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梦在大唐爱-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必是彩儿又与月儿一言不合翻了脸,云儿也只有不予插手才可免除被这两人怨尤偏心,帮这个不帮那个。

    “娘子,头晌午奴去淑妃那,瞧见扈从銮驾的羽林军回宫了,想是陛下也由骊山行宫起驾回来了……”

    云儿递上绢帕以便江采苹拭手,话还未说完就被彩儿阴腔怪调的打断道:“你可莫提这个了,适才奴便是告知娘子陛下回宫的事儿,才惹得月儿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差点当着娘子的面与奴叫喝!奴还未说甚,其便头也不回的奔出去了!”

    搁下花剪,江采苹瞋目错怪了月儿而犹不自觉的彩儿,接过云儿递上的帕子沾了沾手,举步转过珠帘,于坐榻上坐下了身。

    云儿忙对彩儿使了个眼色,端了茶盅趋步在后,估摸着这其中另有甚么误解,否则,圣驾回宫原是值得欢欣之事,月儿又怎会与彩儿为此闹得不快。

    见江采苹瞋了眼自个,彩儿立时就噤了声,心中却添了怨怼之气,垂首侍立向一旁却是怎想都想不透,月初圣驾作备移驾骊山行宫头几日就有差高力士亲来梅阁告与江采苹伴驾一块儿到华清宫度冬,江采苹却一口回绝了,反而还让高力士捎话请旨多带宫中几位妃嫔随驾,由是李隆基就不只带了杨玉环去欢度,同时恩下杜美人、郑才人连带高才人、闫才人几人皆一道儿摆驾骊山行宫度暖冬去了,唯独江采苹留在了宫中,连皇甫淑妃也称病未去,至于金花落的曹野那姬素与她人不和,反正不知何故也未跟去。且不多细究这些,今日巴渴着圣驾回了宫来,江采苹非但不快些去恭迎圣驾反却还在阁内坐得住品茶,这在彩儿看来,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觉得江采苹这是不争自败,甘心将圣宠拱手让人了,如此下去,梅阁岂还有立足之地。

    “娘子可要去南熏殿见驾?”奉上茶水,云儿才又轻声问了声。

    江采苹浅啜口茶,半晌,才温声道:“陛下刚回宫,待稍作歇息,想是还有朝政要议,不急。”

    江采苹这一声“不急”,听在彩儿耳中却是越加的干着急不已,正欲插接,却见高力士由阁外步进,一进门就礼道:“老奴见过江梅妃。”

    搁下茶盅,江采苹颔首抬了抬纤手:“阿翁怎地过来了?”

    高力士微躬着身,看似赶得有些喘:“回江梅妃,今儿晌午头上。陛下已回宫来。想着江梅妃许是在午寐,陛下便未让人扰江梅妃,这会儿才命老奴来恭请江梅妃移步南熏殿。”

    “可是有何紧要之事?”江采苹擢皓腕拢一拢身上的霞帔,不疾不徐的关切着,示意云儿又倒了杯茶水端与高力士。

    这两日格外风寒,寒风刺骨,一杯热茶却可暖和人心。

    面对江采苹的温恭,盛情难却,高力士就地长揖了礼,才接过手云儿双手递上的茶水。浅浅地吃了口热茶,只觉浑身上下暖了不少,由口中直暖到心窝里。旋即才回道:“倒也无甚事,陛下想用些糕点,只道是梅阁庖厨的茶点尤可口儿,便命老奴赶来恭请江梅妃一并去用些。”

    听高力士这般一说,彩儿不由得心头一喜。紧声就应道:“奴这便去备!”说着,未待江采苹示下,就奔向庖厨去。

    环目彩儿,江采苹莞尔浅勾了勾朱唇:“也罢,本宫便与阿翁先行一步,少时彩儿、月儿备下茶点。再行呈上。”顿一顿,起身交代身旁的云儿道,“待会儿汝便顺道送些茶点去淑妃那。”

    “是。”云儿屈膝应了声。侍立向旁边。

    虽说那日在梅阁,皇甫淑妃说不需江采苹遣云儿去身边照拂,在临晋带了小县主出宫回府后,这几日江采苹却日日交嘱云儿去侍奉皇甫淑妃,是以云儿白日里也只在晌午这会儿回趟梅阁。一来为江采苹沏壶茶水,再者看下江采苹是否有何差吩。毕竟。彩儿、月儿也各有其事要忙活,难免有侍候不周的。

    云儿还想为江采苹梳妆打扮一番,江采苹却未换妆,只淡妆雅服乘坐辇子,就随高力士去往南熏殿。早年江采苹常乘的那顶凤辇,日前杨玉环随驾赶赴骊山行宫时乘了去,今刻高力士带来的辇子不过是平日里其她妃嫔常坐的那种,简朴的很。

