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不嫁高门-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雁回道:“京城的女子,已是自在多了,我听说,有些地方,女人要守的臭规矩多得很。我看京城一带,好多小户人家的妇女入会,跟着会里的人一起长途跋涉,看景逍遥,只是说的好听,说是上名山求神拜佛。难道他们也都没见过美景么?”虽然也有虔诚的善男信女,但也有许多人只是为着去玩罢了。
  俞谨白道:“可也不是人人都去玩过的,便是出去看景逍遥过的,也未必去过真正的好地方。”
  杨雁回问道:“那要依你说,哪些地方才好看?”
  俞谨白赶紧趁机提出自己的美好设想:“等我什么时候不做这个鸟官儿了,便带着你游遍天下美景。”
  杨雁回顿时把俞谨白贬低花浴堂的话忘到了九霄云外去,笑得眉眼弯弯的:“你去过滇南,又到过辽东,这大康国从南到北你都走了一圈,哪里的景致好看,定然都知道的。往后带我也去玩一玩才好。”好像婚前他就这么说过的呀!她出盘缠他出力呀!而且有这么个武艺高强的丈夫在,也不用担心遇到什么黑店、山匪之流。
  杨雁回正想着好事,俞谨白伸手捏捏娇妻粉粉嫩嫩的小脸蛋:“是啊,我先努力赚两年盘缠,你以为真要你拿钱出来!”
  杨雁回拍开他的手,揉揉脸颊:“我的钱也是钱呀,不拿去花了,难道留着发霉?”
  ……
  俞谨白的假期很快过完,一张脸也早没事了。其实他无论受什么伤都恢复的很快,就杨雁回抓的那一下,三日回门时便已不是很显眼了。
  自此,俞谨白便要日日去衙门当值了。
  杨雁回觉得,这么大一座宅子,只有这么几个人住,显得空空荡荡的,而且她近来也没什么事做,闲的发霉。不过反正这里距离青梅村比较近,杨雁回白日里依旧泡在杨家,倒把自己家丢开不顾了。
  闵氏近来除了操心花浴堂,还想着要给两个儿子买两个小厮,出去应酬时,身边也有个跟班照应着,还道:“咱们家省惯了的。好些家底远不如咱们家的,也比咱们家的人口多。大不了把那几间厢房再扩建一下,或者再加盖两间,反正院子地方也够了。到时候,给新买的人住。”又劝杨雁回道,“你们那个宅子那么大,人也忒少,你也该多买几房人伺候着。往后总要慢慢的置产,还要与别人往来。只有四个伺候的人,可也忙得过来?”
  杨雁回想了想这个问题,觉得四个人伺候两个人,完全没问题呀!至于置产么,是可以买些地。如果她哪天有兴趣做生意了,还可以买个铺面。但是也要容她想想再说。哎,如今已是当家主母了,杨雁回觉得,她还得先适应适应新身份再说。
  闵氏又道:“实在不成,我听说萧夫人给了女婿两个小厮,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你先给他两个娶两房媳妇,人手也有了,小厮成家立业了,也沉稳些。再过两年,再给秋吟找个女婿,又多个伺候的。”
  杨雁回嘴里啃着个大桃子,道:“等再过两年,那两个媳妇子和秋吟,就该生孩子了,她们挺着大肚子,家里的人手又不够了,我是不是还要再买人进来?”想一想这么久远的事,便觉得好烦!杨雁回叹口气,又道:“不过娘说的也是,好像这些都是我该操心的事,我会好好想想的。”
  于是,杨雁回回去后,就向阿四阿五打了招呼,看上哪家的大姑娘小寡妇的,只管来跟她说,只要那女人愿意,她就帮聘了来。阿四阿五欢喜得了不得。
  待俞谨白回来,杨雁回便将事情告知了他一声。毕竟是萧夫人送他的小厮。
  俞谨白道:“岳母真是为咱家操碎了心呀。改天要多孝敬她老人家些好东西。对了,后头库房的钥匙,我放到你的梳妆台上了。里面都是从辽东带回来的东西,你看着顺眼的,有用的,随便拿去用。”虽然值钱的东西差不多都已经让他拿去做聘礼了,但搜罗搜罗,应该还是有些好玩意儿的。
  杨雁回忙点头。
  俞谨白从怀里摸出一封大红烫金请柬来,又道:“还有件事。我有个上司,就是那位姓孙的都督佥事,他家明日给小孙子办满月酒。你好歹也要去一趟。”
  杨雁回拿过请柬来,看了一眼,道:“好。咱们封多少礼金合适?”
