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京春慢-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接着把元香抱上了步辇,将还在昏迷的她抬到了排云殿去歇息。
反而是救人者,默默无闻。
被徐晋踹了一脚的高子澜喘着粗气伏在地上,听到太医说公主无事之后,他总算是长长的松了气。
幸好,幸好元儿没事。
幸好,幸好他今晚一念之差没有回去。
石安京见公主无事了,扭头一看,高子澜正满脸疲惫的准备站起来。
他忙上前扶起了他,“郎君慢些。”
很快,仁寿公主就被带到了韩鸿照面前。
“贱人!”
韩鸿照亲自甩了她一个巴掌,却依旧不解气,连着又甩了数个巴掌。
“你伤我可以,为何要动我孩儿!我今日定要将你剁成肉泥!!”仿佛是觉得不解恨,韩鸿照又补充了这一句。
“呵!”
不过短短几年,仁寿公主已经消瘦成了一个干瘪的老妪,头发半白,衣衫散乱,十分狼狈。
但她依旧倔强的哽着脖子嘲讽:“怎么,你现在知道自己的女儿有多重要了?你杀我孩儿的时候怎么没有考虑一下别人的女儿呢!我的女儿还那么小,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韩鸿照,你以为你很爱你的女儿么?你忘了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折磨她的了吗?你忘了你又是怎么折磨昭仁太子、泗水郡王、颍川王的了吗?”
“你根本就是个没人心没人性的东西,你根本不懂什么叫做骨肉亲情!你就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恶魔!恶魔!”仁寿公主犹自喃喃般骂道。
韩鸿照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不过在场的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说半句话。
她强逼着自己听完仁寿公主的话,“你说完了?”
仁寿公主只是冷笑连连:“李唐百年基业在你手里毁于一旦,韩鸿照,我诅咒你!你将来必众叛亲离,无一子真心待你!”
“这个天下,是你抢过来,最终也绝不会属于你!”
“你住口!”韩鸿照像一头暴怒的狮子,猛然扼住了仁寿公主的喉咙,“你住口!!”
嘶哑的声音响彻整个排云殿,霎时间,好似整个排云殿只剩下了这两个女人。
桓修玉当先反应过来,忙对着曹吉祥打了个眼色,接着他便和王德一齐上前,拉住了韩鸿照。
“圣上息怒!”
众人齐齐跪下告罪。
仁寿公主被掐的半死不活,嘴里还不断的吐出几个要命的字眼:“祸水……祸水……你不得……好……死……”
韩鸿照则是双眼赤红,手中力道加大,仿佛要不顾众人阻拦先掐死仁寿公主解恨。
人要是掐死了,想问的什么可都问不出来了!
曹吉祥一时焦急,急中生智,忙从腰间解下一块帕子塞到仁寿公主的口中。
口中多出了一个障碍物,仁寿公主自然说不出话来了。
一群人又好说歹说,总算是将韩鸿照劝下来了。
随后,帮凶也被一一押解上大殿。
“谁指使你们这样做的!”桓修玉质问道。
这些婢女和内侍都跪在地上不发一言。
“还能有谁?”韩鸿照冷冷一笑:“忠心的狗,既然你们愿意跟着她死,就全家,不!全族!跟着她一起死!”
“处以极刑!”韩鸿照咬牙切齿道:“全都给剁成肉泥,一个不留!”
“是是是。”
看守宫城的是石安京和金吾卫长曹成,闻言忙点头哈腰。
“陛下!陛下!”
这时,偏殿忽然传来婢女焦急的呼喊声。
韩鸿照浑身上下打了个机灵,也不管谁被问罪谁还没被剁肉泥的,焦急的叫道:“这是怎么了!”
