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第4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氏的遭遇确实令人扼腕,令人惋惜,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纵使老师做错了,顾诚玉又真能将此事推翻,让老师为他犯下的错负责吗?
  不!他不知道!或许他不会吧!说他自私也好,三观不正也罢!
  那是待他如亲子的老师,谁能忍心将真心爱护自己的老师送上绝路?
  “不,我了解堂兄,他绝不可能这么做。即便其他罪名都是真的,勾结外邦的罪名也绝无可能。我一直在为堂兄办事,堂兄对我极为信任,他有许多隐秘的事都是交代我去办。大衍朝勾结外邦却有其人,但绝不是堂兄。在这之前,他已经在搜集罪证,他曾和我说过,要不了多久,他就能将罪证呈到皇上的御案上。对于勾结外邦,通敌卖国之人,堂兄是尤其痛恨的。”
  薛淼脸上带着沉痛的表情,“开国皇帝嘉仁帝当年对堂兄有知遇之恩,堂兄曾发誓过,士为知己者死,当为大衍朝肝脑涂地。嘉仁帝临死前,堂兄还在他的龙榻前许下承诺,此生绝不会背叛赵氏。”
  “没想到嘉仁帝才死了十多年,堂兄就被人污蔑,落得如此下场。”
  薛淼深深叹了口气,拿袖子擦了擦眼泪。
  “这先帝驾崩时的情形,你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怎么,你当时还在场不成?”
  顾诚玉语气不善,难道这薛皓祯回来还和自家堂弟说这些?
  “我当时还真就在场,当时先帝驾崩,堂兄正在京郊的庄子上避暑。堂兄身子一向虚弱,骑不得马,还是我骑马送他去的皇宫。一路颠簸,堂兄的身子更为不适,我只得跟着搀扶。当时宫里因为先帝驾崩有些大乱,竟然也被我给跟了进去。”
  要是照往常,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官员应召进宫,身边决不能带随从。
  然而先帝驾崩之时,当今皇上的六弟勤王正在造反,谋夺皇位。
  那时勤王已经带了兵马进宫,宫中大乱。当今皇上与勤王短兵相接,谁还能管得到这些小事儿?
  “你说当时薛皓祯已经找到了罪证,那些罪证在哪里?而勾结外邦之人又是谁?”


第942章 罪证丢了
  顾诚玉现在不耐烦听这些,他只想知道那人究竟是谁?
  会不会是他心中所想的那个人?他觉得八九不离十。
  “是谁?这不难猜,就是前首辅梁致瑞!”薛淼一脸愤慨之色,却让顾诚玉愣在了当场。
  “梁致瑞?”顾诚玉咬牙切齿地重复着这个名字,半晌过后,才不怒反笑。
  茗墨他们更是一脸震惊,怎么可能?梁老爷是什么人,他们也是清楚的。
  这么些年跟着大人去梁府犹如家常便饭,梁老爷一身正直,待大人犹如亲子,对他们这些下人也是和颜悦色。
  对待不平之事,梁大人都看不过眼。大人说过,梁老爷正是因为刚正不阿的性子,才辞官回乡的。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通敌卖国的奸臣呢?不要说大人不信,就是他们也不信。
  “这么说来,你手里有他通敌卖国的罪证喽?”顾诚玉脸上带着淡笑,双眼凝视着薛淼。
  薛淼面皮一僵,随即不知想到了什么,原本望着顾诚玉的双眼不禁有些闪躲起来。
  “罪证不在我手上。”他停顿了半晌,才喃喃自语道。
  “你是薛氏的幸存者,罪证不在你手上,在谁手上?”
  顾诚玉眉峰一挑,紧紧盯着薛淼的目光如寒冰利箭,让薛淼突然有些不知所措。
  “不在我手上是真,我将事情都交代了,不会再说谎。”薛淼突然神情有些犹豫,又有些愧疚,总之十分矛盾。
  顾诚玉让茗墨他们撤去冷却的饭菜,他此刻已经没了享用午饭的心情。
  “到底在谁手上?朝廷命官,岂容你污蔑?除非你拿出证据来,你难道不想薛氏沉冤得雪吗?”
  顾诚玉让茗墨他们收拾收拾,打算即刻赶路。
  他现在没心思耽搁了,薛淼已经抓到,也交代了不少事儿。他这会儿有一股冲动,他想立刻回到京城,去问问老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相信老师吗?他是相信的!
