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西京春慢-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韩宿襄走了,韩鸿照对东方瑶说道。

    东方瑶沉吟片刻,却觉得此事不妥。

    她之前往颍川送信的时候,偶然间得知韩重献竟然也在往颍川送信,如果不是为了绮容,她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原因了,只是自从李衡义坠马之后,李陵和韩宿襄闹的十分不和,用脚指头想都知道韩宿襄不愿再和李陵又任何交集,只是若真为韩重献再赐婚,他定然是难受的。

    “陛下,”东方瑶浅浅一笑:“如今世子也到了适龄,是该为他在宫中某个职位了。”

    她决口不提心中所想,一是因为此事是别人家事,不好开口;二则,倘若能要韩重献在宫中任职,他就算心里是怎么想的,直接对韩鸿照说出来,也未免不比她直接说强。

    韩鸿照颔道:“你说的有理,重献今年也有十八了,只是他性子闷,要他在别处我也不放心,不如就要他在宫里做个金吾卫,也能看着些,你以为呢?”

    东方瑶自然双手赞成,这不就合意了嘛,成国公那行事风格,她还真是不敢苟同,孩子要是这样教,不和你吵个天翻地覆才怪……

    东方瑶默默地想。

    昨个儿晚上城之还摸着她的小腹,叹息几声,她自然问怎么了,那家伙却道,家里还是有个孩子好。

    前几日,思娴刚被诊出有妊两个月,段骁飞乐的合不拢嘴,请假多日不值班,四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东方瑶就看出来了,城之那殷切的眼神以及他昨晚异常的卖力,统统都说说明他早就也想有一个了。

    想到这里,她不由得耳朵热了热,生个孩子多麻烦啊,还要养他喂他,如果他再闹起来,还要好声好气的哄着,这哪里是养个孩子,就是个祖宗嘛,都说本朝公主难嫁,这和娶公主的难度也差不多好嘛。

    东方瑶心意一动,回去她就问问城之,问他愿不愿意娶公主,他要是愿意,就自己生好了,要是不愿意,那就不生……

    小算盘打的不错,东方瑶忍不住嘴角翘起笑意来,只看得玉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适才娘子在想些什么,一会儿呆呆的,一会儿脸红,一会儿又偷笑?

    “娘子,”玉莲忍不住苦着脸埋怨:“你快些走罢,再这样慢,回去又该晚了,昨天郎君还嘱咐我,无论如何今日都不准娘子再拖拉啦!”

    东方瑶:“咦,我哪里拖拉了,我是有正经事的好不好?”

    “娘子的正经事,就是在这路上发呆吗?”玉莲瞥了东方瑶一眼,小声说。

    “促狭鬼!”东方瑶哭笑不得,“好了好了,我快些走就是。”

    说着,两步并做三步,果然快了许多。

    玉莲心里总算松下一口气,昨天郎君怎么说的来着,要是娘子再晚一刻,她也就晚两刻不能用午膳,这么重要的一顿饭,可不能晚进了肚子……

    玉莲心里碎碎念了一会儿,却听身边东方瑶出声道:“是公主……”

    元香正向她的对面走去,不知身边站了谁,看着也不像是驸马。

    “那不是驸马!”玉莲颇为惊讶的说了一句。

    倒不是因为不是驸马她才惊讶,而是因为站在公主身边的这个男人,生的颇为不俗,正是上一次东方瑶嘱咐她暗中叫人画了画像摆在蓬莱殿里供公主挑选的高子澜!

    东方瑶呆了一呆,马上反应过来。

    高子澜如今升了五品的起居舍人,和元香碰面也不稀奇。

    说实话,她还真是挺感兴趣,元想和高子澜是怎么认识的,如果不是相识,恐怕高子澜也不会去万寿观求见她,只是元香为何不见,她便不得而知。

    杏眼眯了眯,东方瑶不由得放缓了步子,去打量着这两人。

    公主看起来心情难得的不错,一开始只是双手平整的放在腰间,而后一只手忽的一点,指向那太液池。

    “夏至以后的三伏天最热,还是要去麟游县的九成宫避暑的。”

    “臣之前私以为太液池够宽阔了,夏天宫里倒不会很热,后来才得知,这大明宫正朝暖阳,乌金正悬,就是降温也降不到哪里去了。”

    “确然呢,不知子澜是否去过九成宫或是终南山,那里山高林幽,蔽日参天大树不少,比这里是凉快许多呢?”

