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郎腰瘦不胜衣-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商青鲤伸手拿起桌上装了水的杯子,摊开另一只手的手掌,掌心朝上,五指并拢向掌心微蜷,将杯子里的水往手心倒了些,凑到酱油嘴边,酱油吐出舌头舔了舔。
  水顺着她掌心的纹路淌下,一滴滴砸到桌子上。
  小二很快就把她要的菜呈了上来。她拍了拍手,将酱油从桌子上抱下来放到腿上,小二把菜摆到桌子上之后便退下了。
  商青鲤第一筷子探向了那道羊方藏鱼,羊肉酥烂味香,内藏鱼肉鲜美,她眉间舒展出惬意的弧度,吩咐小二取了个空盘子送来,把鱼头拨到空盘,又将盘子放在了桌子左边的那条长凳上。酱油蹭了蹭她的腰,从她坐的这条凳子上跳了过去,张嘴咬住鱼头。
  用完饭以后小二把桌子收捡干净,她又叫了壶碧螺春来喝。小二给她换了套精致的茶具,她一手握着茶盏,一手从扣在腰间的袋子里摸出那块青金石令牌把玩。
  蓝紫色的石头上溅了点点金星,如夜空璀璨。石头被打磨成了三角形,正面雕刻出栩栩如生的层层鱼鳞,背面雕刻的是却与这家酒楼匾额左下角一样的古怪花纹。
  她指尖把玩着令牌,想起《石雅》中有云:“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烂,若众星丽于天也。”
  色相如天,自古天为上。
  因此这青金石多为皇族所喜,在民间甚少得见。
  四年前商青鲤得了这枚令牌,看了两眼便随手收在了袋子里,虽觉青金石难得,也并未生出太多想法。一个月后偶然在抱古斋的匾额上见到那古怪的花纹,觉得眼熟,掏出令牌瞥见背后花纹,两厢对比竟是一模一样,心中觉得奇怪,便收了令牌进了抱古斋,然而她上下溜达了一圈儿,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之处,反而因此认识了沈为君。
  今日又在这家酒楼的匾额上发现了同样的花纹,商青鲤虽然看不懂这花纹的意思,但也隐约明白了这花纹应当是一个印记。凡是商户匾额上有这花纹的,背后应该都是同一位东家。
  思及此,商青鲤眸色微深,看来……当年赠她这枚令牌的人身份并不简单。
  她指尖轻叩桌面,转而又想到她常年生活在漠北,中原之事与她向来是没什么干系的,那人究竟是何身份,她是没有必要去深究的,至于这令牌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她一试便知。
  喝完一壶茶,商青鲤拧了行李,抱起窝在她腿上睡着的酱油起身去柜台结账,结账的时候她刻意将令牌掏出来看那掌柜的作何反应,果然见到掌柜的脸色一变,说什么也不肯收她的银子。
  走出酒楼,小二已经把惊蛰牵到门口,又殷勤的接过她的行李替她挂在了马鞍上,商青鲤抱着酱油,翻身上马,坐在惊蛰背上,她盯着手上那枚青金石令牌看了一会儿,将它重新塞进腰间袋子里。
  “老板曾说过,凡是手持青金石令牌之人,在老板名下所有产业里的一切花销都由我们承担,实在不敢收您的银子。”
  当年救人一命,得赠这枚青金石令牌。却原来,这令牌是给她……白吃白喝的?