    待行至南熏殿,只见小夏子正候在殿门外,眼见高力士恭请了江采苹到来,赶忙奔下殿阶,压低声说道:“还请江梅妃在此稍候片刻,适才李相入宫来,陛下现正与李相、董将军在殿内议事。”

    高力士撩着辇帘,未期其前脚才跑了趟梅阁的工夫,前后不过一盏茶,李林甫后脚竟又进宫来面圣。前几日在骊山行宫时,李隆基就左一本奏折右一本奏折的上奏,直催得李隆基起驾回宫来,今番就连董廷光都入京来,看来李林甫等人是要迫不及待地有所行事了。

    寻思见,但见江采苹已是步下辇来,高力士连忙赔笑道:“这天寒地冻的,且请江梅妃先行移步偏殿稍候。”

    江采苹浅勾唇际笑了笑,环目四下,缓声含了笑道:“不妨事,阿翁且去御前侍奉便是。本宫也有些日子未出门走动了,正好赏一赏这宫中的雪景。”

    会意江采苹之意,高力士遂朝江采苹躬身礼了礼,又示意小夏子跟在江采苹身旁先伺候着,这才压着碎步步上殿阶去。

    江采苹信步提步向相距南熏殿不远的沉香亭,途经新射殿,忽听风中夹杂着一声铃响声传来,一时好奇之下便停住了脚。

    小夏子趋步在后,也听见了风中的铃响声,不觉间却已面色大变。这新射殿,想当年可是莫才人所住的居苑,自从莫氏一尸两命悬梁自缢在了殿中,这十几年来新射殿一直空着,莫氏爱花,当年得宠时,贯日里一年四时在花梢上系上串串金铃,让园吏拉动金铃以驱鸟雀,莫氏这一惜花之举当时也曾在宫里宫外盛行一时,但在莫氏含冤屈死之后,却再无人敢竞相效仿。

    当年莫氏缢死时,小夏子虽才入宫当差不久,但今时回想起那时凄惨的一幕也历历在目,这刻跟从江采苹越往前后两腿却是越忍不住在打哆嗦,莫才人早已身亡近二十载,今刻这新射殿却有金铃之声传去,思来着实令人感觉阴风阵阵,毛骨悚然。

    当江采苹寻着声响步到一丛花树下时,不知从何处猛地吹刮起一阵风,风吹过处,只听得呼呼声中倏地划过眼际一道铮亮之光。

    江采苹下意识的抬手遮了遮额际,待风止再细细看去,只见那泛射出点点亮光之处,果见有一串金铃半埋在黄土下。

VIP章节 第434章舍小就大

    南熏殿。

    李林甫、董廷光躬身在下,正在上禀月中石堡城一战的战况。

    董廷光非但未能攻克石堡城,反而未少损兵折将,吃了败仗,照理应是无颜面圣才是,但今日其与李林甫进宫见驾却不光为请罪。

    月中对吐蕃交战,大唐边士溃不成军,董廷光已将战败之责尽数全推诿到王忠嗣身上,以王忠嗣不全力以赴出兵接应为由,才致过期不克,状告王忠嗣故意缓师,师出无功。

    对于董廷光的一面之词,李隆基原不以为然,当日召见王忠嗣商议攻取石堡城时王忠嗣就已有明言在先,上请休兵秣马。之后李隆基又急召过李光弼,王忠嗣又有劳请李光弼上言切谏,奏请为争一城以数万将士之命易之所得不如所失也,若非董廷光一再请战,又何至于此,覆军杀将。

    察言观色着天颜,李林甫步上前一步:“陛下,以微臣之见,微臣觉得石堡城一战,事有蹊跷之处。”

    李隆基龙目微皱,睇眄李林甫,龙颜越发沉了沉。在石堡城一战上,李林甫与董廷光一样,同样也难辞其咎,若不是李林甫上请董廷光有攻城良策,李隆基不见得就会尽信于董廷光之前献策请下石堡城。

    见龙颜隐有怒气,李林甫忙顿首道:“启禀陛下,董将军精通兵法,所献攻城之策实乃上策也,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但令微臣不得其解的却在于,吐蕃怎便那般及时的统率所部,出奇制胜……”

    顿了顿,李林甫盱眙龙颜凝重的李隆基,才又煞有介事的接着说道:“微臣与董将军,本无甚多交情。石堡城一战乃军国大事,关乎吾大唐万里声威,微臣若无万全之计,又岂敢为董将军冒然上言?岂非视军国大事如儿戏也?董将军曾与微臣论兵法,告与微臣‘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之用兵之道,恕微臣直言,吐蕃蕞尔小国,并无几员良将可委任。却有胆有谋的晓以屯兵坚城之下,臣、臣唯恐是有人走漏了军机……不然,以董将军之策。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必可大获全胜……”