  “告诉你,你就能帮助薛氏翻案?灭九族是皇上的旨意,你敢违逆皇上?只要当今还活着,就不会允许薛氏有翻案的可能。”
  薛淼紧皱着眉头,哪位君王会正视自己犯下的过错?他们只会尽力掩盖事实的真相,以免有失他们帝王的尊严。
  再者,当年的事,皇上心中真的没有怀疑吗?这一案中有诸多疑点,为何皇上没有命人彻查,却草草结案,这里头怕是还有不少他不知道的因由。
  “为何不许?此事牵扯到通敌卖国,这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皇上难道会听之任之?再者,放任这些人的存在,必将会对大衍产生巨大的影响,说不定他们此刻正在谋划着怎么窃取大衍的江山,让咱们大衍的子民成为他们的奴隶。”
  顾诚玉义正言辞,此事确实非同小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不容拖延。
  不管大兴有什么计划,十几年过去,计划肯定都布置得差不多了。再不阻止,悔之晚矣。
  其实顾诚玉对此事也十分不解,按理来说,当年三司会审过后,会有刑部审核结案。
  可是这案件结案实在迅速,从夏清弹劾薛皓祯,拿出证据之后,到三司会审,刑部结案,竟然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古代此类重大案件,光是搜集证据,刑部审核都要花上不少日子。更不要说还是三司会审了,如此草草结案,真是令人唏嘘。
  当时他还想着是不是皇上对通敌卖国痛恨至极,一经发现,便不留一点余地。
  可他现在想想,这里面的疑点实在太多了,比如通敌的对象是大兴的谁?
  书史上记载说是大兴的一位皇子,叫魏丹。但顾诚玉后来查过了,这魏丹当时只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
  其母虽是妃子,但此子却是个跛子。
  身有残疾,是不能继承皇位的,薛皓祯会这么傻吗?其他好好的皇子不选,竟然会选了这位身有残疾之人。
  烧冷灶也得看什么冷灶,连砖都塌没了,锅子还裸露在外面,这不叫稍冷灶,这叫自己作死呢!
  所以这事儿其中有猫腻,皇上当真不知情?然而帝王心中所想,有时候你根本就猜不透。
  不过顾诚玉理解的是,当年薛皓祯在先帝在时,就十分受先帝看重。不然不会驾崩之前,还叫人将他传召过来。
  如此大的权势,自然惹了皇上的忌惮。
  那时皇上虽然登基已有二十一年,却一直在为如何削弱世家的力量而烦恼。
  会不会是薛皓祯的权势过大,已经引起了皇上的忌惮?而后夏清弹劾薛皓祯,皇上便将计就计,将薛皓祯给解决了?这也不是不可能啊!
  但若是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就将薛氏一门给杀绝,那就太令人心寒了。皇上年轻之时,难道真的如此心狠手辣?
  那这两年夏清的权势又是怎么回事?按照皇上的性子,他怎么可能容忍夏清的权势扩大,在朝中搅风搅雨呢?
  所以说帝王的心思猜不透,顾诚玉姑且认为皇上之前是为了让夏清牵制住那些世家,削弱世家的力量。
  可夏清是什么人?此人十分狡猾,还不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等皇上回过神来之后,夏清已经成了不可撼动的猛虎。
  所以这才成就了自己,皇上又开始用老法子,但这法子依旧有用。
  至于最后自己会不会成为夏清,被皇上卸磨杀驴,其实他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皇上已经年迈,怕是活不到那一天了。
  不管皇上是什么想法,可薛氏将脏水泼到老师身上,他是决不允许的。
  “再问你一次,罪证到底在哪里?或者说,到底在谁手上?”顾诚玉见都收拾完毕,他也没了心思再与薛淼兜圈子。
  薛淼重重叹了一声,摇头道,“罪证丢了!”
  “唰!”顾诚玉冷笑一声,腰间挂着的长剑出鞘。
  “你这是在耍我?你以为本官是还什么好性儿,好言好语对你,你却一再戏弄本官。看来不让你吃点苦头,你是不会老实交代了。你知道的,我是个读书人,很不喜欢动粗,这样有辱斯文。”
  顾诚玉眼中寒光迸射,将薛淼吓得连连摆手。


第943章 薛氏遗孤
  “大人!小老儿绝不敢撒谎,东西确实丢了,不在小老儿手上。当年堂兄让我带着东西从密道逃脱之后,我的身子一直都不妥,精神恍惚了好几日,东西就是在那时不见了的。”
  薛淼吓得嘴唇都起了哆嗦,被剑架在脖子上,谁不害怕?