  俞谨白便道:“你看着萧夫人封多少吧。比她少一半就行。”
  杨雁回便将请柬收了起来,又问:“明日都是左军都督府的同僚和官眷过去么?”
  俞谨白道:“应该不止。”想了想,又蹙眉道,“孙大人和霍家关系不错,说不定,威远侯夫妇都会去!”
  想起霍志贤,两口子心里便都有气!
  杨雁回将请柬丢在一边,道:“不想去了。”虽然霍志贤她未必会撞见,但一定会看见秦芳。看了一眼有些无奈的俞谨白,她又道:“算了,我还是去吧,免得叫你面上不好看。毕竟也是你上司。反正我也不会看到霍志贤那个狗东西。但你要记住自己说的话呀,就做两年官罢了。我有嫁妆,有润笔,娘说了,以后花浴堂的分红必须给我收着。就算两年后,你不当这个官,我也可以养得起你。”
  俞谨白:“……”
  杨雁回道:“我真的养得起你。你放心,我们可以过得很好!你就当两年官呀,一天也别多干。”
  俞谨白认真道:“……我真的不用你养。”他已经哭笑不得了。他就知道她说的什么男四德的狗屁规矩,都是闹着玩的。但是她自己都忘得这么快,也真是……太可爱了!
  杨雁回十分大方:“不用客气,我的钱就是你的钱。真的不差你那点俸禄。”
  俞谨白:“……咱们还是说些别的吧。比如,你明天怎么过去?要不跟着萧夫人浑水摸鱼进去?”
  杨雁回不解道:“我拿着请柬光明正大进去怎么了?为什么要浑水摸鱼进去?”
  俞谨白道:“别人身边都是丫鬟媳妇小厮,跟着好些奴才。你就只带着一个秋吟,我怕你面上不好看呀。跟着萧夫人进去,谁还管哪些丫头是你的哪些是萧夫人的?除了贴身跟着的能进人家主院,其余都留在刚进二门里头的几处屋子招待便了。”说到此处,俞谨白又道,“看来是要买些使唤的人手回来。你好歹也是从五品的京官太太,伺候的人太少,也不好看呀。”何况左军都督府真不是什么清水衙门。老婆如果被人笑话就不好了。
  杨雁回却道:“买那么多人做什么?我最讨厌身后跟着一大串人了。尤其是那些年纪稍微大点的奴才,总喜欢对着年小的主子指手画脚。还不够烦人的。”
  俞谨白忙道:“你小声些,仔细给宋嬷嬷听见。”
  杨雁回眨眨大眼睛,不解道:“听见便听见么。宋嬷嬷只是面相有些凶,说话轻声细语,脾气又温和又不多事,才不是那样的老刁奴呢。”
  俞谨白默默的在心里吐了一口老血,坐到一边的桌子上剥花生去了。
  杨雁回瞧他神色古怪,便凑近了些,问他:“你怎地了?”
  俞谨白将手里剥落的几粒花生豆,塞到杨雁回手里:“没事,吃吧。”

  ☆、第196章 赴宴(二更)

  翌日,俞谨白一大早,便匆匆赶去衙门上班当值。他才走,杨雁回便使阿四去侯府问萧桐准备封多少礼金,“若萧夫人问起怎么想起来问她,就实话实说,说我和爷都不知道如今京官的礼金是怎么封的。骑马进城,快去快回。”
  阿四应了一声便去了。
  杨雁回又取了钥匙,带着秋吟和宋嬷嬷去了后头的库房里。
  这库房应是许久没进去过人了,里头的东西都蒙了薄薄的一层灰,倒是光线充足,干燥通风。
  三个人进去后,发现里头收着好些俞谨白搜罗来的兵器。杨雁回虽不大懂兵器,但抽出那些匕首刀剑来看,也觉寒光闪闪,薄刃锋利,其中有两柄匕首上镶嵌了各色宝石,一看便知价值不菲。另有两杆银枪,她连拖都拖不动。她道:“咱们该弄个兵器架子来,好好规整一下。”
  几个人又继续翻看了一番,里头还有好些皮货,但都不如俞谨白当初给杨家的那些皮货的成色好,也够大块。有狼皮的,狐狸皮的,灰鼠皮的,但都不是整张的。
  杨雁回翻出数张雪白的貂皮来,只是每一张都有些破损,很是残缺不全。她琢磨着,这些估计都不是买的,而是战利品,便道:“仗打完了,这玩意儿也可以做昭君卧兔了,便是咱们戴不着,也可送人。只是需要两张拼一下。”
  宋嬷嬷道:“奶奶不知道,京里的贵人讲究着哪。最受她们喜爱的昭君卧兔,都是需要整张皮子的。两张拼的,需找个好工匠,拼的让人看不出来才好。”
