。训练纯熟的一次飞起能接连接住两三个。架养的鸟较之笼养的体型更大嘴更硬,譬如锡嘴和交嘴鹊。
  养鸟主要是听叫,但也重相貌。大鸟主要要大,但也要大得匀称。画眉最好“眉子”(眼外的白圈)清楚,而百灵要大头、短嘴。譬如种种的鸟类审美,养鸟人之间自有一套共同承认的十分精细之标准。
  李夫人正在逗弄的这只画眉就十分符合该类审美标准,毛衣薄、眼水深透、眼睛小眼膛大、方头短尾,端的是漂亮,李夫人带着大儿媳妇儿并孙子都十分喜欢,特别是那小孙子,非要让奶奶将鸟笼放在桌上,自己好站在凳子上凑近了去瞧,生怕摔了或是被鸟啄了,又吩咐两个丫鬟在跟前小心伺候。
  丫鬟巴不得一声,凑近了去照顾小少爷,自己也有机会隔着鸟笼去逗鸟。那鸟笼好生精细,里头的鸟食罐是青花瓷的,花了足一两的银子,就这在公子哥儿里头还远数不上。鸟笼分圆笼、方笼两种,有些雕镂精细,近乎于“鬼工”,价贵得令人咂舌。还有人压根不养鸟,专以搜集各色名贵鸟笼子为乐。
  其实养鸟是很辛苦的事儿。除了要遛,光鸟食这项就极费事。最常见的是“活食”——蚱蜢、蟋蟀、玉米虫,但是要给小少爷玩儿,自然不能给他这些虫子了,下人们拿了煮熟的鸡蛋黄儿来。看着孙子极有耐心地将蛋黄儿仔细地掰成一点点去喂画眉,带着孩童特有的童真和稚嫩,李夫人笑得开心极了。
  忽听管家来报栾夫人和小曼姑娘到了,婆媳俩大为诧异,忙起身迎客,又一叠声地吩咐丫鬟们置备茶水点心。
  龙井雨前新芽,每蕾皆一旗一枪,泡在茶盏里,茶叶皆直立不倒,载浮载沉,茶色颇淡,但入口香浓,直透肺腑。面对如此好茶,李曼却毫无心思去品,她一心只想着李康在不在家、这次能不能见着他。
  在座的几个人都是人精,还有啥看不明白的?李夫人先是对着栾夫人好一顿赔不是,说自家孩子还是小、历练少,先时脑子转不过来被县丞劈头盖脸给训蒙了,等这几日醒悟过来有心去认个错儿吧却又拉不下脸来了,这番话说的讲究,让栾夫人本想先敲打几句如今也没了脾气,抿了口茶,笑道,“既想通了便好,我只道他还憋着劲呢。”
  “哪儿能呢,我家三弟最是聪明,早悟过来了。往后有县丞、夫人帮着指点指点就更有出息了。小曼妹子,三弟正同他大哥在屋里看画儿呢,不如让丫鬟领着你同去瞧瞧?淘澄回来许多张,饮酒、醉眠、簪花、仗剑叱鬼的倒还罢了,都是寻常见得着的,还有什么从鸡笼里掏鸡、往胆瓶里插菖蒲的……滴滴溜溜抱了一怀回来。”
  不愧是李家的大儿媳、李夫人一手调教出来的,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也好,你去罢,长长见识去。”栾夫人也同意了,今儿来不就是为了这个么,既然李家人如此上道,双方都给个台阶,这件事就算揭过了。
  一路雕梁游廊,那丫鬟在前头领路,沿路的下人们见了李曼都停了手里的活儿,恭敬地行礼。特别是那忙着打扫的,都等李曼走远了几步才敢继续,让李曼心里好生得意,原本忐忑的心情愈加了雀跃,走路都带着风,忍不住想着等嫁过来后呼风唤雨、颐指气使的威风少奶奶生活,对于婆媳关系、粥里关系,她从来都不担心,光凭着县丞家外甥女儿的身份,李曼打从心里笃定人精的李夫人诸人决计不敢给她委屈受。