    两人边走边交谈,倒像是相谈甚欢的意思。

    “终南山倒是去过几次,九成宫,”高子澜腼腆的笑笑:“臣这般低微之职,哪里能奢求追随圣上去那里呢。”

    “这有什么不可的,”元香正色说道:“你若是想去,只要我说一句就可以,不为别的,只为了郎君的一番‘宽厚待人’之谊。”

    “公主……那不过是,举手之劳。”高子澜嘴唇微弯。

    他适才竟然偶遇元香,也就罢了,本来以为元香早就忘记了他,毕竟都是多少年的事了,谁知元香竟然一点都没有忘记。

    “之前问你的名姓,你也不说,没成想今日再相见,你就是就在母皇身边做那起居舍人。”元香颇有些歉疚的说道,如果她早就注意到了,也不会要自己的恩人寂寂无闻这么多年。

    高子澜一听,忙推辞作谦道:“举手之劳,公主还能记得,臣已经很愧疚了!”

    “莫要再说什么臣了,”元香笑吟吟道:“你我既是朋友,便随意一些可好,子澜?”

    东方瑶不觉看的入了迷,也不晓得高子澜和元香说了什么,竟把元香逗得这么开心。

    “娘子”玉莲这一声八拐的告饶东方瑶有些受不了了,她忙说:“走,这就走了。”

    动身走了几步,却觉得有些不对。

    就在不远处的一座石亭中,徐晋正面沉如水的坐着。

    他的手渐渐的扭曲成拳。

    “他是谁……”

 第五十章 拈酸吃醋

    糟糕,已经午正了。

    东方瑶看了看今天这个大太阳,都爬到自己头顶上了,料想又达不到昨日和城之说好的时间了。

    急急忙忙的上了马车,待到了家门口,她忙下来了。

    “夫人回来了!”

    门房林伯笑着迎上来,“夫人,家里来客了呢。”

    “哦?”东方瑶适才也看见了门口的一辆马车,只是这马车太简朴了,一时她竟没怎么在意。

    不是思娴夫妇,不是芍儿夫妇,那会是谁呢?

    忽然,东方瑶眼睛一亮。

    “快扶我进去!”

    待玉莲和东方瑶行至上房,门帘揭起时,正看见崔城之拿着一本书不晓得再和身边的少年说什么,嘴角攒起深深的笑涡来,那少年一身朴素的团花圆领长袍,一年多没见,似是长高了,也壮了不少。

    “偷渡无人之境出其不意,才能使敌人不备而腹背受敌,即是避敌主力,绕道敌人后方牵制之意。”崔城之指着兵法书上燕王大破陈国一役说道。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裴子元喃喃自语:“原来是这个意思,那岂不是围魏救赵呢?”

    两人正说着,崔城之早已听见软帘的动静,抬首冲东方瑶微笑致意。

    裴子元顺着崔城之的目光看去,竟是东方瑶回来了,忙起身对东方瑶一揖:“学生见过夫人。”

    国子监是朝廷沿袭大燕的教育制度而设,凡是能在其中念书的都是贵族子弟中的佼佼者,比之弘文馆虽逊色,却也是本朝行政教育上的最高学府。

    东方瑶本就得知裴子元半个月前就到了长安,只是由于裴子元为了不给裴延知添麻烦,因此特意选择住在了国子监的寓居中,每十日方才能回家一次,因此这是东方瑶阔别一年后第一次见他。

    “子元的礼节倒是规矩不少。”东方瑶心道。

    她笑着上前虚扶一把:“快起来,也别那么多虚礼了,就把这儿当成自己的家。”

    三人落座。

    东方瑶和裴子元说了几句,看的出来,他果然文质彬彬了许多,问学了什么,说是共六学,分别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都是最基础的,东方瑶还奇怪,为何不设武学呢,毕竟本朝文武皆重。

    裴子元道:“学生生于商人之家,对科举之事本未有多少热忱,如若当初不是夫人和侍郎的提携,将子元送来长安,也许子元一辈子也就籍籍无名了。”

    他在这国子监学了虽说只有十来天,可竟才发现,原来枯燥的账本不是他所钟爱的,只有四书五经、治国之道才是他最为感兴趣的,由此,便对东方瑶和崔城之多生出了五分的敬重。

    东方瑶心中微微一叹,家世凄苦的孩子,只要有志气,在哪里都不会被埋没,而她和城之也不过是个“引路人”罢了。

    “桑弧蓬矢,男儿有志于四方,倘若你真的感激我和侍郎,不如多多读书、刻苦钻研,日后保家卫国,这才是正道。”

    裴子元忙点头应是:“学生谨记!”

