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桃林深处有人家-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床、马桶、桌子、椅子、柜子等物,一步到位,而且是按着房子的尺寸做的,十分合用。二奶奶屋里的床还做了踏板,这样二奶奶起夜的时候,就算没能踩到鞋,直接踩在踏板上,也不会受凉。
  贾志春编的竹榻现在也放在堂屋的一角,狗蛋睡睡午觉,或者冬天里围着被子一处聊天做活儿都是好的。
  搬家酒自然也要办的热热闹闹的,老何家的人自然要请,而且必须全家老小都过来,盖房子的时候没有收工钱,贾志春跟香秀也十分过意不去。
  盖房子已经把家底都掏空了,买菜是不现实了,直接把后院的猪杀了一头,请了张屠户杀猪,只卖掉了半片猪,剩下的都用来办了搬家酒。
  肉都剁成大块大块儿的,主食馍馍也换上了饺子,提前一天就发了面,准备包饺子。好几桌人的饺子,香秀娘儿几个是包不出来的,请了林氏、小田氏等人包饺子。韭菜肉馅儿、白菜肉馅儿的都混作一处。
  竹林的鸡鸭也杀了好几只,每桌上一只鸡一只鸭。
  菜式简单,但是菜量足够,鸡鸭肉都足量的上。
  “我说啥来着,这小两口的日子可算是过出来了!”林氏笑道,又抬手推了推小田氏,“木生知道疼人,你好日子在以后呢!志春跟香秀盖了新房子,你们肯定也能盖起来。”
  小田氏点头,“我也觉得有奔头哩!”
  何木生有手艺,下地干活儿也舍得力气,没道理过不上好日子。小田氏琢磨着,香秀养鸡养鸭好像也是个路子,是不是能跟香秀学一学?
  “木生两口子省吃俭用的,估摸着也憋着劲儿要盖新房吧?”叶氏对小田氏也是很关心的,小田氏是田氏的娘家侄女儿,嫁到何家村,跟叶氏也比较亲。
  “盖新房还早着呢,现在的房子也尽够住了。咱们家的地少,还是得攒钱买地,我看香秀他们在山脚下买的地就不错,种种玉米小麦,每年也能有点收成。”何木生现在的活儿不忙,但是有叶大姑父牵头,已经说定了开春要去砖瓦厂烧窑的事情。烧窑虽然辛苦,挣的倒是不少,这也是看在叶大姑父的面儿上才得的活儿,不然哪里轮得到何木生啊。
  有了固定的工作,那就有了稳定的收入,小田氏心也定了。
  吃过搬家酒,香秀去城里赶了两次集,就进了腊月,快要过年了。
  小中就是这个时候回来了。
  到了腊月,学堂开始放假了,省城的书院也早早的放假,让学子们能早早的回家过年。
  黄家小少爷在省城的书院里也是名列前茅的,所以,小中的伴读还能继续做下去,得了黄老爷的赏,回家好好的过个肥年。黄家小少爷原本是不放心小中,想要送他家去的,但是小中坚持。于是,汪管家在请示过老爷跟小少爷的指示过后,就把小中并他的赏赐,一股脑儿就送到了黄记杂货铺。
  “大姐!你怎么想起来到城里卖鸡蛋了?”小中意外,能看到大哥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没想到自家姐姐居然到县城卖鸡蛋了。
  香秀看到小中也高兴,“看到有人卖,就挑过来卖了试试看,咱家的鸡蛋大,好卖着呢!还有咸鸭蛋,也下饭,城里人吃的多。”
  要是光卖鸡蛋,镇上也是一个大钱一个,费不着力气跑这么远。只要是咸鸭蛋,挣钱着呢。但是香秀现在可没心情跟小中念叨这些,只关心他在省城过得可好,读书认字是不是吃力,可曾被人欺负了去。
  “黄家小少爷对我很好,平常都是以兄弟相称,跟我哥大中一样,是爱护我的。”小中也很意外,书院里很多人家的书童、陪读都是过得很惨的,动不动就要被主人家打骂,还要戴罪帮忙受过。小中不得不感谢自己的好运气,居然能遇到黄小秀才这个样子的好主人家。
  “可莫要怕家人担心就说谎。”香秀搂着弟弟道。
  小中挣扎开来,透了口气,正色道,“大姐放心吧,黄小少爷不是这样的人。”
  当天小中就跟着香秀回家,大中也跟汪掌柜请了几天的假,回家陪一陪弟弟。汪掌柜在夏天的时候,因为香秀的桃子发了一笔,对于大中请假的事情,直接准了。
  “眼看着就要到年底了,不要在家玩散了心,三五日就回来吧!”汪掌柜在年底这么忙的时候准了何大中三五日的假,何大中心底高兴,但是一想也不能让汪掌柜一个人累坏了,郑重道,“最迟两日,我后日傍晚一定回来。”
