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京春慢-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说不定也会被吩咐做个应景的诗来助助兴,然后就在含元殿或者紫兰殿开庆功宴,到时候她又要去充场面,跟着大家一起喝酒看舞,直到很晚。

    虽然心情有些低落,但是一想到卫季卿和楚荷马上就能团聚,她还是很开心。

    有情人终成眷属,她如何能不开心呢?

    因为早晨小雨也一直下着,是以芍儿便准备了一件颇为厚实的披风:“娘子这几日身子不好,半夜也咳嗽,还是多穿一些罢。”

    因为她不喜欢吃药,是以打从前几日的咳嗽就一直没好。

    东方瑶心中一片温暖,虽然她无法接受芍儿这样的身份,可是每每她想要说出口来,心中却又难受的紧,然而裂痕终究是有的,只是她不知道如何去面对。

    在翔鸾阁上不过坐了一会儿,雨也停了,便见前面有人来报,说是大军已经进了城,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众军便到了丹凤门前。

    打前的是个看上去年纪不小的将军,一身戎装,虽胡子半白,却眉目间尽是肃杀之气,看见韩鸿照亲自来迎接,利落的翻身下马,上前来行礼:“庆幸不辱命!”

    站在一边的李况赶紧虚扶一把,热络的笑:“慕容将军说的哪里的话,这行军路远,一路疲惫,外面天又冷,先进宫来喝杯热酪浆罢!”

    慕容庆面上一喜,拱手道:“多谢太子殿下,庆当是遵旨。”

    ……

    一众人入了宫,韩鸿照问过了才知道,这东阳王因为双腿残疾又连绵几天的雨,几乎不能下地走路,便派了自己妹妹淮安郡主的夫君前来表忠心。经过勘察,卫季卿和石安京都发现这东阳王是个胸无大志的郡王,虽有良田,但是在家几乎从不出门,性格有些沉闷,见了人也不太会说话。不过倒是厚道的很,听说石安京要南下镇压起义,在不明卫季卿是否中埋伏之前,立刻派了保护在自己身边的卫兵去协助石安京,只有可怜的几百号人,石安京当然没有拒绝,等和卫季卿会军之后,才一同挥师南下,有了慕容庆在前线作战,又因为李侃已经被俘,轻而易举的就摧毁了李建和苏世安的起义军。

    李建是兵败自杀,苏世安则下场惨点,是被下属斩杀。

    论功行赏,慕容庆老将军自然是第一功臣,卫季卿和石安京也受了封赏,而这东阳王,韩鸿照也赏了他珍宝无数。接旨的是个看上去很温和的青年,出身很不错,只是身份一般,是范阳卢氏的旁支。

    “东阳郡王许久没有来长安,虽也极想得见帝后天颜,怎奈抱病在床无力前来,望受郡王所托,虽出身卑微,然唯表一片忠心,还望皇后娘娘和陛下恕罪!”卢望拱手道。

    李道潜这几日身子好了许多,笑起来也和蔼:“阿奉自小便是个好孩子,这个我早就知道,无妨无妨,起来罢!”

    ……

    散了临时朝会,打听到崔城之正在偏殿记录帝后起居,卢望便来了偏殿。

    崔城之正搁下笔,卢望便向着这边来了,站在他身边笑道:“城之,许久不见。”

    “阿望,许久不见,你怎么会在这儿?”崔城之一见是卢望,面上也带了几分笑意,却没有半分的惊讶。

    卢望坐了下来,“阿奉身子不好,我是双儿的丈夫,自然是要替他来的。”他打量了崔城之一番,发现他已经和三年前的颓废大不相同,只有嘴角那温和的笑意不曾削减,不由叹道:“阿娘这些年一直念叨着姨母和海棠妹妹,身子也大不如从前了……只是城之你,你近些年可还好?”

    崔城之垂眸一笑:“没什么,我很好。”

    卢望拍拍崔城之的肩:“若是海棠妹妹看到你如今这样有出息,她心里也定是高兴的。”

    东方瑶进来的时候便看见卢望和崔城之坐在一起不知道在低语什么,隐约听到了什么“海棠妹妹”,这崔城之还有妹妹?