“公主醒了!”婢女们欣喜道。
第五十七章 一道谶言
宜祥二年七月的这一场宫乱在一场声势浩荡的血腥屠杀中结束。
女皇下旨凡是参与这场宫变的人全部灭九族,领头之人处以极刑,凌迟处死。
仁寿公主是被当场赐死,尸身剁成肉泥,头颅被带回长安悬挂在皇城之上,以警戒世人。
东方瑶每每看到那被挂在城墙之上、血淋淋的头颅总忍不住要吐,因此她一连几个月都没踏进皇城半步。
至于为什么仁寿公主袭击元香,东方瑶猜可能是韩鸿照平时宫殿防备太严密,仁寿公主想要报仇根本就找不到突破口,因此才将矛头对准了喜欢独居的元香。
而她更没想到的是,当日将元香从大火中,冒着生命危险将其救出来的人,竟然就是她一直熟悉却没机会打交道的高子澜。
幸好有他及时救出,元香并无大碍,严惩了仁寿公主一干人后,又发落了看管不力的千牛卫长石安京和金吾卫长曹成,并直接赐官高子澜翰林侍讲学士以及秘书省校书郎一职,可谓是一步登天。
与此同时,韩鸿照却仿佛进入倦怠期一般,直接停了每日在九成宫的早朝。
“听说女皇陛下常常做梦?”
“做的都是些什么梦呀?”
“无非就是鬼怪锁身呗!”
“我听说呀,那公主被斩杀的时候,嘴里还在说,就算是死,做鬼也不会放过她!”
“听说如今九成宫戒备森严多了,不到暮鼓的时辰就早早下了钥,尤其是女皇身边的禁卫,更是增了一倍多!”
……
每次东方瑶出门的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街坊邻居门对于一个多月前发生在九成宫那场宫乱的蜚语
她倒是写信问过元香,元香说无事,当时她就是身子疲倦,才被小人下了药昏迷,多亏了高子澜将她救出……
不知为何,这几日东方瑶总觉得心神不宁。
“去大慈恩寺拜一拜罢。”
崔城之实在没有办法,说道。
“也好。”东方瑶心不在焉的点点头。
“不知道为什么……”她喃喃道,“我总觉得还有一场更大的风暴将要来临。”
而此时的宁静,都是风雨欲来前的征兆罢了。
“那你当如何?”崔城之紧紧地扣住了她的手。
东方瑶低头瞅着两人紧握的手,微微一笑:“只要我们夫妻一心,不管多大的磨难我都不会怕。”
“我的愿望,不是身居高位,只是守好自己的一方小家,守好心爱之人,守护大唐,平生夙愿,仅此而已。”
她轻声念道。
翌日一早,两人便收拾好了行装,坐车直往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在城南,之前东方瑶倒是来逛过一次,不过当时她完全没什么心情,后来闲了,也只是偶尔陪着芍儿和思娴来上个香而已。
大约是时候还早,大慈恩寺的门口也只有两个小沙弥在扫地,一见有人来了,这才引着夫妻两人进了佛殿。
跪在蒲团上,东方瑶和崔城之各自凝神拈香祷告。
“信女东方瑶,在此祈愿,别无他求,惟愿所愿之人康健,一世长安。”
她心里默默的念着,而后盈盈一拜。
此时,崔城之也拜礼完毕。
香雾袅袅,混合着檀香淡淡的香气,出来佛殿,东方瑶顿时觉得清爽了许多。
秋至之后天气凉爽了许多,此时又是清晨,因此天气十分爽朗,可谓秋高气爽,闷热一扫而光。
“可开心了一些。”崔城之指背轻轻的在妻子细腻的脸上刮了一下,见她面上露出笑靥,也忍不住唇微笑,嘴角攒起深邃的笑涡。
“嗯!”东方瑶笑着颔首,揽住了崔城之的胳膊,说道:“我们去雁塔广场看看好不好,之前来过几次,都没认真看。”
“没认真看,”崔城之不由失笑:“怪不得每次思娴都说你陪她来的时候总是心不在焉,不看四处风景,究竟在想些什么?”
东方瑶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她平时那么多的事,不是忙着给女皇拟敕,就是帮着她处理朝政,因此满脑袋都是这些了,哪里有时间观赏四处的风景?
“想你!”她没好气的说。
崔城之怔了下,虽然明知她是在说笑,仍忍不住追问:“当真?”
“当真什么?”
“你刚才说走神在想我。”
“我说了吗?”