  杨雁回道:“不过是小一些的皮子拼起来罢了。又不是用什么耳朵毛,爪子毛凑起来的,这都嫌弃?那也没事,我可以送给我舅妈和表姐,还有焦大娘,庄伯母。又好看,又暖和,别人还未必能找到这么好的成色来。”
  几个人又在墙角翻出来一麻袋人参,只是个头都不大,还有好些碎须。杨雁回记得,俞谨白送去杨家的人参倒是各个都挺长,足足送去十根。这一麻袋人参个头虽不大,却也是极好的东西了。
  一时秋吟又翻出半麻袋松仁来。杨雁回大喜,道:“有这些好吃的,也不知道早些拿出来,还要咱们翻出来。幸好这地方不潮湿,不然岂不是浪费了?”她伸手插进去,摸着这些松仁,十分开心,脸上也笑开了花,只觉得够吃好久了。可是摸着摸着,她便觉得不对劲。
  待杨雁回的手拿出来时,宋嬷嬷和秋吟便见她手里多了个一尺来长的粗布口袋,被细麻绳扎得紧紧的。
  杨雁回将口袋打开,把里面那些圆滚滚的珠子倒出来,库房里的三个女人顿时惊呆了。里头竟然滚出来四十多颗硕大的东珠,每一颗都一般大小,光滑莹润,晶莹剔透。阳光透过大门打进来,照在珠子上,散发出五彩光泽。
  宋嬷嬷还是见过好东西的,看着这些熠熠生辉,美得直晃人眼的珠子,半晌方道:“这四十多颗珠子,少说也值得几千银子了。”
  杨雁回道:“回头需得跟爷好好说道说道去,有这好东西,不自己拿出来,还要等着咱们给他翻出来。”
  宋嬷嬷道:“早些爷就该用这个给奶奶做几支珠钗,带出去岂不是羡煞旁人?”
  秋吟道:“这珠子这么大,一颗珠子能顶一颗大葡萄了。莫说是珠钗,就是做个璎珞圈,圈上只嵌上一粒珠子,也够气派了。”
  杨雁回笑道:“还是先等爷回来,问问他再说。兴许他是帮别人收着的,或者另有用处呢。”
  几个人将库房里的东西几乎都翻看完了,杨雁回便将四十六颗东珠重新装好,提着袋子进了自己房里,锁到了柜子里,等着俞谨白回来,跟他说过后,再做打算。
  很快,阿四来了,向杨雁回一五一十回话:“萧夫人说了,封十两银子,再送一匹普通的缎子,几样果品便是。还说叫奶奶不必减半,也照着这个送。让奶奶不必着急,待梳妆打扮完了,先过去侯府寻她,她和奶奶一道去。能赶上中饭就行。”
  杨雁回心说,看来镇南侯府与孙大人家也就是一般般的交情,萧夫人觉得俞谨白也没必要跟这个上司套近乎。她道:“知道了。”又叫秋吟给阿四倒了满满一大碗酸梅汤喝不提。
  今番到底是初次面对这样的场合,杨雁回也不好胡来。怎么说俞谨白还要再在官场混几年呢,他说是两年,保不齐有什么变故还要耽搁,她当然也不能给自己男人丢人。是以,她还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梳了个乌黑光亮的飞仙髻,戴了些珠翠首饰,还特地插上了俞谨白当初送她的白玉梳子,又搜罗出自己最华丽的衣衫穿了。腕子上挂着几支叮咚响的翠玉镯子,项上戴了赤金盘螭璎珞圈,耳上也垂着两粒珍珠耳环。整个人打扮得珠光宝气。秋吟和宋嬷嬷直夸好看,杨雁回自己却不是非常满意。全身上下,她就满意那支白玉梳子罢了。这身行头,将她装扮得老气了十岁。她并不想提前老掉啊!她决定日后重新做几套衣裳。今日就算了,这么打扮也好,压得住场面。
  待时间差不多了,杨雁回便叫阿五赶车,带了宋嬷嬷和秋吟,往侯府去了。
  萧桐见了杨雁回今日这打扮,不由笑道:“正该如此,李传书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露脸,就该打扮得奢华些。这副模样,再配上这身衣裳,很压得住场面。到时候,定是全场最美的妇人。”
  杨雁回想笑,又笑不出来。转眼间,她便已成了妇人了……
  萧桐与杨雁回共乘一顶大轿,给几个上年纪的仆妇另备了小轿,其余骑马簇拥的,除了秋吟,皆是侯府婢女。
  杨雁回难得又与萧桐如此亲近,心中很是欢喜。但她还没高兴的昏了头,心中疑团还是要趁机问一问的。她道:“夫人,我一直有件事不明白,想请教夫人。”
  “什么事?”