  姐弟三人回家去,小中在外面长了见识,自然要好好跟哥哥姐姐好好说道说道。大中跟香秀也要跟小中说说家里的变化,比如何如琴现在又生了个大胖小子,陈三柱变了样儿了,今年收水稻居然还给家里来帮忙了。比如,最重要的一件事儿,贾志春跟香秀盖新房了。
  “今年大旱,村里打了不少水井灌田,幸亏立秋那日开始下雨,要不然今年就要颗粒无收了。”香秀一阵后怕,若是家里的粮食端了,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了。
  香秀想想,回家还是得让贾志春挖个地窖,这样能存一存粮食,冬天的白菜等物,风干的腊肉腊鸡也能放到地窖里,
  “今年省城也大旱了,书院的院长上书让减免赋税了。”
  香秀跟大中自然不知道上书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丝毫没有错失“减免赋税”这个重要信息,“是啊,今年的税收少了不少。本来就减产了三成,若是按原来的税收,咱们今年都要饿肚子了。好在减税了!”
  大中却是拍了拍小中的肩膀,“还是文化人有用,能给咱减税呢!咱们是跟官府说不上话的,咱们家以后就靠小中了。”大中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其实心里自有丘壑。
  大中在城里待的久了,自然知道文化人跟普通人的区别。
  要是中了秀才或者中了举,家里的田地就可以免税了,就算是不能当大官儿,一年少下来的赋税就够一家人的嚼用了。本来这样的事儿,大中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小中现在做了黄小秀才的伴读,小秀才这么聪明,小中跟着他,以后肯定也不会太差。
  也就难怪,黄家的那些地租金比较便宜了。黄老爷作为举人,黄家是免费的,根本不用纳税啊!万一,小中中了秀才或者举人,有了功名,那家里的地都不用交税了。若是多买些地,也能够租出去,每年收租过活了。
  姐弟三个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何家村了。
  香秀先把两个弟弟送回家,黄家送的各色礼物也要送过去。
  叶氏开门一看到已经长高了一点,脸色红润的小中,忍不住就落泪了。
  “我的儿啊——”
  小中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家,去的还是没有人去过的省城。那地方多是财大气粗的人,小中还是人生地不熟的,叶氏恨不得追过去陪着小儿子。
  “娘——你可别哭了,招了我弟的眼泪——”香秀忍不住上前扯了扯叶氏,小中年纪还小,从县城跟着姐姐哥哥一步一步走回来的,可没有力气跟叶氏抱头痛哭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歇一歇。
  小中果然累坏了,看到泪奔的亲娘,脸都抽掉了——回家不是高兴么,怎么哭了呢?
  所以,自己现在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到哭呢?
  小中被香草拉过去,好好的□□一番,然后就被扔到屋里去自生自灭了——睡觉或者看书,都随他了。说是过年,书院的先生居然还布置了不少“作业”,这些都是过完年就要交上去的。
  黄举人作为黄秀才的爹,也考了考几个伴读的学问,然后指点了一下,布置了几张大字,几篇“作文”。
  小中坐在书桌前打瞌睡,猛然惊醒,咦,怎么没见到爹啊?
  ?

☆、第 78 章

?  小中揉了揉蚊香眼,拉开门,想去问问爹去哪儿了,就看到香草正坐着做针线。
  香草转身,做了个“嘘”的动作,“赶紧进屋去吧!”
  小中一看外面院子里围了不少人了,蹑手蹑脚的关上了门,退回到桌子前写大字。
  香草左右看看,没人在意,赶紧溜进屋子里。
  “是不是饿了?大姐在给你摊饼呢,一会儿就好了,你最爱吃的鸡蛋玉米饼。我待会儿给你端进来,你可千万别出去,外面围了不少人来看你的,都是想让你帮帮忙,是不是也能跟初寒少爷说说,跟着去做一份工的。这些人,真是!”
  大中在城里做工的事儿根本瞒不住人,继陈三柱之后,不断有沾亲带故的人来问上一问。无非就是拉着何老三说一说,当年你娘带着你们三,孤儿寡母日子不好过,咱们可没少照顾你们。现在小中有出息了,也要拉拔一把自家人啊。
  “羽书哥不是昨日就家来了?”