  苟且偷生这么多年,他早就已经没了当年的勇气。能活着,谁又想死呢?
  他曾经想着东西丢了,那还不如随着堂兄他们去了,一个人活着有什么意思?
  但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就已经习惯了河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
  他渐渐将自己融入到了河村村民之中,成为了真正的乡野农夫。
  顾诚玉看着对方那这副模样,心中感叹,时间果然能抚平一切。这样的深仇大恨,此人好似并不想再将其翻起,而是想让它随着时间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看来你并不想为薛氏翻案,你自己活了,就不管那些死去的族人了?你就不怕他们死得不甘心,晚上托梦与你?当年你应该有了妻儿吧?他们呢?你不想想他们吗?”
  顾诚玉将架在薛淼脖颈处的剑移开,此人就像是一位失去斗志的士兵,不敢勇猛向前,只想后退以保住性命。
  果然,说到这里,薛淼的脸上浮现出了痛苦之色。
  他眼中又泛起了泪花,妻儿,是啊!
  当年他的次子刚刚满周岁,长得玉雪可爱。长子更是聪慧,读书上进,已经是年轻的秀才了。族学中的夫子还说只要他用功读书,中进士大有希望。
  他满心欢喜,自己读书不求上进,还好长子争气。
  然而这一切都成了过往,那日午门斩首,他去了。但他却始终不敢看妻儿被斩首的画面,他怕他承受不住。
  他深深看了一眼眼前年轻的大人,结合这位在江南的表现,或许这位大人真能让薛氏沉冤得雪,洗刷薛氏的冤屈,让那些史书重改历史。
  在沉默了半晌过后,他终于还是开了口。
  “当年堂兄让我从密道离开,走时根本就不止我一人。那时薛府被兵马司包围,侄媳妇正在产子。那些人闯进来之前,侄媳妇正好诞下一名女婴。堂兄让我将侄孙女儿一起抱走,算是给薛氏留下一个血脉。只可惜那是个女婴,不能振兴我薛氏一门。”
  说到这里,薛淼还一脸的遗憾。
  “随后堂兄找了一位奶娘的孩子,让其顶替。反正逃不出府中,一样是死。而我是男子,不会照顾女婴,走之前还带了一个照顾侄孙女儿的丫头,约莫十三四岁。”
  顾诚玉耐心地听薛淼说完,他不禁热血沸腾,难道那些罪证在那位侄孙女儿的身上?
  只是他随后却又想到,薛淼如今孤身一人,那侄孙女儿不知去向,该不会是弄丢了吧?还是死于水患之中了?
  “侄孙女儿在何处?难道已经丧生于水患?”
  薛淼眉头紧皱,“并不是,我与侄孙女儿早就失散了。”
  顾诚玉闻言不禁有一种无力感,这薛淼还说他堂兄有什么隐秘之事都会交给他去办,谁想此人却如此不靠谱。
  既然得了这样的嘱托,还带着孩子在身边,不是应该找个地方躲藏起来,等风声过后,再带着侄孙女儿离开此地,去别处谋生吗?
  竟然会和女婴失散,真是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还不如郭莫若这么单纯的后宅少女。
  郭家也是满门抄斩,虽不是灭九族,但郭莫若也失去了至亲之人。
  一个年岁这么小的小姑娘,还知道振作起来,抚养幼弟成材,这薛淼还真是多有不及。
  “那时我嘱咐那小丫头照顾好侄孙女儿,我忍不住,乔装过后,便去了午门处。我回来之时一直浑浑噩噩,脑子里晕晕沉沉,一进院子便倒地不起。还是邻里见我倒在了院子里,这才将我扶进屋里照顾。”
  “等我醒来后已经过了两日,我一醒来便喊了那丫头,但听照顾我的邻里说这两日家中一直无人,除了躺在炕上生病的我。他还说很奇怪,之前几日一直听我家中有婴儿啼哭声,结果这两日照顾我时,却并不见什么婴儿。我知道大事不妙,于是拖着病体,请了邻里帮忙一起出去寻找。”
  “孩子呢?找不着了?”顾诚玉冷笑一声,看来薛皓祯所托非人呐!
  “已经过了两日,我哪里还能寻着?我以为是拍花子的将人给拍走了,又不敢去报官,只能自己寻找。将当初带出来的银子差不多散尽,只打听到那服侍侄孙儿的小丫头果真是被拍花子的拍走了,侄孙女儿也不知去向。”
  薛淼蹲在了地上,他扶着额头,满心都是悔恨。他当时不应该去午门,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愧对堂兄的嘱托啊!