  商青鲤握住缰绳,驱马而行,不再停留。她抬头看了眼天色,想着得先寻个客栈住。
  今晚稍作修整,明日恰好二十四,正是赴故人之约的日子。
  想到故人,商青鲤不知为何心中陡然生出一丝不安。
  远处城墙巍峨,一片乌云笼在天空,像是要吞噬整座长安城,拂面而来的风里带着些湿气,有大雨将至。她举目一扫街道两侧,选了家客栈打算入住。
  一步踏入客栈,她回首再看了眼乌压压的天色,心中暗道,这趟长安之行,但愿没有什么风涛吧。
  

  ☆、零五。生死两茫茫。

  入夜,大雨倾盆而至。
  商青鲤把笼纱灯罩取下,挑亮了烛火。从刀囊里把她随身带的那柄刀取出,横放在膝上,烛光下乌压压的刀鞘上有银光迸溅。
  星星点点的银色在黑沉的刀鞘上闪烁,如繁星映衬在夜空之上。商青鲤指尖触摸上刀鞘,顺着刀鞘掠过护手,落在了刀柄上。
  她的手略一停顿,握住了刀柄,“噌”的一声拔刀出鞘。
  这柄刀全长一尺九,刀身长一尺三,护手长两寸,刀柄长四寸。刀的护手被雕刻成了龙头的样子,厚三寸,宽两寸。龙头雕刻的极精细,龙须纤毫毕现。整个龙头看起来面目狰狞,似是要吞云吐雾翻江倒海。龙颈连着刀柄,龙头朝下,龙口大张,从中吐出刀身。刀身头尖尾宽,衔接龙口的最宽处一寸七,至刀身三分之一,前半段便开始呈渐细渐弯之势,整个刀身像是从龙嘴里吐出的一枚獠牙。一指半宽的手柄上用黑色暗绣了银纹的布密密匝匝缠了起来,只露出刀柄最末出衔接着的一枚极秀气精巧的圆环。
  刀身乍看与刀鞘一样都是乌压压的,看不出材质。但与刀鞘对比便可看出,刀身不像刀鞘在烛光下会闪烁银芒,甚至刀身颜色比起刀鞘来要更沉一些。细看整柄刀,从刀柄到刀尖,都有暗红色的纹路半隐半现,透出一股子的妖异来。
  商青鲤用来装刀的刀囊长一尺七,宽两寸二,长方形。这把刀平日收在刀囊里,只堪堪露出了一截刀柄,看不出形状。只有从刀囊取出,才能见到它狰狞的龙头护手,和与刀身一样头尖尾窄形似獠牙的刀鞘。这刀不出鞘时已让人觉得森冷,此时出了鞘,只寒光乍现已让人觉得杀气四溢。
  若是有旁人在此,只一眼就能看出此刀气势汹汹,杀伐之气过重,透出让人心惊胆战的不祥之感,常人难以驾驭。
  就着烛光,商青鲤用棉布沾了酒将它细细擦拭了一遍。而后还刀入鞘,把它收进牛皮缝合的刀囊里,只露出一小截刀柄和那枚刀环。
  她把刀放在枕下,褪去了外衣,掀开被子在床上躺下。酱油趴在她枕头旁边蜷缩成一团睡的正香。
  自从四年前从漠北到南诏万里追捕,终于将何君问的头颅斩下以后,商青鲤再也没用过这柄刀。
  今夜听着窗外雨声,她自己也不知为何突然想要擦刀。
  盯着床顶发了一会儿呆,商青鲤忽然抬手灭了烛火,翻了个身,收起心思,缓缓闭上了眼。
  第二日清晨,她抱着酱油去了沉香居。
  沉香居二楼的雅间里,她要了一坛梨花白,给自己斟了杯,边喝边从腰间袋子里掏出在漠北时收到的那封传书。
  将信笺摊开,她的目光落在了“枇杷”二字上,眸中有温柔掠过。
  她想起那年在国子监里听见教书的夫子摇头晃脑的念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小年纪的她听闻此言,想到的却是流华宫被大火吞噬的那棵枝繁叶茂的泡桐树。
  忆及往事,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忽然听见耳畔有人笑道:“我说怎么不回我话呢,原来在发呆呀。你盯着这句话作甚?莫不是馋嘴了想吃枇杷了?”
  她回过神来,见到身旁那人的明媚笑脸,随口道:“我只是在想,若有幸得此深情……”
  “噗嗤。”那人捂嘴笑道:“死丫头,这才多大啊,就开始思春了?种棵枇杷树你就感动了?回去我就让人把我院子里的花草全扔出去,给你种一院子的枇杷树,如何?”