  “他家早就围了一圈儿人了,幸亏咱爹今天早上被大姑父叫走了,不然又要围着咱爹唠叨了。”香草舒了口气,悄悄开了窗往外看了一眼,“你回来的时候估计被不少人见着了,你以后没事儿也别出去溜达了,定心就在家待着吧!”
  小中:
  很不开心怎么办!回家了难道不可以出去掏掏鸟窝,跟着姐夫上山逮野兔么?
  小中正要问香草,是不是可以去贾家看看小外甥,香草已经嘀嘀咕咕道,“大姑父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儿,找爹找的急,爹早上穿的小袄出去,下半晌天就渐渐凉了,不知道爹有没有加衣裳。”
  “爹又去大姑家了啊?”小中心有戚戚。
  “大姑现在生了老二,性子好多了。陈达算是苦了,上回来的时候,掉了一层膘。”如今老二生出来了,还是个带把儿的,陈三柱深觉后继有人了,憨儿子陈达就没这么受宠了,秋收的时候就被赶着下地干活儿了,陈达活活掉下去一层膘,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中一直在省城,家里的人又都不是识字的,写信也不方便,只是双方来回托人带个好。陈家的变故,以及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小中一概都是不晓得的。
  “呀,我给你去看看玉米饼是不是好了!”香草看了看外面,偷偷的开了门,快步闪出去,又把门关上了。不多时,香草就端了一碗鸡蛋饼进来,还有一碗糊涂汤。“来不及做米汤了,你先喝些糊涂汤,吃晚饭的时候给你做米汤喝。”
  “大姐跟大哥呢?”香秀跟大中一块儿带着小中回来,这个时候说不得也已经饿了。
  “你就放心吧,他们在厨房吃了。出去一回,喜欢叨叨了,这些事儿娘会想着的,不用你操心!”香草揉了揉小中的脑袋,毛茸茸的脑袋,摸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那你也吃一点吧!”小中递给香草一块饼。
  香草咽了咽口水,推回去了,“你吃吧!”到了冬日,大家就渐渐吃两顿了,也能省些口粮,香草早上喝了一碗糊涂汤,吃了半块馍馍,现在早就饿了,只是,这个玉米饼上裹了鸡蛋,是专门给小中做的。
  小中看着三姐姐,把那块饼塞到香草嘴里了,“沾了你口水,我可不要吃了,快吃吧!”
  香草鼻子酸酸的,哎了一声,就把饼塞嘴里了。姐弟俩就着一碗热腾腾的糊涂汤,把一碗玉米饼吃掉了。
  小中接着写大字,香草抱着针线出去,接着在门口守着。等到天色渐渐暗下来,香草开了门喊小中,“出来吧,他们都家去吃饭了。”
  院子里人都走了,只剩下家里人,贾志春跟香秀正在杀鸡,小中跟大中都回来了,少不得要给他们补一补。二奶奶抱着狗蛋跟烧火做饭的叶氏闲话家常,嗯,这个陌生的男人是谁?
  小中表示不认识。
  “这个是胡大哥,胡来善,新来咱们村儿落户的,房子还是咱爹带着人盖起来的,跟咱家比较亲近。他就一个人,平常也不开火,就跟着咱姐咱姐夫一起吃饭。”大中低声跟小中说,“听说是个识文断字的,打猎也是一把好手。”
  小中看那胡来善,身高七尺,浓眉大眼,看着十分精神,进了何家也不拘谨,正跟何老三闲话,看来平常也经常来。
  “小中回来啦!你可去了快一年了,省城可不比咱们这个小地方,长见识了吧?个子也高了!”二奶奶擦了擦眼角的迎风泪,乐呵呵的道。
  “好着哪!初寒少爷十分照顾我跟羽书哥,虽说是个伴读,咱们也好好听课,省城的先生跟村里是大不一样的。”省城读书的书院叫白云书院,里面名师大儒很多,进去读书的要么有钱要么有才。小中这样刚开始认字儿就进去作为伴读读书的,也是万幸了。那些名师大儒,自然跟村里学堂的先生不一样的,眼界不一样,见识自然就不一样了。学堂的先生是教人识字认字儿的,书院的先生是传到授业解惑的。
  “那就要好好学,咱家就靠你了!”大中拍拍小中瘦弱的肩膀,大中现在跟着汪掌柜的识字儿,没事儿的时候还学着打打算盘,心里也有些思量。
  黄举人有了功名以后,黄家的地都是免税的,还有好些人家都投靠到黄家,黄家的地越买越多,在县城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听说,黄家在省城也有几间铺子。
  功名是个好东西,但是考个功名也不容易。读书人出人头地,要慢慢考出来,有的考个三五年才能中秀才,有的甚至考到须发全白都考不上。想要考举人,那也要一段时日了。但是,大中觉得不管怎么样,小中被黄初寒选中去了省城读书,至少是比很多人都强的,去挣个功名也是有希望的。
  现在,家里的情况自然是供不起的。但是过几年就不好说了,大中觉得要是过几年自己能多挣些,就能供着小中考个功名。若是考个几年能考中自然好,考不中,小中去做个账房先生,或者去学堂教教书,都是一个路子,总比地里刨食好多了。
  小中揉了揉自己的肩膀,思量着这个胡来善到底是什么来头,却没想到大中已经想到要让他去考功名的事儿了。
  狗蛋已经会走路了,一会儿追着大中喊“舅”、“舅”,一会儿追着胡来善喊“大、大”。小中看着就吃醋了,大外甥跟大哥亲热就算了,跟外人(胡来善)都亲热上了,居然把自己当陌生人。
  小中一把捞起狗蛋,挤眉弄眼道,“小东西,不认识你小舅啦?你的名字还是我取的呢!”