东方瑶瞪大一双杏眼,很无辜的耍赖:“不记得了。”
“你这丫头!”崔城之很无奈,不过他自有法子制她,便淡定道:“也好,我每日惦记着夫人,自然以为夫人也惦记着我,如今就是庸人自扰,看来那些来自西域的好酒,还是送给别人的好,否则送了夫人,可真是有些自作多情了。”
“哎哎!”一提到酒,东方瑶顿时有些急,“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呀!”
往常崔城之下衙回来的时候,时常会拎着一两壶酒,据说是特地要刚刚从西域回来的同僚顺手带回来的,不仅不掺水,价格还很是实惠。
此时两人正巧走到广场中央,只见面前有一高大的铜像,周围有花团锦簇点缀。
东方瑶无意瞥了一眼,那铜像铸的是僧人取经之景,泛着金光,惟妙惟肖。
四周绿草铺地,夹以鹅卵石小道,不远处有僧人晨起扫地,十分幽静的景色。
“城之……”东方瑶忙拉住他,要说几句话。
“两位施主。”
这时,面前站了个身着褐色直缀的僧人,双手合十。
崔城之稀奇的瞅了东方瑶一眼,目光闪到面前的僧人身上:“不知师父有何事?”
一炷香后,那僧人引着东方瑶和崔城之两人进了一间净室。
待僧人走了,东方瑶低声问道:“是谁要见你?”
崔城之迟疑了下:“难道不是有人要见你?”
东方瑶摇头:“我怎么会认识这里的……”和尚。
不对。
说到和尚,东方瑶还真认识一个,不就是济世么,可问题是,那家伙是个假和尚呀。
脑中飞速的转了转,东方瑶又想出了一个人选。
玄明!
曾经她在蓬莱殿,韩鸿照身边的时候,有幸见识过一面玄明。
可是玄明,又为何要见她呢?
东方瑶想不明白,她和玄明唯一有联系的,大约除了韩鸿照,便是高仙则了,她记得高仙则是玄明的师兄,可毕竟高仙则也去世几十年了。
“你当年出生之前的谶言,可是先太史令所做?”崔城之忽然问道。
和东方瑶想到一块儿去了,东方瑶微微颔首:“确然,这谶言在我未出生之时便已有定论,说实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不明白……”
“不明白什么?”听她一顿,崔城之不由皱了眉。
“不明白女皇陛下对施主的执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第五十八章 陈年旧事
“不明白女皇陛下对施主的执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东方瑶和崔城之闻言,皆是一愣。
玄明一身灰色的直缀,外罩一赤色的中衣,静静立着,鞋履依旧是一尘不染的样子。
东方瑶心里先微微吃了一惊,这么多年来,玄明竟像是一点没变的样子。
听说高仙则活着的时候,就是一副世外高人容颜俊美的模样,莫非世上真的有长生不老之术?
“敢问高僧,这句话乃是何意?”
到是崔城之先开了口。
玄明指了指位置,示意可以坐下说。
他呵呵一笑:“唐突二位施主了,适才贫僧偶然经过雁塔,看见二位,因此才想着请二位净室一聚。”
答非所问。
东方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偶遇,那他方才说的那句话,又是何意?
待三人入座,有小沙弥进来斟了茶,而后徐徐退出。
袅袅直上的烟雾仿佛氤氲了眼睛,东方瑶只觉得玄明的脸都模糊起来。
玄明叹了一口气,先说道:“永昌十二年,也是师兄圆寂的那一年,冬夜某日,他在终南山占得一卦,便连夜下了终南山,回到大明宫,将得出的谶言告诉当时尚为皇后的女皇陛下。”
“也是那一年,皇后虽在人前无上荣耀,背后却成颓势,与先帝开始生出嫌隙……而这道嫌隙,正是因为师兄。”
话说到这里,玄明顿了一下,语气无限惋惜。
昔年高仙则保养有术,故而一直有着年轻俊美的容颜,年轻时云游扬州,一时兴起,曾为一韩姓商人算卦,这一算不要紧,竟是这商贾之家中该出一位至尊!