    凝睇李林甫,李隆基轩一轩长眉,龙颜似有所思。一时颇使人难以捉摸。高力士静听在旁,心下却猛地一沉,听李林甫言下之意,大有借机构陷王忠嗣通敌大罪之意,这通敌叛国欺君罔上可是罪无可恕啊。

    殿内好一会儿死寂,李林甫对身旁的董廷光使了个眼色。董廷光微侧首,冲一直站在其身后却未吱一声的魏林递了个眼神,但见魏林立马就从旁空首道:“臣。济阳别驾魏林,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环睇下立的魏林,李隆基微霁颜。适才只看见李林甫、董廷光身后还跟着个人,头戴盔甲身着战袍。原以为是董廷光身边的副将,不成想竟是文官。

    李隆基一抬手,示下魏林起见,魏林却就地顿首道:“启禀陛下,臣曾往任朔州刺史,时,王忠嗣王将军乃河东节度使。”

    李隆基不由皱了皱眉,别驾从事史可谓半个州府刺史,看来,这魏林曾在王忠嗣手下当值,只不知魏林在这节骨眼上说提这个是为何意。

    但听魏林细细数道:“禀陛下,早年王将军待吾可称是谓良师益友,王将军屡败吐蕃,盛名在外,着是国之不可多得之良将!五年正月,河陇以皇甫惟明败衄之后,因王将军以持节充西平郡太守,判武威郡事,充河西、陇右节度使。其月,又权知朔方、河东节度使事。王将军佩四将印,控制万里,劲兵重镇,皆归掌握,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寻迁鸿胪卿,馀如故,又加金紫光禄大夫,仍授一子五品官。后频战青海、积石,皆大克捷。寻又伐吐谷浑于墨离,虏其全国而归,屡建奇功。”

    听着魏林在御前为王忠嗣歌功颂德,董廷光不禁侧目以对魏林,今番之所以找来魏林一道儿上京来,可不是为了美誉王忠嗣的。

    李隆基抬一抬手,示下魏林起来说话,魏林连忙伏叩在下,顿一顿,才又不温不火道:“初,王将军在河东、朔方日久,备谙边事,深得士卒心。及至河、陇,颇不习其物情,又以功名富贵自处,望减于往日矣。陛下仁圣,臣有一事,不得不上禀陛下,念及王将军有功于社稷,陛下下敕犒赏三军,王将军醉酒之下,曾与诸将云,‘早与忠王同养宫中,我欲尊奉太子’……纵为酒后失态之言,臣决计不敢虚言。”

    李隆基面颜才欲缓一缓,却听魏林这般一说,龙颜“刷”地又是一变,不曾想王忠嗣竟有此心,敢觊觎皇太子之位。

    见龙颜大变,李林甫与董廷光相对一眼,遂又上前道:“陛下,王忠嗣拥兵天下,所幸非是奸臣贼子,不然,这天下之祸,恐已不远矣。”

    李林甫话音还未落地,只听“砰”地一声响,李隆基已将手边的茶盅摔碎在地,刚才还满盛着茶水的茶盏,眨眼间精致已不在,摔了个粉碎。

    眼见龙颜震怒,李林甫、董廷光、魏林三人埋首在下,再无人多言它话,此番入宫的目的已达成所愿,再往下多说反却无益。

    殿中阴霾一片时分,江采苹也从新射殿步了回来,还把先时在新射殿花树下捡拾到的那串金铃一块儿收在袖襟中带回,才刚步上殿阶,就听见里面传出茶盏摔地的声响,不由得珠履一带,止步在殿门外。

    小夏子趋步在后,同是听见了殿内的声响,自知十有九成是李隆基又为何事在大发雷霆之怒,但也不便多嘴。何况,前刻跟从江采苹去了趟新射殿,这会儿小夏子整个人还有些心神不宁,惊魂未定。为免额外生事,惹事上身,小夏子原想劝说江采苹将那串半埋在花树下的金铃丢掉,毕竟,倘使这金铃是当年莫才人留下的。那便是死人的遗物,那这串金铃势必不会是甚么吉祥之物,若被李隆基问及,一旦睹物思人,估摸着要引生一场轩然大波,但见江采苹楞是对那串金铃有分爱不释手,自也不便多劝,只有顺从了江采苹之意,扯了块衣襟把那金铃包了个严实,生恐这刻入殿后江采苹一走动掖在袖中的金铃就会发生铃响声。