  “你将罪证放在了她们身上?”顾诚玉百思不得其解,这么重要的东西,不是应该放在薛淼自己身上吗?
  “当时怕薛氏一族有人逃脱,官府正在全城戒严。我怕被搜出罪证,便将东西放在了侄孙女儿的襁褓之中,那丫头身上也放了一两样。那丫头不识字,我只嘱咐她放好便是,谁能想到两人突然都不见了呢?”
  当时他们躲在一个小宅子里,这还是之前他一时兴起买的。因为他看上了青楼的一位清倌儿,想养作外室。
  为了不让人察觉,这房契上写的是另一人的名字,不然他们还真无处藏身了。
  想起当年,薛氏已经到了危急时刻,自己竟然还有心思去养什么外室,自己真是混账。
  顾诚玉好一顿无语,之前看这人办事挺稳妥,怎么这事儿却办得如此荒唐?
  只能说天意如此吧!也许薛淼当时受的打击不小,以至于乱了方寸。
  “大人!我自幼父母双亡,在族中艰难度日,要不是堂兄,我也不能有后来的好日子。堂兄待我恩重如山,可我将侄孙女儿和那些罪证给弄丢了,愧对堂兄的嘱托。还请大人一定要查明真相,找到侄孙女儿,还我薛氏一个清白!”
  薛淼跪倒在地,嘴中呜咽出声。


第944章 回京(修)
  “怎么?刚才不愿说,你不正是不想翻案吗?现在又来求本官,你这是何意?再者本官为何要帮你们薛氏洗刷冤屈?你也说了,那些人沾上就摆脱不得。本官乃是一介文弱书生,刚踏入官场不久,为何要引火烧身?”
  顾诚玉朝着薛淼连连冷笑,之前薛淼对自己老师多有不敬,他对薛淼自然没什么好语气。
  再说这事儿他凭什么要应承下来,他与薛淼很熟吗?
  他现在查这事儿是为了还老师清白,却不是为了他薛淼。
  “本官记得薛皓祯之子薛世谦应该还有一位长子,为何没将他救下来?”
  顾诚玉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不禁有些疑惑。古人重男轻女,认为男子才是振兴家族的希望。
  既然能救下女婴,那为何不将那位嫡长孙也给救下呢?
  “薛霖聪慧异常,虽然不过才八岁,但在书画上十分有造诣,在京城已是小有名气,见过他的人不少。”
  薛淼摇了摇头,当年薛霖也算是远近闻名的神童,京城谁不认识他?就算想找人顶替,那也是不成的。
  顾诚玉了然地点了点头,看来太过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儿。认识薛霖的人太多,除非用易容术,否则还真替换不了。
  将薛淼又绑上了马车之后,顾诚玉让茗墨将马车赶得快些,好快些回京城。
  薛淼提供不了更多的线索了,此事要查,还得从那孩子和照顾孩子的丫头查起。
  五日过后,顾诚玉终于回到了京城的府邸。
  此时天色还不算晚,正是用晚饭的时候。顾诚玉一进府,就去了正院请安。
  好几日没见爹娘,心中甚是想念。至于老师那儿,经过几日的沉淀,顾诚玉总算是冷静下来了。
  这件事确实得向老师询问清楚,但薛淼的事却是不适宜和老师言明的。
  他得斟酌一番,看看到底怎么和老师提起。今儿先陪父母用饭,尽孝心才是正经。
  “小宝,你这次出去这么久,娘怎么瞧着你又瘦了?”
  吕氏一脸心疼地看着自家小儿子,将桌上的鸡汤舀了满满一碗,递到了顾诚玉面前。
  “多吃点,在外头也不知爱惜自个儿的身子。我说你身边就得带着两个丫头,你那两个随从哪里能照顾好你?”
  吕氏又旧事重提,小宝身边的两个随从蠢得很,就是学不会做饭。
  自家老娘满满的关怀让顾诚玉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娘!我出门这么多天,还真想娘了,娘你想我了没?”
  他这次出门倒真瘦了不少,他娘说得不错。
  “当然想了,娘可是天天盼着你回来呢!咋这么瘦了?多吃点。”
  吕氏夹起一个大鸡腿就往顾诚玉碗里放,没一会儿,顾诚玉的碗里就堆了起来。
  顾诚玉看着油腻的鸡腿,有些反胃,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