    这一想,她又觉得自己愚笨了。这崔姓是河北大族才有的姓氏,那么崔城之不是清河崔氏便是博陵崔氏,无论哪一个都是名门望族,自然家族姐妹甚多。

    “卢长史。”东方瑶行了一礼。

 第三十一章 冷漠作观

    卢望没想到这含元殿的偏殿清音阁还有个女子,面上一红,有些窘迫,忙拱手作礼:“不知是哪位娘子,望有失礼数。”

    “奴身份微贱恐污了长史尊耳。”东方瑶说道。

    她面上疏离的笑生生的阻断了卢望想问下一句的冲动。

    卢望只好不好意思的收回了笑容。

    “殿下在紫兰殿设宴有请,请崔主书和卢长史也一同前往。”东方瑶又道。

    “有劳东方娘子了。”崔城之笑着点头。

    卢望听着却是一呆,东方娘子?

    眼前这个看上去还十分年轻的少女就是……东方瑶?

    他本想再打量几番,倒并非不知礼数,而是太过好奇和惊讶,谁知这东方瑶转过身去,用有些生硬的语气催促他们:“长史和崔主书快些去罢,莫要让皇后娘娘和陛下等急了,奴这就先走了!”

    随即转身就走。

    卢望有些奇怪和不解,他看向崔城之,崔城之低着头笑了一笑:“走罢。”

    东方瑶走出来了,面上终于露出了不满,又有些生气,崔城之这个家伙怎么老是拆自己的台?

    莫不是以为真抓住了自己的什么把柄?

    哼!

    她越走越快,一个没注意差点撞到某人身上。

    “瑶儿,你怎么了?”那人伸手去扶他。

    东方瑶抬头一看,竟然是李衡乾。

    他关心的神色溢于言表,尤其是幽黑的双眸仿佛是蕴藏了无数的情意,然而等东方瑶看清楚后面那个正向着这边来的粉衣少女时。

    一瞬间,她的心都凉了。

    她迅速的后退几步,与他保持安全的距离,施礼道:“郡王,妾先行一步了。”

    “郡王!”身后传来少女银铃般清脆的声音,带着几分惊喜羞涩:“郡王也在这儿啊。”

    然而,就没有然后……

    东方瑶很想向身后看去,看看他是不是也会用同样的眼神去看另一个女孩。

    可她只是顿了一下,心中一阵刺痛,头也不回的向前走去。

    紫兰殿

    气氛有些冷凝,不知为何,东方瑶进来的时候心口突的一跳。

    韩鸿照站在窗边,一边又挑起了帘子,对身边的王寿和婉娘道:“你们先下去,我有话对瑶儿说。”

    婉娘出来时对东方瑶轻轻地摇头。

    气氛又变得有些诡异的冷,站了片刻,韩鸿照回身坐下,道:“乾儿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我原本寻思着为他寻一门显贵的亲事,没想到这慕容庆家的大娘子就很不错。辽东慕容氏虽算不上望族,好歹她父亲也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将军。”

    韩鸿照忽然转过身来,她看着东方瑶,淡淡一笑:“瑶儿,你以为如何呢?”

    东方瑶心中立时不自觉的开始慌乱,她强笑着:“殿下,奴婢、奴婢以为……”

    有这么一瞬间,她想不管不顾的全都说出来,她甚至想质问她为什么不肯给她一个姻缘。

    可就在她慌乱的时候,她又听到韩鸿照在上方开口:“我知道你和他早就两情相悦,去安州也是他亲自来求的我,可是瑶儿,他不是你的良人,你且记住今日我对你说的话,我终归不是害你。你们两个,一个是我的好孙儿,一个是我的宠幸的内臣,有缘无份,仅此而已。”

    韩鸿照干干脆脆道。

    她是什么意思,什么“不是你的良人”?

    “殿下,我不明白……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东方瑶抬眸望着韩鸿照,尽管铺在地上的茵褥柔软舒适,可是她的心却被咯的生疼。

    她真的很想问问韩鸿照她为什么不肯给她一个机会,难道就是因为她的身份配不上“显贵”么?是了,她的家族只剩下她一个人,她凭什么能配的上李衡乾的姓氏,可是她的族人分明又是死在眼前这个女人的手中,她把持了自己的一切,自己却要遵循母亲的遗愿不能向任何人复仇。

    良久,韩鸿照抬手放下了面前的帘子,转身上了上台:“起来说话。”

    东方瑶正站起来,便听身后王寿和婉娘仿佛不知道在和谁说话:“……在里面呢。”

    “下个月有突厥的使臣要来长安商量和亲事宜,你若是能做成了这件事,我便升你为才人可好?”