第506章 赏画儿
  李康大哥买回来的画儿别看数量多、画的杂,其实是出于同一人之手。
  “三弟,你瞧。”李康大哥举了张半身画,高约莫四尺,画中之人紫棠色脸,额头、颧骨、下巴,均很突出。从面相来说,额为衡山、颏为恒山、鼻为嵩山、左颧为泰山而右颧为华山,此乃典型的富贵相——“五岳朝天”。双眼奕奕,威风内敛,头戴纱帽,著圆领团花织金袍。这张画不但皮肤、皱纹、眼神画得甚为逼真,就连纱帽、织金的团龙都画得极其工致。
  “画得不错。”李康瞧着也觉栩栩如生,夸赞道。
  “这个画师擅长的画体叫做断简残篇。”李康的大哥举了另一幅,上头一条汉隶旧碑帖的拓片、半张烧糊了一角的旧版残页、一方裂了缝的扇面、一截端匋斋的印谱……七拼八凑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
  李康看着笑了,“这倒是新奇,还有这么画画儿的?”
  “可不就是新颖么,可别小看了去,因画得逼真乍看上去倒像是剪了贴上去的,画的人又少,卖得很紧俏,日后说不得比那些中规中矩的还值钱。”
  李家作为乍乍迈入上等之流,说的好听些叫“新贵”,难听些就是“暴发户”,为了尽力摆脱这个标签,那些大户之家做什么李家便跟着做什么,生怕落了后去,比如养鸟儿、比如赏画儿。
  听着大哥的讲解李康点点头,用心记着,拿起旁边那幅,中间一棵芭蕉,芭蕉下头一只五彩大公鸡,除了笔触细腻逼真其他没瞧出什么好处来,那公鸡栩栩如生仰着脖子倒像是要打鸣似的,不由又轻笑起来。
  他大哥知他这几日心情不爽,见他眼下心情很可以,接着道,“我打算找那画师给咱们家里人都做一幅裱起来。可巧你这几日还有空闲不用往外地跑,一起去。爹和咱们兄弟的让他多用石绿,给娘她们多用些朱砂和金箔。”
  请画师画像讲的不是工钱,而是用多少朱砂,多少石绿,贴多少金箔。看来大哥这回是要花大价钱了,李康笑着点点头,“哥,看来你很看好这画师啊。”
  “看你说的,主要看中他画人物细致逼真。咱家人画像又不是为了日后值钱了拿出去卖。”李康大哥边收拾一桌子的画儿,一边暗暗打量李康的表情,瞧着他的确心情还可以,“三弟,这几日都去哪儿逛去了?总也见不着你人啊。”
  “左不过街头巷尾闲逛去。”李康帮忙拾掇那些画儿,有些心不在焉。
  李夫人担心李康年少气盛,再被那起走歪路的纨绔带了去不像样的地方,嘱咐大儿子悄悄儿跟着看了一回,倒是多虑了,还真如同李康自己所说,闲逛解闷罢了:到左掖门外河边有好几个卦摊,看看算卦的算卦;又看河边有人叉鱼,叉鱼的捏着鱼叉沿河走,“欻”地一叉下去,一条大黑鱼挣扎着就被叉上来了……
  李康大哥对于自家这个三弟的自律还是很满意的,“逛了好几日,也该逛够了,也是时候收收心忙正经事儿了。”


第507章 这高枝儿不攀也罢
  听闻此言,李康嘴角的笑意就淡了下去,“大哥,我也逛不了几天了,不过三五日我就要去省城走一趟。”
  “你小子明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李康大哥停下了正在拾掇画儿的手,“你说说你都有几日没去瞧小曼姑娘了?这还罢了,栾县丞那里上次就那么拂袖而去,你还只管这么拖着,成个什么体统?”
  李康眉头拧地更深了,“我心里有数。”
  “原本我也是这么劝爹娘的,却不曾想你这次却糊涂至此!”李康大哥瞧着自家仍然不愿低头的倔样儿,气就不打一处来,“你说说你平日里百伶百俐,怎生到了关键时刻却轴起来?!”
  “大哥!”李康这几日一直心中郁郁不爽,如今又被大哥迎头训斥,也被激出火起来,“你也同爹娘一样,只管一味说我,怎么不替我想想?”
  见李康还埋怨上父母了,他大哥声儿压不住了,“还有脸说?这么大的人了却让爹娘日夜悬心,如此忤逆不孝,倒还有理了?为了你的亲事,爹娘打点了多少银子、托了多少人情,难不成你想为了点小事就让爹娘的心血付之一炬?”
  所谓的这点小事,即放排的那几条人命了,可见李家一贯的家风如何。
  旁的也就罢了,李康被扣上“忤逆不孝”的大帽子,激动地胸口剧烈起伏,“你们只管埋怨我,那些做小伏低、看人脸色的事儿不都我一人担着!”
  “呵!”他大哥怒极反笑,“说得倒像是你受了多少委屈似的,全家的银财为你铺路。”
  “这高枝儿不攀也罢了,哥你细数数,我赔尽了小心求了多少事儿是痛痛快快答应了的?”
  “三弟,你这还是眼浅了,毕竟你同小曼姑娘还未成亲,栾县丞自然得敲打敲打。大丈夫能屈能伸,这点子还算个什么事儿?”
  “这还不算,偶有一样不满意的就大动干戈,说得我无地自容,爹娘偏又让我舔着脸回去道歉去,我觉着……”
  “怎样?”
  “大没意思。”李康说着,语气里就带着些索然无味的感慨。
  “那你待要怎样?”
  “要我说,还不如上次娘提到的杜家姑娘,每个月实打实的生意买卖,还不用心惊胆战地做小伏低……”
  李康大哥瞬时就明白了自家三弟如此反常的原因,看来到底还是知晓了杜家姑娘同小曼姑娘之间的那些个细碎的纠结关系,这里头还夹杂着个裴典吏,别看自家三弟少年老成,可再如何也是个大小伙子,听说了那些事情必定心里不痛快,又不好同别人说,只能自己憋闷着,这中间闹不好又碰见过杜家姑娘,那姑娘他也瞧见过,的确娇嫩嫩花骨朵似的,她的那些零嘴儿都被和盛的钱掌柜卖到省城里去了,两相比较下,三弟心里有些想法也属正常。
  这么一想,立刻气就消了,自己弟弟也不容易,安慰地揽了李康的肩膀拍了拍,正要让他以后有什么心事只管同他说,门外就听到一个丫鬟惊慌的呼叫:“姑娘小心!”


第508章 这顿饭是吃不上了
  屋中的兄弟俩吃了一惊,连忙推开屋门去瞧,只见李曼在前头捂着脸小跑,不知道将方才的话听了多少去,身后的丫鬟又想跟了去,又急着向少爷们解释,左右为难之际李康大哥厉声问道:“既领了人来怎么不通传一声?”
  “小曼姑娘不……不让……”那丫鬟见大少爷声色俱厉,声音抖得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