  杨雁回道:“夫人为何就看上俞谨白了?特特将他收为义子。”新婚第二日她都没机会问萧桐,后来问俞谨白,俞谨白也是语焉不详,只说,萧夫人与他投缘,要认他做义子,他看萧夫人也顺眼,便同意了。
  萧桐道:“他很像我曾经的一位故人,我初初瞧见他,便觉得顺眼。他又是郭总兵举荐给侯爷的,郭总兵这个人,我们夫妻都是信得过的,他举荐的人,必然不差,我便认了他做义子。后来觉得,我眼光很不错,这小子果然不差,倒也是个有情有义的。”
  杨雁回忙问:“他像夫人的故人?是哪个故人?”俞谨白是孤儿,说不定与萧桐这位故人有什么瓜葛也说不定。
  萧桐叹道:“我那位故人,二十多年前,便亡故在西川了。”
  杨雁回想了想俞谨白的年龄,觉得对不上。何况一个远在西川,一个三岁时流落在京郊白龙镇,差得也太远,心下便只当是巧合了。
  萧桐见她目露失望之意,便微笑道:“个人有个人的缘法,谨白虽是孤儿,但他如今生活得很好。若是父母缘实在太浅,也不好强求。”
  杨雁回也只得道:“夫人说得也是,至少我们现在都生活的很好。”
  萧桐很是满意,笑意更浓:“你倒是处处为他着想,还想着帮他寻亲。他日后若欺负你,你便来告诉我,我定不饶他。”
  杨雁回笑道:“有夫人给我做主,谅他也不敢欺负我。”
  ……
  萧桐与杨雁回赶到孙府时,许多官眷早已来了。孙大人家这次办的满月酒分两拨,中午招待女宾,傍晚招待男宾。孙大人看中长孙,不愿晚几日对着休沐日再办满月酒,是以,也只得如此了。
  杨雁回和萧桐甫在孙家二门内下了轿,便引来许多人暗里打量。萧桐通身的气派自不必说,那身份便先就与众不同,不过如今京中贵妇也多有见过她的,便也不觉得特别稀奇了。反倒是杨雁回,众人还是头一遭见。
  杨雁回今日穿的是当初绿萍送她的那匹翠湖十色锦裁的衣裳,一身盛装华服,袅袅婷婷走来,纤腰细步,行不动裙。眉似远山,明眸如水,鼻如琼玉,唇似涂丹,好似九天仙子落凡尘一般,将满院的衣香鬓影都比得失了颜色。
  宋嬷嬷感受着四周诧异的目光,很是得意。她原本还想着,这位奶奶出身农家,后来家里又经商,看样子也不像是很讲究规矩的人家,否则也不至于容得她小小年纪写什么话本。也不知奶奶的举止做派到了这样的场合里,会否遭人嘲笑。但又瞧杨雁回平日里,言行也是落落大方,便是有些小性子,也只是朝俞谨白使,是以,也就没多管了。其实杨雁回的步态能走成这般样子,也着实出乎她的意料。
  杨雁回却是暗暗心道,多年没这么端着走了,走得不好啊,比以前差多了,还累多了。这都是什么鸟规矩,凭什么让女人必须走成这样子嘛。她平日里走路也不难看呀!

  ☆、第197章 路窄(三更)

  萧桐与杨雁回这般亲密,倒也没有哪个不开眼的敢随便找事。何况大家无仇无怨的,那些素来便与人为善的官家太太,奶奶,便更无话了。
  只是仍旧有不少人,躲在角落里窃窃私语。无非是些:
  “听说这杨雁回便是李传书?”
  “想不到李传书还这样小,我瞧着也不过十七八岁吧?”
  “只怕不到,也就是穿戴的老气了些。我瞧着,也不过十五六岁。”
  “你读过她写的小说么?”
  “读过,我还纳闷怎地不出新的了。后来知道是她,想来忙着婚事呢,顾不得写了。”
  当中自然也有恶意满满的窃窃私语。
  “呵,特特穿成这副样子的吧?给谁看呢?喝个满月酒罢了,又不是青楼选花魁。这是想处处压过别人么?”
  “听说她家里开着两个女浴堂,最有名的是那个花浴堂。引得京中和京郊,多了好几家开女浴堂的。这样的人家,能养出什么规规矩矩的姑娘来?”
  “这走起路来,倒是装得像模像样。不知道的,还真当她是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