  “唔——”狗蛋哼唧一身,小拳头就在小中的面门上擦过去。
  “霍,身手还不错哪!”小中作势在狗蛋的脸上啃了一下,又拎着他转圈圈儿,狗蛋“咯咯”笑个不停,口水淌了小中一前襟,一会儿就跟小中混熟了。
  小中逗着他喊小舅,狗蛋却一直转着看大中,“舅!”
  小中气结,大中乐的抱着肚子笑。
  “你在家的时候他还不认人呢,过两天就好了,慢慢就认识了!”叶氏笑道,狗蛋是个鬼机灵,小中抱到现在还没哭,就知道是自己人。
  小中戳着狗蛋的鼻子哼哼,“小没良心的,我多疼他啊,居然还不认识我!”
  香秀早就开始做家人的新年衣裳了,大中小中都长高了不少,去年的尺寸肯定是不能用了,重新量了尺寸,打算过两天去县城赶集的时候买两匹青布。
  晚饭很快就做好了,炖了一锅鸡汤,直接就整只鸡端上来。还有去年的腊肉,切了薄薄的片儿,炒了大蒜。冬天的菜少,又煮了一锅酸菜猪肉汤。烫了一碗木耳用辣子拌了,又炒了一碗花生米,这都是给何老三的下酒菜。
  两个儿子都回家了,何老三高兴,拉着胡来善跟贾志春喝酒,总算是不用闻一闻味儿了,舍得把酒倒出来了。
  “这个还是志春买给我的呢,来善,你尝尝!”何老三满面红光,给胡来善倒酒。要问女婿哪家孝顺,必须是何老三家的啊!
  胡来善趁势夸了两句酒不错,何老三就更高兴了,嗓门儿都高起来了。
  何老三两杯下肚,就开始念叨了,“我这三个闺女都好,香秀不用说,跟志春的日子现在是红红火火的。两口子两年就盖了三间大瓦房,在村里算是头一份了吧?”至于嫁给贾志春时的那些苦逼事儿,何老三暂时选择性失忆了。
  “香梅,香梅你知道吧,是我二闺女,嫁的也好,叶家的日子本来就红火。这丫头主意比她姐还正呢,我一点儿都不担心。多福又听她的话,呵呵,儿子听媳妇儿话不成!女婿听我闺女话,我高兴!”
  “咱家香草就更不用说了,贤惠,针线活儿好啊,长得也俏。张屠户还想给他儿子娶回家呢,做梦吧,我这么好的闺女,怎么能嫁到他们家去呢!是吧?咱家香草性子软,我得给她好好长长眼,找个对她好的!”何老三这些话平时都不说,酒壮人胆,憋在心里的话,不吐不快了。
  “呵呵,我两个儿子都有出息啊,那就甭提了。你别看下午院子围着那些人叨叨,烦的要死,其实我也心烦,但是,但是吧,我也高兴。为什么呢?我儿子出息了,他们才这么一窝蜂啊”
  何老三难得酒后失态了,冷面何老三偶尔话唠一回,家里几个孩子,都不好了。
  “我媳妇,我媳妇儿也好,跟着我受委屈了!但是她一心跟着我,我知道对不住她,但是吧,我也没办法。”
  何老三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