    “我便升你做才人可好?”

    慕容淑和李衡乾一齐进来,慕容淑看着站在一边的东方瑶,显然这句话是对她说的,便行了一礼:“儿见过皇后娘娘。”

    韩鸿照温和笑道:“淑儿和乾儿来的可真早,便先坐下罢。”

    而后,她的眼神又回到了东方瑶身上。

    浑身冰冷,东方瑶紧紧地咬着自己的牙根,涩声道。

    “殿下,奴婢惶恐,奴婢身份低微,原配不上做才人的,怕反而坏了殿下的事。”

    身边的婉娘为自己斟上了一杯酪浆,韩鸿照端起来喝了一口,一时之间,大殿之中只有杯子与案几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

    东方瑶的心已经像浸在冷水中的冰块。

    韩鸿照却“扑哧”一笑笑出来:“与你玩笑呢,你快去准备准备吧,我知你向来不太喜欢这样繁琐的宴会。若是突厥能和大唐和亲,传来也是一件美事。”

    “殿下,突厥要来和大唐和亲?”慕容淑奇道。

    “正是。”

    ……

    “瑶儿!”婉娘见东方瑶失魂落魄的样子,便叫住了她。

    “姊姊有什么事么。”东方瑶抬起头,镇定的微笑。

    这微笑连婉娘看了都心疼,她叹了一口气,把原本想说的话吞到了肚子里去,看了看周围没有人,才道:“娘娘和慕容将军有联姻之意这也是新近才有的事情,况且我看……豫章郡王也并无拒绝之意,你还是……”

    “姊姊!”东方瑶会打断婉娘的话:“抱歉,姊姊,你不用说了,我明白……我明白的,多谢你的好意。”

    她几乎怀疑认错了人……对,一定是的,若不是,短短两个月他怎么会变得这样快这样彻底?

    他不言不语,带给她的不是失望和悲伤,而是一种碾压入骨髓的冰凉和冷漠。

    从前那个带她去看上元夜灯火的三郎去哪儿了?

    从前那个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三郎去哪儿了?

    从前、从前、从前……从前若自己不曾遇见过他,该多好?

    东方瑶只觉得浑身上下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凉飕飕的,她不禁抱臂抬首看了看天。

    现在的天都是这么冷么……

 第三十二章 游园偶遇

    四月一眨眼就过去,像星星的眼睛,眨了一下就到了五月。

    天气愈发热起来,太液池旁边的花都次第开放了,可惜东方瑶住的地方,离着那太液池隔了一个含凉殿,每每东方瑶想要眺望一下远处的风景,一打开窗就再也没有了眺望的勇气和兴致。

    “娘子,这是新作的热浆,娘子尝一下吧!”芍儿放到案几上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看了一下东方瑶的神色,发现她此时半闭着眼睛,看上去有些困倦。听到动静后,只点了一下头,又裹紧了身上的披风。

    这几日天气分明是回暖了,为何娘子看上去还是如此怕冷……哎呀,该不会是生病?

    芍儿刚想到这一点,便急道:“娘子可是生病了,是怕冷还是哪里不舒服?可要奴婢去请医师来?”

    “无妨。”

    东方瑶眼皮都没有动一下,干净利落的回复。

    “……。娘子,奴婢……”芍儿犹豫着,终究还是回道:“奴婢先行告退。”

    芍儿退了出去,走时低头关好了门,关的很严实。

    芍儿走后,东方瑶才搁下了手中的书,她一手托着腮,一面发着呆,想了一会儿,她又摇头叹了一口气。

    小半个月没有出去了,一直在长安殿中窝着看起来好像无所事事,实际自己被这些该死的突厥礼仪烦的要死,不过她转瞬又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是使臣来长安,理应入乡随俗,自己干嘛要费心费力的学什么突厥的礼仪?

    不过想归想,这自然是她为自己不想看书找的一个借口,问题是她觉得这些书晦涩难懂,写的一点都不明白,那么自己是不是应该去问问送这些书来的人崔城之呢?

    前几天他来过一趟,送书……唔,这家伙送书送的口渴,在这儿喝了一杯茶水,竟然嫌弃自己的茶水太苦?

    宫中禁令男子不得入后宫,大约托了有公事在身的福,他能进这长安殿已经很好了,有本事他去个长清殿试试?!