    而殿内。与此同时,李隆基在盛怒之下,已命高力士传下敕令。当即下旨召王忠嗣回朝,以王忠嗣“欲奉太子”之罪,直接交予大理寺严审,待审明,若果如魏林所言。便即日处以极刑。

    李林甫、董廷光与魏林随即恭退下,一步出殿门,就见江采苹正敬候在殿阶下。董廷光、魏林甚少进宫,自不及李林甫识得江采苹,见李林甫步向前施礼,二人遂也于后拱了拱手。

    “臣。见过江梅妃。”

    环目李林甫三人,江采苹颔首轻抬了抬皓腕:“李相快些免礼。”说着,美目流转。眸光由董廷光、魏林身上一带而过,“数日不见李相,近来李相可安好?”

    李林甫赶忙揖了礼:“劳江梅妃挂怀,老臣一切都好。”微抬首看一眼江采苹,立时又埋下首道。“江梅妃端丽冠绝之妍丽,风采不减当年……”

    听似李林甫是话中有话。当年江采苹也算有恩于其,尽管李林甫是个口蜜腹剑的小人,但江采苹自认素与其无仇怨可究。今下杨玉环在这宫中贵为贵妃,虽说江采苹仍一如既往的手持凤印,掌理六宫,然而平日里实则极少过问宫中之事,对于其它宫苑里的那些琐碎事儿插手的更是少之又少,杨玉环由李瑁的“寿王妃”被“休”成当今天子的堂堂“贵妃”,要说这其中的恩怨是非,其实也不关江采苹多少事,无不是杨玉环与李隆基、李瑁父子二人之间的一场情孽交缠,话虽如此,李林甫却一向拥护李瑁,不管是在武惠妃备受盛宠那些年亦或是在武惠妃薨后,李林甫确实是无一日不在挖空心思的意欲拥立李瑁早日登上皇太子的宝座,否则,这一两年李亨也不至于祸不单行,几度险些太子之位不保。

    隐下心头纷扰,江采苹启唇一笑:“承李相吉言,本宫倒想青春永驻……”

    “红颜不老”的后话还未说出口,见李林甫已面露诧异,看似听不怎懂般,江采苹这才意识到这俩词未免在这千年前超时了点,一时差点说秃噜了嘴,旋即莞尔笑曰:“本宫不耽延李相了。近日时气十为寒冽,李相好生保重。”

    李林甫又拱手礼谢了几句,才与董廷光、魏林一并离去。目送李林甫三人走远,江采苹才敛色温声问向小夏子:“那跟于李相身侧之人,莫非便是董将军?”

    拿眼睨一眼已是走远了的李林甫,小夏子低声说指道:“回江梅妃,那二人中,左为董廷光,便是那前些日子请兵攻占石堡城却吃了败仗的董将军,右为魏林,时为济阳别驾,不知何故今儿竟与李相一道儿进宫来。”

    小夏子正与江采苹在殿门外说示着,便见高力士从殿内走了出来,似行色匆匆,一见江采苹正立身在殿外,忙又迎上前来。高力士侍奉在殿中,净顾听李隆基与李林甫三人说议石堡城的战事,适才才想起向李隆基禀告江采苹现正候在外的事,这不正欲出殿找寻江采苹,但见江采苹已然赏雪回来。

    “阿翁这是急赶着作甚去?”见高力士迎过来,江采苹便随口问了句,心下却早有数。

    环顾四下,高力士才与江采苹借一步说话道:“老奴须去传诏,江梅妃快些入殿便是,陛下这会儿正在气头儿上……”顾不及细说,转就又交代小夏子道,“这两日老奴不在宫中,你仔细在御前侍奉着,万莫出何差池!”长话短说着,就三步并作两步走,疾步向笼马监而去,以便连夜骑马赶往西北边疆下诏。

VIP章节 第435章营护

    听门将来报朝中派来大臣,王忠嗣略有迟疑,才跃上马背回府。

    待见来人原来是高力士时,王忠嗣心下才觉稍安,高力士与其同为武将出身,现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不过手上并无兵权罢了。再者,高力士虽是李隆基面前的近臣,却非奸佞小人之徒,且颇有度量,时行善事,是以在王忠嗣看来,即便高力士今番是为月中石堡城一战前来问罪,少时也大可与之坦诚相待。

    “高将军远道而来,忠嗣有失远迎,还望将军见谅。”一手将马缰绳交予门将,王忠嗣大步迈入正堂。

    高力士背立在堂中,正不无感愧堂堂一个大唐威震四方的大将军的府邸竟出人意外的陈简,但听身后传来王忠嗣的声音,连忙回身,拱手还礼道:“王将军见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