  ……
  “喵。”酱油蹭了蹭商青鲤的腿,她回过神来,把信笺翻了一面,扫了一眼信笺后面“四月二十四,沉香居”八个小字,将它折起来放回了腰间袋子里。
  酱油把两只前爪搭在她的膝盖上,后爪着地,直立着身子冲她又叫了一嗓子。
  商青鲤把酱油拧起来抱在怀里,抬起它一只腿,捏了捏爪子上粉粉的肉垫。
  这一日,她在沉香居从日出坐到沉香居打烊,她等的人,却没有如约而至。
  出沉香居的时候,已经快到宵禁了。早上出门的时候雨已经停了,这会儿天上又淅淅沥沥飘着小雨。街上空荡荡的,看不见什么人。
  回到客栈,商青鲤把酱油放在床上,她从包袱里翻出一套夜行衣换上,然后静静坐在桌子旁喝茶。
  过了一会儿远远传来打更声,她侧耳倾听,一直到打更声响了三遍以后,她起身推开窗户,纵身跳了出去,在空中反手一掌,送出的掌风将窗户重新掩上。她站在屋顶举目四顾,想起长安城的格局,在心底计划好路线,确认了一下方向,趁着夜色往城南而去。
  城南多是朝廷官员的府邸,丞相府、将军府、公主府等等都建在这方。雕梁绣户,层台累榭,沿途隔三差五便可见到巡逻的皇城禁卫军。
  商青鲤踩着屋顶来去无声,很快便在屋顶上见到了对面一座高大的府邸,屋檐下的匾额上写的不是丞相府也不是公主府,而是“玉府”。
  玉为北楚国皇姓,除了北楚皇族,放眼天下,能以“玉”为姓的,便只有护国将军府了。护国将军玉千绝,原姓杜,杜氏一门,从北楚开国至今,战死疆场者不知有几,到了杜千绝这一代,兄弟皆故去,只剩下了他一人。后来皇帝感动于杜氏一族忠烈,特赐了皇姓,改杜为玉,并且封了玉千绝并肩王。
  蹲在屋顶上等一队巡逻的禁卫军走远,商青鲤从屋顶跳下来,落到玉府院墙下,她绕着院墙走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脚尖一点地,便跃上了墙头。
  跳到院子里,就着廊上的灯笼,四下看了一眼,满地奇花异草,身边右侧是一座白色的小拱桥,拱桥架在池子上,池子里种了些莲花,莲叶铺了满池。商青鲤认出这是玉府后花园,她站在原地从脑海里搜出十年前在玉府的一些片段,循着记忆上了拱桥。
  下了拱桥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穿过一道拱门,又走出长长一条小路,抬眼便见一个独立的院子。院门上挂的匾额上写着“长乐居”三字,院门左右种了两棵枇杷树,大而长的叶子里点缀着黄澄澄的枇杷果。
  商青鲤弯了下唇。
  她跃上枇杷树,从浓密的叶子里探出头向长乐居里面看去,见院子里黑漆漆一片,她凝神听了一会儿,除了沙沙雨声以外,院子里只有一个人的气息。
  眉头一皱,商青鲤正想跳到院子里去看个究竟,便见院子正中的一间房突然打开了门,从门里走出来个人。那人关好房门,掏出火折子把手里的灯笼点燃,然后撑开一把伞,缓缓向外走去。
  商青鲤一顿,看身形……是个男人。借着他手上的灯笼照出来的微弱红光,商青鲤看清他穿的是玉府下人的服饰,顺着衣服往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完全陌生的脸孔。
  等到那人出了院子,转身正准备将院门关上的时候,商青鲤从树上跳下去落在了他身后,伸手一指头点在他的穴道上,将他定住。
  那人开口刚要嚷出声,商青鲤又一指将他哑穴也点了。他手上的灯笼“啪”的摔在了地上,浸了地上的积水,灯笼很快便熄灭了,撑着的伞也一并落在了地上。
  “不许出声,我只问你一个问题。”感觉到他的紧张,商青鲤一提他的衣领,将他的身子转过来面对她,道:“你们家小姐去哪里了?”
  她说完就伸手解开了那人的哑穴。
  那人听见是把女声,心中的紧张之感不由稍褪,闻言叹了口气,道:“小姐?……小姐三年前就去世了啊。”
  如晴天空中劈过一道惊雷炸响在耳畔,商青鲤顿时僵在原地。
  过了很久,她听见自己涩声问道:“去世了?”
  “唉。”那人又叹了一口气,道:“三年前……病故的。”
  她冷笑了一声,道:“不可能!你敢骗我?”
  “姑娘你若是不信,可以去祠堂看看,小姐的牌位都在那里立着呢,唉……”
  直到商青鲤真的在祠堂见到了写着“爱女玉落溪之灵位”的牌位时,她才恍过神来。
  她下意识摸了摸腰间,那枚装着那封信笺的银色袋子因为换了夜行衣的缘故,没有扣在腰带上。
  但她绝对不会认错,那张信笺上的字是玉落溪写的。可是空无一人的长乐居,还有这摆在祠堂的牌位又该如何解释?