    东方瑶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闷了半天的气差点就此爆发不过她是谁,她这么有教养的人才不会和他那样喜欢挑刺的人一般见识,于是她又给他泡了一杯更苦的茶水。

    不过现在想想真是便宜崔城之了,那云南苦丁茶可是章怀秋特意给自己送过来的,虽然自己欣赏不了,但是摆在柜子里也像那么回事,真是可惜了。

    自嘲的摇了摇头,她喝了一口酪浆,又看了两页书,思绪却又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便干脆重新换了件衣服,自己收拾了一下,可是坐在菱花镜面前,她又犯了难。

    捏了捏脸,自己这个脸真是惨白到吓人,怎么会一点血色都没有,难不成她是真的生病了?

    打开珍珠奁,她找出一盒似乎叫什么玫瑰胭脂的盒子来,在脸上擦了一下,总算是有了点血色,她才打开门,走了出去。

    抹云和芍儿都站在门口候着,一见东方瑶出来便迎上来:“娘子这是要去哪儿?”

    东方瑶摇了摇头:“没什么,我就出去走走,你们不用跟着。”

    芍儿急道:“娘子真的不用奴婢跟着?”

    “不用。”东方瑶走在前面,摆了摆手。

    奴仆两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东方瑶走远了。

    走出长安殿,东方瑶想着去太液池看一看,不过这个时令,什么美人才人的都喜欢跑出来看看景色摘个花什么的,她没有兴趣见了挨个打招呼,便躲着她们去了太液池的东北一角,那里基本上没什么人看景,毕竟皇帝的寝殿是在对面。

    太液池碧波浩渺,一眼望去,只觉得身心舒畅,不时有几只鸳鸯在垂柳下低语,青山翠湖,灵禽游鱼,远处还有高鬓华服的才人赏花,看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抬头望天,天空湛蓝;低头望水,湖水杳碧。

    这一刻,只觉得浑身舒畅,好像什么烦恼都没有了。原来,绿水秀川才是治病的良药啊,她终于明白,一个人的自由是多么重要了,若是自己以后能全身而退恢复自由之身,她愿意游遍天下名山大川。

    可是指腹轻轻摩挲这身倚的栏杆,她又忍不住惆怅,自己真的会有那么一天么?

    ……

    “崔氏一族待你如何,你不用说我也知道。就是那崔小人之心,他若是要做什么,他的夫人还能阻止的了?终究一切还是他的过错!”

    一想起来在崔家的那一段时间崔城之受的那些气,韩鸿照就忍不住想要发脾气,按照她的性格,她会直接让人传话要那崔休离张氏,可是崔城之却是说什么也不允。

    “殿下,城之在崔家这些年,虽也有些不顺,但是幸有阿祖相保,儿实在不愿崔家因我四分五裂。”

    “你还唤他阿祖?你这个孩子,真是和你父亲一模一样啊,都是这样纯善。然你有不计较的心,他们却未必有冰释的意!”韩鸿照气冲冲道。

    沉默了一会儿,崔城之才道:“其实过去了许多年,我也想明白了,阿祖在世时确实糊涂,可他总算在阿娘最难的时候给了我一口饭吃,一想到这里,我就怎么也不忍心了。”

    韩鸿照摇了摇头,叹道:“你这样想,倒也未必不可,不管怎么说,我是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的。”

    “祖母的恩情,城之永世也难报了。”

    他微微低头,再抬起头来时,忽然发现不远处似是站了个少女,再仔细一看,那少女一身淡色的藕丝裙,愈发衬的她腰身纤细,婀娜多姿;鬓间一支宝蓝色的步摇坠着,为她增添了一抹清丽之色。

    韩鸿照看见崔城之眼神似乎有些带了疑惑之色,不由得顺着他的眼光向前看去,却见不远处,正是东方瑶正靠在栏杆上,一动也不动,好像是在发呆,不由笑道:“是瑶儿那丫头。”

    东方瑶正走着神,冷不丁听身后有个嘶哑尖细的男声:“殿下,慕容将军来了,可否要回去?”

    这不是王寿的声音么?

    她赶紧转过身来一看,果然,前面的小花园里,韩鸿照正在听王寿说什么,崔城之则是端正的站在一边候着。不大一会儿,王寿不知道说了什么,韩鸿照看向自己这边,意味深长的一笑,又对王寿道:“我马上就去,你先回去准备一下。”

    接着两人走向这边,东方瑶觉得心口一紧,韩鸿照走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