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卫们请他去长安,他不愿意,想绑他来,可太子吩咐过不可用强,只得好言相求。
  那胡僧果然名不虚传,十分能折腾人,一路上提了不知多少稀奇古怪的要求,将那十来个侍卫磋磨得形容憔悴、生无可恋,简直闻“胡”丧胆,连胡饼都不想吃了。
  是夜,尉迟越处理完政务,从太极宫回到承恩殿,便即将这消息告诉了沈宜秋。
  沈宜秋大喜过望,尉迟越生怕她大失所望,只得温言提醒:“我先前也寻过不少高明的胡医替母后诊治,俱都无功而返。听侍卫们说此僧言语无礼,行止怪异,不知是否故弄玄虚,若此事不行,你也别太失望才好。”
  沈宜秋想起邵芸说过,那胡僧喜欢为难人,越富贵越要提些古怪刁钻的要求,此时听尉迟越这么说,恐怕他会将这当作故弄玄虚,怀疑他的医术,若是因此错失了机会,那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她只得如实道:“听表姊说此人医术了得,医治好了不少人,祁家十二公子也是他治好的。”
  尉迟越一怔:“祁十二郎?”
  祁十二郎病成什么样,他是再清楚不过的,祁家为了这儿子遍访名医,什么法子都试过了,上一世他熬不过两三年便一命呜呼。
  那胡僧能将这样的重病医好,确实不简单。
  沈宜秋道:“舅母与表姊前往东都途中遇到祁三夫人与十二公子,一路结伴同行,她是再清楚不过的。”
  尉迟越一回想,顿时明白过来,原来她在灵州便听说了祁十二的事,想必那时便知何婉蕙的亲事已经退了,那段时日她忽然又冷下了,多半是以为他要重蹈覆辙纳何婉蕙,这才醋了。
  他回想起来,又心疼,又有几分窃喜,原来小丸并非无缘无故冷落他,却是醋了。
  想起小丸为他吃醋,他心头便一阵阵发热。
  他向宫人使了个眼色,他们立即会意,非礼勿视地退出殿外。
  沈宜秋生怕他信不过来路不明的胡僧,还想着怎么劝劝他,一抬眼,忽然发现宫人们都默默退了出去,不觉一怔,旋即明白过来。
  她自灵州之事后,身子骨一直很弱,回京一路上尉迟越都没招惹她,回京后两人把话说开,他这几日更是活像个柳下惠。
  谁知这会儿突然贼心复炽!
  她心里一团乱,还没理出个章程,尉迟越已将她搂进怀里一顿揉搓:“酸小丸,醋烧小肉丸……”
  沈宜秋听了牙痒:“谁说我醋了……”
  话音未落,这厚颜无耻的男人便伸手挠她腰肢痒处。
  沈宜秋忍不住笑起来,方才那句话听起来便如娇嗔一般。
  她气得想捶他,奈何一点力气也使不上来,被男人打横抱起放到床上,把耳朵贴在她心口。
  沈宜秋便是本来没什么,被他这么紧紧贴着,免不了一颗心怦怦直跳。
  太子便道:“咦?你的心可不是这么说的。”
  在她腰眼上掐了一把:“我听得一清二楚,口是心非的小醋丸子。”
  他说罢,在沈宜秋滚烫的脸颊上亲了一口,又往别的地方乱亲。
  玉璜小倌说过,烈女怕郎缠,只要郎有情妾有意,男子便要舍得下脸。
  沈宜秋只能道:“你……你……”
  他的小丸吃了脸皮薄的亏,寻常时候还能与他针锋相对,可每到这种时候,叫他缠上便没辙,话也说不出来,只能“你你你”。
  尉迟越在她耳边轻声道:“你稍等片刻,孤去沐浴。”
  不等她说什么,他已经翻身起床,疾步向殿后走去。
  不一会儿,他便换了寝衣,带着一身潮气回到床榻边。
  他中衣腰带也没系整齐,领口几乎敞到了腰间,在忽明忽暗的烛火中,隐约能看见未擦净的水珠顺着胸膛往下淌,淌到凹陷处。
  不得不说,太子的皮相万里挑一,从脸到身子都无可挑剔,简直就像按着她心里的模子长的。
  不知是不是方出浴的缘故,他的薄唇特别鲜润,双眸像洗过一般干净,可又蒙着层水汽。
  沈宜秋只瞥了一眼便不敢再看,赶紧把目光从他身上扒拉下来,深恨自己叫美色冲昏了头脑。
  尉迟越将她这想看不敢看的情态看在眼里,嘴角一挑,便即向她俯下身去。
  沈宜秋清醒了些:“陶奉御说过还要调养半年才能成孕……”
  “我知道,”尉迟越一边说,双唇一边蹭到她耳垂上,声音喑哑,“今夜我单伺候你……”
  ……
  小半个时辰后,沈宜秋瘫软在床上,用浑身上下仅剩的一丝力气拉住衾被捂住自己的脸。
  尉迟越隔着被子抱住她,晃来晃去,语气中的得意简直要溢出来:“小丸,别害臊了,有些人是会如此的……”
  沈宜秋呜咽了一声。
  尉迟越又道:“你躺着别动,我把你抱到榻上,叫宫人把被褥换了便是。”
  沈宜秋闻言,立即从被子里伸出一条胳膊拽住他:“别,我自己换……”叫宫人看见床上的情形,她往后都不必见人了。
  尉迟越无可奈何:“你躺着歇歇,我去换吧。”
  顿了顿道:“别担心,换下来的我投入浴池里,谁也看不出痕迹。”
  沈宜秋又呜咽了一声:“你别说了……”
  尉迟越摸了摸被子,摸到她的头,凑近她耳边道:“左右要换,不如再来一回?”