    待三人用膳完毕,东方瑶和崔城之亲自将裴子元送出了府中。

    崔城之偏头看向东方瑶,发现人都走远了,自家妻子还是一脸慈祥的笑意。

    “夫人。”他弯弯唇。

    东方瑶僵硬的回过头来,干巴巴的笑了笑:“城之。”

    “为何今日又回来的这样晚?”他说,语气中颇有几分幽怨和不满。

    像是……深闺怨妇一般。

    东方瑶腹诽道。

    “夫人!”崔城之倏的声音高了一高,叫醒她:“我与夫人说话,夫人为何不答。”

    东方瑶想了想,叫她如何作答,那岂不是明摆着自己要吃亏,于是坚决的摇了摇头,不答!

    看来是学聪明了。

    崔城之扬眉一笑,缓缓道:“过几日圣上要动身九成宫,我已经请示过王尚书不会跟着去,夫人还记得昨日你是怎么说的吗?”

    “留下来和你一起在京城查看物价。”东方瑶顺口说道。

    崔城之:“明日休沐,我打算明日就去看看,不知夫人意下如何?”

    两人这便进了房门,崔城之暗自对玉莲和十五打眼色,示意他们可以退下去。

    “自然听夫君的吩咐……唔!”

    门一关,东方瑶冷不丁就被崔城之勾腰带入了怀中。

    “夫人适才是说什么,听夫君的吩咐?”男人挑着眉,戏谑的看着她笑。

    他说话的时候,手已经很不老实的探入衣襟中游走,这般的轻车熟路,东方瑶一阵羞恼。

    “是我晚了嘛,有原因的,你听我说!”她振振有词的说道。

    屋外是被蝉鸣声聒噪的阵阵燥热的天,室内是被春色缭乱生暖的另外一幅天地。

    东方瑶气喘吁吁的靠在崔城之的怀里,手指甲有气无力又恨恨的一点点刮着他的xiong口。

    “瑶儿。”崔城之忽然攥住她的小手,“别闹。”

    东方瑶暗自撇嘴,她刚才不是要解释来着,这还什么都没说呢,他怎么不听了?

    嫌她中午回来的太晚,她这不是事急从权么,结果……谁知道……这个家伙哄骗她早回来是有目的的……

    半响,她被这扑面而来的睡意折磨的昏昏欲睡,不管下午做什么,还是先睡上一觉的好。

    “瑶儿。”崔城之撑开自己的手臂,卧在她的枕边,温柔的看着她,轻声一唤。

    好似有双手抚上了她的小腹,东方瑶嘟囔一声,赶苍蝇似的抬手就轻拍了过去。

    这效果当然是可有可无。

    崔城之眼睛晶亮亮的,一眨不眨的凝视着自己的妻子,从她的一对修眉,紧闭的双眸,到桀骜不驯的高鼻……

    朦胧中,东方瑶似是听到有人叹息了一声。

    她皱皱鼻子,翻身抱住了崔城之。

    “呼”

    午睡起后困乏,她懒懒的打了一个哈欠。

    玉莲递上一杯酽酽的茶水,服侍着东方瑶喝尽了。

    “郎君几时起的,这会儿在哪儿?”东方瑶随口问道。

    “郎君未时三刻起的,这会儿在书房看书呢。”玉莲答道。

    换好衣服,东方瑶径直就去了书房。

    从窗边望去,崔城之果然实在用功看书,还不时念念有词,显然十分用功的样子,东方瑶玩心一起,轻手轻脚的就走到耳房,悄悄打开耳房的小门,向崔城之的身后走去。

    “这是在做什么,我都走到他身后了竟都没反应?”东方瑶心中这样想,惊讶的探头看去,想知道这家伙到底是在看什么。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打眼是一手字迹娟秀的簪花小楷,东方瑶心口悚然一跳,哪家娘子写的心经,怎么会在城之的书桌上……心中顿时一股无名火起。

    哪知崔城之早就听到她揭开软帘的声音,半天却再也没听见动静,四下一扫,才发现自己适才看过的那卷心经忘记掩起,就这么大开的呈在书案上。

    他嘴角微勾,长臂已经滑到东方瑶的腰际,扣着她的手一拉,将她拉到自己的腿上。

    却见自家妻子沉着一张小脸,劈头盖脸的问他:“谁写的!”