  商青鲤闭了闭眼,再睁开眼时桃花眼里窥不见一丝风浪。她盯着那块牌位看了一会儿,转身离开了祠堂。
  她回到长乐居门口,水珠顺着被淋湿的头发淌到脸上,她站在枇杷树下,抹了一把脸,伸手从树上摘下一棵枇杷。
  剥了皮,她塞进嘴里。
  真甜。
  快要五更天的时候,商青鲤回到了客栈。她翻进窗户的刹那,天边划过一道闪电。
  雨势骤然变大。
  

  ☆、零六。空江杜若生。

  雨越下越大,如银河倒泻,像是要淹没这座长安城。
  商青鲤一只手撑了一柄白底绘了几枝墨竹的二十八骨油纸伞,另一只手上托着一个巴掌大的花盆,盆里植物生长正盛。她穿过巷子,直直走向了街道对面的逍遥王府。
  她站在王府门前的石阶之下,目光落在门口一身甲胄左右而立的侍卫身上,二人皆是腰杆挺的笔直,满脸肃容。“劳烦二位向王爷通传一声,故人来访。”
  两个侍卫互相对视了一眼。
  商青鲤将托着花盆的那只手伸出伞外,道:“可将此物呈于逍遥王,王爷一观便知。”
  一个侍卫下了台阶,双手捧起那盆植物,又上下将她打量了一眼,道:“你且等等。”
  商青鲤颔首。
  侍卫捧着植物上了台阶,另外一个侍卫将紧闭的朱红色大门推开一些,他便捧着那盆植物匆匆进去了。
  商青鲤淡淡扫了眼再度合上的大门,静静站在原地。
  不过片刻功夫,那扇门“轰”的一声再度打开。从门里走出一个笑眯眯的年轻人,他高高绾着冠发,如墨发丝服帖顺在背后,一身紫青祥云袍,腰束玉带,腰间垂着一枚羊脂玉的团花玉佩。
  他跨出门槛,杏仁一样的眼向商青鲤看过来。
  立在台阶下的女子一身红裙,白色的油纸伞下是一张不露悲喜的清冷容颜,冷冷淡淡更胜曾经。只有从那双注视着他的眼里才可以窥见一丝当年的影子,桃花眼里微浅的瞳色像极了他平日里盏中的清茗。
  他笑了笑,道:“杜若。”
  “好久不见。”商青鲤收了伞,拾阶而上,在他面前站定。
  面前这人明明早已过了弱冠之年,身量却比普通成年男子矮了一截,尤其是他生了张娃娃脸,白净的脸上杏仁一样的眼睛里笑意璀璨,秀气的鼻子下是嫣红的唇,笑起来的时候杏儿眼半眯,唇角上扬,纯粹干净的像是个半大的孩子。
  逍遥王,玉轻舟。
  北楚皇五子,他当年还不到十五岁的时候便封王建府,是北楚唯一一个未及弱冠就出宫建府的皇子。
  玉轻舟拨了下腰间团花玉佩下的墨绿流苏,道:“确实好久。”他往门内一抬手,笑道:“跟我来。”
  有侍从接过商青鲤手中的纸伞,待她跨过门槛便撑开伞盖过她头顶,随在一旁。
  回廊辗转曲折,两畔草木葳蕤。
  商青鲤跟在玉轻舟到了王府会客用的花厅,侍从收了伞退下,玉轻舟随身的一个侍卫蹲下来为他弹了弹衣摆上行走时溅起的水花。
  有婢女上前躬身道:“奴婢伺候王爷更衣。”
  玉轻舟摆了摆手,让花厅里的婢女都退下,冲他的随身侍卫道:“谨言,去让慎行把本王今年收的早春茶翻出来泡两盏。”
  谨言转头看了眼商青鲤,目光在她裙摆之上停顿了一会儿,犹豫了下道:“爷…”
  玉轻舟顺着谨言的视线看过去,便见商青鲤红色的裙摆用银线勾了边,上面半明半暗绣了几片叶子,裙摆静静垂下,干干净净一点水渍都没有沾染,丝毫不像大雨天在室外行走了的人。厅外雨声簌簌,他挑了下眉,道:“还不快去!”
  禁言面上现出纠结之色,最终还是一躬身出了花厅。
  “坐。”玉轻舟道。
  商青鲤在主座下右手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了,瞥见放在身侧茶几上那盆小小的植株,它一枝独生,叶子是长椭圆形,顶端渐尖,尾部渐狭,暗绿色,表面粗糙,叶背与梗上都生有细毛——正是她先前让侍卫呈给玉轻舟的那盆杜若。
  她突然就想到了玉落溪。
  商青鲤第一次见到玉落溪,是她八岁那年的秋天。
  那是她记忆里最跌宕起伏的一年,在火海逃生流落异乡时伤痕累累的她落入了人贩子手里。几经辗转,最后被卖入了玉府做丫鬟。
  她顶着一张抹的黑漆漆的脸跟着管事的婆子从偏门进了府,和其她人一样规规矩矩的站在大厅里等着玉府的主子们来挑。
  只长她三岁的玉落溪揪着玉千绝的衣摆出现在她们面前,她抬眼便撞见一双翦水秋瞳。
  眸子的主人似是愣了下,突然咯咯笑道:“爹爹,她好黑呀。”
  玉千绝闻言不咸不淡的扫了眼她,见她站在那里,微微低着头,神色看似怯弱,背脊却又挺得笔直,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道:“去打盆水来。”
  管事婆子很快出去打了盆水进来,玉千绝凌厉的视线依旧停在她身上,道:“把脸洗干净。”
  她心中想着果然不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