  沈宜秋瓮声瓮气地道:“尉迟越!”
  太子像是偷吃了饴糖的孩童,乐不可支:“不逗你了。”再逗下去说不定就没下回了。
  太子殿下哪里做过这些事,铺的被褥一点也不平整,好在沈宜秋折腾得有气无力,将就着睡了一晚。
  太子妃舒坦了,舍己为人的刘玉珏不上不下,免不得又去沐浴了一回。
  翌日破晓,太子神清气爽地醒过来,第一件事便是叫来贾八,悄悄吩咐道:“你去平康坊找玉璜,替孤带百两金给他,就说是刘玉珏所赠,别叫旁人知晓。”
  太子殿下向来抠门,贾八还从未见过他这般大手笔,又是赏一个小倌,不禁有些惶恐。
  尉迟越瞪了他一眼:“敢瞎想,同你阿兄一起去扫茅厕!”
  贾八道:“可……可是,他若问起殿下何故赏他,仆该怎么说?”
  尉迟越抚了抚下颌,微露赧色:“饮水思源。”


第135章 治病
  沈宜秋醒转过来,忆起昨夜的事,仍旧有些头晕目眩,不觉红了脸,她不是未经人事的少女,但上辈子光顾着忍痛,实在称不上什么欢愉,敦伦敦伦,敦的便是一个“伦”。
  然而昨夜太子一反常态,像疯了一样,将“伦”抛到了九霄云外,她也差点疯了,礼义廉耻都忘得一干二净,只知道浑浑噩噩地随着他的节奏沉沉浮浮。
  尉迟越的那些举动不止难以启齿,单是想一想都让她面红耳赤,恨不得挖个地洞将自己埋起来。
  哪里是敦伦,分明是敦不伦。
  沈宜秋的思绪成了一团乱麻,然而她没有闲暇去理清,一只修长好看的手撩开了帐幔。
  她一见那只手,不免又想起这只手做下的事,头脑中轰地一下炸了。
  穿戴整齐的尉迟越站在床边,撩开帷幔,便看见沈宜秋红着脸坐在床上发怔,凌乱的长发委了满枕,在想什么显而易见。
  尉迟越喉结动了动,俯身扣住她的后脑勺,在她唇上吻了一下,本来想的只是轻轻一啄,可甫一触到她的双唇,他立即改了主意。
  他一手托住她的腰,一手顺着她的肩头和手臂摸索到她的手,与她十指紧扣。
  沈宜秋不自觉地仰起脸,有些喘不过气来,在他偶尔抽离的间隙呢喃道:“我还没洗漱……”
  尉迟越轻嗤了一声。
  沈宜秋立即领会了这声轻笑中的涵义,想起昨晚的荒唐事,双颊烫得要烧起来,连带耳朵和脖子根也变得通红。
  他们今日要带那胡僧去蓬莱宫替张皇后诊治,太子不敢太过火,不多时便松开了沈宜秋。
  ……
  不一会儿,沈宜秋梳洗停当,匆匆用了点羹汤点心,便与尉迟越一同登上马车,前往蓬莱宫。
  两人早已商量好了,暂且不将那胡僧治好祁十二的事明说,只当是太子的人寻访来的,免得生出期许来,治不好却又大失所望。
  那胡僧非但脾性古怪,生得也是其貌不扬,眇了一目不说,剩下一只眼睛黄不黄绿不绿,猫眼似的,嘴上生着几根稀稀拉拉的黄胡须,长得过分的下颌往上挑,乍一看像只重台履,红鼻尖却往下钩,鼻尖多出一坨,好似赘瘤。
  形容丑陋便罢了,入宫觐见也不愿换上太子准备的僧伽服,仍旧穿着自己那袭破破烂烂看不出颜色的僧衣。
  尉迟越和沈宜秋见多了所谓的高人和隐士,大多行止不羁、状似癫狂,不过是彰显卓尔不群,以此自高身价。
  故此他们一眼便看出这胡僧并非惺惺作态,他走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中便如闲庭信步,是真的不将富贵权势看在眼里。