 第五十一章 盛氏一族

    “谁写的!”东方瑶一字一句的问道。

    崔城之曾经有无数次觉得,自家娘子傻得可爱,这一次更是登峰造极了。

    好啊,你还不说!

    东方瑶脸一横,抬手就从书案上捞了过来,她倒要看看,究竟是哪个小娘子敢给她的夫君抄写心经!

    “沙沙”,空气中传来一阵翻书的声音。

    东方瑶越看越迷惑,这字迹怎么会这么熟悉,就好像挂在嘴边的一个字,知道是哪个,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她疑惑的看向崔城之。

    崔城之却从她手中小心翼翼的拿回那本书来,压了压扉页的褶子,“夫人可要小心一些,这字可名贵着呢。”

    东方瑶:“为何名贵。”

    “因为此字的主人不轻易写,并且脾气还大。”崔城之有模有样的说道。

    东方瑶的火气一下子小了下来,什么,不轻易写,脾气还大?

    她怔了一会儿,又拿回来那心经看了又看,脸慢慢地红了。

    “咳咳,那个,你渴不渴,我去给你端杯茶水。”她清了清嗓子,说道。

    “不必了,”崔城之按住她,似笑非笑:“夫人为我研墨好了,红袖添香,这才诗情画意。”

    “你!”东方瑶拳头轻轻地落在了他的肩上,又被他双双握住。

    “你怎么会有这心经的?”她难为情的问道。

    当年送人的时候,也没记得芍儿给了这个家伙啊!

    谁知男人微挑了眉:“夫人想知道,若是亲我一下,我就告诉你。”

    东方瑶睁大了眼睛。

    可恶。

    她才不想知道……

    ……

    “夫人,不是这里,”崔城之指了指自己的薄唇:“是这儿。”

    男人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嘴角挑着淡淡的笑意。

    他的唇形很是好看,薄薄的,又软软的,如果吻上去感觉应该不错。

    东方瑶心想,她应该也不会吃亏啊,可她这高大的形象可怎么办呀!

    由于整个人是坐在他的腿上,所以东方瑶骑马比崔城之高了半个头,她窘迫的比划了一下,忽然挣开了男人的手,圈上他的脖子,低头咬了下去。

    “怎么样,可以说了吧?”东方瑶问他。

    还什么味道都没尝到呢。

    想起午时的那一段春光,崔城之还十分回味。

    不过他也没打算再为难她,便道:“当年你在西市街头散的时候,正好被思娴捡去一本。”

    哦,思娴给了他,可是为何他都没和她说过呢?

    唔……可能是不好意思说吧,毕竟当年两个人一见面就冒火星子的。

    “夫人字写得好,夫君理所当然该珍藏啊。”男人继续理所当然道。

    好像还蛮有道理。

    东方瑶一想起她刚才是自己和自己斗气,未免觉得好笑,撇撇嘴,从他身上下来,整理好了衣服坐到一边去,问道:“反正我瞧着今日下午没事,不如我们就去街市上看看物价吧?”

    由于最近大唐对回鹘征战频繁,税收难免上调,以至于帝都波及的颇为严重,有民心不稳的趋向。

    前几日就有大臣上折子,说是前几日一斗米才五钱,竟然卖到了五十钱,价格高了十倍,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

    “老汉辛辛苦苦的中的地,到头来自己一粒米都没舔到,能有糠米吃就不错了!”大街上,一位卖米的推车老丈抹着脸上的汗水对路人埋怨道。

    “连年征战,好容易过上几年的太平日子,没成想又要打仗,真不晓得朝廷哪里有那么多帐打,哼哼!”一位路过的夫人闻言附声道。

    “夫人不懂,”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摇头晃脑,“有国方有家,国家不定,何来你们的太平日子?”

    老丈哼了一声,举手想抹一大把脸上的汗水,只可惜烈日炎炎,他的手都完全湿漉漉的了,哪里还能抹去一星半点的汗水?

    只能叹息两声,正要抬起车柄来趣阴影里歇歇,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