当然,他并没有直言,而是说,这家的女儿,将来当贵不可言。
话说的太过隐晦,人家反而听不懂,只当是和尚随口胡诌,因见他容貌沉稳俊美,是以不曾随意打发,反而邀请他在家中小住了多日。
也是那个时候,韩鸿照第一次认识了高仙则。
惊鸿一面,从师兄临去时的口述中,玄明已经听出了深深的遗憾。
毕竟一个是待字闺中的少女,一个只是漂无定所的僧人,高仙则终究还是离开了韩家,离开了扬州。
直到许多年后,他再回大明宫,依旧是那个放荡不羁、来去自如的太史令,韩鸿照却变成了久居深宫、不受宠爱的德宗嫔妃。
少女不再烂漫,多年的深宫岁月,使她被迫磨去所有的棱角。
他一念之差,于心不忍,便暗示她德宗皇帝将命不久矣,好要她尽快找到自己的归宿。
可韩鸿照能找到什么好的归宿呢,她不过是一个还年轻却不受宠爱的妃子,生下子嗣简直是天方夜谭,可以说,后半生是无望了。
她不甘心,她曾说,这世间最不缺的就是有野心的人,她要做人上人,为了她的家人再也不受无端的欺凌,再也不要有人因为她是商人之女而凌辱于她。
“后来,她遇见了先帝。”玄明叹息着说完了这个故事的最后一字。
再后来,不必玄明说,东方瑶和崔城之也想明白了。
高仙则既然与皇后接触亲密,先帝怎能不嫉妒,也正是因为他的一念之差,在宫中数次搭救皇后,才有了后来的世人猜测不断的暴毙而死。
正是因为对高仙则的无比信任,所以才对他做的谶言深信不疑,韩鸿照笃定高仙则不会骗她,殊不知,那是她此生见高仙则的最后一面。
与其说,韩鸿照执着的是东方瑶和那道谶言,倒不如说,她执着的一直都是高仙则。
东方瑶也终于明白,为何大慈恩寺的密道为何会与蓬莱殿相通了。
“这是我的命么,”东方瑶轻轻的问:“为什么,在我尚未出生之时,我的命运就已经被注定了呢?”
她不愿意做命运的傀儡,孤独的活着,为何当初不能随她的父母一起消失呢。
玄明平静的看着东方瑶,只是一个眼神,仿佛洗净了她心脏中的浊气。
“施主,执着,是祸根呐!”
“执着是祸根。”东方瑶念过这五个字,不懂,为何执着反倒成了祸根?
“命运是什么道理,自古以来无人看透,就算是师兄在世,亦是不能。贫僧修行多年,倒是有些了悟。人活一世,本就生于红尘之内,想要超脱红尘之外,是万不能的;而能无愧天地,命里有时与命里无时,其实皆是一种答案。”
“关键是,你想要怎么做。”玄明淡淡道。
……
出了大慈恩寺,东方瑶还是有些恍惚。
玄明告诉她的东西似乎有些玄妙,她好像听懂了,也好似没听懂。
此前她一直觉得未卜先知这种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因此不放在心上。
当初小荷还问她信不信谶言,其实,打心眼里,她不愿意相信,如果相信了,那岂不是意味着要她听老天爷的摆布,一辈子成为韩鸿照“平衡朝野,称量天下”的工具?
直到后来元香写那封信,要她对命运重新有了认识。
这个认识当然没有要她醍醐灌顶,反而是更深的迷茫。
人活了这一世,如果提前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该如何呢?
玄明告诉她,执着是祸根,关键,是自己想要怎么做。
“城之!”东方瑶忽然抓住崔城之的手。
崔城之显然也是在想玄明的话,入了迷,反应的有些迟钝,“…怎么了?”
“他……他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些呢?”东方瑶迷惑道。
韩鸿照和高仙则的陈年旧事,如果没人说,那么恐怕谁也不会知道。
崔城之沉默了片刻,缓缓道:“也许,他是在暗示什么。”
也许是心有灵犀一般,两人都下意识的看了对方一眼。
东方瑶郁闷道:“暗示什么,你倒是说呀!”
却见崔城之摇摇头,老实道:“我不知道。”
东方瑶被气得哭笑不得:“不知道你说什么!”
故弄玄虚!
崔城之微挑了帘子,看见路边正好有个馄饨摊,便招手停了下来。
“怎么了?”东方瑶奇道。
“出来逛了这么久,想必你一定饿了,我们来吃一碗馄饨?”
好像真有些饿了,东方瑶微微颔首。
待两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