  到得甘露殿,张皇后听儿子说明了来意,并未放在心上。
  她的病根是如何落下的,她自己一清二楚,知道尉迟越四处寻访名医不过是白费功夫,不过儿子要尽孝,她不好拂了他的意,不管他从哪里找来什么奇形怪状的名医高人,她来者不拒便是了。
  尉迟越生怕一会儿那胡僧惹恼了嫡母,预先对她道:“这位高僧是化外之人,不拘礼俗,若有冒犯之处,还请母后海涵。”
  张皇后点点头,便即宣那胡僧入殿觐见。
  胡僧泰然自若地走进殿中,也不向皇后行礼,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脸看。
  饶是张皇后见多识广,见到那胡僧的衣着和形容也不免有些吃惊。
  那胡僧的大燕官话倒是说得不错,将张皇后的症状、得病的因由、医官的诊断、所服的药方都细细问了一遍,又将她的指甲、舌苔、眼白等各处都查看了一遍,末了皱着眉摇摇头。
  张皇后本来也没抱什么希望,也谈不上失望,笑着对儿子媳妇说:“早说这是陈年旧疾,跟了我多少年了,半截身子入土的人,治不治的都一样……”
  尉迟越和沈宜秋对那胡僧寄予厚望,见他摇头,心便往下一坠,他们活过一世,都知道张皇后早逝,时间所剩无几,若是连这样高明的医者都治不好,恐怕是难有转机了。
  两人正失落,那胡僧却道:“若是二十年前遇到贫僧,立即施救,倒是都能保下,如今根深蒂固,完全拔除是不必想了……”
  太子和太子妃听他这话似乎有余地,不由喜出望外。
  张皇后却是眸色一黯,侍立一旁的女官秦婉亦是瞳孔一缩。
  皇后不慎服下毒物,娩下一个成形的男胎并且落下病根,便是二十年前的事。
  那胡僧语焉不详,却隐隐绰绰指着二十年前那桩事,若非张皇后知道当年的知情者全都被皇帝灭了口,那毒物的来源也查得一清二楚,她简直要怀疑这胡僧也参与了当年的事。
  那些宫廷秘辛他无由得知,能看出她的病因,还能估算出她中毒的时间,可见他的医术确实出神入化。
  尉迟越对那胡僧道:“若阿师能缓解一二,孤亦感激不尽。”
  胡僧用独眼盯着皇后看了片刻:“这位檀越至多剩下三四年寿数,贫僧竭尽全力也只能再延六七年。”
  秦婉大惊失色,虽然她也知道张皇后的身子每况愈下,可那胡僧说当朝皇后只剩三四年好活,岂非大逆不道?
  然而尉迟越和沈宜秋都是经历过一世的人,上辈子张皇后的确如那胡僧所言,只撑了三年。
  本来尉迟越还有一丝狐疑,如今也打消了,对那胡僧深施一礼:“无论如何,请阿师尽力而为,孤感激不尽。”
  这胡僧替人诊治,一向是先诊视,看能不能治,若是不能治便作罢,若是能治再谈代价,算得童叟无欺。
  尉迟越一早便与他说定,若是能治,这代价便由他来偿付。
  一国太子躬身行礼,那胡僧却连眉头都未动一下,没有半分诚惶诚恐或是受宠若惊,心安理得地受了,然后摆摆手:“感激就不必了,若是檀越要治,便来谈价吧。”
  尉迟越道:“阿师尽管说。”
  那胡僧将手伸进衣襟里,扪了只虱子,又往秃脑门上抓挠了两把:“只能延数年寿命,这要价倒也不能太高……贫僧最近合一剂药,缺了一碗孝子血,不知檀越舍不舍得。”
  尉迟越还未作答,张皇后“腾”地站起身:“将这胡言乱语的妖僧赶出去!”
  又对儿子道:“三郎,你怎么也叫这些神神叨叨的人蒙骗了?”
  尉迟越忙请罪:“母后息怒。”
  张皇后道:“你贵为储君,当为社稷保重身体,不可听信妖言,伤及自身。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虽未生你,却承你唤一声‘母后’,你若自伤,便是不孝。”
  尉迟越恭顺道:“儿子一时失察,谨遵母后教诲。”
  那胡僧饶有兴味地看着,一点也不心急,时不时扪只虱子玩,发出“吧嗒”一声轻响。
  张皇后仍旧未消气,尉迟越忙命黄门将那胡僧带下去。
  他受嫡母教养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她发这么大的火。
  他与沈宜秋两人好言安抚了半日,反复保证不会听信这妖僧的妖言,张皇后方才慢慢平静下来。
  张皇后身子本来就虚弱,发了一通火,便觉疲累不堪,叫宫人扶她躺下。
  尉迟越和沈宜秋侍奉她喝了汤药,又在床边陪了一会儿,这才起身告退。
  回到东宫,尉迟越方才叫人将那胡僧带到跟前,对他道:“阿师别见怪,不知母后的病如何治?是服药还是行针?”
  胡僧以为方才太子一番做作,不过是在嫡母跟前装个样子,博个“孝子”的贤名,这样的人他见得多了,不想太子又召他来问话,倒是始料未及。
  他想了想答道:“服药即可,贫僧写个药方与你,都是寻常药物,并不难得。”
  尉迟越当即颔首:“好,阿师何时取血?”
  胡僧道:“随檀越之便,收了诊金,贫僧便写方子。”
  尉迟越便即命黄门去请医官,准备伤药、纱布和洁净的匕首。
  一切准备停当,那胡僧从背囊中掏出个化缘用的小陶钵。
  沈宜秋本来还想在碗上做做文章,一见胡僧手里的陶钵,脸便是一白,便即阻止道:“殿下不久前还受了伤失了不少血,还未将养好……”
  尉迟越一笑:“早知有用,当日就该拿个碗接着。”边说边从托盘上取了在火上烧过的匕首。
  沈宜秋听他还有闲心说笑,气得瞪了他一眼。
  尉迟越知道她这是心疼自己,心头一暖,柔声道:“别担心,你转过头去别看。”
  沈宜秋压根不肯理睬他,对那胡僧道:“皇后娘娘亦是我母后……”
  尉迟越一横眉,冷声道:“休要胡言!”
  胡僧哈哈大笑,来回打量两人:“有趣,有趣。”
  半晌方才道:“你和他有你和他的因果,此事却不是你们之间的事,不是旁人能替的。”
  沈宜秋还想说什么,尉迟越轻斥了一声“胡闹”,便毫不犹豫地向自己左臂上割了一刀。
  鲜血如注,淌到那口脏兮兮的陶钵里,沈宜秋的眼前顿时模糊成一片。
  那胡僧满面红光,时而大笑,时而快速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胡语。
  血注了半钵,那胡僧忽然眯缝起独眼,探头往钵里瞧了一眼:“够了够了。”
  尉迟越有些诧异,这分明还只有半碗。
  医官忙上前替他止血、敷药、包扎伤口。
  那胡僧却郑重地捧起碗,一脸如获至宝的模样,然后走出殿外,翻着一只独眼,朝着天空拜了数拜,嘴里念念有词。
  接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胡僧突然将半碗宝贵的“孝子血”泼在了庭院中的青砖地上,殷红的血顿时流了满地。


第136章 信任
  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沈宜秋算得处变不惊,也变了脸色。
  她一早听说那胡僧喜欢折腾人,自以为做好了准备,便是他敢要太子一碗血,她也并未感到惊骇。
  什么孝子血入药这种鬼话,她一开始便不信,孝不孝顺不都一样是人血?
  便如他要富商散尽家财,要为宦者辞官,不过是变着法子作弄人罢了。
  但她还是低估了此人折磨人心的手段。
  虽说太子一样是流半碗血,可他若是装模作样拿去和药,心里多少还好受些,可他却当面直接泼在地上,任谁也受不了。
  随着他那轻轻的一泼,沈宜秋身体里的血仿佛都停止了流动,身子不由自主地一晃。
  幸好一个宫人眼明手快地扶住她。
  那小宫人叫沈宜秋的脸色唬了一跳,放血的是太子,可太子妃的脸色却比太子还苍白,连嘴唇都脱了色。
  在场诸人中,只有太子眉头也未动一下,只对目瞪口呆的医官道:“有劳药藏郎继续包扎。”
  一众侍卫中,贾七反应最快,当即抽出刀架在胡僧的脖子上,横眉立目道:“你分明说是取血和药,却为何将殿下的血随意泼洒?”
  那胡僧脸上看不出丝毫惊惶,反而惬意地打了个呵欠,眯缝着眼道:“贫僧一时又改了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